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论语》十二章 《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1页
5.《论语》十二章 《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2页
5.《论语》十二章 《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3页
5.《论语》十二章 《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4页
5.《论语》十二章 《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

《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任务情境学习任务儒家思想在我国流传了两千多年,可以说每一个中国人的行事风格都会受到儒家观念的影响。本课选编了儒家的三篇论述文章,让我们体会儒家观念的演变与发展。1.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理解文言句式,翻译重点语句。2.注意这些经典篇章在论述道理方面的巧妙之处,如善用比喻、对比,思路简洁明晰等。3.结合以前读过的孔子、孟子、曾子等人的作品,感受先秦时期百家争鸣的盛况,并对其思想进行恰当的评价。4.结合自己所了解的历史文化知识,思考先秦儒家的思想智慧对塑造中华民族精神所起的作用;领会先秦诸子对社会人生的洞察,思考其思想学说对立德树人、修身养性的现实意义。单篇文本研读课《论语》十二章一、人物简介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其思想核心是“仁”。其学说对中国乃至世界都有极深远的影响,孔子也位于“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列。二、写作背景春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社会动荡的时代。由生产力的发展而引起的社会生活的变化,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权力下逮(权力被下级夺取)、礼仪僭越(超越本分)的现象,是孔子思想产生和形成的社会根源。鲁国是周朝的同姓诸侯国之一,其在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特殊性(典型周礼的保存者和实施者)是孔子儒家思想产生的特殊土壤。三、文化常识语录体经典——《论语》《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编辑而成。全书共二十篇,涉及哲学、政治等,内容丰富。《论语》各章独立成篇,其排列次序在内容上没有必然的联系,只是大致归类。每一章只有三言两语,简单明了,接近口语,后人称这种简短的形式为语录体。《论语》所体现的思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孔子创造性地提出了“仁”,以仁释礼。“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精髓,也是孔子政治思想、伦理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和前提。

(2)孔子提出了“孝悌”和“忠恕”两个辅助思想,主张以“温和”的方式治理动乱的社会。

(3)孔子还从“仁”出发,提出了许多道德修养理论,如“克己复礼”。他还把“仁”推演为恭、宽、信、敏、惠等具体的道德要求,以及中庸之道。四、文本分析【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①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②而正③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注释:①敏:勤勉。②有道:指有才艺或有道德的人。③正:匡正,端正。译文:孔子说:“君子吃饭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安逸,对工作勤勉而说话谨慎,到有道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了。”章解:本章孔子认为,人应该克制欲望,敏于事而慎于言,多向优秀的人学习。【2】子曰:“人而①不仁,如礼何②?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注释:①而:如果。②如礼何:怎样对待礼呢?译文: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怎样对待礼呢?一个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怎样对待乐呢?”章解:本章孔子提出了“仁”的重要性。【3】子曰:“朝闻道①,夕死可矣。”(《里仁》)注释:①道:道理,指真理。译文:孔子说:“早晨能够得知真理,即使当晚死去,也没有遗憾。”章解:本章孔子提出了“道”的重要性。【4】子曰:“君子喻①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注释:①喻:知晓,明白。译文:孔子说:“君子明白的是大义,小人明白的是私利。”章解:本章提出了义利问题。孔子认为,利要服从义,要重义轻利。【5】子曰:“见贤①思齐②焉,见不贤而内自省③也。”(《里仁》)注释:①贤:贤人,有贤德的人。②齐:看齐。③省:反省,检查。译文:孔子说:“看见贤人就应该想着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有没有类似的毛病。”章解:本章孔子提出了完善自己的人格和学问的重要方法。【6】子曰:“质胜文则野①,文胜质则史②。文质彬彬③,然后君子。”(《雍也》)注释:①质胜文则野:质朴超过文采就会粗野鄙俗。质,质朴、朴实。文,华美、文采。野,粗野、鄙俗。②史:虚饰,浮夸。③文质彬彬:文质兼备、配合适当的样子。译文:孔子说:“质朴超过文采就会粗野鄙俗,文采超过质朴又难免流于虚饰。文质兼备、配合适当,这样才能成为君子。”章解:本章孔子提出了君子的标准。【7】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①,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注释:①弘毅: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弘,广、大,这里指志向远大。译文: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的任务重大而路途遥远。把实现仁德作为自己的任务,难道不重大吗?到死方才停止下来,难道不遥远吗?”章解:本章孔子提出了士人重大的社会责任及应该具备的品质。【8】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①,止,吾止也②。譬如平地③,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子罕》)注释:①未成一篑(kuì):只差一筐土没有成功。篑,盛土的竹筐。②止,吾止也:停下来,是我自己停下来的。③平地:填平洼地。译文:孔子说:“好比堆土成山,只差一筐土没有成功,这时停下来,是我自己停下来的。又好比填平洼地,虽然只倒下一筐土,如果决心继续,还是要自己去做的。”章解:本章孔子提出了坚持和自觉的重要性。【9】子曰:“知①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注释:①知:同“智”。译文:孔子说:“智慧的人不疑惑,仁德的人不忧愁,勇敢的人不畏惧。”章解:本章孔子论及了君子的基本品质,也是仁之精神境界的不同体现——智、仁、勇。【10】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①为仁。一日②克己复礼,天下归③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④。”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⑤斯语矣。”(《颜渊》)注释:①克己复礼:约束自我,使言行归复于先王之礼。②一日:一旦。③归:称赞,称许。④目:条目,细则。⑤事:实践,从事。译文: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约束自我,使言行归复于先王之礼,就是仁。一旦做到了这些,天下的人都会称许你有仁德。实行仁德要靠自己,难道是靠别人吗?”

