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期末检测B卷(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满分培优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蓝细菌是古老的生物,被誉为“改造地球的先行者”,地球最早由无氧环境转化为有氧环境,就是由于蓝细菌的出现并产氧所致。下列关于蓝细菌说法正确的是(
)A.蓝细菌的生物膜系统使细胞结构区域化,有利于细胞代谢有序进行B.拟核区含有线状的DNA分子,但是不含有染色体C.与大肠杆菌结构相似,均含有细胞壁、细胞膜和核糖体等细胞结构D.其叶绿体中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是能自养的原核生物【答案】C【分析】1、蓝细菌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原核生物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也没有染色体,但有环状的DNA分子,位于细胞内特定的区域,这个区域叫作拟核,唯一具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2、生物膜系统是由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构成的一个整体。【详解】A、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只有细胞膜,没有生物膜系统,A错误;B、蓝细菌是原核生物,拟核区含有环状的DNA分子,但是不含有染色体,B错误;C、大肠杆菌与蓝细菌均属于原核生物,故蓝细菌与大肠杆菌结构相似,均含有细胞壁、细胞膜和核糖体等细胞结构,C正确;D、蓝细菌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是能自养的原核生物,但是蓝细菌不含叶绿体,D错误。故选C。2.2021年9月24日,“巨型稻”喜获丰收,袁隆平院士的“禾下乘凉梦”得以实现。“巨型稻”平均株高2米左右,茎秆粗壮、穗大粒多、产量高,富含K、Ca、Zn、Mg等营养元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K、Ca、Zn、Mg是组成“巨型稻”细胞的大量元素B.“巨型稻”中的微量元素含量很少,作用也较小,可有可无C.组成“巨型稻”和普通稻的元素种类大致相同D.组成“巨型稻”的化学元素有的是其特有的,在无机自然界中找不到【答案】C【分析】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1)大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a、Mg等,其中C、H、O、N为基本元素,C为最基本元素,O是含量最多的元素。(2)微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包括Fe、Mn、Zn、Cu、B、Mo等。(3)细胞的鲜重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分别是O、C、H、N,干重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分别是C、O、N、H;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包括无机物和有机物,无机物包括水和无机盐,有机物包括蛋白质、脂质、糖类和核酸,鲜重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干重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详解】A、大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a、Mg;Zn是微量元素,A错误;B、“巨型稻”中的微量元素含量很少,但作用也很大,必不可少,B错误;C、在不同的细胞内,组成元素的种类大体相同,含量不同,C正确;D、细胞中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特有的,在无机自然界都能找到,D错误。故选C。3.水分子是极性分子,水分子间也可相互吸引,形成氢键,氢键易于形成和断裂,水分子的上述结构特点决定了它具有多种多样的功能。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带有正电荷与负电荷的分子(或离子)都易与水结合,因此水是良好的溶剂B.结合水不能提供能量,不属于细胞的结构成分C.氢键使水具有较高的比热容,因此水有助于维持生命系统的稳定性D.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处于动态变化中,有利于生物体适应环境的多种变化【答案】B【分析】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离不开水,水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细胞内水的存在形式是自由水和结合水,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主要组成成分,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介质、自由水还参与许多化学反应,自由水对于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运输具有重要作用;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大,细胞代谢越旺盛,反之亦然。【详解】A、水分子的空间结构及电子的不对称分布,使水分子成为一个极性分子;带有正电荷与负电荷的分子(或离子)都易与水结合,因此水是良好的溶剂,A正确;B、水不是能源物质,结合水不能提供能量,但属于细胞的结构成分,B错误;C、由于水分子是极性分子,1个水分子的氧端靠近另一水分子的氢端时,它们之间的静电吸引作用就形成一种弱的引力,这种弱的引力称为氢键;氢键的存在,使水有较高的比热容,使水的温度不易发生改变,有利于维持生命系统的稳定,C正确;D、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不同,细胞的代谢强度不同,细胞内自由水和结合水比例时刻处于动态变化中,这与细胞的代谢强度和所处环境有关,有利于生物体适应不同的环境,D正确。故选B。4.关于哺乳动物体内脂质与糖类的叙述,错误的是()A.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能有效的促进生殖器官发育B.构成脂质的元素主要是C、H、O,有的还含有N、PC.糖类和脂质可以相互转化,但二者之间的转化程度有明显差异D.脂质中的磷脂是细胞内各种膜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答案】A【分析】组成脂质的化学元素主要是C、H、O,有些脂质还含有P和N,细胞中常见的脂质有:1、脂肪:是由三分子脂肪酸与一分子甘油发生反应而形成的,作用:①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②保温、缓冲和减压作用。2、磷脂:构成膜(细胞膜、核膜、细胞器膜)结构的重要成分。