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4分析小说的环境描写考点知识梳理【考点小说的环境描写解读】(1)环境的分类及其作用环境描写是小说阅读考查的一个重要内容。小说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是指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等。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类别作用环境方面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②暗示社会环境;③渲染气氛,奠定基调。人物方面①烘托人物心情;②表现人物身份、地位、性格等;③暗示人物命运。情节方面①暗示或推动情节的发展;②为后面情节的发展做铺垫或制造悬念;③作为情节发展的线索;④与标题相呼应,诠释了标题的内涵;⑤开头的环境描写,引出下文内容(为下文做铺垫),与结尾相呼应;⑥结尾的环境描写,与上文内容相呼应,使结构完整。主题方面①象征或暗示主题;②深化主旨。社会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所处的时代、社会和生活环境等的描写,包括对城镇、农村、工厂、军营、机关、学校、商店等人物活动场所和地域风情、风俗习惯等社会风情的描写。社会环境描写所处的位置不同,其作用也不同,具体如下:位置作用在开头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地点;②奠定全篇的感情基调或渲染特定氛围。人物出场前引导人物出场,暗示人物身份人物描写中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情节中渲染氛围,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作为背景暗示社会背景,揭示社会本质特征(2)环境描写的手法环境描写描写方法修辞手法①比喻;②夸张;③拟人;④对偶;⑤排比;⑥反复;⑦借代;⑧设问;⑨反问;⑩引用;⑪双关;⑫对比、衬托(正衬和反衬)。的手法表现手法①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发展、烘托人物心理、烘托人物形象、象征社会环境、烘托思想感情;②托物言志(象征)、虚实结合:使表达更加含蓄,有意在言外之妙,而且能使文章内涵丰富,富有哲理,给人以启迪;③动静结合、化静为动:使表达更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④衬托(烘托):突出所描写事物的特点,突出作者的某种感情,深化文章的主题;⑤白描:用字简练,不加渲染和烘托,有简洁传神的表达效果;⑥细描(细节描写):突出事物的主要特点,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便于表达感情;⑦抑扬:有先抑后扬和先扬后抑。其作用是使文章曲折有波澜,突出喜欢赞美或批评讽刺的感情,以小见大、侧面烘托、点面结合、以点带面等。描写角度感觉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等观察角度:定点观察、移步换景等写景顺序:远近结合、高低结合、内外结合等考法技巧突破环境为人物活动和情节展开提供了时空位置,它服从于小说形象、情节和主题的需要,这是与散文的不同之处,故能体现小说的体裁特征。对小说环境描写的考查,其命题形式有三种:概括环境特点、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以及分析环境描写的手法。环境描写是小说考查的一个重要命题点,需引起重视。【考法1:概括环境特点“三步骤”】第一步:审题干,分类型此类题题干中常有显示环境类型的关键词,可据此快速确定题目是概括自然环境特点还是社会环境特点。