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散文部分第5单元自然的年轮略读光树节选学案新人教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散文部分第5单元自然的年轮略读光树节选学案新人教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散文部分第5单元自然的年轮略读光树节选学案新人教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散文部分第5单元自然的年轮略读光树节选学案新人教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散文部分第5单元自然的年轮略读光树节选学案新人教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5-【略读】《光》《树(节选)》eq\x(学)eq\x(习)eq\x(目)eq\x(标)1.学习《光》要理解文章的线索,划分层次结构,并概括各层大意。2.学习《树》,要弄清各种树的象征意义,理解文章的内容。课前预习(一)知人论世,开阔视野1.走近作者(1)杨必杨必(1922—1968),生于上海,祖籍江苏无锡。钱钟书夫人杨绛的妹妹。鲁迅在《记念刘和珍君》中提到的女师大校长杨荫榆的侄女。曾就读于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外文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国际劳动局担当英语翻译,1952年院系调整,任教于复旦高校外文系。1968年因病去世。其翻译的《名利场》(英国萨克雷著)享有很高的声誉。(2)林燿德林燿德(1962—1996),本名林耀德,生于台湾台北市,原籍福建厦门,先祖侨居于缅甸仰光市。先后毕业于台湾师范高校附属高级中学、私立天主教辅仁高校法律系财经法学组。1977年起先创作生涯,次年发表诗歌和散文作品。著有诗、散文、长短篇小说等各类创作三十余种,编有选集《台湾新世代诗人大系》等四十余种;各项作品获国家文艺奖、梁实秋文学奖首奖、时报文学奖首奖等三十余项。2.了解背景(1)《光》这篇散文以自然现象为创作背景,描述了一天之内“光”的改变及其带给人的感受。主要是写“光”,但不仅限于“光”,还写了黑暗(黑影)、声音等与“光”紧密相连的事物;作者也没有单一地写“光”,而是写出了“光”的不同变体,如晨光、阳光(日光)、月光、闪电、烛光等。(2)《树(节选)》散文标题“树”,具有双重含义,既是一般意义上的植物树,又是带有各种象征意义的树:菩提树关联着佛教,象征东方宗教的人本思想;圣诞树关联着基督教,渗透着一种救赎主题;棕榈关联着回教,体现的是倔强、忍耐的品行;桑展示了一种朴实与清严;松则是中国士族和仙逸的共同化身。(二)通读文本,疏通字词1.读准字音褊(biǎn)狭 魆魆(xū)嘿(mò)然 阴霾(mái)窸(xī)窣(sū) 畸(jī)零树瘿(yǐng) 锡箔(bó)氖(nǎi)灯 泫(xuàn)然2.驾驭词义(1)陆离光怪:形容现象奇异、色调繁杂。(2)移山倒海:比方力气强,声势大。(3)奄忽:突然。(4)前仆后继:前面的人倒下,后面的接着跟上去。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5)泫然:眼泪下滴的样子。进入课堂(一)精读文本,质疑析疑阅读《光》,思索以下两个问题:1.阅读全文,思索文章写了哪些事物,这些事物具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根据什么依次来组织文章的。段落事物特点依次1①晨光⑤活泼闪耀⑨以时间为线索,描述了一天之内光的改变及给人的感受2~4②阳光⑥犀利、深化、富有、独立、活泼好动5~8③光与黑暗的关系⑦相互追逐、融为一体9④夜晚的声音⑧有节奏、有韵律、是依靠2.文章最终一段为什么写“夜晚的声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1)夜色渐浓,光暗淡下来了,对自然界的视察和体会只能靠听觉来分析。