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xxxx
CCSxxxxDB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TXXXX—XXXX
川产道地药材生产技术规范麦冬
(征求意见稿)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1/TXXXX-XXXX
目次
前言.....................................................................................in
1范围....................................................................................i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产地环境条件...........................................................................2
5种苗培育技术...........................................................................2
6药材栽培技术...........................................................................2
7采收与加工.............................................................................4
8包装、标识与贮存.......................................................................4
附录A(规范性)禁限用农药名单..................................................5
附录B(资料性)麦冬主要施肥时间及施肥方法..............................................6
附录C(资料性)麦冬主要病虫害种类及防治方法............................................7
附录D(资料性)麦冬产地加工主要干燥方法...............................................8
附录E(资料性)麦冬主要贮藏方法...................................................9
参考文献..................................................................................10
II
DB51/TXXXX—XXXX
»r—i—
刖g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由四川省中医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本文件起草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代代为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嘉道博文生态科技有限
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敏、胡尚钦、陈岗福、蔡晓洋、邓红梅、李红彦、万子玉、瞿雅懿、颜雨豪、
III
川产道地药材生产技术规范麦冬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川产道地药材麦冬生产的种苗培育技术、药材栽培技术、采收与加工、包装、标识与
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川产道地药材麦冬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15063复混肥料(复合肥料)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T23400地理标志产品涪城麦冬
SB/T11094中药材仓储管理规范
SB/T11095中药材仓库技术规范
SB/T11182中药材包装技术规范
DB51/T2557川产道地药材种苗分级麦冬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麦冬OphiopogonisRadix
在四川省道地产区种植、采收的百合科沿阶草属植物麦冬。访z'opogcwjaponicus(L.f.)Ker-
GawL.的干燥块根。
3.?
用苗量seedingquantity