颜渊说:“请问实行仁德的具体细则。”孔子说:“不合礼的事不看,不合礼的事不听,不合礼的事不说,不合礼的事不做。”

颜渊说:“我虽然不聪敏,请让我照这些话去实践。”章解:本章孔子谈到了如何才能做到仁。【11】子贡问曰:“有一言①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注释:①一言:一个字。译文:子贡问孔子说:“有一个字而可以终身去实践它吗?”孔子回答:“那大概是‘恕’吧!(意思是)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章解:孔子提出了“忠恕之道”,这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一条准则,也是儒家伦理的一个特色。这样,可以消除别人对自己的怨恨,缓和人际关系,安定社会秩序。【12】子曰:“小子①何莫学夫②《诗》?《诗》可以兴③,可以观④,可以群⑤,可以怨⑥。迩⑦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注释:①小子:老师对学生的称呼。②夫:那。③兴:指激发人的感情。④观:指观察政治的得失、风俗的盛衰。⑤群:指提高人际交往能力。⑥怨:指讽刺时政。⑦迩(ěr):近。译文:孔子说:“弟子们为什么不学习那《诗》呢?学《诗》可以激发人的感情,可以观察政治的得失、风俗的盛衰,可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可以使人懂得讽刺时政。近可以用来侍奉父母,远可以用来侍奉君主。还可以多知道一些鸟兽草木的名字。”章解:本章说明了孔子重视礼乐的实质精神。五、整体感知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结构和主要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论语〉十二章》的第二、九、十章谈到了____,而谈到孔子心中理想的君子形象的是第____章,谈到士人重大的社会责任的是第____章。仁六七一、给加点字注音譬如()

