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份试卷)2019-2020学年马鞍山市中考第三次大联考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1页
(3份试卷)2019-2020学年马鞍山市中考第三次大联考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2页
(3份试卷)2019-2020学年马鞍山市中考第三次大联考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3页
(3份试卷)2019-2020学年马鞍山市中考第三次大联考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4页
(3份试卷)2019-2020学年马鞍山市中考第三次大联考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

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

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

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选题

1.纳米铁粉在空气中不易自燃,但稍加热即可剧烈燃烧,如图是纳米铁粉在锥形瓶中燃烧的实验。下列

说法不正确的是()

A.纳米铁粉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0z点燃FesO,

B.气球先膨胀后又变小

C.激光手电照射使纳米铁粉的着火点降低

D.锥形瓶中的水可防止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

解析:C

【解析】

【详解】

A、纳米铁粉在空气中不易自燃,但稍加热即可剧烈燃烧,燃烧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

占燃

铁,纳米铁粉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0z3jFe304,此选项正确;

B、纳米铁粉在空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使装置内空气受热膨胀,一段时间后,消耗氧气,装置内气

体体积减小,会观察到气球先膨胀后又变小,此选项正确;

C、激光手电照射,能使温度达到纳米铁粉的着火点,而不是使纳米铁粉的着火点降低,此选项错误;

D、纳米铁粉在空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锥形瓶中的水可防止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此选项正确。故

选Co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铁和铝在空气中都能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

B.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固体都能作食品干燥剂

C.浓盐酸和浓硫酸都有挥发性,敞口放置浓度都会变小

D.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分子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解析:D

【解析】

【详解】

A、铝在空气中都能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铁不能形成致密的氧化铁薄膜;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B、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食品干燥剂,而氢氧化钠固体吸水易潮解,且氢氧化钠具有极强的

腐蚀性,不能用作食品干燥剂,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C、浓盐酸有挥发性,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敞口放置浓度都会变小,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D、由于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因此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分子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说法正

确;故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掌握常见的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的有

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物质XYZW

反应前的质量(g)211616

反应后质量(g)17m611

A.物质Y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C.反应后Z和Y的质量比为6:1

D.反应的Z和W的质量比为2:1

解析:B

【解析】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总质量

【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2+l+16+16=35g=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17+m+6+ll,故m=lg。

Y物质反应前后质量未发生改变,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选项正确。

反应前后,X物质质量增多,Y质量不变,Z质量减少,W质量减少,两种反应物参加反应生成一种物

质,则该反应为化合反应,选项错误。

反应后Z质量为6g,Y质量为1g,故反应后Z和Y的质量比为6:1,选项正确。

反应后剩余6gZ,则消耗的质量为16-6=10g。反应后剩余的W为11g,消耗的W为16-ll=5g,故反应的

Z和W的质量比为2:1,选项正确。

故答案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质量守恒定律,对于反应前后质量未发生改变的物质,可能作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完全

与反应无关,所以首先需要通过密闭容积内质量守恒计算未知量的值。

4.在A+B-盐+水的反应中,A和B不可能是()

A.HC1和NaOHB.COz和NaOH

C.H2SO4和FezOsD.H2sO4和BaCb

解析:D

【解析】

两种物质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酸与碱、非金属氧化物与碱、金属氧化物与

酸。反应H2s04+BaC12=2HCl+BaS0N中没有生成水,故选D。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以带电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D.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所以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解析:D

【解析】

【详解】

A、中和反应的反应物要求是酸与碱,生成物要求是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如:Ca(OH)2+CO2=CaCO3!+H20,生成物是盐和水但不是中和反应;故错;

B,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臭氧和氧的混合物,该物质中只含氧这一种元素,但它是混合

物,所以不是单质,故错;

C、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但带电的微粒不一定是离子,例如电子带电但不是离子,故错;

D、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两种物质组成,所以溶液一定是混合物,正确;

故选D。

6.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表示硫原子,“O”表示氧原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甲是SO?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反应前后,分子、原子种类均不变

D.反应中,甲、乙、丙三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2

解析:C

【解析】

【分析】

由上图可知,该反应是二氧化硫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了三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一定条件

