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江苏省镇江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学情调研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试想一下,如果你是一位未来的机器人工程师,能够建造出在技术上非常高超的机器人,它可以说话、走路以及从事其他复杂的任务。你可能会根据特定的目的建造每一个机器人,并将它的能力调节到适应其预期的功能,如机器人警察会有武器,机器人服务员会有托盘。你还可以针对特定的环境条件设计每一个机器人,例如酷暑、极寒或水下的环境。但现在你正在奉命设计一些机器人,你不知道它们需要执行什么功能,或者在什么环境条件下工作。那你要如何建造一个适应能力超强的机器人呢?答案是,你将把每个机器人都设计成可以动态发展,这样它就能根据所处的环境来调整其能力和功能。如果遇到水,它将发展出防水功能,而如果它需要从火中救人,它就会发展出阻燃能力。因为机器人是由大量集成零件组成的,所以你还需要使机器人的组件能够在它们发展的过程中彼此交互,从而使每个零件都功能正常并良好协作。例如,防水性能不会干扰其手臂或腿部的运动。也许未来的工程师可能会获得这种设计能力,而由于进化的作用,植物和动物已经这样做了。生物体是通过基因与环境之间的无数相互作用发展而来的,所以能够构建极其复杂、高度集成的机体,不仅运作良好,而且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的环境。当然,我们不能随意长出新器官,但许多器官在生长时如果遭受到压力,就会使它们的能力适应这种应对压力的需求。例如,如果你在儿童时期跑动比较多,那么你就是在给自己的腿部施以负荷,于是它们就会长得比较粗壮。其他一些调节机制在一生中都会对环境压力产生动态响应,即使在成年期也是如此。如果你在接下来的几周里经常练举重,那么你的手臂肌肉就会感到疲劳,接着会变得更粗大、更强壮。相反,如果你卧病在床数月或数年,你的肌肉和骨骼也会萎缩。身体能应对环境压力,从而调整其可观测特征,即其表现型,这种能力的正式名称为表型可塑性。所有生物的生长和运作都需要表型可塑性,并且随着越来越多的生物学家参与这方面的研究,他们发现的实例也越来越多。如果一个人的皮肤比较容易晒伤,那么他的肤色在夏天就会变得较深;然而,当关键的环境信号消失、减弱或异常时,就会导致失配。当从冬天进入春天时,我的肤色通常会变黑,这样可以防止我的皮肤被晒伤,但如果我在冬季乘飞机前往赤道地区,那么如果没有衣物或防晒霜的隔离保护,我的皮肤就会在转眼之间被晒伤。人体的进化论观点提示,因为在近几代人的时间里我们改变了自己赖以生长的环境条件.并且有时这种改变是自然选择没有为我们准备好的,所以当前的失配现象比以前更常见了。这些失配可能是有害的,因为它们有时出现在生命的早期,却在许多年后才引起问题,而此时要纠正这个问题已经太晚了。为什么大自然不像工程师建造桥梁一样建造人体:把安全系数提得高高的,这样我们就能适应各种条件呢?对这个问题,主流的解释是权衡取舍。一切都涉及妥协:一样东西多了,别的东西就会相应减少。例如,较粗的腿骨比较不容易折断,但它们运动起来就要消耗更多的能量。黝黑的皮肤能防止皮肤晒伤,但它又会减少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自然选择的选择机制使得表现型会根据特定环境进行调节,从而帮助人体找到不同任务之间恰当的平衡点,并达到恰当的功能程度:足够,但又不会太过。有些特征,比如肤色深浅和肌肉多少,在人的一生中都能调节。然而,大多数特征不能根据环境变化而不断变化,如腿的长度或脑容量,一旦发育完成后就无法重组。对于这些特征,身体必须在发育早期,往往在子宫内或生命的最初几年,使用环境信号——压力,来预测出成年期组织的最佳结构。虽然这些预测能帮助人体根据特定环境进行相应的调整,但是在幼年时没有接受过适当刺激的组织可能最终并不能很好地适应未来遇到的条件。综上所述,进化使得人体能够“用进废退”。因为人体不是工程师设计出来的,而是生长和进化而来的,所以在发育成熟期间,为了正常发育,身体会预期碰到某些压力,而且也真的会面临这些压力。大脑中的这种相互作用广为人知:如果你剥夺了孩子的语言或其他社交能力,那么他的大脑将永远不能正常发育,而学习新语言或小提琴的最佳时机就是儿童时期。其他与外界密集互动的系统,如免疫系统,以及帮助人体消化食物、维持体温稳定的器官等,也都是借由类似的重要互动形成的。从这个角度看,当人体不能接受到自然选择给它们匹配好的足够压力时,我们就能预测许多失配性疾病的发生了。这些失配中有许多在人体发育早期就会显现出来,但另一些,如骨质疏松,要到年老时才会显现。但有证据表明,这种疾病是可以预防的,并不是不可避免的。(摘编自丹尼尔·利伯曼《人体的故事:进化、健康与疾病》,蔡晓峰译)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由于进化的作用,植物和动物已经具有可以动态发展的能力,不仅运作良好,而且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的环境。B.表型可塑性是所有生物的生长和运作都需要的能力,这一能力可以体现为人经常练举重会使手臂肌肉变得更粗大、更强壮。C.从人体的进化论观点来看,当前的失配现象比以前更常见的原因之一在于近几代人的时间里我们对自己赖以生长的环境条件进行了改变。D.在发育成熟期间,为了正常发育,身体会预期和真的面临某些压力,与外界密集互动的系统也都需要借着大脑中的重要互动来形成。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前两段的内容可以看出,可以动态发展的机器人能根据所处的环境来调整其能力和功能,但设计者事先并不知道其要执行的功能或所处的环境。B.“他们发现的实例也越来越多”中的“实例”,也可以是如果一个人的腿或手臂比较容易骨折,那么他恢复后的骨骼就会变得较厚。C.“一切都涉及妥协”“足够,但又不会太过”,可见自然选择的选择机制能直接帮助人体进行调节,达到恰当的功能程度。D.从人体的生长和进化中可以发现,大多数特征不能根据环境变化而不断变化,因此我们要重视赖以生长的环境条件,特别是用好生命早期的压力。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三段观点的一项是()A.不给所见的每件物品消毒,也不过度使用抗生素和其他类似药物,因为某些微生物和虫类在帮助给免疫系统施加适当压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B.人类天生就拥有数以百万计的汗腺,但当你觉得热时,实际上分泌汗液的腺体比例,受到的是幼年时经受暑热程度带来的压力的影响。C.用磨碎的柔软食物喂养的实验用猪和猴子,由于压力不够,会发育出形状异常的颌骨,牙齿在其中排列异常,不能很好地对齐。D.身体的正常运作需要大量的钙,饮食中永久性缺乏钙的动物和人,骨骼发育都会比较薄弱,抗压力差且在年老时会较快地流失骨量。4.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避免人体“失配”?5.作者是如何得出“进化使得人类能够‘用进废退’”这一结论的?请根据文本简要概括。【答案】1.D2.C3.B4.①避免关键的环境信号消失、减弱或异常;②尊重自然规律,接受自然选择给人体匹配好的足够压力。5.①以建造适应能力超强的机器人进行类比说理,引出由于进化的作用,动物和植物具有对环境压力产生相应的能力的介绍;②进而从人体的进化论观点和自然选择机制等方面进行例证和假设,深度阐释其学理;③最后得出结论并再次强调压力对人体成长的重要性。【解析】这篇文章通过类比未来的机器人设计与生物进化,探讨了人体适应环境的机制。作者详细阐述了表型可塑性和自然选择的作用,指出人体在成长过程中如何通过环境压力进行自我调整。文章强调了进化过程中“用进废退”的原则,并警示现代环境变化可能导致的失配现象。整体结构清晰,论证严谨,语言生动,既有科学性又具启发性,引导读者思考如何更好地适应环境,避免健康问题。【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需要借着大脑中的重要互动”错误,原文为“其他与外界密集互动的系统,如免疫系统,以及帮助人体消化食物、维持体温稳定的器官等,也都是借由类似的重要互动形成的”,是借着“类似的重要互动”,不是“大脑中的重要互动”,选项张冠李戴。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直接帮助”错误,原文为“自然选择的选择机制使得表现型会根据特定环境进行调节,从而帮助人体找到不同任务之间恰当的平衡点,并达到恰当的功能程度”,可见不是直接帮助,选项曲解文意。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第三段观点是“人体许多器官在生长时如果遭受到压力,就会使它们的能力适应这种应对压力的需求”。A.为微生物和虫类对免疫系统具有重要作用;C.为器官生长时受到的压力不够会引发的后果;B.汗腺在儿童期即其生长时受到压力,所以如今它的耐热能力是和童年期所受的压力程度密切相关的。