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_第1页
2016-2017学年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_第2页
2016-2017学年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_第3页
2016-2017学年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_第4页
2016-2017学年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目录

第一单元圆柱与圆锥........................................................4

第一课时面的旋转(1).........................................................................................................6

第二课时面的旋转(2).........................................................................................................9

第三课时圆柱的表面积(1)...............................................................................................13

第四课时圆柱的表面积(2)...............................................................................................16

第五课时圆柱的体积(1)....................................................................................................19

第六课时圆柱的体积(2)...................................................................................................23

第七课时圆椎的体积(1)...................................................................................................25

第八课时圆锥的体积(2)...................................................................................................29

第九课时练习一(1)...........................................................................................................32

第十课时练习一(2)...........................................................................................................35

第十一课时单元测试.......................................................37

第二单元比例................................................................40

第一课时比例的认识(1).......................................................................................................42

第二课时比例的认识(2).......................................................................................................46

第三课时比例的应用.......................................................48

第四课时比例尺(1)..........................................................................................................51

第五课时比例尺(2)..........................................................................................................56

第六课时图形的放大和缩小.................................................58

第七课时练习二...........................................................61

第八课时单元测试.......................................................63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65

第一课时图形的旋转(1)...................................................................................................67

第二课时图形的旋转(2)...................................................................................................70

第三课时图形的运动(1)...................................................................................................72

第四课时图形的运动(2)...................................................................................................74

第五课时欣赏与设计.......................................................76

第六课时练习三...........................................................78

第四单元正比例与反比例......................................................80

第一课时变化的量.........................................................82

第二课时正比例(1)..............................................................................................................85

第三课时正比例(2)..............................................................................................................88

第四课时画一画........................................................91

第五课时反比例(1)..............................................................................................................94

第六课时反比例(2)..............................................................................................................97

第七课时练习四...........................................................99

总复习.........................................................................114

第一部分数与代数......................................................114

第一课时数的认识........................................................116

第二课时整数(1)..............................................................................................................117

第三课时整数(2).............................................................................................................119

第四课时整数(3).............................................................................................................121

第五课时小数、分数、百分数、比(1).........................................................................122

第六课时小数、分数、百分数、比(2).........................................................................124

第七课时小数、分数、百分数、比(3).........................................................................126

第八课时运算的意义和估算(1)......................................................................................128

第九课时运算的意义和估算(2)......................................................................................130

第十课时运算的意义和估算(3)......................................................................................132

第十一课时计算与应用(1)..............................................................................................134

第十二课时计算与应用(2)..............................................................................................136

第十三课时运算律........................................................137

第十四课时式与方程(1)..................................................................................................139

第十五课时式与方程(2)..................................................................................................140

第十六课时正比例与反比例................................................142

第十七课时常见的量(1)..................................................................................................144

第十八课时常见的量(2)..................................................................................................146

第十九课时探索规律......................................................147

第二部分图形与几何.....................................................149

第一课时图形的认识(1)..................................................................................................150

第二课时图形的认识(2)..................................................................................................152

第三课时图形的认识(3)..................................................................................................153

第四课时图形与测量......................................................155

第五课时图形的运动......................................................157

第六课时图形与位置......................................................158

第三部分统计与概率.....................................................160

第一课时统计.........................................................161

第二课时可能性........................................................162

第四部分综合实践......................................................164

第一课时解决问题的策略.............................................165

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圆柱与圆锥.............................11课时

第二单元比例....................................8课时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6课时

第四单元正比例与反比例.........................7课时

数学好玩........................................4课时

整理与复习.........................................2课时

总复习........................................28课时

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最新北师大版教材(改版后)

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

第一单元圆柱与圆锥

第二单元比例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

第四单元正比例与反比例

数学好玩

整理与复习

总复习

第一单元圆柱与圆锥

单元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观察等活动,认识圆柱与圆锥。了解圆柱与圆锥的

基本特征,知道圆柱与圆锥各部分的名称。经历由面旋转成圆柱与圆

锥的活动,体会面与体之间的关系,在参与教学活动中积累活动经验,

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

2.经历圆柱侧面展开等活动,认识圆柱展开图,探索并掌握圆柱表面

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圆柱表面积的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

