《区域经济学》 课件 第4、5章 区域产业结构演进与配置、区域竞争与合作_第1页
《区域经济学》 课件 第4、5章 区域产业结构演进与配置、区域竞争与合作_第2页
《区域经济学》 课件 第4、5章 区域产业结构演进与配置、区域竞争与合作_第3页
《区域经济学》 课件 第4、5章 区域产业结构演进与配置、区域竞争与合作_第4页
《区域经济学》 课件 第4、5章 区域产业结构演进与配置、区域竞争与合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区域产业结构演进与配置第四章区域产业结构演进与配置

主要内容

1、区域产业结构演进及其度量方法2、区域产业结构配置1、区域产业结构划分3、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的度量方法2、产业结构演进规律1、主导产业、关联产业和基础产业2、区域产业结构合理性评价3、区域产业结构优化3、中国区域产业结构配置1、区域产业结构趋同与趋异2、中国区域产业结构变迁4、产业集聚与分散的度量方法5、区域产业结构演进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第一节区域产业结构演进及其度量方法区域产业结构与一般的产业结构一样,可以从不同角度、根据不同标准来划分。常见的有三次产业划分、国际标准产业划分、生产要素密集度划分、产业功能划分、农轻重产业划分等。

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标准,随着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不断完善。

具体划分标准为: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国际标准产业分类方法是联合国为统一各国国民经济统计口径而制定的产业分类方法,具有广泛的适应性。2008年联合国发布了第四版《所有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SIC),将全部经济活动分为21大类。1、区域产业结构划分1.三次产业划分2.国际标准产业划分第一节区域产业结构演进及其度量方法第一节区域产业结构演进及其度量方法

生产要素密集度划分是按照劳动力、资金或资源、技术等生产要素在不同产业中的密集程度,将产业划分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产业功能划分是依据各产业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及产业间的关联,将产业划分为主导产业、辅助产业和基础性产业。

农轻重产业划分在我国传统计划经济统计中具有重要地位。农业主要包括农作物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和渔业;重工业是生产生产资料的工业部门;轻工业是生产消费品和制作手工工具的工业部门。3.生产要素密集度划分4.产业功能划分5.农轻重产业划分第一节区域产业结构演进及其度量方法产业结构演进是指产业各部门之间以及各产业部门内部重心变化或产业升级的过程,是产业结构由低级形式向高级形式的发展过程。不同产业间存在相对收入差距,如制造业比农业能获得更高的收入,商业比制造业能获得更高的收入,这种收入差距促使劳动力从低收入部门向高收入部门转移。劳动力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将工业化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

2、产业结构演进规律1.配第-克拉克定律2.霍夫曼工业化法则第一节区域产业结构演进及其度量方法

随着经济发展,农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占总国民收入的比重,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不断下降;工业部门二者相对上升,工业化后期,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服务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呈下降趋势,但劳动力相对比重上升。

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等学者,通过对34个准工业国经济发展的研究发现,经济发展会规律性地经过六个阶段,从任何一个发展阶段向更高一个阶段的跃进都是通过产业结构优化推动的。3.库兹涅茨规律4.钱纳里工业化阶段论第一节区域产业结构演进及其度量方法

3、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的度量方法1.标准结构法2.相似性系数法

第一节区域产业结构演进及其度量方法

4、产业集聚与分散的度量方法1.行业集中度2.空间基尼系数第一节区域产业结构演进及其度量方法

2.空间基尼系数第一节区域产业结构演进及其度量方法

3.赫芬达尔指数4.产业空间集聚指数第一节区域产业结构演进及其度量方法

5.熵指数第一节区域产业结构演进及其度量方法

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理顺各产业部门间的关系,加速推动主导产业部门发展,配套发展辅助性产业部门,适当发展基础产业部门,使整个区域经济形成既有分工、又有协作的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从而保证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主导产业升级是推动区域整体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动力,主要通过新主导产业替代和原主导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区域产业结构演进和优化应与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区域产业结构演进和优化应与区域优势相适应区域产业结构演进和优化应具有产业配套性5、区域产业结构演进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1.产业结构演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机制2.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的主要动力3.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的基本方向第二节区域产业结构配置

所谓主导产业,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特定发展阶段起主导作用的产业,是那些产值占比大、增长速度快、技术水平高,并对其他产业和整个区域经济具有较强关联和带动作用的产业。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筱原基准。包括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率上升基准。

