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期末试卷及答案-人教版-2024-2025学年_第1页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期末试卷及答案-人教版-2024-2025学年_第2页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期末试卷及答案-人教版-2024-2025学年_第3页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期末试卷及答案-人教版-2024-2025学年_第4页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期末试卷及答案-人教版-2024-2025学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期末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我国地理区域内特有的生态环境脆弱带是:A、华北平原的黄河故道B、青藏高原的藏北草原C、天山山脉的绿洲地区D、黄土高原的塬区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地理区域划分依据的是:A、地形地貌B、气候类型C、历史文化D、经济结构3、关于我国地理环境的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东部地区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气候类型多样。B、西部地区地形复杂,以高原、盆地和山地为主,气候类型单一。C、南方地区热量充足,降水丰富,属于亚热带和热带气候。D、北方地区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属于温带季风气候。4、下列关于我国主要河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流量最大的河流。B、珠江是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内河航运线。C、黄河流经我国的多个省份,是北方地区的主要灌溉水源。D、黑龙江是我国与俄罗斯边境上的一条国际河流。5、下列哪种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依赖自然条件,对技术要求相对较低?A、商品谷物农业B、混合农业C、水稻种植业D、大牧场放牧业6、下列农业区位因素中,哪些既是自然因素也是社会经济因素?A、气候B、市场C、国家政策D、科技7、我国四大盆地中,石油、天然气资源最丰富的盆地是:A.成都平原potentiB.东北平原C.柴达木盆地D.准噶尔盆地8、以下关于我国主要省级行政区域的地形描述,正确的是:A.黑龙江省以山地、丘陵为主B.四川省以高原、盆地为主C.山东省以平原、丘陵为主D.云南省以盆地、丘陵为主9、在地球自转过程中,地球表面产生的现象是:A.地球公转B.地球倾斜C.昼夜更替D.地球气候变化10、下列关于板块构造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内部存在多个固定板块B.地球外部存在多个固定板块C.地球内部存在多个活动的板块D.地球外部存在多个活动的板块11、下列关于岩石圈的说法,正确的是()A、岩石圈仅包括地壳B、岩石圈指地壳和地幔C、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D、岩石圈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12、下列关于海陆水循环的说法错误的是()A、海陆水循环主要发生在海洋与陆地之间B、海陆水循环是水在地球表面的不同场所之间运动的过程C、海陆水循环不能穿越大气圈D、海陆水循环对气候产生重要影响13、我国在地理分布上呈现“东密西稀”的特点,其中“东密”主要得益于下列哪项因素?A.沿海多港口,便于贸易B.自然资源丰富,разработкиToJsontöbb会选择答案C.纬度低,气候温暖,有利于农业生产D.地处东亚季风区,降水充沛14、关于陆地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以下哪种做法属于可持续发展途径?A.过度开发地下水B.建设大型水库,蓄水灌溉C.实施跨区域调水工程,增加水供应D.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发展节水农业15、以下关于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B.地球自转的周期是24小时C.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D.地球自转速度在不同纬度上都是相等的16、以下关于地球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公转方向是自东向西B.地球公转的周期是365天C.地球公转产生了昼夜长短的变化D.地球公转速度在不同纬度上都是相等的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题目:【背景资料】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华北地区频繁遭遇干旱,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其中一种是建设蓄水工程,如水库、塘坝等。