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7 文言词汇(重点实词、高频虚词汇编精讲)(知识梳理+考点精讲精练+实战训练)_第1页
专题17 文言词汇(重点实词、高频虚词汇编精讲)(知识梳理+考点精讲精练+实战训练)_第2页
专题17 文言词汇(重点实词、高频虚词汇编精讲)(知识梳理+考点精讲精练+实战训练)_第3页
专题17 文言词汇(重点实词、高频虚词汇编精讲)(知识梳理+考点精讲精练+实战训练)_第4页
专题17 文言词汇(重点实词、高频虚词汇编精讲)(知识梳理+考点精讲精练+实战训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7文言词汇目录TOC\o"1-2"\h\u明晰学考要求 1基础知识梳理 2考点精讲讲练 32考点一:文言实词 32考点二:文言虚词 35实战能力训练 38学业要求能力层级考点解读表现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喜欢学习汉语和汉字,喜欢积累优秀古代诗文,能主动梳理和探究语言材料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能在自己的表达中运用富有文化意蕴的语言材料和语言形式,增强语言的表现力。能理解各类作品中涉及的文化现象和观念,能理解和包容不同的文化观念,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对学习中遇到的一些文化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学业质量水平2①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②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文言实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一)通假字1.通假的概念定义举例通是通用,假是借用。所谓通假,就是两字通用,或这个字借用为那个字。“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倍”同“背”)2.通假的原则通假的原则是两个字的语音相同或相近,要读以本字的今音。3.通假字识记技巧①“声旁字”代替“形声字”。例: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知”代替“智”②“形声字”代替“声旁字”。例: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庭”代替“廷”③同声旁的“形声字”可互相代替。例:为长者折枝。(《齐恒晋文之事》)“枝”代替“肢”④音同或音近的字互相通假。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赤壁赋》)“以”代替“已”,停止。(二)古今异义古汉语中有大量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即古今异义。例如:词语例句古义今义志志怪者也。记载志向、志气之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到……去常作代词、助词果然腹犹果然。吃饱的样子不出所料虽然虽然,犹有未树也。即使如此连词恶彼且恶乎待哉。何,疑问代词恶劣、凶恶无名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忘记功名不为人知1.古今词义的差别(1)意义的多少不同。如“池”。“池”在古代意义是护城河;池塘。现代意义是池塘;旁边高中间洼下的地方。古今相比,“池”的意义一增一减。另外还有:国、防、家等。“国家”古义,诸侯和大夫封地,今义,一个国家的整个区域。(2)词义的侧重点不同。如“售”。古义侧重行为的结果,指把商品卖掉,今义侧重行为的本身,是卖。(3)词义的轻重和感情色彩不同。如“讽、爪牙、恨、下流、锻炼”。讽(古:委婉地劝告;今:讽刺)爪牙(古:武臣;今:坏人的党羽)恨(古:遗憾;今:仇恨)下流(古:地位或处境低下;今:品德恶劣)锻炼(古:玩弄法律陷害别人;今:锤炼)拓展“诛”古义指责备,今义指杀掉、杀死。“谣言”古义指没有乐器伴奏而唱,是中性词,今义是贬义。“吹嘘”古义指替人宣扬,今义指说大话,古褒今贬。“谤议”古义指背后议论人,今义指毁谤或造谣中伤,词义感情色彩由中性变成贬义。“购”古义指重金悬赏,“吾闻汉购吾头千金,邑万户”《史记·项羽本纪》今义指一般的购买。“怨”的古义重,是恨的意思,今义轻,是埋怨和不满。还有一些词在发展中褒贬意义发生了变化。“卑鄙”古代是中性词,指地位低下,“先帝不以臣卑鄙”;今天是贬义词,指品行恶劣,“卑鄙无耻”。(4)词义所指的名物制度不同。如“布”“坐”。“布”古指麻布、葛布,今指棉布。“坐”古指两膝着席或床榻,臀部压在脚后跟上,今指臀着席位上。2.古今词义变化的类型(1)词义扩大今义大于古义,古义包括在今义之中。如“色、皮、病、兵”。色(古:脸色;今:颜色)皮(古:兽皮;今:皮肤、表皮)兵(古:士兵;今:军队、战争)病(古:重病;今:病)劝(古:劝勉;今:劝勉、规劝)假(古:凭借、利用;今:凭借、利用,不真)拓展“焚”古义是放火烧山进行围猎,今义泛指一切焚烧。“江”“河”,古代只限指长江、黄河,今义则泛指所有比较大的水流;“诗”“书”,古代只指《诗经》和《尚书》,今义则指所有的诗歌和书籍。“响”古专指回声,“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水经注·江水》今泛指声音。“睡”古义指打盹、坐着打瞌睡,“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今义指睡觉。“醒”本义是酒醒,即由酒醉的状态恢复到正常状态。“世人皆醉我独醒。”其中“醒”即用的是本义。后来“醒”的含义扩大,除指酒醒外,“睡醒”、“病愈”、“清醒”等由不清醒状态恢复到清醒的状态都叫“醒”。(2)词义缩小古义的范围大于今义,今义一般包括在古义之中。如“坟、臭、金、丈人”。“坟”古义是用土堆积而成的高地,今义是埋尸体的土堆。“臭”古义是气味,今义是难闻的气味。金(古:金属;今:金子)丈人(古:老人;今:岳父)拓展“谷”古代泛指庄稼粮食,“始播百谷”,今北方指谷子(小米),南方指水稻;“丈夫”古指所有男子的总称,“古者丈夫不耕”;今指女子的配偶。“宫”古义指房屋、居室,“父母闻之,清宫除道”,今指帝王居住的宫殿。“禽”古义指鸟兽的总称,今义专指鸟类。(3)词义转移词义由指甲事物变为指乙事物,词义中心转移,而甲、乙事物之间又有一定的联系。如“涕、偷、去、走、狱”。涕(古:眼泪;今:鼻涕)偷(古:苟且;今:偷窃)去(古:离开;今:到某地去)狱(古:案件;今:监狱)走(古:跑;今:步行、行走)拓展“封”古义指积土成堆,今义指封闭。“劝”古指鼓励,“劝学”“劝农”;今指规劝,“劝他不要吸烟”。“穷”古指政治上不得志,没有出路,“穷则独善其身”;今指贫穷。“牺牲”古祭祀所用的牲畜,“牺牲玉帛弗敢加也”;今为正义而献出生命,“流血牺牲”。“羹”古义指带汁的肉,今义指汤类食品。“汤”古义指热水,今义指汤类的食品。(三)词类活用1.名词的活用(1)名词活用为动词例: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游泳)或师焉,或不焉。(韩愈《师说》)(从师)(2)名词作状语现代汉语,一般有时间名词才直接作状语。而古汉语,不但时间名词可作状语,普通名词作状语的现象也极为常见。在文言文中,名词放在动词的前面,对动作行为起着直接的修饰限制作用。a.表比喻一般由具有具体形态、形状的名词充当,抽象名词不具备该语法功能,它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或状态。译为“像……一样”例: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过秦论》)云,像云一样。景,像影子一样。b.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这类名词状语由方位名词充当,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可译为“在(从)……”。例: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木兰诗》)方位名词“东市”“西市”“南市”“北市”,分别修饰动词“买”,作状语,表示“买”这一动作行为的发生处所。c.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这类名词状语也由方位名词充当,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可译为“向(往)……”。例: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劝学》)上:向上;下:向下d.表示动作行为凭借的工具、进行的方式或使用的材料。这类名词一般由具有某种功用的事物名称或材料名称的名词充当;译为“用……”“乘坐……”。例:陈涉瓮牖绳枢之子。(《过秦论》)瓮:用瓮;绳:用绳子e.表示对人的礼节或待遇。这类作状语的名词一般是表示人物身份、称谓、礼仪等方面的名词,译为“像对待……一样”或“当作……一样”。例: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记》“兄”译为像对待兄长一样。f.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频率。这类名词一般由不确指的时间名词如日、月、年、岁等充当,翻译时可在时间名词前加上“每一……,每……”,或者时间名词本身的重叠即可。例:日削月割。(《六国论》)(“日”“月”译为“一天天”“一月月”)g.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这类名词一般是指一年中某个具体的季节、月份或一天中某个具体的时段,如春、夏、秋、冬、旦、夕、朝、暮等时间名词,可译为在“在……”。例:朝济而夕设版焉。(《烛之武退秦师》)“朝”“夕”,表时间:“在早上”“到黄昏”(3)名词的使动用法例:阙秦以利晋。