符合文段观点。D.为钙对骨骼重要作用。故选B。【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结合“当关键的环境信号消失、减弱或异常时,就会导致失配”可概括出,避免关键的环境信号消失、减弱或异常;结合“当人体不能接受到自然选择给它们匹配好的足够压力时,我们就能预测许多失配性疾病的发生了”可概括出,尊重自然规律,接受自然选择给人体匹配好的足够压力。【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全文共有九段,得出“进化使得人类能够‘用进废退’”这一结论在第八段,可见梳理思路概括要点主要在前八段。首先,第一段“如果你是一位未来的机器人工程师,能够建造出在技术上非常高超的机器人,它可以说话、走路以及从事其他复杂的任务。你可能会根据特定的目的建造每一个机器人”,以建造适应能力超强的机器人进行类比说理,第三段“由于进化的作用,植物和动物已经这样做了”,引出由于进化的作用,动物和植物具有对环境压力产生相应的能力的介绍;接下来,从人体的进化论观点和自然选择机制等方面进行例证和假设,深度阐释其学理。如列举人体的实例“如果一个人的皮肤比较容易晒伤,那么他的肤色在夏天就会变得较深……如果没有衣物或防晒霜的隔离保护,我的皮肤就会在转眼之间被晒伤”“有些特征,比如肤色深浅和肌肉多少,在人的一生中都能调节。然而,大多数特征不能根据环境变化而不断变化,如腿的长度或脑容量,一旦发育完成后就无法重组”,阐释人体的进化论观点“人体的进化论观点提示,因为在近几代人的时间里我们改变了自己赖以生长的环境条件。并且有时这种改变是自然选择没有为我们准备好的,所以当前的失配现象比以前更常见了”;最后“人体不是工程师设计出来的,而是生长和进化而来的,所以在发育成熟期间,为了正常发育,身体会预期碰到某些压力,而且也真的会面临这些压力。大脑中的这种相互作用广为人知”,得出结论:进化使得人体能够“用进废退”,并再次强调压力对人体成长的重要性。(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守夜人刘亮程每个夜晚都有一个醒着的人守着村子。①他眼睁睁看着人一个个走光,房子空了,路空了,田里的庄稼空了。人们走到各自的遥远处,仿佛义无反顾,又把一切留在村里。醒着的人,看见一场一场的梦把人带向远处,他自己坐在房顶,背靠一截渐渐变凉的黑烟囱。每个路口都被月光照亮,每棵树上的叶子都泛着荧荧青光。那样的夜晚,那样的年月,我从老奇台回来。我没有让守夜人看见。我绕开路,爬过草滩和麦地溜进村子。守夜人若发现了,会把我送出村子。认识也没用。他会让我天亮后再进村。夜里多出一个人,他无法向村子交代。也不能去说明白。没有天大的事情,守夜人不能轻易在白天出现。守夜人在鸡叫三遍后睡着。整个白天,守夜人独自做梦,其他人在田野劳忙。村庄依旧空空的,在守夜人的梦境里太阳照热墙壁。路上的溏土发烫了。他醒来又是一个长夜,忙累的人们全睡着了。地里的庄稼也睡着了。按说,守夜人要在天亮时,向最早醒来的人交代夜里发生的事。早先还有人查夜,半夜起来,看看守夜人是否睡着了。后来人懒,想了另外一个办法,白天查。守夜人白天不能醒来干别的。只要白天睡够睡足,晚上就会睡不着。再后来也不让守夜人天亮时汇报了。夜里发生的事,守夜人在夜里自己了结掉。贼来了把贼撵跑,羊丢了把羊找回来。没有天大的事情,守夜人绝不能和其他人见面。从那时起守夜人独自看守夜晚,开始一个人看守,后来村子越来越大,夜里的事情多起来,守夜人便把村庄的夜晚承包了,一家六口人一同守夜。父亲依旧坐在房顶,背靠一截渐渐变凉的黑烟囱,眼睛盯着每个院子每片庄稼地。四个儿子把守东南西北四个路口。他们的母亲摸黑扫院子,洗锅做饭。一家人从此没在白天醒来过。白天发生了什么他们全然不知。当然,夜里发生了什么村里人也不知道。他们再不用种地,吃粮村里给。双方从不见面。白天村人把粮食送到他家门口,不声不响走开。晚上那家人把粮食拿进屋,开夜伙。村里规定,不让守夜人晚上点灯。晚上的灯火容易引来夜路上的人。蚊虫也好往灯火周围聚。村庄最好的防护是藏起自己,让人看不见,让星光和月光都照不见。多少年后,有人发现村庄的夜里走动着许多人,脸惨白,身条细高。多少年来,守夜人在夜里生儿育女,早已不是五口,已是几十口人。他们像老鼠一样昼伏夜出。听说一些走夜路的人,跟守夜人有密切交往。那些人白天睡在荒野,在大太阳下晒自己的梦。他们把梦晒干带上路途。这样的梦像干草一样轻,不拖累人。②夜晚的天空满是飞翔的人。村庄的每条路都被人梦见,每个人都被人梦见。夜行人穿越一个又一个月光下的村庄。一般的村子有两条路,一条穿过村子,一条绕过村子。到了夜晚,穿过村子的路被拦住,通常是一根木头横在路中。夜行人绕村而行,车马声隐约飘进村子,不会影响人的梦。若有车马穿村而过,村庄的夜晚会被彻底改变。瞌睡轻的人被吵醒,许多梦突然中断。其余的梦改变方向。一辆黑暗中穿过村庄的马车,会把大半村子人带上路程,越走越远,天亮前都无法返回,③而突然中断的梦中生活会作为黑暗留在记忆中。如果认识了守夜人,路上的木头会移开,车马轻易走进村子。守夜人都是最孤独的人,很容易和夜行人交成朋友。车马停在守夜人的院子,他们在星光月影里暗暗对饮,说着我们不知道的黑话。守夜人通过这些车户,知道了这片黑暗大地的东边有哪些村庄,西边有哪条河哪片荒野。车户也从守夜人的嘴里,清楚这个黑暗中的村庄住着多少人,有多少头牲畜,以及那些人家的人和事。他们喜欢谈这些睡着的人。“看,西墙被月光照亮的那户人,男人的腿断了,天一阴就腿疼。如果半夜腿疼了,他会咳嗽三声。紧接着村东和村北也传来三声咳嗽,那是冯七和张四的声音。只要这三人同时咳嗽了,天必下雨。他们的咳嗽先雨声传进人的梦。”那时,守在路口的四个儿子头顶油布,能听见雨打油布的声音,从四个方向传来。不会有多大的雨,雨来前,风先把头顶的天空移走,像换了一个顶棚。没有风,头顶的天空早旧掉了。雨顶多把路上的脚印洗净,把遍野的牛蹄窝盛满水,就住了。牛用自己的深深蹄窝,接雨水喝。野兔和黄羊,也喝牛蹄窝的雨水,人渴了也喝。那是荒野中的碗。“门前长一棵沙枣树的人家,屋里睡着五个人,女人和她的四个孩子。她的二儿子睡在牛圈棚顶的草垛上。你不用担心他会看见我们,虽然他常常瞪大眼睛望着夜空,他比那些做梦的人离我们还远。他的目光回到村庄的一件东西上,那得多少年时光。这是狗都叫不回来的人,虽然身体在虚土庄,心思早在我们不知道的高远处。他们的父亲跟你一样是车户,此刻不知在穿过哪一座远处村落。”在他们的谈论中,④大地和这一村沉睡的人渐渐呈现在光明中。(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用“每个夜晚都有一个醒着的人守着村子”一句照应题目,且“夜晚”与“醒”相对,突出守夜人的身份特点。B.“我”在黑夜里回来绕开路爬过草滩和麦地溜进村子的原因:一是不想为难自己与守夜人,二是不想打扰村人的美梦。C.守夜人和村民,分别生活在夜晚和白天,他们在同一个村庄中,却是完全没有交集的平行世界中的两类人,互不干扰。D.文章用大量的篇幅写守夜人的生活,意在让人们了解他们的习性和作用。奇特的构思和梦呓式的叙述,让读者印象深刻。7.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句子①运用排比手法,强化村庄在人离开后的荒凉,突出了守夜人的失望与内疚。B.句子②中“飞翔的人”不是指人们在满天空乱飞,而是指人们的精神和思想飞翔起来。C.句子③表明了人们在黑夜里的梦被穿过村庄的马车打断后的沮丧、遗憾等的心理状态。D.句子④表明黑夜过去,白天来临,更为突出了守夜人看到一切呈现在光明中的痛苦。8.文中所指的“白天和黑夜”意蕴深厚,请加以分析。9.语文老师要求大家确定一个关键词对本文进行赏析,小张同学选择的是“梦”,小刘同学选择的是“守夜人”。请任选其中一个,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赏析要点。【答案】6.C7.D8.①白天和黑夜既指通常意义上的白天和黑夜,村民在白天辛勤工作,守夜人在黑夜里为村庄守护。②白天又指现实生活中的场景、真实的现实世界;黑夜又指守夜人为村民们守护的梦境,是村民们虚幻的精神世界。9.示例一:选择“梦”①梦境似乎就是现实生活的折射。梦境是一个意象,也是一个重要的存在。②在《守夜人》中,有两种梦,即守夜人的梦和村民的梦。守夜人在夜晚守护村庄的安宁,在白天酣然入睡。村民则在白天辛苦劳作,夜晚在守夜人的守护下悄然入梦。人们开始想把白天的一切带到梦中,梦中的世界渐渐变得比白天的世界更重要。③守夜人和村民,夜晚和白天,他们明明就在同一个村庄,却像是没有交集的平行世界,互不干扰。但二者的梦有相通性。我们要注意的是,虽然虚幻的梦更加自由轻盈,但现实生活才是真实的,我们可以在虚幻的梦中放松片刻,却不能沉溺虚幻的梦中,忘记现实。示例二:选择“守夜人”①守夜人,意为守护夜晚的人。为什么在大家都酣然入睡的夜晚,要专门安排守夜人?不能轻易在白天出现的守夜人又在守护什么?②守夜人守的就是那条“实”与“虚”的边界。守夜人就是为了守护村民的精神世界而存在的,不让夜行人进入村庄,让每个村民能保有完整的梦境,保有完整的精神世界。③当守夜人消失,“实”与“虚”的边界被模糊,人们就可能沉溺于虚幻的精神世界,而忽视了真实的现实世界。【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C.