这些工程不仅能够储存降水,还能调节水资源的使用。【问题】1.分析华北地区频繁遭遇干旱的原因。(6分)2.说明蓄水工程在缓解干旱问题中的作用。(6分)3.结合实际,举例说明当地农民应对干旱的其他措施。(8分)第二题题目描述:某城市为了提升城市管理效率,决定引入地理信息系统(GIS)进行城市规划与管理。请你分析以下情况,并回答问题:情况一:该城市拟建设一套GIS系统,用于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管理。系统需要具备以下功能:1.土地利用现状的展示与查询;2.城市基础设施(如道路、供水、供电等)的分布与维护;3.环境保护与影响评估;4.土地利用规划的制定与修改。问题:1.请简述GIS系统在上述情况中的应用优势。2.请举例说明GIS系统如何协助城市规划与管理。第三题【题目】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近年来,我国某沿海地区依托港口资源,积极发展临港工业,形成了以钢铁、石化、机械制造等为主导的产业体系。随着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该地区面临着以下问题:(1)环境污染加剧;(2)资源消耗过大;(3)产业布局不合理,产业间联系薄弱。材料二:为解决上述问题,该地区政府提出以下措施:(1)加大环保投入,提高工业排放标准;(2)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产业间联系。问题:1.分析该地区发展临港工业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2.评价该地区政府提出的解决措施,并提出你的建议。期末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我国地理区域内特有的生态环境脆弱带是:A、华北平原的黄河故道B、青藏高原的藏北草原C、天山山脉的绿洲地区D、黄土高原的塬区答案:B解析:青藏高原的藏北草原地处高原,气候寒冷,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脆弱。其他选项中,华北平原的黄河故道和黄土高原的塬区虽然也存在生态环境问题,但不是地理区域内特有的生态环境脆弱带。天山山脉的绿洲地区虽然生态环境重要,但不是特有的脆弱带。因此,选B。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地理区域划分依据的是:A、地形地貌B、气候类型C、历史文化D、经济结构答案:C解析:我国地理区域划分主要依据地形地貌、气候类型、经济结构等因素。历史文化虽然对地理区域有一定的反映作用,但不是主要划分依据。因此,选择C。3、关于我国地理环境的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东部地区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气候类型多样。B、西部地区地形复杂,以高原、盆地和山地为主,气候类型单一。C、南方地区热量充足,降水丰富,属于亚热带和热带气候。D、北方地区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答案:B解析:选项B中提到“西部地区地形复杂,以高原、盆地和山地为主,气候类型单一”,这一说法是错误的。实际上,西部地区虽然地形复杂,但气候类型同样多样,包括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气候等多种类型。其他选项描述的地理环境特点均符合实际情况。因此,正确答案是B。4、下列关于我国主要河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流量最大的河流。B、珠江是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内河航运线。C、黄河流经我国的多个省份,是北方地区的主要灌溉水源。D、黑龙江是我国与俄罗斯边境上的一条国际河流。答案:C解析:选项C中提到“黄河流经我国的多个省份,是北方地区的主要灌溉水源”,这一说法不完全准确。虽然黄河确实流经多个省份,并且对北方地区的农业灌溉有重要影响,但它并不是北方地区的主要灌溉水源。北方地区的主要灌溉水源还包括海河、淮河等其他河流。因此,正确答案是C。5、下列哪种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依赖自然条件,对技术要求相对较低?A、商品谷物农业B、混合农业C、水稻种植业D、大牧场放牧业答案:C解析:水稻种植业主要依赖自然条件,如充足的水源和适宜的气候,对技术要求相对较低,尤其是在一些传统水稻生产区,其生产技术相对简单。6、下列农业区位因素中,哪些既是自然因素也是社会经济因素?A、气候B、市场C、国家政策D、科技答案:B解析:市场既可以影响农业生产决策,又会影响农产品的销售和价格,因此它既是自然因素(影响农产品需求)也是社会经济因素(影响市场供给和价格)。其他选项中,气候和科技更多属于自然因素或技术因素,而国家政策更多属于社会经济因素。7、我国四大盆地中,石油、天然气资源最丰富的盆地是:A.成都平原potentiB.东北平原C.柴达木盆地D.准噶尔盆地答案:C解析: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北部,是我国四大盆地中石油、天然气资源最丰富的地区,被称为“聚宝盆”。