收入弹性基准:收入弹性越大,潜在市场容量越大,代表着区域产业结构变动的方向和趋势。

生产率上升基准:侧重从供给方面考虑产业生产能力及发展潜力。产业关联效果基准。是依据各产业之间的相关程度,将产业关联度高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有利于带动其他产业发展。

1、主导产业、关联产业和基础产业1.主导产业第二节区域产业结构配置

1.主导产业过密环境基准和丰富劳动内容基准。过密环境基准:强调只有能够满足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保护环境、防止和改善公害、具有扩充社会资本能力等要求的产业才能够作为主导产业;丰富劳动内容基准:在选择主导产业时,应优先选择能为劳动者提供舒适安全的工作岗位和稳定的劳动场所的产业。比较优势基准。区域主导产业必须与区域比较优势相符,且随着区域比较优势的变化而调整。区域主导产业必须同时具备区内比较优势和区际比较优势,一般应该拥有生产规模优势和产业比较生产率优势。第二节区域产业结构配置

第二节区域产业结构配置

第二节区域产业结构配置关联产业的类型:后向关联产业。主导产业通过需求关系与其他产业发生的关联作用被称为后向关联,后向关联产业主要是为主导产业提供中间投入和相关服务。前向关联产业主导产业通过供给关系与其他产业发生的关联作用被称为前向关联,主导产业生产的产品作为中间产品进入前向关联产业。旁侧联系产业。主导产业也与其他产业通过间接联系发生作用,可将这种作用称为旁侧联系。

2.关联产业第二节区域产业结构配置选择关联产业要考虑的因素:围绕主导产业发展特点,依据前向联系、后向联系和旁侧联系,考虑区域资源禀赋的实际情况,选择重点要发展的关联产业,为主导产业发展提供保障。以主导产业为核心,尽量延长产业链条。考虑主导产业的空间布局,合理布局关联产业,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引导关联产业根据主导产业的规模适度发展。基础产业是支撑区域经济运行的基础部门,它决定着工业、农业、商业等直接生产活动的发展水平。一般情况下,区域内的交通运输、金融、商业、邮电通信、能源、供水、教育、科研、卫生、生活服务等产业都属于基础产业的范畴。

在区域经济系统中,基础产业往往具有先行特征,即基础产业的发展要超前于经济发展阶段,这样才不会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瓶颈。3.基础产业第二节区域产业结构配置区域产业结构是一个各产业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复杂有机体,为准确、全面地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性进行评价,确立综合性的评价标准体系。是否与区域比较优势相符合各主要产业间是否处于协调状态供需结构是否相平衡是否具有良好的资源环境效应国际比较法影子价格分析法需求判断法

2、区域产业结构合理性评价1.区域产业结构合理性的评价标准2.区域产业结构合理性的评价方法第二节区域产业结构配置国际比较法国际比较法就是以标准产业结构为参照系,将某一区域的产业结构与具相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下的标准产业结构进行比较,如果出现了较大的偏差,则可以认为该区域的产业结构是不合理的。这种方法忽视了不同区域的异质性,只能作为判断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的一种粗略依据。影子价格分析法影子价格是指在社会最优的生产组织情况下,供需达到平衡时的产品或资源的价格。

在区域经济系统中,不同产业很可能消耗同一种资源,可用各产业使用的同一资源的影子价格与其平均值的偏离程度来衡量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程度,偏离越小,产业结构就越趋于合理。这种方法存在求解操作上的难度。需求判断法需求判断法以产业间供求是否平衡来判断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如果区域内各产业的实际生产能力与对该产业产品的需求接近,则可认为区域产业结构是较为合理的。

第二节区域产业结构配置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是指通过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区域产业结构效率和产业结构水平不断提高的动态过程。

(一)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以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为目标的产业结构调整过程,即在区域特定经济发展阶段上,根据区域市场需求与资源供给条件,促进区域各产业内部比例关系向高效利用的理想状态的调整过程。静态:资源在产业间的分布比例要相互适应。动态:区域内各产业及时适应经济发展阶段,调整区域内产业的资源配置比例。效果:区域内各产业的产品能够顺利完成市场实现,达到供需相互平衡。