2SO2+O22SO3o

【详解】

A、由上图可知,一个甲分子是由一个硫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化学式为SOz,选项A正确;

B、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选项B正确;

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选项C错误;

D、由上图分析可知,反应中,甲、乙、丙三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2,选项D正确。故选C。

7.如图所示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和[J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反应前反应后

A.此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变了

C.生成物的每个分子由三个原子构成

D.参加反应的c•和'二O的个数比为1:1

解析:C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由图示可知:A.生成物只有一种,故属于化合反应,选项错误;B.反应前后元素种类相同,

选项错误;C.生成的化合物的每个分子由三个原子构成,选项正确;D.参加反应的「•和的

个数比为2:1,有一个c)0分子没有参加反应,选项错误.

考点:微粒结构示意图解释化学反应

8.下列有关燃烧、灭火的分析正确的是()

A.火上浇油: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

B.钻木取火:提高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C.吹灭烛火:降低着火点

D.电器着火:用水浇灭

解析:B

【解析】

试题分析:A、“火上浇油”的化学意思是向燃烧的物质中增加可燃物--油,可以使燃烧更旺,故错

误。B、钻木取火的过程是钻木时要克服摩擦力做功,物质的内能增加,从而使得温度升高,当可燃物的

温度达到着火点而燃烧,故正确;C、用嘴吹灭蜡烛的火焰,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达到灭火的目的,而不是降低着火点,故错误;D、向着火的电器上浇水,可能会因水的导电性而使扑火

者触电,或引发电路短路布引起更大面积的燃烧,故错误。故选B。

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9.把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

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物质abcd

反应前的质量(g)6.43.24.02.8

反应后质量(g)5.2X7.22.8

A.a和c是反应物B.d一定是催化剂

C.X=2.Og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解析:D

【解析】

【详解】

A、a的质量变化后减小,为反应物,c的质量变化后增大,为生成物。此项不正确。

B、d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未发生变化,可能为催化剂或没有参与该反应。此项不正确。

C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可列式为:6.4g+3.2g+4.Og+2.8g=5.2g+X+7.2g+2.8g,可解得

X=l.2go此项不正确。

D结合上述分析可知,ab的质量变化后减小,为反应物,c的质量变化后增大,为生成物。所以反应为

化合反应。此项正确。

故选D项。

10.将过量的铁粉放入含AgNOs和ZMNOjz的混合溶液里,搅拌,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滤纸上留下的

金属是

A.只有AgB.Fe、ZnC.Fe、AgD.Ag、Zn、Fe

解析:C

【解析】

试题分析:过量的铁粉放入含AgNOs和ZMNOJZ的混合溶液里,搅拌,因为铁的活动性大于银小于锌属于

能置换出银,滤纸上留下的金属是Fe、Ago故选C.

考点:金属的活动性

11.下列关于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室用CO还原FezOs制取铁时,先点燃酒精灯

B.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先称量,再调节天平平衡

C.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再检查装置气密性

D.稀释浓硫酸时,先在烧杯内倒入水,再沿烧杯壁缓慢注入浓硫酸,并不断搅拌

解析:D

【解析】

A、CO还原氧化铁时先通CO,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尽,后加热,防止加热不纯的CO发生爆炸,错误;B、

为了准确称量药品,托盘天平使用前要先调平,错误;C、为防止收集的气体不纯或无法收集,实验室制

取气体前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错误;D、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

搅拌,且不可将水倒入浓硫酸里,正确。故选D。D。

点睛:由于水的密度较小,浮在浓硫酸上面,而浓硫酸溶于水时会放出大量的热,使水立刻沸腾,造成

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这是非常危险的。因此,浓硫酸稀释时,一定要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

不断用玻璃棒搅拌;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可以简记为:“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

12.江南大学发明的“一种具有排镉功能的植物乳杆菌及其用途”荣获第十七届中国专利奖金奖。已知

镉(Cd)的原子序数为48,相对原子质量为112,下列有关镉的说法正确的是

A.镉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48

B.镉是非金属元素

C.镉原子的中子数为48

D.镉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12

解析:A

【解析】

同一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镉(Cd)的原子序数为48,所以镉原子的核外

电子数为48,由所学知识可知,镉是金属元素,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镉原子的中子数为48,

