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绿色生产模式推广计划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8/0D/0F/wKhkGWc9ZsuAP3uhAAObTE9TpcE149.jpg)
![农业绿色生产模式推广计划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8/0D/0F/wKhkGWc9ZsuAP3uhAAObTE9TpcE1492.jpg)
![农业绿色生产模式推广计划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8/0D/0F/wKhkGWc9ZsuAP3uhAAObTE9TpcE1493.jpg)
![农业绿色生产模式推广计划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8/0D/0F/wKhkGWc9ZsuAP3uhAAObTE9TpcE1494.jpg)
![农业绿色生产模式推广计划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8/0D/0F/wKhkGWc9ZsuAP3uhAAObTE9TpcE149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业绿色生产模式推广计划TOC\o"1-2"\h\u26396第1章绿色农业概述 3112021.1绿色农业的概念与内涵 3258551.2绿色农业的发展背景与意义 4235281.3绿色农业的生产模式及其特点 49918第2章农业绿色生产模式发展现状与趋势 5125962.1我国农业绿色生产模式发展现状 591792.2国外农业绿色生产模式发展借鉴 5238082.3农业绿色生产模式发展趋势 626809第3章农业绿色生产关键技术 683873.1节水灌溉技术 694573.1.1微灌技术:通过微灌系统将水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减少水分蒸发和土壤表面径流,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 665813.1.2喷灌技术:利用喷头将水均匀喷洒在作物表面,模拟自然降水,具有较好的节水效果。 6258423.1.3滴灌技术:将水通过管道输送到作物根部,通过滴头缓慢释放,实现精确灌溉,节水效果显著。 6159503.1.4膜下滴灌技术:在作物种植区域铺设地膜,地膜下设置滴灌带,减少水分蒸发和土壤表面水分流失,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 666443.2生物防治技术 6176653.2.1天敌昆虫防治技术:利用害虫的天敌昆虫进行防治,如捕食性螨类、寄生蜂等。 7272163.2.2微生物防治技术:利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防治病虫害,如苏云金杆菌、核型多角体病毒等。 796433.2.3植物源农药防治技术:提取植物中的生物活性物质,用于防治病虫害,如苦参碱、鱼藤酮等。 7219393.2.4性信息素诱杀技术:利用害虫性信息素诱杀害虫,干扰害虫正常交配,降低害虫种群密度。 7131873.3有机肥料应用技术 7214463.3.1畜禽粪便有机肥技术:利用畜禽粪便经过发酵、腐熟等工艺制成有机肥料。 7316403.3.2秸秆还田技术:将农作物秸秆直接还田或经过处理后还田,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723703.3.3绿肥种植技术:种植豆科、禾本科等绿肥作物,翻压还田,提高土壤肥力。 7133353.3.4商品有机肥应用技术: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商品有机肥,合理施用,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7201103.4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7109963.4.1秸秆生物质能源技术:利用农作物秸秆生产生物质燃料,如生物质颗粒、生物质气等。 7236363.4.2农膜回收利用技术:采用机械、化学等方法回收农膜,降低农田白色污染。 7221863.4.3畜禽粪便发酵床技术:利用微生物将畜禽粪便发酵分解,实现粪便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7219383.4.4农业废弃物生物质复合材料技术:将农业废弃物(如秸秆、稻壳等)与其他材料复合,制备新型环保材料。 8559第4章农业绿色生产政策与法规 8258364.1我国农业绿色生产政策体系 854534.1.1农业绿色生产发展规划 817454.1.2农业资源保护政策 8176634.1.3农业环境保护政策 8169494.1.4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政策 849994.1.5农业产业政策 8133444.2农业绿色生产相关法律法规 816204.2.1农业法 8242374.2.2环境保护法 8266084.2.3农药管理条例 9224474.2.4化肥管理条例 9242074.2.5耕地保护条例 975614.3农业绿色生产政策与法规的实施与监督 992114.3.1完善政策执行机制 9194384.3.2加强执法监督 9209744.3.3建立健全监测评估体系 9305504.3.4强化责任追究制度 936044.3.5引导社会参与 928015第5章农业绿色生产模式推广策略 10315635.1推广目标与原则 10189085.1.1推广目标 10168755.1.2推广原则 1025415.2推广体系构建 10202315.2.1技术推广体系 10243915.2.2政策支持体系 10110235.2.3社会服务体系 10165265.3推广方法与途径 1026255.3.1培训与示范 10288095.3.2宣传与教育 1135185.3.3政策引导与激励 11141815.3.4技术创新与推广 1187795.4推广效果评估 1199785.4.1评估指标体系 1146045.4.2评估方法 11190035.4.3评估周期 1118526第6章农业绿色生产产业链构建 11248976.1产业链环节及其功能 1112506.1.1生产环节 1157756.1.2加工环节 11219006.1.3流通环节 11162486.1.4消费环节 12174656.2产业链主体协同发展 1222676.2.1引导与支持 12130476.2.2企业主体作用 12149876.2.3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参与 1221196.2.4科研机构支撑 12202496.3产业链金融服务与创新 1246736.3.1金融服务 12191696.3.2金融创新 12327456.4产业链信息化管理与优化 12216386.4.1信息化管理 1226276.4.2产业链优化 13251516.4.3信息化平台建设 1329410第8章农业绿色生产模式推广案例解析 13109188.1生态农业模式案例 13276508.2循环农业模式案例 13155938.3精准农业模式案例 13241798.4智慧农业模式案例 14904第9章农业绿色生产模式推广培训与教育 14255669.1农业绿色生产培训体系建设 14199789.1.1建立多元化的培训主体 