3、区域产业结构优化1.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内容第二节区域产业结构配置(二)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区域产业结构随着技术结构与需求结构的演变由低级形式向高级形式演进,不断提高产业结构素质的过程。产业结构规模发生由小而大的变化。(产业数量,产业关联,中间品交易规模)产业结构规模发生由低而高的变化。(技术密集型取代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联系发生了由松到紧的变化。(产业间的聚合程度、关联耦合、聚合质量)(三)区域产业机构合理化与高级化的关系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为高级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区域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是合理化进一步发展的目标三次产业比例第二节区域产业结构配置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关键是要建立适当的产业结构转换能力,其既取决于资源禀赋和经济技术条件,也受到区域产业政策的影响。在优化区域产业结构的过程中,应该在充分考虑区域优势的基础上,通过产业政策加以引导:选择好并优先发展主导产业配套发展非主导产业鼓励技术创新

2.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策略第三节中国区域产业结构配置

趋同与趋异:在经济增长理论中,一般把两个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或地区一段时期内在增长速度上表现出的速率不同,最终走向趋近的现象,称为增长趋同,相反的现象称为增长趋异。有条件趋同: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后发经济体的发展中有可利用的后发优势,广泛地存在着“有条件趋同”现象,即在控制了诸如人力资本禀赋、储蓄率、人口增长率等一系列影响经济增长的条件之后,各国经济增长率表现出趋同趋势。现实世界: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的增长轨迹后发现,不同国家增长速度的趋同现象只发生在有限的范围内,更多的国家和地区的增长速度同发达经济体之间的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在不断扩大。1、区域产业结构趋同与趋异1.经济发展中的趋同与趋异现象第三节中国区域产业结构配置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和趋异是中国经济快速增长过程中结构变迁的具体表现。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和趋异是中国增量投资与增量改革在区域上重叠配置的过程。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和趋异是国际产业技术转移与国际市场开拓叠加的过程。中国区域产业结构趋同与趋异是同产能过剩问题相关的。2.中国区域产业结构趋同与趋异现象的特殊性第三节中国区域产业结构配置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特征显著阶段1978年-1992年左右增量投资趋同严重,区域结构趋同的产业领域与市场化程度相关。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特征显著阶段1992年-2000年产业要素向东部集中趋势不断加强,制造业高速增长影响能源、原材料产业实现区域产业结构的再配置,产业集中度大幅提高。区域产业结构进入更高层次的趋同与趋异阶段21世纪以来东部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趋异,产业门类之间趋同。3.中国区域产业结构趋同与趋异的阶段性特征第三节中国区域产业结构配置体制性原因地方分权体制中的财政分权与官员晋升激励机制的相互强化,再加上转轨中的预算约束软化,共同形成了特殊的投融资体制。改革前,中国区域产业分工是垂直分工,改革中产品价格改革先放开消费品价格,再逐步放开投资品价格,资源产地以低价输出初级产品,高价购买制成品的流程参与区域经济分工,区域利益关系扭曲,区域产业结构趋同成为其必然结果。机制性原因后发国家在赶超过程中,会将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作为赶超对象,高度一致的增量投资形成潮涌现象,导致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中,短缺经济造成的排浪式消费需求特征,会使国内的商品需求集中于几类消费品上,会放大产业投资领域的聚焦效应。4.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产生的体制机制第三节中国区域产业结构配置周期性产能过剩结构性产能过剩体制性产能过剩产能过剩是一个供给到需求的传导机制受挫,供需能力不匹配的问题,解决产能过剩问题既要发挥好政府的作用,利用好政策的调控,通过去产能的手段,清除“僵尸企业”;又要通过市场机制的完善,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提高产业结构的动态效率和结构转型升级能力。5.区域产业结构趋同趋势下的产能过剩问题第三节中国区域产业结构配置“156项工程”建设阶段“大跃进”及调整阶段三线建设阶段非均衡区域发展战略下的区域产业结构演进阶段(改革开放至20世纪末)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下的区域产业结构演进阶段(21世纪以来)2、中国区域产业结构变迁1.改革开放前中国区域产业结构变迁2.改革开放后中国区域产业结构变迁第三节中国区域产业结构配置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是重构我国产业体系新优势、培育产业竞争新引擎的具体战略部署的基点。数字经济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主要途径,是加快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是构建区域产业竞争新优势的主要抓手。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是落实国家整体安全观的必然选择,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要围绕着稳住经济大盘,确保粮食、能源、重要资源供给安全,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3、新征程上高质量发展对区域产业机构优化的引领性1.着力壮大实体经济2.以数字经济引领产业深度融合发展3.全面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安全水平第五章区域竞争与合作第五章区域竞争与合作主要内容(一)区际贸易与竞争马克思主义区际分工理论区域贸易基本理论区际资源竞争区际资本和产业竞争区域经济合作区域贸易与工业化区域分工与专业化经济自由化与生产投资转移区域经济合作及其主要形式第五章区域竞争与合作主要内容(二)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中国的区域一体化探索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生产投资转移与多米诺效应第一节区域贸易与竞争