3、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等。(1)胆固醇: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参与人体血液中脂质的运输。(2)性激素: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3)维生素D:促进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详解】A、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脂质,能有效的促进生殖器官发育,A错误;B、成脂质的化学元素主要是C、H、O,有些脂质还含有P和N,B正确;C、糖类和脂肪是可以转化的,糖类可大量转化成脂肪,但脂肪不能大量转化成糖类,C正确;D、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是细胞内各种膜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D正确。故选A。5.绿色荧光蛋白是一种能发光的蛋白质,类似于示踪元素,可以标识生物体内蛋白质的位置,它照亮了人们以前看不到的世界。下列有关绿色荧光蛋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合成荧光蛋白一定需要21种氨基酸B.荧光蛋白必须在加热条件下,遇双缩脲试剂才呈紫色C.荧光蛋白可作为标签蛋白,用于研究癌细胞的转移D.高温能破坏蛋白质的肽键,使荧光蛋白失去发荧光的特性【答案】C【分析】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经过脱水缩合而形成的生物大分子,由C、H、O、N四种元素构成,少部分含有S,在人体中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1种。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至少要有一个氨基、一个羧基、一个氢,且三者连在同一个中心碳原子上,氨基酸种类不同是因为构成氨基酸的R基不同。【详解】A、合成荧光蛋白的氨基酸最多有21种,但不一定需要21种氨基酸,A错误;B、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不需要加热条件下进行,B错误;C、由题干可知,绿色荧光蛋白是一种能发光的蛋白质,可以标识生物体内蛋白质的位置,所以它可作为标签蛋白,用于研究癌细胞的转移,C正确;D、高温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但是不能破坏肽键,肽键能被蛋白酶所破坏,D错误;故选C。6.核孔结构复杂,至少由50种蛋白质构成,称为核孔复合体,是核内外物质转运的通道。大分子物质凭借自身的核定位信号和核输出信号与核孔复合体蛋白质(主要是中央运输蛋白)上的受体结合而实现物质转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原核细胞中核孔的数量远远少于真核细胞中核孔的数量B.代谢旺盛的细胞中,核孔数量一般较多C.核孔只能让蛋白质、DNA和RNA等大分子物质通过D.大分子物质与中央受体蛋白的识别,实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答案】B【分析】1、细胞核的结构:(1)核膜(双层膜),可将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2)核孔:实现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3)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4)染色质(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是遗传物质DNA的主要载体。2、细胞核的功能: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详解】A、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也不具有核孔,A错误;B、核孔:实现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代谢旺盛的细胞中,核孔数量一般较多,B正确;C、核孔是大分子物质通道,但某些小分子也能通过,而且DNA作为遗传物质,不能通过核孔进入到细胞质中,C错误;D、大分子物质与中央受体蛋白的识别,实现了细胞质和细胞核间的信息交流,D错误。故选B。7.水是一种极性小分子,研究发现水分子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有两种(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结构a分子的尾部有屏障细胞内外环境作用B.水分子通过方式1进入细胞的速率远大于方式2C.方式2属于协助扩散,该运输过程中水并未与通道蛋白结合D.水通道蛋白失活的植物细胞在高浓度溶液中仍可能发生质壁分离【答案】B【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水分子进入细胞的两种方式,水跨膜不需要水通道蛋白的协助,只通过磷脂双分子层的跨膜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方式1表示自由扩散;水跨膜用过通过水通道蛋白的协助,不需要消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方式2表示借助水通道蛋白的协助扩散。【详解】A、结构a为磷脂双分子层,磷脂分子疏水性尾端,可阻止水溶性分子或离子通过,具有屏障细胞内外环境的作用,A正确;B、由于水分子不仅依赖方式2(依赖通道蛋白的扩散,属于协助扩散)运输,也可通过方式1(自由扩散)运输,水分子通过方式1进入细胞的速率小于方式2,B错误;C、方式2是水分子依赖通道蛋白的扩散,属于协助扩散,在转运过程中通道蛋白不与水分子结合,通道蛋白分子的空间构象不发生改变,C正确;D、由于水分子不仅依赖方式2运输,也可通过方式1(自由扩散)运输,因此即使水通道蛋白失活,植物细胞仍可在高渗溶液中渗透失水,发生质壁分离,D正确。故选B。8.气孔的开关与保卫细胞积累钾离子密切相关。某种质子泵(H+ATPase)具有ATP水解酶的活性,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使H+从质膜内侧向外侧泵出,在H+浓度梯度的驱动下K+通过转运蛋白进入保卫细胞,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打开。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K+进入保卫细胞的运输方式属于主动运输B.H+转运过程中质子泵磷酸化,发生构象改变C.用促进该质子泵活性的壳梭孢素处理叶片可促进气孔打开D.高渗蔗糖溶液处理保卫细胞也可使气孔打开【答案】D【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H+ATPase是一种位于保卫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其可以将氢离子运出保卫细胞,且消耗能量,为主动运输;该载体蛋白还具有酶的催化作用,可以催化ATP水解释放能量,供给氢离子的跨膜运输等生命活动。