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考物理滑块木板模型问题专题分析_第1页
2024高考物理滑块木板模型问题专题分析_第2页
2024高考物理滑块木板模型问题专题分析_第3页
2024高考物理滑块木板模型问题专题分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滑块一木板模型分析(老师版)

例1:质量为M木板置于光滑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的滑块以水平速度咻从左端滑上木板,m

与M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求:

(1)假如木板足够长,求共同速度和所用的时间

(2)要使m不掉下,M至少要多长:M

练习1:如图所示,质量为M=lkg的长木板,静止放置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有一个质量为m=0.2kg

大小不计的物体以6m/s的水平速度从木板左端冲上木板,在木板上滑行了2s后跟木板相对静

止(g取lOm/s?)。求:y

(1)木板获得的速度。GLI

(2)物体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_]I口

例2:在光滑水平面上并排放两个相同的木板,长度均为L=L00m,一质量与木板相同的金属块,

以v0=2.00m/s的初速度向右滑上木板A,金属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为1=0.1,g取10D/S%求

两木板的最终速度。

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

练习2:如图,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3kg的木板和质量为m=lkg的物块,都以v=4m/s

的初速朝相反的方向运动,它们间有摩擦,木板足够长,当木板速度为2.4m/s时,物块的运

动状况是()

A.做加速运动B.做减速运动

C,做匀速运动D.以上都有可能&

,平*h〃嗯也风!冗?建建"那油””认,»许病

例3.如图,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2卬的物块力和木板8,48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mg,现用水平拉力歹拉8使48以同一加速度运动,求拉力尸的最大值。

----1m

_______■_2/n.F

|:一,।一一

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

图I

分析:为防止运动过程中/落后于83不受拉力户的干脆作用,靠A、8间的静摩擦力加速),

48二®加速的最大加速度由4确定。

Mg

解答:物块力能获得的最大加速度为:备=:「="&.

・・・尔5一起加速运动时,拉力夕的最大值为:F*=(m+Sw%=3刖g

变式1、例1中若拉力尸作用在/上呢?如图2所示。

m/

A------2,

B

解答:木板B能获得的最大加速度为:、2m2〃二

・•"、8一起加速运动时,拉力产的最大值为:

3

F.=W词%=二>5&

1

变式2、在变式1的基础上再改为: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产(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

动摩擦力),使48以同一加速度运动,求拉力尸的最大值。

1,

------------------

解答:木板8能获得的最大加速度为:2ML

设48一起加速运动时,拉力尸的最大值为冗,贝IJ:

4%佃+2m)g=3«%

解得:4

例4.如图3所示,质量游8kg的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小车右端加一水平恒力尸,后8N,

当小车速度达到1.5m/s时,在小车的前端轻轻放上一大小不计、质量炉2kg的物体,物体与小车

间的动摩擦因数〃=0.2,小车足够长,求物体从放在小车上起先经i=l.5s通过的位移大小。(g

取10m/s2)

解答:物体放上后先加速:ai=^^=2m/s2________________叵

此时小车的加速度为:3M'J-----------n-1

当小车与物体达到共同速度时:

/共=8£】=%+&力

解得:6=1s,/共=2m/s

p

以后物体与小车相对静止:3E+M(・・・a3<°],物体不会落后于小车)

11

物体在i=L5s内通过的位移为:共(t—ti)+2as(t—ti)2=2.Im

练习4、如图,质量21kg的木板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

在木板的左端放置一个质量m1kg、大小可以忽视的铁块,铁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必二°",

取炉lOm/s?,试求:

(1)若木板长Z=lm,在铁块上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后8N,经过多长时间铁块运动到木板的右端?