篑()二、通假字知者不惑__________同“智”pìkuì

四、古今异义1.敏于事而慎于言古义:______今义:①疾速,敏捷;②聪明,机警2.文胜质则史古义:____________今义:①历史;②古代掌管记载史实的官;③古代图书四部分类法(经史子集)中的第二类勤勉虚饰,浮夸3.小子何莫学夫《诗》古义:__________________今义:①xiǎozi,男孩子;人(用于男性,含轻蔑意);②xiǎozǐ,年幼的人老师对学生的称呼五、名句积累1.《〈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君子与小人价值取向不同,道德高尚者只需晓以大义,而品质低劣者只能动之以利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理解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1.理解“好学”的概念(1)请结合《〈论语〉十二章》,说说“好学”的标准或条件。答案:①坚定学习的志向,切忌分心于物质享受,以免陷于物欲,进而降低学习的效果。②学习(工作)中应多做少说。③遇到机会,时常向道德高尚的人学习并改正自己的缺点。(2)孔子认为“好学”之“学”是什么?请结合第十二章谈谈。答案:孔子认为,“学”主要是学习《诗经》经典。不学诗,无以言。学习《诗经》,可以培养自己的联想与观察能力,可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可以学到自然知识,还可以用在与父母、上级的相处上。总之,“学”的内容很广泛。2.理解“仁”的概念(1)什么是“仁”?孔子的解释是“克己复礼为仁”。请解释“克己复礼”的内涵。答案:“克己”是克制自己的欲望,自觉地约束自己;“复礼”是践行礼仪,一切言行要纳于礼。前者为内,后者为外;前者为知,后者为行。总之,就是通过人们的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礼”的规定。(2)下面的句子都带有“仁”字,说说它们分别是从哪些角度阐释“仁”的。①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②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③仁者不忧。④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答案:第①句是说“仁”与“礼”“乐”的关系。“仁”是“礼”“乐”的根本要求,“礼”“乐”是“仁”的外在表现。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就根本谈不上礼、乐的问题。第②句是说践行仁德是一个人的使命担当和沉重责任。第③句是说评判一个人是否符合“仁”的标准,“不忧”是其重要指标。一个人如果真正明白何为仁的时候,他会坦然面对人生的喜乐,不庸人自扰。第④句讲践行仁德完全取决于自己,不能由别人强制。强调践行的主动性和内在性。3.理解“道”的概念下列句子中“道”的含义是否相同?哪个“道”才是孔子心中的“道”?①就有道而正焉。②朝闻道,夕死可矣。③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答案:第①句中的“道”是道德,侧重指品德、学问。第②句中的“道”是道理、真理。第③句中的“道”是路。第②句中的“道”才是孔子心中的“道”。因为这句话是孔子爱真理甚于爱生命的誓言。生命不是我们自己选择的,但是,有了生命的我们应懂得人生的真理,知道怎样活着才是有价值的。

发表自己的见解4.在现代社会的人际交往中,你如何理解孔子的“恕”观?试简要评述。答案:孔子的“恕”观,意味着交往作为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首先要以对他人的关心友好、仁爱和善为前提,以宽厚善良的心地和包容开放的襟怀接纳对方,尽心竭力,与人为善。(如与上述观点不同,能自圆其说即可)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对今天的我们有哪些启迪?答案:“见贤思齐”是寻找一个修身进德的人生榜样,“见不贤而内自省”则是找一个反面典型。以正面形象做指引,以反面教材做镜鉴,不失为自我修养的捷径。其实,一个人起点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积极进取的精神;人有缺点或者过失也不可怕,可怕的是满身错误而不知。面对自己的种种不足或过失,我们如果能够正视它、改正它,就没有什么可担忧的了。《〈论语〉十二章》通过孔子与弟子的谈话,对学习的内容、理欲观、义利观、思想品德修养、人际交往、社会责任等问题作了说明,体现了孔子思想的博大与深邃,对我们今天加强个人修养,很有启迪意义。大学之道一、作品简介《大学》,原是《礼记》里的一篇,旧说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期的儒家作品,这是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自唐代韩愈、孔颖达维护道统而推崇《大学》,至北宋程颢、程颐极力推崇,甚至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再到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把《大学》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中庸》并列,撰《四书章句集注》时,其便成了“四书”之一。二、文化常识“四书”之首——《大学》《大学》全文文辞简约,内涵深刻,主要概括总结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儒家政治哲学也有系统的论述,对做人、处事、治国等有深刻的启迪性。《大学》提出了“三纲领”和“八条目”。“三纲领”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条目”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是实现三条纲领的途径。三、文本分析【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①,在亲民②,在止于至善③。知止而后有定④,定而后能静⑤,静而后能安⑥,安而后能虑⑦,虑而后能得⑧。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注释:①明明德:彰明美德。前一个“明”是动词,彰明。明德,美好的德行。②亲民:亲近爱抚民众。一说“亲”当作“新”,“新民”即使天下人去旧立新,去恶向善。③止于至善: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④知止而后有定:知道要达到的“至善”境界,则志向坚定不移。⑤静:心不妄动。⑥安:性情安和。⑦虑:思虑精详。⑧得:处事合宜。译文: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美德,在于亲近爱抚民众,在于使人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人由于知道要达到的“至善”境界,则志向坚定不移;有了坚定的志向,然后才能心不妄动;心不妄动,然后才能性情安和;性情安和,然后才能思虑精详;思虑精详,然后才能处事合宜。世上的万物都有根本有枝末,万事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确它们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段解:本段阐述了教育的宗旨是培养高尚的道德,并且能够把这高尚的道德推广于天下。【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①。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②。致知在格物③。物格而后知至④,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⑤皆以修身为本。译文:古时候想使高尚的道德彰明于天下的人,首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治理好自己国家的人,首先要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想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首先要提高自身的修养。想提高自身修养的人,首先要端正自己的心志。想端正自己心志的人,首先要使意念诚实。想使自己意念诚实的人,首先要获得知识。要获得知识,就在于推究事物的原理。推究了事物的原理,然后才能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了,然后才能意念真诚;意念真诚了,然后才能心志端正;心志端正了,然后才能使自身有修养;自身有了修养,然后才能把家整顿好;把家整顿好了,然后才能把国家治理好;把国家治理好了,然后才能平定天下。从天子到普通百姓,一概以修养自身作为根本。注释:①齐其家: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②致其知:获得知识。一说,把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推到极致。③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④知至: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⑤壹是:一概,一律。段解:本段阐述了实现第一段所说的教育宗旨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四、整体感知《大学之道》全文可分为两部分,请概括每一部分的大意。第一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阐述三纲的内涵和意义阐述八目的内容和相互关系一、给加点字注音格物()