第二步:依类型,找角度(1)概括自然环境特点“三角度”要从景物的“形、声、色”角度进行,从这类描写自然环境的句子中总结出共同特点。(2)概括社会环境特点“四角度”①从描写人物生活的时代背景和活动场所的句子中分析特点;②从描写人物的人际关系的句子中分析特点;③从描写人物的生活、工作状态和心境的句子中分析特点;④从描写地域风情、风俗习惯的句子中分析特点。第三步:抓修饰,作归纳小说环境描写往往有诸多修饰性描述,要特别注意抓住修饰性强的形容词(有时是动词)去归纳环境特点。有的可以直接选用修饰词语,有的则要提炼后进行概括。【考法2:环境描写的作用解题通法】解题技巧自然环境第一步:找到描写自然环境的具体语句,分析环境的特点。因为环境的特点与作者写此环境的作用是一致的第二步:找到分析自然环境描写作用的思维角度分析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可以从人物、情节、主题以及环境本身等多个角度去考虑第三步:组织语言,规范作答(见答题模板)社会环境第一步:找出具体体现社会环境的语句第二步:明确分析社会环境作用的思维角度第三步:组织语言,规范作答(见答题模板)答题模板自然环境模板一:①自然环境本身(交代…时间,交代…背景,营造…氛围,渲染…气氛);②情节(推动、暗示、铺垫);③人物(烘托、映衬);④主题(表达、寄托、暗示、揭示)。模板二:×××具体描写了…景色,营造(渲染)了一种…气氛;定下(创设)了…的抒情基调;烘托了人物…的思想感情;为下文…的情节展开做了铺垫,推动…的情节发展。社会环境①突出(烘托、描写、交代)了…,为…活动提供了背景,与…(情节)形成对比;②烘托(衬托、映衬)了…(思想品质、精神世界),有助于塑造…的形象;③触发…思想(情感)转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④深化(揭示、暗示)…主旨。【考法3:环境描写的手法解题通法】一、环境描写的手法题思考“三角度”(1)从描写技巧角度看:①白描(粗笔勾勒,突出特征)与细描(精雕细刻、浓墨重彩);②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结合,点面结合,色彩的渲染、衬托等。(2)从修辞角度看:借助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来描写。(3)从写景角度看:①感觉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等(形、声、色角度);②观察角度——定点观察、移步换景、俯视仰视等;③写景顺序——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等。二、赏析环境描写的手法“三步骤”第一步:审题干,分类型要明确题目考查的是描写方法、描写角度还是写景的修辞手法;有些题目要求不是特别明显,就需要根据题干关键词审清要求是“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还是“赏析环境描写的手法”,以防答题走偏。第二步:定角度,找对应将描写手法与环境特点和作用结合起来分析,即具体分析文中描写手法是如何表现环境特点的,有何作用。第三步:依模板,规范答常见答题模板为:描写手法+具体分析+手法效果考题【2021·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麦子红柯他们住在祖国边疆旷野中的土房子里,要一直守护下去。不管是谁,问他们搬不搬走,他们都说要住下去。当然了,老婆婆的回答要平和一些:“搬走怎么办呢?你前脚走,草就后脚跟过来,这儿的草有多凶哇,你刚转个身,它们就爬到窗户上,往屋里钻。”老头脾气躁:“往哪搬?我搬走你住呀。”老头总以为他住的是宫殿。房子又矮又小。房子高不起来,房子周围的树就不怎么高。这儿的树都是矮个儿,都是那种憨厚的榆树,树杈很多,叶子很密,就是长不高。风大。树像绿狮子,毛发纷乱,疯狂地扑打风,风疼得满地打滚,窜到天上,发出长长的哨音,又跌落到洼地里发出猛兽似的嗥叫。