112-48=64o选A

13.进行化学实验,观测实验现象,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对下列实验事

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A.在紫色的石蕊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溶液变红,说明二氧化碳气体能与石蕊反应

B.在某化肥中加入碱液,无氨味,说明该化肥一定不是氮肥

C.高镒酸钾受热后,固体质量减少了,说明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相等

D.把铁钉放在硫酸铜溶液中,铁钉上有紫红色的铜生成,说明铁比铜活泼

解析:D

【解析】

A.紫色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红,在紫色的石蕊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溶液变红,说明二氧化碳气

体能与水反应生成酸;B.在某化肥中加入碱液,无氨味,说明该化肥一定不是铁态氮肥;但有可能是

氮肥,如尿素;C.高镒酸钾受热后,固体质量减少了,说明化学反应后生成气体逸出;如在密闭容器内

进行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D.把铁钉放在硫酸铜溶液中,铁钉上有紫红色的铜生成,

说明铁比铜活泼。因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位置靠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

来。选D

14.“一带一路”是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思,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古丝绸之路将中国的发明

和技术传送的到国外.下列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稻草造纸B.使用火药C.蚕丝织布D.冶炼金属

解析:C

【解析】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

则是物理变化。A、稻草造纸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使用火药的过程中,火药燃

烧爆炸,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蚕丝织布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

于物理变化;D、冶炼金属的过程中有金属单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

15.比较归纳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以下是C、CH,、CO三种物质转化为CO2的转化关系,即:

①C-C02②CH4-C02③COfCOz,对它们的比较归纳正确的是()

A.三种转化发生的都是化合反应

B.三种物质都只能跟氧气反应转化为二氧化碳

C.三种物质都可以在点燃条件下转化为二氧化碳

D.三种转化所有的生成物在常温下都是气体

解析:C

【解析】

A、C与CO都可以通过化合反应转化为二氧化碳,而CL气体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两种物质二氧化碳和水不

属于化合反应;故A不正确;

B、C与CO除可通过与氧气反应反应转化为二氧化碳外,都还可与金属氧化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转化为

二氧化碳;故B不正确;

C、三种物质C、CO、CH,都具有可燃性,点燃时燃烧都能生成二氧化碳;故C正确;

D、C与CO都可与金属氧化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转化为二氧化碳,同时生成固体金属单质;CH4甲烷燃烧

生成二氧化碳和常温下为液体的水;故D不正确;

故选C.

二、填空题

16.“西气东输”工程中的“西气”是指(填名称),它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o

点燃

解析:天然气CH4+2O2二M=C0Z+2H20

【解析】

【详解】

“西气东输”工程中的“西气”主要指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点燃

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02^^C02+2H20O

17.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ABCDE

(DA、B、C、D所示粒子共表示种元素(填数字)。

(2)D所示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电子(填“得到”或“失去”)。

(3)若E中x=10时,则该粒子属于(填“原子”或“离子”)。

解析:3得到原子

【解析】

【详解】

(1)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类别,A、B、C、D所示粒子共表示三种元素。

(2)D所示粒子,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3)若E中x=10时,则该粒子呈电中性,属于原子。

18.如图为某化肥磷酸氢二钾的包装说明,请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磷酸氢二钾的化学式为K2HPO4,则磷酸氢二钱的化学式为,磷酸氢二钾(填“是”或

“不是”)复合肥料。

(2)磷酸氢二钾中,金属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一包这样的化肥,最少含有磷元素的质量为公斤(只需列出算式)

31

解析:(阻)zHPO,是39:3225X98%X——X100%kg

174

【解析】

【分析】

复合肥是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化肥,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

量和原子个数乘积之比。

【详解】

(1)钱根显+1价,所以磷酸氢二钱的化学式为(NHD2HP04;K2HPO4中是含有钾元素与磷元素,属于复

合肥。

(2)磷酸氢二钾中,金属元素是钾元素,钾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9X2):(16X4)=39:32。

