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课件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1页
第14课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课件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2页
第14课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课件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3页
第14课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课件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4页
第14课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课件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本单元主要讲述了文化传承与传播的多种载体及其对世界文化多样性、创造性的意义,以及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文化传承载体——在中外历史上,人类借助学校教育传授文化,借助编译出版传播文化,借助图书文博传承文化。从2000多年前孔子创办的私学和亚历山大博学园,到中世纪西欧的大学和两宋的书院,以至今天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巴黎的卢浮宫、纽约的大都会、北京的故宫博物院,人类传承与保护文化的努力从未停歇。·文化遗产保护——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镌刻着民族的历史足迹和文化传统,而且书写着世界的多样色彩和丰富内涵,保护历史遗址、文物、典籍、建筑(如万里长城、故宫)等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京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意义重大。第14课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任务目标按图索骥了解历史上学校教育、留学教育、书刊出版、翻译事业以及图书馆、博物馆在文化传承与传播中的作用。问题式预习一、学校教育的发展1.古代中国教育的发展(1)主要形式及表现①主要形式:_______________。官学和私学②表现(2)意义①保存与传播了古代文化②古代典籍得以传承③科举考试的推行,也有赖于官学和私学的支撑2.世界学校教育的发展(1)起源:古希腊产生了欧洲最初的学校形式,奠定了______教育的基础。(2)发展分科3.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填序号)北京大学_________清华大学_________①1911年创办清华学堂②创建于维新变法运动中③第一所由中央政府建立的综合大学,又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④1928年组建为大学⑤1917年蔡元培接任校长,定位为“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学术研究的重镇⑥延聘国内外著名学者执教,迅速发展成为全国高水平的大学②③⑤①④⑥4.新中国教育的发展时间成就意义1949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决定教育要为____________服务,学校要向广大工农开门,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中国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在文化传承、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学校教育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文化大革命”爆发后教育事业受到很大破坏国家建设时间成就意义“文化大革命”结束后____________恢复,教育事业重新走上正轨在文化传承、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学校教育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________,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教育改革的步伐加快20世纪90年代国家开始实行“____________”发展战略,大量增加教育投入

5.学校教育发展的影响:在文化传承、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学校教育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高考制度现代化科教兴国二、印刷书的诞生1.起源(1)世界:约在公元前30世纪,埃及出现的____________,一般被认为是书籍的雏形。(2)中国:用竹片或木板作书写材料的______和用缣帛作书写材料的帛书,盛行于春秋战国乃至秦汉时期。2.发展纸草书卷简策3.历史意义(1)_________的诞生,堪称具有革命性的转变,掌握书籍的不再是少数人。(2)有助于文化的大众化,对提高人们的文化修养、促进各民族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印刷书三、图书馆的成长西方公元前7世纪的亚述____________建立的图书馆是古文明遗址中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书籍最齐全的图书馆_________、大教堂和大学图书馆,在保存古典时期文化遗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私人图书馆兴起,图书馆逐渐发展出服务公众的职能19世纪下半叶,英、美等国家出现了面向所有人开放的具有近代意义的_______________

巴尼拔王修道院公共图书馆中国官藏:朝廷设有专门掌管______的史官,并建有“府”“阁”“堂”“室”等藏书之所私藏:伴随私学的出现得到发展,明清两代尤其突出。明朝中期建造的_________,是古代中国私家藏书的代表1909年,清政府开始筹建_______________;1916年起,凡在内务部立案的出版图书均交京师图书馆收藏,国家图书馆的职能开始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京师图书馆改名为“北京图书馆”,1998年改称“_______________”。全国范围内逐渐建立各级各类的图书馆

典籍天一阁京师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四、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1.古代的博物馆:公元前290年前后,托勒密·索托在埃及亚历山大城创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专门收藏文化珍品的缪斯宫。缪斯宫后来被称为“亚历山大博物馆”,一般认为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亚历山大博学园2.近代博物馆地域发展西方1683年,牛津大学建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被视作第一个具有近代特征的博物馆18世纪,建立了英国的不列颠博物馆、法国的_________等