同时K+进入保卫细胞使保卫细胞渗透压升高,吸水能力增强,细胞膨胀,气孔张开。【详解】A、K+进入保卫细胞的过程需要H+浓度梯度的驱动以及转运蛋白,属于主动运输,A正确;B、H+转运过程中质子泵磷酸化,其构象发生改变,以便运载K+,B正确;C、用促进该质子泵活性的壳梭孢素处理叶片,使H+从质膜内侧向外侧泵出,H+浓度差增大导致K+进入保卫细胞,可促进气孔打开,C正确;D、高渗蔗糖溶液处理保卫细胞,使细胞失水,从而导致气孔关闭,D错误。故选D。9.用2mol·L-1的乙二醇溶液和2mol·L-1的蔗糖溶液分别浸浴某种植物细胞,观察质壁分离现象,得到其原生质体体积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植物细胞均可发生该过程B.AB段曲线表明细胞液浓度在逐渐减小C.BC段表明该细胞开始因失水过多而逐渐死亡D.用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代替乙二醇溶液,可得到类似的结果【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据图可知,当种植物细胞置于2mol·L1的蔗糖溶液中时,由于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植物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原生质体相对体积变小;当某种植物细胞处于2mol·L1的乙二醇溶液中时,由于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原生质体相对体积变小,细胞液浓度增大;而乙二醇可以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植物细胞,当乙二醇进入细胞时,细胞液浓度增加,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详解】A、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时必须具备大液泡,不是所有的植物细胞都能发生质壁分离,例如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就不可以发生质壁分离,A错误;B、AB段原生质体相对体积逐渐减小,植物细胞正在失水,此时细胞液的浓度逐渐增大,B错误;C、BC段原生质体相对体积逐渐增大,此时植物细胞正在吸水,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说明植物细胞是活的,C错误;D、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可以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因此用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代替乙二醇溶液,可得到类似的结果,D正确。故选D。10.瑞典皇家科学院将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来自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BenjamunLast教授与普林斯顿大学的DaudMacMilan教授,以表彰他们在“不对称有机催化”上的突破性贡献。他们发现以脯氨酸为代表的一类小分子物质可以作为高效催化剂,驱动不对称有机催化。我们的身体也含有数以千计的酶形式的催化剂,它们“创造出”生命所必需的分子。下列叙事错误的是(
)A.酶具有专一性是由酶和底物的空间结构决定的B.酶需要在最适温度和最适pH下才能长期保存C.溶菌酶能够溶解细菌细胞壁,增强抗生素的疗效D.相较于酶,新型有机催化剂廉价且稳定,使化学合成变得更加“绿色”【答案】B【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酶的本质是蛋白质,还有少量RNA,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而加快化学反应速率;酶的作用特点:专一性、高效性、反应条件温和。【详解】A、酶分子的性状,只适合与一种或一类分子结合,因此酶的作用特点之一是具有专一性,A正确;B、酶在最适温度和最适pH下,酶的活性最高,因此,酶要长期保存需要在低温下保存,B错误;C、抗生素作用的原理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故溶菌酶能够溶解细菌细胞壁,增强抗生素的疗效,C正确;D、根据题干,相较于酶,新型有机催化剂是一类小分子物质,故廉价且稳定,使化学合成变得更加“绿色”,D正确。故选B。11.“诱导契合学说”认为:酶活性中心的结构开始并不和底物的结构完全吻合,当底物与酶相遇时可诱导酶活性中心的构象发生变化,相关的各个基团达到正确的排列和定向,使底物和酶契合形成络合物,进而生成产物。产物从酶上脱落后,酶活性中心又恢复到原构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酶受底物诱导的同时,底物结构也发生变化B.酶活性中心的构象发生变化有利于生化反应的进行C.这个模型说明酶不具有专一性D.酶与底物形成络合物时,降低了底物转化成产物所需的活化能【答案】C【分析】据图分析,酶分子有一定的形状,恰好能和底物分子结合,酶与底物结合形成酶—底物复合物,然后这个复合物会发生一定的形状变化,使底物变成产物,酶从复合物上脱落,同时酶分子恢复原状。【详解】A、酶活性中心的构象发生变化,底物与酶的中心构象是契合的,故酶受底物诱导的同时,底物结构也发生变化,A正确;B、由题干“当底物与酶相遇时可诱导酶活性中心的构象发生变化,相关的各个基团达到正确的排列和定向,使底物和酶契合形成络合物,进而生成产物”可知,酶活性中心的构象发生变化有利于生化反应的进行,B正确;C、酶的专一性是指一种酶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该模型无法说明酶不具有专一性,C错误;D、酶催化化学反应的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故酶与底物形成络合物时,降低了底物转化成产物所需的活化能,D正确。故选C。12.如图是真核细胞有氧呼吸的基本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程①和②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B.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才能进行过程①C.过程②产生的ATP比过程③多 D.