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新高考)(解析版)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新高考)(解析版)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新高考)(解析版)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新高考)(解析版)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新高考)(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新高考通用)(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测试范围:人教版(2019)必修一第1章-第2章第1节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6.难度系数:0.8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十字连星”是指太阳、月球及八大行星排在几乎垂直的直线上。下图为“十字连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②、③代表的天体是(

)A.火星、金星B.金星、火星C.火星、水星D.金星、水星2.图中包含的最高级别天体系统是(

)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总星系【答案】1.A2.B【解析】1.图示是太阳系八大行星和地月系,根据八大行星距日远近,可以判定出②是地外行星,且与地球相邻,是火星,B、D错误;③是地内行星,且与地球相邻,是金星,A正确、C错误。故选A。2.图中包括地月系和太阳系,最高级别是太阳系,B正确;总星系包含银河系,银河系包含太阳系,ACD错误。故选B。最新研究表明,地球最简单、最远古的微生物,可幸存于火星极端稀薄的大气层中。虽然当前火星表面干燥寒冷,但是大量证据显示,数十亿年前河流、湖泊和海洋覆盖在火星表面,由于地球液态水存在的区域就有生命,科学家猜测当火星处于潮湿气候状态下,生命体可以进化形成。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3.火星生命体可以形成的条件必须要有(

)①微生物的存在②液态水充足③表面温度适宜④适宜的大气环境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③D.①②③4.相对于地球来说,火星更容易遭受陨石袭击,主要原因是(

)A.火星的公转速度更快B.火星的体积、质量更大C.火星的大气密度更小D.火星的表面宇宙辐射更强【答案】3.B4.C【解析】3.据材料“大量证据显示,数十亿年前河流、湖泊和海洋覆盖在火星表面,由于地球液态水存在的区域就有生命,科学家猜测当火星处于潮湿气候状态下,生命体可以进化形成”,再结合地球上生命物质存在的条件,可知火星生命体可以形成的必要条件有:液态水充足;表面温度适宜;有适宜的大气环境,②③④正确;而微生物本身就是生命物质,它不是生命体可以形成的条件,①错误,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4.火星空气稀薄,大气密度小,与陨石的摩擦力小,陨石不容易燃烧,所以火星更易遭陨石袭击;地球被厚厚的大气层包围,陨石在落向地面的过程中,由于和大气摩擦燃烧,不少在落地前燃烧成灰烬,不会对地表造成撞击,C正确。地球的公转速度比火星要快一些,A错误;地球的体积、质量更大,B错误;宇宙辐射强度与陨石袭击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C。作为“行星合月”里最美的一幕“星月童话”,“金星合月”于2020年7月17日晨现身东方低空。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当天可能是农历(

)A.初一B.初七C.十五D.廿七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星和月球同属于太阳系B.金星和月球同属于类地行星C.“金星合月”是因为金星和月球同属于地月系D.夜晚金星异常醒目是因为金星能自己发光【答案】5.D6.A【解析】5.根据图文信息,月相弯月,晨时位于东方低空,为残月,可知为下半月的月相,D正确;月末月初看不到月相,A错误;初七为上弦月,傍晚在天空正南方,B错误;十五圆月,傍晚在正东方低空,C错误。故选D。6.金星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而月球是地球的自然卫星,虽然它们在天体系统中的位置不同,但都属于太阳系的一部分,A正确。金星是太阳系中的类地行星之一,具有岩石质地的表面和类似地球的内部结构。然而,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并不属于行星范畴,更不属于类地行星,B错误。金星属于太阳系,而月球属于地月系(是地球与月球构成的天体系统),C错误。夜晚金星异常醒目,主要是因为金星是太阳系中最亮的行星之一,其亮度主要来源于反射太阳光,而非自己发光。金星本身并不具备发光能力,D错误。故选A。极光多出现在极圈附近区域,但北京时间2024年5月11日凌晨,欧洲北部、我国新疆部分地区和黑龙江漠河均观测到了极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欧洲北部、新疆部分地区和漠河均观测到极光的原因可能是(

