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北流铜州中学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1页
2018-2019年北流铜州中学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2页
2018-2019年北流铜州中学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3页
2018-2019年北流铜州中学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4页
2018-2019年北流铜州中学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2019年北流铜州中学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

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

抽选经典试题,有针对性的考点中的难点、重点、考点进行强化训练,力口强记忆。

第1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鸿门宴司

马迁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

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

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

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一一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

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

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

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

公,庄不得击。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

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

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

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踞曰:“客何为者?”

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

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

彘肩上,拔剑切而喧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

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

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豪毛不敢有所近,封闭

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

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16.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其意常在沛公意:神情、态度。

B.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内:接纳、放进来。

C.哙遂入,披帷西向立披:覆盖。

D.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细说:详细地解说。

17.下列句子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常以身翼蔽沛公秦以攻取之外

B.项王按剑而跟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C.军中无以为乐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

D.因招樊哙出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18.下列句中加点词按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②北虽貌敬

③常以身翼蔽沛公④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⑤豪毛不敢有所近⑥众不能堪,挟而仆之

A.①⑥/②⑤/③④B.①④/②⑤/③⑥

C.①④/②③/⑤⑥D.①⑥/②③/④⑤

19.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室内设宴的座礼,以东向为最尊,南向次之;鸿门宴上的座次既反映了刘

项双方力量的悬殊,也从侧面刻画出项羽自矜功伐、傲慢无礼、狂妄自大的性

格。

B.选文语言精练生动,描写场景“历历如目睹”,如“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

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三言两语,就把宴会上杀机四伏的场面勾画得惊心

动魄。

C.樊哙听张良言说危情,不顾卫士阻拦,强行闯入军帐;指斥项羽,颂扬刘邦,

锋芒毕露。这表现了他那豪爽坦诚、忠心耿耿,却又粗鲁莽撞、有勇无谋的个

性。

D.选文叙述了刘邦谢罪、范增举玦、项庄舞剑、樊哙闯帐等四件事,既反映了刘

项双方的矛盾,又反映了项羽内部对刘邦态度的矛盾。情节时张时弛,扣人心

弦。

2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7分)

(1)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3分)

(2)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4分)

第2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高弘图,字研文,胶州人。万历三十八年进士。授中书舍人,擢御史。枫棱自持,不

依丽人。

天启初,陈时政八患,请用邹元标、赵南星。巡按陕西,题荐属吏,赵南星纠之,弘

图不能无望,代还,移疾去。魏忠贤亟攻东林,其党以弘图尝与南星有隙,召起弘图

故官。入都,则杨涟、左光斗、魏大中等已下诏狱,锻炼严酷。弘图果疏论南星,然

言“国是已明,雷霆不宜频击”,“诏狱诸臣,生杀宜听司败法”,则颇谓忠贤过当

者。疏中又引汉元帝乘船事,忠贤方导帝游幸,不悦,矫旨切责之。后谏帝毋出碑东

郊,又极论前陕西巡抚乔应甲罪,又尝语刺崔呈秀。呈秀、应甲皆忠贤党,由是忠贤

大怒,拟顺天巡按不用。弘图乞归,遂令闲住。

庄烈帝即位,起故官。劾罪田诏、刘志选、梁梦环。擢太仆少卿,复移疾去。三年

春,召拜左佥都御史,进左副都御史。五年,迁工部右侍郎。方入署,总理户、工二

部中官张韩宪来会,弘图耻之,不与共坐,七疏乞休。帝怒,遂削籍归,家居十年不

起。

十六年,召拜南京兵部右侍郎,就迁户部尚书。明年三月,京师陷,福王立,改弘图

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疏陈新政八事,并褒纳焉。

当是时,朝廷大议多出弘图手。内札用户部侍郎张有誉为尚书,弘图封还,具奏力

谏,卒以廷推简用。中官议设东厂弘图争不得遂乞休不许加太子少师改户部尚书寻以

太后至进太子太保。

其年十月,弘图四疏乞休,乃许之。弘图既谢政,无家可归,流寓会稽。国破,逃野

寺中,绝粒而卒。

(节选自《明史•高弘图传》)

4.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疏:向天子陈事的文书。

B:司败,古指代官名,指司寇,也泛指司法机关。

C:“户、工二部”都从属六部,其他四部是指吏部、礼部、刑部、农部。六部长官为

尚书。

D:谢政:辞官退休。古人请求退休还可以用“乞骸骨”。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官议设东厂/弘图争不得/遂乞休/不许/加太子少师/改户部尚书/寻以太后