图中的[H]在线粒体内膜被消耗【答案】D【分析】有氧呼吸是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细胞彻底氧化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是葡萄糖酵解产生丙酮酸和[H]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形成二氧化碳和还原氢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是[H]与氧气结合形成水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详解】A、①为呼吸作用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②为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的部分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A错误;B、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相同,故有氧、无氧均可进行过程①,B错误;C、②为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的部分过程,产生少量的ATP,③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产生ATP最多,C错误;D、图中的[H]在线粒体内膜与O2结合生成H2O,D正确。故选D。13.如图是某同学构建的植物叶肉细胞代谢过程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突然降低光照强度,C3的含量会升高B.若a过程中用H218O,一段时间后能在d过程检测出C18O2C.若b过程中用C18O2,一段时间后能检测出含18O的(CH2O)D.图中d过程和c过程分别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内膜上【答案】D【分析】据图可知,a为光反应,b为暗反应,c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d为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详解】A、若突然停止光照,光反应阶段产生的NADPH和ATP减少,暗反应生成C3生成量不变,而C3还原减少,故C3的含量会升高,A正确;B、H218O中的氧元素经a光反应阶段产生18O2,随后该18O2被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利用生成H218O,进而可以在d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与丙酮酸一起生成C18O2,B正确;C、b为暗反应,C18O2中的氧元素能进入有机物中,从而使有机物(CH2O)带上标记,C正确;D、据图可知,d为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场所为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c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场所为线粒体内膜,D错误。故选D。14.生物科学研究中,经常会选择藻类作为实验材料,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念珠藻无叶绿体,但可进行光合作用,代谢类型属于自养厌氧型B.用经过14C标记的14CO2,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追踪放射性去向为14CO2→14C3→14C5→糖类C.黑藻的叶肉细胞可用来观察细胞中的叶绿体,但不可作为观察有丝分裂的材料D.伞藻经过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形成了伞帽、伞柄和假根三部分【答案】C【分析】1、根据有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可以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种,原核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也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拟核和核糖体;真核细胞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有各种复杂的细胞器。2、蓝藻包括蓝球藻、颤藻、发菜,属于原核生物,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3、伞藻是一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单细胞绿藻,由伞帽、伞柄和假根三部分构成,细胞核位于假根内,伞柄主要为细胞质。【详解】A、念珠藻不含线粒体和叶绿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属于自养需氧型生物,A错误;B、CO2参加光合作用的暗反应,与C5固定生成C3,C3与光反应提供的NADPH和ATP反应,生成糖类(CH2O)和C5,用经过14C标记的14CO2,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追踪放射性去向为14CO2→14C3→14C5+糖类,B错误;C、黑藻的叶肉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能进行细胞分裂,因此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不宜采用黑藻的叶肉细胞,但可用来观察细胞中的叶绿体,C正确;D、伞藻是单细胞藻类,可分为“帽”、柄和假根3部分,不能进行细胞分化,D错误。故选C。15.炎热条件下,植物体内用于散失的水分多少与气孔开放度大小呈正相关。为了探究光照强度和土壤含水量对密闭容器中某植株光合速率的影响,研究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处理及其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土壤含水量光合速率光照强度20%40%60%强13.3(A组)13.9(B组)14.5(C组)中19.3(D组)20.4(E组)21.5(F组)弱10.1(G组)11.1(H组)12.3(I组)注:光合速率单位为mgCO2·dm2·h1,密闭容器中每组的温度和CO2浓度均相同。A.土壤中含水量越高,对植物的正常生长越有利B.气孔开放度减小引起CO2供应不足造成“光合午休”C.由表可知,对该植株的光合速率影响较大的因素是光照强度D.炎热条件下,适当增大土壤含水量,气孔开放度提高,进入气孔的CO2增多,光合速率提高【答案】A【分析】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包括内因和外因,酶数量和活性、色素的种类和数量等属于内因,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水和无机盐等属于外因。【详解】A、结合表中信息可以看出,土壤中含水量增加,对植物的正常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并不是土壤含水量越高,对植物的生长就越有利,过高会导致根系缺少氧气而进行无氧呼吸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A错误;B、引起植物“光合午休”的主要原因是气孔开放度降低,气孔关闭,引起CO2供应不足,直接影响暗反应,即气孔限制值增大引起CO2供应不足造成“光合午休”,B正确;C、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土壤含水量和光照强度,土壤含水量分别是20%、40%和60%,光照强度分别是弱、中和强,在相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改变光照强度时光合速率变化更大,因此光照强度对植物的光合速率影响较大,C正确;D、炎热条件下,植物体内用于散失的水分的多少与气孔开放度大小呈正相关。