题。

3.经历“类比猜想-验证”的活动,探索并掌握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

算方法,体验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体会圆柱、圆锥体积知识在

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重点:

1.能正确描述圆柱与圆锥的特征,认识圆柱和圆锥及其各部分名称。

2.能正确描述圆柱表面积的含义,能正确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3.能正确计算圆柱和圆锥的体积。

4.能根据不同的问题情境正确选择相应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

实际问题。

单元难点:

1.能正确描述圆柱与圆锥的特征,认识圆柱和圆锥及其各部分名称。

2.能正确描述圆柱表面积的含义,能正确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3.能正确计算圆柱和圆锥的体积。

4.能根据不同的问题情境正确选择相应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

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探索并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圆等一些常

见的平面图形的特征,已经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并直观认识圆柱

和圆锥的基础上编排的。此前对圆面积公式的探索以及长方体、正方

体特征和表面积、体积计算方法的探索,为进一步学习本单元知识奠

定了知识基础,同时也积累了探索的经验,准备了研究的方法。圆柱

和圆锥是小学阶段学习几何知识的最后一部分内容。圆柱与圆锥是基

本的几何形体,也是生产、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几何形体,这些都是本

单元知识学习的重要基础。学习圆柱和圆锥的知识扩大了学生认识形

体的范围,增加了形体的知识,促进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从认识

长方体和正方体这样由几个平面图形围成的几何体,到认识圆柱和圆

锥这样含有曲面的几何体,在图形的认识上又深入了一步。不仅能拓

宽学生的学习空间,使学生关于几何体的知识结构进一步得到完善。

为今后学习其他立体图形打好基础;同时,能进一步丰富学生“空间

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培养学生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中相关形体的兴

趣好意识,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单元课时:11课时

课时安排:

内容课时数

面的旋转(圆柱和圆锥的认识)2

圆柱的表面积2

圆柱的体积4

圆锥的体积

练习一3

第一课时面的旋转(1)

教学内容:圆柱和圆锥的认识(1)

北师大数学六年级下P2-4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观察等活动,认识圆柱和圆锥,了解圆柱和圆锥的

基本特征。

2.经历由面旋转成圆柱、圆锥的活动,体会面和体之间的关系。在参

与教学活动中积累活动经验,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提高空间想象

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1.联系生活,在生活中辨认圆柱和圆锥体的物体,并能抽象出几何图

形的形状。

2.通过观察,初步了解圆柱和圆锥基本特点。

教学难点:

1.联系生活,在生活中辨认圆柱和圆锥体的物体,并能抽象出几何图

形的形状。

2.通过观察,初步了解圆柱和圆锥基本特点。

教学准备:课件、长方形及直角三角形的纸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动的世界里,风吹树梢动,鸟儿飞翔翅膀动、

就连我们身体中的血液每时每刻都在不停的流动,其实我们的数学世

界也正因为有了动而变得丰富多彩。现在让我们做了实验感受一下

吧!请大家选择你身边的一样物品,让它动一动,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1.点动成线。如果把这个小球看成是一点,那么它运动的轨迹形成了

什么?(线)能用四个字概括一下吗?板书:点动成线

2.线动成面。如果把这枝笔看成是一条线,那么它运动的轨迹形成了

什么?(面)

概括起来就是:线动成面

3.面动成体。如果把这本数学书看成是一个长方形,那么它是怎么运

动的呢?(旋转)板书。旋转后形成了一■个圆柱体,也就是说:面动

成体。

4.大家能举出生活中的这些现象吗?

5.小结:看来点动成线,线动成面与面动成体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

见。(课件)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面的旋转。

二、探究新知

1.以前我们学习过那么平面图形?(学生回答老师贴图)

2.这些平面图形旋转后会形成什么立体图形呢?请大家先想一想,猜

一猜并和同桌说一说。

3.大家刚才说得对不对呢?现在我们来动手做一做。学生拿出事先准

备好的一些平面图形,请大家选择好以哪条线动轴旋转后贴在圆棒的

双面胶处,然后旋转,最后把你的发现记录在学习单上。

4.小组活动,操作记录

5.学生汇报,老师贴图。哪个小组还有补充?

根据刚才这些同学的汇报,你又想说些什么?

