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重庆乌江新高考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1页
重庆市重庆乌江新高考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2页
重庆市重庆乌江新高考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3页
重庆市重庆乌江新高考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4页
重庆市重庆乌江新高考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重庆市重庆乌江新高考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分数:100分,时间:75分钟)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5分)读“竖版世界地图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有关图中的内容描述,正确的是()A.PQ所在经线大致为25°E B.乙地位于东半球的中纬度地区C.PQ长度是MN的2倍 D.先MN北侧陆地与海洋面积相等2.从甲地沿着最短距离飞往P地,飞行方向是()A.一直往西 B.先向东北再转为东南C.一直往东 D.先向西北再转为西南【答案】1.B2.D【解析】【1题详解】由图所知,PQ经线穿过了北极点和南极点,组成了一个经线圈,因此其包括了两个经度。观察图示可知PQ穿过了印度半岛中部,由此可推测PQ线的经度为75°E和105°W,A错误。由图可知乙位于西亚地区,处于东半球,根据图中纬线可知乙位于30°N以北,因此乙地位于东半球的中纬度地区,B正确。根据地球是一个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PQ是一个经线圈,MN是赤道坐在的纬线圈,MN略大于PQ,C错误。MN代表赤道,赤道以北位于北半球,北半球的陆地面积远大于海洋面积,D错误。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2题详解】甲地和P地都位于北半球,图中左侧为北极俯视图的部分区域,依据劣弧确定方向,可知P在甲的西方。从甲沿最短路径飞到P地需要向西,两地之间最短路径为两地所在大圆的劣弧,北半球大圆劣弧应向北部凸。由此从甲地沿着最短距离飞往P地,飞行方向应先向西北,再向西南航行,D正确,ABC错误。故选D。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舱在距地面高度约120km处高速进入地球大气层,实施初次气动减速。下降至预定高度后,返回器向上跃出大气层。之后,返回舱再次进入大气层,实施二次气动减速,在距地表50km的高度返回舱与大气层激烈摩擦。下图示意“嫦娥五号”探测器返回路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嫦娥五号”初次进入大气层进行减速时位于()A.对流层 B.平流层 C.臭氧层 D.高层大气4.“嫦娥五号”在距地表50km降落至地面的过程中气温变化是()A.持续降低 B.先降低,后升高 C.持续增高 D.先升高,后降低5.下列关于平流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能反射无线电短波 B.大气运动以垂直运动为主C.臭氧吸收紫外线而增温 D.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答案】3.D4.B5.C【解析】【3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人们依据温度、密度和大气运动状况,将大气自下而上依次划分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从地面至约12千米高度为对流层,12千米至50千米高度为平流层,50千米以上为高层大气。图文信息表明,“嫦娥五号”返回舱在距地面高度约120km处高速进入地球大气层,实施初次气动减速,因此此时位于高层大气,D正确,AB错误。臭氧层位于平流层之中,因此“嫦娥五号”初次进入大气层进行减速时不可能位于臭氧层,C错误。故选D。【4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嫦娥五号”在距地表50km降落至地面过程中,大致经过了大气的平流层和对流层,平流层的气温随高度降低而降低,对流层的气温随高度降低而升高,因此“嫦娥五号”在距地表50km降落至地面过程中气温的变化是先降低、后升高,B正确,排除ACD。故选B。