单位面积用于繁殖麦冬种苗或生产麦冬药材的种苗数量。
3.3
单篥singletiller
植株在接近地面处所萌发的分枝,每一枝都称为单菜。
1
DB51/TXXXX—XXXX
3.4
返青turninggreen
种苗栽种后10d~15d后,苗色转青、日晒不萎,表明麦冬植株已进入正常生长阶段。
4产地环境条件
4.1环境空气
应符合GB3095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的要求。
4.9农田灌溉水
应符合GB5084农田灌溉水质量的要求。
4.3土壤
应符合GB15618中关于“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规定的指标限值的要求。作为道地药材,土壤环
境风险控制适度从严。
4.4地理气候条件
应符合GB/T23400中气候条件的要求。
5种苗培育技术
5.1品种要求
使用百合科植物麦冬Ophiopogonjaponicus(L.f.)Ker-Gawl.,物种须经过鉴定。宜选用经过审
定或认定的品种。
5.2繁育技术
采用分株繁殖法,繁育用种苗应符合DB51/T2557中一级种苗的要求,田间管理同药材生产。生
长过程中,去除混杂、变异、生长不良及遭受病虫害植株。于翌年3月中旬至4月下旬采收。
5.3种苗处理、分级与保存
采收后的麦冬植株剪去块根,切去下部根状茎和须根,保留1cm以下的茎节,切好的种苗按DB
51/T2557的要求进行分级清理、堆码整齐,并挂种苗标签。
采收的种苗宜及时栽种。如不能及时栽种,可将种苗存放在阴湿处的疏松土壤上,种苗茎基部周围
用细土护苗,种苗根部保持湿润,养苗时间不应超过7do
5.4种苗运输
运输工具应干燥、无污染,不应与可能造成污染的货物混装。
6药材栽培技术
6.1选地
2
DB51/TXXXX—XXXX
应选灌排方便、疏松湿润、土质肥沃、土层深厚、微酸性至微碱性的潮沙泥土。前茬宜禾本科作物,
以水稻最佳。
6.2整地
耕地深度以20cm〜30cm为宜,翻耕土壤,除净田间杂草、石块和前作根茎,耙细整平。
6.3栽种
6.3.1种苗选择
种苗应符合DB51/T2557的要求,宜选用优质的一、二级种苗。
6.3.2栽种时间
3月下旬至4月下旬,最迟不超过5月上旬,宜阴天栽种。
6.3.3栽种密度
用苗量为8〜10万株/667m,如用种量为10万株/667m?时,株行距为7cmXIOcm。
6.3.4栽种方式
单薨平地栽植。栽植深度3cm〜4cm,苗应垂直紧靠窝壁或沟壁,窝栽或排栽于沟内,覆盖细土,
使苗直立稳固,做到地平苗正。
6.4田间管理
6.4.2查苗补苗
灌水后至种苗返青期间,检查有无缺窝和枯死种苗,选择阴天及时补植,确保全苗。
6.4.3中耕除草
结合施肥、松土进行除草,松土深度<3cm为宜。
6.4.4间作和轮作
麦冬宜与玉米、大蒜间作。
麦冬宜与禾本科作物轮作,其中与水稻轮作最佳。
6.4.5肥水管理
6.4.5.1施肥
根据土壤肥力和植株长势进行施肥,麦冬主要施肥时间及施肥方法见附录B,肥料应符合GB15063
的要求。禁止使用多效噗等生长调节剂用于增大麦冬块根。
6.4.5.2灌溉
栽种后应当日灌水,灌至种苗高度5cm左右为宜。生产过程中遇干旱应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雨水较多时,应及时开沟排水,避免土壤湿度过大,导致根系腐烂。
6.4.6病虫害防治
3
DB51/TXXXX—XXXX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参见附录c。
农药使用应符合GB4285的要求。
7采收与加工
7.1采收
7.1.1采收期
翌年3月中旬至4月下旬,选择晴天采挖。
7.1.2采收方法
人工或机械采挖。沿麦冬行间翻松土壤,深度25cm〜28cm,使麦冬全根露出土面,抖去根部泥
土,距块根至少1cm处剪下块根。
7.2加工
除尽泥沙和杂质,清洗后晒干或烘干,再搓揉去除须根,加工后的药材符合《中国药典》的要求,
麦冬产地加工主要干燥方法参见附录D„
产地加工用水应符合GB5749„加工过程保证场地、工具洁净,不受雨淋等。
8包装、标识与贮存
8.1包装
包装前应对每批药材按照相应标准进行质量检验。符合国家标准的药材,采用不影响质量的内膜编
织袋、内膜纸箱、塑料盒等包装,禁止采用包装过肥料、农药等的包装袋包装。包装外贴或挂标签、合
格证。包装材料应符合SB/T11182的规定。
8.2标识
标签标识包括品名、基原、产地、批号、规格、净重、生产日期、企业名称等,并有追溯码。包装
物上的储运图示、标志物应符合GB/T191的规定。
8.3贮存
药材应贮藏于阴凉、干燥、避光处,主要贮藏方法参见附录E。定期检查,防止虫蛀、霉变、腐烂、
泛油等发生;不同批次等级药材分区存放;建有定期检查制度。贮藏应符合SB/T11094、SB/T11095的
规定。
4
DB51/TXXXX—XXXX
附录A
(规范性)
禁限用农药名单
A.1禁止(停止)使用的农药(46种)
六六六、滴滴涕、毒杀芬、二澳氯丙烷、杀虫眯、二澳乙烷、除草酸、艾氏剂、狄氏剂、汞制剂、
