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我国铁矿石行业战略思考_第1页
2013年我国铁矿石行业战略思考_第2页
2013年我国铁矿石行业战略思考_第3页
2013年我国铁矿石行业战略思考_第4页
2013年我国铁矿石行业战略思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资源状况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钢铁工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环境的推动下,解放思想,大力依托科技进步,遵循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正确方针,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在国民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都发挥了重要的支柱作用。我国粗钢产量已连续16年世界第一,2011年粗钢产量68327万吨,生铁产量62969万吨,比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增加了近20倍。粗钢产量占全球产量的44.7%,相当于位于我国之后世界排名16个国家粗钢产量之和,生铁产量占全球产量的54.3%,相当于位于我国之后世界其他国家生铁产量的1.2倍。伴随钢铁工业的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铁矿石消费国,进口铁矿占国际铁矿贸易份额占60%以上,如何更好地保障钢铁生产的大宗铁矿原料供应是钢铁工业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面临的重要课题。国家颁布的《钢铁产业发展政策》、《钢铁工业“十二五”规划》均提出了铁矿资源保障的总体要求,明确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工作方向。事实上,在钢铁工业发展的长期进程中,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形成了我国钢铁工业基本策略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利用国际丰富的铁矿资源加快了我国钢铁工业发展进程是被实践证明的成功经验。国内铁矿资源开发在保障国内钢铁工业生产安全运行、抵御市场风险方面也发挥了不可低估的基础作用。关于充分利用国外铁矿资源问题的研究,涉及到我国铁矿石需求总量、我国铁矿资源的开发潜力和国外铁矿资源的利用可能性等有关问题。影响我国铁矿石需求总量因素很多,主要有钢材消费总量、我国钢铁工业发展模式(钢材进口国、钢材输出国、钢材产需总量基本平衡)的选择、我国钢铁工业采用的工艺流程(长流程、短流程),以及生铁、钢坯(锭)、废钢进出口量、冶炼尘泥和轧钢皮回收量等。影响我国国内铁矿石产量的主要因素是资源赋存状况、合理开采的技术经济边界条件和资源保护、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政策导向因素。本文结合我国铁矿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和潜力、钢铁工业未来发展对铁矿的需求、世界铁矿资源开发利用的潜力、我国境外铁矿石开发状况等方面的重新审视和分析,提出加强和改进保障我国钢铁工业铁矿资源战略相关建议,旨在研究实现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方面抛砖引玉,共同探讨。一、我国铁矿石资源开发利用概况截止2011年末统计,我国共有铁矿区4011个,铁矿查明资源储量744亿吨,其中,基础储量193亿吨(其中:储量57亿吨资源量551亿吨。我国铁矿资源具有以下特点:(1)储量大,品位低,贫矿多。按铁矿资源储量,我国居世界第4位。但矿石含铁品位平均只有33%,贫矿石占全部矿石储量98%,绝大部分铁矿石须经过选矿富集后才能使用。(2)分布广而又相对集中。全国除天津市等个别地区外,绝大部分省(市、自治区)都或多或少地拥有铁矿储量,但又相对集中于河北、四川和辽宁三省之内,合计占全国总储量的45%。