《烛之武退秦师》利:使……得利例: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王:让……称王(4)名词的意动用法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把宾语当作是什么,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看成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物。译:“把……当做……,以……为……,认为……是……。例: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滕王阁序》)襟:以为衣襟;带:以为衣带。整句的意思是:以三江为衣襟,以五湖为衣带、控制着楚地,连接着闽越。2.动词的活用(1)动词活用为名词动词的主要作用是充当谓语,但有时也出现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表示与这个动词的动作行为有关的人或事,这时它就活用为名词了。例: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游褒禅山记》)(到达的人)(2)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和它的宾语不是一般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产生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一般说来,活用作使动的动词,多数是不及物动词。①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时,后面就带有宾语。翻译时要采用兼语式的形式。例如:外连衡而斗诸侯。(《过秦论》)使……斗②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例如: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石钟山记》)使……鸣响3.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本身是不能带宾语的,但有时后面却带了宾语(但又不是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这时候形容词就活用为动词。例: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司马迁《鸿门宴》)(2)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在文言文中,形容词如果处在主语或宾语及判断句谓语的位置上,具有明显的表示人或事物的特征和意义,它就活用为名词。例: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贾谊《过秦论》)明智的人,忠信的人,宽厚的人。(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带上宾语以后,如果使得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和状态,那么这个形容词就活用为使动词。例:工师得大木,则王喜……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孟子·梁惠王下》)使……变小(4)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形容词用作意动,是主观上认为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例: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认为……小(四)一词多义一词多义指词具有多种含义。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现象非常普遍。1.一词多义范例例如:“引”意义例句本义拉开弓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孟子》)丁壮者,引弦而战。(《塞翁失马》)引申义拉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廉颇蔺相如列传》)拉长岸木影下布,水鸟时引吭。(《宣州环波亭》)引吭高歌(成语)抽、拔出引佩刀刺马杀之。(《宋史·太祖纪》)伸着狼奄至,引首顾曰。(《中山狼传》)拿引绳而束缚之。(《中山狼传》)带领燕引兵东围即墨。(《史记·田单列传》)承担公卿各引咎自责。(《北史·周武帝纪》)举荐、提拔奖引后进,如恐不及。(《欧阳修传》)延请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援引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出师表》)引经据典(成语)引导引火烧身、引人入胜(成语)掉转引车避匿。(《廉颇蔺相如列传》)词的本义是就词的来源说的,即该词最初的意义,如“向”的最初意义是朝北的窗户,“兵”的最初意义是兵器,“走”的最初意义是跑。词的引申义是从基本义生发出来的,同基本义有相类似、相对立或相关联的意义。词的通假义是由于通假而产生的意义。海:基本义——大洋靠近陆地的部分,如“大海、东海”。有的大湖也叫“海”,如“黑海”。引申义——大的,如“海碗、海量”。比喻义——比喻连成一大片的很多同类事物,如“人海、火海”。2.常见一词多义词义项例句爱喜爱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喜欢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阿房宫赋》)爱护使秦复爱六国之人。(《阿房宫赋》)吝惜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过秦论》)通“薆”,隐蔽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邶风·静女》)鄙平庸,卑微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报任安书》浅陋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以……为边境越国以鄙远(《烛之武退秦师》)地位低下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边境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郑伯克段于鄢》)察细看,观察徐而察之《石钟山记》明察,了解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观察微察公子(《信陵君窃符救赵》)洁白的样子人又能以身之察察(《屈原列传》)考察,举荐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陈情表》)诚假如,果真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啜泣而就也(《祭十二郎文》)确实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也(《祭十二郎文》)真诚的心意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祭十二郎文》)辞告别,辞别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鸿门宴》)臣等不肖,请辞去(《廉颇蔺相如列传》)道歉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廉颇蔺相如列传》)言辞,文辞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屈原列传》)殆大概,恐怕骊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石钟山记》)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报任安书》)通“怠”,懈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几乎,近乎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危险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庄子秋水》)引引见引赵使者蔺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拉、拔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廉颇蔺相如列传》)引佩刀自刺。(《苏武传》)招供虞常果引张胜。(《苏武传》)援引,引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出师表》)徒白白地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只,只不过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廉颇蔺相如列传》)使派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廉颇蔺相如列传》)出使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廉颇蔺相如列传》)让乃使其从者衣褐。(《廉颇蔺相如列传》)使臣大王乃遣一介之使。(《廉颇蔺相如列传》)负倚仗,凭借秦贪,负其强。(《廉颇蔺相如列传》)使……承担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辜负,对不起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背着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廉颇蔺相如列传》)违背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廉颇蔺相如列传》)固坚固,特指地形险要和城郭坚固,易守难攻。