14164289.1.2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 1485239.1.3完善培训基础设施 14151179.1.4创新培训模式 14192859.2农业绿色生产教育培训内容与方法 157699.2.1教育培训内容 15242899.2.2教育培训方法 15197849.3农业绿色生产技术人才培养与选拔 1571499.3.1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 15170569.3.2加强人才选拔与使用 15138439.3.3建立人才激励机制 1517329.4农业绿色生产宣传教育与普及 16119069.4.1开展农业绿色生产宣传活动 16227869.4.2推广农业绿色生产典型经验 16263099.4.3加强农业绿色生产科普教育 1632356第10章农业绿色生产模式推广保障措施 163142110.1政策支持与落实 162720010.2资金投入与保障 16908410.3社会参与与监督 164510.4推广计划评估与调整 16第1章绿色农业概述1.1绿色农业的概念与内涵绿色农业,是指在农业生产全过程中,遵循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农业科技和绿色生产技术,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产品安全、农民增收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它强调在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农业生产与生态系统的和谐程度,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绿色农业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产方式绿色化,即采用无公害、绿色、有机等生产技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二是资源利用高效化,合理利用土地、水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三是生态环境保护,强化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提升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四是农民增收,通过提高农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1.2绿色农业的发展背景与意义绿色农业的发展背景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全球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恶化,对农业生产带来严重挑战;二是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消费者对绿色、安全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三是我国农业资源利用效率较低,农业生产方式亟待转型升级;四是国际农业发展趋势和农业竞争压力,要求我国加快发展绿色农业。绿色农业的发展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二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三是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四是提升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1.3绿色农业的生产模式及其特点绿色农业的生产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无公害农业:在生产过程中,严格遵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范,减少化肥、农药使用,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2)绿色农业:采用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范,实施全程质量控制,生产出符合绿色食品标准的农产品。(3)有机农业:遵循有机农业生产规范,采用有机肥料、生物农药等,实现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4)循环农业:运用循环经济理念,实现农业资源的减量化、再利用、再生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5)设施农业:利用现代农业设施,实现农业生产的工厂化、智能化、标准化,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绿色农业的生产模式特点如下:(1)资源利用高效:采用绿色生产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化肥、农药使用。(2)生态环境友好: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提升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3)产品质量安全:实施全程质量控制,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4)农民增收:提高农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5)可持续发展: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第2章农业绿色生产模式发展现状与趋势2.1我国农业绿色生产模式发展现状我国农业绿色生产模式得到了快速发展。高度重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农业绿色生产模式的应用与推广。当前,我国农业绿色生产模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从传统的化肥、农药大量使用转向减量、替代和精准施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生物防治等技术。(2)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发展绿色、优质、高效的农产品,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业产业链的延伸。(3)农业资源利用效率提升。推广节水、节能、节地等技术,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4)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湿地保护等生态工程,提升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2.2国外农业绿色生产模式发展借鉴国外农业绿色生产模式发展较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我国农业绿色生产模式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以下是几个典型国家的农业绿色生产模式发展借鉴:(1)美国:采用精准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2)日本:实施农业多功能发展战略,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提高农产品品质和农业附加值。