中国19世纪六七十年代,法国人_________在上海建立的自然历史博物院,是中国最早出现的近代意义上的博物馆英国亚洲文会在上海设立了主要陈列动物标本的自然历史与考古类博物馆阿什莫林博物馆卢浮宫韩伯禄地域发展中国1905年,张謇在江苏南通建立的_______________,是中国人自建的第一个公共博物馆1912年,教育部设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26年,国立历史博物馆正式开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名为“国立北京历史博物馆”1933年,蔡元培等倡议建立国立中央博物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名为“国立南京博物院”南通博物苑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地域发展中国_______________成立于1925年10月10日,是为保护清朝宫廷遗留下来的文物珍品而建立的,是中国最大的古代艺术博物馆,也是世界著名的博物馆1959年7月建成的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是中国第一个综合类军事博物馆2003年2月,_____________________正式组建,该馆是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3.博物馆建设的意义(1)博物馆是征集、收藏、展示、研究自然和人类____________的重要场所。(2)博物馆是进行国民教育的重要场所,全方位向公众提供关于自然、文化各领域的知识,以一种特有的方式担负着文化传承和传播的使命。文化遗产【教材开发】观察教材P77图片“《白鹿洞书院揭示》”并阅读文字说明,该“揭示”作为书院的学规,对后世产生了哪些影响?提示:强化儒家思想的地位,凸显儒学的教化功能,有利于儒家文化的传承;同时,对科举制的发展也起到支撑作用;有利于巩固统治。【知识拓展】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1088年,意大利建立了第一所正规大学——博洛尼亚大学,它是欧洲最著名的罗马法研究中心(也被称为欧洲“大学之母”,即欧洲所有大学的母校)。【教材开发】阅读教材P78“历史纵横”,谈谈你对留学教育的认识。提示:促进了中国教育的现代化;培养出大批栋梁之材,促进了中国近代科技、经济、军事、思想文化、文学艺术水平的提高;引进了西方思想文化,促进了中国思想解放。【认知升华】中国古代教育与近代教育的不同(1)教育目的:中国古代以培养封建官僚、巩固封建统治为目的;中国近代以培养实用人才、救亡图存为目的。(2)教育内容:中国古代以儒家经典为主,与科举考试相结合;中国近代注重自然科学与实用技能,融汇中西。【图解历史】现代中国的教育【认知升华】造纸术与印刷术对欧洲文化的影响(1)造纸术传入欧洲,改变了欧洲人使用绵羊皮作为书写材料的历史,大大推动了文化的传播和书籍的保存。(2)印刷术传入欧洲,大大提高了印刷的速度和质量,进一步推动了报纸、杂志的普及。【认知升华】中国图书馆的发展阶段及主要特征【视野拓展】中国古代的图书馆系统可分为四大类型,即官府图书馆(以皇家图书馆为主体)、私家图书馆、寺观图书馆和书院图书馆。四大类型图书馆在功能表现上的一个共同点是:治书以供治学。——摘编自蒋永福、张世颖《治书以供治学:中国古代图书馆的基本功能》【认知升华】博物馆的阶段特征(1)早期①藏品数量有限,主要是战利品、古物。②对藏品进行收集、陈列,但未从博物馆学角度进行整理研究。③作用主要是展示胜利者的成就。④博物馆的功能未能从其他机构的功能中分离出来。(2)中古时期①藏品中既包括古物,又包括艺术品等其他藏品。②既进行收藏,又进行研究,还兼具教化功能。③多是修道院或教堂的附属品。(3)近代①博物馆教化功能强化。②更加趋向社会化。【认知升华】博物馆与图书馆的区别(1)图书馆是以保存人类文化典籍为主的文化设施。(2)博物馆是通过征集、收藏、展示、研究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普及自然、文化知识的文化设施。任务型课堂学习任务一学校教育与文化的传承和保护1.史料探究材料一自秦代焚书、秦末战乱、汉初无为而治前后近百年,私学教育从未停顿。私学生徒数倍于太学生。地方官学发展迟缓,郡国内不过一校或数校。地方私学更远远超过地方官学。官学系统中几乎全无启蒙教育,蒙童教育则几乎全由私学或家学承担。秦末战乱,私学犹存,讲诵弦歌之声不辍。汉初尚黄老之学,官学未立,各种学术流派都以私学方式传播。汉武帝独尊儒术,立五经博士,后置太学。黄老道法阴阳纵横以至杂家仍以私学讲授。古今经学之争起,今文经学常居主导地位,古文经学常以私学讲授,不断展开斗争,各自发挥了自己的特长,最后促进了两大学派的相互吸收和融合。——摘编自史仲文、胡晓林《中国全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私学与官学相比有哪些特点,并分析私学创办的历史意义。提示:特点:私学自从创办以来从未中断;学生数量大;关注儿童启蒙教育;教授儒家以外的各家知识;私人创办。意义:有利于诸子百家知识的传承与发展;促进各派各类知识的相互碰撞,各学派知识相互吸收和融合;有利于地方文化知识的普及;有利于人才的培养。材料二北宋的最高统治者认识到了书院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朝廷面临的士无求学之所的尴尬局面,于是通过赐书、赐额等方式,将其纳入官方的监管之下。可以说从宋代开始,书院自身已经进行了调整,即从单纯追求学术研究与传播的办学模式向追求学术研究与传播和为科举服务并行的办学模式转变。——摘编自李兵、李文艺《对中国古代书院教育科举化原因的思考》(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书院教育的社会作用。提示:满足了知识分子读书应试的需要;弥补了官办教育的不足;提高了大众素质;促进了文化的普及。材料三

