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国家公务员申论模拟试卷1447_第1页
2020年国家公务员申论模拟试卷1447_第2页
2020年国家公务员申论模拟试卷1447_第3页
2020年国家公务员申论模拟试卷1447_第4页
2020年国家公务员申论模拟试卷1447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年国家公务员申论模拟试卷1447(总分:1.00,做题时间:120分钟)申论1.一、注意事项1.本题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2.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给定资料1.2018年,工作即将满两年的马欢辞职离开了北京某报社,转投一家互联网企业负责一线业务工作。在传统媒体待了两年之后,他最终还是去了新媒体。马欢并不是个例。如今,很多人利用互联网开辟了自己的新职业。时间倒回40年,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每个人一般只有一个职业,用它来谋生、养家,当时的社会上也并没有更多的职业可以让大家来选择。不过,经历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人们的视野也得以开阔。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中国开启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征程。“下海”成了这个时代职业变化的主题。“下海”其实就是经商。当时,国务院修改和废止了一批约束经商的文件,全社会掀起“下海”经商的风潮。河北的薛江波、张春芳夫妇就赶上了这波热潮。在去做个体户之前,薛江波在造纸厂工作,张春芳在食品厂工作,但是两个厂子的效益不好,夫妇二人的工资难以维持正常的生活。看到周围的亲戚朋友一个个出来单干,所以两口子也就萌生了出来单干的想法。20世纪90年代,与“下海”一样流行的是去外企工作,这得益于中国的对外开放。尤其是在深圳、厦门这样改革开放的前沿,外企的工作有着极强的吸引力,工资高,地位高,年轻人一时趋之若鹜。“收入差别大是真真切切的,在90年代,一家外资酒店服务员的工资可能是普通酒店服务员工资的5至6倍。”北京大学中国职业研究所所长陈宇说。互联网深刻改变着世界,程序员这种职业成为21世纪开始之后,中国职业变化的又一个标志。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张国英表示,程序员这种职业的出现和发展,体现了互联网技术、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对劳动力市场的巨大冲击。王振众就是众多程序员中的一个,他在2007年考入天津大学时就读的专业就是软件工程。进入大学的时候,中国的软件工程乃至IT信息行业都处于低谷期,大家都在思考IT信息行业将走向何方。但是2011年之后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起来,到现在大数据、人工智能进一步蓬勃壮大,对程序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程序员这个职业也更加细化和专业化。王振众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现在他供职于阿里巴巴集团,是一名资深算法工程师。“职业结构的变化与产业发展紧密相连,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发展推动着职业结构的变迁。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需求日异多样化,伴随着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职业结构也向着高级化发展,如金融、物流、咨询;与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密切相关的影视、文化、教育培训产业也蓬勃发展;生活服务业呈现多样化趋势,与健康、美丽、养老有关的行业欣欣向荣。”张国英总结道。2010年后,私人定制成为一种风尚,这体现了差异化的个人追求。从产业角度来看,传统制造业将转向服务业。进行大规模的生产不再是企业的目的,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成为企业新的目的。“随着发展,制造业的人员将大规模地流向服务业。而服务业发展程度的高低则能够显示一个国家的生活质量。在服务业领域,将会有大量的新职业出现。”陈宇说。2.“恭喜‘快递小姐姐’!”前几天拿到快递工程专业中级职称证书后,在江苏从事快递基地开发建设的小董收到不少朋友调侃式的祝福。前不久,包括小董在内的301人,获得江苏省快递工程专业技术资格证,他们是江苏该专业职称首批获得者。该新闻一经发出就饱受关注,甚至有网友误解“快递小哥”也能评职称了。专家认为,作为新兴产业的快递业,集劳动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于一身,快递工程专业技术资格的认定,是一种体现从业者的劳动价值,改善从业环境的激励手段,将有利于新型产业的劳动者更有职业尊严,获得社会认可。江苏省邮政管理局相关处室负责人表示,2015年新版《国家职业分类大典》明确了快递工程技术人员的职业分类,但是相应的职称评价制度没有建立起来,快递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资格缺乏国家和行业认可。