因此在炎热条件下,适当提高土壤含水量,气孔开放度提高,进入气孔的CO2增多,光合速率提高,D正确。故选A。16.多细胞生物体的生长既要靠细胞生长增大细胞的体积,还要靠细胞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其中细胞的有丝分裂具有周期性,下列有关细胞的生长及增殖周期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细胞太大时细胞核的负担就会过重B.随着细胞的生长,细胞的相对表面积和物质运输速率均会变小C.连续分裂的细胞具有周期性,细胞周期的大部分时间处于分裂期D.分裂期时间长的细胞更适合用于观察细胞周期不同阶段的特征【答案】C【分析】1、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有很多,细胞的大小影响物质运输的效率,可以作为一种解释,即细胞体积越大,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越小,物质运输效率越低。2、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两个阶段:分裂间期和分裂期。【详解】A、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一般来说细胞核中的DNA不会随着细胞体积的扩大而增多,导致细胞核的控制范围有限,细胞太大时细胞核的负担就会过重,A正确;B、随着细胞的生长,细胞的体积变大,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变小,物质运输效率会变小,B正确;C、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两个阶段:分裂间期和分裂期;连续分裂的细胞具有周期性,细胞周期的大部分时间处于分裂间期,C错误;D、细胞的有丝分裂具有周期性;分裂期在细胞周期中占的比例越大的细胞更适合用于观察细胞周期不同阶段的特征,D正确。故选C。17.猫弓首蛔虫是猫肠道内常见的寄生虫。它的受精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宜条件下发育成幼虫,盘曲在卵壳内,成为感染性虫卵。若猫食用了含该感染性虫卵的食物,则会患上猫蛔虫病。下列关于猫弓首蛔虫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成虫的细胞能进行有氧呼吸 B.幼虫的线粒体基质中含有DNAC.成虫的细胞内不能合成有机物 D.幼虫发育为成虫体现了细胞全能性【答案】B【分析】蛔虫的成虫寄生在小肠内,由于无线粒体,进行的呼吸方式为无氧呼吸。【详解】A、成虫寄生在小肠内,进行无氧呼吸,A错误;B、幼虫能进行有氧呼吸,含有线粒体,线粒体基质中含有DNA,B正确;C、细胞代谢过程中既有有机物合成,也有有机物分解,C错误;D、幼虫发育为成虫的过程未体现细胞全能性,D错误。故选B。18.下列关于人体细胞衰老和凋亡的叙述,错误的是(
)A.老年斑出现的原因是酪氨酸酶活性降低B.人体内有些激烈的细胞自噬可能诱导细胞凋亡C.通常情况下白细胞的凋亡速率比红细胞快得多D.正常的细胞衰老有利于人体更好地实现自我更新【答案】A【分析】1、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2、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详解】A、老年斑出现的原因是色素积累,出现白发的原因是酪氨酸酶活性降低,A错误;B、有些激烈的细胞自噬可能诱导细胞凋亡,参与细胞自噬的重要细胞器是溶酶体,在营养缺乏的情况下,通过细胞自噬可以获得维持细胞生存所需的营养物质,B正确;C、通常情况下白细胞的凋亡速率比红细胞快得多,白细胞主要是吞噬和免疫功能,红细胞起到运输功能,所以白细胞凋亡速度更快,C正确;D、正常的细胞衰老有利于机体更好地实现自我更新,对于个体具有积极意义,D正确。故选A。19.细胞内的生物大分子是由若干个单体连接成的多聚体。下图表示真核细胞内生物大分子的形成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若单体能用斐林试剂检测,则对应的生物大分子也能用斐林试剂检测B.若图中单体为脱氧核苷酸,则对应的生物大分子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C.若图中生物大分子参与构成染色体,则其对应的单体可能是氨基酸D.若图中生物大分子中含有核糖,则其基本骨架是核糖核苷酸【答案】C【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鉴定,呈橘黄色。【详解】A、若单体能用斐林试剂检测,则该单体是还原糖,其对应的生物大分子是多糖,多糖是非还原糖,不能用斐林试剂检测,A错误;B、若图中单体为脱氧核苷酸,则对应的生物大分子为DNA,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B错误;C、若图中生物大分子参与构成染色体,则该生物大分子可能是蛋白质或DNA,蛋白质的单体是氨基酸,C正确;D、生物大分子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的,D错误。故选C。20.在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实验中,科学家在不同温度下检测膜蛋白的均匀分布指数,结果如图所示。均匀分布指数越高,膜蛋白在融合细胞膜上分布得越均匀。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细胞融合实验说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B.低温会减缓膜蛋白的运动,影响融合效果C.磷脂分子的侧向运动会影响膜蛋白的分布 D.该实验中的膜蛋白是用放射性的³H标记的【答案】D【分析】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此外,还含有少量的糖类,脂质中磷脂最多。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蛋白质分子以不同方式分布在磷脂分子中。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根据曲线可以得出:在0~15℃之间,随着温度的升高,融合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布指数几乎不变;在15~35℃之间,随着温度的升高,融合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布指数快速提高,膜蛋白分布越来越均匀。