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溶液7.4结晶现象逐点导讲练课堂小结作业提升学习目标课时讲解1课时流程2晶体和结晶(1)冷却结晶法(2)蒸发结晶法混合物的分离(1)过滤(2)结晶法结晶法的应用:粗盐的提纯怎样可以制得这样美丽的晶体呢?结晶现象课时导入感悟新知知识点11.晶体: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叫晶体。通常情况下,晶体都有规则的形状和固定的熔、沸点,不同晶体的形状和熔、沸点不同。晶体与结晶知1-讲感悟新知2.结晶:形成晶体的过程。(1)应用:将溶质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分离两种可溶性的固体混合物。(2)结晶方法:①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固体物质,一般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也称冷却结晶法),如硝酸钾、硫酸铜的结晶;②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的固体物质,常采用蒸发溶剂结晶法,如氯化钠的结晶。结晶依据如下:知1-讲感悟新知知1-讲感悟新知知识拓展:1.晶体析出后,剩下的溶液叫母液,母液是该温度下该晶体的饱和溶液。2.从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晶体通常结合着一定数目的水分子,这些水分子叫做结晶水。带有结晶水的化合物为结晶水合物,如胆矾(CuSO4•5H2O)等,有些晶体中不含结晶水,如NaCl、KNO3。知1-讲知1-练感悟新知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流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经过第①步操作,海水的成分基本不变B.蒸发池中,食盐溶液逐渐变浓C.经过第③步的操作,进入结晶池后,继续蒸发水,有④发生D.析出氯化钠晶体后的母液是食盐的不饱和溶液例1D考向结晶及其应用题型1物质结晶时的变化感悟新知解题秘方:分析海水晒盐每一步流程的目的,得出结晶过程中溶质质量分数、溶液饱和程度的变化。解析:第①步操作将海水引入贮水池,海水的成分基本不变;蒸发池中,水分蒸发,食盐溶液逐渐变浓;经过第③步的操作,溶液进入结晶池,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后,继续蒸发水,有氯化钠晶体析出;析出氯化钠晶体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知1-练感悟新知知1-练拓展视野:海水晒盐目前,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方法主要是“盐田法”,这是一种古老且至今仍广泛沿用的方法。盐田一般分成两部分:蒸发池和结晶池。先将海水引入蒸发池,经日晒蒸发水分到一定程度时,再引入结晶池,继续日晒,海水就会成为食盐的饱和溶液,再晒就会逐渐析出食盐。这时得到的晶体就是我们常见的粗盐。知1-练感悟新知下列有关结晶的说法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降低温度一定会析出晶体B.只有蒸发溶剂才会出现结晶现象C.腌菜晾晒时表面出现很多小晶体,是因为发生了化学变化D.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例2D题型2结晶的方法感悟新知解析:大多数饱和溶液,降低温度会结晶析出晶体,如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而少数溶液则需要升温才会析出晶体,如饱和石灰水;腌菜晾晒时表面出现很多小晶体,其实质是蒸发结晶,没有产生新的物质,是物理变化;溶液中析出晶体,说明此条件下它不能再溶解该溶质,肯定是饱和溶液。知1-练感悟新知知1-练特别提醒:1.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都需先将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2.结晶后得到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3.饱和石灰水降温后得到的是不饱和溶液,无结晶现象。知1-练感悟新知[中考·荆州]图3是氯化钾、氯化铵、硝酸钾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三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大的是__________。例3硝酸钾题型3根据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确定混合物的分离方法知1-练感悟新知(2)现有30℃时接近饱和的氯化铵溶液,若要使其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一种即可)。(3)40℃时,将25g氯化钾固体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形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增加溶质(或恒温蒸发溶剂或降低温度)28.6%知1-练感悟新知(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①氯化钾中混有少量硝酸钾,可以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氯化钾②t℃时,硝酸钾、氯化钾两物质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相等③40℃时,用硝酸钾、氯化铵、氯化钾三种固体配制等质量的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依次为m1、m2、m3,则m1<m2<m3④10℃时,将硝酸钾、氯化铵、氯化钾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30℃(不考虑水的蒸发),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依次为ω1、ω2