(3)欧盟:推行农业环境保护政策,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农业绿色生产。(4)以色列:创新节水技术,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2.3农业绿色生产模式发展趋势(1)农业生产方式绿色化。未来农业发展将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生产方式将向绿色、低碳、循环方向发展。(2)农业技术创新。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将为农业绿色生产提供技术支持,推动农业产业升级。(3)政策导向。将继续加大对农业绿色生产的支持力度,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引导农业绿色生产模式的推广。(4)市场驱动。消费者对绿色、健康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将推动农业绿色生产模式的广泛应用。(5)农业产业链整合。农业绿色生产模式将促进农业产业链的整合,实现产前、产中、产后环节的绿色化、高效化。第3章农业绿色生产关键技术3.1节水灌溉技术节水灌溉技术是农业绿色生产的关键环节,对于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轻农业面源污染具有重要意义。本节主要介绍以下几种节水灌溉技术:3.1.1微灌技术:通过微灌系统将水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减少水分蒸发和土壤表面径流,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3.1.2喷灌技术:利用喷头将水均匀喷洒在作物表面,模拟自然降水,具有较好的节水效果。3.1.3滴灌技术:将水通过管道输送到作物根部,通过滴头缓慢释放,实现精确灌溉,节水效果显著。3.1.4膜下滴灌技术:在作物种植区域铺设地膜,地膜下设置滴灌带,减少水分蒸发和土壤表面水分流失,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3.2生物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是利用生物资源对农作物病虫害进行防治的一种方法,具有环保、安全、高效等优点。本节主要介绍以下几种生物防治技术:3.2.1天敌昆虫防治技术:利用害虫的天敌昆虫进行防治,如捕食性螨类、寄生蜂等。3.2.2微生物防治技术:利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防治病虫害,如苏云金杆菌、核型多角体病毒等。3.2.3植物源农药防治技术:提取植物中的生物活性物质,用于防治病虫害,如苦参碱、鱼藤酮等。3.2.4性信息素诱杀技术:利用害虫性信息素诱杀害虫,干扰害虫正常交配,降低害虫种群密度。3.3有机肥料应用技术有机肥料具有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减少化学肥料污染等优点。本节主要介绍以下几种有机肥料应用技术:3.3.1畜禽粪便有机肥技术:利用畜禽粪便经过发酵、腐熟等工艺制成有机肥料。3.3.2秸秆还田技术:将农作物秸秆直接还田或经过处理后还田,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3.3.3绿肥种植技术:种植豆科、禾本科等绿肥作物,翻压还田,提高土壤肥力。3.3.4商品有机肥应用技术: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商品有机肥,合理施用,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3.4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是实现农业绿色生产的重要途径。本节主要介绍以下几种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3.4.1秸秆生物质能源技术:利用农作物秸秆生产生物质燃料,如生物质颗粒、生物质气等。3.4.2农膜回收利用技术:采用机械、化学等方法回收农膜,降低农田白色污染。3.4.3畜禽粪便发酵床技术:利用微生物将畜禽粪便发酵分解,实现粪便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3.4.4农业废弃物生物质复合材料技术:将农业废弃物(如秸秆、稻壳等)与其他材料复合,制备新型环保材料。第4章农业绿色生产政策与法规4.1我国农业绿色生产政策体系我国高度重视农业绿色生产,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农业绿色生产政策体系,以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该政策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4.1.1农业绿色生产发展规划制定了一系列农业绿色生产发展规划,如《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农业绿色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等,明确了农业绿色生产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4.1.2农业资源保护政策为保护农业资源,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以减少农业生产对资源的破坏。4.1.3农业环境保护政策加大对农业环境保护的政策支持,包括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药化肥减量使用、农作物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等,旨在降低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4.1.4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政策鼓励农业科技创新,推动绿色农业生产技术的研究与推广,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生态环境质量。4.1.5农业产业政策通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绿色农业、推动农业产业化等措施,促进农业绿色生产。4.2农业绿色生产相关法律法规为保证农业绿色生产的顺利推进,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为农业绿色生产提供法制保障。