“却是完全没有交集的平行世界中的两类人”分析错误。由原文“没有天大的事情,守夜人绝不能和其他人见面”“白天村人把粮食送到他家门口,不声不响走开。晚上那家人把粮食拿进屋,开夜伙”可知,守夜人和村民并不是完全没有交集。故选C。【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句子的鉴赏能力。D.“更为突出了守夜人看到一切呈现在光明中的痛苦”分析错误。根据“大地和这一村沉睡的人渐渐呈现在光明中”可知,更为突出的是守夜人守护人们安然入睡后,人们以更加饱满的激情进入现实生活中的欢欣与喜悦。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特定意象的深厚意蕴的能力。本文写的是守夜人的故事,守夜人在夜晚守护着村庄,而其他的人在夜晚睡觉,在白天劳作,所以白天和黑夜指的是通常意义上的白天和黑夜,村民在白天辛勤工作,守夜人在黑夜里为村庄守护。文章的开篇说到每个村庄的守夜人眼睁睁地看着人一个个走光,房子空了,路空了,田里的庄稼空了,说明人们开始带着梦境安然入睡,留下守夜人守护着村庄,而那些守夜人看见一场场梦把人带向远处,所以守夜人守护的不仅是村庄,更是村民们的梦。所以黑夜又指守夜人为村民们守护的梦境,是村民们虚幻的精神世界。白天守夜人开始睡觉休息,而村民们开始了劳作,所以白天是和黑夜相对的,白天又指现实生活中的场景、真实的现实世界;【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示例一:选择“梦”本文中写到梦,有守夜人的梦也有村民们的梦,可以说梦境是一个意象也是一个重要的存在,因为梦境是现实生活的一种折射。在本文当中,有两种人,一种是守夜人,一种是村民,守夜人在每个夜晚守护者村庄,这时候,村民们安然入睡,而整个白天,守夜人独自做梦,其他人在田野劳忙。所以守夜人在夜晚守护村庄的安宁,在白天酣然入睡。村民则在白天辛苦劳作,夜晚在守夜人的守护下悄然入梦。守夜人看到一场一场的梦把人带向远处,说明人们想要将白天的一切带到梦中,梦中的世界渐渐变得比白天的世界更重要。守夜人晚上把守着村庄,白天酣然入睡,而村民则在白天辛苦劳作,晚上入睡,他们虽然都生活在这同一个村庄,但是却像是没有交集的平行世界,互不干扰。守夜人的任务是把守村庄,让村民能够安然入睡,所以二者的梦有相通性。文中写到“夜晚的天空满是飞翔的人。村庄的每条路都被人梦见,每个人都被人梦见”,写出了梦的虚幻和轻盈,但现实生活才是真实的,我们可以在虚幻的梦中放松片刻,却不能沉溺虚幻的梦中,忘记现实。示例二:选择“守夜人”本文写到“每个夜晚都有一个醒着人守着村子”,守夜人就是在夜晚守护着的人,于是读者就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在大家都酣然入睡的夜晚,要专门安排守夜人?不能轻易在白天出现的守夜人又在守护什么?由原文“守夜人若发现了,会把我送出村子。认识也没用。他会让我天亮后再进村。夜里多出一个人,他无法向村子交代。也不能去说明白”可知,守夜人是不允许夜行人进入村庄的,他让每个村民能保有完整的梦境,保有完整的精神世界。所以守夜人就是为了守护村民的精神世界而存在的。梦境和现实是“虚”和“实”的象征,所以守夜人守的就是那条“实”与“虚”的边界。守夜人守的是村民的完整的梦境,守的是那条“实”与“虚”的边界,所以当守夜人消失的时候,“实”与“虚”的边界被模糊,人们就可能沉溺于虚幻的精神世界,而忽视了真实的现实世界。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1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材料一:太史公曰:虞夏以来,人耳目欲极声色之好,口欲穷刍豢之味,身安逸乐,而心夸矜势能之荣。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中国人民所喜好,谣俗被服饮食奉生送死之具,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民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所验邪?农工商虞,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上则富国,下则富家。“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礼生于有而废于无,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力。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节选自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材料二:昔先王之制,自天子至于皂隶,各有差品,然后上下序而民志定。于是教民种树畜养,所以养生送终之具,靡不皆育。《管子》云:“古之四民不杂处。”士相与言仁义于闲宴,工相与议技巧于官府,商相与语财利于市井,农相与谋稼稻于田野,各安其居而乐其业,甘其食而美其服,欲寡而事节,财足而不争。于是在民上者,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故民有耻且敬,贵义而贱利。此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不严而治之大略也。及周室衰礼法堕其流至乎士庶人莫不离制而弃本,稼穑之民少,商旅之民多,谷不足而货有余。至桓文后,礼义大坏,上下相冒,嗜欲不制,借差亡极。于是商通难得之货,工作亡用之器,士设反道之行,以追时好而取世资,上争王者之利,下佃齐民之业,伤化败俗,大乱之道也。(节选自班固《汉书·货殖传》)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王处须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及周A室衰B礼法C堕D其流E至乎F士庶人G莫不离H制而弃本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穷,意为穷尽、尽享,与前文“人耳目欲极声色之好”中的“极”意思相同。B.虞,指虞人,古代掌管山泽、苑囿、鸟兽、畋牧的官职,有山虞、泽虞之分。C.靡,指没有,与蒲松龄《促织》中“探石发穴,靡计不施”的“靡”意思不同。D.货殖,两则材料中均指利用货物的生产与交换进行商业活动从中生财求利的人。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司马迁认为,物质享受与财富追求是人的本性,统治者要顺其自然,以利引导,不与民争利。B.班固认为,夏商周各阶层安居乐业、寡欲不争,统治者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最终不严而治。C.司马迁看来,各行各业之人凭本事努力工作以满足欲望,这就如同水往低处流一样合乎规律。D.班固看来,士农工商追求世俗所好而获取社会财富,对上可为王者争利,对下可助平民齐家。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上则富国,下则富家。(2)昔先王之制,自天子至于皂隶,各有差品,然后上下序而民志定。14.对积累财富与遵守礼义之间的关系,司马迁和班固的看法不同。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答案】10.BDG11.C12.D13.(1)这四种行业,是人民衣服食物的来源,它们对上可以使国家富强,对下可以使家庭富有。(2)按照从前先王的制度,从天子到差役,各有不同的等级,这样以后上下有序,民心安定。14.①司马迁认为,积累财富是遵守礼义的前提,只有物质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人们才会知礼义明荣辱。②班固认为,积累财富时必须遵守礼义,只有遵守礼义,人们才不会因过度追逐财富而败坏风俗,导致天下大乱。【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准确断句的能力。句意:等到周王室衰微,礼法毁坏,这样的风气流传到一般的士人和庶民那里,他们无不背离圣王之制而放弃本业。“周室衰”“礼法堕”是并举成分,“衰”是“周室”的谓语动词,“堕”是“礼法”的谓语动词,故应分别在B、D处断开;“其流至乎士庶人”中,“其流”是主语,“至”是谓语动词,“士庶人”是补语,句子成分完整,故应在其后断开,即G处。【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辨析一次多义的能力。A.正确。句意:口舌要尽情享用各种肉类食品的美味。/人的耳目要尽情享受音乐和美色。B.正确。C.错误,都是“没有、不”。句意:没有不被生产出来的。/扒开石头,打开洞口,没有计谋是不用的。D.正确。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能力。D.“对上可为王者争利,对下可助平民齐家”理解有误。