(1)不同的平面图形,旋转的立体图形是不一样的。

(2)不同的平面图形,也能旋转出同样的立体图形。(正方形和长

方形、圆和半圆直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

(3)同一个平面图形,按照不同的边为轴,旋转出的立体图形也是

不一■样的。

6.小结:看!同一个长方形以不同的轴旋转可以形成圆柱体。象三角

形和梯形以不同的边为轴可以旋转出不同的立体图形。(课件)

7.在这些立体图形里有我们比较熟悉的圆柱体和圆锥体。现在请大家

打开书进一步来了解它们。谁来说说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有一个曲面和一个底面,不同点圆柱体上面也是一个底

面,而圆锥体上面是一个顶点。圆柱体有无数条高,而圆锥体只有一

条。)

8.在我们生活中哪些物品是圆柱体哪些物品是圆锥体呢?学生举例o

三、巩固练习

1.实物判断:是不是圆柱体?说明理由。

2.书P3第1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书P3第2题。同伴交流。

四、全课总结

同学们,我们的数学世界多么丰富多彩啊!简单的动就将这些平

面图象变成了我们熟悉的立体图形,今后让我们继续多观察、多操作

去探索数学世界的奥秘吧!

五、作业:练习册P1

六、板书设计:面的旋转

圆柱圆台球圆锥

第二课时面的旋转(2)

教学内容:圆柱和圆锥的认识(2)

北师大数学六年级下P2-4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进一步感知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

了解圆柱和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鬲。

2.通过活动进一步积累认识立体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

展数学思考。

3.通过学习体验立体图形与生活的关系,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

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初步了解圆柱和圆锥的组成及其特点。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初步了解圆柱和圆锥的组成及其特点。

教学准备:圆柱、圆锥模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1.教师出示一组相关的几何体的实物图,其中有长方体、正方体形状

的,也有圆柱和圆锥形状的,提问:上面哪些是圆柱体?哪些是圆锥

体?哪些不是?为什么?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是圆柱体和

圆锥体?

2.揭示课题,板书:圆柱和圆锥

教师说明:我们所学的圆柱和圆锥都是直直的直圆柱和直圆锥。

二、动手实践、探索特征

(一)认识圆柱的特征

1.分组活动,每人拿一个圆柱,摸一摸量一量,比一比,你发现了什

么?学生先在小组内活动、研究、交流,再组织全班交流。

2.互相交流,什么感觉。引导学生动手实验:

(1)用手平摸上下底,有什么特点。

(2)用笔画一画,上下底面积有什么特点?你怎样证明这两个底面

大小的关系?

(3)用双手摸侧面,你发现了什么?

3.讨论、交流、总结。根据学生的回答并板书

底面2个平面完全相同圆

圆柱

侧面1个曲面

4.圆柱的高

出示高、低不同的两个圆柱。

(1)直尺和三角板演示圆柱的高。引导学生明确:圆柱两个底面之

间的距离叫做高。

(2)让学生找一找圆柱的高,然后教师出示圆柱的立体图形,说明:

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教师先画出一条高,再让学生画

高,教师提问:

刚才大家从不同位置画了高,说明高有多少条?学生独立画高,

思考高的条数。

(二)圆锥形状的认识

1.引导观察

(1)请学生从课前准备的物体中挑出圆锥体学具,请大家看一看,

摸一摸,与圆柱比一比,你看到了什么?摸到了什么?说给同桌听。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交流。

(2)让一生边指边说,回答后教师板书:

顶点:1个

圆锥「面:2个。侧面(曲面)

V

■底面(圆)

2.圆锥高的认识

(1)高在哪里?师指母线,问:这条是不是圆锥的高?为什么不是?

你能举个例子驳倒他吗?

(2)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圆锥的高?