(2)由黑暗到黎明,这是光与黑暗交锋的一个阶段的分界点,是作者视察和体会自然的一个循环。整个宇宙没有停下脚步,大自然没有在黑暗中停下前进的步伐,说明白生命的节拍不停。(3)全文以朦胧的晨曦始,以“温顺亲切”的声音终,仿佛完成了一次生命感觉的循环,深化了主题。阅读《树》,思索以下两个问题:3.文中各类树有何不同特点或象征意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种类特点或象征意义作者的感情菩提树①安详、静穆、关联着佛教、象征着东方宗教的人本思想⑥令作者肃然起敬、产生一种景仰之情圣诞树②关联着基督教,渗透着一种救赎主题⑦作者表示了深深的忧思,同时隐含着批判的意味——批判它依附的殖民主义棕榈树③关联着回教,体现的是倔强、忍耐的品行⑧引起了作者的怜悯和感佩桑树④展示了一种朴实与清严⑨“怀念”而钦敬松树⑤是中国士族和仙逸的共同化身⑩憧憬之情4.《树》原文共四节,本文选了其中的三节,这三节的思路是怎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第一节着重写菩提树,由菩提树的树身、姿态写到叶廓乃至表皮,引出与佛教的关联,深化了它的内涵。其次节着重写圣诞树和棕榈树。先紧承第一节点出菩提树的象征意义,再由“相对的”一词过渡,转入对圣诞树的谈论,最终由“棕榈是另一个典型”转向对棕榈树的谈论。第三节着重写桑树。先对棕榈树补充说明,再由“然而最怀念的是后院的桑”引出对桑树的谈论,最终还提及了松树。(二)老师点拨,引领思路eq\x(疑)eq\x(难)eq\x(点)eq\x(析)阅读《光》,探究以下问题:1.作者是怎样写晨光的?请简要分析。先从黎明写起,在“刚醒未醒之间”,感到“只有窗口模糊灰白的一小方天”,晨光给人的“第一个印象”是“灰败冷寂”。再写作者的感觉:“晨曦最活泼闪耀”,只是不易被人觉察罢了。由阴天的灰色和晨曦的灰色相比较可知其不同,随后进一步指出“晨光比其余的光羞缩害怕”。最终作者通过展示黑暗与阳光的对峙、天空中蓝的微妙改变,勾画了早晨的“可爱”。2.如何看待本文的对比方法?文中多处运用了对比的方法,例如,写太阳只垂顾大自然的万物而无暇及于人为的事物,对比非常显明:“在朦胧中显得古色古香的点缀,在日光中只觉得陈旧破敝,在月光下显得神奇艳异的装饰,在日光中只觉得荒谬可笑,在灯光下显得妖艳欲滴的美人,在日光下每见得脂粉狼藉……”这种对比突出了太阳的“犀利”“深化”;为了说明“越是光线小弱,越能照出改变无穷,奇伟突兀的影子”,也采纳了对比:“烈日下的人影,瘦瘠短小得全无生气,到夕阳西下,人影已随着长大变活,蠢然欲动,点上蜡烛之后,影子才真正得了生命……”这样的描绘非常精确、传神。阅读《树》,探究以下问题:3.课文在行文方面有何特点?本文的行文疏密得当。文中有的地方非常细密,如写菩提树的叶:“近似心脏形的叶廓,在边缘镶滚着美丽的曲线,尖细的末梢顺着主叶脉伸展成一道消逝在时空中的笔画,给滚动在嫩绿网络上的露珠儿开条滴落大地的虹迹”;有的地方极为疏阔,如写圣诞树的“惊人地繁殖”;“在18世纪初叶巴黎来往马车的市街上”“在19世纪新大陆降雪的旷野中孤立的、清教徒的木造小筑里”“在20世纪中期政变频频的南美午夜,那显得特殊暖和的公寓客厅中”……虽寥寥几笔,却已跨越数个世纪的时空。还可引导学生再找些例子。4.如何理解课文的文化情怀与都市色调?林燿德的散文被认为是都市散文的代表,这篇散文除了包含浓烈的文化意味外,都市的气息也隐现其中。譬如,首句“一对菩提树谦逊地生长在都市的盲点”,就点明白菩提树在都市中的位置,“盲点”意味着看不见的地方,因而说明菩提树是都市人所忽视的;作者在谈圣诞树时,更是通过“播放着重金属乐团蓝调歌曲的百货公司”等都市景象,绽开了对都市文明的谛视与反思;另外,对“呈现出民间劳动之美”“属于庶民”的桑的赞许和“怀念”,也反衬了作者对于都市的看法。eq\x(结)eq\x(构)eq\x(图)eq\x(解)(1)《光》(2)《树(节选)》eq\x(总)eq\x(结)eq\x(中)eq\x(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