全国有七个储量在10亿吨以上的大矿区:鞍本矿区、冀东矿区、攀西矿区、五台-岚县矿区、白云鄂博矿区、宁芜矿区和霍丘矿区。建国以来,依靠这些矿区为原料基地,我国建设了鞍钢、本钢、首钢、唐钢、攀钢、太钢、包钢、马钢和梅山等一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此外,相对比较集中的地区还有云南的安宁-晋宁地区、河北的邯郸和邢台地区、河南的舞阳地区、山东的济南-淄博地区-莱芜地区、湖北的大冶地区、甘肃的酒泉地区、新疆东疆地区和海南的石碌地区等。(3)矿床类型多,矿石类型复杂。世界已有的铁矿类型,我国都已发现。具有工业价值的矿床类型主要是鞍山式沉积变质型铁矿、攀枝花式岩浆钒钛磁铁矿、大冶式矽卡岩型铁矿床、梅山式火山岩型铁矿和白云鄂博热液型稀土铁矿。主要矿石类型有:磁铁矿矿石,保有储量占全国总保有储量的55.4%,矿石易选,是目前开采的主要矿石类型;钒钛磁铁矿矿石,保有储量占全国总保有储量的14.1%,成分相对复杂,是目前开采的重要矿石类型之一;“红矿”,即赤铁矿、菱铁矿、褐铁矿、镜铁矿及混合矿的统称,这类铁矿石一般难选,目前部分选矿问题有所突破,但总体来说,选别工艺流程复杂,精矿生产成本较高。(4)多组分共(伴)生铁矿石所占比重大。多组分共(伴)生铁矿石储量约占总储量的三分之一。涉及的大中型铁矿区如攀枝花、大庙、白云鄂博、大冶等矿区,主要共(伴)生组分有钒、钛、稀土、铌等。2.开发利用情况(1)铁矿资源储量利用现状我国铁矿石生产基地的形成由来已久,现已发展为十大铁矿石生产基地:鞍山-本溪、西昌—攀枝花、冀东-密云、五台-岚县、包头-白云鄂博、鄂东、宁芜、酒泉、海南石碌、邯郸-邢台地区。我国铁矿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比较高,全国正式生产和在建矿山约4000多处,其中大型矿山91座、占全国铁矿已开发利用矿区储量的2/3。全国2011年铁矿石原矿统计生产量为13.2亿吨,成品铁矿石产量约4.3亿吨。(2)存在的主要问题可采资源不足,生产能力萎缩。我国铁矿石大规模生产起步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经过半个世纪,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铁矿资源的开发利用有了长足进展。随着铁矿生产的发展,可采资源不足的矛盾逐渐显现。多数重点及地方骨干矿山的圈定可采矿量逐渐减少,开始进入生产中后期。规划的后备资源开发缺乏吸引力。有的矿山规划多年不能投入基建,或者大矿小开,在某种程度上也造成资源的浪费。部分民采矿山存在短期行为。由于管理不善带来的乱采滥挖,没有充分发挥资源的潜在生产能力,同时还造成资源的浪费。3.我国铁矿石生产能力预测(1)现有生产能力分析。中国规模以上铁矿石生产企业有1300多家,占全国铁矿石总产量的近90%,但重点矿山企业产量只占全国总产量的25%左右。其中铁矿石产量最大的为鞍钢集团矿业公司,其次为本钢矿业公司、攀钢矿业公司、包钢矿业公司、太钢矿业公司、首钢矿业公司、河钢矿业公司和马钢矿业公司等。全国共有铁矿山4318处,其中,大型铁矿山91处,中型铁矿山212处,小型铁矿山2330处,其余1600多处为小型铁矿采点。2011年,中国铁矿石原矿产量达13.3亿吨。(2)“十二五”期间及以后发展趋势。国内近期实施建设的大型铁矿山有安徽霍邱铁矿区、马钢罗河铁矿、和尚桥铁矿、白象山铁矿、重钢太和铁矿、包钢白云鄂博西矿、太钢袁家村铁矿、羊鼻山铁矿、吉林塔东铁矿、丹东翁泉沟硼铁矿、鞍钢砬子山铁矿、河北司家营二期工程、首钢杏山铁矿、山东苍山铁矿和大红山铁矿等,总采选建设规模9750万吨。正在开展前期工作的大型铁矿山项目总采选建设规模在1亿吨以上。地方中小型铁矿新建项目众多,在建总规模在1.5亿吨以上。综合国内钢铁产业铁矿原料需求、拟建及在建项目情况、矿山开采边际成本和国内及进口矿价格分析等因素,预测2015年国内铁矿石原矿生产量达到18亿吨,成品矿5.5亿吨。2020年国内铁矿石原矿生产量达到20亿吨,成品矿6二、世界铁矿石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1.世界铁矿石资源及分布世界铁矿石资源非常丰富,据《MinefalCommoditysummaries》报道,2011年世界铁矿石储量为1700亿吨,其中含铁量800亿吨。