【详解】A、人鼠细胞融合实验表明,两种细胞膜上的蛋白质通过运动从而逐渐均匀分布在融合细胞膜上,该实验直接说明了膜蛋白是可以运动的,从而说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A正确;B、在0~15℃之间,膜蛋白均匀分布指数几乎不变,在15~35℃之间,膜蛋白均匀分布指数逐渐增大,说明温度对膜蛋白的运动有影响,低温会减缓膜蛋白的运动,影响融合效果,B正确;C、膜蛋白有的是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是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贯穿于整个磷脂双分子层,而且蛋白质与磷脂分子是结合成一定的功能结构,因此,磷脂分子的侧向运动会影响膜蛋白的分布,C正确;D、人鼠细胞融合实验运用的是荧光标记法。用发绿色荧光和红色荧光的染料分别标记小鼠细胞膜表面的蛋白质和人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D错误。故选D。21.研究发现,分泌细胞可通过分泌膜结构(微囊泡、外泌体)将各种大分子物质、代谢产物传递到受体细胞。这些膜结构有望作为治疗剂载体的新兴工具,也有望作为治疗疾病的靶点。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微囊泡和外泌体的膜均含有磷脂B.微囊泡和外泌体可向受体细胞传送RNAC.微囊泡和外泌体可在细胞间传递信息D.RNA进入受体细胞后会成为其遗传物质【答案】D【分析】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其中磷脂分子的亲水性头部朝向两侧,疏水性的尾部朝向内侧),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详解】A、微囊泡和外泌体都具有膜结构,均含有磷脂,A正确;B、微囊泡和外泌体都可以将分泌细胞中的RNA传送到受体细胞中,B正确;C、微囊泡和外泌体可以传递某些物质,可以传递信息,C正确;D、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RNA进入受体细胞后不会成为受体细胞的遗传物质,D错误。故选D。22.泛素是真核细胞中普遍存在的小分子调节蛋白,错误折叠的蛋白质、损伤的线粒体可被泛素标记,该过程称为泛素化。自噬受体与内质网的相互作用最终会使标记的物质或结构被降解,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泛素能特异性标记大分子物质,且被自噬受体识别B.内质网形成的吞噬泡膜与溶酶体膜均具有单层膜结构C.损伤的线粒体被分解后的部分产物可能作为细胞的原料D.泛素化能维持细胞内部的稳定,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答案】B【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泛素引导下的降解过程,该过程中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和损伤的线粒体会被泛素标记,与自噬受体结合,被包裹进吞噬泡,吞噬泡再与溶酶体融合,进而被溶酶体的水解酶水解。【详解】A、由题意和图可知,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和损伤的线粒体会被泛素标记,能与自噬受体结合,故泛素能特异性标记大分子物质,且被自噬受体识别,A正确;B、由图可知,内质网形成的吞噬泡膜为双层膜,而溶酶体膜为单层膜,B错误;C、线粒体含有DNA、RNA、蛋白质等物质,损伤的线粒体被分解后的部分产物如氨基酸、核苷酸等可能作为细胞的原料,C正确;D、错误折叠的蛋白质、损伤的线粒体可被泛素标记,该过程称为泛素化,自噬受体与内质网的相互作用最终会使标记的物质或结构被降解,因此泛素化能维持细胞内部的稳定,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D正确。故先B。23.如图为U型渗透装置,起始时甲、乙两侧液面高度相同,只有水和单糖能透过半透膜,经过一段时间达到渗透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乙侧液面先上升后下降B.初始阶段水分子通过半透膜只能从甲侧向乙侧扩散C.达到渗透平衡时两侧液面高度相同D.达到渗透平衡后两侧溶液浓度相等【答案】A【分析】渗透作用是指水分子等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条件是半透膜和浓度差。【详解】A、乙侧为0.3g/ml的葡萄糖溶液,物质的量浓度较高,液面先上升,又因为水和单糖能透过半透膜,导致两侧葡萄糖分子相同,甲侧浓度更高,乙侧液面又下降,A正确;B、整个实验过程中,半透膜两侧的水分子始终双向移动,B错误;C、达到渗透平衡时由于甲侧蔗糖不能透过半透膜,甲侧浓度更大,液面高于乙侧,C错误;D、达到渗透平衡后,甲侧溶液浓度较高,D错误。故选A。24.我国科学家在《细胞发现》期刊上发表了关于抗衰老关键代谢物——尿苷的研究结果。研究表明,尿苷(由尿嘧啶与核糖组成)是一种可以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区的生物活性分子,且具有延缓干细胞衰老、促进哺乳动物多种组织再生修复的功能。阿尔兹海默症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尿苷含有C、H、O、N、P五种元素B.尿苷是构成RNA的基本单位之一C.用腺苷代替尿苷也有类似的效果D.尿苷延缓神经干细胞的衰老可作为缓解阿尔兹海默症的新思路【答案】D【分析】由题可知,尿苷是由尿嘧啶和核糖组成的,因此组成元素为C、H、O、N,研究表明尿苷具有延缓干细胞衰老,促进哺乳动物多种组织再生修复的功能,阿尔兹海默症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推测,尿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阿尔兹海默症的症状。【详解】A、尿苷是由尿嘧啶和核糖组成的,组成元素中没有P,A错误;B、尿苷是由尿嘧啶和核糖组成的,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由含氮碱基、核糖、磷酸基团组成,B错误;C、腺苷是由腺嘌呤和核糖构成的,尿苷是由尿嘧啶和核糖构成的,两者结构不同,功能上存在一定差异,C错误;D、阿尔兹海默症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尿苷可以进入脑区延缓神经干细胞衰老,推测尿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阿尔兹海默症,D正确。故选D。25.分离出某动物细胞的三种细胞器,经测定它们有机物的含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器甲可能是线粒体,葡萄糖进入线粒体后被彻底氧化分解B.细胞器乙只含有蛋白质和脂质,肯定与分泌蛋白的加工和分泌有关C.细胞器丙是核糖体,其不断从内质网上脱落下来会影响分泌蛋白的合成D.发菜细胞与此细胞共有的细胞器可能有甲和丙【答案】C【分析】分析题图可知,甲细胞器的组成成分是蛋白质、脂质和核酸,可能是线粒体;乙细胞器的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不含核酸,可能是高尔基体、内质网等;丙细胞器的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核酸,是核糖体。