【5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平流层中的臭氧吸收紫外线而增温,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C正确,排除D;平流层大气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B错误;能反射无线电短波是电离层,位于高层大气,不在平流层,A错误。故选C。鄂霍次克海是太平洋西北部的边缘海,位于千岛群岛和亚洲大陆之间,通过鞑靼海峡和宗谷海峡与日本海相连。11月,在两大气压中心相互作用的驱动下,强烈的北风将北极冷空气携带至鄂霍次克海,影响其海冰生成和海表温度。下图示意鄂霍次克海地理位置和表层洋流系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影响鄂霍次克海的海冰生成和海表温度的两大气压中心是()A.亚洲高压印度低压 B.亚洲高压阿留申低压C.夏威夷高压印度低压 D.夏威夷高压阿留申低压7.通过宗谷海峡流入鄂霍次克海的海水性质为()A.温暖高盐 B.高温低盐 C.低温高盐 D.低温低盐8.每年3月,鄂霍次克海海冰扩张范围达到最大,主导因素有()A.风、气温 B.气温、海陆轮廓C.风、洋流 D.洋流、海陆轮廓【答案】6.B7.A8.A【解析】【6题详解】由材料知,11月,在两大气压中心相互作用的驱动下,强烈的北风将北极冷空气携带至鄂霍次克海,形成极端寒冷的气候,影响了鄂霍次克海的海冰生成和海表温度。所以判断11月亚欧大陆上的高压为亚洲高压,海洋上的低压为阿留申低压;鄂霍次克海纬度较高,受夏威夷高压和印度低压影响小。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7题详解】由图示可知,通过宗谷海峡流入鄂霍次克海的海水纬度在45°N以北,自西南流向东北(为对马暖流的一部分)。暖流流经可以提高海水的温度和盐度,所以判断出其海水性质为温暖高盐。A正确,BCD错误,故选A。【8题详解】鄂霍次克海海冰扩张范围达到最大,其主导因素为气温低,其次为偏北风的影响,促使海冰范围向南扩展;洋流形成了一个环流圈,不是影响海冰扩展的主要因素;海陆轮廓在不同月份没有明显差异,不是导致每年3月鄂霍次克海海冰扩张范围达到最大的主要原因。综上所述,主导因素是风和气温,A正确,BCD错误,故选A。太湖石是我国观赏名石之一,形状各异,多有孔洞,其孔洞形成机制与喀斯特溶洞相似。部分太湖石经历波浪长期侵蚀而形成品质更优的“水石”。太湖中心的西山岛自唐代以来就是太湖石的主产地。下图为西山岛地质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图中具备“水石”形成条件的地点是()A.① B.② C.③ D.④10.下列属于西山岛盛产太湖石的自然条件的是()A.人为干扰较小 B.地形起伏较大 C.夏季高温多雨 D.地质条件复杂【答案】9.B10.C【解析】【9题详解】由材料“其孔洞形成机制与喀斯特溶洞相似。”可以推测水石属于可溶性岩石,受到水的溶蚀作用形成孔洞,所以水石不可能是砂岩,①④错误;②③处属于石灰岩是可溶性岩石,材料“部分太湖石经历波浪长期侵蚀而形成品质更优的‘水石’。”可知“水石”形成在湖边,③处地处内陆,②处在湖边,②处具备“水石”形成条件。ACD错误,B正确,故选B。【10题详解】题目要求的是自然条件,A错误;西山岛整体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较为平缓,B错误;夏季高温多雨,水热丰富,水的溶蚀作用较强,C正确。西山岛的地质条件虽然相对复杂,但是太湖石的形成与喀斯特溶洞相似,对太湖石的形成影响较小,D错误。故选C。在全球变暖的今天,北极正上演着“放大器”的戏法,其变化往往是全球平均水平的数倍。升温促使北极地区水汽含量增加,并使降水增多,水循环过程深受影响。育空河是北极地区的主要河流之一,该河流域96%被冻土覆盖,冬季降水常以积雪形式存在。观测数据表明,育空河流城多年冻土湿化深度与降雨量显著相关,降雨量每增加1厘米,多年冻土退化深度增加约0.7厘米。下图示意育空河流域径流过程变化的主要途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近年来育空河流域不同冻土层的变化趋势为()A.季节性冻土层变薄,多年冻土层变厚 B.季节性冻土层变薄,多年冻土层变薄C.季节性冻土层变厚,多年冻土层变薄 D.季节性冻土层变厚,多年冻土层变厚12.在全球变暖背景下,育空河径流量的变化及原因正确的是()A.降水量增速小于蒸发量增速导致径流量减小 B.降雪向降雨的相态转变导致冬季径流量减小C.积雪融化时间提前导致河流径流峰值延后 D.地表水和地下水连通性增强使径流量增大【答案】11.C12.D【解析】【11题详解】由材料可知,全球变暖对北极影响很大,可导致夏季气温更高,季节性冻土融化更多,季节性冻土层会变厚;多年冻土层部分化会转化为多年冻土活动层,可推测多年冻土活动层变厚,多年冻土层会变薄。