至/进太子太保。

B.中官议设东厂/弘图争不得/遂乞休/不许加太子少师/改户部尚书/寻以太后至

/进太子太保。

C.中官议设东厂/弘图争不得/遂乞休/不许加太子/少师改户部尚书/寻以太后至

/进太子太保。

D.中官议设东厂/弘图争不得/遂乞休/不许/加太子少师/改户部尚书/寻以太后

至进太子太保。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高弘图对人宽容。天启初年,他请求任用邹元标、赵南星,后来他外出巡察陕西时

被自己推荐的官吏检举而离职。后来“东林党”事件中,他客观进谏,并没落井下

石。

B.高弘图对朝廷忠心耿耿。庄烈帝时,官复原职,上书弹劾田诏、刘志选、梁梦环。

C.高弘图以国事为重不惧权贵,敢于进谏。魏忠贤起用他,他在奏章中却指责魏忠贤

做得太过分,并且谏阻皇帝到东郊出游,同时也对乔应甲、崔呈秀提出指责。

D.高弘图为国事力谏,屡屡受挫。在对任用张有誉担任尚书及对宦官们讨论开设东厂

的问题上,他虽极力谏阻,最终未能成功。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魏忠贤亟攻东林,其党以弘图尝与南星有隙,召起弘图故官。(5分)

⑵弘图耻之,不与共坐,七疏乞休。帝怒,遂削籍归,家居十年不起。(5分)

第3题: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5—9题。

石普,字元周,徐州人。至正五年进士,授国史院编修官,改经正监经历。淮东、西

盗起,朝廷方用兵,普以将略称,同佥枢密院事董钥尝荐其材,会丞相脱脱讨徐州,

以普从行。徐平录功,迁兵部主事,寻升枢密院都事,从枢密院官守淮安。

时张士诚据高邮,普诣丞相,面陈破贼之策,且曰:“高邮负重湖之险,地皆沮测,

骑兵卒莫能前,与普步兵三万,保取之。高邮既平,则濠、泗易破,普请先驱,为天

下忠义

倡。”丞相壮之,命权山东义兵万户府事,招民义万人以行。而汝中柏者方用事,阴

沮之,减其军半。初令普便宜行事,及行,又使听淮南行省节制。

普行次范水寨,日未夕,普令军中具食,夜漏三刻,下令衔枚趋宝应,其营中更鼓如

平时。抵县,即登城,树帜城上,贼大惊溃,因抚安其民。由是诸将疾普功。水陆进

兵,乘胜拔十余寨,斩贼数百。将抵高邮城,分兵三队:一趋城东,备水战;一为夺

兵,虞后;一普自将,攻北门。遇贼与战,贼不能支,遁入城。普先士卒蹑之,纵火

烧关门,贼惧,谋弃城走。而援军望之,按不进。且忌普成功,总兵者遣蒙古军千

骑,突出普军前,欲收先入之功。而贼以死捍,蒙古军惬怯,即驰回,普止之不可,

遂为贼所蹂践,率坠水中。

普军乱,贼乘之。普勒余兵,血战良久,仗剑大呼曰:“大丈夫当为国死;有不进前

者,斩!”奋击,直入贼阵中,从者仅三十人。至日西,援绝,被创堕马,复步战数

合。贼益至,贼指曰:“此必头目,不可使逸,须生致之。”普叱曰:“死贼奴,我

即石都事,何云头目!”左胁为贼枪所中,犹手握其枪,斫贼死。贼众攒枪以刺普,

普与从者皆力战,俱死之。

一选自《元史?石普》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普诣丞相,面陈破贼之策诣:拜见

B.由是诸将疾普功疾:嫉妒

C.一普自将,攻北门将:将领

D.普勒余兵,血战良久勒:招集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普以将略称以普从行

B.而汝中柏者方用事而援军望之,按不进

C.为天下忠义倡遂为贼所蹂践

D.遇贼与战普与从者皆力战,俱死之

7.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石普有“将略”的一组是()(3分)