庶人()

壹是()géshùyī

三、词类活用1.动词的活用知止而后有定(动词作名词)______2.形容词的活用先齐其家(使动用法)________________目标使……整齐有序四、古今异义1.则近道矣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距离短的道路(多就比较而言)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2.大学之道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实施高等教育的学校的一种,包括综合大学和专科大学、学院3.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表示另提一事一是指博学;一是指与“小学”相对“至”和“于”在此同义,都是到,到达五、特殊句式1.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判断句)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介宾结构后置句)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确它们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古时候想使高尚的道德彰明于天下的人。

提炼文中重要信息1.怎样理解“八目”的具体含义?答案:“格物”就是全面透彻地研究世界上的万事万物。“致知”就是要获得对世界上万事万物的认识。“诚意”是指在修养自身的过程中,能够做到诚实、不自欺。“正心”就是教人防止个人情感的偏向。“修身”是使个人修养达到完善的程度,是“大学”中对人的培养的最高要求,它处在“八目”的中枢地位。“齐家”是善于处理好家庭或家族内部的关系。“治国”和“平天下”是齐家的扩大和延伸。

辨析内容之间的联系2.“三纲八目”的关系以及“八目”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答案: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八目”是实现“三纲”的具体步骤。“三纲”是“八目”的指导思想。“八目”是对“三纲”的补充和发挥,“八目”的目的是实现“三纲”。“八目”的内容实际上包括“内修”和“外治”两方面:前面四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内修”;后面三目“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外治”。而其中间“修身”一环,则是连接“内修”和“外治”两方面的枢纽,它与前面的“内修”连在一起,是“独善其身”;它与后面的“外治”连在一起,是“兼济天下”。3.“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四者的关系如何?要达到“修身”,需经过哪些步骤?答案:“修身”的意思是使个人修养达到完善的程度,是《大学》中对个人修养的最高要求,它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齐家”是善于处理好家庭或家族内部的关系。“治国”和“平天下”是齐家的扩大和延伸。“修身”需要“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四个步骤。“格物”“致知”就是要通过对事物的研究而获得对世界的正确认识的过程,为下一步“诚意”“正心”奠定基础。“诚意”指的是在修养自身的过程中,能够做到诚实、不自欺。所谓“正心”,就是教人防止个人情感的偏向。这四个步骤依次做来,就可以达到修身的目的了。