(3)一包这样的化肥,最少含有磷元素的质量为:

_______31_______

25kgx98%xxl00%kg

39x2+1+31+16x4

【点睛】

元素的质量等于样品的质量乘以元素的质量分数。

19.在宏观、微观与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图A所示是今年5月新命名的元素,其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是-

(2)图中属于同种元素的微粒是(填字母)。

(3)由B、C两种微粒构成的物质属于(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解析:(1)115(2)CD(3)盐

【解析】

(1)同一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图A所示是今年5月新命名的元素,其原

子核内的质子数是115一。(2)元素是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质子数决定

原子的类别,图中属于同种元素的微粒是CD。(3)由金属或镀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叫盐,由B、C两

种微粒构成的物质属于盐

20.水和以水为溶剂制成的溶液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1)市售的一种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体物质和水,饮用前摇动饮料罐使它们混

合,饮料温度就会降低,这种固体物质可能是(填字母)。

A烧碱B食盐

C硝酸镀D生石灰

(2)如图是常见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

①对A物质来说,a点的意义是»

②将tJC时,140gA的饱和溶液升温至可用图上的点表示。

③t/C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o

④若将d点温度下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JC,没有晶体析出的是物质。

(3)很多新型汽车使用铅酸蓄电池作为主要动力来源,避免了尾气的排放。某铅酸蓄电池用的酸溶液是溶

质质量分数为28%的稀硫酸,若用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配制该稀硫酸,需要蒸储水的质量

为go

解析:C在tJC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40gbA>B>CC500

【解析】

【详解】

(1)初中阶段常见的物质中,溶于水能够使溶液温度升高的物质有生石灰、氢氧化钠、浓硫酸,能够使溶

液温度降低的有硝酸镀,故填C。

(2)①溶解度曲线上的点表示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所以a点的意义是在tJC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40g,

故填在tJC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40g;

②tJC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40g,所以tJC时,140gA的饱和溶液正好是曲线上的a点,将其升高温

度到t/C,就是从a点水平向右运动到t2℃,所以是图上的b点,故填b;

溶解度

③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X100%,由图可知,在t/C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

100g+溶解度

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所以t/C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

>C,故填A>B>C;

④由图可知,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若将d点温度下A、B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C,则A、B饱和溶液会有晶体析出;由图可知,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若将d点温度下

C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JC,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不会析出晶体,故填C。

(3)设加入蒸储水的质量为X,则200gx98%=(200g+X)X28%,X=500g,故填500。

三、推断题

21.A、B、C、D、E、F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化合物,其中A、B是盐,且B中含有钠元素;D是酸,C

为白色沉淀。它们相互之间在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

①C+D=A+2F②2E+D=B+2F③A+2E=CI+B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问题:

(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D,F;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①;

反应③。

解析:H2s0,H20Mg(OH)2+H2S04=MgS04+2H20MgS(h+2Na0H=Mg(0H)21+NazS()4(合理即可)

【解析】

【分析】

根据反应①C+D=A+2F,且D是酸,C为白色沉淀,A为盐,可知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生成物中没有气体

没有沉淀,则F是水,由于F的化学计量数是2,酸是二元酸硫酸,白色沉淀C为难溶性的二元碱氢氧

化亚铁或氢氧化镁,则A可能为硫酸亚铁或硫酸镁;根据②2E+D=B+2F,E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且E的

化学计量数是2,那么E可能是一元碱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或氨水,则B可能为硫酸钠或硫酸钾或硫酸

钱;将上述物质带入③A+2E=C1+B检验,推断成立。

【详解】

(1)由上分析可知D为硫酸,化学式为:H2s0gF为水,化学式为:H20;

(2)反应①是难溶性的二元碱氢氧化亚铁或氢氧化镁和硫酸发生的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Mg(OH)2+H2S04=MgS04+2H20(或FeSH"+HzSt^FeSOMHQ);

反应③是硫酸亚铁或硫酸镁和一元碱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或氨水反应生成盐和白色沉淀,可以是硫酸镁