【详解】A、甲细胞器的组成成分是蛋白质、脂质和核酸,可能是线粒体,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葡萄糖不能进入线粒体中氧化分解,进入线粒体氧化分解的有机物是丙酮酸,A错误;B、乙细胞器的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不含核酸,可能是高尔基体、内质网、溶酶体等具膜不含核酸的细胞器,可能与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有关,溶酶体就和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加工无关,B错误;C、丙细胞器的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核酸,是核糖体,由于分泌蛋白是由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因此核糖体不断从内质网上脱落下来会影响分泌蛋白的合成,C正确;D、发菜是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不具有具膜结构的细胞器,D错误。故选C.非选择题:本题共5个小题,共50分。26.(10分)下图1为某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2是细胞膜内陷形成的囊状结构即小窝,与细胞的信息传递等相关。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内填标号)(1)①此细胞是动物细胞还是植物细胞。②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
]。③图中有双层膜结构的是。(填标号)(2)图1所示结构中,参与生物膜系统构成的有(填写序号)。(3)图1中参与小窝蛋白形成的细胞器有(填写序号)。小窝蛋白分为三段,中间区段主要由(填“亲水性”或“疏水性”)的氨基酸残基组成。(4)小窝蛋白中的某些氨基酸在一定的激发光下能够发出荧光,当胆固醇与这些氨基酸结合,会使荧光强度降低。为研究小窝蛋白中间区段与胆固醇的结合位点,分别向小窝蛋白的肽段1(82~101位氨基酸)和肽段2(101~126位氨基酸)加入胆固醇,检测不同肽段的荧光强度变化.结果如图3,据图可知小窝蛋白中间区段与胆固醇的结合位点在(填“肽段1”或“肽段2”)中。(5)当小窝中结合的胆固醇过少时,小窝蛋白的结构改变,小窝会变扁平,影响细胞的信息传递功能。【答案】(1)动物细胞⑥线粒体⑥⑨(2)①⑥⑧⑨⑩(2分)(3)①⑤⑥⑩(2分)疏水性(4)肽段1(5)空间【分析】1、分析图1可知:①~⑩分别是内质网、细胞质基质、核仁、染色质、核糖体、线粒体、中心体、细胞膜、核膜和高尔基体。2、分析图2可知,小窝是细胞膜的一部分,属于生物膜,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基本骨架,由于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因此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3、分析图3可知,肽段1+胆固醇曲线与肽段1比,荧光强度明显降低,与肽段2+胆固醇曲线与肽段2比,荧光强度变化不明显,由此结果可知小窝蛋白中间区段与胆固醇的结合位点在肽段1中。【详解】(1)由于图1所示的细胞中无细胞壁、叶绿体、大液泡且有中心体,故此细胞是动物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⑥线粒体,图中有双层膜结构的是⑥线粒体、⑨核膜。(2)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图1所示结构中,参与生物膜系统构成的有①内质网、⑥线粒体、⑧细胞膜、⑨核膜、⑩高尔基体。(3)小窝是细胞膜向内凹陷形成的,小窝蛋白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在核糖体上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链,肽链依次进入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进行加工,由囊泡运输到细胞膜,参与小窝蛋白形成的细胞器有①内质网、⑤核糖体、⑥线粒体、⑩高尔基体。据图2可知,小窝蛋白中间区段处在磷脂双分子层中间,故其主要由疏水性的氨基酸残基组成。(4)图3中结果显示,在肽段1中加入胆固醇之后荧光强度下降很多,而在肽段2中加入胆固醇之后荧光强度几乎无变化,显然在肽段2中加入的胆固醇并未与肽段2发生结合,因此可推测小窝蛋白中间区段与胆固醇的结合位点在肽段1中。(5)当小窝中结合的胆固醇过少时,小窝蛋白的空间结构改变,因为结构影响功能和形态,小窝会变扁平,进而影响细胞的信息传递功能。27.(12分)人胰岛素原是胰岛素的前体物质,由胰岛素(由A链、B链构成)和C肽组成。某小组认为胰岛素原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来验证其猜测。补全实验内容并回答相应问题:(1)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材料:胰岛素原样液、洁净试管、滴管、0.1g·mL1的NaOH溶液和0.01g·mL1的CuSO4溶液。(2)实验步骤:①取洁净的试管,向试管中加入2mL物质X。物质X为。②再向试管中先加入1mL溶液,摇匀,再加入4滴溶液。③观察试管中的颜色变化。(3)实验结果:若,则可以证明胰岛素原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4)下图表示胰岛素原的空间结构,胰岛素原经加工切割后可形成A链、C肽和B链,它们分别含有21、33、30个氨基酸,—S—S—由2个—S—H脱氢而成。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胰岛素原的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胰岛素原加工切割后的产物中至少含有个游离的氨基。【答案】(1)验证胰岛素原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2分)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2分)(2)胰岛素原样液(0.1g·mL1的)NaOH(0.01g·mL1的)CuSO4(3)试管中产生紫色反应(4)1500(2分)3(2分)【分析】1、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和一个R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2、氨基酸在核糖体中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相连接,脱出一分子水后形成肽键将两个氨基酸连接起来的过程;氨基酸形成多肽过程中的相关计算: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一肽链数,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目×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一脱去水分子数×18。【详解】(1)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胰岛素原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本实验的原理是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2)利用双缩脲试剂检验蛋白质时,要先加双缩脲试剂A液(NaOH溶液),再加双缩脲试剂B液(CuSO4溶液)。