、ω3,则ω2>ω3>ω1①③④感悟新知解析:(4)①由图可知,硝酸钾、氯化钾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氯化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故氯化钾中混有少量硝酸钾,可以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氯化钾,①正确;②溶液质量未知,所含溶质质量不一定相等,②错误;知1-练感悟新知③40℃时,溶解度:硝酸钾>氯化铵>氯化钾,故该温度下,配制等质量的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硝酸钾<氯化铵<氯化钾,③正确;④10℃时,将硝酸钾、氯化铵、氯化钾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30℃(不考虑水的蒸发),升温后,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均增大,均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均不变,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不变,④正确。故选①③④。知1-练感悟新知知1-练方法点拨:结晶在混合物分离中的应用:①当物质a中含有少量物质b(如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时,可采用降温结晶法分离(或提纯)物质a;②当物质b中含有少量物质a(如氯化钠中含有少量硝酸钾)时,可采用蒸发结晶法分离(或提纯)物质b。感悟新知知识点21.概念:过滤是将液体和不溶于液体的固体混合物分离的一种方法。2.仪器和用品:铁架台(带铁圈)、滤纸、玻璃棒、烧杯、漏斗等。3.过滤器制作:将一张圆形滤纸,对折两次,然后打开,使滤纸成为圆锥形(一边为一层,另一边为三层),放入漏斗内,用少量水润湿使之紧贴漏斗内壁。固液混合物的分离——过滤知2-讲感悟新知知2-讲感悟新知4.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1)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以加快过滤的速度。(2)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主要是为了防止过滤时液体从漏斗外壁流出;漏斗内液面低于滤纸边缘,是为了防止固液混合物从漏斗壁和滤纸间流下,使固体混入滤液中,导致过滤失败。知2-讲感悟新知(3)三靠:玻璃棒末端轻靠三层滤纸一边,这是为了防止玻璃棒将滤纸戳穿;盛固液混合物的烧杯紧靠倾斜的玻璃棒中部,这是为了使混合物沿玻璃棒流入漏斗内,防止混合物溅到漏斗外面;漏斗下端紧靠接液烧杯的内壁,这是为了防止滤液溅出,且加快过滤速度。知2-讲感悟新知实验提示:进行过滤实验时:1.按要求制作过滤器,固定好实验装置。2.倾倒液体时:要注意观察液面不能超过滤纸的边缘,否则会影响过滤效果。3.过滤后的滤液若仍然浑浊,分析检查原因后,应重新过滤。知2-讲知2-练感悟新知下列各组混合物,可用溶解、过滤的方法分离的是(
)A.酒精和水B.食盐水C.食盐和泥沙D.铁粉和铜粉例4C考向过滤的原理及实验操作题型1考查过滤的原理及应用感悟新知解题秘方:可结合物质的溶解性和过滤的原理来解题。解析:过滤可用来除去水中难溶性的固体。酒精、食盐均易溶于水,因此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酒精和水、食盐和水;铁粉和铜粉均不溶于水,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食盐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可以采用溶解、过滤的方法分离。知2-练感悟新知方法规律:过滤可用来除去液体中的难溶固体杂质,也可用来分离溶解性不同的固体混合物,如白糖中混有少量泥沙,可以用先溶解再过滤的方法除去泥沙。知2-练感悟新知知2-练知识拓展:过滤在生活中应用较多,如茶杯中的金属网可滤去茶叶,豆浆机中用漏勺过滤豆渣,用多层纱布除去油中的浮渣,纱窗将树叶挡在窗户外面等。知2-练感悟新知如图是小明同学设计的过滤装置及操作示意图。(1)如图7是过滤装置,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折滤纸过程(如图8所示)中错误的是________。例5引流题型2过滤实验的操作及错误分析D知2-练感悟新知(2)进行过滤前,若滤纸未紧贴漏斗内壁,导致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3)进行过滤操作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______。A.玻璃棒下端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B.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C.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D.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边缘过滤速度慢D感悟新知解题秘方:直接根据过滤操作中的“一贴、二低、三靠”来找错误。解析:(1)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D中的滤纸,接口处出现缝隙,液体会直接进入下面的烧杯,操作错误。(2)进行过滤前,若滤纸未紧贴漏斗内壁,滤纸与漏斗壁之间有气泡,会使过滤速度慢。(3)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玻璃棒下端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漏斗内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知2-练感悟新知知2-练解法提醒:过滤后的滤液仍然浑浊,其原因可从两个方面去分析:固体杂质没有除尽:如过滤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或滤纸破损,使固体杂质进入滤液。二次污染:如承接滤液的烧杯不洁净,含有不溶性杂质等。感悟新知知识点31.