成都平原和东北平原主要位于我国东部地区,以农业开发为主。准噶尔盆地位于新疆北部,也有一定程度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但不及柴达木盆地丰富。因此,选项C正确。8、以下关于我国主要省级行政区域的地形描述,正确的是:A.黑龙江省以山地、丘陵为主B.四川省以高原、盆地为主C.山东省以平原、丘陵为主D.云南省以盆地、丘陵为主答案:C解析:黑龙江省位于东北地区,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四川省位于西南地区,地形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尤其以成都平原最为著名;山东省位于华东地区,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云南省位于西南地区,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盆地分布较少。因此,选项C正确。9、在地球自转过程中,地球表面产生的现象是:A.地球公转B.地球倾斜C.昼夜更替D.地球气候变化答案:C解析: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着自己的轴心旋转,这个过程导致了地球表面昼夜更替的现象。选项A地球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的旋转;选项B地球倾斜是指地球轴心的倾斜,这是导致季节变化的原因;选项D地球气候变化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与地球自转直接关系不大。因此,正确答案是C昼夜更替。10、下列关于板块构造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内部存在多个固定板块B.地球外部存在多个固定板块C.地球内部存在多个活动的板块D.地球外部存在多个活动的板块答案:C解析: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由多个板块组成,这些板块在地幔的软流层上可以相对移动。因此,正确的叙述是地球内部存在多个活动的板块。选项A和B中的“固定板块”与板块构造学说不符;选项D中的“地球外部”概念不明确,通常板块构造学说的讨论是基于地球内部结构。因此,正确答案是C地球内部存在多个活动的板块。11、下列关于岩石圈的说法,正确的是()A、岩石圈仅包括地壳B、岩石圈指地壳和地幔C、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D、岩石圈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答案:C解析:岩石圈是指地壳和上地幔的固体部分,大约在莫霍面之下30公里处停止。12、下列关于海陆水循环的说法错误的是()A、海陆水循环主要发生在海洋与陆地之间B、海陆水循环是水在地球表面的不同场所之间运动的过程C、海陆水循环不能穿越大气圈D、海陆水循环对气候产生重要影响答案:C解析:海陆水循环并非仅限于地球表面的特定场所,它包括了水在大气中的运动过程,所以可以穿越大气圈。13、我国在地理分布上呈现“东密西稀”的特点,其中“东密”主要得益于下列哪项因素?A.沿海多港口,便于贸易B.自然资源丰富,разработкиToJsontöbb会选择答案C.纬度低,气候温暖,有利于农业生产D.地处东亚季风区,降水充沛答案:D解析:我国东部处于东亚季风区,降水充沛,气候温暖,有利于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所以形成了地理分布上的“东密”。其他选项虽然也是影响因素,但不是主要因素。14、关于陆地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以下哪种做法属于可持续发展途径?A.过度开发地下水B.建设大型水库,蓄水灌溉C.实施跨区域调水工程,增加水供应D.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发展节水农业答案:D解析:可持续发展要求在保护环境、资源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选项A、B、C都存在不可持续的因素,如过度开发、生态环境破坏等。而选项D通过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发展节水农业,有利于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正确的做法。15、以下关于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B.地球自转的周期是24小时C.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D.地球自转速度在不同纬度上都是相等的答案:A解析: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这是正确的。地球自转的周期是23时56分4.1秒,而非24小时,所以B选项错误。地球自转确实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但这不是题干要求选择的正确叙述,所以C选项不正确。地球自转速度在不同纬度上是不相等的,赤道上的自转速度最快,两极最慢,因此D选项也不正确。