碑类、铅类、敌枯双、氟乙酰胺、甘氟、毒鼠强、氟乙酸钠、毒鼠硅、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
久效磷、磷胺、苯线磷、地虫硫磷、甲基硫环磷、磷化钙、磷化镁、磷化锌、硫线磷、蝇毒磷、治螟磷、
特丁硫磷、氯磺隆、胺苯磺隆、甲磺隆、福美肿、福美甲肿、三氯杀螭醇、林丹、硫丹、澳甲烷、氟虫
胺、杀扑磷、百草枯、2,4-滴丁酯
注:氟虫胺自2020年1月1日起禁止使用。百草枯可溶胶剂自2020年9月26日起禁止使用。2,4-滴丁酯自2023
年1月29日起禁止使用。漠甲烷可用于“检疫熏蒸处理”。杀扑磷已无制剂登记。
A.2在部分范围禁止使用的农药(20种)
表A.2在部分范围禁止使用的农药(20种)
通用名禁止使用范围
甲拌磷、甲基异柳磷、克百威、水胺硫磷、氧禁止在蔬菜、瓜果、茶叶、菌类、中草药材上使用,禁止用于防
乐果、灭多威、涕灭威、灭线磷治卫生害虫,禁止用于水生植物的病虫害防治
甲拌磷、甲基异柳磷、克百威禁止在甘蔗作物上使用
内吸磷、硫环磷、氯嘤磷禁止在蔬菜、瓜果、茶叶、中草药材上使用
乙酰甲胺磷、丁硫克百威、乐果禁止在蔬菜、瓜果、茶叶、菌类和中草药材上使用
毒死婢、三嘤磷禁止在蔬菜上使用
丁酰肌(比久)禁止在花生上使用
鼠戊菊酯禁止在茶叶上使用
氟虫月青禁止在所有农作物上使用(玉米等部分旱田种子包衣除外)
氟苯虫酰胺禁止在水稻上使用
A
5
DB51/TXXXX—XXXX
附录B
(资料性)
麦冬主要施肥时间及施肥方法
B.1基肥
可考虑每亩使用优质腐熟有机肥(人畜粪水、饼肥等)3000kg〜5000kg或商品有机肥500kg〜
1000kg,同时施入复合肥(N-P-K1:1:1)40Kg/667nl,,随整地施入。
B.2追肥
麦冬主要追肥时间及追肥种类见表B.1。
表B.1麦冬主要追肥时间及追肥种类
追肥时间追肥次数(或目的)追肥种类
每亩施入无机复(混)合肥(N-P-K1:1:1)40
2
第一次追肥:提苗生根肥Kg/667m,或根据麦冬种苗长势也可施入优质腐熟有机肥
6月中旬(人畜粪水、饼肥等)3000kg〜5000kg,同时施入尿素10
(攻苞肥)
kg,淹水均匀施用。
每亩施入无机复(混)合肥(N-P-K1:1:1)40
Kg/6671n)或根据麦冬种苗长势也可施入优质腐熟有机肥
7月下旬至8月上旬第二次追肥:分孽肥
(人畜粪水、饼肥等)2000kg~2500kg,淹水均匀施用。
每亩施入无机复(混)合肥(N-P-K1:1:2)40-70
kg/667nl2左右,淹水均匀施用。选择晴天,叶面喷施钾肥,
9月中下旬至10月上中旬第三次追肥:块根膨大肥每亩用磷酸二氢钾2.5kg,兑水50倍叶面喷施,间隔10-
15天后再次喷施。
每亩施入无机复(混)合肥(N-P-K1:1:2)25
第四次追肥:块根二次膨kg/667nl2左右,或每亩施稀人畜粪水3000kg~4000kg,
翌年2月中下旬
大肥间隔10天后每亩用磷酸二氢钾2.5kg,兑水50倍叶面喷
施。
6
DB51/TXXXX—XXXX
附录C
(资料性)
麦冬主要病虫害种类及防治方法
麦冬主要病虫害种类及防治方法见表C.1»
表C.1麦冬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病虫害名称防治时期推荐防治方法安全间隔期(天)
根结线虫病7月辛硫磷灌根,按照农药标签使用》10
移栽前哈茨木霉菌拌土,按照农药标签使用/
根腐病
9月枯草芽抱杆菌灌根,按照农药标签使用/
注:以上农药使用应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规范进行。
7
DB51/TXXXX—XXXX
附录D
(资料性)
麦冬产地加工主要干燥方法
D.1晒干
可将冲洗干净的麦冬块根摊放在竹席上曝晒,厚度3cm~5cm为宜,也可以搭建简易日光大棚,
晒干过程中每天翻晒3〜4次,使水分快速散失。晒至7成干时,可用机械或手工搓揉去除须根,再进
行晾晒,干燥至水分W18.0%。
D.2烘干
烘干温度为55℃~65°C,烘至6〜7成干时去除须根,之后继续烘烤。干燥至水分W18.0%,干
燥结束后去除须根、米粒小冬、霉变麦冬及杂质等。
8
DB51/TXXXX—XXXX
附录E
(资料性)
麦冬主要贮藏方法
E.1常温库
采用常温贮藏方法,仓库控制温度在20℃以下、相对湿度45%〜75虬贮存时间不宜超过24个月。
E.2气调库
采用现代气调贮藏方法,库内氧气2%〜4%,二氧化碳1%〜3%,温度8℃~11°C。贮存时间不宜
超过24个月。
9
DB51/TXXXX—XXXX
参考文献
[1]DB33/T950-2014浙麦冬生产技术规程
[2]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令2022年第22号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
[3]陶玲,李红彦,陈华林,李敏,周娟,苟琰.基于药材性状、产量及有效成分含量综合评价多
效陛对麦冬质量的影响[J].中药材,2019,42(10):2231-2234.
