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人教版综合练习(上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1页
云南省玉溪市(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人教版综合练习(上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2页
云南省玉溪市(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人教版综合练习(上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3页
云南省玉溪市(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人教版综合练习(上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4页
云南省玉溪市(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人教版综合练习(上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省玉溪市(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人教版综合练习(上学期)试卷及答案

姓名____班级____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1、书写(每题5分共1题)1).按图中格式选择一首本学期学过的古诗写下来

评卷人得分2、填空题(每题2分共5题)1).我会看拼音写词语。

jiùfù(

)

zhàoyào(

)

shùshāo(

)

qīnlüè(

)

xìjūn(

)

jǐbèi(

)

jīxiè(

)

shòuruò(

)

bēngtā(

)

línglóng(

)2).根据语境填写诗句。

当我们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的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中表达一家人欣喜若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让生字走进语境。

在学习中,我们要牢记老师的教huì_____,zhēn_____惜时间,克服lǎnduò_____心理,多积累,多背sòng_____,不chǐ_____下问,让好书qǐdí_____智慧,铸就我们人生的huīhuáng_____!4).诗中有景:从“绿遍山原白满川,______________”中,我感受到了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风光;诗中有情:从“_______________,唯见长江天际流”中,我感受到了李白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诗中有趣:从“______________,彩丝穿取当银钲”中,我感受到孩子们取冰玩耍的快乐;诗中有画:王维用“人闲桂花落,______________”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清幽的春山美景图。5).先将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一本正(

)

随心所(

)

(

)尽脑汁

(

)有成竹

手忙脚(

)

情不自(

)

(1)表示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的词语是(

)。

(2)一切都由着自己的心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评卷人得分3、选择题(每题2分共3题)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爱慕恩慧一知半解B.呼啸仿碍震天动地C.消毁瘦弱理所当然D.磨灭彩排应接不暇2).下列小题中,有一项字形错误,将序号填在后面括号里(

)A.推门而入B.翩翩飞舞C.急急勿勿D.心旷神怡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是哪一项?(

)A.木匣(xiá)

人影绰绰(zhuó)B.嫉妒(jí)

玲珑剔透(tī)C.聒噪(ɡuā)

嫦娥奔月(bēn)D.酿酒(liànɡ)

不计其数(shù)评卷人得分4、句子训练(每题10分共1题)1).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难道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几年后,当我再拿起那首诗,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改成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记得七八岁的时候,我第一次写了第一首诗。(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在家里撒娇的哭、发脾气的哭、打架的哭都大不一样。(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他进了饭厅,目光被餐桌上的那首诗吸引住了。(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5、连线题(每题4分共2题)1).把词语的古义和今义连起来。

掌柜

告示

印章

钱铺

榜文

旅馆

钱店

官爷

客舍

店主

官吏

印信2).将下列甲骨文与相对应的现代汉字连起来。

评卷人得分6、排序题(每题5分共2题)1).按一定的顺序把下面的词语重新排列

(1)发芽

含苞播种结果开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汽车车公共汽车运输工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端午节

中秋节

重阳节

元宵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时

分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按课文顺序排序。

①毛主席按动电钮,升起了新中国的国旗。

②毛主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

③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④群众游行。

⑤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

⑥中国人民解放军接受检阅。

⑦乐队奏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7、判断题(每题5分共1题)1).“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这句话运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评卷人得分8、诗词鉴赏(每题10分共1题)1).课内阅读。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起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1.“地下的烈火”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活棺材”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一说“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9、书面表达(每题15分共1题)1).畅想与表达。