①徐平录功,迁兵部主事②高邮负重湖之险,地皆沮浏I,骑兵卒莫能前

③下令衔枚趋宝应,其营中更鼓如平时④树帜城上,贼大惊溃

⑤将抵高邮城,分兵三队⑥总兵者遣蒙古军千骑,突出普军前

A.④⑤⑥B.②③⑤C.①③⑥

D.①②④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淮东、淮西盗贼兴起这时,有大将谋略的石普得到董钥的推荐,并

且凭借平定徐州的战功升任兵部主事。

B.高士诚占据高邮的时候,石普愿作讨伐高士诚的先锋,并向丞相请求

给予步兵三万用以破敌,丞相同意了他的请求。

C.石普以突袭的方式很快攻下宝应,可是在攻打高邮的时候,却因为援

兵不作为,致使石普功亏一簧。

D.在军队大乱之际,石普没有退缩,仍旧血战到底,在只有三十个士兵

跟随和援兵断绝的情形下,英勇战死。

9.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0分)

(1)初令普便宜行事,及行,又使听淮南行省节制。(4分)

(2)普先士卒蹑之,纵火烧关门,贼惧,谋弃城走。(3分)

(3)死贼奴,我即石都事,何云头目!(3分)

第4题:阅读《过秦论》部分段落,完成7~10题。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

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

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嵋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

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乏君也;锄穆棘矜,非钻于钩戟长钱也;谪戍之

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

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絮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靖

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禁,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

也。

7.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赢粮而景从赢:担负

B.锄梭棘矜,非钻于钩戟长钱也铭:锋利

C.余威震于殊俗殊:非同一般

D.序八州而朝同列序:排列座次

8.下列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锄覆棘矜,非钻于钩戟长钱也/于是余有叹焉

B.然秦以区区之她/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C.然后以六合为家,嵯函为宫/吾属皆且为所虏

D.非及向时之士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9.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全文的中心,作者用以劝说当代及后世统治者

施行仁义以安民。

B.本段文字集中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对比论证,非常鲜明地突出了全文中心。

C.本段是在前文铺叙基础上的集中议论,大量的史实使作者的论点水到渠成。

D.本段文字思路清晰,层次分明。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收束全篇,点

明主旨。

10.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2分)(《过秦论》)

(2)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2分)(《寡人之于国也》)

(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2分)(《劝学》)

(4)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2分)(《师说》)

第5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1题。(16分)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商贾,

常从人寄饮,人多厌之者。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

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挎下。”于是信孰视之,俯

出挎下,匍匐。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及项梁渡淮,信仗剑从之,居麾下,无所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

以策干项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

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

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说之。言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

奇也。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

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

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

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上复

骂日:“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日:“诸将易得耳。至于信

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王

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日:“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

不能用,信终亡耳。"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日:“虽为将,信必不留。”王

曰:“以为大将。”何日:“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

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

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

惊。

1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于是信孰视之孰:通“熟”,仔细

B.数以策干项羽干:求取功名

C.坐法当斩坐:犯罪

D.居一二日,何来谒上居:居住

2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若虽长大,好带刀剑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B.信能死,刺我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C.此乃信所以去也所以遣将守关者

D.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乃韩信也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

21、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

⑵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

第6题: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秦孝公据靖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

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

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

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

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

膑、带佗、倪良、王接、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

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镶之费,而天下

诸侯己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

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延及孝文

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L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孝公既没没:

通假字,通“殁”,死。

B.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因:沿袭

C.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叩关而攻秦叩:攻打

D.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爱:喜爱

2.比较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秦孝公据嵯函之固②商君佐之

③北收要害之郡④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A.两个“之”字相同,两个“北”字相同

B.两个“之”字相同,两个“北”字不同

C.两个“之”字不同,两个“北”字相同

D.两个“之”字不同,两个“北”字不同

第7题:

第8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周昌者,沛人也。其从兄臼周苛,秦时皆为泗水卒史。沛公立为汉王,以周苛为御

史大夫,周昌为中尉。汉王四年,楚围汉王荥阳急,汉王遁出,去,而使周苛守荥阳

城。楚破荥阳城,欲令周苛将。苛骂曰:“若趣降汉王!不然,今为虏矣!”项羽

怒,亨周苛。于是乃拜周昌为御史大夫。

②昌为人强力,敢直言,自萧、曹等皆卑下之。昌尝燕时入奏事,高帝方拥戚姬,昌

还走,高帝逐得,骑周昌项,问日:“我何如主也?"昌仰曰:“陛下即桀、纣之主

也。”于是上笑之,然尤惮周昌。及帝欲废太子,而立戚姬子如意为太子,大臣固争

之,莫能得。上以留侯策①即止。而周昌廷争之强,上问其说,昌为人吃,又盛怒,

曰:“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期……

不奉诏。”上欣然而笑。既罢,吕后侧耳于东厢听,见周昌,为跪谢曰:“微君,太

子几废。”