)A.太阳活动剧烈B.太阳辐射不均C.气候变暖加剧D.宇宙环境巨变8.造成此次极光的带电粒子流多来自(

)A.光球层B.色球层C.日冕层D.日核9.此次极光发生时可能伴随(

)①卫星导航设备误差增大②潮汐作用增强③生物多样性减少④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干扰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7.A8.C9.B【解析】7.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极光为太阳风携带大量高能带电粒子流冲击两极高空稀薄的大气,使大气发生电离产生的特殊现象,太阳活动剧烈,喷射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增加,极光现象增强,欧洲北部、新疆部分地区和漠河均能观测到极光,A正确;太阳辐射、气候变暖、宇宙环境波动不是产生极光现象的原因,BCD错误,故选A。8.受太阳风影响,高能带电粒子冲入两极地区的高层大气产生极光,太阳风发生在日冕层,C正确;光球层的太阳活动主要为黑子,A错误;色球层的太阳活动主要是耀斑、日珥,B错误;日核为太阳的中心核反应区,属于太阳内部圈层结构,D错误。故选C。9.极光发生时,太阳活动强烈,会影响卫星通讯,导致卫星导航设备误差增大,①正确;潮汐作用与太阳活动无关,②错误;太阳活动对生物多样性影响较小,③错误;太阳活动扰动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④正确,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读某地剖面示意图(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0.图中地层中动物化石经历的演化过程是(

)A.海生无脊椎动物—爬行动物—脊椎动物B.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爬行动物C.爬行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D.爬行动物—脊椎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11.地质历史时期有两个重要的成煤期,下列组合中正确的为(

)①前寒武纪②古生代③中生代④新生代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12.请你根据地层沉积顺序和生物演化规律的基本原理,判断在①地层的上方,最有可能发现什么类型的化石(

)A.三叶虫化石B.笔石化石C.鱼类化石D.狼等哺乳类动物化石【答案】10.B11.B12.D【解析】10.沉积岩具有层理构造;一般而言,越向下,岩层形成的时间越早。结合图例可知,图中动物的演化过程为三叶虫(海生无脊椎动物)——鱼类(脊椎动物)——恐龙(爬行动物),B正确,ACD错误。故选B。1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质史上两个重要的成煤期,分别是②古生代和③中生代,B正确;①前寒武纪、④新生代不是成煤期,ACD错误。故选B。12.在正常情况下,沉积岩层中先形成的岩层在下,后形成的岩层在上;生物演化规律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为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人类时代。读图可知,①岩层含有恐龙化石(爬行动物),故其上方为狼等哺乳类动物化石,D正确;三叶虫、笔石属于无脊椎动物,鱼类属于脊椎动物,形成都早于恐龙,ABC错误。故选D。由震中向外传播的地震波可以被设在远离震中的地震检波器记录下来。下图为地表四大圈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地震发生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震对甲圈层造成的影响最大B.地震对乙圈层的影响主要是影响其分布C.丙圈层生物能感觉到上下颠簸D.地震主要发生在软流层所在的丁圈层中14.强烈的地震可能会诱发火山爆发,火山爆发后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A.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B.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答案】13.C14.B【解析】13.地震发生时,地震对地壳的影响最大,甲为大气圈,A错误;地震主要发生在岩石圈中,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丁位于莫霍界面以上,为地壳,D错误;丙是水圈,横波无法穿过液体,水圈中的生物只能感受到纵波,纵波使其上下颠簸,C正确;乙是生物圈,地震对乙圈层的影响除了分布,还有数量多少,B错误;故选C。14.火山爆发后蔓延的火山灰已经在大气层中,在重力作用下,下沉到水圈,地表生物表层,然后进入地表土层,即岩石圈,B正确,排除ACD。故选B。如今的大气成分是地球长期演化的结果,在短时期内不会有明显的变化。然而,从1740年到2011年,短短不到300年的时间里,二氧化破体积分数显著增加。读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15.从1740年到2011年,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增加了(