4.2.1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明确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要求加强农业资源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绿色生产。4.2.2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对农业环境保护提出了明确要求,包括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业废弃物处理等。4.2.3农药管理条例《农药管理条例》规定了农药的生产、销售、使用等方面的管理措施,以减少农药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4.2.4化肥管理条例《化肥管理条例》对化肥的生产、销售、使用等进行严格管理,促进化肥减量增效,降低化肥对环境的污染。4.2.5耕地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保护条例》明确了耕地保护的目标和任务,要求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保障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4.3农业绿色生产政策与法规的实施与监督为保证农业绿色生产政策与法规的有效实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监督与管理。4.3.1完善政策执行机制建立健全农业绿色生产政策执行机制,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政策宣传和培训,提高政策执行力度。4.3.2加强执法监督加大农业绿色生产领域的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行为,保障农业绿色生产政策的有效实施。4.3.3建立健全监测评估体系建立农业绿色生产监测评估体系,对农业资源环境状况、绿色生产技术应用等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为政策调整提供依据。4.3.4强化责任追究制度完善农业绿色生产责任追究制度,对政策执行不力、监管不到位等行为,严肃追究责任。4.3.5引导社会参与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农业绿色生产,发挥社会组织、企业、农民等各方面的积极作用,共同推进农业绿色生产。第5章农业绿色生产模式推广策略5.1推广目标与原则5.1.1推广目标本计划旨在通过农业绿色生产模式的推广,实现以下目标:(1)提高农业生产者的绿色生产意识,普及绿色生产技术;(2)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3)降低农业生产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5.1.2推广原则(1)因地制宜原则:根据不同区域资源禀赋和农业生产条件,推广适宜的绿色生产模式;(2)农民主体原则:尊重农民意愿,发挥农民在绿色生产模式推广中的主体作用;(3)引导原则:发挥引导和扶持作用,为绿色生产模式推广提供政策、资金和技术支持;(4)市场驱动原则: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农业生产者自发采用绿色生产模式。5.2推广体系构建5.2.1技术推广体系建立以农业科研院所为技术支撑,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为主体的技术推广体系,形成上下联动、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5.2.2政策支持体系制定一系列支持农业绿色生产模式推广的政策措施,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等。5.2.3社会服务体系构建以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为主体的社会服务体系,为农业生产者提供全方位、多层次、高效便捷的服务。5.3推广方法与途径5.3.1培训与示范组织农业生产者参加绿色生产技术培训,提高其绿色生产技能;建立示范点,展示绿色生产模式的效益,引导农民自发采用。5.3.2宣传与教育利用各类媒体开展绿色生产模式宣传,提高农业生产者的环保意识和绿色发展观念。5.3.3政策引导与激励通过政策扶持、资金补贴等方式,激励农业生产者采用绿色生产模式。5.3.4技术创新与推广加强农业绿色生产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推动技术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5.4推广效果评估5.4.1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包括农产品质量、农业生态环境、农民收益等在内的评估指标体系,全面评价绿色生产模式推广效果。5.4.2评估方法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估方法,对绿色生产模式推广效果进行评估。5.4.3评估周期定期进行绿色生产模式推广效果评估,及时发觉问题和不足,调整推广策略。第6章农业绿色生产产业链构建6.1产业链环节及其功能农业绿色生产产业链主要由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四个环节构成。各环节功能如下:6.1.1生产环节生产环节是农业绿色生产产业链的基础。该环节主要包括绿色种植、养殖和渔业生产等,注重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平衡和产品质量。生产环节的功能是提供安全、优质、绿色的农产品原料。6.1.2加工环节加工环节对农产品进行深度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主要包括农产品清洗、分级、包装、深加工等。该环节的功能是提高农产品品质,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6.1.3流通环节流通环节负责将农产品从生产地运输到消费地。主要包括仓储、物流、批发和零售等。该环节的功能是保障农产品流通的快捷、高效、安全。6.1.4消费环节消费环节是农业绿色生产产业链的最终目标。主要包括各类农产品销售渠道,如超市、电商平台、专卖店等。该环节的功能是满足消费者对绿色、健康、安全农产品的需求。6.2产业链主体协同发展农业绿色生产产业链主体包括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科研机构等。为实现产业链协同发展,各主体应发挥以下作用:6.2.1引导与支持应制定相关政策,引导产业链主体协同发展,提供资金、技术、人才等支持。6.2.2企业主体作用企业应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合作,提高产业链整体竞争力。6.2.3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参与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应积极参与产业链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增加农民收入。