③是后戚姬子如意为赵王,年十岁,高祖忧即万岁之后不全也。高祖独心不乐,悲

歌,群臣不知上之所以然。赵尧年少,为符玺御史。赵尧进请问曰:“陛下所为不

乐,非为赵王年少而戚夫人与吕后有有[1邪?备万岁之后而赵王不能自全乎?”高祖

曰:“然。吾私忧之,不知所出。”尧曰:“陛下独宜为赵王置贵强相,及吕后、太

子、群臣素所敬惮乃可。”高祖曰:“然。吾念之欲如是,而群臣谁可者?”尧曰:

“御史大夫周昌,其人坚忍质直,且自吕后、太子及大臣皆素敬惮之。独昌可。”高

祖曰:“善。”於是乃召周昌,谓曰:“吾欲固烦公,公强为我相赵王。”周昌泣

曰:“臣初起从陛下,陛下独奈何中道而弃之于诸侯乎?"高祖日:“吾极知其左

迁,然吾私忧赵王,念非公无可者。公不得已强行。”于是徙御史大夫周昌为赵相。

④高祖崩,吕太后使使召赵王,其相周昌令王称疾不行。使者三反,周昌固为不遣赵

王。於是高后患之,乃使使召周昌。周昌至,谒高后,高后怒而骂周昌曰:“尔不知

我之怨戚氏乎?而不遣赵王,何?”昌既征,高后使使召赵王,赵王果来。至长安月

余,饮药而死。周昌因谢病不朝见,三岁而死。(《史记?张丞相列传》)

注:①留侯策:张良的计策,指请出“商山四皓”来辅佑太子,以巩固太子的地位。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线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破荥阳城,欲令周苛将将:将军,将领

B.非为赵王年少而戚夫人与吕后有卸邪W:嫌隙,仇怨

C.昌既征,高后使使丑赵王,赵王果来征:征召,被征召

D.微君,太子几废微:若非,不是

10.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周昌“为人强力,敢直言”的一组是()

①陛下独宜为赵王置贵强相②陛下即桀、纣之主也

③而周昌廷争之强④臣期……期……不奉诏

⑤陛下独奈何中道而弃之于诸侯乎⑥周昌固为不遣赵王

A.①②⑥B.①④⑤C.②③⑤D.③④⑥

11.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昌和堂兄周苛在秦时都曾担任过泗泅水卒史。在沛公被封为汉王后,又

双双为沛公效劳。周苛在留守荥阳城的战斗中被项羽烹杀,周昌后来则被汉王

任命为御史大夫。

B.周昌不畏强权,高帝骑着他的脖子,他仍挺直了脖子骂皇帝。“昌仰曰”

三个字,把周昌耿直、刚强、不屈不挠的性格刻画得非常突出。

C.周昌本来就口吃,再加上是在非常气愤的时候,所以就口吃得更加厉害,

作者以“期”、“期”的口吃声来写当时周昌的情态,很确切地表现了他憨

厚,正直的性格特点。

D.周昌坚强耿直,从吕后、太子到满朝文武,人人对他都一直敬畏。因此,

尽管周昌不愿意离开高祖,但高祖依然提拔了他,让他辅佐赵王,去担任赵王

的相国。

第9题:(9分,每小题3分)