秦孝公据崤函之固。(《过秦论》)坚决,坚持,执意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廉颇蔺相如列传》)巩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顽固,固执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愚公移山》)本来而戍死者固十六七。(《陈涉世家》)文言虚词1.【而】※(1)代词①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②近指代词,今译为:此、这样。例: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孔雀东南飞》)(2)用作连词。①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还”。例: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译文:剑门关既气象非凡,还格外高险。一人来把守,万人难过关。②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译文: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经常把学到的东西拿来检查自己的言行。③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来”“接着”,或不译。例: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译文: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④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译文: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却比蓝草的颜色还要青。⑤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例: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译文:死后如果有知觉,那我们的分离还能有多久?⑥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相当于“着”“地”等,可不译。例: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译文:项羽手握剑柄跪直身子说:“你是干什么的?”⑦表示因果关系,相当于“因而”。例: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六国论》)译文:贿赂秦国因而自己力量减弱了,这就是六国破灭的原因啊!⑧表示目的关系。例: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译文:她们久久地伫立着,眺望着,希望皇帝能宠幸光临。⑨表方位。可译为:以。例:三代而下,有学而不问。(《问说》)例:由孔子而来,至今百有余岁(《孟子》)⑩表示连接的前后两部分是陈述与被陈述的关系。例: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译文:当魏忠贤作乱的时候,做官的人能够不改变自己志节的,中国之大,能有几个人呢?(3)用作动词,通“如”:好像,如同。例:白头而新,倾盖而故,何则?知与不知也。(《新序》)(头发都白了,却还像当初刚刚认识一样陌生;路上才刚认识,却好像认识了很久的故人一样。为什么这样呢?那是相互了解与不了解的原因。)例:溺死者千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察今》)(溺死的人有一千多人,士兵惊骇的声音如同大房屋倒塌一样)(4)音节助词,不译。例: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5)语气词,用在句尾,今译为:啊、吧。例: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左传·宣公四年》(若敖鬼馁:若敖:指春秋时楚国的若敖氏;馁:饿。若敖氏的鬼受饿了。比喻没有后代,无人祭祀。)(6)通“耐”“能”,今译为:能够、才能。例:行柔而刚,用弱而强(《淮南子·原道训》)行动看似柔弱却能够刚强。例: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亦若此矣(《庄子·逍遥游》)(所以那些才智足以授给一个官职,品行可以适合一乡人的心意,道德符合一个君主的心意而又能取得全国人信任的人,他们看待自己,也象小雀这样自视很高。)【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己。《口技》(打开屏风一看,只有一个人、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和一块醒木罢了)【而后】才,方才。例:今而后吾将再病,教从何处呼汝耶。《祭妹文》(今后我如果再次生病,让我从哪里去叫你呢?)【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石钟山记》)(现在把钟磬等打击乐器放在水里,即使有大的风浪撞击,它们也不会鸣响的,更何况石头呢?)【既而】不久,一会儿。例:晋侯许赂中大夫,既而皆背之。(《左传》)(晋惠公曾经答应给中大夫送礼,后来也都不给了)2.【其】※(1)用作代词。①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例: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译文:爱他们的孩子,选择老师去教他们的儿子。②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例: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译文:因为它是在华山的南面,才叫它为华山洞。③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例: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阿房宫赋》)译文:秦始皇喜爱奢侈,老百姓也顾念自己的家业。④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例: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说》)(有了疑问却不去问老师,那些疑问,始终得不到解决了。)⑤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例: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游褒禅山记》)译文: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儿的山脚下筑室居住。⑥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例: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2)用作副词。①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例: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译文:给你三支箭,你可一定不要忘记你父亲的愿望。②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例: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的原因,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的原因,大概都是出于这个原因吧!)③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例: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用尽了我的力量而不能够到达的,就没有什么可后悔的了,又有谁能嘲笑我呢?)(3)用作连词。①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例: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译文:唉!这是真的呢?还是做梦呢?还是传信的弄错了真实情况呢?②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例: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哗啦啦地下起大雨,禾苗便又蓬勃生长起来了。国君如果能这样,又有谁能对抗得他了呢)(4)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何其】译为“多么”。例: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到了割下头发来对天发誓,抱头痛哭,眼泪沾湿衣襟的可怜地步,怎么那样的衰败差劲呢)3.【以】※(1)介词①表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条件。可译为:“拿,用,凭,依据,按照,用(凭)……身份”等。例: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石钟山记》)译文:士大夫终究不愿夜晚乘着小船停靠在悬崖绝壁下面。②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起提宾作用。译为:把。例: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过秦论》)译文:在南面攻取了百越的地面,把那里设置为桂林郡和象郡。③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处所,用法同“于”。