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12题详解】由材料可知,随着全球变暖,北极地区的地表径流量整体显著增加,当前北极陆地的降水量增速远大于发量增速,引起北极流城净降水量(降水量与蒸发量之差)增加,进而导致河流径流量增多,A错误;北极地区降雪向降雨的相态转变,导致秋季至冬季的河流径流量增加,B错误;随着全球升温,积雪融化时间提前,导致河流的径流峰值从夏季提前到春季,C错误;增强了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连通性与交换强度,从面导致地下水向河流补给的水量持续增加,特别是在多年冻土覆盖率较高的流域,活动层更厚、地下水储存能力更强,从而有利于增加表径流,D正确。故选D。受全球变暖影响,季节性冻土变化明显。甘肃陇东地区位于黄土高原腹地,黄土层平均厚度超过100m,多季节性冻土。下图为甘肃陇东地区季节性冻土发育及最低气温变化特征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13.陇东地区季节性冻土发育与最低气温的关系是()A.基本呈正相关,但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B.基本呈正相关,但具有一定的超前性C.基本呈负相关,但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D.基本呈负相关,但具有一定的超前性14.受全球变暖影响,陇东地区季节性冻土()A.冻结厚度变厚 B.冻结时间推迟 C.消融时间推迟 D.冻结期延长15.陇东地区季节性冻土诱发的地质灾害多发于()A.11~12月 B.1~2月 C.3~4月 D.6~7月【答案】13.C14.B15.C【解析】【13题详解】根据图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温度的降低,陇东地区季节性冻土平均深度增加,即基本呈负相关关系,AB错误;由图可以看出,最低气温的极值出现在1月中旬,而冻土的最大深度却形成于2月下旬,说明季节性冻土发育与气温具有一定的滞后性,C正确,D错误。故选C。【14题详解】受全球变暖影响,陇东地区季节性冻土冻结深度减小、厚度变薄,A错误;冻结时间推迟,B正确;消融时间提前,C错误;冻结期缩短,D错误。故选B。【15题详解】季节性冻土融化易导致地基不稳,诱发地质灾害。由图可知,陇东地区季节性冻土在3月初开始消融故3~4月季节性冻土诱发的地质灾害多发,C正确;11月至次年2月,陇东地区气温低,冻土深度增加,不易发生地质灾害,A、B错误;6~7月季节性冻土已全部解冻,此时多为降水导致的地质灾害,D错误。故选C。二、非选择题(满分55分)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冰川在运动过程中能够通过刨蚀、拔蚀等方式获得大量的碎屑物质,这些碎屑被冰川携带而下,通称为运动冰碛。其中,出露于冰面的叫表碛物。表碛物覆盖型冰川即表面覆盖有不同厚度表碛物的冰川消融区。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喜马拉雅山中段北坡大陆型冰川萎缩。为了探究喜马拉雅山中段北坡地区的表碛物对各类型冰川的抑制作用差异,有学者提取了5种类型冰川中的表碛物覆盖型冰川(平顶冰川中没有表碛物覆盖)与非表碛物覆盖型冰川,并统计了近30年来对应类型冰川的面积变化和年均变化率(下图)。研究表明,表碛物厚度差异对冰川消融产生不同影响,较薄的表碛物会加速冰川融化,而较厚的表碛物可以延缓冰川融化。此外,有研究表明规模较小的冰川对气候变化响应更为敏感。2020年表碛物覆盖型冰川的平均规模(11.20km²)远高于非表碛物覆盖型冰川的平均规模(0.67km²)。(1)据图比较各类型冰川中的表碛物覆盖型冰川与非表碛物覆盖型冰川的年均变化率差异。(2)分析表碛物厚度差异对冰川消融产生不同影响的原因。(3)从水循环角度,简析短期内喜马拉雅山中段北坡冰川萎缩的影响。【答案】(1)表碛物覆盖型冰川中冰斗—山谷冰川年均变化率最大,悬冰川年均变化率最小;非表碛物覆盖型冰川中悬冰川年均变化率最大,山谷冰川年均变化率最小。(2)表碛物厚度薄,表碛物因反射率低,能够吸收更多太阳辐射而增温,消融速度快;当表碛物超过一定厚度,会起到隔热作用(阻热效应),热量向下传递少,冰川消融速度变慢。(3)冰雪融水增多,地表径流增加:冰雪反射率下降,蒸发加剧;冰川萎缩﹐地表裸露﹐下渗增强﹔空气湿度增加,降水增多。【解析】【小问1详解】读图可知,从整体来看,不同类型的冰川中表碛物覆盖型与非表碛物覆盖型冰川的年均变化率差异较大。表碛物覆盖型冰川中,冰斗—山谷冰川年均变化率最大,悬冰川年均变化率最小;非表碛物覆盖型冰川中,悬冰川年均变化率最大,山谷冰川年均变化率最小。