“如今,开展快递工程技术人员职称认定评审,有利于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发展。”该负责人表示。南京理工大学公共事务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王兰芳长年研究社会政策与社会福利,她认为,鼓励包括快递工程专业在内的新兴行业的从业者参与职称评定,对行业的发展是一种支撑。“产业转型升级,提倡工匠精神不能只喊口号。我国人口红利正在消失,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本大国的转变,需要让既懂理论又有技术的灰领、金蓝领阶层拥有劳动的尊严、享有一定社会声望,促使他们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有更好的规划。”不过,王兰芳认为,也不是所有行业都能评职称,不具备行业门槛的职业就很难评职称。快递工程专业职称是否能带给从业者劳动尊严,与用人单位的认同和从业者的积极性有很大关系。有业内人士透露,有的企业对此不够重视,有的对该专业评定职称的意义并不十分了解,“这与企业负责人的认知程度有很大关系”。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因为获评职称,有的快递工程从业人员被加薪10%。“这其实是劳资双方的博弈,对于一些有技术壁垒的行业,用职称评定给从业者以认定,能提高劳动者与企业博弈的话语权。”王兰芳认为,劳动者谋求更好的发展和薪资待遇的前提,是不断提高业务技能。而随着产业升级,用人单位也需要既能动手也能动脑的员工,如果企业认可职称认定并愿意给予回报,将会鼓励劳动者更投入地钻研业务,提高生产能力,这会带来良性互动。“很多劳动者对评职称也有偏见,认为要能升职加薪才愿意评。”江苏省人社厅专技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其实职称是对自己多年工作的一种认可,有政府和行业的评价作为工作能力的鉴定,择业时会更有优势。在王兰芳看来,随着智能化、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今后管理岗位会越来越少,新职业群体、灰领阶层将大量涌现,包括快递工程专业在内的新型行业的职称评定趋势,也将会对职业院校的教学、实践有所引导。“在校期间,就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行业的职业资格要求,并进行必要的培训,提高就业的竞争力。”她说。某种程度上说,每一种新兴职业的诞生都反映出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的民生需求,同时也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个路标。在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化的背景下,必然涌现出许多新兴职业,包括一些服务于个性化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的小众新兴职业。面对这些新兴职业的成长烦恼,该怎样扶持其生长、怎样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是相关部门需要提上议事日程的。3.近些年,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得到广泛运用,大批新职业从业者涌现。新职业是产业转型升级的产物,由于时间自由、收入高、灵活度大等因素,吸引了不少出生于互联网时代的年轻人加入。然而,新职业也容易成为社会管理、市场管理和社保“忽视的角落”。网游陪练、网店装修师、陪购师……眼下这些新兴职业不少,其所在的新兴行业有的已经成为“经济黑马”,引领创业热潮,而其中的社保空白却成了这些新兴行业的“软肋”。拿快递业来说,全国范围内,不与员工签劳动合同、不缴社保已是多家快递公司的常态。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教授佟亚丽认为,由于这些职业都比较前沿,发展前景不够稳定,抑或是对其管理还不太成熟,使得一些企业没有长期用人的规划,有的只是短期需求,还有一些企业往往把新职业看成是一种非正规用工,不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也不给员工缴纳社会保险。对于劳动者而言,缺乏职业保障。旅行体验师、网购砍价师等互联网新职业,从“小荷才露尖尖角”到成为一项国家认可的正式职业,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作为一名新职业从业者,“旅游体验师”柯乐乐表示,社会各界对新职业的知晓度、认同度还比较低,不少新职业从业者感觉自己不入流,甚至低人一等,希望相关部门对新职业给予更多关注。新兴职业大多兴起未久,这使得相关行业标准不完善乃至不存在,成为新兴职业的一大普遍特色。以陪购师为例,消费者付出费用,陪购师为其提供相应的陪同购物、形象设计等服务,但如何衡量陪购师的服务价值及服务质量,却很难找到准确答案。如果消费者对陪购师的服务满意倒也罢了,如果消费者对陪购师的服务不满意,双方便很容易产生争议。这时,由于没有相关标准及规则去鉴定谁是谁非,双方只能“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陷入一塌糊涂的无限争执当中。当前新兴职业的从业人员鱼龙混杂,也埋下了诸多隐患。