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镁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S04+2Na0H=Mg(0H)21+Na2S04(合

理即可);还可以是硫酸镁和氢氧化钾反应生成硫酸钾和氢氧化镁沉淀;还可以是硫酸镁和氨水反应生

成硫酸铉和氢氧化镁沉淀,同理硫酸亚铁也能和三种碱反应分别生成相应的盐和难溶性的氢氧化亚铁白

色沉淀。

四、实验题

22.下图是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操作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存在的错误是(填序号)。

(2)配制该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是(填序号)。

(3)若用25%的氯化钠溶液加水(水的密度为Ig/cn?)配制1。奥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需

25%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go

解析:ADACEB40

【解析】

【详解】

(1)用天平称量时应遵循“左物右码”,故A错误。

(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故正确的操作顺序为:取药品、称量、将药

品放入烧杯中、加水溶解、搅拌,故填DACEB。

(3)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设需要25%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x,

xX25%=100gX10%,x=40go

五、科学探究题

23.王军同学在阅读课外读物时得知工业上制得的纯碱中常含有一定量的NaHCOs,于是他从家中取来某

纯碱样品,和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慈;'生

曰_,豆/月

---石灰水

AB

(实验目的)探究该纯碱样品中是否含有NaHCOs。

(查阅资料)NaHCOs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受热

易分解生成Na2c。3、COz和HONaHCOs属于(填“酸”、“碱”或“盐”)类物质。

(实验设计)王军同学根据实验目的设计了如下两种方案:

方案1:取样,加适量水溶解,向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酗溶液,观察现象。

方案2:取样,将其加入如图所示实验装置的试管中,加热,观察装置B中的现象。

王强同学认为方案1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你认为他的理由是。

(进行实验)按方案2进行实验时,观察到装置B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o

(实验结论)上述实验现象说明该纯碱样品中(填“含有”或“不含有")NaHCOso

(讨论交流)李娜同学想利用方案2中的装置来测定该纯碱样品中Na£03的含量,她提出需要充分吸收

反应生成的(%,为此,你认为装置B内最好盛装溶液。

(拓展应用)欲除去NazCOs固体中混有的NaHCOs,最简便的方法是。

加热

解析:盐Na£03的溶液也能使酚酸溶液变为红色NaHC03^^Na2C03+C02f+H20含有氢氧化钠加热

【解析】

【详解】

[查阅资料]NaHCOs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故属于盐类物质。

[实验设计]取样,加适量水溶解,向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酬溶液,认为方案1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理由是

NazCOs的溶液也能使酚酸溶液变为红色。

[进行实验]考虑"NaHCOs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受热易分解生成NazCOs、CO2和10”,故书写化学

力口热

方程式NaHCOsNa2CO3+CO2+H2O0

[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现象,可推测该纯碱样品中含有NaHCOao

[讨论交流]根据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溶解性,可知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大,故充分吸收反应生成的

COz,装置B内最好盛装氢氧化钠溶液。

[拓展应用]根据"NaHCOs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受热易分解生成NazCOs、(%和HQ”,最简便的方

法是加热。

六、计算题

24.某化肥由(岫)2SO4,K2S04>KC1混合而成,对提高农作物产量有重要作用。

(1)该化肥施用后,能使植物(填序号)

A.茎叶生长茂盛B.增强抗寒抗旱能力C.增强抗倒伏,抗虫害能力

(2)(NHD£04中N、0两元素的质量比为(化成最简比)

(3)为测定该化肥样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小民和小青分别按自己设计的方案进行了实验。

方案1:小民取10.0g样品溶于水,加入足量的BaCk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固

体质量为16.5g

方案2:小青另取等质量的样品,加入足量的Ca(OH)2加热,将气体通过氢氧化钠固体和浓硫酸,氢氧

化钠固体增重1.8g,浓硫酸增重1.7g(假设气体全部吸收)。

用方案1计算出的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偏大,简述理由____o

用方案2计算该化肥样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数(请在答题纸上写出计算过程)。

解析:AC7:16硫酸钾也能与氯化领反应生成硫酸领沉淀,所以计算出硫酸钱的质量偏大,所以

氮元素的质量偏大14%

【解析】

【详解】

(1)硫酸锭属于氮肥,能促进茎叶生长茂盛,硫酸钾和氯化钾属于钾肥,能增强抗倒伏,抗虫害能力;