(3)圆柱的高有无数条,圆锥的高有几条?为什么?教师板演圆锥

的局。

3.出示圆柱和圆锥各部分名称。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圆柱和圆锥。

三、巩固练习、评价反馈

1.书P4第3题。学生独立填一填,再组织交流,说说第二个和第四

个图形为什么不是圆柱。

2.书P4第4题。找一个圆柱和圆锥,指出它的各部分名称。并测量

出两个物体的高。

3.书P4第5题。本题主要是引导学生发现圆柱的底面直径,圆柱的

高与长方体的长、宽、高之间的关系。

4.书P4第6题。引导学生先观察,再连一连,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四、总结回顾、拓展延伸:这节课你认识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练习册P2

底面:2个平面完全相同圆(顶点:1个

圆柱侧面:1个曲面圆锥面:2个,底面

(圆)I(

高:无数条I侧面

(曲面)

高:1条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圆柱的表面积(1)

教学内容:圆柱的表面积

北师大数学六年级下P5-7

教学目标:

1.经历圆柱展开与卷成圆柱等活动,理解圆柱的表面积的意义,知道

圆柱的侧面展开后可以是一个长方形,探索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并掌握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的能力和利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地分析、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主动探求知识的学习品质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圆柱表面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圆柱体侧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

教学准备:圆柱体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引入新课

1.复习圆柱体的特征

师:圆柱是由平面和曲面围成的立体图形。圆柱上下两个圆形的平

面叫圆柱的什么?它们的关系怎样?两底面之间的距离叫什么?这

个曲面叫什么?

2.拿出圆柱体茶叶罐:想一想工人叔叔做这个茶叶罐是怎样下料的?

(学生会说出做两个圆形的底面再加一个侧面)请大家猜一猜圆柱侧

面是怎样做成的呢?

引入: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圆柱的表面积。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一)教学圆柱表面积的意义。

1.设疑:长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什么是圆柱体的

表面积呢?(学生回答,教师板书:侧面积+底面积X2=表面积)

2.要求圆柱的表面积,首先应该计算出它的底面积和侧面积。

(二)测量直径,计算圆柱的底面积。

1.圆柱的底面是圆形,怎样计算它的面积吗?(S=n-)需要知道什

么条件?

2.现场测量茶叶桶的底面直径。(注意方法指导:量出底面最长的线

段即直径的长度。)学生口答算式和结果

(三)教学圆柱体侧面积的计算

1.引导探究圆柱体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1)设疑:圆柱的侧面是个曲面,怎样计算它的面积呢?

想一想,能否将这个曲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从中思

考发现它的侧面积该怎样计算呢?

(2)学生动手操作。(剪圆柱形纸筒)

(3)汇报交流研究结果。

小结:同学们会动脑,会思考,巧妙地运用了把曲面转化为平

面的方法,探讨发现了圆柱体侧面积正好等于它的底面周长与高的乘

积。

2.计算圆柱体茶叶罐的侧面包装纸的面积

求圆柱体茶叶罐的侧面包装纸的面积实际是求圆柱的什么?(侧面

积)

再次测量茶叶桶的高,并把结果记录下来,独立计算。

(四)教学求圆柱的表面积。

1.设疑:学会了计算圆柱的底面积和侧面积,怎样计算它的表面积?

2.学生根据数据进行计算。

3.汇报计算方法及结果,强调单位的使用。

小结:求茶叶桶的表面积是为工人师傅下材料提供了基本数据,但是

在准备材料时往往会比计算结果多一些,因为在具体操作时,尤其是

在剪圆的时候会产生浪费现象,这是不可避免的。

三、解决问题,强化认知。

1.书P5主题情境。学生独立阅读,完成问题。

2.书P6第1题。学生独立观察,填一填,说说自己是怎样思考的?

3.书P6第2题。独立完成,代表板演,集体订正。

4.实践练习。

(1)小组合作:测量并计算圆柱形事物的用料面积。

(2)要计算制做这个圆柱形物体的用料面积,求哪些面的面积?需

要知道哪些数据?怎样测量这些数据?

(3)测量:测量所需的数据(取整厘米数)

(4)计算:根据量得的数据,列出算式并计算结果。

四、课堂回顾,总结提升:本节课你有何收获?

五、作业:

六、板书设计: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的底面积二nr2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义高T5侧=断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X2

第四课时圆柱的表面积(2)

教学内容:圆柱的表面积应用

北师大数学六年级下P5-7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理解圆柱的表面积的意义,能正确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2.能根据具体情境的不同情况,灵活运用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

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丰富对现实空间的

认识。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求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解答有关圆柱体实物表面积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圆柱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说说什么是圆柱的表面积?