[4]吴发明,杨瑞山,陶玲,李敏,高思佳,包小红,周娟.基于药材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综合评价
探讨多效哇在麦冬中的应用中国药学杂志,2017,52(01):20-24.
[5]吴发明,王盼,蔡晓洋,殷莉丽,包小红,周娟,李敏.基于产量和有效成分含量分析套作蔬
菜对麦冬的影响[JL中国药学杂志,2015,50(23):2039-2043.
[6]吴发明,王盼,李敏,姚尹伊,包小红,周娟.基于HPLC特征图谱研究不同生长阶段麦冬有效
组分积累特征[J].中草药,2018,49(07):1682-1687.
[7]吴发明,蔡晓洋,陈辉,包小红,李敏,周娟.麦冬块根发育过程中主要化学组分积累动态研
究[J].中国药学杂志,2016,51(07):533-537.
[8]吴发明,殷莉丽,蔡晓洋,王盼,包小红,周娟,李敏.基于化学组分特征评价不同干燥方法
对麦冬品质的影响切.中草药,2016,47(20):3702-3706.
[9]吴发明,曾俊,李敏,包小红,周娟.基于药材性状特征和含量测定分析干燥温度对麦冬质
量的影响[J].药物分析杂志,2016,36(07):1310-1315.
[10]吴发明,张芳芳,李敏,林秋霞.川麦冬产地干燥方法综合评价研究[J].中药
材,2015,38(07):1400-1402.
10
DB51/TXXXX—XXXX
四川省地方标准
《川产道地药材生产技术规范麦冬》
编制说明
编制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2年06月22日
11
DB51/TXXXX-XXXX
目录
一、工作简况...........................................13
二、规范的主要技术指标确定依据与说明...................14
三、主要试验(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16
四、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程度...................14
五、与现行强制性国家标准或政策法规的关系...............14
六、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14
七、作为推荐性标准使用的建议..........................14
九、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15
十、其他应予说明的事宜................................15
H'、相关附件..........................................15
12
一、工作简况
(-)任务来源
根据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21年度地方标准制修定项目立项计
划(第二批)的通知》(川质监函(2021)304号),批准由成都中医药大学牵
头起草地方标准《川产道地药材生产技术规范麦冬》。
(-)目的意义
麦冬作为常用的大宗药材之一,其药用历史悠久,产量大,质量优。四川和
浙江是我国传统的麦冬道地产区,产自四川者为“川麦冬”,主要种植于三台县
及其周边地区,产自浙江者为“杭麦冬(浙麦冬)”,集中栽培于慈溪、余姚、
萧山等县。川麦冬与杭麦冬均为药典收载麦冬药材的正品来源,杭麦冬生长期为
2~3年,栽培面积少,产量低。而川麦冬栽培期为1年,其生长期周期短,种植面
积大,产量较高。浙麦冬种植面积逐年萎缩,川麦冬种植区逐年增加,仅四川三
台县常年种植面积已达5万亩以上,年产麦冬约15000吨,占全国总产量的70%以
上。以麦冬为主要原料的中成药总共538种。其中全国销售额前100名的中成药品
种中含有麦冬原料的品种有咽炎片、小儿肺热咳喘颗粒JI1贝清肺糖浆、铁笛片、
复方片仔余含片、参松养心胶囊等。此外,开发了以麦冬为原料的保健食品有麦
冬酒、麦冬保健茶等,日化产品如佰草集、百雀羚等,市场前景广阔。麦冬以其
较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带动了种植人员的积极性,但因缺乏相应的规范的种
植、采收、加工等技术指导内容,致使麦冬药材质量得不到保证。因此,急需建
立科学、规范的麦冬药材生产技术规程,指导麦冬科学合理的生产,有效控制生