唐子畏墓志并铭[明]祝允明

子畏死,余为歌诗,往哭之恸。将葬,其弟子重请为铭。子畏,余肺腑友,微子重且

铭之。

子畏性绝颖利,度越千士。世所谓颖者,数岁能为科举文字,童髯中科第,一日四海

惊称之。子畏不然,幼读书,不识门外街陌,其中屹屹①,有一日千里气。不或友一

人,余访之再,亦不答。一旦,以诗二章投余,杰特之志铮然。余亦报以诗,劝其少

加弘舒,言万物转高转细,未闻华峰可建都聚久惟天极峻且无外,故为万物宗。子畏

始肯可,久乃大契,然一意望古豪杰,殊不屑事场屋外

其父德广,贾业而士行,将用子畏起家,致举业,归教子畏,子畏不得违父旨。德广

常语人,此儿必成名,殆难成家乎?父没,子畏犹落落。一日,余谓之曰:“子欲成

先志,当且事时业;若必从己愿,便可褫桐幔©,烧科策。今徒籍名泮庐,目不接其册

子,则取舍奈何?”子畏曰:“诺。明年当大比,吾试捐一年力为之,若勿售,一掷

之耳。”即埋户⑤绝交往,亦不觅时辈讲习,取前所治毛氏诗,与所谓四书者,冬番讨⑥

拟议,祗⑦求合时义。戊午,试应天府,录为第一人。己未,往会试。时傍郡有富子,

亦己举于乡,师慕子畏,载与俱北。既入试,二场后,有仇富子者,抨于朝,言与主

司有私,并连子畏。诏驰敕礼闱,令此主司不得阅卷,亟捕富子及子畏付诏狱,逮主

司出,同讯于廷,富子既承,子畏不复辩,与同罚,黜掾于浙藩,归而不往。或劝少

贬,异时亦不失一命。子畏大笑,竟不行。放浪形迹,翩翩远游。扁舟独迈祝融、匡

庐、天台、武夷,观海于东南,浮洞庭、彭蠡。釐®归,将复踏四方,得疾,久少愈,

稍治旧绪久

其奇趣时发,或寄于画,下笔辄追唐宋名匠。既复为人请乞,烦杂不休,遂亦不及精

谛。且已四方慕之,无贵贱富贫,日诣门征索文词、诗画。子畏随应之,而不必尽所

至,大率兴寄遐邈,不以一时毁誉重轻为取

舍。

(节选自《明代散文选》)

【注释】①屹屹:高耸出群的样子。②都聚:都市。③场屋:指科举考试的考场。④褫

(chi):剥夺。襁(Ian)幔(fu):襁衫和蟆头。稠衫为古代士人之物,明时为秀才

举人的公服,幔头是士人所戴的帽子。⑤埋(jin)户:用泥土涂塞门窗。这里谓紧闭

家门。(fan)讨:反复研讨。⑦祗:只。⑧蹩:同“暂”。⑨旧绪:旧业。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父没,子畏犹落落落落:大方的样子

B.取前所治毛氏诗治:研究

C.逮主司出,同讯于廷逮:等到

D.大率兴寄遐邈率:大概,大略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数岁能为科举文字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B.子畏不然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C.其父德广,贾业而士行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

D.不以一时毁誉重轻为取舍亦足以畅叙幽情

13.下列语句中,全都表明唐子畏“个性卓异”的一项是:()

①殊不屑事场屋②褫襁幔,烧科策

③若勿售,一掷之耳④抨于朝,言与主司有私

⑤不复辩,与同罚⑥放浪形迹,翩翩远游

A.②③⑤B.①④⑥C.①③⑥D

.②④⑤

1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4分)

文:

(2)吾试捐一年力为之,若勿售,一掷之耳。(4分)

文:

(3)且已四方慕之,无贵贱富贫,日诣门征索文词、诗画。(4分)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0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15分)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

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

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

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

许!”

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

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

昼夜勤作息,伶僖萦苦辛。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妾

有绣腰襦,蕨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

各自异,种种在其中。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时时为

安慰,久久莫相忘!”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

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玲。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

双。

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

贵家子。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却与小姑别,泪落

连珠子。“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勒心养公姥,好自

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

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下马入车中,低头共耳

语:“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

负!”

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君当作磐石,妾当作

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

怀。”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谢:辞别

B.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区区:诚挚的意思

C.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却:可是

D.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逆:逆料,想到将来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不是偏义复词的一项是(3分)

A、昼夜勤作息,伶傅萦苦辛B、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C、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D、昼夜勤作息、,伶傅萦苦辛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

{B.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c.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D.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8.下列对■刘兰芝在离开焦家之前精心打扮的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临别时特意精心打扮,以便突出人物的尽善尽美。

B.临别时有意精心修饰,郑重打扮,显得仪态庄重。

C.补叙刘兰芝的美丽,表现她冷静、镇定、外柔内刚的性格。

D.表明刘兰芝对封建势力不甘示弱,有意在焦母面前示威。

9.翻译(3分)

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3分)

第11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19分)