(3)蛋白质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形成紫色反应,则试管中产生紫色反应,说明胰岛素原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4)由题图可知,胰岛素原是由21+33+30=84个氨基酸组成的单链,且形成了3个—S—S—,所以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胰岛素原的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83×18+6=1500。胰岛素原经加工切割后会得到3条肽链,所以切割形成的产物中至少含有3个游离的氨基。28.(8分)三种蛋白质(P16、CDK、Cyclin)调控造血干细胞细胞周期的方式如图1。科研人员探究黄芪多糖对衰老小鼠造血干细胞(HSC)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影响,已知其细胞周期的G1期、S期、G2期、M期分别为8h、6h、5h、1h。现将生理状况相似的60只小鼠随机分成三组:模型组采用D半乳糖皮下注射建立衰老小鼠模型;干预组在模型组的基础上给予黄芪多糖水溶液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剂量水灌胃。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表达情况如图2。回答下列问题:
(1)蛙的红细胞与上述小鼠的造血干细胞分裂相比,其特点为。(2)细胞周期同步化是使体外培养的细胞都处于相同分裂阶段的技术,胸腺嘧啶脱氧核苷(TdR)双阻断法是其常用方法,原理是高浓度TdR可抑制DNA复制,使处于S期的细胞受到抑制,处于其他时期的细胞不受影响,洗去TdR后S期的细胞又可继续分裂。图3是TdR双阻断法诱导小鼠造血干细胞细胞周期同步化的操作流程。在对HSC进行实验处理前其S期细胞约占。图3中T1的时长至少为,T2的时长应为。经D半乳糖处理小鼠HSC后,其G1期细胞比例上升,结合图1与图2分析,其原因为。(3)据图1与图2分析,黄芪多糖水溶液能使衰老小鼠进入S期的细胞比例(选填“增加”或“减少”)。【答案】(1)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变化(2分)(2)14h6hD半乳糖可能通过增强衰老小鼠HSC中P16蛋白的表达,减弱CDK和Cyclin的表达,导致细胞停滞于G1期(2分)(3)增加【分析】1、细胞同步化技术:在一般培养条件下,群体中的细胞处于不同的细胞周期时相之中。为了研究某一时相细胞的代谢、增殖、基因表达或凋亡,常需采取一些方法使细胞处于细胞周期的同一时相,这就是细胞同步化技术。2、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两个阶段:分裂间期和分裂期。【详解】(1)造血干细胞进行有丝分裂,蛙的红细胞进行无丝分裂,与有丝分裂过程相比,进行无丝分裂时细胞中不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2)依题意可知,在对HSC进行实验处理前,其细胞周期的G1期、S期、G2期、M期分别为8h、6h、5h、1h,其S期所占比例为:。图3中T1的时长至少为G2+M+G1期的时长,使得位于S与G2交界的细胞也能停在S期,从而保证原本位于S期外的所有细胞都停在S与G1期的交界处,原本处于S期内的细胞停在S期;T2时长应大于S期时长,以保证被阻断在G1/S期交界处的细胞经过S期,进入到G2期。已知其细胞周期的G1期、S期、G2期、M期分别为8h、6h、5h、1h,因此T1=8+5+1=14h,T2=6h。由图1可知,GDK促进细胞周期进行,Cyclin激活GDK作用,P16抑制GDK的作用。由图2分析可知,经D半乳糖处理后,模型组的P16含量增多,而CDK和Cyclin减少,推测D半乳糖可能通过增强衰老小鼠HSC中P16蛋白的表达,减弱CDK和Cyclin的表达,导致细胞停滞于G1期。(3)据图2分析,经黄芪多糖干预后衰老小鼠HSC中P16蛋白的表达减弱,CDK4和Cyclin的表达均增强,细胞从G1期进入S期,故进入S期细胞比例增加。29.(11分)胰脂肪酶是肠道内脂肪水解过程中的关键酶,板栗壳黄酮可调节胰脂肪酶活性进而影响人体对脂肪的吸收。为探究板栗壳黄酮对胰脂肪酶活性的影响机制,科研人员进行了以下实验:材料与用具:试管,一系列不同浓度的脂肪溶液,胰脂肪酶溶液,板栗壳黄酮溶液,甘油检测试剂盒等(要求与说明:甘油检测试剂盒具体操作不做要求)(1)完善实验思路①取试管若干,随机均分成甲、乙两组,每组试管中分别加入;②甲组加入,作为对照;乙组加入;③在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④统计分析所得实验数据。(2)分析与讨论①胰脂肪酶能将脂肪分解成,因此本实验中酶促反应速率可用表示。②科研人员得到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据图分析,板栗壳黄酮对胰脂肪酶活性具有作用。图2中的B和C为板栗壳黄酮对胰脂肪酶作用的两种推测的机理模式图。结合图1曲线分析,板栗壳黄酮的作用机理应为(选填“B”或“C”)。【答案】(1)等量的脂肪1mL胰脂肪酶溶液等量的胰脂肪酶和板栗壳黄酮溶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学校食品安全追溯制度
- 粉屑清扫器市场洞察报告
- 考勤机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
- 运动球类球胆项目评价分析报告
- 球型关节人偶BJD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
- 避孕制剂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 河南省漯河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 磁带清洁器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
- 2024年度出租车行业车辆充电服务合同
- 土壤取样仪市场洞察报告
- 2024黑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招聘38人高频500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反洗钱知识竞赛参考题库400题(含答案)
- GB/T 44413-2024城市轨道交通分类
- GB 19041-2024光气及光气化产品生产安全规范
- 我与班集体共成长主题班会
-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反比例函数(第1课时)》示范教学课件
- 注册资本金代缴协议书范本
- 机加车间工作思路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建议
- 2024-2030年中国抗菌肽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 5.5 《加减混合》说课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