区际分工是因为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分布不均衡而形成的区域间的生产分配,又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得到发展。区际分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部门间的分工与协作,二是区际分工与协作。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区际分工首先形成工商业与农业的分工,接着形成商业与工业的分工,最后形成不同生产工序上的分工,产业分工越来越细化,产业部门越来越多。

1.区际分工2.分工演变1、马克思主义区际分工理论第一节区域贸易与竞争

绝对成本学说是由斯密在《国富论》中首次提出的,它从区域之间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异揭示区域分工是如何发生的,以及区域之间应该怎样开展分工才能对双方都有利。绝对成本学说认为每个区域都都有适于生产某些特定商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或者优势。各区域必须选择生产绝对成本最低的商品,然后彼此通过贸易进行交换。这种区域分工的产生必须满足区域间自由贸易与各区域都拥有绝对优势,后者是该学说的现实矛盾之处。根据斯密的观点,如果一个区域与别的区域相比较,在商品生产方面都处于绝对劣势,那么就很难甚至不可能发生区域分工和贸易。这种认识与现实的区域分工和贸易存在矛盾。2、区际贸易基本理论1.绝对成本学说第一节区域贸易与竞争这个学说是由李嘉图在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的。该学说提出各区域之间通过比较生产成本的相对优势,利用生产成本的相对有利条件,发展专业化生产与区域贸易。如果有两个生产率水平不相等的国家,其中一个国家生产任何一种商品都处于绝对有利的地位,但有利的程度不同;另一个国家生产任何一种商品都处于绝对不利地位,但不利的程度也不同;在这样的情况下,两个国家仍然可以利用有利/不利的程度实现互补,攫取收益。比较成本学说弥补了绝对成本学说的不足,认为区域分工并不要求各区域具有绝对成本的优势,而主要是对区域相对成本优势的利用。在比较成本基础上所形成的区域分工,不仅可以使各区域获得更高的收益,也可以增加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收益。2.比较成本学说第一节区域贸易与竞争由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于1919年提出。要素禀赋理论认为每个区域或国家的生产要素禀赋各不相同,而区际分工和贸易发生的直接原因就是生产要素供给的不同。各国通过分工和贸易更有效地利用生产要素,把生产要素在各国间进行重新分配,国际生产要素价格和商品价格就可以趋于相对均衡化。新贸易理论在传统贸易理论中加入规模收益要素,认为要素禀赋决定产业间贸易,而规模经济决定产业内贸易。新贸易理论认为,技术变动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通过贸易等经济行为接受“技术外溢”而获得的;另一种是技术革新,通过研发而获得的。新贸易理论支持接收“技术外溢”与适当的政府干预,使国际贸易的理论解释更接近于现实,但未能从发展中国家的视角来解释贸易现象。3.要素禀赋理论4.新贸易理论第一节区域贸易与竞争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全球范围内对资源的需求因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工业化转变而告一段落。进入21世纪,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拉动了对全球资源的新一轮旺盛需求。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资源市场上供应方与需求方的分离,使得资源垄断加剧,资源价格一路走高,旧的供需格局已经不适应当代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要求。20世纪的大多数时间内,国际资源市场基本上属于买方市场。发达的资源消费国,通过国际金融寡头的操纵,使之成为买方市场。正因如此,当今世界几乎所有大宗商品价格都由发达国家主导甚至直接决定。以石油为例,石油定价以美元作为计价货币。金融寡头控制的金融资本在石油市场翻云覆雨,获取巨额投机利润,对国际油价的影响越来越大。3、区际资源竞争1.资源竞争新态势2.资源竞争新方式第一节区域贸易与竞争为了确保资源的稳定供应和加强对全球资源的控制力度,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相继建立和完善了战略资源的储备制度。国际资源垄断在短时期内不能结束,必要而充分的资源储备才能够有可能抵制因垄断而造成的资源短缺和价格飙升。作为一个资源生产与消费大国,我国应立足国内资源的开发利用、节约、替代,参与全球资源分工并获取稳定的资源来源是保证我国资源安全的着力点。首先,强化与资源丰富国家或地区的外交合作;其次,对不同国家采取不同的战略对策;再次,继续推进石油进口多元化战略;最后,充分利用高层外交保障资源供给。3.资源安全策略4.中国资源贸易新战略第一节区域贸易与竞争