产成本、提高麦冬质量,实现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促进麦冬大产业、
大健康的可持续性发展。
(三)起草单位
1.主要起草单位
成都中医药大学,主要负责标准的设计、样品收集、实验方案制定、实施及
标准的编制。
2.标准主要起草人及分工
按照起草人顺序,包括姓名、单位、职务或职称、承担的主要工作等内容,
见表1。
表1主要起草人及主要工作内容
13
姓名工作单位职务/职称任务分工
李敏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统筹协调/标准制定
四川嘉道博文生态科技
胡尚钦标准修订/资料复核
有限公司
四川代代为本农业科技
陈岗福董事长样品收集/标准修订
有限公司
蔡晓洋成都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标准修订/资料复核
邓红梅成都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标准修订/资料复核
李红彦成都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样品收集/测试分析
万子玉成都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田间试验/标准修订
瞿雅懿成都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样品收集/测试分析
颜雨豪成都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田间试验/测试分析
四川嘉道博文生态科技
1张雪标准修订/样品收集
有限公司
二、规范的主要技术指标确定依据与说明
(-)产地环境条件
1、环境空气
应符合控制质量GB3095二级的要求。
2、农田灌溉水
应符合农田灌溉水质量GB5084的要求。
3、土壤
应符合GB15618中关于“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规定的指标限值的要求。作
为道地药材,土壤环境风险控制适度从严。
4、地理气候条件
应符合GB/T23400中气候条件的要求。
(-)种苗培育技术
1、品种要求
14
使用百合科植物麦冬。力,opogo〃japonicus(L.f.)Ker-Gawl.,物种须经
过鉴定。宜选用经过审定或认定的品种。
2、繁育技术
采用分株繁殖法,繁育用种苗应符合DB51/T2557中一级种苗的要求,田
间管理同药材生产。生长过程中,去除混杂、变异、生长不良及遭受病虫害植株。
于翌年3月中旬至4月下旬采收。
3、种苗处理、分级与保存
采收后的麦冬植株剪去块根,切去下部根状茎和须根,保留1cm以下的茎节,
切好的种苗按DB51/T2557的要求进行分级清理、堆码整齐,并挂种苗标签。
采收的种苗宜及时栽种。如不能及时栽种,可将种苗存放在阴湿处的疏松土
壤上,种苗茎基部周围用细土护苗,种苗根部保持湿润,养苗时间不应超过7do
4、种苗运输
输工具应干燥、无污染,不应与可能造成污染的货物混装。
(三)药材栽培技术
麦冬的选地整地、栽种、田间管理参考《地理标志产品涪城麦冬》(GB/T
23400-2009)的规定。
栽种时间参考《地理标志产品涪城麦冬》(GB/T23400-2009)的规定,结
合产地生产实际,最迟不超过5月上旬。
麦冬施肥,基肥可参考《地理标志产品涪城麦冬》(GB/T23400-2009)中
基肥要求,同时增加了有机肥替代人畜粪水等农家肥的建议。根据土壤肥力和植
株长势进行施肥,可考虑每亩使用优质腐熟有机肥(人畜粪水、饼肥等)3000
kg~5000kg或商品有机肥500kg~1000kg,同时施入复合肥(N:P:K=1:1:
1)40Kg/亩,随整地施入。
追肥分四次,其中第一次追肥提苗生根肥、第二次追肥分票肥可参照《地理
标志产品涪城麦冬》(GB/T23400-2009)的要求,同时增加了无机复(混)合
肥替代人畜粪水等农家肥的建议;第三次追肥为块根膨大肥,每亩施无机复混肥
(N:P2O5:K2O=1:1:2)40-70kg左右,淹水均匀施用;第四次追肥为块根二
次膨大肥,可参照《地理标志产品涪城麦冬》(GB/T23400-2009)的要求施用。
同时增加了有机肥替代人畜粪水的建议。
禁止使用多效唾、壮根灵、膨大素等生长调节剂用于增大麦冬块根。
