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7-2022年高考化学信息速递模拟卷(原卷版)_第1页
卷7-2022年高考化学信息速递模拟卷(原卷版)_第2页
卷7-2022年高考化学信息速递模拟卷(原卷版)_第3页
卷7-2022年高考化学信息速递模拟卷(原卷版)_第4页
卷7-2022年高考化学信息速递模拟卷(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高考化学信息卷07(广东专用)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Al27S32C35.5K39Ca40Cr52Fe56Cu64I127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4分。第1~10小题,每小题2分;第11~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2022年北京冬奥会火炬“飞扬”,首创以复合碳纤维为外壳材料,以氢气为燃料,在出火口格栅喷涂碱金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化产品碳纤维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B.不选丙烷选氢气,主要是后者的燃点低、易压缩C.工业上可以通过甲烷的裂解生产绿氢D.喷涂碱金属目的是利用焰色反应让火焰可视化2. 广东人爱“饮茶”,毛泽东有“饮茶粤海未能忘”诗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茶饼浸泡前要掰成小块,可使之更快浸出茶香B.使用沸水泡茶,可加速茶叶中物质的溶解C.茶叶封装时常附带一包铁粉,可减慢茶叶的氧化D.某温度下测得茶水的,则该茶水一定呈酸性3. 中医是传统医学,中药的煎制直接关系其疗效,下列中草药的煎制步骤中有关的操作解释错误的是A.冷水浸泡属于物质的溶解B.熬煮操作属于加热C.箅(bi)渣取液属于过滤D.灌装属于分液4. 化学创造美好生活。下列生产活动中,没有应用相应化学原理的是选项生产活动化学原理A用热的纯碱溶液清洗铁屑上的油污纯碱溶液呈碱性,促进油脂水解B用金刚砂做的砂轮切割钢板金刚砂的熔点高C在铁栏杆上刷油漆形成保护层,减慢腐蚀D火电厂在燃煤中加适量的石灰石钙基固硫,防止酸雨的形成5. 由废铁屑制取FeSO4·7H2O的实验原理与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装置甲除去废铁屑表面的油污 B.用装置乙加快废铁屑溶解C.用装置丙过滤得到FeSO4溶液 D.用装置丁蒸干溶液获得FeSO4·7H2O6. 在学习了氯元素相关化合物的知识后,某学生绘制了如图所示氯元素的价类二维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同浓度a的水溶液酸性比d强B.含有4molHCl的浓盐酸与足量的二氧化锰充分反应可制取1molbC.从氧化还原角度分析可知:a和f混合可以制得bD.c可以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f可以用于环境杀菌消毒7. 常温常压下,某金属有机多孔材料(MOFA)对CO2具有超高的吸附能力(吸附时会放出热量),并能催化CO2与环氧丙烷的反应,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b分子有三种官能团B.该过程中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断裂C.升温将有利于CO2的吸附D.该材料的吸附作用具有选择性,利用此法利于“碳达峰”目标的实现8.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11.2LCl2溶于水,溶液中Cl、ClO和HClO的微粒数之和为NAB.常温下,将5.6g铁块投入足量浓硝酸中,转移电子数为0.3NAC.向1L1mol·L1的NH4Cl溶液中加氨水至中性,此时溶液含NH4+数目为NAD.在反应KIO3+6HI=KI+3I2+3H2O中,每生成3molI2转移的电子数为6NA9.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方程式能准确解释相应事实的是A.向久置的浓硝酸中通入空气,浓硝酸的黄色消失:B.向FeSO4溶液中加入NH4HCO3溶液得到FeCO3沉淀:Fe2++2HCO3QUOTEHCO3-=FeCO3↓+CO2↑+H2OC.用亚铁离子处理重铬酸根离子的废水,调pH=5:6Fe2++Cr2O72+14H+=2Cr3++6Fe3++7H2OD.向NaHSO4QUOTENaHSO4溶液中加入足量Ba(OH)2QUOTEBaOH2溶液,得到白色沉淀:2H++SO42+Ba2++2OH=BaSO4↓+2H2O10. 从中草药中提取的calebinA(结构简式如下图)可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症。下列关于calebinA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在空气中能长时间保存B.该物质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该物质能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CO2D.1mol该物质与浓溴水反应,最多消耗2molBr211. 室温下,通过下列实验探究NH4HCO3溶液的性质。实验实验操作1用pH试纸测定0.1mol/LNH4HCO3溶液的pH,测得pH约为82将浓度均为0.1mol/LNH4HCO3溶液和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产生白色沉淀和刺激性气味的气体3将等体积1mol/LNH4HCO3与NaCl溶液混合,析出晶体4向1mol/LNH4HCO3溶液中滴加0.1mol/LAlCl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逸出无色气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1mol/LNH4HCO3溶液中存在c(NH4+)>c(HCO3)>c(CO32)B.根据实验2的现象可以得出Ksp(BaCO3)=2.5×103C.实验3静置后的上层清液中有c(NH3·H2O)+c(NH4+)=c(HCO3)+c(CO32)+c(H2CO3)D.实验4中产生的气体是CO2和NH3混合气体12. 