深入分析论证方法4.《大学之道》采用了很多递进论述的方法,如“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请将文章中的类似论证整理出来,体会其中的逻辑关系,弄明白其中的蕴含道理。答案:“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个论述,先是由大至小,条目之间是条件关系:平天下必先治国,治国必先齐家,齐家必先修身,修身必先正心,正心必先诚意,诚意必先致知,致知必先格物。再由小至大,条目之间是因果关系:“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条目之间脉络清晰,无论是由大至小的条件关系,还是由小至大的因果关系,剖析深刻,逻辑严密。本文介绍了儒家文化的主体“三纲”“八目”,告诉人们,只有通过格物致知,摆脱外在诱惑、困扰,真心诚意地培养高尚的情操,才能够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以提高,进而使自己的家庭关系符合人伦道德,并最终完成建功立业、使天下太平的远大理想。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一、作者简介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省邹城)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代,春秋以后,他的先祖迁到邹国。他幼年丧父,靠母亲抚养教育。他年轻时,曾跟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人学习。他非常尊崇孔子,悉心钻研孔子的学说,后来成为继孔子之后儒家的又一位大师,被尊为“亚圣”。为了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他曾周游列国,并一度担任齐宣王的客卿,但他的主张并未被各国采纳。六十多岁时,他回到家乡,聚众讲学,著书立说。他同弟子公孙丑、万章等人一起,把自己的言论编成《孟子》一书。《孟子》现存七篇,是儒家经典之一,本书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二、写作背景孟子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曾去齐、鲁、宋、滕、梁等国游说诸侯。齐宣王、梁惠王等尽管对他十分礼遇,但他终因“迂远而阔于事情”不被重用,“退而与万章之徒”著书论事。孟子一贯主张“仁政”,主张实行“王道”,而当时社会流行的却是“霸道”,即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凡是行法家主张,讲求耕战,富国强兵,便取得胜利;而孟子的仁政王道学说,在当时行不通。三、文化常识雄辩滔滔的儒家经典——《孟子》《孟子》记载了孟子的言行,是一部语录体著作。笔带锋芒,常用夸张、比喻和寓言故事等增强说服力,是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孟子》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它的雄辩色彩。其特点有四:一是把握对方心理,循循善诱,引导对方不知不觉地投入自己设置的陷阱中来,使对方心悦诚服;二是气势磅礴,是非鲜明,一旦对方被纳入陷阱,便铺张扬厉,纵横恣肆,步步紧逼,不给对方辩驳的机会;三是善于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说理,围绕中心,严谨细密地展开论述;四是通过设问,使对方暴露理论弱点,然后找到突破口,发动反击。另外,《孟子》的语言气势恢宏,论辩能力极强,能在自然流畅的话语中完成自己的论点陈述,总体上具有明快练达、酣畅淋漓、气势磅礴的风格特点,对中国文学创作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四、文本分析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①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②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③恻隐④之心;非所以内交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⑥于乡党⑦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⑧之心,非人也;无辞让⑨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⑩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0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注释:①不忍人:即怜爱别人。忍人,狠心对待别人。②乍:突然、忽然。③怵(chù)惕:惊骇,恐惧。④恻隐:哀痛,怜悯(别人的不幸)。⑤内(nà)交:结交。内,同“纳”。⑥要(yāo)誉:博取名誉。要,求取。⑦乡党:同乡。⑧羞恶(wù):对自身的不善感到羞耻,对他人的不善感到憎恶。⑨辞让:谦逊推让。⑩端:萌芽,发端。,四体:四肢。-贼:伤害。.然:同“燃”。/达:流通,指泉水涌出。0保:安定。译文:孟子说:“每个人都有怜爱别人的心。先王由于有怜悯别人的心,所以才有怜悯百姓的政治;用怜悯别人的心,施行怜悯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里面运转东西一样容易了。说每个人都有怜悯别人的心是因为:如果今天有人突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面,必然会产生惊骇、哀痛的心理;这不是因为想要去和孩子的父母结交,不是因为想要在同乡朋友中博取名誉,也不是因为厌恶孩子的哭声才这样。由此看来,没有同情心,简直不是人;没有羞耻心,简直不是人;没有谦逊推让之心,简直不是人;没有是非心,简直不是人。同情心,是仁的发端;羞耻心,是义的发端;谦逊推让之心,是礼的发端;是非心,是智的发端。人有这四种发端,就像有四肢一样。有了这四种发端却自认为不行的,是自我伤害的人;认为他的君主不行的,是伤害君主的人。凡是有这四种发端的人,知道都要扩大充实它们,就像火刚刚开始燃烧,泉水刚刚开始涌出。如果能够扩充它们,便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能够扩充它们,就连赡养父母都成问题。”段解:作者从人性的角度推导政治,具体说,从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的仁心推导仁政。由于这种“不忍人之心”是人本身所固有的。所以,仁政也应该是天经地义的。五、整体感知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结构和主要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以人突然看见________将要掉入井里时的反应为依据,论证“__________________”,由此提出人都有“______”,进而论述其对为人处世、治理天下的重要性。小孩子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四端一、给加点字注音怵惕()