6.2.4科研机构支撑科研机构应加强农业绿色生产技术研发,为产业链提供技术支持。6.3产业链金融服务与创新6.3.1金融服务金融机构应为农业绿色生产产业链提供贷款、保险、融资租赁等多元化金融服务。6.3.2金融创新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如发行绿色债券、设立绿色产业基金等,为产业链发展提供资金支持。6.4产业链信息化管理与优化6.4.1信息化管理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实现产业链各环节的信息化管理,提高产业链运行效率。6.4.2产业链优化通过数据分析,优化产业链布局、资源配置和物流运输,降低产业链成本,提高产业链竞争力。6.4.3信息化平台建设搭建农业绿色生产产业链信息化平台,实现产业链主体间的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和监管监测。第8章农业绿色生产模式推广案例解析8.1生态农业模式案例以我国某地区为例,该地区生态农业模式以“种植、养殖、加工”三位一体的循环经济为基础,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自我循环和可持续发展。主要做法包括:(1)优化种植结构,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2)发展养殖业,利用畜禽粪便生产有机肥,减少化肥使用。(3)开展农产品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实现农业产业链延伸。通过生态农业模式的推广,该地区农业产值不断提高,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8.2循环农业模式案例以我国某省份为例,该省循环农业模式以“粮、菜、果、畜”四大产业为基础,通过“种植、养殖、加工、销售”环节的循环利用,实现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具体措施包括:(1)推广秸秆还田、堆肥等技术,提高土壤肥力。(2)实施养殖业粪便资源化利用,减少环境污染。(3)发展农产品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4)构建农产品销售网络,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循环农业模式的推广,使该省农业废弃物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不断提高。8.3精准农业模式案例以我国某地区为例,精准农业模式通过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管理的精准化、智能化。主要做法包括:(1)建立农业大数据平台,为农业生产提供数据支持。(2)推广卫星遥感、无人机等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高农业作业效率。(3)实施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智能监测等精准管理措施,降低生产成本。(4)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精准农业模式的推广,使该地区农业生产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8.4智慧农业模式案例以我国某地区为例,智慧农业模式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实现农业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具体措施包括:(1)建设农业物联网平台,实现农业生产环境的实时监测和远程控制。(2)推广智能农机装备,提高农业作业效率。(3)发展农业电子商务,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4)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提升农业产业链整体竞争力。智慧农业模式的推广,为该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促进了农业绿色生产方式的转变。第9章农业绿色生产模式推广培训与教育9.1农业绿色生产培训体系建设为了保证农业绿色生产模式的顺利推广,建立健全的农业绿色生产培训体系。本节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培训体系:9.1.1建立多元化的培训主体整合农业科研院所、农业企业、农业合作社等资源,形成多元化的培训主体,共同推进农业绿色生产培训工作。9.1.2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根据农业绿色生产的实际需求,制定短期、中期和长期的培训计划,保证培训内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9.1.3完善培训基础设施加强培训基地建设,配备必要的培训设备和设施,为农业绿色生产培训提供良好的硬件条件。9.1.4创新培训模式结合线上与线下培训,引入远程教育、实践操作等多元化培训方式,提高培训效果。9.2农业绿色生产教育培训内容与方法农业绿色生产教育培训内容应注重实用性、针对性和前瞻性,主要包括以下方面:9.2.1教育培训内容(1)农业绿色生产基础知识;(2)农业绿色生产关键技术;(3)农业绿色生产政策法规与标准;(4)农业绿色生产案例分析。9.2.2教育培训方法(1)理论讲授:采用课堂授课、专题讲座等形式,系统传授农业绿色生产相关知识;(2)实践操作:组织学员进行现场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数字逻辑基础》课件
- 《心肌梗死心电图》课件
- 《科技创新》课件
- 2025年凉山州货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下载什么软件
- 紫色插画风小学科学教学公开课互动课件主题
- 银行战略月报模板
- 中秋节历史文化探析模板
-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 对茶叶资源整合与市场营销的创新策略分析
- 学校开展交通安全教育主题活动方案
- 2024交管12123驾照学法减分必考题库附答案
- 脑脊液常规检查
- 2024年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附答案
- 柴油机油-标准
- 监狱安全课件
- 《初三开学第一课 中考动员会 中考冲刺班会》课件
- 护理干预在慢性病管理中的作用
- 2024年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英语/数学/语文)笔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四肢瘫痪的护理查房
-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护理查房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实践能力结业专科技能考核(全科医学科)妇科检查及分泌物留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