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一般表现为资本替代劳动的过程,即在产品的成本构成中,劳动力的投入所占比重趋于下降,资本的投入所占比重趋于上升。区域产业转变与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资本、劳动力在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转移的过程。区域产业发展遵循资源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路径,其平均资本-劳动比率逐步增大。4、区际资本和产业竞争1.区际产业竞争第一节区域贸易与竞争资本和劳动力一样,通过区际流动也会对流出地区和流入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影响。资本的收益率差异既是资本区际流动原因,也会随着资本的区际流动而导致区域内收益的变化(增加)。资本流动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货币的区际流动,如通过银行的地区间资金拆借,以中央政府为媒介的地区间财政转移支付等;二是直接投资,即以企业为主体的跨地区投资。区际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间比较优势转化的必然结果。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不断转移已经丧失优势的产业,能促使落后地区劳动力收益所占比重提高并推进落后地区的工业化。由于发达地区对劳动力收益的占有,劳动力流动会扩大区域间的发展差距;而资本的区际流动,一方面改变了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的资源配置结构,另一方面提高了落后地区的资源利用效率,缩小了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的差距。这就是说,资本的区际转移有望缩小区域差异,而劳动力的区际转移却有可能拉大区域差异。2.区际资本竞争3.要素流动与产业转移第二节区域经济合作

区域是具有空间维度的经济组织,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框架与区域的空间经济内涵紧密相连。市场分割与统一:区域及其边界的存在使得整个世界的市场实际上处于被分割的状态,区域差异影响着产品的流动与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自由迁移。市场分割与市场统一并不是相反的对等概念。为了研究区域贸易,需要对区域的市场分割和市场统一程度进行刻画。贸易成本与市场开放度:市场分割与市场统一相互包含,而贸易成本和市场开放度是刻画两者程度的基础要素。贸易成本反映的是一切影响市场分割和市场统一程度从而影响贸易进行的成本(如制度成本),贸易成本的倒数表示市场开放度,其取值范围在0到1之间。1、区际贸易与工业化1.单边、双边与多边贸易问题第二节区域经济合作在具体表示形式上,常把贸易成本处理为萨缪尔森的“冰山运输成本”:假定最终有一单位商品运抵目的地,则最初需要从本区域运出t(t>1)单位的商品,其中的t-1单位商品在运输过程“融化”了,此部分为所谓的“冰山运输成本”,亦即贸易成本。区际单边、双边与多边贸易:区域政府通过各种手段改变区域的市场开放度势必会对区域贸易(包含国际贸易)产生影响,区域贸易问题由此产生。单边、双边以及多边贸易问题的发生取决于改变市场开放度的区域个数。当一个区域单独改变其市场开放度而其他区域不作反应时,所引发的是单边贸易问题;当两个区域相互针对对方改变自身的市场开放度但不涉及第三方时,所引发的是双边贸易问题;当市场开放度的影响涉及超过两个区域时,所引发的就是多边贸易问题。第二节区域经济合作