新兴职业大多人人皆可为,这必然导致新兴职业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服务质量天差地别,最终严重损害新兴职业的口碑及前景。此外,新兴职业由于相应监管尚未到位,很容易滋生暗箱黑幕,暗藏着较大的法律风险。新兴职业刚刚崛起或形成,监管不可能先人一步提前到位,这就导致了有关部门对新兴职业的监管力度和针对性相对较弱,给混迹其中的无德之人及不法分子留下了可乘之机。这种情况下,陪购师吃回扣、验房师收受贿赂、牵犬师虐待动物等,都是很有可能发生的事情。长此以往,这些行业蛀虫会成为新兴职业发展的最大障碍,令消费者对新兴职业者的新型服务失去信任、望而却步。新兴职业,尤其是服务类新兴职业,若想做得更好更长久,必须建立健全行业规则制度,不断完善精进服务能力水平,走出当前监管匮乏与规则缺失的高风险地带。否则,新兴职业继续如脱缰野马般疯狂驰骋,忽视行业标准与规则的限制约束,肆意践踏道德与法律的基本底线,必定将走进发展的死胡同。4.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深刻影响,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变革创新,充分发挥人工智能优势,加快发展伴随每个人一生的教育、平等面向每个人的教育、适合每个人的教育、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时代在发展,职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每一次产业升级,都会产生新的社会分工,催生大量的新的人才需求。新职业的诞生,就是劳动能力迁移的需求。而原有的职业教育体系并不能迅速更新技能培训和教育内容以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D市提出打造“技能人才之都”,旨在培养一大批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在政策和公司鼓励下,我用三年的时间取得了D市理工大学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毕业证书。”11年前中专毕业的小李在华明灯具有限公司学习模具钳知识,通过努力学习和培训,如今已是一名优秀的模具钳工技师,积累了丰富的钳工经验。早在2011年,D市率先推出自主参训补贴模式,劳动者凭相关证书可享受政府补贴,模式得到肯定并在全省推广。近年来,D市技师学院师生多次在国际性技能比赛中获得金牌。“技能大赛旨在提升学生技能水平,发挥引领及导向作用,进一步强化院校教学与企业的连接,同时提升学生的创新、沟通、协作能力。”学院院长介绍。近年来,D市鼓励学校举办职业技能大赛,以技能竞赛为载体,促进参赛师生学习交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同时吸引企业参与,促进政、校、企之间的深度融合,推动专业技能人才队伍的成长壮大。除了积极发挥以赛促学的作用外,近年来,D市开启国际办学合作模式。依托技师学院,开展国际化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学院在全省率先引进德国“双元制”和英国“现代学徒制”等先进职教模式,开展实体化国际合作办学,引进国际认可、高含金量的国际职业资格证书及课程体系,推动本土化应用。“这样一个过程下来,学生们已经像在企业一样真实体验产品设计师的工作了,不管他们最后成果如何,这个体验对他们来说都是宝贵的。”D市技师学院的老师介绍,她从学生毕业后能更好地与企业接轨的角度出发,把课堂变成真实的企业办公场景,让学生设计出令“客户”满意的作品。在这门课上,学生设计的优秀作品将会参加省级、国家级竞赛。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脱轨,一直以来都是职业教育的弊端。为此,D市政府投资建设公益性高技能人才公共培训基地,面向社会开展高技能人才实训,免费为院校学生和企业职工提供高技能实训服务。除了开设新兴高端课程,其首创的“生产性实训”模式,实现校企无缝对接,解决职业教育与企业需求脱轨的难题。“培养高技术劳动力、高技能的人才是我们接下来的工作重点,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培养技师带动一批徒弟,从而带动我们所有的劳动者提升劳动技能,推动企业发展壮大。”D市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表示。2014年,D市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行业协会和职业院校设立“技师工作站”,开展带徒传技等活动,加速创新成果的传承。从2016年起,D市连续5年鼓励企业在关键岗位、关键工序设立“首席技师”,通过开展“名师带徒”活动,传授技艺特长,参与技术革新,解决企业的生产操作难题。在评选出的“首席技师”中,有像从高校毕业后在行业里深耕的技能人才,也有从中专学校毕业后一步步从学徒奋斗至行业佼佼者的匠人。D市已累计选树三批共297名“首席技师”,以工匠精英为引领,一股崇尚技能、尊重技能人才和工匠精神的时代风尚正在悄然兴起。5.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活水平提高,会有新兴职业不断出现,也会有传统职业消失,这是一个正常的经济社会现象。可以预见,未来一段时期,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新技术的普遍应用,以及新材料的开发应用,科学技术的发展还会进一步提升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新兴职业会不断涌现,对此我们应该抱有开放和包容的心态。