译为:“于,在,从”。例: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在明朝崇祯十七年夏天,从京都步行到华山做道士。)④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译为:因为,由于。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译文:不因为物(财物、外物)的丰富、富有而骄傲和狂喜;也不因为个人的失意潦倒而悲伤。⑤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例:(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想带着宾客前往抗击秦军,与赵国共存亡。)(2)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①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②表示承接关系,“以”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例:余与四人拥火以入。(《石钟山记》)译文:我与四个人打着火把走进去。③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例: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就请允许我立太子为王,以便断绝秦国要挟赵国的念头。④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不贿赂秦国的国家由于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⑤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树木绿茵茵的一大片繁荣茂盛,泉水淅沥沥的从始至终都不停地流淌着。)(3)助词①“以”用作语气助词时,常结合成“以来”“以往”“以下”等结构的词语使用,表示时间、方位或范围等。例: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张衡传》)(“以下”表范围。从王公贵族到一般官吏,没有不过度奢侈的)②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例:逆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表示原因或方式的语助词——(用)逆(的方式)使我烦忧)(4)动词,“以”用作动词时常译为“认为”“用”“任用”。例: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都认为我比徐公美。(5)名词。译为:缘由,原因。例:古人秉烛游,良有以也。(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确实是有原因的(6)副词。通“已”,已经。译为“已经”“停止”等。例: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发现了鱼肚子里的绸条,本来已经觉得奇怪了。【是以】【以是】这个词是“以是”的倒装,常用来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因此”。例: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我所以记下以上的经过,是因为叹惜郦道元的解释过于简略,也嘲笑李渤的解释太浅陋了。)【所以】①用在因果关系的复句中,表原因。译为“……的原因”。例: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②用在叙述语的句首,表目的。译为“用来……的”。例: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兰亭集序》(用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尽情地享受视听的乐趣,实在是高兴啊。)【以为】①有时作动词,是“认为”的意思。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有人认为他死了,有人认为他逃跑了。)②大多数情况下作为两个词来使用,“以”后省略介词宾语“之”。常译为“把‥‥‥作为”。例: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过秦论》)(临着深不可测的黄河,把这作为坚固的屏障。)【何以】在文言中,“何以”就是“以何”的倒装。译为“凭什么”。如:例: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可以】这个词在文言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接近,但一般也应当作古今异义的词语来理解。也就是说应把“可以”理解成两个词,是“可以凭借”的意思。如:例: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寡人之于国也》)五亩的宅地,栽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能穿上丝棉袄了。【无以】【有以】文言中“无以”“有以”的结构较为固定,常组成“无以……”“有以……”的固定句式。译为“没有(用来)……的办法”“有(用来)……的办法”等。如:例:项王未有以应。(《鸿门宴》)(项王没有什么话来回答。)4.【之】※(1)动词。可译为:去,往,到,到……去。例: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译文:我想去南海,怎么样?(2)代词。①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不作主语。例:申之以孝悌之义。(《寡人之于国也》)译文:反复地用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大道理教导老百姓。②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例: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师说》)译文: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3)助词。①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译为“的”,有的不译。例: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译文:这是谁的过错呢?②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例: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译文: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在的地方。③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例: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这好比把肉投给饥饿的老虎,能有什么功效呢?④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译文: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⑤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例:扣舷而歌之。(《赤壁赋》)译文:用手叩击着船舷,应声高歌。5.【于】※(1)介词。①在,从,到例:乃设九宾礼于庭。《廉颇蔺相如列传》(在)就在朝堂上设了“九宾”的礼仪。②“在……方面”“从……中”例:舜发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从)例: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在)③由于例: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④向,对,对于。例: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人们爱自己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们;对于自己呢,却耻于向老师学习。⑤用在被动句中,介绍行为主动者,可译为“被”。例: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您又受赵王宠幸。⑥与,跟,同。例: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燕王想跟您结交。⑦比例:州司临门,急于星火。(《陈情表》)⑧给例:陈涉少时,尝于人佣耕《陈涉世家》⑨按照,根据例:于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史记·淮阴侯列传》(2)【于是】①相当于“于此”,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对此,从此,因此。例: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口技》在这时,宾客没有一个不变脸色离开座位。②连词,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代汉语“于是”相同。例: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触龙说赵太后》)于是就替长安君准备了一百辆车子,送他到齐国去做人质,齐国的救兵才出动。(3)【至于】现代汉语中的“至于”一般表示引进议论的对象,如“至于说到国际法,那就不是我们能管的事了”;或者表示对某种情况的否定,如“你这样做至于吗?”