贸易保护的降价效应:一国单边提高贸易壁垒会产生贸易保护的区位效应与直接效应。区位效应是指由于贸易壁垒阻碍商品进口,本国消费者减少对进口品的购买,进而导致本国生产扩大和外国产业向本国转移。由于进口品的贸易成本高于本国产品,消费者因此节约贸易成本支出,这促进商品价格指数的降低。直接效应是指贸易保护也有直接引起本国商品价格指数上升的影响,这种影响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贸易壁垒的提高将提高进口品价格;二是贸易保护倾向于扩大对本国产品的需求,从而间接提高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因此导致本国企业的产品生产价格上升。这样,本国的单边贸易保护对本国商品价格指数的最终影响就取决于区位效应和直接效应的相对大小,如果区位效应足够强,则必然存在降价效应。2.单边贸易保护与工业化第二节区域经济合作资本自由流动条件下的降价效应:在资本流动情况下,实行单边贸易保护政策的国家将提高其工业份额,单边贸易保护政策可以降低该国的总体价格水平。如果两国初始市场开放度都很高,那么单边贸易保护政策引起的工业区位调整将很大。也就是说,如果两国初始市场开放度越高,本国的单边贸易保护获得的收益将越大。进口替代政策失效的原因:贸易保护的降价效应为制定进口替代政策提供了依据,进口替代政策也是发展中国家开始工业化时经常能够采取的政策之一。但实施进口替代政策,必须要满足一定的条件。现实中,进口替代政策失效的原因除了区位调整成本外,还有市场规模过小和比较劣势这两个因素。第二节区域经济合作

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单边贸易保护政策可以促进工业化。但在特定情况下,与贸易保护政策完全相反的贸易自由化政策也能促进工业化。局部贸易自由化:贸易自由化可以降低进口的中间投入品的价格,节约生产成本,从而提高对企业的吸引力。将工业品分为最终消费品和中间投入品后,我们发现存在着两种循环累积因果关系:需求关联:最终消费品厂商扩大对中间投入品的需求,将导致中间投入品生产企业的转移,而生产企业的转移又导致市场规模的扩大,市场规模的扩大导致对工业企业的更大的吸引力。成本关联:生产份额的扩大,意味着本区域生产的产品种类的扩大,产品种类的扩大降低本区域的价格指数,价格指数的下降导致对工业企业的更大的吸引力。3.贸易自由化与工业化第二节区域经济合作根据前述的因果关系,对中间投入品进口和最终消费品进口应采取不同的贸易壁垒。对中间投入品而言,贸易自由化促进工业化。许多发展中国家也正是通过在提高最终消费品进口壁垒的同时降低中间投入品的进口壁垒,促进本国的工业化进程。全面的贸易自由化:市场开放度(进口壁垒)存在一个临界值,当市场开放度大于该临界值时,贸易自由化就可以促进工业化。如果国外的市场规模相对较大,对工业品的支出份额较大,市场开放度也较高,则对本国而言,上述市场开放度的临界值较小。此时如果本国提高市场开放度,则可以促进本国的工业化。全面的贸易自由化政策也可以促进后发地区的工业化,但需要一定的条件,即后发地区的市场规模相对要较小,发达地区的市场要高度开放。第二节区域经济合作

到目前为止,世界各地出现了多个贸易组织,其中有些贸易组织的影响很大,甚至影响整个世界贸易格局。世界贸易组织(WTO):于1994年4月15日的关贸总协定部长会议决定成立。是当代最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之一,拥有164个成员,成员贸易总额达到全球的98%,有“经济联合国”之称。美墨加协定(USMCA):是美国、墨西哥和加拿大3国于2018年达成的三方贸易协定,为帮助中产阶级创造高薪就业机会,并为大约5亿人带来新机会。。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成立时间是1967年,成员国有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新加坡、文莱、越南、老挝、缅甸和柬埔寨。目标是建立一个繁荣、和平的东南亚国家共同体,以促进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欧洲联盟(EU):于1993年正式成立,现拥有27个会员国。欧盟不是一般的贸易组织,是欧洲地区规模较大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的国际组织。4.典型贸易组织第二节区域经济合作

经济活动空间分布与产业转移受到市场规模、区际市场开放度以及区域比较优势的制约,我们引入边缘化临界点来刻画这三个要素。不管国家间贸易成本如何,具有比较优势的小区域总会拥有一定份额的工业生产。但是,根据上述边缘化临界点可知,即使小区域在工业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但如果小区域的相对市场规模小于边缘化临界点,工业生产仍然全部集中在大区域。边缘化临界点表明,如果小区域在工业生产中的比较优势越明显,小区域发展工业生产所需的最小市场规模就越小;如果大区域实行更加开放的政策,小区域发展工业生产所需的最小市场规模也越小;如果在小区域和大区域实行差异化的经济政策,小区域发展工业生产所需的最小市场规模也越小。简单来说,欠发达地区的比较优势越明显,发达地区实行越开放的政策,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实行更具有差异化的经济政策,越有利于欠发达地区实现工业化。5.比较优势与工业化第二节区域经济合作