【小问2详解】据材料“表碛物厚度差异对冰川消融产生不同影响,较薄的表碛物会加速冰川融化,而较厚的表碛物可以延缓冰川融化”可知,当表碛物厚度较薄时,表碛物的反射率低,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能力强,从而使得表碛物温度升高较快。热量会快速传递给冰川,导致冰川消融速度加快。当表碛物厚度较厚时,厚表碛物会起到隔热作用,阻隔热传递。使得热量向下传递减少,冰川受到的热量影响变小,从而延缓了冰川的消融速度。【小问3详解】从径流方面,短期内喜马拉雅山中段北坡冰川萎缩,冰雪融水增多,地表径流增加。大量的融水注入河流,可能会导致河流水位上涨,影响河流的水文特征。从蒸发方面,冰川萎缩使得冰雪反射率下降,吸收更多太阳辐射,地表温度升高,蒸发加剧。这会影响当地的水汽循环,可能改变局部气候。从下渗方面,冰川萎缩后地表裸露,土壤的孔隙度增加,下渗增强。这会影响地下水的补给和储存,对当地的水资源分布产生影响。从降水方面,蒸发加剧会使得空气湿度增加,进而可能导致降水增多。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黑西洛沟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横断山脉东缘。2020年8月30日17时,黑西洛沟流域开始普降暴雨,31日8时该沟暴发特大型泥石流。灾后调查发现,沟内可见明显的冲刷、侵蚀痕迹,泥石流启动部位主要位于形成流通区上游段的沟道侵蚀区。此次泥石流主要经历了“降雨汇流—下切侧蚀—一级平台淤积分选——平台后下切侵蚀——二级平台进一步淤积分选——平台后进一步下切侧蚀—岸坡崩滑堵溃—堵河形成堰塞湖——堰塞湖溃决泄流”的过程。下图示意黑西洛沟流域的地形及泥石流物源分布。(1)描述黑西洛沟沟谷的特征。(2)推测相比二级平台,一级平台泥石流堆积物的特点,并简析原因。(3)对于“人类是否应干预泥石流”这一问题,请表明自己的观点,并简述理由。【答案】(1)沟谷呈“V”字形;沟谷狭窄;落差大。(2)特点:堆积物粒径较大;堆积厚度较大。原因:一级平台位于沟道侵蚀区下游,泥石流流速较快,搬运能力较强;一级平台相对开阔,泥石流堆积空间较大。(3)观点一:应该干预。理由:泥石流会给人类带来生命和财产损失;可以通过修建防护工程、植树造林等措施减少泥石流的发生。观点二:不应该干预。理由:泥石流是自然现象,人类干预可能会破坏生态平衡;可以通过加强监测和预警,提高人们的防灾意识来减少损失。【解析】【小问1详解】读图可知,黑西洛沟沟谷所在地区等高线密集,地势落差大,水流急,下蚀作用强,沟谷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呈“V”字形;沟谷狭窄,岸壁陡峭。【小问2详解】泥石流启动部位主要位于形成流通区上游段的沟道侵蚀区,读图可知,一级平台位于沟道侵蚀区下游,泥石流流速较快,搬运能力较强,从上游搬运大量泥沙和碎石,由于流动较快,堆积物的颗粒较粗;一级平台面积更大,相对开阔,泥石流堆积空间较大,堆积误的数量多,厚度大。【小问3详解】本题为开放性试题,需先表明观点,再说明理由。观点一:应该干预。理由:泥石流属于自然灾害,泥石流发生时会冲毁农田、道路、房屋等,会给人类带来生命和财产损失;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人类已经了解了泥石流的发生发展机制,可以通过修建防护工程、植树造林等措施减少泥石流的发生,保护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观点二:不应该干预。理由:泥石流是一种自然现象,参与着地球表面形态的塑造,人类干预可能会破坏生态平衡;人们可以通过加强监测和预警,提高人们的防灾意识,在泥石流来临前及时做好防护措施,来减少损失,并不一定要干预泥石流来减灾。18.阅读下面图文资料,回答问题。湖陆风是一种存在明显日变化的天气现象。博斯腾湖位于天山南麓,湖风与谷风的共同存在,使得博斯腾湖的湖风特征不同于其他湖泊(如下图1)。下图2示意博斯腾湖北侧和西北侧站点在垂直湖岸方向上逐时年平均风速日变化(凹的湖岸线会削弱湖陆风循环),当风速大于该侧全日平均值时,吹湖风。反之,吹陆风。图1图2(1)据图文资料,比较博斯腾湖西北侧与北侧的湖风的差异。(2)从地形和热力环流的角度,分析博斯腾湖西北侧与北侧湖风强弱差异产生的原因。(3)有甲、乙两同学画了以下剖面图表示M城镇夜间的气流状况(甲图、乙图),你认为谁画的对,并说明理由。【答案】(1)北侧的湖风比西北侧的风速更大;北侧湖风开始的时间比西北侧稍早;持续时间比湖西北侧略长;北侧湖风最大风速出现的时间晚于西北侧湖风的最大风速出现时间。(2)湖的北部山地大致为东西走向,西北侧山地为东北—西南走向,白天北侧山地南坡获得的太阳辐射较西北侧山地多;造成北部山区与南面谷地(湖面上空)的温差更大,形成的谷风更强;湖的北侧离北部山区更近,单位距离间的气压梯度力大,湖风风力更大;湖的北侧离北部山区更近,北侧天山谷风与博斯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