麦冬病虫害等防治技术可参照《地理标志产品涪城麦冬》(GB/T23400-2009)
和《浙麦冬生产技术规程》(DB33/T950-2014)中病虫害防治内容,同时增加了
枯草芽抱杆菌制剂用于麦冬根腐病的防治。
15
(四)采收技术
采收期为次年3月中旬到4月下旬。
采收方式可参考《地理标志产品涪城麦冬》(GB/T23400-2009)中采收方法进行。根
据实际生产,增加机械辅助采收,将“用锄或锹”更改为“用锄、锹或机械采收”。
(五)产地初加工技术
产地初加工可采用晒干法或烘干法。①晒干法:可将冲洗干净的麦冬块根摊放在竹席上
曝晒,厚度3cm~5cm为宜,也可以搭建简易日光大棚,晒干过程中每天翻晒3~4次,使水
分快速散失。晒至7成千时,可用机械或手工搓揉去除须根,再进行晾晒。②烘干法:烘干
温度为551~65。(2,烘至6~7成干时去除须根,之后继续烘烤。干燥至水分W18.0%,干燥
结束后去除须根、米粒小冬、霉变麦冬及杂质等。
用水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的规定,加工干燥过程保证场地、工
具洁净,不受雨淋等。
(六)包装、标识与贮存技术
包装前应对每批药材按照国家标准进行质量检验。符合国家标准的药材,采用不影响质
量的内膜编织袋、内膜纸箱、塑料盒等包装,禁止采用包装过肥料、农药等的包装袋包装。
包装外贴或挂标签、合格证,标识牌内容应有品种、基原、产地、批号、规格、重量、采收
日期、企业名称等,并有追溯码。
放行应制定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放行制度,有审核、批准、生产、检验等的相关记录。
不合格药材有单独处理制度。
麦冬药材应贮藏于阴凉干燥处,仓库控制温度在20C以下、相对湿度45%~75%。也
可采用现代气调贮藏方法,库内氧气2%~4%,二氧化碳1%~3%,温度8寸~11。(3。贮存时间
不宜超过24个月。
定期检查,防止虫蛀、霉变、腐烂、泛油等发生;不同批次等级药材分区存放;建有定
期检查制度。
运输应防止发生混淆、污染、异物混入、包装破损、雨雪淋湿等。
三、主要试验(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技术经济论证,预期
的经济效果
(-)麦冬种苗良种繁育技术研究
目前麦冬没有良种繁育统一的技术规范,难以保证麦冬种苗质量,因此亟需
建立科学的麦冬良种繁育技术规程,达到提苗复壮的目的,能有效控制成本、提
高麦冬产量,实现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促进麦冬大产业、大健康的
可持续性发展。
16
1材料
1.1试验基地概况
位于四川省三台县(北纬N30O43,〜31。25,,东经E104。43'〜三5°18')的实
验区为亚热带湿润季风型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6℃~17℃,年平均日照时数
>1260h,年均降雨量850〜900mm,年均无霜期N275天,土壤类型为沙质土。
1.2试验材料
来自四川省三台县涪城麦冬种植区,麦冬种苗均经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鉴定
教研室李敏教授鉴定为Ophiopogonjaponicus(L.f)Ker-Gawl.的植株。
2方法
2.1种苗生长情况测定方法
不同等级的麦冬种苗种下后(清明节),从8月开始,跟踪测定麦冬种苗的
农艺性状情况。每个试验小区随机选取5株种苗,分别测定每株种苗的株高、叶
长、叶片数、冠幅。株高测定采用钢直尺量取种苗从基部至最长叶片顶端的自然
高度,叶长测定采用钢直尺量取种苗从基部至最长叶片顶端的长度,冠幅测定采
用钢直尺量取种苗从南北和东西方向的宽度,叶片数为麦冬种苗叶片总数。
2.2田间实验设计方法
将种苗指标测定分等后进行大田栽种。采用随机区组方法划定小区,试验
小区面积为In?,每个小区种植100株,三次重复,试验设计见表2。
表2麦冬种苗良种繁育实验设计表
等级叶片数(片)株高(cm)样本量(株)重复总株数
一级叶片数220株高之121003300
二级20>叶片数215株高N121003300
三级15>叶片数21012>株高次1003300
等外级叶片数<1012>株高次1003300
17
2.3产量测定
药材生物产量:采收后,清洗晾干并称量每小区麦冬块根鲜重,按小区面积
折算亩产。按照课题组前期方法,干燥后,测量每个小区块根干重,并按小区面