板书: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2个底面积

小组讨论:根据所给数据,可以求出那些面积?学生可能得出以下

几种结果。

(1)侧面积:2X3.14X5X15=471(平方厘米)

(2)2个底面积:2X3.14X5X5=157(平方厘米)

(3)表面积:471+157=628(平方厘米)

3.小结;圆柱的侧面积等于底面周长与高的乘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

两个底面积与侧面积的和,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根据实

际情况,合理灵活地求出圆柱地表面积。

二、探究新知

1.求圆柱形水桶所需铁皮多少。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2.为什么出现了两种答案?仔细思考,想一想水桶的表面积是水桶哪

几个面的面积?为什么?学生反馈:水桶是无盖的,所以求铁皮的面

积就是求侧面积和一个底面的面积。

3.要知道下利物体的用料面积,要求那些面的总面积?(课件显示)

铁皮制成的糖盒纸杯塑料水管

4.把一个圆柱形薯片的商标纸展开,是一个长18.84cm,宽10cm的

长方形,这个薯片盒的侧面积是多少?表面积呢?

(1)学生独立尝试计算侧面积,说说怎么想的,引导学生明确这个

长方形纸是展开后的圆柱侧面。

(2)怎样计算表面积。教师引导学生画草图帮助思考问题,想一想

求表面积要求哪些面的面积。

(3)思考如何根据底面周长求底面的面积。学生列式,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

1.书P7第3题。引导学生理解制作一个通风管用的材料就是求圆柱

的侧面积。

2.书P7第4题。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压路机转动一周,压路的面积就

是圆柱的侧面积。

3.书P7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说说求竟转的面积是哪

部分的面积。

4.书P7第6题。学生尝试独立解决问题。全班交流。

5.书P7第8题。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引导学生明确配的底至少是多

少实际就是哪种情况下求底面积最小。理解应该以12.56cm为底面周

长,从而计算底面积。

四、全课总结:在解答实际问题前一定要先进行分析,看它们求的是

哪部分面积,再选择解答的方法。

第五课时圆柱的体积(1)

教学内容:圆柱的体积

北师大数学六年级下P8-10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观察,实物感知等活动,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

空间观念。

2.通过圆柱与长方体的“类比”,经历“猜想与验证”探索圆柱体积

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

3.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体积,能运用圆柱体

积计算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O

教学重点:掌握和运用圆柱体积计算公式进行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体会“类比”方法的

价值。

教学准备:圆柱体积转化成长方体体积的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前几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圆柱体,学会了计算圆柱的侧面积、

底面积和表面积,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圆柱的体积。同学们回

忆一下,什么叫体积?(指名回答,生: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体

积。)我们学会计算哪些立体图形的体积呢?(指名学生回答,教师

演示课件。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长方体的体积二底面积X高)

2.呈现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直观图。

3.揭题:老师为大家准备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其中我们学过了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大家想不想知道圆柱体的体积计算

方法?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索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圆柱

的体积)

4.教师:在研究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圆的面积是怎

样计算的呢?

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学生:把一个圆,平均分

成若干个扇形,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

半,宽相当于圆的半径。)根据学生的叙述,教师课件演示。

二、自主探究,精讲点拨

1.教师:那么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圆柱的体积,能不能也像刚才圆的面

积公式推导过程一样,转化成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推导出计算圆柱

体积的公式呢?

2.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1)你准备把圆柱体转化成什么立体图形?

(2)你是怎样转化成这个立体图形的?

(3)转化以后的立体图形和圆柱体之间有什么关系?

3.推导圆柱体积公式。学生交流,教师动画演示。

(1)把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

(2)怎样转化成长方体呢?(指名叙述:把圆柱体底面分成平均分成

若干个扇形(例如分成16份),然后把圆柱切开,拼成一个近似长

方体。)你会操作吗?