风嗥叫起来,地都动呢。老头吓唬老婆婆:“树抽打它们呢,树是老天爷的鞭子,老天爷要抽它们,它们只能哇哇乱叫。”老婆婆战战兢兢:“老天爷为啥抽它们?”老头说:“谁让它们乱跑,老天爷可容不得谁整天乱跑。”老婆婆走到浓密的树林里,老头发现她竟然一身金黄,飘动着团团芳香,就像一头金色的豹子。豹子走在麦田里,麦子哗哗响起来。麦子的金光洒在榆树上,榆树叶子油汪汪的;麦子的金光洒在云朵上,云就像戴了金笼头,云跟牲畜一样弯下脖子在明净辽阔的苍穹上吃草,云吃草的声音很柔和,窸窸窣窣。老婆婆摸麦穗呢。她的手像一只跳鼠,跳到麦芒上,麦芒浓密绵长就像夏天的睫毛,老婆婆触摸到夏天最美丽的地方。麦子在老婆婆掌心里颤动。老婆婆的手黄巴巴的,长满了像豆子一般的金黄的茧,那些茧豆真大呀,又圆又壮实,比麦粒大,比麦粒好看,就像一颗小太阳。大漠的太阳都这样子,小小一点,原野就像合起来的手掌,太阳在金色的指缝间回落。有时太阳会挂在树梢上,挣扎半天也挣不脱,把树都拉弯了,茂密的树梢牢牢地抱着太阳不肯松手,就像一个粗野的汉子紧紧抱着他心爱的女人。老婆婆的额头闪动着快乐的光芒,发出梦呓般的叫声:“长高了,长胖了。”老婆婆搓开一只麦穗,麦粒肥肥胖胖,软乎乎的,就像刚出生的婴儿。老婆婆用手轻轻拍打着:“哭哇哭哇,快哭上一声。”老婆婆曾生过一个孩子,那孩子夭折了。从那以后,她再也没有生过孩子。那时,他们年轻力壮,老头自己动手做了几只木碗,换了一口大锅,好像他们要生一大群孩子。她说:“拿什么养活他们呀?”丈夫自豪得不得了:“咱们这里,想要多少娃娃就有多少娃娃。”丈夫大手一指,外边是辽阔的原野。旷野无边无际,伸向远方。好多年以后,从大城市来的洋学生把这辽阔的土地叫太平洋。老头不知道什么太平洋,老头只知道他要养许多娃娃,老头就从太平洋开始的地方垦荒。老头端着簸箕【注】把金黄的麦种大把大把撒出去。那正是落日时分,泥土波涛汹涌就像沸腾的金属。老头的手臂跟鹰一样伸向苍穹,把落日给遮住了,手臂粗壮的黑影投落到地上,随即发出一阵粗重的刷刷声。麦种的大网捕获了土地,肥大的土块跟鱼群一样跳起来,向四周奔窜。太阳落下去,麦子升起来。老头端着空簸箕,眼睛充满梦幻般的光芒。那年,他去团部接受重要任务。他已经30岁,他在农场最偏远的地方开荒种地,领导想起了他的婚姻问题。传他去团部的重要任务就是解决这个问题。他骑马跑了三天三夜,赶到团部。他喊报告进去的时候,政委正给一个青年女子谈话,政委的脸色不太好看。那女子却眉是眉眼是眼,长得很好看。他都看呆了。女子不看他,他看人家。政委说:“怪我无能,没把工作做通。”漂亮女子转身走了。他劝政委别生气:“那么漂亮的女子根本不适合我。”政委吃惊地看他,他说:“我那地方需要结实的女人,跟马一样结实的女人。光漂亮不中用。”政委说:“你要身体棒的,还真有一个,长相差些,心灵绝对美。”他很快就见到那个大块头女人。他们在猪圈见面的,她是炊事班长,兼管猪圈。她接触过好几个男的,都没谈成。她跟猪呆在一起,那些猪个个肥壮无比。大家发出惊叹:谁跟她过日子,谁就能肥壮起来。就是没人动这个念头。他们见面,她就说:“你这么壮你还来找我。”他说:“谁不想壮。”“你想壮?”“我想壮。”“你找对人啦。”他们就这么说好了,她跟他走。她骑上团部最好的大白马,跟他走了。走进荒漠她就显出优势,她在空旷荒凉的景象中亮丽起来。他不停地看她,他故意把她让到前边,她圆浑浑的长脖子跟枯死的胡杨打个照面,胡杨就亮起来,坚实的木纹显得很清晰:她整个庞大的身躯一下子让大荒漠充满了生机。女人和骏马走在太阳的谷地里,女人就像起伏的群山。他没想到他能娶这么大一个媳妇,一个顶三个。“你说我一个顶三个。”“三个女人才顶你一个。”“从来没人这么说过我。”“我是你男人才这么说你。”“你是我男人,你就天天这么说我,我喜欢你这么说我。”跟那个年代所有的边疆故事一样,他们的洞房在地窝子里。他们说:“我们虽然住的是地窝子,但我们种的是太阳。”麦子生长的样子就像太阳升起来……长满谷地的麦子,大片大片的麦子……太阳落下去,麦子长起来。老头端着大簸箕,麦种撒光了,簸箕里还有泥土的光芒。“我把泥土的光芒端回来啦。老婆子开门啊。”泥土金闪闪的,老婆婆被吸引住了。