新兴职业的出现体现了信息时代的典型特征。2017年5月,北京外国语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进行了一项调查,评选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分别为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虽然“新四大发明”有些戏称的色彩,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集中体现了当前出现的新职业的时代精神和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创新。新兴职业是在技术创新发展的支持下产生的,例如无人机操控师、UI设计师等,就是互联网技术催生的崭新职业。随着新技术的创新发展,将有更多的技术创新转化为新产品、新产业,进而催生新职业。多元。新兴职业体现了年轻一代的多元个性和职业发展,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80后”“90后”将自己的技术特长甚至兴趣发展为职业,年轻人更倾向于选择自由职业,个性化地选择创业,他们的新鲜想法甚至成为创业融资的核心。共享。互联网技术使得世界更加扁平化,共享经济风生水起。例如,手机支付技术使共享单车成为可能,解决了城市公共交通“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是“互联网+创新创业”的成功典型;滴滴打车使得出租车行业资源充足,提升了行业资源利用效率。新兴职业的出现,无疑为中国梦的实现注入了新鲜血液。今天,越来越多的职业正朝着高价值、数字化、个性化方向发展。新职业层出不穷,是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的必然。不断涌现的新职业,不仅为更多人提供了人生出彩的机会,更能激发中国经济创新驱动发展的潜能。新职业如同一面镜子,照见的是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是中国经济不断实现自我迭代的内在活力,是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新职业之所以总能引发关注,归根到底是因为它代表了新方向,展现出发展的新优势。可以预计,随着技术革命的加速推进、改革步伐的持续加快,更多高技术含量的新职业将接踵而至,连接起你我更美好的生活,描绘出中国经济的美好图景。作答要求(分数:1.00)(1).根据“给定资料1”,概括改革开放40年的职业变迁。要求:准确全面,条理清晰。不超过250字。(分数:0.2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一、改革开放之初,就业目的单一,可选择的职业少。二、改革开放十多年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与对外开放深入,“下海”经商、去外企工作成风潮。三、21世纪开始之后,新技术冲击劳动力市场,程序员这种职业出现并发展;随着新技术蓬勃发展,程序员这一职业要求更加细化和专业化。四、2010年后,人们的需求日异多样化,职业结构随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发展,个人追求差异化促使制造业人员大规模流向服务业。)解析:(2).请根据“给定资料2”,谈谈你对新兴职业职称评定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紧扣资料,准确全面。不超过350字。(分数:0.2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一、改革开放之初,就业目的单一,可选择的职业少。二、改革开放十多年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与对外开放深入,“下海”经商、去外企工作成风潮。三、21世纪开始之后,新技术冲击劳动力市场,程序员这种职业出现并发展;随着新技术蓬勃发展,程序员这一职业要求更加细化和专业化。四、2010年后,人们的需求日异多样化,职业结构随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发展,个人追求差异化促使制造业人员大规模流向服务业。)解析:(3).请根据“给定资料3”,针对资料反映的问题提出解决建议。要求:(1)问题明确,建议有针对性、可行性;(2)语言简明,有逻辑性;(3)不超过400字。(分数:0.2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一、改革开放之初,就业目的单一,可选择的职业少。二、改革开放十多年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与对外开放深入,“下海”经商、去外企工作成风潮。三、21世纪开始之后,新技术冲击劳动力市场,程序员这种职业出现并发展;随着新技术蓬勃发展,程序员这一职业要求更加细化和专业化。四、2010年后,人们的需求日异多样化,职业结构随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发展,个人追求差异化促使制造业人员大规模流向服务业。)解析:(4).D市技能人才培养取得了显著成效,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