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以不同方式帮助我们的人,他们行动总让感到温暖。请你以“感动”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题目自拟;内容具体、完整;语句通顺、流畅,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地名等相关信息,不少于400字。评卷人得分10、现代文阅读(每题5分共1题)1).阅读又是一年藜蒿香①初春时节,漫步江边,瞧见几株不起眼的小草,清新的嫩绿色让人怦然心动。走近一看,竟是藜蒿,不禁又想起了外婆做的藜蒿粑粑。②外婆家紧挨着南洞庭湖湿地,傍湖而居。开春,洞庭湖区湿地里最早钻出来,便是这迎风猛长、肆意拔节的藜蒿。③藜蒿,是故乡初春独有的野菜。藜蒿叶可做成藜蒿粑粑,可甜可咸;茎则带着独特香味,可蒸可煎。④口感独特的藜蒿,古往今来受无数文人追捧。大文豪苏轼有诗云,“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中的“蒌蒿”便是它了。⑤儿时,最盼望的便是外婆做的藜蒿粑粑。做藜蒿粑粑可不简单。掐蒿半日,剁蒿煮蒿半日,再加上蒸煮、煎饼做成粑粑又是半日,这一套流程下来,耗尽不少心力。当地人大多嫌麻烦,鲜有耐心做这道点心,唯有外婆,年年坚持,乐此不疲。她总是笑着说:“只要我的孙孙喜欢,就不麻烦!”⑥忽而想起儿时外婆带我采摘藜蒿的场景。惊蛰后的春雷,唤醒了万物。一碧万顷的芦苇荡像一条绿色的绸带随大堤延绵至远方,肥美(▲),郁郁葱葱。经过一冬的蛰伏,藜蒿绿色的嫩尖钻出泥土,伴着芦苇荡和杂草快速生长,好不热闹。清晨,大堤旁藜蒿的嫩芽尖尖微微有些潮润,伸手仿佛就能掐出水来。远处,几只白鹭翩跹起舞,悠闲地吃着草的羊群点缀其中。微风拂过,一阵阵(▲)的青草香味袭入鼻端,令人心情舒畅。⑦采摘藜蒿的过程是辛苦的。藜蒿个矮,得弯腰凑近细瞧,稍不注意,就有可能摘错,所以,藜蒿只能一根根耐心地掐。掐完半篓,连忙乐得向外婆炫耀“战绩”。结果外婆笑得合不拢嘴:“英子,你把野草都摘进篓子里啦!”我摸不着头脑。外婆耐心地教我分辨:“蓬蒿和藜蒿长得极为相似,仔细看却有很大的区别,你看——藜蒿叶片有锯齿,背面灰白色,根茎紫红色,闻起来还有一股(▲)。”⑧半日,终于摘得一篓。外婆来不及休息,便乐呵呵地开始在灶台前忙活起来,清洗、揉搓、拧干、和面,所有动作一气呵成。待到这些工序完成后,取青枣大一个墨绿色团子,揉捻成饼状,便可以均匀地贴在铁锅边了;把火烧旺,蒸汽升腾,“滋滋滋”沸水与藜蒿的交融声此起彼伏,空气中弥漫着的青草香直钻鼻尖,约莫半小时,软糯糯的藜蒿粑粑就出锅了。⑨外婆把藜蒿粑粑一一夹出来放进盘子里,我等不及拿碗筷,直接用手抓着吃了起来。刚咬下一口,藜蒿裹挟着野菜的袅袅清香立马萦绕于口齿之间,外皮软糯,香气袭人,简直停不下来。外婆在一边笑着嗔怪:“小馋猫,当心撑到!”我拍拍肚子:“放心,我这肚皮可是装下过十二个藜蒿粑粑的!”⑩后来,外出读书、工作,吃过许多摆在橱窗里的漂亮松软的藜蒿饼、咸鲜的藜蒿团,但是,都不及外婆的藜蒿粑粑香甜美味。⑪春来,又是一年藜蒿香。忽然明白,朴素的藜蒿粑粑里,承载的是千里之遥的思念与爱。(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1.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青翠

清香

清新B.青翠

清新

清香C.清香

清新

青翠D.清新

青翠

清香2.本文⑥-⑪自然段围绕“藜蒿”写了哪些事?请在下面横线上简要概括。

①外婆带“我”采藜蒿→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横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请结合短文谈谈你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第②自然段中的加点字“钻”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藜蒿在春天破土而出的样子。B.第④自然段引用苏轼的诗句目的是增加文章的诗意。C.文章第⑥自然段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烘托了“我”采摘藜蒿时愉悦的心情。D.文章多处写做藜蒿粑粑过程之复杂是为了突出外婆对“我”的爱。5.结合短文内容,说一说外婆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谈一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11、信息匹配(每题5分共2题)1).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花:①像花一样的东西

②模糊不清

③复杂的,不真实的

④颜色错杂

花白头发_____

花言巧语_____

眼花缭乱_____

朵朵浪花_____

(2)风:①风气;风俗

②景象

③态度

④传说

风言风语_____

移风易俗_____

风景优美_____

作风_____2).用“√”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尘垢(ɡòu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