“我们是簸箕命。”他们伸出手,手指蛋上指纹的纹路,没有一只斗,全是簸箕。斗才聚财,簸箕不聚财。老婆婆说:“咱不要财。”老婆婆搓开一只麦穗,搓出几十颗胖乎乎的麦粒,轻轻拍打着:“哈哈我有这么多孩子。”(有删改)【注】簸箕:用竹篾或柳条编成的器具,三面有边沿,一面敞口,用来簸粮食等。第2段描写环境有何用意?答:①交代背景,写环境的恶劣,突出守护边疆荒漠土地的艰难;②衬托人物,用环境的恶劣衬托主人公守土的顽强精神;③暗示主题,通过写整天乱跑的风“挨打”,揭示坚守边疆土地的重要性。【解析】关于环境描写的作用,一般可结合文章各要素去分析,即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对情节的推动、对故事气氛的渲染、对文章主旨的暗示等。首先,从文章故事背景出发。文章开头交代老夫妇守卫边疆的故事背景。具有情感倾向的短句“疯狂地扑打”“疼得满地打滚”“嗥叫”,这些拟人化的动作生动地展现出边疆环境的恶劣,从而突出了守护边境荒漠土地的艰难。其次,从人物形象方面分析。气候环境极度恶劣,而老夫妇却仍然坚守边疆,“他们都说要住下去”,衬托其守土的顽强精神。最后,从主旨层面分析。一方面,恶劣的环境可以塑造人物品格,表达作者对守土夫妇的赞颂;另一方面,从人物的对话分析,“老天爷可容不得谁整天乱跑”,揭示了坚守边疆土地的重要性。考能题型集训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路标王愿坚天边上,最后那一小块挂着晚霞的云彩,轻轻飘闪了一下,眨眼工夫就消失了。【甲】夜色,像块奇大无比的灰布,悄悄地伸展开来,罩住了整个草地。通信员罗小葆一手拄着那根用来探路的木棍子,一手抓着腰间那块小木牌,呆呆地看着这夜幕四合的情景,不知要往哪里走。过去的六天里,他都是跟着连队走的,用不着打问路线,也用不着辨别方向,只要把自己那块心爱的小木牌往老班长背包上一挂,瞅着它一步不落地走就行了。那块识字用的木牌,比一本书略大点儿,刮得溜平,上面还刷了两遍桐油。这是在遵义休整时,老班长给他做的。从那时候起,他每天请小文书在上边写上几个生字,然后一边走,一边认。谁想到,就在今天中午时分,部队遭到了突袭,老班长在战斗中负了重伤。就在老班长被扶上担架的时候,他突然挣扎着欠起身,把识字牌递到小罗手里,指着上面新写的“北上抗日”四个字,问道:“都认识啦?”“认识……”小罗的喉咙哽住,说不下去了。他扑到老班长的怀里。“意思呢,一定要搞清楚,这是个战略问题哩!”老班长把小罗抱紧了,像过去一样讲起来,“毛主席说过,往北走,出草地,到陕北,去……”他急剧地喘息起来。“去迎接抗日高潮!”小罗一下子把话接过来。他想起要去给老班长弄点水喝。可当他找来了一小碗干净的清水的时候,连队已经走远了。于是,他掉队了。到了这时,他才更加深切地体会到跟在队伍的行列里是多么幸福,也真正感到了辨别方向的重要。一个个草墩被他踩到了脚下,一道道烂泥河沟被他跨过了……忽然,在他的眼前出现了一星火光。这火光,被草地的水汽笼罩着,发出一环环色彩斑斓的光圈,映照着这黑沉沉的草地,也照亮了罗小葆的心头。一堆堆篝火余烬的旁边,同志们有的躺着,有的背靠背坐着,都在香甜地睡着。罗小葆小心地绕过他们,走向一堆还在燃烧着的篝火边,这才看见在对面还坐着一个同志。只见这个同志坐着一个小衣包,一只臂肘靠在一只铁皮箱子上,膝盖上搭着一张地图,正在聚精会神地看着。看一会儿,抬起头,凝神思索一会儿,拿红铅笔在图上做上个记号。他看着那个同志手里的地图,忽然生出了一个念头。这个念头是如此强烈,终于使他憋不住低低地喊了声:“报告!”绕过火堆,走了过去。那个同志慢慢地从地图上面抬起了头。看着那慈祥的笑脸,罗小葆的拘束一下子消失了。“你是领导同志吧?你一定知道明天的行军路线……”“路线,当然有喽!”领导同志抓住了小罗的手,拉他在铁皮箱子旁边坐下,指着地图上的一个红圈,说道:“看,一直往北,走上半天多点,就是班佑——就走出草地了!”“真的?!”罗小葆高兴地叫出了声。“来,先开饭!”领导同志用笔杆夹起了一粒胡豆,吹了吹,轻轻放到了小罗的手心里,然后从文件箱上的一个大铜墨盒底下抽出一张纸,动手写起字来。