1100—1200年,大量的新知识涌入西欧,这些新知识冲破了大教堂学校和修道院学校的束缚,产生了有学问的职业。它吸引了来自欧洲各地的求知欲旺盛的青年……来到巴黎和博洛尼亚,组成那些学术行会,并给予我们对于大学的最初和最好的定义:一个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社团。——摘编自贺国庆《欧洲中世纪大学起源探微》等(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中世纪欧洲大学的勃兴带来的积极影响。提示:推动了科学和知识的传播;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和繁荣;是现代大学的雏形,为大学的组织形式打下了基础;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作了准备。2.史论拓展——教育与文化的双向关系(1)文化变迁影响教育的发展与改革。文化是不断变迁的,其变迁主要表现在文化的内容和结构上,由于文化规定了教育的方向,所以会对教育的发展与改革产生影响。(2)文化传统制约教育活动过程。文化传统由价值体系、知识经验、思维方式、语言符号组成,这几个组成部分融入教育活动中,影响着教育的诸多方面。(3)文化水平影响教育的发展水平。古代社会文化发展水平低,教育的发展水平也就停留在以原始教义为主要内容的发展层面上,随着人类文化水平的提高,教育发展水平将会达到更高的程度。(4)教育是传递文化的重要手段、文化继承的基本形式、保存文化的最佳形式。学校教育因其具有明确的目的、周密的计划、专门的场所、集中的时间、精选的内容与适宜的方法等特点,古往今来,一直承担着传递文化的重要功能。(5)教育能够进行文化选择,提高文明水准。教育对文化的选择功能体现了教育对文化发展的积极引导和自觉规范。教育的文化选择符合特定社会政治制度的利益,也符合人的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6)教育是对文化的创造和更新。教育通过对受教育者的传道、授业、解惑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使他们不仅能适应和参与现实社会的文化活动,而且能根据未来社会的需要创造更为美好的文化。(7)随着教育方式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通过广泛的文化交流,不断地吸引其他民族的文化精华,补充、更新和发展本民族的文化,也是文化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3.迁移运用(1)(2023.1·浙江卷)宋代是书院发展的重要时期。有北宋学者云:“五代学校不修,学者多各从其师,是以庐山有白鹿洞书院,嵩阳、岳麓亦各有书院,国朝各赐以书籍。后庠序之教兴,而所谓书院者,未之或闻矣。”南宋朱熹重建白鹿洞书院,有官员谓:“国朝偃武崇文,首善太学,其后天下州郡始相继有请建书院以养士。”据此材料,无法得出的结论是(

)A.五代时学校凋敝、书院兴起B.北宋一度出现学校兴盛而书院衰落的现象C.宋代崇文抑武,推动书院发展D.宋代书院成为科举考试与人才培养中心√D

解析:根据材料“后庠序之教兴,而所谓书院者,未之或闻矣”“首善太学,其后天下州郡始相继有请建书院以养士”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书院曾经一度衰落,后来中央太学、地方书院都是人才培养的机构,D项据材料无法得出,符合题意;根据材料“五代学校不修,学者多各从其师,是以庐山有白鹿洞书院,嵩阳、岳麓亦各有书院”可知,五代时学校凋敝、书院兴起,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根据材料“后庠序之教兴,而所谓书院者,未之或闻矣”可知,北宋一度出现学校兴盛而书院衰落的现象,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根据材料“国朝偃武崇文,首善太学,其后天下州郡始相继有请建书院以养士”可知,宋代崇文抑武,推动书院发展,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2)1902年有人在日记中写道:“今岁省城将一切书院改为大学堂,选才华秀美者入堂肄业,每月给薪水,所学以西法为要,有主教,有助教,以通西法者为之,此外又延洋夷为师(刻下尚未延来),在堂助教者,闻洋夷为师而告退之者数人,可谓有志气者矣。”这反映出(