16、以下关于地球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公转方向是自东向西B.地球公转的周期是365天C.地球公转产生了昼夜长短的变化D.地球公转速度在不同纬度上都是相等的答案:B解析:地球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而非自东向西,所以A选项错误。地球公转的周期确实是365天,即一年的时间,所以B选项正确。地球公转产生了昼夜长短的变化,这是由于地球公转轨道是椭圆形的,导致太阳直射点在赤道附近移动,所以C选项也是正确的。然而,地球公转速度在不同纬度上是不相等的,近地点时速度较快,远地点时速度较慢,因此D选项不正确。根据题目要求选择正确的叙述,故选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题目:【背景资料】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华北地区频繁遭遇干旱,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其中一种是建设蓄水工程,如水库、塘坝等。这些工程不仅能够储存降水,还能调节水资源的使用。【问题】1.分析华北地区频繁遭遇干旱的原因。(6分)2.说明蓄水工程在缓解干旱问题中的作用。(6分)3.结合实际,举例说明当地农民应对干旱的其他措施。(8分)【答案】1.分析华北地区频繁遭遇干旱的原因:气候条件:华北地区属于半干旱至半湿润区,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较少且多以雪的形式存在,冬季干燥。人类活动:对水土资源的过度开发,如耕种、城镇化等,使地表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导致地下水资源快速枯竭。水资源分布不均: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分布不均,使得春季和秋季干旱频繁发生。蒸发强:华北地区蒸发量较大,尤其是春季,缺乏雨水补充,加剧了干旱。2.说明蓄水工程在缓解干旱问题中的作用:存储和调节水资源:通过水库、塘坝等工程存储夏季降水,可以缓解旱季的水资源短缺,平稳调节水资源。生态作用:蓄水可以节省灌溉用水,调节当地小气候,减少蒸发损失,同时增加地表径流,有助于恢复地表生态。农业灌溉:蓄水工程能有效增加农田灌溉水源,提高大田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防洪减灾:蓄水工程能够有效减少洪水带来的损失,同时在干旱时期保护农田和生态环境。3.结合实际,举例说明当地农民应对干旱的其他措施:滴灌技术:通过滴灌系统精确灌溉作物,减少水分蒸发和浪费,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选择耐旱作物:种植耐旱或抗旱性强的作物,如谷子、高粱等,减少对水分的需求。合理安排播期:根据气候预测,选择在雨量较好的季节播种,充分利用自然降水。改进耕作制度:例如实行适当的土地休耕,恢复地力,减少土壤水分过多流失。建设小微水体:如修建小型蓄水池、塘坝等,用于储存雨水供以后使用。高效节水灌溉系统:如喷灌、微喷灌等,减少灌溉水的使用量,同时保证作物生长。【解析】本题旨在考察学生对干旱地区水资源管理及其应对措施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通过分析华北地区干旱的原因,让学生了解造成干旱的主要因素,再通过蓄水工程的作用,让学生理解如何通过工程建设有效缓解干旱问题。最后,结合实际措施,使学生认识到多样化的水资源管理和节约用水对减轻干旱影响的重要性。第二题题目描述:某城市为了提升城市管理效率,决定引入地理信息系统(GIS)进行城市规划与管理。请你分析以下情况,并回答问题:情况一:该城市拟建设一套GIS系统,用于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管理。系统需要具备以下功能:1.土地利用现状的展示与查询;2.城市基础设施(如道路、供水、供电等)的分布与维护;3.环境保护与影响评估;4.土地利用规划的制定与修改。问题:1.请简述GIS系统在上述情况中的应用优势。2.请举例说明GIS系统如何协助城市规划与管理。答案:1.GIS系统在上述情况中的应用优势包括:提高土地利用管理效率,实现土地利用规划的科学决策;实现城市基础设施的直观展示和迅速查询,优化基础设施布局;辅助环境保护与影响评估,预防环境风险;提升城市规划的针对性和灵活性,便于规划方案的调整与优化。2.GIS系统如何协助城市规划与管理的例子:利用GIS系统展示土地利用现状,为城市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通过GIS系统进行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的查询和管理,优化城市资源配置;GIS系统可以提供环境保护与影响评估,帮助规划者评估开发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并采取措施;GIS系统支持土地利用规划的制定与修改,便于城市管理者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规划方案,提高规划质量。解析:本题考查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第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