“不,我也还有任务哩!”罗小葆把擦干净了的识字牌放到领导同志面前,请求道,“我今天的课还没上呢!同志,教我几个字吧!”“学习?好!”领导同志看着识字牌,赞许地点了点头。他拿起毛笔,转身把笔尖在身边草叶上的露珠里蘸了蘸,又在墨盒里匀了匀,挥笔写下了四个大字。他用笔尖指点着,逐字念着:“向——北——前——进!”罗小葆也跟着念:“向北前进!”“向,就是方向的向……”领导同志逐字讲解起来。他那浓重的湖南口音,语调很慢,讲得那么仔细,又那么清楚。罗小葆用心地听着。随着讲解,在他面前展现了一幅壮丽的情景:浩浩荡荡的红军队伍,正在向着北方,向着陕北的高原大步前进。“字,就这么讲。”领导同志讲完了,又和蔼地问道,“那么,为什么要“向北前进”呢?”“我们红军要北上抗日。”“还有呢?”“还有,”小罗歪着脑袋想了想,“那里有陕北根据地,我们红军可以休息、整顿、发展……”领导同志点点头,高兴地笑了。他亲切地揽住了小罗的肩膀。罗小葆念着,认着,写着,把这几个字记在了心坎上。这四个字和领导同志的讲解把他引向了北方,引进了一个新的天地,仿佛眼前这一堆篝火化成了一簇花,像他家乡的映山红一样的花,这是陕北根据地。罗小葆醒来的时候,天已经亮了。【乙】东天上一抹朝霞正在上升、扩展,在广阔的草地的东侧,一轮红日正跃出地平线,把整个草地照得透亮、火红。这时,一个背驳壳枪的红军战士走过来,微笑着说:“毛主席要我等部队出发的时候再叫醒你。”罗小葆惊住了:“毛主席?”“是啊,昨天你不是和他一起待了半夜?”罗小葆急问:“毛主席在哪儿?”“在前边!”警卫员朝北一指,“带着部队出发了。”罗小葆激动地一跃而起,向着部队走去的方向奋力跑去。红军长征的部队,正一路路、一行行,踏着开满鲜花的草地,向北走去。他们走着,在没有路的荒凉草地上踩出了路。罗小葆跑了一程,来到一棵丈把高的树下。他停住了脚,注视着正在走向前来的红军队伍。突然,他折下了一截树枝,把他那心爱的识字牌牢牢地挂在树权上。“向北前进”四个亮闪闪的大字,像一个金色的路标,指向革命进军的方向。他,沿着这条路迎来了胜利,还要沿着这条路胜利地走向前去。(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D)A.小说以追赶大部队的罗小葆为人物线索,以反复出现的小木牌为事物线索,两条线索相互交织、相互作用,从而使故事得到交错发展。B.罗小葆主动问行军路线,领导同志为他指路线、讲路线,并一起讨论路线,使得小罗对“路线”问题的认识逐渐深刻和明了。C.一块普通的小木牌,先是作为识字牌,后成为“金色的路标”,意义层层深化,使人物形象逐渐丰满,使小说主题逐渐得到升华。D.小说采用倒叙的方式,借罗小葆回忆老班长教自己识字的情形,体现了老班长坚定的革命信念以及与罗小葆之间的深厚情谊。【解析】“采用倒叙的方式”错误,应该是插叙。2.请简要梳理并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答:通讯员罗小葆因部队遭到袭击而掉队,独自追赶大部队;在路途中遇到毛主席,毛主席教他读书识字;罗小葆由此坚定了自己的革命信念。【解析】这篇小说的主人公为掉队的通信员罗小葆,小说以罗小葆和识字牌为线索展开叙事。文章1—8段,写通信员罗小葆因部队遭到袭击而掉队,独自追赶大部队。第9—27段,写追赶上大部队的罗小葆遇到领导同志,领导同志教他读书识字,并讲解字的意思。第28—34段写罗小葆从警卫员口中得知原来教自己读书识字的是毛主席,他“把他那心爱的识字牌牢牢地挂在树权上”“四个亮闪闪的大字,像一个金色的路标,指向革命进军的方向”,寓意着他坚定了自己的革命信念。3.请简要赏析文中【甲】【乙】两处画线句景物描写的作用。答:①【甲】处,一方面写出了夜色笼罩的沉寂,另一方面烘托出罗小葆掉队迷路后的沉重迷茫的心理;②【乙】处,一方面写出了朝霞满天、红日东升的明快和富有活力,另一方面烘托出罗小葆听完毛主席讲解革命路线后的兴奋、充满希望的心理,象征着革命的光明前景和美好未来。【解析】【甲】处,“像块奇大无比的灰布”描绘了夜色的无边,“悄悄”“罩住”描绘了夜色笼罩的沉寂,结合下段罗小葆“呆呆地看着这夜幕四合的情景,不知要往哪里走”可知,这一关于夜色的景物描写,烘托了罗小葆掉队迷路后不能辨别前进方向的沉重迷茫的心理。