原文意思是商人、工匠、士人追求世俗所好而获取社会财富,对上同王者争利,向下垄断平民的产业。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1)“原”,来源;“富”,使动用法,使……富强;“……者……也”,判断句(2)“皂隶”,差役;“差品”,不同的等级;“然后”,这样以后;“定”,安定。【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根据材料一中司马迁引用《管子》的内容“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以及他自己说的“礼生于有而废于无,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力”“人富而仁义附焉”可以看出,司马迁认为,积累财富是遵守礼义的前提,只有物质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人们才会知礼义明荣辱。根据材料二中班固所说的“于是在民上者,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故民有耻且敬,贵义而贱利”“……士设反道之行,以追时好而取世资,上争王者之利,下佃齐民之业,伤化败俗,大乱之道也”可以看出,班固认为,积累财富时必须遵守礼义,只有遵守礼义,人们才不会因过度追逐财富而败坏风俗,导致天下大乱。参考译文:材料一:太史公认为:虞舜、夏朝以来,人的耳目要尽情享受音乐和美色,口舌要尽情享用各种肉类食品的美味,身体要安逸舒乐,精神上还要矜夸自己权势与才能带来的荣耀。所以,(掌权者统治百姓)最高明的办法是听其自然,其次是以利引导他们,再次是教育他们,又次是(用典章制度来)约束他们,最愚蠢的办法是与百姓争利。中原人民所喜爱的物质,日常衣着饮食、养生送死所必备的东西,都依赖农民耕种出食物,虞人开采出木材与矿藏,工匠做成器物,商人使财物流通。人们各凭本事行事,竭尽自己的力量,来满足自己的欲望,百姓各自勤勉而致力于他们的本业,乐于从事自己的工作,如同水向低处流,日日夜夜而永无休止,他们不待召唤自己就赶来,物产不须征求而百姓们自己就生产出来。这难道不是合乎规律,被自然验明的吗?农工商虞这四种行业,是人民衣服食物的来源,它们对上可以使国家富强,对下可以使家庭富有。“仓库充实了,百姓才能懂礼节;衣食丰足了,百姓才能知荣辱。”礼产生于富有而废弃于贫穷。所以,君子富有了,就喜欢行仁德之事;小人富有了,就把力量用在适当的地方。潭渊深了,鱼就会生长其中;山林深了,野兽就会到那里去;人民富了,仁义也就归附他们了。材料二:按照从前先王的制度,从天子到差役,各有不同的等级,这样以后上下有序,民心安定。于是就教导百姓种植和畜养,人民用来养生送死的东西,没有不被生产出来的。《管子》中说:“古代的士农工商四类百姓是不能杂居相处的。”士人在悠闲安静之处相互谈论仁义,工匠在官府相互议论工艺技巧,商人在市场上相互讨论财利,农民在田野中相互商量农事,各自安于所居之处,乐于从事自身的职业,认为自己的食物甘美,觉得自己的衣服漂亮,欲望少而行事得当,财物充足而无须争抢,于是统治者以仁德去引导他们,用礼义去约束他们,所以百姓有羞耻心而且对上有敬畏之心,他们看重义而轻视利。这就是夏商周三代能够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不需采用严厉的手段就能治理好国家的要点。等到周王室衰微,礼法毁坏,这样的风气流传到一般的士人和庶民那里,他们无不背离圣王之制而放弃本业,务农的人少了,经商的人多了,于是粮食不足而商品有余。到了齐桓公、晋文公之后,礼义大为毁坏,上下之间相互冒犯,欲望得不到控制,破坏等级秩序的行为没有止境。于是商人买卖难以得到的货品,工匠制作没有用处的器物,士人从事违反正道的活动:以追求时俗之所好来获取财富,对上同王者争利,向下垄断平民的产业,损伤教化,败坏风俗,这是导致社会大乱的原因啊。(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鹅湖寺和陆子寿①朱熹德义风流夙所钦,别离三载更关心。偶扶藜杖出寒谷,又枉篮舆度远岑。旧学商量②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却愁说到无言处,不信人间有古今。【注】①淳熙二年,朱熹曾与陆子寿兄弟在鹅湖寺讨论哲学问题,因意见不同不欢而散,当时陆子寿曾作诗表明自己的观点。三年后,朱熹路过鹅湖寺,陆子寿专程从抚州赶来会晤,所以朱熹写下本诗追和陆的前诗。②商量:斟酌,思量。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朱熹对陆子寿道德与义理的称赞,言彼“德义”可见谦逊,“关心”二字更见彼此情谊,出语质朴,言浅意长。B.陆子寿自抚州远道而来,一路奔波辛苦。前言自己出“寒谷”,后述子寿度“远岑”,以实情实境,补足“关心”之意。C.“却愁”写出了作者对与友人辩难无果的担忧,但他始终坚信,古今学者精神内涵是相通的,治学精神是没有区别的。D.这首论学律诗,虽然也有争辩情绪,但气态仪度均较和缓,有君子朋而不党、周而不比之致,颇得理学家诗歌的三味。16.朱熹主张“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简要)”;陆氏兄弟则认为应“先发明人之本心”,无需在读书穷理方面枉费功夫。颈联中既有对陆子寿其人的称颂,亦隐含了作者对自己主张的坚持和对陆氏理论的非议,请简要分析。【答案】15.C16.①两句称赞陆子寿旧学与新知都在不断讨论砥砺中严密和深化;②斟酌旧学问,蓄养新知识,才能达到精深细密不浮躁的境界,正合作者“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之意;③先获得知识而后“商量”“培养”,作者对求知悟得的体验和概括,隐含对陆氏“无需在读书穷理方面枉费功夫”的非议。【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C.“‘却愁’写出了作者对与友人辩难无果的担忧”错。“愁”,这里是反语。“却愁说到无言处”意思是说当我们讨论到非常精深的地方,精神同古人贯通真令人高兴。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诗人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颈联“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本意是学术观点不是一成不变的,既要注意旧有的,又要注意听取他人的,有并不赞同对方的观点和希望对方广采博览并接受自己的观点的含义。这两句是对陆子寿学术的称颂,旧学与新知,在不断讨论砥砺中深化和严密。颈联“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讲了在新与旧的问题上引申开来看,任何专业、事业其实都有继承旧有的优良,吸取新知的营养的基本原则,没有割断旧有联系而横空出世的事物。斟酌旧学问,蓄养新知识,才能达到精深细密不浮躁的境界,正合作者“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之意;颈联“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讲了先获得知识而后“商量”“培养”,为求知悟得的体验和概括,亦隐含了对陆氏“心即是理”空疏之学和对陆氏“无需在读书穷理方面枉费功夫”的非议。(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大学之道》中的“_______________”阐明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而“_______________”则表明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才能获得知识。(2)先贤典籍往往富含哲理,耐人寻味。如《<老子>四章》指出:人们做事常常是在接近成功之际功亏一篑,即“________”,若能实现“_______”,就不会失败。(3)小刚在最近的测试中失利,信心遭受打击,情绪消极低沉。汪老师引用李白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鼓励他振作精神,重拾信心。【答案】(1)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2)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三、语言文字运用(19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走进四川博物院,《高山仰止回望东坡——苏轼主题文物特展》正在展出。头戴斗笠,脚穿木屐,双手撩起衣摆,展厅起点处明代朱之蕃所绘的苏轼像轴,让不少观众对苏轼有了直观印象。这是苏轼流放儋州时的生活写照,尽管极其艰苦,他仍①,以著书为乐。以《苏轼宦游图》为引,展览利用大量文物、图像和诗文串联起苏轼人生中的亮点。