(2)(NHDzSO,中N、0两元素的质量比为14X2:16X4=7:16;

(3)硫酸钾也能与氯化钢反应生成硫酸领沉淀,所以计算出硫酸锭的质量偏大,所以氮元素的质量偏

大;浓硫酸质量的增加量就是生成的氨气的质量,所以生成氨气的质量为L7g,所以氮元素的质量

141.4月

=1.7gX—X1OO%=1.4g,所以氮元素质量分数=历公X100%=14%。

七、流程题

25.黄铜是Zn以主要添加元素的铜合金。黄铜渣中约含Zn7%、Zn031%、Cu50%、Cu05%,其余为杂质。

处理黄铜渣可得到硫酸锌,其主要流程如下(杂质不溶于水,不参与反应):

(1)溶液A中的金属阳离子有(填化学式)。

(2)步骤I、II、III中包含的操作都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o

(3)溶液A的质量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溶液C的质量。

(4)写出步骤II中的化学方程式o

2+2+

解析:Zn>Cu玻璃棒小于Zn+CuS04=Cu+ZnS04

【解析】

【详解】

(1)由黄铜渣的成分可知,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氧化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水,氧

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其中的金属阳离子是锌离子和铜离子,化学式分别是:Zn"Cu2+;

(2)由图可知,操作I过滤除去铜和杂质,操作II过滤是除去锌和置换出的铜;操作in是蒸发,在过滤

和蒸发操作中均用到玻璃仪器是玻璃棒;

Zn+€;uSO4=Cu+ZnSO+,

(3)由流程图可知,A到C的过程中发生的反应是:

16016”

由此可见溶液的质量增重了,所以溶液A的质量小于溶液C的质量。

(4)由上述分析可知,步骤II中的化学方程式是:Zn+CuS04=Cu+ZnS04«

八、综合题

26.铁及其合金是日常生活最常用的金属材料,用途非常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是一包烤花生的图片,袋内的脱氧剂对食品保质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取少量脱氧剂于试管中,

滴加足量稀盐酸的现象是;脱氧剂的作用原理是其中的铁粉

与氧气、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据此判断脱氧剂对食品具有防

腐保鲜作用的原因是(填序号)。

a.脱氧剂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

b.脱氧剂吸收水分,使食品保持干燥

c.脱氧剂吸收氧气,防止食品发生缓慢氧化

脱氧剂

主要成分:铁粉

碳粉、氯化钠等

(2)洗相液中含有较多的硝酸银,通常使用铁将其置换出来,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工业上主要利用一氧化碳高温还原赤铁矿(主要成分为氧化铁)来炼铁,其化学方程式为

;用lOOOt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可以炼出含铁96%的生

铁to(结果保留1位小数)

解析:固体部分溶解,有气体生成,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4Fe+30z+6H部高温4Fe(0H)3be

Fe+2AgN()3==2Ag+Fe(NOs)2Fe2()3+3C0后晶2Fe+3c0?583.3

【解析】

(1).由题中信息可知,脱氧剂的主要成分有铁,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观察到固体部分

溶解,有气体生成,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2).铁粉与氧气、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铁,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为4Fe+302+6H20高温4Fe(OH)3(3).脱氧剂对食品具有防腐保鲜作用的原因是脱氧剂吸收

水分,使食品保持干燥、脱氧剂吸收氧气,防止食品发生缓慢氧化而变质;(4).铁的活动性比银强,能

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方程式为:Fe+2AgN03==2Ag+Fe(N03)2(5).一氧化碳有还原

性,高温下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Fez()3+3C0高温_2Fe+3c。2(6).据质量

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所以氧化铁中铁元素的质量等于生铁中铁的质量,设生铁的质

量为X,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化学式中黑嬴嘉翳子质量“100%,则

2x56

lOOOtX80%X-----------X100%=96%xx«=583.3t

2x56+3x16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

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

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

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选题

1.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见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的微观示意图甲。乙0丙3丁8