区际分工主要分为垂直分工与水平分工两种基本形式,产业链分工则是区际分工的最新形式。区际垂直分工:区际垂直分工是相关区域在同一个生产过程的不同生产阶段进行专业化生产,彼此联系而产生的区域分工。区际水平分工:区际水平分工是相关区域发展不同的经济部门,或者生产差异化的同类产品所形成的分工。区际水平分工存在两种主要的形式。一种是区域之间选择不同的经济部门进行专业化生产,所生产出的商品或劳务是不相同的;另一种是各区域都选择生产同类产品,但具体生产的产品具有差异化。产业链分工:产业链是不同企业之间基于技术经济关联所形成的利益共同体,包含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和空间链四个维度。产业链分工的本质是具有某种内在联系的企业群结构。2、区际分工与专业化1.区际分工的基本形式第二节区域经济合作

产业部门中根据产品生产的不同过程而分成各业务部门,这个过程就是专业化。常见的专业化是工业部门专业化,工业部门专业化表现为工业内部各企业和部门逐渐分离,形成独立的企业和新部门的过程,也是同类产品由分散生产趋于集中生产的过程。工业生产的专业化经历了部门与行业专业化、产品专业化、零部件专业化、工艺专业化以及辅助、服务生产专业化等多个形式。专业化是工业的先进组织形式,它具有良好的经济效果。生产专业化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管理水平,有利于更快地发展新产品,提高质量和降低成本。2.专业化生产的内涵和类型第二节区域经济合作

地区经济专业化是依靠一系列企业专业化而形成的。企业专业化是通过生产领域内部的分工协作,实现各个环节来加速生产的发展;地区经济专业化则主要靠发挥各地区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地理位置的优势,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促进全区经济迅速发展的目的。衡量地区经济专业化程度的主要指标是产品的区内商品率和区际商品率。区内商品率是指该区产品的输出量总和占区内同类产品生产总量的比重;区际商品率是指该区产品的输出量在全国各地区同类产品输出量总和中所占的比重。3.区域生产专业化第二节区域经济合作

以收益最大化为主要目标的厂商,将选择市场规模较大的区域作为生产区位,因为有足够的市场需求才能实现规模经济;同时,这种接近市场区又可以节省大量的运输成本。厂商选择市场规模较大地区进行生产的行为,进一步扩大了市场规模,这种效应称为市场规模放大效应。在只考虑资本转移而不考虑很多现实因素的情况下,根据本地市场放大效应,资本首先向市场规模大于平均规模的国家或区域转移,使得市场规模大于平均规模的国家逐渐成为工业品的净出口国,而小于平均规模的国家沦为工业品的净进口国。也就是说,随着市场开放度的提高,对于所有市场规模小于平均市场规模的国家而言,从市场规模最小的国家开始,依次成为农产品专业化国家(工业全部转移出去),当市场完全开放(贸易成本为零)时,所有工业都集中在市场规模最大的国家。3、经济自由化与生产、投资转移1.本地市场放大效应与生产、投资转移第二节区域经济合作

为了充分利用市场放大效应,许多国家会通过多边优惠贸易协定形成一个贸易集团。贸易集团形成后的市场规模就等于原有国家或区域的市场规模之和,具备强大的吸引力。优惠贸易协定导致产业由优惠贸易协定集团外部向优惠贸易协定集团内部转移,这导致内部国家吸收到更多的资本,并形成生产转移效应,提高成员国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降低非成员国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导致各国福利水平变化。但在贸易集团内部,也会存在产业向市场规模最大的成员转移,造成集团内部产业空间分布的不平衡,这就需要采取内部贸易自由化调节的措施:一是在优惠贸易协定集团内部大规模迅速推进贸易自由化,短时间内消除内部贸易壁垒,这被称作“休克疗法”;二是市场规模大的国家单向降低对市场规模较小国家的贸易壁垒。2.生产、投资转移与福利变动第二节区域经济合作