陕西凤翔是苏轼政治生涯的起点,他深入民间与百姓一起抗旱救灾,著名的“喜雨亭”“凌虚台”皆有图文展示,生动直观。借助视频技术,西湖一角被“搬进”展厅,苏轼两入杭州赈灾放粮、疏浚运河的故事娓娓道来。“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了解苏轼在密州惩治盗贼、整顿军政的事迹后,观众重读这首词,内心激荡,豪情②。()中年以后苏轼接连被贬,远至海南岛。四海飘零中,他进入创作高峰。展览展出了明代许光祚书《记承天寺夜游》、清康熙款青花后赤壁赋笔筒等文物,苏轼影响之深远,③。展览还围绕苏轼的爱好专设了一个单元,穿行在展厅中,看苏轼纵情山水、饮茶品酒、制作美食,琳琅满目的展品叙说着“此心安处是吾乡”。宋代四川的产业兴旺,催生了文化昌明、人才辈出的局面。本次特展将背景介绍贯穿始终,通过一件件文物向观众揭示出苏轼成长的时代风貌,能够走近他丰盈的精神世界。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下列句子中的“让”与文中加点的“让”,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哥哥三打祝家庄身亡之后,众兄弟让我为头领。B.公共场所不让吸烟。C.事情发生太突然了,让他不知所措。D.他让自行车给撞了。20.下列在文中括号处补写的诗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B.“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C.“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D.“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答案】18.示例:①泰然处之②油然而生③不言自明19.C20.A【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能力。①语境形容苏轼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以著书为乐”的生活态度,可用“泰然处之”。泰然处之:形容对事毫不在意,沉着镇定,采取无所谓的态度。比喻在紧急情况下沉着镇定,和平常一样,不慌不忙。②语境形容观众重读苏轼词时情感自然产生,可用“油然而生”。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③语境形容苏轼影响之深远不用言说,可用“不言自明”。不言自明:不用说话就能明白。【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词语含义的能力。C项和文中的“让”是介词,表对象。A.“让”是“推举”之意;B.“让”是“允许”之意;D.“让”是“被”之意。故选C。【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语句复位的能力。A项“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可引出下文“接连被贬”与“进入创作高峰”等语;B项是杜甫诗句;CD两项表现苏轼的洒脱和壮志豪情,与上下文内容衔接不紧密。故选A。(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口袋公园,顾名思义,指那些规模较小、形状多样,能巧妙利用城市中的边角空间,①,也为群众活动提供更多便利的公园绿化场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高品质绿色生活空间提出更多需求,这些选址灵活、因地制宜的口袋公园正好可以弥补城市老城区、人口高密度区域等绿色空间不足、分布不均衡等问题。口袋公园虽小,却能“绣”出城市方寸之美,充分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顺应新时代改善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城市的发展需求,我们需要在口袋公园建设上持续用力,下足“绣花”功夫,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于高品质绿色生活的期待。口袋公园的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其优劣的标准。从公园选址到规模大小,再到设施配备、设计风格,都要充分考虑②,如为老年人提供适老化设施,③,为上班一族提供更多户外休息区等。在细节和功能上更多考虑便民性、实用性,满足居民休闲、健身、娱乐等需求。在景观设计上,也可更加突出地域特点、历史文化等元素,注重保护原有地形地貌和树木,优先选用乡土植物等。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22.请简述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流畅简洁,不超过35个字。【答案】21.(示例)①既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②周边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③为儿童提供适儿化配套22.(示例)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绿色生活充满期待,所以我们要持续下足功夫建好口袋公园。【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①处,语境意在介绍“口袋公园”的作用,后面有“也”,这里应有“既”;结合“绿色空间不足、分布不均衡”,可知本处可填入“既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②处,根据下文“在细节和功能上更多考虑便民性、实用性”,可知本处可填入“周边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③处,根据“为老年人提供适老化设施”“为上班一族提供更多户外休息区”,可知本处应说对儿童的作用,可填入“为儿童提供适儿化配套”。【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段压缩概括的能力。“口袋公园虽小,却……发展思想”可概括为“建好口袋公园”,“为顺应新时代……持续用力,下足‘绣花’功夫”可概括为“要持续下足功夫”,“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于高品质绿色生活的期待”可概括为“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绿色生活的期待”。根据题干中“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的要求,可将概括后的句子通过表示因果的关联词加以串联、整理,即可得出答案。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阅读经典小说,使我们仿佛置身于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社会生活之中,目睹各式各样的人生故事,探寻丰富多彩的心灵世界,感受多种多样的文化风貌……经典小说,魅力深蕴。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略【解析】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分析情境材料的内容可知,它主要探讨的是“经典小说”的相关话题。从句法单位看,它由两个句子组成。其中,第一句,即省略号前面的内容,分别指出阅读经典小说的意义——产生身临其境的阅读体验——置身于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社会生活中,从经典小说中能够获得的阅读收获——目睹人生故事、探寻心灵世界、感受文化风貌。第二句是对第一句内容的概括,指出经典小说的文化属性——魅力深蕴。小说素有“生活的百科全书”之称,经典小说更是对丰富的社会生活风情进行高度的萃取浓缩。可以说,经典小说的世界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个用文学营造的现世社会。这样,阅读经典小说,不仅仅可以了解现世社会以外的丰富世界,还可以开阔眼界、陶冶情性。基于此,由情境材料的话题引发的思考角度有:经典小说有什么样的魅力深蕴;我们该如何处理与经典小说的关系;成长过程中需要不需要经典小说。这样,文章写作时首先根据材料提炼观点——魅力深蕴的经典让生活变得兴味盎然,让人生变得多姿多彩;继之,把观点与材料对接,从理论的层面加以分析;然后,联系现实,关注生活,摆事实,讲道理,多角度阐述阅读经典对于生活何人生的意义;最后,回归当下,论述经典对自我成长和发展的价值。立意:1.阅读经典小说,漫游心灵时空。2.读经典小说,阅民族秘史。3.经典有魅力,阅读来挖掘。4.经典小说中的人生魅力。