内交()

孺子()

要誉()

恻隐()二、通假字1.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________________2.若火之始然_______________“内”同“纳”“然”同“燃”chùnàrúyāocè

四、词类活用形容词的活用羞恶之心,义之端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自身的不善感到羞耻,对他人的不善感到憎恶意动用法五、古今异义1.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古义:____________今义:(东西的)头2.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古义:______今义:偷东西的人萌芽,发端伤害六、特殊句式1.无恻隐之心,非人也(判断句)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介宾结构后置句)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宾语前置句)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没有同情心,简直不是人。不是因为想要在同乡朋友中博取声誉。有了这四种发端却自认为不行的。

深入分析论证方法1.本文的核心是孟子认为人都具备“仁义礼智”四端,请你简要回答孟子是如何进行论证的。答案:(1)运用层进式的手法引出论证中心。首先提出一个观点:“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种“不忍人之心”就是“恻隐之心”,既然人皆有“恻隐之心”,那么,就会有“因自身的不善而羞耻,见他人的不善而憎恶”的“羞恶之心”,因而也就会有“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因而也就具备了“仁义礼智”四种发端了。这里运用直接推理的逻辑手法,层层推进,一步步逼近论证中心。(2)运用正反对比的手法引出论证中心。从大的方面来讲,先从正面立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接着从反面推论——无恻隐之心,非人也;……非人也;……非人也;……非人也;接着再把“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归为“仁义礼智”四端,最后引出所要论证的中心。正反对比,辩证有力。(3)运用例证法,如在论述全文中心“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时,孟子运用“孺子”的事例展开论述,使得观点浑厚大度。

辨析文中的观点2.孟子认为“不忍人之心”是人所固有的,即“性本善”,但又要求“知皆扩而充之”,你认为是否矛盾?为什么?答案:不矛盾。因为在孟子看来,即使人的本性是善的,由于人们的社会活动存在私欲膨胀,会导致善的本性逐渐泯灭,所以必须在后天的教养中指导人们自觉地扩大充实自己的“善心”。因此,“仁政”主张具有实践意义。

学会比较阅读,辨别异同3.孔子曾经说过“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强调了后天教养的一面,那么孟子“不忍人之心”是否也强调了后天的教养呢?答案:观点一:孟子指出相近的人性就是“仁、义、礼、智”四端的“不忍人之心”,而且还举出了生动的事例来论证这种“不忍人之心”是人所固有的。没有它,简直就不是人。从这里可以看出,孟子把“仁、义、礼、智”这些社会性质的道德观念说成是人的天性里所固有的,是与生俱来的,甚至带有生理性色彩。观点二:孟子也不是完全否认后天教养的作用。因为他认为“不忍人之心”包含四个方面,即“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简称“四心”。而这“四心”只是“仁、义、礼、智”这四种道德范畴的发端,或者说“四端”。这“四端”就像刚刚燃烧的火或刚刚流出的泉水一样,还需要“扩而充之”才能够发扬光大。不然的话,就会熄灭或枯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