方国珍,黄岩人。长身黑面,体白如瓠,力逐奔马。世以贩盐浮海为业。元至

正八年,国珍杀怨家,遂与兄国璋、弟国瑛、国瑕亡入海,聚众数千人,劫运艘,梗

海道。

太祖已取婺州,使主簿蔡元刚使庆元。国珍谋于其下曰:“江左号令严明,恐

不能与抗。况为我敌者,西有吴,南有闽。莫若姑示顺从,藉为声援以观变。”众以

为然。于是遣使奉书进黄金五十斤,白金百斤,文绮百匹。太祖复遣镇抚孙养浩报

之。国珍请以温、台、庆元三郡献,且遣次子关为质。太祖却其质,厚赐而遣之;复

使博士夏煜往,拜国珍福建行省平章事,弟国瑛参知政事,国琅枢密分院佥事。国珍

名献三郡,实阴持两端。煜既至,乃诈称疾,自言老不任职,惟受平章印诰而已。

太祖察其情,以书谕曰:“吾始以汝豪杰识时务,故命汝专制一方。汝顾中怀

叵测,欲觇我虚实则遣侍子,欲却我官爵则称老病。夫智者转败为功,贤者因祸成

福,汝审图之。”是时国珍岁岁治海舟,为元漕张士诚粟十余万石于京师,元累进国

珍官至江浙行省左丞相衢国公,分省庆元。国珍受之如故,特以甘言谢太祖,绝无内

附意。及得所谕书,竟不省。

吴元年克杭州。国珍据境自如,遣间谍假贡献名觇胜负,又数通好于扩廓帖木

儿及陈友定,图为掩角。太祖闻之怒,贻书数其十二罪,复责军粮二十万石。国珍集

众议,郎中张本仁、左丞刘庸等皆言不可从。有丘楠者,独争曰:“彼所言均非公福

也。惟智可以决事,惟信可以守国,惟直可以用兵。公经营浙东十余年矣,迁延犹

豫,计不早定,不可谓智。既许之降,抑又倍焉,不可谓信。”国珍不听,惟日夜运

珍宝,治舟楫,为航海计。

九月,太祖已破平江,国珍乃遣子关奉表乞降。太祖览而怜之,赐书曰:“今者穷蹙

无聊,情词哀恳,吾当以汝此诚为诚,不以前过为过,汝勿自疑。”遂促国珍入朝面

让之臼若来得毋晚乎国珍顿首谢授广西行省左丞食禄不之官数岁卒于京师。

选自《明史•列传十一》有删节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藉以观变藉:凭借B.贻书数其十二

罪数:数次

C.拜国珍福建行省平章事拜:授予D.既许之降,抑又倍焉倍:背

11、对文中画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遂促国珍入朝面/让之日/若来得毋晚乎/国珍顿首/谢授广西行省左丞/食禄不之官/

数岁卒于京师

B.遂促国珍入/朝面让之/曰若来得毋晚乎/国珍顿首/谢授广西行省左丞/食禄不之官/

数岁卒于京师

C.遂促国珍入朝/面让之曰/若来得毋晚乎/国珍顿首谢/授广西行省左丞/食禄不之官/

数岁/卒于京师

D.遂促国珍入朝/面让之曰/若来得毋晚乎国珍/顿首谢授广西行省/左丞食禄不之官/数

岁卒于京师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方国珍杀死仇家获罪,他与兄弟方国璋、方国瑛、方国琅一起逃亡到海上,

聚集数千部属,开始抢劫过往船只。

B.方国珍能洞悉周边形势,江左难以对抗,吴、闽又构成威胁,所以只能表面

顺从,以此为契机来观察形势。

C.朱元璋不但没有接受方国珍的人质,而且还给予厚赐送还人质,另授予方国

珍兄弟数人官职,想借此探听他的虚实。

D.方国珍屡屡食言,朱元璋对其有怨恨,但还是赦免了他的罪过,并封赏他食

禄而不赴任的虚职,显示出君王的器量。

13、把文中划线的句子及教材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煜既至,乃诈称疾,自言老不任职,惟受平章印诰而己。(3分)

(2)汝顾中怀叵测,欲觇我虚实则遣侍子,欲却我官爵则称老病。(3分)

(3)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智;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4分)

第12题:

第13题:课外文言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3题。(9分,每小题3分)