区际分工、贸易必然伴随着区际合作。区域合作多指区域经济合作,是区域之间为了各自经济利益的增长,防止或减少相互之间的经济利益损害,在经济发展中以一定的方式联合起来,协调行动,互利互惠的区域经济组织形式。区际分工:区际分工单个区域不必生产本区域需要的所有商品和劳务,因此对于其他区域的供给需求增强,不确定因素增多,风险增大,因此区域之间就会自发地寻求合作,为经济提供保障。区域经济竞争:区域之间的经济竞争具有层次性,当一个区域在参与更高层次发展竞争时,就需要寻求与有关区域进行合作,优势互补,借助群体的力量来增强竞争力。合作利益:区域合作所带来的多方面利益也是吸引各区域积极参与区域合作,促进区域合作不断发展的原因之一。4、区域经济合作及其主要形式1.区域合作的客观基础第二节区域经济合作

平等自愿,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相互协商;利益分享,风险共担;空间相近,关系友好。微观层面的企业合作:几乎所有的大中型企业都会与其他企业进行合作。企业合作有许多复杂的动因,比如降低生产成本,避免竞争性内耗,共同抵御外来竞争,获取互补资源、技能和风险资本,以及分担研究和开发费用,等等。除了激烈的竞争外,传统商业活动习惯和本地社会关系网络等人文因素往往也是促成企业合作的动因。企业合作有利于地区创新网络的形成,有利于地区产业结构优化与区际产业转移,也有利于区域投资扩散。2.区域合作的原则3.区域合作形式第二节区域经济合作中观层面的行业合作:区域行业合作是指区域之间同一经济部门或几个经济部门的相关企业按照一定的组织原则与方式相互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它包括区域性的生产合作、商业合作、运输合作、金融合作和综合的行业合作等形式。中观层面的园区和开发区合作:我国各级各类开发区、产业园区、出口加工区等数以千计。这些园区之间的合作很多,特别是发达地区的园区与其他地区的合作。园区之间的合作可以有多重方式,大体包括项目对接、品牌输出和资本合作等合作模式。战略层面的全面合作:区域全面合作是指区域之间在有关政府的推动下,相互之间开展多方面或全面的经济合作。区域全面合作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建立区域市场,促进相关区域之间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第二,联合开发资源;第三,联合改善区域交通条件;第四,开展资金横向融通;第五,建立信息网络;第六,共同协调,解决跨区域的环保问题。第二节区域经济合作

区域合作表现出不同的层次。在我国,区域合作可以分为四个层次:一是若干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的合作;二是省(自治区、直辖市)毗邻地区之间的合作;三是省(自治区、直辖市)内部部分地区之间的合作;四是城市之间的合作。对口支援是最具中国特色的区域合作形式,是经济发达地区对经济不发达地区实施援助的一种政策性行为,包括援藏、援疆等。4.区域合作的层次与组织形式5.中国区域之间的对口支援第三节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中国的一体化探索

区域合作的最高境界就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分为两个层次:国家或关税区间经济一体化,国内不同区域之间经济一体化。1954年,丁伯根首次提出经济一体化概念,认为经济一体化是消除阻碍经济有效运行的人为因素,通过相互协作与统一,创造最适宜的国际经济结构。此后,学者们不断完善经济一体化的概念,并逐渐与区域因素联系起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质是通过降低成员国之间的交易成本,提高贸易自由度,实现要素、产品的自由流动,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1、区域经济一体化1.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涵第三节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中国的一体化探索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雏形可以追溯比荷卢经济同盟以及英帝国特惠区。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经历了三个比较明显的发展阶段。区域经济一体化第一次高潮(20世纪五六十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与经济发展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大批发展中国家出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出现第一次发展高潮。区域经济一体化停滞不前(20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国家经济处于“滞胀”状态,区域经济一体化停滞不前。在这一时期,欧洲经济共同体原定的一体化计划并未实现,而发展中国家的一体化尝试也没有取得成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第二次高潮(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的发展推动着区域经济联合,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明显加强。2.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过程第三节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中国的一体化探索

投资转移的主要原因是资本对利润的追逐。只要能够获得利润,除非存在妨碍资本流动的障碍,否则资本自然地就会流动到利润较高的地方去。因此,投资行为本身就蕴含着投资转移的可能。投资转移能够从可能性变为现实性,一个原因是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发展,导致资本积累日益增加,当地可供资本投资的空间愈发不足,巨额资本需要到其他地方寻求投资机会。对外投资转移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绕过关税和原产地配额控制等贸易壁垒。进口国对最终产品征收高额进口关税或实行原产地进口配额控制,会促使出口国的生产企业将全部的生产过程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