“不至于这样吧?”等。而文言中较多有“到”的意思。例:零丁孤苦,至于成立。(《陈情表》)(直到)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氓》)(我曾送你渡淇水,直到顿丘这个地方。)(4)“见……于”表示被动。例: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我确实担心被(秦)王欺骗而有负赵国)6.【何】(1)用作疑问代词。①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例: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为什么这样呢?为的是尊重(你们)大国的威严以表示敬意啊。)②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这是宾语前置。)例: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译文:刘豫州现在打算到哪里去?例: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一旦太后您百年/驾崩了,长安君拿什么/凭什么在赵国立身?)③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例: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译文:在这里早晚能听到的是什么呢?尽是杜鹃猿猴那些悲凄的哀鸣。(2)用作疑问副词。①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例: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②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多么”“怎么”“怎么这样”。例: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蜀道难》)(青泥岭的山路是多么曲折盘旋,行走百步就要折九弯,蜿蜒小路绕着山岸转)(3)作语助词,相当于“啊”。例: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刘兰芝的车行在后面,车子发出隐隐甸甸的响声)(4)何:通“呵”,喝问。例: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谁何:呵问他是谁。意思是检查盘问。)(可靠的官员以及精锐的士卒,拿着锋利的兵器,盘问过往行人。)【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例: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以)逃跑了五十步的人来嘲笑逃跑一百步的人,那怎么样呢?【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例: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一旦太后您百年/驾崩了,长安君拿什么/凭什么在赵国立身?)【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例: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不久县官也以才能卓越而闻名了。县官一高兴,就免了成名的差役)【何乃】译为“怎能”例: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焦母对仲卿说:“(你)怎么这样没见识!”)【何必】译为“不必”,表示反问语气。例:王何必曰得,亦有仁义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何其】译为“多么,怎么这样”,用疑问口气表示程度。例: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到了割下头发来对天发誓,抱头痛哭,眼泪沾湿衣襟的可怜地步,怎么那样的衰败差劲呢!)7.【乎】(1)用作语气助词。①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例: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想要得到一个什么归宿呢?)例: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你的技术怎么会高明到这种程度呢?)②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例: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那些称王侯拜将相的人,难道就比我们高贵吗?例: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谁能鄙视我呢?③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例: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的原因,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的原因,大概都是出于这个原因吧。④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例: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远大志向呢!例: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百姓认为我很吝啬是应该的啊。)⑤用在形容词后,含有赞叹意味。例: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赤壁赋》)⑥用在句中的停顿处。例: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阿房宫赋》)译文:挺拔矗立,不知道它们有几千万座。(2)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例: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岳阳楼记》)(乎:于)例: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3)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例: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乘着轻风(在江面上)无所不至,并不知到哪里才会停栖,感觉身轻得似要离开尘世飘飞而去,有如道家羽化成仙。)8.【乃】(1)用作副词。①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于是”等。例: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在朝堂上安设“九宾”的礼节,我才敢献上和氏璧。)②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例: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译文:现在士大夫们的见识竟反而比不上(他们),可真奇怪啊!③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项王又带领士兵往东而去,到了东城,一共有28个骑士)④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例: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人们称它华山洞,是因为它在华山南面来命名的。)(2)用作代词。①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例: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②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例: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我自己做了这件事,回过头来要探索做它的目的意义,反而得不出。)③还可作连词用,表衔接或转折,解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例:非独政能也,乃其姊亦烈也《史记·刺客列传》。【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例: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现在您大王退守到会稽山之后,才来寻求有谋略的大臣,未免太晚了吧?)【乃尔】译为“这样”。例: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焦仲卿向母亲拜了两拜就回房,在自己的空房里长声叹息,自杀的打算就这样决定了。)9.【且】(1)用作连词。①表并列,“且”表并列关系时,一般可译为“又”。例: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就表示赵国弱小又害怕(秦国)例: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孔雀东南飞》)希望母亲的寿命能像南山的巨石一样长,身体健康而且强壮。)②表递进,“且”表递进关系,“而且,并且”是其在文言中的常见翻译。例: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而且)因为它(郑国)对晋国无礼,而且从属楚国却对其怀有二心③表让步,“尚且,还”。例: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译文:臣死都不怕,一杯酒又哪里值得我推辞呢!