【乙】处,“朝霞正在上升、扩展”“一轮红日正跃出地平线,把整个草地照得透亮、火红”的景物描写写出了朝霞满天、红日东升的明快和富有活力的特点,结合前文罗小葆听取领导同志讲解“向北前进”革命路线的感悟可知,这一关于朝霞和红日的景物描写烘托了罗小葆兴奋、充满希望的心理,象征着革命的光明前景和美好未来。4.小说以“路标”为题有哪些好处?答:①标题“路标”一语双关,既指识字牌上的“北上抗日”和“向北前进”这些文字,又指党中央带领红军前进的战略方向和正确路线,具有鲜明的象征意义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②从情节上看,“路”把主要故事情节串联起来,使故事层次分明且结构紧凑,显得文章有波澜;③从主题上看,正确道路和方向的指引,能让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有力突出“路标”的导向作用,彰显了“革命道路自信”的主题,给人以希望和力量。(大意相符即可)【解析】作答本题,既要分析标题的含义,又要分析标题的作用。分析标题的含义,可从表层义和深层义入手。根据小说第4段、第19—21段和结尾段的内容可知,“路标”的表层义是识字牌上老班长写的“北上抗日”和领导同志(毛主席)写的“向北前进”这些文字;再根据小说第6段老班长对“北上抗日”四个字意思的解读以及后文中罗小葆在领导同志(毛主席)的启发下对“向北前进”的原因的领悟可知,“路标”又具有鲜明的象征意义,指党中央带领红军前进的战略方向和正确路线。分析标题的作用,可从其与情节、主题等的关系入手。从其与情节的关系上看,标题分别把罗小葆与老班长、领导同志(毛主席)、警卫员的三个对话场景串联起来,使故事层次分明,结构紧凑,显得文章有波澜。从其与主题的关系上看,“北上抗日”“向北前进”的正确道路和方向的指引,让红军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标题“路标”的意义重大,彰显了“革命道路自信”的主题。据此分点作答即可。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霞光灿烂的早晨陈忠实不管夜里睡得多么迟,饲养员恒老八准定在五点钟醒来。屋里静极了,耳边没有了骡马踢踏的骚动声音,也没有牛倒嚼时磨牙的声音。恒老八坐起来的时候,猛乍想起,昨日后晌,队里已经把牲畜包养到户了。他昨晚睡在这里,是队长派他看守一时来不及挪走的农具草料。窗外很黑,隐隐传来一声鸡啼。他又钻进被窝,却怎么也不能再次入睡……编上了号码的纸块儿,盖着队长的私人印章,揉成一团,掺杂在许多空白纸块揉成的纸团当中,一同放到碗里,摇啊搅啊。队长端着碗,走到每一个农户的户主面前,由他们随意拣出一只来……队里给牲畜核了价,价钱比牲畜交易市场的行情低得多了,而且是三年还清。这样的美事,谁不想抓到手一匹马或一头牛哩!八老汉早在心里祈愿,要是能抓到那头母牛就好了。可惜……这牛到了杨三家里,明年准定生出一头小牛犊。人家的小院里,该是怎样一种生气勃勃的气派……他嫉妒起杨三来了。杨恒老汉为公社整整喂了十九年牲畜了。十九年来,他睡在塬坡上的这间饲养棚里。无数个日日夜夜,牛马嚼草的声音,像音乐一样和谐悦耳。牛马的粪便和草料混合的气味,灌进鼻孔,渗透进衣裤的布眼儿……可惜!没有抓到一头!这样的生活今天完结啰!从明天开始,他就要在自个儿的责任田里劳作了。木格窗户透出一缕缕微微的亮光。山野里传来一声声沉重的吭哧声,伴和着车轮的吱吱响。一听见别人干活,恒老八躺不住了。他拉开门栓,一股初冬的寒风迎面扑来,让他打个寒战。从村庄通到塬坡上来的小路上,有人躬着腰,推着独轮小车,前头有婆娘肩头挂着绳拽着。那是杨云山嘛!杨庄第一号懒民,混工分专家,刚一包产到户,天不明就推粪上坡了。勤人倒不显眼,懒民比一般庄稼人还积极了。他想笑骂那小子几句,想想又没有开口。既然懒民都赶紧给责任田施冬肥,恒老八这样的正经庄稼人还停得住吗?回,赶紧回去。