)A.1.5倍B.50%C.40%D.30%16.下列关于二氧化碳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类和其他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B.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C.二氧化碳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D.吸收地面辐射能力强,使气温升高【答案】15.C16.D【解析】15.读图可知,到2011年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大致为385/×10-6,与2017年的270/×10-6相比,增加了115/×10-6,约为42%,C正确;ABD错误;故选C。16.人类和其他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是氧气,A错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是氮,B错误;大气中的水汽能在其上凝结而成小水滴的悬浮微粒,通常称凝结核,C错误;二氧化碳能大量吸收来自地面的长波辐射,使气温升高,D正确;故选D。第Ⅱ卷二、综合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当地时间2022年9月13日9时52分左右,北海道浦河地区近海海域发生5.1级地震,震源深度50千米(图中★为震中)。根据对北海道发现的白垩纪动物化石和它的骨骼复原图(下右图)的研究,发现地质历史时期北海道和大陆相连。(1)推测本次地震发生时,当地居民的身体感受及原因,并指出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经过莫霍界面时的波速变化特点。(6分)(2)简述图中化石所在地层岩石的特征。(6分)(3)说出恐龙生活的地质时期地表演化和生物演化特征。(6分)【答案】(1)身体感受:先感觉上下颠簸,后感觉左右摇晃。原因:纵波传播速度快于横波。波速变化特点:纵波、横波速度均变小。(6分)(2)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一般位置越偏下,岩石年龄越古老;岩层越古老,含有的化石越简单。(6分)(3)中生代板块运动剧烈,联合古陆开始分裂;裸子植物极度盛行;爬行动物大量繁殖;爬行动物逐渐向鸟类进化;出现小型哺乳动物。(6分)【解析】(1)地震波中的纵波传播速度快于横波,纵波较横波更快到达地面,所以地面上的人先感觉上下颠簸,后感觉左右摇晃。地震波在向上经过莫霍面的时候纵波、横波速度均变小。(2)化石存在于沉积岩之中,沉积岩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沉积岩一般位置越偏下,说明越早沉积,岩石年龄越古老;岩层越古老,说明地质年代越早,生物相对简单,所以含有的化石越简单。(3)据所学知识可知,中生代时板块运动剧烈,联合古陆开始分裂;裸子植物极度盛行;爬行动物大量繁殖;爬行动物逐渐向鸟类进化;出现小型哺乳动物。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自地球表面向上,随高度的增加空气愈来愈稀薄。在垂直方向上,地球大气的物理性质有明显的差异,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也不同。下图为某纬度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1)图中所示为哪个纬度范围(低、中、高纬)的大气垂直分层?并说明判断依据。(4分)(2)在图中补绘B层气温变化曲线,并分析B层适合航空飞行的原因。(6分)(3)写出C层名称,并说明C层远离地面,但对人类仍然有着重要意义的原因。(8分)【答案】(1)低纬度。A层对流层的高度因纬度而异,在低纬度地区为17-18千米,图中A层高度大约为17-18千米。(4分)(2)B层大气上部热、下部冷,不易形成对流,主要以平流运动为主;B层水汽和杂质含量很少,无云雨现象,能见度高,适合航空飞行。(6分)(3)高层大气。高层大气是人造卫星、航天器的运行场所;高层大气的电离层反射电磁波,是地面无线电短波通信的重要保障;高层大气中的电离层能够阻挡过多的宇宙粒子和射线,保护地球生命安全;高层大气的极光还是重要的旅游资源。(8分)【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低纬度由于温度较高对流旺盛,对流层厚度可达17到18千米,高纬度气温低,对流弱,对流层厚度只有8到9千米,中纬度对流层厚度介于两者之间为10-12千米,图中显示A层(对流层)厚度为18千米,故图中所示为低纬度的大气垂直分层。(2)B层为平流层,平流层气温随海拔升高而升高。(3)高层大气中存在若干电离层,电离层反射电磁波,是地面接收无线电短波通信的重要保障,电离层能够对宇宙粒子和射线起阻挡作用,保护地球生命安全,由图可知,人造卫星、航天器等运行在高层大气,同时流星和极光现象发生在高层大气,极光形成重要的旅游资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