)A.作者具有排外倾向B.作者主张中体西用C.维新运动渐入高潮D.“天朝上国”观念盛行√A

解析:根据材料“闻洋夷为师而告退之者数人,可谓有志气者矣”可知作者赞赏退学的行为,将在新式学堂退学作为有志气的表现,说明作者并不赞成新式教育,对西学和外国人充满排斥,故选A项;作者反对西学,也反对西方新式教育,体现了鲜明的排外色彩,比较符合封建顽固派的思想信念,排除B项;1898年戊戌变法后,维新运动已经宣告失败,排除C项;甲午中日战争后,传统的宗藩体制已经解体,外交近代化的发展使天朝上国的观念逐渐消散,排除D项。学习任务二图书文博与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活动一印刷书的产生1.(2023.1·浙江卷)1450年左右,德国人谷登堡发明了一种会在低温下熔化,却可以在被挤压时保持足够硬度的特殊金属合金,并用翻砂铸模法制作字母活字字模,且每一个单字都可以压缩。他做成的木质印刷机可用远远超过任何雕版印刷机的速度来印刷书籍,且最终成品的品质斐然。他的发明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A.催生了被视作“新一代的书籍”的印刷书B.开始使用活字印刷术印刷书籍C.奠定了分科教育的基础D.促进了图书馆的诞生√A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约15世纪中期,德国人谷登堡采用金属活字印刷,这成为现代印刷术发展具有象征意义的重大事件,直接催生了被视作“新一代的书籍”的印刷书,故选A项;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开始使用活字印刷术印刷书籍,排除B项;古希腊产生了欧洲最初的学校形式,奠定了分科教育的基础,排除C项;公元前7世纪,亚述巴尼拔王朝就已建立图书馆,排除D项。2.(2024·甘肃联考)书籍是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在一些中世纪图书馆或修道院里,很多手稿用铁链拴在书架上,大多扉页上写有“护书警言”,诅咒窃书、不归还或刮除警言者。若有违反,会遭受开除教籍、身患恶疾、不得救赎等惩罚。这表明当时(

)A.书籍珍贵且专属少数群体B.拥有规范的图书借阅制度C.这些书籍都属于神学图书D.窃书或不还会受法律严惩√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中世纪欧洲的一些图书馆或修道院里,很多手稿用铁链拴在书架上,而且诅咒窃书、不归还或刮除警言者,违反还会受到惩罚,当时社会书籍主要是在图书馆和修道院里,并且人们非常看重书籍,说明书籍珍贵且专属少数群体,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对书籍的重视,没有图书借阅制度的相关信息,排除B项;材料说的是“在一些中世纪图书馆或修道院里”的书籍,并不能由此得出这些书籍都属于神学图书,排除C项;材料只体现出会诅咒窃书、不归还者,并没有说会受法律严惩,排除D项。活动二图书馆与博物馆的发展1.史论拓展——理解现代图书馆的社会功能(1)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图书馆的产生,是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的需要。有了图书馆这一机构,人类通过社会实践汲取的经验、文化、知识得以系统地保存并流传下来,成为今天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2)开展社会教育。近代,资本主义大工业的产生,要求工人有较多的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图书馆从而真正走入平民百姓当中,担负起提高工人的文化教育水平的任务。现代社会,图书馆成为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基地,担负了更多的教育职能。(3)传递科学情报。传递科学情报是现代图书馆的一个重要职能。图书馆丰富、系统、全面的图书信息资料,成为图书馆传递科学情报工作的物质条件。在信息时代,图书馆的科学情报功能将得到进一步加强。(4)开发智力资源。图书馆收藏的图书资料,是人类长期积累的一种智力资源,图书馆对这些资源进行加工和开发。图书馆同时还承担人才培养的职能。(5)提供文化娱乐。图书馆提供的服务,满足了社会对文化娱乐的需要,丰富和活跃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在精神文明建设中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2.迁移运用(1)1653年,英国切萨姆图书馆购买了丰富的神学、科技、法律、历史、医学等方面的书籍,服务于专家或受过良好教育的上流人士。19世纪中期,该图书馆开始向社会所有阶层提供各种资料和媒介。这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