江苏省镇江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学情调研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试想一下,如果你是一位未来的机器人工程师,能够建造出在技术上非常高超的机器人,它可以说话、走路以及从事其他复杂的任务。你可能会根据特定的目的建造每一个机器人,并将它的能力调节到适应其预期的功能,如机器人警察会有武器,机器人服务员会有托盘。你还可以针对特定的环境条件设计每一个机器人,例如酷暑、极寒或水下的环境。但现在你正在奉命设计一些机器人,你不知道它们需要执行什么功能,或者在什么环境条件下工作。那你要如何建造一个适应能力超强的机器人呢?答案是,你将把每个机器人都设计成可以动态发展,这样它就能根据所处的环境来调整其能力和功能。如果遇到水,它将发展出防水功能,而如果它需要从火中救人,它就会发展出阻燃能力。因为机器人是由大量集成零件组成的,所以你还需要使机器人的组件能够在它们发展的过程中彼此交互,从而使每个零件都功能正常并良好协作。例如,防水性能不会干扰其手臂或腿部的运动。也许未来的工程师可能会获得这种设计能力,而由于进化的作用,植物和动物已经这样做了。生物体是通过基因与环境之间的无数相互作用发展而来的,所以能够构建极其复杂、高度集成的机体,不仅运作良好,而且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的环境。当然,我们不能随意长出新器官,但许多器官在生长时如果遭受到压力,就会使它们的能力适应这种应对压力的需求。例如,如果你在儿童时期跑动比较多,那么你就是在给自己的腿部施以负荷,于是它们就会长得比较粗壮。其他一些调节机制在一生中都会对环境压力产生动态响应,即使在成年期也是如此。如果你在接下来的几周里经常练举重,那么你的手臂肌肉就会感到疲劳,接着会变得更粗大、更强壮。相反,如果你卧病在床数月或数年,你的肌肉和骨骼也会萎缩。身体能应对环境压力,从而调整其可观测特征,即其表现型,这种能力的正式名称为表型可塑性。所有生物的生长和运作都需要表型可塑性,并且随着越来越多的生物学家参与这方面的研究,他们发现的实例也越来越多。如果一个人的皮肤比较容易晒伤,那么他的肤色在夏天就会变得较深;然而,当关键的环境信号消失、减弱或异常时,就会导致失配。当从冬天进入春天时,我的肤色通常会变黑,这样可以防止我的皮肤被晒伤,但如果我在冬季乘飞机前往赤道地区,那么如果没有衣物或防晒霜的隔离保护,我的皮肤就会在转眼之间被晒伤。人体的进化论观点提示,因为在近几代人的时间里我们改变了自己赖以生长的环境条件.并且有时这种改变是自然选择没有为我们准备好的,所以当前的失配现象比以前更常见了。这些失配可能是有害的,因为它们有时出现在生命的早期,却在许多年后才引起问题,而此时要纠正这个问题已经太晚了。为什么大自然不像工程师建造桥梁一样建造人体:把安全系数提得高高的,这样我们就能适应各种条件呢?对这个问题,主流的解释是权衡取舍。一切都涉及妥协:一样东西多了,别的东西就会相应减少。例如,较粗的腿骨比较不容易折断,但它们运动起来就要消耗更多的能量。黝黑的皮肤能防止皮肤晒伤,但它又会减少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自然选择的选择机制使得表现型会根据特定环境进行调节,从而帮助人体找到不同任务之间恰当的平衡点,并达到恰当的功能程度:足够,但又不会太过。有些特征,比如肤色深浅和肌肉多少,在人的一生中都能调节。然而,大多数特征不能根据环境变化而不断变化,如腿的长度或脑容量,一旦发育完成后就无法重组。对于这些特征,身体必须在发育早期,往往在子宫内或生命的最初几年,使用环境信号——压力,来预测出成年期组织的最佳结构。虽然这些预测能帮助人体根据特定环境进行相应的调整,但是在幼年时没有接受过适当刺激的组织可能最终并不能很好地适应未来遇到的条件。综上所述,进化使得人体能够“用进废退”。因为人体不是工程师设计出来的,而是生长和进化而来的,所以在发育成熟期间,为了正常发育,身体会预期碰到某些压力,而且也真的会面临这些压力。大脑中的这种相互作用广为人知:如果你剥夺了孩子的语言或其他社交能力,那么他的大脑将永远不能正常发育,而学习新语言或小提琴的最佳时机就是儿童时期。其他与外界密集互动的系统,如免疫系统,以及帮助人体消化食物、维持体温稳定的器官等,也都是借由类似的重要互动形成的。从这个角度看,当人体不能接受到自然选择给它们匹配好的足够压力时,我们就能预测许多失配性疾病的发生了。这些失配中有许多在人体发育早期就会显现出来,但另一些,如骨质疏松,要到年老时才会显现。但有证据表明,这种疾病是可以预防的,并不是不可避免的。(摘编自丹尼尔·利伯曼《人体的故事:进化、健康与疾病》,蔡晓峰译)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由于进化的作用,植物和动物已经具有可以动态发展的能力,不仅运作良好,而且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的环境。B.表型可塑性是所有生物的生长和运作都需要的能力,这一能力可以体现为人经常练举重会使手臂肌肉变得更粗大、更强壮。C.从人体的进化论观点来看,当前的失配现象比以前更常见的原因之一在于近几代人的时间里我们对自己赖以生长的环境条件进行了改变。D.在发育成熟期间,为了正常发育,身体会预期和真的面临某些压力,与外界密集互动的系统也都需要借着大脑中的重要互动来形成。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前两段的内容可以看出,可以动态发展的机器人能根据所处的环境来调整其能力和功能,但设计者事先并不知道其要执行的功能或所处的环境。B.“他们发现的实例也越来越多”中的“实例”,也可以是如果一个人的腿或手臂比较容易骨折,那么他恢复后的骨骼就会变得较厚。C.“一切都涉及妥协”“足够,但又不会太过”,可见自然选择的选择机制能直接帮助人体进行调节,达到恰当的功能程度。D.从人体的生长和进化中可以发现,大多数特征不能根据环境变化而不断变化,因此我们要重视赖以生长的环境条件,特别是用好生命早期的压力。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三段观点的一项是()A.不给所见的每件物品消毒,也不过度使用抗生素和其他类似药物,因为某些微生物和虫类在帮助给免疫系统施加适当压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B.人类天生就拥有数以百万计的汗腺,但当你觉得热时,实际上分泌汗液的腺体比例,受到的是幼年时经受暑热程度带来的压力的影响。C.用磨碎的柔软食物喂养的实验用猪和猴子,由于压力不够,会发育出形状异常的颌骨,牙齿在其中排列异常,不能很好地对齐。D.身体的正常运作需要大量的钙,饮食中永久性缺乏钙的动物和人,骨骼发育都会比较薄弱,抗压力差且在年老时会较快地流失骨量。4.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避免人体“失配”?5.作者是如何得出“进化使得人类能够‘用进废退’”这一结论的?请根据文本简要概括。【答案】1.D2.C3.B4.①避免关键的环境信号消失、减弱或异常;②尊重自然规律,接受自然选择给人体匹配好的足够压力。5.①以建造适应能力超强的机器人进行类比说理,引出由于进化的作用,动物和植物具有对环境压力产生相应的能力的介绍;②进而从人体的进化论观点和自然选择机制等方面进行例证和假设,深度阐释其学理;③最后得出结论并再次强调压力对人体成长的重要性。【解析】这篇文章通过类比未来的机器人设计与生物进化,探讨了人体适应环境的机制。作者详细阐述了表型可塑性和自然选择的作用,指出人体在成长过程中如何通过环境压力进行自我调整。文章强调了进化过程中“用进废退”的原则,并警示现代环境变化可能导致的失配现象。整体结构清晰,论证严谨,语言生动,既有科学性又具启发性,引导读者思考如何更好地适应环境,避免健康问题。【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需要借着大脑中的重要互动”错误,原文为“其他与外界密集互动的系统,如免疫系统,以及帮助人体消化食物、维持体温稳定的器官等,也都是借由类似的重要互动形成的”,是借着“类似的重要互动”,不是“大脑中的重要互动”,选项张冠李戴。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直接帮助”错误,原文为“自然选择的选择机制使得表现型会根据特定环境进行调节,从而帮助人体找到不同任务之间恰当的平衡点,并达到恰当的功能程度”,可见不是直接帮助,选项曲解文意。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第三段观点是“人体许多器官在生长时如果遭受到压力,就会使它们的能力适应这种应对压力的需求”。A.为微生物和虫类对免疫系统具有重要作用;C.为器官生长时受到的压力不够会引发的后果;B.