澳大利亚、巴西、俄罗斯、中国、印度、美国、加拿大及乌克兰等是世界铁矿资源大国。铁矿床按成因特点一般分为岩浆型矿床、矽卡岩型矿床、火山岩型矿床、沉积型矿床和沉积-变质型矿床五大类。沉积—变质型矿床和火山岩型矿床是最主要的类型,其中,沉积-变质型矿床的资源量约占90%,而与其有关的富铁矿资源约占世界铁矿总量的70%以上。该种成因类型的铁矿石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巴西、俄罗斯、乌克兰、加拿大、印度和美国等,在南非、几内亚、委内瑞拉、中国等也有相当多的分布。这类矿床的特点是规模大、分布集中,常构成几十亿吨的巨型矿床。2.世界铁矿石生产2011年世界铁矿石产量约为18亿吨。世界十大铁矿石生产国依次为(按成品矿产量计)澳大利亚、中国、巴西、印度、俄罗斯、乌克兰、南非、加拿大、美国和伊朗,十个国家铁矿石产量占世界铁矿石总产量的90%以上。澳大利亚为世界第一大铁矿石生产国(折成品矿),2011年约生产铁矿石4.55亿吨,约占世界铁矿石产量的25.3%。中国为世界第二大铁矿石生产国,2011年生产铁矿石4.3亿吨(折成品矿),约占世界铁矿石产量的24%。巴西为世界第三大铁矿石生产国,2011年生产铁矿石约3.8亿吨,约占世界铁矿石总产量的21.1%。世界前三大铁矿石生产国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70%以上。3.世界主要矿业公司概况(1)必和必拓公司。必和必拓公司的矿山主要位于澳大利亚西部皮尔巴拉地区,分别是纽曼、扬迪和戈德沃斯,此外必和必拓公司还拥有Jimblebar矿和萨曼科公司。必和必拓公司铁矿石总储量约为55亿吨,2011年,必和必拓公司铁矿产量约1.62亿吨。所有生产矿山生产的铁矿石通过长426千米的铁路线,运输到黑德兰和芬尼康岛的港口混匀,装船外运国际铁矿石市场销售。(2)力拓公司。力拓公司主要矿山有哈默斯利全资矿、恰那铁矿、东部地区矿、HopeDownsl、4号矿、加拿大铁矿公司(拥有59%股份)和罗布河矿(拥有53%股份),其铁矿石储量达25.98亿吨。此外力拓公司还拥有3个矿石码头和1400多千米的铁路。2011年,力拓铁矿石产量为2.31亿吨。(3)FMG公司。FMG是澳大利亚第三大铁矿石出口商,公司成立于2003年。2008年5月15日,FMG驶出第一船矿石。FMG公司拥有ChristmasCreek矿和Cloudbreak矿,铁矿储量达16.25亿吨。2011年,FMG公司生产铁矿石4780(4)淡水河谷公司。巴西主要的铁矿石生产公司为淡水河谷公司,该公司铁矿石年产量占巴西铁矿石总产量的82%左右,它也是世界第一大铁矿石生产、出口公司。该公司主要矿山公司为Urucum和Samarco。淡水河谷铁矿石储量达149.6亿吨,2011年,铁矿石产量为3.12亿吨。4.世界铁矿石国际贸易2011年世界铁矿石总产量约为18亿吨,其中国际贸易量约为11亿吨,占世界铁矿石总产量的61%。在主要铁矿石出口国家中,澳大利亚位居第一位,铁矿石出口量为4.38亿吨,占世界铁矿石出口总量40%左右;巴西位居第二位,铁矿石出口量为3.31亿吨,占世界铁矿石出口总量30%左右;其次是印度,铁矿石出口量为8100万吨,占世界铁矿石出口总量的7.4%。中国是世界上铁矿石进口最多的国家,2011年铁矿石进口量为6.86亿吨,占世界铁矿石总进口量的60.2%;第二大铁矿石进口国是日本,2011年铁矿石进口量为1.29亿吨,占世界铁矿石总进口量的11.3%;第三是韩国,2011年铁矿石进口量为6490万吨,占世界铁矿石总进口量的5.7%德国居第四位,2011年铁矿石进口量为4060万吨,占世界铁矿石总进口量的3.6%;中国台湾地区居第五位,2011年铁矿石进口量为2050万吨,占世界铁矿石总进口量的1.8%。5.价格变化趋势近年来,随着铁矿石需求的旺盛增长,铁矿石国际贸易价格不断上扬。1990年至2002年期间,中国进口的铁矿石量低于1亿吨,而这段时间进口铁矿石的到岸价格在25美元/吨左右上下波动;而在2002年之后,中国进口铁矿石量直线上升,在2011年达到了历史新高6.86亿吨,铁矿石年平均到岸价格在2011年达到了最高的163.8美元/吨。铁矿石进口量和进口价格较2002年之前呈现历史性大幅上涨,而且从2003至2011年中国铁矿石进口由于价格上涨多支出3000亿美元。