恒老八下了坡,刚到村口,老伴迎面走来:“人家都给麦地上粪哩,你倒好,睡到这时光!”“八叔——”玉琴跑着喊着,挡在当面,“我那头黄牛,不吃草咧,你去给看看——”不等老八开口,八婶转过身来:“各家种各家的地,过各家的日月了。他给你家去看牛病,谁给他记工分?”“你这人——”老八瞪起眼,盯着老伴。这样的话,居然能说得出口来,还说她贤明哩!“嗨呀!我说笑话嘛!”八婶勉强笑笑,算是圆了场,转身走了。牛只是夜里受了凉,没什么大碍。八老汉给牛扎了针,又叮嘱了几句。婆媳二人要留他吃饭,挽留不住,说着感恩戴德的话,送到门口。他在饲养室里多少次治好牛马的小伤小病,也就是那么回事了。如今却受到这样的款待,真是叫八老汉感慨系之。老远就看见公社郑书记站在自家门口的粪堆前,帮老伴敲碎冻结的粪疙瘩,还笑着说着什么。郑书记一大早到村里来,有啥事呢?“老杨,听说你舍不得那些牛马,还落了泪?”郑书记哈哈笑着,“是吗?”老八咧着嘴,不好意思地笑笑。“我信哩!你为那些四条腿煞费过心血,有感情哩!”郑书记蹲下来,掏出烟袋。“分了牲畜后,现在好多三十来岁的年轻社员不会喂牲畜。问题很普遍。我今日来,想请你到咱公社广播站,讲讲牛马经。”“我说不了话……”老八着实慌了。“好多人要求请你讲哩!”郑书记说,“我还得找队长,要帮社员安排好牲畜棚圈。一言为定,明天晚上到公社来,我在广播站等你。讲一小时两块,按教授级付款!”太阳已经升到碧蓝的天际,雾气已经散尽,冬日的阳光,温暖灿烂,街道里的柴禾堆,一家一户的土打围墙,红的或蓝的房瓦,光秃秃的树枝,都沐浴在一片灿烂的晨光里。“跟你商量一件事。”恒老八对着扑出灶膛的火焰点着旱烟,给老伴说,“咱得买牛。庄稼人不养牛,抓摸啥呢?一年务育一头牛犊,两年就翻身了。现时处处包产到户,牛价月月涨。我没旁的本事,喂牛嘛,嗨嗨……”老伴端出一碗荷包蛋,放到老八面前,五十多岁的老妇人,居然嗔声媚气地说:“吃吧!吃得精神大了,再满村跑着去给人家看牛看马……”老八却像小孩一样笑眯了眼睛。(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B)A.小说开头写了夜深难眠的恒老八对抓阄场景、饲养员生涯的回忆,以复杂纷乱的内心活动,暗示了乡村变革给村民生活带来的影响。B.恒老八多年饲养牛马,又为离开牲畜而流泪,也十分渴望抓到母牛,最后打算自己买牛,表明他始终不忘并渴望延续过去美好的时光。C.恒老八感觉到“勤人倒不显眼,懒民比一般庄稼人还积极了”,这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罐头制造废水处理技术-全面剖析
- 高中数学圆的方程课件
- 主电轴、机械主轴企业ESG实践与创新战略研究报告
- 切削刀片深度加工企业ESG实践与创新战略研究报告
- 同步微电机企业县域市场拓展与下沉战略研究报告
- 矫正视力用眼镜企业ESG实践与创新战略研究报告
- 组合计数的并行计算方法-全面剖析
- 消渴病痹症中医护理体会
- 电脑维修服务行业市场营销策略研究-全面剖析
- 智能娱乐系统研发-全面剖析
- 2025年高中作文素材积累:15个“小众又万能”的人物素材
- 2025年春新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教学课件 11 浪花
- 水利工程信息化项目划分表示例、单元工程质量标准、验收应提供的资料目录
- 2025年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资格考试必考题库及答案(共232题)
- DB31∕T 360-2020 住宅物业管理服务规范
- 2024-2030年中国街舞培训行业发展趋势及竞争格局分析报告
- 2024年度中国鲜食玉米行业发展前景分析简报
- 《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导则》(NB∕T 10096-2018)
- 装修拆除安全协议书范本(2篇)
- 射频同轴连接器基础知识及设计要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