例:故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译文:古时候的圣人,超出一般人够远了,尚且跟从老师请教。④表选择关系,译为“还是,或者”。例:王以天下为尊秦乎?且尊齐乎?《战国策·齐策》(大王认为各地诸侯将尊重秦国吗,还是尊重齐国呢?)(2)用作副词。①将,将要。例: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鸿门宴》)译文:本来不如人家。将怎么办呢?②暂且,姑且。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孔雀东南飞》)(发誓不和你分开,你暂时回娘家去。)【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例:例: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赤壁赋》)(何况天地之间,万物各有自己的归属。)例:且夫天下非小弱也。(《过秦论》)(况且天下并没有变小变弱。)【且如】就像。例: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兵车行》)就象今年冬天,关西还在没有休止的征兵。【犹且】“犹且”一般承上文意,表示一种让步关系,译为“尚且”。例: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古代的圣人,他们超过一般人很远了,尚且跟从老师向老师请教。10.【若】(1)动词①“若”作动词时常用在表示类比的两事物中间,译为“像”“像……一样”。例: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庄子·逍遥游》译文:它的脊背像座大山,展开双翅就像天边的云。②用于比较两个人或两个事物,译为“如”“及”等。如:例:“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廉颇蔺相如列传》)您认为廉颇将军和秦王谁更厉害,廉颇不如秦王。“之”是主谓结构中,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际意义。“不若”句省略了主语“廉颇”,省略了宾语“秦王”。(2)代词①“若”作代词时,常用作第二人称代词,译为“你”。例:若入前为寿。(《鸿门宴》)②有时,在充当定语时,译为“你的”。例: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说》)有时还可以当指示代词,译为“如此”“这”“这样”。例: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用你现在所做的事情去求得你想要得到的,就像爬到树上找鱼一样。)(3)连词①“若”作连词时常表假设,译为“如果”“假如”等。例: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孔雀东南飞》译文:今天如果休了她我就以后终身不再娶了②用在一句话开头,表示另提一人、一事或一个话题。常译为“至于”。例: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至于普通百姓,只要没有固定不变的产业,那么就难以拥有持久不变的意志。)③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例: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带领一万人或者一个郡投降的,封为万户侯)④表并列,译为“和”“与”。例:愿取吴王若将军头以报父仇《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4)助词“若”有时作形容词词尾。译为“……的样子”。例: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诗经·氓》)【若夫】“若夫”一般用于语段开头,引出下文议论,可译为“像那”“至于”“至于那”等。如:例: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像那阴雨连绵不断,一连几个月都不放晴。)【至若】“至若”的用法与“若夫”一样,也可译为“至于那”。如:例: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岳阳楼记》)(至于那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日子,湖面风平浪静。)【若定】心中有数,从容不迫。例:指挥若定。(《赤壁之战》)【若何】怎么样。例:以闲敝邑,若何?(让敝国得到安宁,怎么样)【若干】约计之词,相当于“几许”“多少”例:车后若干递送夫。11.【所】(1)名词,处所,地方,是其本义。例: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某所”译为“那个地方”)(2)助词①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翻译时要译为名词性短语“……的地方”“……的人或物”等。这是“所”在文言中的常见用法。例: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劝学》)(“所学”译为“学习的东西”)译文:我曾经整天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②“所”与后面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组成“所+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的形式。译为“所有”“所有的”等。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3)【所以】“所以”这个词,现在多表结果,但在文言中多表原因。又有两种情况:①表示行为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等。译为“是用来……的”“用来的……方法”等。例: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兰亭集序》)(用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尽情地享受视听的乐趣,实在是高兴啊。)②表示原因。译为“……的原因”等,这是“所以”在文言中的常见用法。例: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这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我之所以这么做,是把国家大事放在第一位,把个人恩怨放在后面。【所谓】所说的。例: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所在】“所在”即“所在之处”,引申为“到处”。例: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张衡传》)(按照震动的龙头所指的方向去寻找,就能知道地震的方位。)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山石被敲打时能铿锵作响的现象到处都有。)【为所】“为所”在文言文中常表被动。例: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有时也分解为“为……所……”的形式,也表被动。例: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12.【为】(1)动词。①作动词时,读作“wéi”。因语境不同,有各种译法。例:且君尝为晋君赐矣。(《烛之武退秦师》)(译为“给予”。况且国君您(秦伯)曾经给予晋君(晋惠公)恩惠。)②作表判断的动词,读作“wéi”。“为”可以在判断句中表判断。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是”。例: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现在别人正好是刀和砧板,(而)我是鱼肉(2)介词,读作“wèi”。①“为”在文言中常作介词,后边可带宾语,译为“替”,有时也译为“给”“在”“因为”等。例:臣为韩王送沛公。(《鸿门宴》)(译为“替”,我替韩王护送沛公。)②如果在疑问句中,介词“为”的宾语常常提前。例:何为其然也?(《赤壁赋》)(“何为”即“为何”,译为“为什么”。为什么这样呢?)③有时“为”后省略宾语。译文时需补出。例:为击破沛公军。(《鸿门宴》)(译为“替我”,替我打败刘邦的军队。)④作表被动的介词,有时跟“所”结合,组成“为所……”或“为……所……”结构。读作“wéi”,译为“被”。例: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你们都将被他所俘虏⑤对,向。例:如姬为公子泣(《信陵君窃符救赵》)(如姬曾对公子哭诉)(3)句末语气词,读作“wéi”。“为”作句末语气词时,一般译为“呢”。例:何辞为?(《鸿门宴》)(告辞什么呢?)例: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为什么要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再往南飞呢?)【以为】①“以为”在文言中用法灵活多变,有时作动词,译为“认为”。例:自以为关中之固。(《过秦论》)(秦始皇的心中以为函谷关中这样坚固)②有时“以为”的形式,其实是“以……为……”的省略,译文时需补出介词“以”后省略的宾语。例: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烛之武退秦师》)(如果放弃攻打郑国,把(它)做为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③有时,分解为“以……为……”结构,常译为“把……做为……”等。例:诸侯以惠爱为德。(《归去来兮辞》)(诸侯将惠爱作为德行)13.【焉】(1)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于何”(“在哪里”“从哪里”)等。