反应前的质量/g386320

反应后的质量/g1050X14

Oa原子

注:■b原子

OC原子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甲、乙、丙、丁都可能是氧化物

C.甲和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4:15

D.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物的总质量

解析:D

【解析】

【分析】

利用反应物质量会减小,生成物质量会增加,催化剂质量不变以及反应类型的特点解决此题。

【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38+6+32)-(10+50+14)=2,

A、反应后甲、丙的质量减小,是反应物,乙、丁的质量增加,是生成物,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不符合

置换反应的特点,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B、由微粒的构成都成可知,丁是单质,不可能是氧化物,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C、甲和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无法确定,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D、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物的总质量,说法正确;故

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考查的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分析表中数据,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

2.地球深处的水处于超临界状态,称为超临界水。下图为某压强下CaCb和NaCl在超临界水中的溶解

度曲线,该压强下,下列说法正确是()

A.在超临界水中,NaCl的溶解度大于CaCb的溶解度

B.在超临界水中,2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升高而增大

C.450℃时,NaCl在超临界水的溶解度为0.04g

D.450℃时,可得到0.04%的CaCk的超临界水溶液

解析:C

【解析】

A、比较物质的溶解度要指明温度,错误;B、由溶解度曲线可知,在超临界水中,2种物质的溶解度都

随温升高而减小,错误;C、由溶解度曲线可知,450C时,NaCl在超临界水的溶解度为0.04g,正确;

D、450℃时,CaCL的溶解度小于0.02g,不可能得打0.04%的溶液,错误。故选C。

3.根据下列实验现象可以判断某溶液一定呈碱性的是()

A.溶液中滴入石蕊仍为紫色

B.溶液中滴入酚酰显红色

C.溶液中滴入石蕊显红色

D.溶液中滴入酚酥不显色

解析:B

【解析】

【详解】

酸性和中性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酷变色,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醐变红,酸性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碱性

溶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在中性溶液中石蕊仍然是紫色。故选B。

4.如表列出了部分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NaA1SipsClAr

7、'

@281©282ffi)2836^284H5)285©2SmH8)288

y//

A.在显电性的情况下,表中m的值为8

B.如果失去第三层电子,上表空格内的微粒符号可表示为Mg”

C.上表中所列元素属于同一周期的原因是原子核外的电子层数相同

D.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

解析:B

【解析】

【详解】

A、在显电性的情况下,表中m的值为8,即该粒子是带1个单位负电荷的氯离子,该选项正确;

B、如果失去第三层电子,上表空格内的微粒是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镁离子,镁离子符号可表示为Mg",

该选项错误;

C、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元素属于同一周期,上表中所列元素属于同一周期的原因是原子核外的电子

层数相同,该选项正确;

D、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该选项正确。

故选B。

5.归纳总结和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归纳推理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气体和氧气都能用浓'SO、干燥

B.Na£03溶液和NaNOs溶液都能使无色酚醐试液变红

C.稀有气体可做保护气,则可做保护气的一定是稀有气体

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解析:A

【解析】

A.浓H2SO4只能用来干燥不与其反应的气体,二氧化碳和氧气不与浓H2s(X反应,正确;B.NazCOs溶液呈

碱性,能使无色酚献试液变红,NaNOs溶液呈中性,不能使无色酚酸试液变色,错误;C.稀有气体可作

保护气,可作保护气的不一定是稀有气体,也可能是氮气,错误;D.酸碱之间的反应是中和反应,生成

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2+Ca(OH)2==CaCO3I+H20,错误。故选A。

6.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加的是

A.碳酸钙B.氯化钠C.浓盐酸D.氢氧化钠

解析:D

【解析】

试题分析:A碳酸钙B氯化钠均不发生变化。C.浓盐酸有挥发性,溶液质量会减少。D.氢氧化钠有潮

解性,能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且还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质量会增加。所以应选D项。

考点:常见的物质

7.海带中富含碘元素,可利用反应2NaI+Clz===2NaCl+Iz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此反应属于