周访字士达,本汝南安城人也。汉末避地江南,至访四世。吴平,因家庐江寻阳焉。

访少沉毅,谦而能让,果于断割,周穷振乏,家无余财。为县功曹,时陶侃为散吏吗

访荐为主簿,相与结友,以女妻侃子瞻。访察孝廉,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

及元帝渡江,命参镇东军事。时有与访同姓名者,罪当死,吏误收访,访奋击

收者,数十人皆散走,而自归于帝,帝不之罪。寻以为扬烈将军,讨华轶。所统厉武

将军丁乾与轶所统武昌太守冯逸交通,访收斩之。逸来攻访,访率众击破之。轶将周

广烧城以应访,轶众溃,遂平江州。

帝以访为振武将军,命访与诸军共征杜强。毁作桔榛打官军船舰,访作长岐根

以距之,桔椽不得为害。访复以舟师造湘城,军达富口,而强遣杜弘出海昏久访步上

柴桑,偷渡,与贼战,斩首数百。贼退保庐陵,复围弘于庐陵。弘大掷宝物于城外,

军人竞拾之,弘因阵乱突围而出。访率军追之,获鞍马铠杖不可胜数。弘入南康,太

守率兵逆击,又破之,奔于临贺。帝又进访龙骥将军。

访既在襄阳,务农训卒,勤于采纳。王敦患之,而惮其强,不敢有异。访威风

既著,远近悦服,智勇过人,为中兴名将。性谦虚,未尝论功伐。或问访曰:“人有

小善,鲜不自称。卿功勋如此,而无一言,何也?”访曰:“将士用命,访何功之

有!”士以此重之。

访练兵简卒欲宣力中原慨然有平河洛之志善于抚纳士众皆为致死闻敦有不臣之

心访恒切齿敦虽怀逆谋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

(选自《晋书•周访传》,有删改)

①散吏:闲散的官员。.②海昏:地名。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周穷振乏,家无余财赈济

B、吏误收访,访奋击收者收留

C、访复以舟师造湘城前往

D、访威风既著,远近悦服心悦诚服

9、对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访练兵简卒/欲宣力/中原慨然/有平河洛之志/善于抚纳/士众皆为致死/闻敦有不臣

之心/访恒切齿敦/虽怀逆谋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

B、访练兵简卒欲/宣力中原/慨然有平河洛之志/善于抚纳士众/皆为致死/闻敦有不臣

之心/访恒切齿敦/虽怀逆谋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

C、访练兵简卒欲/宣力中原/慨然有平河洛之志/善于抚纳/士众皆为致死/闻敦有不臣

之心/访恒切齿/敦虽怀逆谋/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

D、访练兵简卒/欲宣力中原/慨然有平河洛之志/善于抚纳士众/皆为致死/闻敦有不臣

之心/访恒切齿/敦虽怀逆谋/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讨伐敌人的战斗中,周访亲临前线指挥。他既英勇果断,又能随机应变,因而屡

战屡胜。

B、周访性格刚强,一旦蒙冤决不会忍气吞声。为此,他深受皇帝赏识,并得到了奖励

提拔。

C、周访功绩卓著,曾先后被朝廷授予扬烈将军、厉武将军、龙骥将军等职务,成为一

代名将。

D、在襄阳时,周访重视生产、军训,勤于收集粮食等军需品,王敦因此很害怕,不敢

轻举妄动。

翻译句子(共9分)

H、访荐为主簿,相与结友,以女妻侃子瞻。(3分)

1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3分)

13、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3分)

第14题:阅读下面文段,回答17—25题。(21分)

(-)战马记

[明]罗洪先

王公桢,济阳公孙也。济阳死靖难,公死贼,获赠于朝,任一子广,吉水称忠义家莫

过之。至其战马事,有足为世戒者。

始公以大学生除夔州府通判,才五月,会荆襄贼流劫入夔,焚巫山县治。是时同知苏

州王公授碟捕贼,性柔怯而狡猾,故托疾不敢出一兵。公忿忿面数之曰:“汝食朝廷

禄,所主何事;忍委赤子饿虎口耶?”即代勒部民兵昼夜行,至则巫山已破,贼方聚

山中,索击之,杀渠桀三十三人,余尽遣。居三日,贼复劫属邑大昌,公促王,王又

不行,而翟塘卫指挥曹能、柴成两人,与王素党结避祸,多方诡辞庇之。且激公曰:

“公诚为国家出力气,肯慨然复行乎?“公即声应。即日勒民兵,夹曹、柴两人赴

之,与贼夹水阵。已而麾民兵毕渡趣战,曹、柴望走,公陷围中,误入淖田,不得

脱。贼欲降之,公大奋骂。贼怒以刀断其喉及右臂,堕淖中,马逸去。

始公赴大昌道,宿木商家。商稔公,知贼不敌,不敢言。是日将归,有物啸于山者,

商惊祝臼:“为王公耶?果尔,当三啸止。”如其言。商秘与家人负赛往寻乱尸,见

衣白纱丰臂者,公也。载黄上,令不深没。自死所至府三百余里,马奔归府,门阖,

长嘶踢其扁,若告急状。守者纳之,血淋漓,毛发尽赤,众始骇公已死,而贼尤不

解。后死之二十五日,子广始随木商往殓之,面如生,不以暑腐。然贫甚,不能归,

尽售行李与马为资。而王意在马,不偿直,竞徒手得之。距殓之二十五日,夜且半,

马哀鸣特异。王命秣者加至①豆,不为止。王疑秣者绐②已,自起视杨。马骤前啮其

项,不释口,久乃得脱。复奋首捣胸,仆之地,不省人。翌日,呕血数升死。贼既

平,有司正功罪,曹、柴亦被诛。

呜呼!自昔相传义马事不一二,皆言临难能相济也。世尝言至灵者人,畜之至贱宜莫

犬马若也。衔辔所制,鞭策所驱,固有衣冠介胄所不逮者。呜呼!可不畏哉!可不戒

哉!

[注]①垂(cud):锄碎的草。②绐(ddi):欺骗。

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贼欲降之降:投降

B.与王素党结避祸党:勾结

C.商稔公,知贼不敌稔:熟悉

D.商惊祝曰祝:祷告

18.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现战马“义”的一组是

①至其战马事,有足为世戒者

②长嘶踢其扃,若告急状

③而王意在马,不偿直,竟徒手得之

④复奋首捣胸,仆之地,不省人

⑤夜且半,马哀鸣特异

⑥自昔相传义马事不一二,皆言临难能相济也

A.①⑤⑥B.②④⑤C.②③⑥D.①③④

19.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而王某心思在马上,因为它不值钱,最终白白地得到它。

B.王桢任夔州府通判时,遇到荆襄的贼寇前来大肆劫掠,而夔州同知王公和军吏

曹能、柴成却不敢出兵。危急时刻,王桢出于义愤犬吠之警兵击贼,壮烈牺牲。

C.王桢遇难后,朋友及家人找到了他的遗体,准备送回家乡安葬,但因贫穷,只

好卖行李和战马作路费。战马落入夔州同知王公手中。

D.王桢战死后,他的战马狂奔三百多里夔州府报讯;在同知王公的马槽旁,哀鸣

不已,最后将仇人王公置于死地,替主人报了仇。

(-)

晋献公之丧,秦穆公使人吊公子重耳,且曰:“寡人闻之,亡国恒于斯;得国恒于

斯。虽吾子俨然在忧服之中,丧亦不可久也,时亦不可失也,孺子其图之!”以告

舅犯。舅犯曰:“孺子其辞焉。丧人无宝,仁亲以为宝。父死之谓何?又因以为利,

而天下其孰能说之?孺子其辞焉!”

公子重耳对客曰:“君惠吊亡臣重耳。身丧父死,不得与于哭泣之哀,以为君忧。父

死之谓何?或敢有他志,以辱君义。"稽题(1)而不拜,哭而起,起而不私。

子显以致命于穆公。穆公曰:“仁夫,公子重耳!夫稽颠而不拜,则未为后也,故不

成拜。哭而起,则爱父也;起而不私,则远利也。”

注:(1)稽赖:古代一种跪拜礼,屈膝下拜,以额触地,表示极度的虔诚。读音qi

sang

20.选出对下列加点实词释义有误的一项是()

A.丧亦不可久也。丧:失去地位,流亡在外。

B.孺子其图之!孺子:儿童、小孩。

C.或敢有他志,以辱君义。辱:使受辱,译成“辜负”。

D.子显以致命于穆公。致命:传达意见。

21.将以下几句话分为四组,最能表现子犯深谋远虑的一项是()

①孺子其辞焉!②丧人无宝,仁亲以为宝。③父死之谓何?

④又因以为利,而天下其孰能说之?⑤仁夫公子重耳!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④⑤

22.下列译句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①亡国恒于斯;得国恒于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