例: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烛之武退秦师》)(译为“从哪里”)(2)代词。①表第三人称,相当于“之”。他,他们;它,它们。例: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古代的圣人,他们超过一般人很远了,而且跟从老师向老师请教。②疑问代词,相当于“哪里,怎么”。例:未知生,焉知死?(《论语》)活人的事情还没有弄清楚,哪有时间去研究死人的事情?(3)语气助词。①句末语气词,根据情况可译为“啊”“呢”“了”等,有时也可不译。例: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译文:(然后)久久伫立着,期望受到始皇的宠幸啊。②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例: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不多时,月亮从东山上出来,在斗牛两星宿间徘徊。)③作形容词或副词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例: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钟山记》)(在乱石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硿硿地发出声响。)例: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阿房宫赋》)(盘旋屈曲的样子,就像蜂房水涡,矗立着不知有几千万座。)14.【也】(1)句末语气词①表示判断语气。例: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②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例: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③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例: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过秦论》)④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例: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阿房宫赋》⑤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例: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崤之战》)(进攻不能战胜,围攻又没有后援的部队,我们还是还回去吧。)(2)句中语气词。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例: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例:是说也,人常疑之。(《石钟山记》)15.【与】(1)介词。“和,跟,同;给,替;比,和……比较。”当“和”作介词的时候,“和”前后的成分不能互换。例: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沛公驻军霸上,没有能够和项羽相见。)(2)连词。当“和”作连词的时候,“和”前后的成分可以互换。例:蜩与学鸠笑之。(《庄子·逍遥游》)(3)动词。①给予,授予。②结交,亲附。③赞许,同意。④参与例: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给予,授予)例:朝过夕改,君子与之。(《汉书》)(早上犯的错晚上就更正了,这是君子所赞许的。)(4)通假。通“欤”。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或疑问。例: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恐怕该责备你吧!)例: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跑出,(占卜用的)龟甲和(祭祀用的)玉器在匣子里被毁坏,这是谁的过错呢?”)【孰与】【与……孰】表示比较与选择,译为:“跟……比较,哪一个……”例: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鸿门宴》)(沛公说:“他和你谁年长?”)【孰若】【与其……孰若】表示选择(舍前取后),译为:“哪如”“与其……哪如……”例:与其杀是僮,孰若卖之?(《童区寄传》)(与其杀死这个奴仆,哪如把他卖掉呢)16.【则】(1)连词。①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例: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译文:所以木材经过墨线量过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②表示条件、假设关系。译为“假使”“如果”“要是……就”“那么”“就”“便”。例: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个国家的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世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其外部如果没有敌对国家和外患,那么这个国家便很容易灭亡)例:万众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高位的俸禄如果不分辨是否合乎道义就接受了)③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例: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称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足以可耻,称官位高的人为老师,就近于阿谀奉承。)④表示转折、让步关系。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译文:但是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糊涂啊。⑤表示选择关系。常和“非”“不”呼应着用,译为“就是”“不是……就是”。例: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不是死了就是搬走了)(2)副词。①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译文: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的景象。②表对已然或发现的强调。可译为“已经”“原来”“原来已经”。例:公使阳处夫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殽之战》)译文:晋襄公派阳处父去追孟明等人,追到河边,(孟明等人)已经在船上了。17.【者】(1)助词。①指人、物、事、时、地等。“……的”,“……的(人、东西、事情)”。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鸿门宴》)译文:夺走项王天下的一定是沛公。②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例: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译文:我曾经探求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为什么呢?③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例: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黔之驴》)(然而来来往往地观察驴,觉得驴好像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本领)④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例:客有吹洞箫者。《赤壁赋》译文:同伴吹起洞箫。⑤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例: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译文:北山的愚公,年纪将近九十岁了⑥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不必译出。例:今者有小人之言。(《鸿门宴》)译文:现在有小人的流言。⑦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例: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我们离开父母兄弟而来侍奉您,不过是因为仰慕您的高尚品德。(2)语气词。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例: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译文:给大王献这个计策的人是谁?考点精讲讲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对文言文阅读的考查主要有实词、虚词、断句、翻译、理解。其中实词虚词等词汇是考查要点,题型上以选择题为主。考点一:文言实词文言实词的考查主要是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首先要准确掌握教材注释等重要实词,以本义为核心,掌握引申义,能够辨识相关词汇现象,如活用、通假等。【典型例题】(2024·浙江)下列各句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B.