A.化合反应B.置换反应C.复分解反应D.分解反应

解析:B

【解析】利用反应2NaI+Clz=2NaCl+L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此反应属于置换反应,反应物是一种单质和

一种化合物,生成物是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

8.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质

的质量如表:

物质abcd

反应前的质量/g6.414.03.21.0

反应一段时间后的质量/g10.07.2X1.0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和b是反应物B.x=3.2

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d一定是催化剂

解析:C

【解析】

反应后质量增多的物质是生成物,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增多的质量是生成的质量,减少的质量是

参加反应的质量。a质量增多,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10.Og-6.4g=3.6g,b质量减少,是反应物,

参加反应的质量为:14.Og-7.2g=6.8g,d的质量不变,可能作催化剂,6.8g>3.6g,根据质量守恒定

律,c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6.8g-3.6g=3.2g,该反应是:b=a+coA.b是反应物,错误;B.

x=3.2+3.2=6.4,错误;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正确;D.d可能是催化剂,错误。故选C。

点睛:首先根据反应前后的差量判断出物质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出待测

质量的物质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问题即可迎刃而解。

9.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

B.用水鉴别食盐和碳酸钙粉末

C.用稀盐酸鉴别铜和金

D.用铜片鉴别硝酸银溶液和硫酸锌溶液

解析: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要鉴别的两物质的性质分析判断。

A.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的更旺;二氧化碳不可燃,也不支持燃烧,故能使燃着的木条

熄灭,故用燃着的木条可以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正确;

B.食盐易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故用水可以鉴别食盐和碳酸钙粉末,正确;

C.铜和金都属于H后金属,都不能与稀酸反应,故用稀盐酸无法鉴别铜和金,错误;

D.由于锌>铜>银,故铜能与硝酸银溶液发生置换反应(铜表面有银白色物质析出),而铜与硫酸锌溶

液不反应,故用铜片可以鉴别硝酸银溶液和硫酸锌溶液,正确。故选C

考点:物质的鉴别

点评:本题属于物质的鉴别题,解题的关键是要掌握所要鉴别物质的性质,尤其是物质的特殊性质,然

后利用反应产生的不同现象来加以鉴别。

10.托盘天平静止时,指针偏向右边,若不再调平,就称药品,则读数为5时,药品实际质量()

A.等于5克B.小于5克C.大于5克D.无法确定

解析:C

【解析】

【详解】

当指针不在分度盘中央而偏右时,就开始称量,说明在未加祛码时,右边已经重了;在称量时是左物右

码,只有左边多加称量物才能使天平达到平衡。读数为5时,只有左边加入多于5g的药品才能使天平达

到平衡,则称得的药品的质量大于5克。故选C。

11.豆腐是人们喜爱的食物,营养丰富,能为人体提供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其中含量最多的是亮氨酸

(C6H13N02),关于亮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亮氨酸是氧化物

B.亮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7.3%

C.一个亮氨酸分子由22个原子构成

D.亮氨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3:1:2

解析:C

【解析】

【详解】

A、氧化物只有两种元素组成,而亮氨酸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错误;

B、亮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一,,cX100%N55%;错误;

12x6+1x13+14+16x2

C、一个亮氨酸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13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故一个亮氨酸分子

由22个原子构成,正确;

D、亮氨酸中各元素质量比C:H:N:0为:(12X6):(1X13):14:(16X2)=72:13:14:32;

错误。

故选c。

12.固体碘受热升华,下列关于此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碘分子质量变大B.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C.碘分子体积变小D.碘分子运动速率不变

解析:B

【解析】

物质由固态一液体一气态,分子间隔在变大,但分子的大小不变。本题中由于受热,因此内能增大,分

子运动速率加剧

13.新版人民币中的防伪油墨含有一种由镁元素和氟元素(化合价为T)组成的化合物,它的化学式是

()

A.MgFB.Mg,FC.MgF;D.Mg;F:

解析:C

【解析】

在化合物,正负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A、由MgF,则(+2)+(-1)A0,故A错误;

B、由MgzF,贝(J2X(+2)+(-1)W0,故B错误;

C、由Mg&,则(+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