(学生演示教具)

(3)教师说明:底面扇形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立体图形就越

接近长方体。

(4)教师:这个长方体与圆柱体比较一下,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生:形状变了,体积大小没变。)

(5)推导圆柱体积公式。

讨论:切拼成的长方体与圆柱体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切

拼成的长方体的体积相当于圆柱的体积,长方体的底面积相当于圆柱

体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相当于圆柱体的高。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演示

课件。)

教师: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用字母公式,怎样表示?板书: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X高

V=Sh

4.自己阅读P8内容,并独立完成最后两个问题。集体交流订正。

三、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1.书P9第1题。学生独立计算,说说三者之间的联系。

2.书P9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重点说说根据给出的不同条件怎样

求圆柱的体积。

3.书P9第3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运用类比的方法推导出圆柱体积的计算

公式,并且能够运用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今后

的学习中,特别提醒大家一定正确计算出圆柱的体积,并且能灵活运

用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五、作业:

六、板书设计:

圆柱的体积

长方体体彩=人而一:x需

圆松体积二X高

V=sh

第六课时圆柱的体积(2)

教学内容:圆柱的体积

北师大数学六年级下P8-10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观察,实物感知等活动,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

空间观念。

2.通过圆柱与长方体的“类比”,经历“猜想与验证”探索圆柱体积

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

3.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体积,能运用圆柱体

积计算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和运用圆柱体积计算公式进行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圆柱体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说说什么是圆柱的体积?

板书:圆柱的体积=底面积X高

2.出示(单位:厘米)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二、探究新知

1.学生独立完成试一试。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2.说一说。

已知底面积和高怎样求圆柱体积。

已知半径和高怎样求圆柱体积。

已知直径和高怎样求圆柱体积。

已知底面周长和高怎样求圆柱体积。

三、巩固练习

1.书P10第4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书P10第5题。引导学生运用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对于题中的“单位不同”,教师要找学生出现的不同答案,引导学生

反思,找出错误的原因,并改正。

3.书P10第6题。可以先让学生猜一猜哪个体积大,说说自己是怎么

想的,再计算、解决问题,也可以让学生直接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

题。教师要注意发现与引导学生反思不同的解法的差异。

4.书P10第7题。引导学生理解铁块的体积可以转化为2cm水柱的体

积,再直接利用公式解答。让学生体会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

5.书P10第8题。引导学生先设计方案,并组织交流,讨论测量的方

法和各方案的优缺点,同时让学生体会测量有一定的误差。

6.书P10第9题。练习前,准备一些圆柱形实物,大小各不相同。练

习时,组织学生进行观察,估计,并让学生交流估计的方法;然后测

量计算有关物体的体积,比较估计值和计算值。最后,引导学生发现

分析“自己最容易估计错的形状”,从而提高自己的估计能力。

四、全课小结: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第七课时圆椎的体积(1)

教学内容:圆椎的体积

北师大数学六年级下P11-12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观察、实物感知等活动,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

空间观念。

2.经历“猜想与验证”谈说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圆锥体积

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锥的体积,能运用圆锥体积计算方法解决

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通过转化的思想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时体积间的倍数关系。

教学准备:圆柱、圆锥、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水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计算下面圆柱的体积。

(1)底面积是15平方厘米,高是4厘米。

(2)底面半径是2分米,高是5分米。

(3)底面直径是6米,高是2米。

(4)底面周长是6.28分米,高10分米。

2.说一说圆锥有哪些特征?

(1)顶点:(2)底面:(3)侧面:(4)高:

3.我们学习了圆柱的体积,还认识了圆锥体,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

呢?它又是怎样推导出来了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圆锥的体积)

二、探究新知

1.引导学生借助圆柱,探讨圆锥的体积公式。

①猜: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呢?大胆猜一下。

②圆锥的体积公式是怎样推导的呢?你有什么想法?

2.下面我们就用实验的方法来推导圆椎的体积公式。

老师提供了实验用具,(每组有1个圆柱和一个圆锥实验杯,一瓶

矿泉水)

(1)引导学生观察用来实验的圆锥、圆柱的特点:圆柱和圆锥都是

等底等高(师板书:等底等高)

(2)学生实验:你想怎么做实验?小组内议一议,老师指导倒一下

水。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在实验中,注意填好实验报告

表。

(大屏幕出示实验报告表)

A:你们小组是怎样进行实验的?

B:通过实验,你们发现了所给的圆锥、圆柱在体积上有什么关系?

C:根据这个关系怎样求出圆锥的体积?学生汇报,完成计算公式

的推导。

3.同学们一定有不少的收获和发现,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

要求:小组内先交流一下,选三四名同学到前面来汇报。哪个小

组同学汇报?