积折算亩产量。种苗产量:采收时统计各试验小区不同等级麦冬种苗数量。
3结果与分析
3.1不同等级麦冬种苗生长情况
对不同等级麦冬种苗生长情况进行跟踪测定,测定结果见表3、图1。比较
不同等级的种苗对麦冬种苗植株的生长情况的影响,可见麦冬植株的株高、叶片
数、叶长、冠幅均随着种苗等级的升高而升高。显著性差异分析结果表明,从第
三次测定开始,一级种苗栽种后麦冬植株的株高、叶片数与二、三、四级种苗的
株高存在显著差异(P<0.05),二级种苗与一、三、四级种苗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PV0.05),而三级与四级之间差异不显著。一级、二级种苗的冠幅与四级种苗
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尸<0.05),一级与二级之间差异不显著。不同等级种苗的叶
长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V0.05)。说明以一级、二级麦冬种苗得到的麦冬植
株的生长发育越健壮,植株越高,叶片数越多,冠幅越大。
表3不同等级麦冬种苗株高、叶长生长情况(1土s,n=5)
指标等级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
一级16.68±1.84a18.2±1.41a23.24±1.21a27.42±1.59a
二级14.40±0.61ab15.66±1.31ab20.12±1.36b22.22±l.llb
株高
三级13.06±1.14bc14.22±1.44b15.86±0.21cd17.38±1.57cd
四级13.12±2.16bc13.32±1.70b14.58±1.57d15.28±2.15d
一级53.0±5.00a62±11.29a74±2.97a76±3.25a
二级50.4±5.41a51.8±4.71ab62±4.34b67±4.33b
叶片数
三级29.6±2.88b36±10.49bc42±5.87cd46±5.34cd
四级24.2±6.38b29.2±3.11c37.8±5.72d41±3.94d
一级20.82±0.83a21.86±1.71a28.64±0.98a29.22±0.79a
二级18.44±0.51a19.42±1.36ab25.34±1.13b26.82±1.34b
叶长
三级16.48±1.99a17.40±1.84bc21.70±1.44c23.34±2.01c
四级14.26±3.13b15.90±1.10c16.12±1.10d16.62±1.33d
一级24.72±1.84a24.08±2.43a28.88±2.43a31.24±3.02a
二级21.06±1.90a23.44±0.73ab29.00±2.23a29.12±2.69a
冠幅
三级20.02±2.17ab21.88±2.09ab25.22±1.71ab27.98±1.77ab
四级14.04±3.78b19.70±1.66b20.04±3.23b22.14±3.10b
18
SI一级密一级EJ二级口四级
图1不同等级麦冬种苗生长情况测定结果图
3.2不同等级麦冬种苗产量
3.2.1各等级种苗的药材生物产量
不同等级的种苗对种植一年后麦冬药材产量的影响较大,见表4。其中一级
种苗产量较二级种苗产量增加了16.20%,一级种苗较三级种苗的产量增加了
45.16%,一级种苗较四级种苗产量增加了70.88%。进行显著性差异分析,4个等
级的种苗种植一年后的产量均达到了极显著差异(尸<0.01),等级越高,产量越
高。通过计算麦冬药材的折干率,发现不同等级种苗产药材的折干率间无显著差
异。可见麦冬种苗的等级越高,采收后麦冬药材的生物产量越高。
表4不同等级麦冬种苗所产药材产量结果(i土s,n=3)
等级鲜重kg/667m2干重kg/667m2折干率
一级1364.02±157.83a351.95±66.53a0.26±0.02a
二级1184.15±160.78b302.88±81.83b0.26±0.07a
三级1056.08±197.94c242.45±72.87c0.24±0.12a
四级903.34±150.17d205.96±34.24d0.23+0.00a
3.2.2各等级种苗的产量
统计产生的不同等级麦冬种苗数量,结果见表5。显著性差异分析结果显示,
种苗的总数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一级种苗(525株)〉二级种苗(455