(2)若在铁块上施加一个大小从零起先连续增加的水平向右的力£通过分析和计算后,请在图6

中画出铁块受到木板的摩擦力£随拉力尸大小改变的图象。(设木板足够长)

O

5-¥7

4

3

2

02468101214FN

相6

(解答略)答案如下:(1)i=ls

(2)①当代从("附)8=二1^时,尔8相对静止且对地静止,f2=r;

A=—+1

②当2N〈弋6N时,M、曲相对岸止,2

③当冷6N时,A.B发生相对滑动,力=〃产熠=4比

画出工随拉力户大小改变的图象如图7所示。

E7

小结:上几例我们可以看到,无论物体的运动情景如何困难,这类问题的解答有一个基本技巧和方

法。在物体运动的每一个过程中,若两个物体的初速度不同,则两物体必定相对滑动;若两个物体

的初速度相同(包括初速为0),则要先判定两个物体是否发生相对滑动,其方法是求出不受外力

产作用的那个物体的最大临界加速度并用假设法求出在外力q作用下整体的加速度,比较二者的大

小即可得出结论。

练习:

1.如图(a)所示,光滑水平面上停放着一辆上表面粗糙的平板车,质量为M,一质量为m的铁块以水平

初速度V。滑到小车上,两物体起先运动,它们的速度随时间改变的图象如图(b)所示(to是滑块在

车上运动的时间),则可以断定()

A.铁块与小车最终滑离L

B.铁块与小车的质量之比1X八

C.铁块与小车表面的动摩擦因数"%耳---------,”厂…;

‘嬴”占二

D.平板车上表面的长度为峥答案ABC⑻⑻、’

6

2.(2024届山东省枣庄市)如图所示,质.量M=4.0kg的木板长L=2.0m,静止在水平地面上,

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山=0.05。木板水平上表面左端静置质量m=2.0kg的小滑块(可

视为质点),小滑块与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12=0.2。从某时刻起先,用F=5.0N的水平力始终向

右拉滑块,直至滑块滑离木板。设木板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g=10m/s2o

试求:

(1)此过程中木板的位移大小。

(2)滑块离开木板时的速度大小。

3.(2024届山东省郑城一中)长1米的木板A,质量为M=lkg,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在木板最左端

有一质量为2kg的小物块B,在沿水平向右F=10牛的恒力作用下由静止起先运动,物块和木板、

木板和水平面间的滑动摩擦系数分别为M=024=0.。在把小物块从木板右端拉下去的过程

中,求:

(1)运动过程中A、B的加速度分别是多大?mF

(2)在此过程中木板运动的位移为多大?(小物块可看作质点)(g取产———।

lOm/s2)AW^XWWWXWX

4.(2024淮阴中学卷)如图,在光滑水平面上,放着两块长度相同,质量分别为〃和助的木板,在

两木板的左端各放一个大小、形态、质量完全相同的物块。起先时,各物均静止,今在两物体上各

作用一水平恒力E、£,当物块和木板分别时,两木板的速度分别为力和物物体和木板间的动摩

擦因数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D)

A.若F\=Fz,掰>斑,贝!In>Fi_____

B.若R=&MV伤,则匕>吸

C.若K>A,瓜=K、则力>外

D.

若F1VF2,MI=M2,贝(J力>/

5.如图所示,长2m,质量为1kg的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木块质量也为1kg(可视为质点),

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要使木块在木板上从左端滑向右端而不至滑落,则木块初速度的

最大值为(D)___

A.lm/sB.2m/sp----------------j

C.3m/sD.4m/s/...............”

6.如图所示,小木块质量m=lkg,长木核质量M=10kg,木板与地面以及木块间的动摩擦因数均

为u=0.5.当木板从静止起先受水平向右的恒力F=90N作用时,木块以初速vo=4m/s向左滑

上木板的右端.则为使木块不滑离木板,木板的长度/至少要多长?

必一

222

a2==5rn/ss2=--a2t=4t-2.5/

由一%+々2,=〃/解得t=2s

板长:I=si+s2=4m

7.如图,质量M=L0kg的长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在长木板的右端放一质量m=l.0kg的小滑块

(可视为质点),小滑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0.20.现用水平横力F=6.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