目前,铁矿石处于高价水平,但长期来看,随着铁矿石主要出口国澳大利亚、巴西等国矿石产量的稳定增长,以及中国海外矿山项目的陆续投产,铁矿石供不应求的局面所有缓解,预计未来几年国际矿石价格难再大幅上涨,并有逐步回落的趋势。6.世界铁矿石供需预测(1)世界铁矿石需求量预测。从世界范围来看,未来铁矿石的需求仍会缓慢增长。在近期,铁矿石消费增长的大部分将来自亚洲,尤其是中国、印度等国家和地区;中远期,铁矿石消费增长将来自亚洲其它国家、南美洲和非洲等地。预测2015年全球钢产量将达到18亿吨左右,生铁(包括直接还原铁)产量将达13.7亿吨,铁矿石需求量将达21.8预测2020年全球钢产量将达到21.8亿吨,生铁(包括直接还原铁)产量将增长到14.5亿吨,铁矿石需求最将达23.2亿吨。(2)世界铁矿石供应量预测。预计未来几年世界主要铁矿石生产情况如下:2015年,力拓计划将其铁矿石产能增加至3.17亿吨;必和必拓计划增加至2.09亿吨,淡水河谷计划增加至5.58亿吨;FMG计划增加至1.55亿吨:安赛乐米塔尔计划增加至1亿吨:英美资源计划增加至0.94亿吨;中国铁矿石产量预计为5.5亿吨;印度预计为3亿吨,俄罗斯预计为1亿吨,其它国家及铁矿石生产商预计为4亿吨。由上可知,2015年,世界铁矿石产能将达27.8亿吨。考虑到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和矿山达产周期,预计2015年世界铁矿石产量为22-24亿吨,乐观判断2015年前后全球铁矿石市场总体开始趋向供需平衡的局面,但由于海运等因素的影响,亚洲等主要铁矿需求地区仍存在供求紧张的局面。三、我国利用进口铁矿石的现状及预测1.国内进口铁矿石现状(1)近几年我国铁矿石进口量增加很快。历年进口矿量统计见图1。(2)进口国别。我国铁矿石进口主要国家,按数量排序依次为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南非等国。以2011年为例,我国铁矿石进口主要来自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南非,进口量分别为29668.2万吨、14273.5万吨、7305.6万吨和3615万吨,合计占总进口量的80%,见图2。我国铁矿石进口来源趋向多元化,但目前依赖澳大利亚、巴西、印度三国的主要格局仍然没有实质性改变。由于印度国内需求增长及铁矿石出口关税的增加,对我国铁矿石出口量大幅下降,我国从印度进口铁矿石量从2010年的9658.5万吨下降到2011年的7305.6万吨,下降了24.4%,占我国总进口量的比重也从2010年的16%下降到了11%,今后随着印度钢铁产量的增长,我国从印度进口铁矿也许会进一步下降。(3)进口矿数量地区分布。按地区划分的进口矿统计见表1。2.进口铁矿石预测依据我国未来的钢、生铁产量、国内铁矿石产量和质量、进口铁矿石质量情况,预测2015年国内生铁生产规模7.6亿吨,铁矿石消费量12.2亿吨。在理想情况下,如果消耗国内生产成品铁矿石5.5亿吨,进口铁矿石6.7亿吨,国内钢铁工业铁矿原料对外依存度55%。2020年国内生铁生产规模7.9亿吨,铁矿石消费量12.7亿吨。如果消耗国内生产成品铁矿石6亿吨,消耗进口铁矿石6.7亿吨,国内钢铁上业铁矿原料对外依存度52.9%。由此可见,在较长时期内,国内钢铁生产需要进口铁矿量将保持在6.5亿吨以上,铁矿原料对外依存度居高的形势将长期存在。四、我国境外铁矿资源开发状况我国境外投资铁矿产业可划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上世纪八十年代至2000年进展相对缓慢,仅成功开展两宗境外铁矿合资开发和收购。2000年至2006年,形成了境外铁矿合资开发和收购的第二轮热潮。随着钢铁产能的进一步增长,对原料供应的稳定及市场风险关注程度日益提高,国家《钢铁产业发展政策》的引导作用逐步显现,出现了2008年以来新一轮境外铁矿合资开发和境外矿业公司股份收购热潮。境外铁矿资源掌控和开发以国内大型钢铁生产、贸易企业集团为主导一些有实力的非钢大型企业集团介入其中也取得了预期成果。截止目前,已明确加大铁矿项目投资的推动,预计将能够新形成的合资铁矿权益矿规模超过2亿吨。境外铁矿资源项目的进一步推进,将能够有力地缓解和改善我国钢铁工业铁矿原料保障局面。五、利用国内国外两种铁矿资源的总体思路建议我国钢铁工业发展迅速,铁矿石对外依存度仍将长期处于高位。