汗腺在儿童期即其生长时受到压力,所以如今它的耐热能力是和童年期所受的压力程度密切相关的。符合文段观点。D.为钙对骨骼重要作用。故选B。【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结合“当关键的环境信号消失、减弱或异常时,就会导致失配”可概括出,避免关键的环境信号消失、减弱或异常;结合“当人体不能接受到自然选择给它们匹配好的足够压力时,我们就能预测许多失配性疾病的发生了”可概括出,尊重自然规律,接受自然选择给人体匹配好的足够压力。【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全文共有九段,得出“进化使得人类能够‘用进废退’”这一结论在第八段,可见梳理思路概括要点主要在前八段。首先,第一段“如果你是一位未来的机器人工程师,能够建造出在技术上非常高超的机器人,它可以说话、走路以及从事其他复杂的任务。你可能会根据特定的目的建造每一个机器人”,以建造适应能力超强的机器人进行类比说理,第三段“由于进化的作用,植物和动物已经这样做了”,引出由于进化的作用,动物和植物具有对环境压力产生相应的能力的介绍;接下来,从人体的进化论观点和自然选择机制等方面进行例证和假设,深度阐释其学理。如列举人体的实例“如果一个人的皮肤比较容易晒伤,那么他的肤色在夏天就会变得较深……如果没有衣物或防晒霜的隔离保护,我的皮肤就会在转眼之间被晒伤”“有些特征,比如肤色深浅和肌肉多少,在人的一生中都能调节。然而,大多数特征不能根据环境变化而不断变化,如腿的长度或脑容量,一旦发育完成后就无法重组”,阐释人体的进化论观点“人体的进化论观点提示,因为在近几代人的时间里我们改变了自己赖以生长的环境条件。并且有时这种改变是自然选择没有为我们准备好的,所以当前的失配现象比以前更常见了”;最后“人体不是工程师设计出来的,而是生长和进化而来的,所以在发育成熟期间,为了正常发育,身体会预期碰到某些压力,而且也真的会面临这些压力。大脑中的这种相互作用广为人知”,得出结论:进化使得人体能够“用进废退”,并再次强调压力对人体成长的重要性。(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守夜人刘亮程每个夜晚都有一个醒着的人守着村子。①他眼睁睁看着人一个个走光,房子空了,路空了,田里的庄稼空了。人们走到各自的遥远处,仿佛义无反顾,又把一切留在村里。醒着的人,看见一场一场的梦把人带向远处,他自己坐在房顶,背靠一截渐渐变凉的黑烟囱。每个路口都被月光照亮,每棵树上的叶子都泛着荧荧青光。那样的夜晚,那样的年月,我从老奇台回来。我没有让守夜人看见。我绕开路,爬过草滩和麦地溜进村子。守夜人若发现了,会把我送出村子。认识也没用。他会让我天亮后再进村。夜里多出一个人,他无法向村子交代。也不能去说明白。没有天大的事情,守夜人不能轻易在白天出现。守夜人在鸡叫三遍后睡着。整个白天,守夜人独自做梦,其他人在田野劳忙。村庄依旧空空的,在守夜人的梦境里太阳照热墙壁。路上的溏土发烫了。他醒来又是一个长夜,忙累的人们全睡着了。地里的庄稼也睡着了。按说,守夜人要在天亮时,向最早醒来的人交代夜里发生的事。早先还有人查夜,半夜起来,看看守夜人是否睡着了。后来人懒,想了另外一个办法,白天查。守夜人白天不能醒来干别的。只要白天睡够睡足,晚上就会睡不着。再后来也不让守夜人天亮时汇报了。夜里发生的事,守夜人在夜里自己了结掉。贼来了把贼撵跑,羊丢了把羊找回来。没有天大的事情,守夜人绝不能和其他人见面。从那时起守夜人独自看守夜晚,开始一个人看守,后来村子越来越大,夜里的事情多起来,守夜人便把村庄的夜晚承包了,一家六口人一同守夜。父亲依旧坐在房顶,背靠一截渐渐变凉的黑烟囱,眼睛盯着每个院子每片庄稼地。四个儿子把守东南西北四个路口。他们的母亲摸黑扫院子,洗锅做饭。一家人从此没在白天醒来过。白天发生了什么他们全然不知。当然,夜里发生了什么村里人也不知道。他们再不用种地,吃粮村里给。双方从不见面。白天村人把粮食送到他家门口,不声不响走开。晚上那家人把粮食拿进屋,开夜伙。村里规定,不让守夜人晚上点灯。晚上的灯火容易引来夜路上的人。蚊虫也好往灯火周围聚。村庄最好的防护是藏起自己,让人看不见,让星光和月光都照不见。多少年后,有人发现村庄的夜里走动着许多人,脸惨白,身条细高。多少年来,守夜人在夜里生儿育女,早已不是五口,已是几十口人。他们像老鼠一样昼伏夜出。听说一些走夜路的人,跟守夜人有密切交往。那些人白天睡在荒野,在大太阳下晒自己的梦。他们把梦晒干带上路途。这样的梦像干草一样轻,不拖累人。②夜晚的天空满是飞翔的人。村庄的每条路都被人梦见,每个人都被人梦见。夜行人穿越一个又一个月光下的村庄。一般的村子有两条路,一条穿过村子,一条绕过村子。到了夜晚,穿过村子的路被拦住,通常是一根木头横在路中。夜行人绕村而行,车马声隐约飘进村子,不会影响人的梦。若有车马穿村而过,村庄的夜晚会被彻底改变。瞌睡轻的人被吵醒,许多梦突然中断。其余的梦改变方向。一辆黑暗中穿过村庄的马车,会把大半村子人带上路程,越走越远,天亮前都无法返回,③而突然中断的梦中生活会作为黑暗留在记忆中。如果认识了守夜人,路上的木头会移开,车马轻易走进村子。守夜人都是最孤独的人,很容易和夜行人交成朋友。车马停在守夜人的院子,他们在星光月影里暗暗对饮,说着我们不知道的黑话。守夜人通过这些车户,知道了这片黑暗大地的东边有哪些村庄,西边有哪条河哪片荒野。车户也从守夜人的嘴里,清楚这个黑暗中的村庄住着多少人,有多少头牲畜,以及那些人家的人和事。他们喜欢谈这些睡着的人。“看,西墙被月光照亮的那户人,男人的腿断了,天一阴就腿疼。如果半夜腿疼了,他会咳嗽三声。紧接着村东和村北也传来三声咳嗽,那是冯七和张四的声音。只要这三人同时咳嗽了,天必下雨。他们的咳嗽先雨声传进人的梦。”那时,守在路口的四个儿子头顶油布,能听见雨打油布的声音,从四个方向传来。不会有多大的雨,雨来前,风先把头顶的天空移走,像换了一个顶棚。没有风,头顶的天空早旧掉了。雨顶多把路上的脚印洗净,把遍野的牛蹄窝盛满水,就住了。牛用自己的深深蹄窝,接雨水喝。野兔和黄羊,也喝牛蹄窝的雨水,人渴了也喝。那是荒野中的碗。“门前长一棵沙枣树的人家,屋里睡着五个人,女人和她的四个孩子。她的二儿子睡在牛圈棚顶的草垛上。你不用担心他会看见我们,虽然他常常瞪大眼睛望着夜空,他比那些做梦的人离我们还远。他的目光回到村庄的一件东西上,那得多少年时光。这是狗都叫不回来的人,虽然身体在虚土庄,心思早在我们不知道的高远处。他们的父亲跟你一样是车户,此刻不知在穿过哪一座远处村落。”在他们的谈论中,④大地和这一村沉睡的人渐渐呈现在光明中。(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用“每个夜晚都有一个醒着的人守着村子”一句照应题目,且“夜晚”与“醒”相对,突出守夜人的身份特点。B.“我”在黑夜里回来绕开路爬过草滩和麦地溜进村子的原因:一是不想为难自己与守夜人,二是不想打扰村人的美梦。C.守夜人和村民,分别生活在夜晚和白天,他们在同一个村庄中,却是完全没有交集的平行世界中的两类人,互不干扰。D.文章用大量的篇幅写守夜人的生活,意在让人们了解他们的习性和作用。奇特的构思和梦呓式的叙述,让读者印象深刻。7.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句子①运用排比手法,强化村庄在人离开后的荒凉,突出了守夜人的失望与内疚。B.句子②中“飞翔的人”不是指人们在满天空乱飞,而是指人们的精神和思想飞翔起来。C.句子③表明了人们在黑夜里的梦被穿过村庄的马车打断后的沮丧、遗憾等的心理状态。D.句子④表明黑夜过去,白天来临,更为突出了守夜人看到一切呈现在光明中的痛苦。8.文中所指的“白天和黑夜”意蕴深厚,请加以分析。9.语文老师要求大家确定一个关键词对本文进行赏析,小张同学选择的是“梦”,小刘同学选择的是“守夜人”。请任选其中一个,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赏析要点。【答案】6.C7.D8.①白天和黑夜既指通常意义上的白天和黑夜,村民在白天辛勤工作,守夜人在黑夜里为村庄守护。②白天又指现实生活中的场景、真实的现实世界;黑夜又指守夜人为村民们守护的梦境,是村民们虚幻的精神世界。9.示例一:选择“梦”①梦境似乎就是现实生活的折射。梦境是一个意象,也是一个重要的存在。②在《守夜人》中,有两种梦,即守夜人的梦和村民的梦。守夜人在夜晚守护村庄的安宁,在白天酣然入睡。村民则在白天辛苦劳作,夜晚在守夜人的守护下悄然入梦。人们开始想把白天的一切带到梦中,梦中的世界渐渐变得比白天的世界更重要。③守夜人和村民,夜晚和白天,他们明明就在同一个村庄,却像是没有交集的平行世界,互不干扰。但二者的梦有相通性。我们要注意的是,虽然虚幻的梦更加自由轻盈,但现实生活才是真实的,我们可以在虚幻的梦中放松片刻,却不能沉溺虚幻的梦中,忘记现实。示例二:选择“守夜人”①守夜人,意为守护夜晚的人。为什么在大家都酣然入睡的夜晚,要专门安排守夜人?不能轻易在白天出现的守夜人又在守护什么?②守夜人守的就是那条“实”与“虚”的边界。守夜人就是为了守护村民的精神世界而存在的,不让夜行人进入村庄,让每个村民能保有完整的梦境,保有完整的精神世界。③当守夜人消失,“实”与“虚”的边界被模糊,人们就可能沉溺于虚幻的精神世界,而忽视了真实的现实世界。【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C.