肴核既尽,杯盘狼藉C.楚人一炬,可怜焦土D.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即时演练】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唤渠朝餐歇半霎渠:他 B.指点江山指点:评论 C.秧根未牢莳未匝匝:周、圈 D.薄言掇之掇:拾取,摘取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词类活用形式相同的一项是()A.非能水也是故圣益圣 B.木受绳则直积善成德 C.粪土当年万户侯而耻学于师 D.上食埃土其下圣人也亦远矣3.下列加点字词的含义、用法与现在的含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古之学者必有师 B.暮去朝来颜色故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君子不齿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意义完全不同的一项是()①一日克己复礼②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③恻隐之心,人皆有之④且陛下春秋高⑤颜色憔悴,形容枯槁⑥以浮游尘埃之外⑦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⑧惶恐饮药而死⑨以货物与常⑩武等实在⑪小子何莫学夫《诗》⑫民之从事A.①⑤⑦⑨⑩⑪⑫ B.①③④⑤⑥⑨⑫C.②④⑤⑥⑦⑧⑪ D.②③④⑦⑧⑨⑩5.下列各句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①金就砺则利(锐利,锋利)②枉用相存(保存,保留) B.①而绝江河(横渡)②冰泉冷涩弦凝绝(断,停顿) C.①圣人无常师(老师)②吾师道也(学习) D.①其皆出于此乎(产生,发生)②其出人也远矣(超过)6.下列选项中加点词不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A.弟子不必不如师 B.古之学者必有师 C.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D.今之众人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请买其方百金请事斯语矣 B.自贼者也故贼人以利其身 C.贻笑大方魏王贻我大之种 D.治之于未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8.下列各句中,不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 B.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C.当察乱自何起。 D.故不孝不慈亡。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迩之事父(近)天下归仁焉(回归)敏于事而慎于言(勤勉) B.未成一篑(盛土的竹筐)克己复礼为仁(约束)诗可以兴(激发人的情感)C.仁之端也(萌芽,发端)君子喻于义(明白)故盗贼有亡(逃亡) D.泉之始达(到达)明明德(美好的品德)致知在格物(推究事物原理)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不全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A.①幼稚盈室②则告诉不许 B.①役聪明之耳目②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C.①抚孤松而盘桓②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D.①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②童子六七人考点二:文言虚词文言虚词的考查重点是用法和关系。需要依据句意、语境分析,在掌握常见虚词用法的基础之上,进行分析和辨识。重点虚词:而、其、以、之、于。【典型例题】(2024·浙江)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技盖至此乎 进乎技矣B.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吾见其难为C.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而况大軱乎D.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以无厚入有间【即时演练】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欲人之无惑也难矣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吾尝终日而思矣 C.耻学于师不拘于时,学于余 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其可怪也欤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其“恕”乎谓其君不能者 B.人而不仁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C.为之于未有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D.民之从事兄之不慈弟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死而不亡者寿常于几成而败之 B.千里之行复众人之所过 C.贼其君者也不失其所者久 D.凿户牖以为室是以圣人欲不欲4.下列各项加点字解释和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而:表转折,却)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而:表递进,并且) C.吾尝终日而思矣(而:表修饰,可不译) 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而:表并列,不译)5.下列各项加点字解释和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表反问,难道) B.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代词,指书) C.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代词,指不跟从老师学习而遗留下的问题) 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加强反问语气)6.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A.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B.受任于败军之际(《出师表》) C.生于安乐,死于忧患(《孟子二章》) D.告知于帝(《愚公移山》)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质胜文则野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见贤思齐焉盘盘焉,囷囷焉 C.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 D.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若火之始然8.下列句子中“焉”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且焉置土石 B.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C.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 B.吾尝终日而思矣人不知而不愠 C.蚓无爪牙之利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风雨兴焉且焉置土石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善假于物也而寒于水 B.輮使之然也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C.故木受绳则直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D.登高而招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实战能力训练1.下列句子选项正确的一项是()A.“则思知止以安人”(《谏太宗十思疏》)与“计将安出”的“安”含义相同。 B.“而耻学于师”(《师说》)与“不耻下问”的“耻”字含义不同。 C.“始速祸焉”(《六国论》)与“不速之客”的含义不同。 D.“名我固当”(《种树郭橐驼传》)与“不名一钱”的含义相同。2.从词类活用角度,下列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不贵难得之货 B.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C.大败越人 D.故亏父而自利3.下列句子选项正确的一项是()A.“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劝学》)与“盘盘焉,囷囷焉”(《阿房宫赋》)的“焉”字的用法相同。B.“人而不仁,如礼何?”(《<论语>十二章》)与“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的“而”字用法不同。C.“金就砺则利”(《劝学》)与“铸以为金人十二”(《过秦论》)的“金”字用法不同。D.“小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