我国铁矿石进口来源主要为澳大利亚、巴西、印度等主要生产国,国际铁矿石贸易市场存在三大矿山高度垄断格局,为应对钢铁工业铁矿依存度过高的事实,综合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利用的形势,提出如下方面的思路建议:1.坚持充分而有效地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仍是保障我国钢铁工业稳定发展的基本战略受我国铁矿资源禀赋条件限制,决定了国内铁矿石不能完全满足钢铁工业需求,而且我国钢铁产量还将保持一定的增长,并在较长时期维持7亿吨以上的产量水平,相应将要大量依靠进口铁矿石维持高水平的钢铁生产。因此,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是保障我国钢铁工业稳定发展的基本战略,也必须需要长期坚持。同时要加大高水平的国内废钢资源的回收利用。2、提高认识,增强国内铁矿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产业地位从战略高度审视,增强国内铁矿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产业地位,大幅降低目前国内铁矿过高的不合理税赋,明确国内铁矿资源开发的方向,有利于增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信心,增强钢铁产业竞争力和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这对于保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维护我国钢铁工业安全运行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3.大力支持企业“走出去”战略,建立境外铁矿资源保障基地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我国海外铁矿资源掌控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矿山开发建设期长,多数处于前期工作阶段,还不能有效解决目前的燃眉之急。截止2011年底,我国海外权益矿量仅5200万吨,占进口铁矿总量不到10%,与日本、韩国等主要产钢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因此,要切实大力支持国内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一方面支持企业境外掌控开发资源,不断提高权益矿的比例,力争在海外建立长期有效的多元化多渠道多方式的稳定铁矿石基地,使得海外铁矿权益矿的比例达到我国进口矿比例的50%以上,这是我国获取进口铁矿定价权的最重要最关键的因素;另一方面可考虑支持企业在境外建设钢厂,促使国内钢铁产能转移,既可利用当地资源和市场,还可缓解国内钢铁产能过剩的压力。4.完善我国工业布局,合理充分有效利用国内国外两种铁矿资源在目前国内钢铁产能已满足我国总体需求的前提下,应结合兼并重组和淘汰落后,在不增加生产能力前提下,统筹考虑市场需求、交通运输、环境容量和原燃料、配套基础设施保障等,优化产业布局,特别是加快沿海钢铁布局,充分有效地利用好国外铁矿资源。5.积极应对铁矿石贸易金融化,降低钢铁工业成本波动的影响继2010年铁矿石长协定价体系崩溃后,2011年以必和必拓为首的铁矿石巨头继续推进铁矿石的现货交易,在新加坡推出现货交易平台-GlobalOre,铁矿石协议短期化、定价指数化、交易金融化已成事实。而我国钢铁行业也在积极应对,2011年10月,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发布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2012年1月,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和北京国际矿业权交易所共同发起的中国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希望在未来的铁矿石国际贸易定价中寻得主动,积极建公平公开合理的铁矿石价格机制,同时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