实验原理:粗盐是指通过海水晒盐而得到的盐,粗盐中含有较多的不溶性杂质(如泥沙等)。将粗盐用足量的水溶解后过滤,将滤液蒸发水分后可得到精盐。2.仪器和用品: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药匙、漏斗、铁架台(带铁圈)、蒸发皿、酒精灯、坩埚钳、胶头滴管、滤纸、火柴等。混合物分离的应用——粗盐的提纯知3-讲感悟新知3.主要步骤:称量、溶解、过滤、蒸发。经过这几步操作后除去的是难溶性杂质。4.注意事项:①溶解时要保证粗盐全部溶解,用玻璃棒搅拌时不要碰到烧杯壁;②过滤操作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过滤后若滤液浑浊则需再次过滤;③蒸发皿可直接加热,蒸发时倒入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蒸发皿容积的三分之二;加热过程中需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利用余热使滤液蒸干。知3-讲感悟新知规律总结:玻璃棒的作用:1.在溶解操作中:玻璃棒起搅拌作用,加速粗盐溶解。2.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起引流作用,防止固、液混合物溅出。3.在蒸发操作中:玻璃棒起搅拌作用,防止局部温度过高引起液滴飞溅。知3-讲知3-练感悟新知[中考·连云港]下列有关粗盐提纯实验中的相关装置和操作,正确的是()例6A考向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题型1粗盐提纯操作的正误判断感悟新知解析:溶解操作应在烧杯中进行,用玻璃棒不断搅拌,A正确;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漏斗下端没有紧靠烧杯内壁,B错误;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C错误;不能用手直接拿热的蒸发皿,应用坩埚钳夹取,D错误。知3-练感悟新知知3-练误区警示:“粗盐提纯”实验中需注意的问题有:1.称量时应左物右码,左右两盘各放一张质量相等的纸。2.溶解时用玻璃棒充分搅拌,使氯化钠完全溶解,以免造成实验误差。3.过滤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4.蒸发时用玻璃棒不停地搅拌,使液体受热均匀,不能等水蒸干时再停止加热,否则会造成固体飞溅。知3-练感悟新知[中考·岳阳]小文同学做粗盐(含难溶性杂质)提纯的实验并计算精盐产率,如图9是部分操作示意图,请回答:(1)操作②过滤后,溶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写一条)
(合理即可)。例7滤纸破损题型2粗盐提纯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知3-练感悟新知(2)操作③中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示中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填序号)。(4)操作①溶解过程中有部分液体溅出,会使所得精盐的产率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④①②③偏低感悟新知解析:(1)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可能的原因是滤纸破损、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或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等。(2)操作③是蒸发操作,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3)粗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粗盐提纯是通过溶解(把不溶物与食盐初步分离)、过滤(把不溶物彻底除去)、蒸发(氯化钠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得到食盐)得到精盐的过程,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④①②③。(4)操作①溶解过程中有部分液体溅出,会导致获得的精盐的质量偏小,会使所得精盐的产率偏低。知3-练感悟新知知3-练方法点拨:粗盐提纯的步骤及实验成功的关键:1.称量时:托盘天平使用时要调平衡,读数要准确;取药品要规范,不撒落。2.溶解时:搅拌要匀速,不能过快,防止有液体溅出。3.过滤时:要规范装置和操作,做到“一贴二低三靠”。4.蒸发时:不断搅拌,以防局部温度过高;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5.转移时:要全部转移进行准确称量。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速公路智能交通系统2025年智能交通系统与智慧交通应用报告
- 基于5G商用深化2025年边缘计算行业应用案例分析报告
- 烧烤场地外租赁合同协议
- 消防验收咨询费合同范本
- 闲置水泥仓收购合同范本
- 猫咪寄养健康协议书模板
- 铸造承包合同协议书范本
- 长期合作的物流合同范本
- 项目部采购护栏合同范本
- 生物质燃料采购合同协议
- 财务共享公司建设方案
- 小学数学-二年级升三年级暑假数学作业-口算 +竖式计算
- 2025至2030内燃机市场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汽车散热器安装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 2025年陕西延长石油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带答案详解)
- 山西省烟草专卖局(公司)笔试试题2024
- 江苏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属国有企业招聘笔试真题2024
- 华为emt轮岗管理制度
- Alport综合征基因诊断
- 搜身带离技术课件
- 光伏电站设备移交生产验收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