哪个小组同学补充?(学生实验并讲解,教师纠正:实验总是不

十分准确,有可能差点。)

一名学生汇报,师板书。

生:我们把圆锥装满水,倒入这个圆柱体当中,正好倒了3次倒满,

1

得出圆锥的体积等于这个圆柱的体积的],因为圆柱的体积v=sh,

所以圆锥的体积vgsh

教师板书:圆锥的体积3底面积又高

等底等高丫=Sh(圆柱的体积怎样求?圆锥的体积怎样求?)

4.反馈。同学们经过实验,发现了用来实验的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的

体积的;,老师也想做实验:出示一个非常大的圆柱,一个很小的

圆锥,这个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吗?(为什么?)

我们已经推导出了圆锥的体积公式V、S、h表示什么?

]_

3

利用这一关系推导出圆锥的体积:V锥二Sh)

5.自己阅读P11内容,并独立完成最后两个问题。集体交流订正。、

三、巩固练习

1.填空

(1)一个圆柱体体积是27立方分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2)一个圆锥体积是15立方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2.求下面各圆锥的体积。

(1)底面半径是2厘米,高3厘米。

(2)底面直径是6分米,高6分米。

3.书P12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根据学生的练习反馈情况进行

指导。

4.书P12第3题。独立完成,代表板演,集体订正。

四、全课总结:通过本节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五、作业:

六、板书设计:

圆锥的体积

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

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圆柱体积

圆锥的体积=

底面积X高

3

字母v=4sh

V

第八课时圆锥的体积(2)

教学内容:圆锥的体积

北师大数学六年级下P11-12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观察、实物感知等活动,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

空间观念。

2.经历“猜想与验证”谈说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圆锥体积

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锥的体积,能运用圆锥体积计算方法解决

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和运用圆锥体积计算公式进行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圆锥体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内化知识。

1.圆锥体的体积公式是什么?我们是如何推导的?

2.圆柱和圆锥体积相互关系填空,加深对圆柱和圆锥相互关系的理

解。

(1)一个圆柱体积是18立方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2)一个圆锥的体积是18立方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3)一个圆柱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和是144立方厘米。圆

柱的体积是()立方厘米,圆锥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3.求下列圆锥体的体积。

(1)底面半径4厘米,高6厘米。

(2)底面直径6分米,高8厘米。

(3)底面周长31.4厘米.高12厘米。

4.教师根据学生练习中存在的问题,集体评讲。

5.P12页第1题。学生独立思考,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6.P12页第4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7.P12页第5题。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二、补充练习:

1.选一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后面的括号里)

(1)一个圆柱体的体积和底面积与一个圆锥体分别相等,圆柱体的高

是圆锥体高的()

(2)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底面积相等,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

2倍,圆柱的高是圆锥的高的()。

(3)用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围成一个圆柱体,它的体积是()0

A.nH-4B.nr2C.4H-nD.1

4-4n

4.一个近似圆锥形的麦堆,底面周长12.56米,高1.2米,如果每立

方米小麦重750千克,这堆小麦重多少千克?

5.一个长方体容器,长5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装满水后将水

全部倒入一个高6厘米的圆锥形的容器内刚好装满。这个圆锥形容器

的底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6.一个圆柱形油桶,底面半径是1.4分米,高5分米,做这样一个油

桶需要多少铁皮?这个圆柱形油桶可以盛汽油多少升?(得数保留一

位小数)

三、丰富拓展、延伸练习。

1.拓展练习:

(1)把一个圆柱体木料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木料,圆锥的体积占

圆柱体的几分之几?削去的部分占圆柱体的几分之几?

(2)一个圆柱体比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大48立方厘米,圆柱体和

圆锥体的体积各是多少?

2.P12页第6题。讨论下列问题:

(1)圆柱和圆锥体积相等、底面积也相等,圆柱的高和圆锥的高有

什么关系?

(2)圆柱和圆锥体积相等、高也相等,圆柱的底面积和圆锥的底面

积有什么关系?

3.分组讨论:圆柱的底面半径是圆锥的2倍,圆锥的高是圆柱的高的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