“却是完全没有交集的平行世界中的两类人”分析错误。由原文“没有天大的事情,守夜人绝不能和其他人见面”“白天村人把粮食送到他家门口,不声不响走开。晚上那家人把粮食拿进屋,开夜伙”可知,守夜人和村民并不是完全没有交集。故选C。【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句子的鉴赏能力。D.“更为突出了守夜人看到一切呈现在光明中的痛苦”分析错误。根据“大地和这一村沉睡的人渐渐呈现在光明中”可知,更为突出的是守夜人守护人们安然入睡后,人们以更加饱满的激情进入现实生活中的欢欣与喜悦。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特定意象的深厚意蕴的能力。本文写的是守夜人的故事,守夜人在夜晚守护着村庄,而其他的人在夜晚睡觉,在白天劳作,所以白天和黑夜指的是通常意义上的白天和黑夜,村民在白天辛勤工作,守夜人在黑夜里为村庄守护。文章的开篇说到每个村庄的守夜人眼睁睁地看着人一个个走光,房子空了,路空了,田里的庄稼空了,说明人们开始带着梦境安然入睡,留下守夜人守护着村庄,而那些守夜人看见一场场梦把人带向远处,所以守夜人守护的不仅是村庄,更是村民们的梦。所以黑夜又指守夜人为村民们守护的梦境,是村民们虚幻的精神世界。白天守夜人开始睡觉休息,而村民们开始了劳作,所以白天是和黑夜相对的,白天又指现实生活中的场景、真实的现实世界;【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示例一:选择“梦”本文中写到梦,有守夜人的梦也有村民们的梦,可以说梦境是一个意象也是一个重要的存在,因为梦境是现实生活的一种折射。在本文当中,有两种人,一种是守夜人,一种是村民,守夜人在每个夜晚守护者村庄,这时候,村民们安然入睡,而整个白天,守夜人独自做梦,其他人在田野劳忙。所以守夜人在夜晚守护村庄的安宁,在白天酣然入睡。村民则在白天辛苦劳作,夜晚在守夜人的守护下悄然入梦。守夜人看到一场一场的梦把人带向远处,说明人们想要将白天的一切带到梦中,梦中的世界渐渐变得比白天的世界更重要。守夜人晚上把守着村庄,白天酣然入睡,而村民则在白天辛苦劳作,晚上入睡,他们虽然都生活在这同一个村庄,但是却像是没有交集的平行世界,互不干扰。守夜人的任务是把守村庄,让村民能够安然入睡,所以二者的梦有相通性。文中写到“夜晚的天空满是飞翔的人。村庄的每条路都被人梦见,每个人都被人梦见”,写出了梦的虚幻和轻盈,但现实生活才是真实的,我们可以在虚幻的梦中放松片刻,却不能沉溺虚幻的梦中,忘记现实。示例二:选择“守夜人”本文写到“每个夜晚都有一个醒着人守着村子”,守夜人就是在夜晚守护着的人,于是读者就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在大家都酣然入睡的夜晚,要专门安排守夜人?不能轻易在白天出现的守夜人又在守护什么?由原文“守夜人若发现了,会把我送出村子。认识也没用。他会让我天亮后再进村。夜里多出一个人,他无法向村子交代。也不能去说明白”可知,守夜人是不允许夜行人进入村庄的,他让每个村民能保有完整的梦境,保有完整的精神世界。所以守夜人就是为了守护村民的精神世界而存在的。梦境和现实是“虚”和“实”的象征,所以守夜人守的就是那条“实”与“虚”的边界。守夜人守的是村民的完整的梦境,守的是那条“实”与“虚”的边界,所以当守夜人消失的时候,“实”与“虚”的边界被模糊,人们就可能沉溺于虚幻的精神世界,而忽视了真实的现实世界。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1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材料一:太史公曰:虞夏以来,人耳目欲极声色之好,口欲穷刍豢之味,身安逸乐,而心夸矜势能之荣。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中国人民所喜好,谣俗被服饮食奉生送死之具,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民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所验邪?农工商虞,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上则富国,下则富家。“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礼生于有而废于无,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力。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节选自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材料二:昔先王之制,自天子至于皂隶,各有差品,然后上下序而民志定。于是教民种树畜养,所以养生送终之具,靡不皆育。《管子》云:“古之四民不杂处。”士相与言仁义于闲宴,工相与议技巧于官府,商相与语财利于市井,农相与谋稼稻于田野,各安其居而乐其业,甘其食而美其服,欲寡而事节,财足而不争。于是在民上者,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故民有耻且敬,贵义而贱利。此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不严而治之大略也。及周室衰礼法堕其流至乎士庶人莫不离制而弃本,稼穑之民少,商旅之民多,谷不足而货有余。至桓文后,礼义大坏,上下相冒,嗜欲不制,借差亡极。于是商通难得之货,工作亡用之器,士设反道之行,以追时好而取世资,上争王者之利,下佃齐民之业,伤化败俗,大乱之道也。(节选自班固《汉书·货殖传》)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王处须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及周A室衰B礼法C堕D其流E至乎F士庶人G莫不离H制而弃本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穷,意为穷尽、尽享,与前文“人耳目欲极声色之好”中的“极”意思相同。B.虞,指虞人,古代掌管山泽、苑囿、鸟兽、畋牧的官职,有山虞、泽虞之分。C.靡,指没有,与蒲松龄《促织》中“探石发穴,靡计不施”的“靡”意思不同。D.货殖,两则材料中均指利用货物的生产与交换进行商业活动从中生财求利的人。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司马迁认为,物质享受与财富追求是人的本性,统治者要顺其自然,以利引导,不与民争利。B.班固认为,夏商周各阶层安居乐业、寡欲不争,统治者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最终不严而治。C.司马迁看来,各行各业之人凭本事努力工作以满足欲望,这就如同水往低处流一样合乎规律。D.班固看来,士农工商追求世俗所好而获取社会财富,对上可为王者争利,对下可助平民齐家。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上则富国,下则富家。(2)昔先王之制,自天子至于皂隶,各有差品,然后上下序而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房产权益互换合同2篇
- 2024年度萤石采购与销售合同3篇
- 2024年度学校校园活动策划执行合同15篇
- 2024年度沙石料紧急供应合同3篇
- 2024年桉树苗木种植与销售风险共担合同3篇
- 2024版个人住房抵押借款合同(家庭财富保全)3篇
- 2024年度版权购买合同:出版社甲与作者乙之间的版权购买
- 2024版新能源项目电缆桥架定制采购合同3篇
- 2024年度物业服务合同:某市中心商务楼全面管理委托协议2篇
- 2024版太阳能体育场馆照明设备采购合同
- 七年级道法上册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卷(人教版 2024年秋)
- 小学五年级缩句扩句专题练习1
- 高校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系统的研究
- 超市及烟草证转让合同
- DL-T5024-2020电力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 (2024版)天翼云从业者认证考试题库(多选题)
- 民兵建设形势分析书面报告
- 地域文化(专科)期末考试-国开(HEB)-参考资料
- PVC地胶施工技术交底
- 云南非遗择萃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保山学院
- 国开(河北)2024年《社会学概论》形考作业1-4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