株)>三级种苗(367株)>四级种苗(244株)。即麦冬种苗等级越高,产种
苗数量越多,其中一、二级麦冬种苗数量越多。
表5不同等级麦冬种苗产量(i土s,n=3)
一级种苗
处理二级种苗(株)三级种苗(株)四级种苗(株)总数(株)
(株)
一级123.67±42.03b255.33±27.61a129.00±36.06a17.33±5.69a525.33±30.01a
二级189.00±75.90a198.67+29.19b52.67±10.26bbc15.00±3.46ab455.33±42.85b
三级110.67±19.86c181.67±14.29b65.00±20.07bc10.00±1.00b367.33±25.01c
四级55.00±2.830d113.00±0.00c61.50±7.78c14.50±0.71ab244.00+11.3Id
综上所述,麦冬种苗等级越高,各等级种苗总数产量越高,一、二级麦冬种
19
苗产量越高。去除良种繁育地中的混杂植株、变异植株、及生长不良植株和遭受
病虫害植株,选取叶色深绿,生长健壮,块根多而饱满、无病虫害的一级、二级
麦冬种苗作为繁育材料,一、二、三级麦冬种苗用于大田生产。
(-)麦冬种植密度研究
长期以来,三台农户种植麦冬密度差异较大,每667m2从6万株到11万株都有
实施,但目前尚无专门研究麦冬种植密度的相关报道。麦冬属于耐密植物,在禁
用多效唾的种植的背景下,是否可以通过改变种植密度来提升麦冬产量,值得深
入研究。为此,在松娅镇标准试验田(麦冬传统主产区)进行了麦冬密度研究试
验,现报告如下。
1试验材料
1.1供试品种
川麦冬1号。
1.2试验地点
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内标准化试验田。该地块灌水条件良好,土壤肥力均
匀,土质沙壤,前茬是油菜(未等油菜籽收获,1月下旬油菜抽基前田块翻耕,
油菜植株作为绿肥)。
2试验设计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共设5个密度处理(A:40000株/667m2、B:70000
株/667H?、C:100000株/667n?、D:130000^/667m\D:160000株/667n?),
共15个小区(图2),小区面积8m2(2mx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全球及中国汽车空调鼓风电机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高速铜缆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虚拟首席信息安全官(VCISO)服务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充电保护装置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矫形外科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机器人滚柱丝杠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机器人地板洗干一体机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LLDPE缠绕膜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AKD中性施胶剂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数字创意展览服务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电力沟施工组织设计-电缆沟
- 《法律援助》课件
- 《高处作业安全》课件
- 春节后收心安全培训
- 小学教师法制培训课件
- 电梯操作证及电梯维修人员资格(特种作业)考试题及答案
- 市政绿化养护及市政设施养护服务方案(技术方案)
- SLT824-2024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文件收集与归档规范
- 锅炉本体安装单位工程验收表格
- 报价单(产品报价单)
- 2024年山东铁投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