下列实验操作对应的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选项操作现象结论A相同温度下,测定等浓度的NaHCO3和NaHSO4溶液的pH前者pH比后者大非金属性:S>CB将相同体积、相同pH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稀释a、b倍稀释后溶液pH相同a>bC向25mL沸水中滴加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生成红褐色沉淀制得Fe(OH)3胶体D向H2O2溶液中滴加少量硫酸酸化的FeSO4溶液溶液变为棕黄色后迅速出现大量气泡Fe2+催化H2O2发生分解反应生成O213. M是合成高分子材料聚醚砜的一种单体,结构式如图所示,其中短周期主族元素R、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Z位于同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单质的沸点Y>X B.1molM分子中含有8mol双键结构C.简单离子结合质子能力:W<Z D.把ZY2通入石蕊溶液中先变红后褪色14. 常温下,Ksp(ZnS)=l.6×10-24,Ksp(FeS)=6.4×10-18,其中FeS为黑色晶体,ZnS是一种白色颜料的组成成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向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FeSO4和ZnSO4混合液中滴加Na2S溶液,先产生黑色沉淀B.常温下,反应FeS(s)+Zn2+(aq)⇌ZnS(s)+Fe2+(aq)的平衡常数K=4.0×l06C.在ZnS的饱和溶液中,加入FeSO4溶液,一定不会产生FeS沉淀D.向FeS悬浊液中通入少许HC1,c(Fe2+)与Ksp(FeS)均增大15. NO和O2混合后可发生反应:①2NO(g)+O2(g)=2NO2(g),②2NO2(g)⇌N2O4(g)反应体系中含氮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随着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为c(NO2)随的变化曲线 B.t1时,反应①达到化学平衡状态C.t2时,c(NO)+c(NO2)+c(N2O4)=c0 D.t3后,NO2的消耗速率等于生成速率16. LiPON薄膜锂离子电池是目前研究最广泛的全固态薄膜锂离子电池。下图为其工作示意图,LiPON薄膜只允许Li+通过,电池反应为LixSi+Li1xCoO2eq\o(,\s\up7(放电),\s\do6(充电))Si+LiCoO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LiPON薄膜在充放电过程中质量发生变化B.导电介质C可为Li2SO4QUOTELi2SO4C.放电时b极为正极,发生反应:Li1xCoO2+xe+xLi+=LiCoO2D.充电时,当外电路通过0.2mol电子时,非晶硅薄膜上质量减少1.4g二、非选择题:共56分。第17~19题为必考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0~21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42分。17. (14分)二甲基亚砜()是一种含硫有机化合物,被誉为“万能溶剂”。其在常温下为无色无臭的透明液体,熔点为18.4℃,沸点为189℃。制备二甲基亚砜的装置如图所示。实验过程:利用仪器A制备NO2,将NO2通入二甲基硫醚中,控制温度为,进行气液相氧化反应生成二甲基亚砜粗品,最后经减压蒸馏,共收集到二甲基亚砜纯品。已知:①二甲基硫醚和二甲基亚砜的密度分别为0.85g·cm3和1.10g·cm3,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62和78;②HNO2为一元弱酸,不稳定,易分解为NO和NO2;③仪器C中发生的反应为。NO2+CH3SCH3+NO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仪器D的出水口为___________(填字母)。(2)制备二甲基亚砜实验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填序号)。①连接装置并检查气密性②水浴加热仪器C,然后打开活塞a、b;③关闭活塞a,停止加热仪器C④向仪器D中通入冷凝水⑤关闭活塞b(3)仪器A的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O2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仪器C中反应液的温度需控制在60~80℃,温度不能过高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6)仪器E中NaOH溶液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本实验中二甲基亚砜的产率为___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8. 工业以炼钢污泥(主要成分为铁的氧化物,还含有CaO、SiO2、C等杂质)为原料制备脱硫剂活性Fe2O3·H2O,并用该脱硫剂处理沼气中H2S的流程如下:(1)“还原”:还原时加入的废铁屑除了与Fe3+反应外,还与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反应。(2)“除杂”:若使还原后的滤液中Ca2+完全沉淀(离子浓度小于106mol/L),则滤液中c(F)需大于___________;若溶液的pH偏低,将会导致CaF2沉淀不完全,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沉铁”:生成FeCO3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脱硫、再生”:活性Fe2O3·H2O是一种固体脱硫剂(无水Fe2O3无脱硫作用),其原理是将废气中的含硫化合物化学吸附到脱硫剂的孔隙中,发生反应改变其化学组成。当脱硫剂达到饱和后,即不再具有脱硫能力需要对其进行再生。利用活性Fe2O3·H2O脱除沼气中的H2S可转化成Fe2S3·H2O,其脱除及常温下再生的原理如图所示。①“脱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工业上要求脱除及再生整个过程温度不能超过90℃,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多次“再生”后,脱硫剂的活性不断下降,脱硫效果明显变差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19. (14分)研究含氮元素物质的反应对生产、生活、科研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1)发射“神舟十三”号的火箭推进剂为液态四氧化二氮和液态偏二甲肼(C2H8N2),N2O4与偏二甲肼燃烧产物只有CO2(g)、H2O(g)、N2(g),并放出大量热。已知:①C2H8N2(l)+4O2(g)=2CO2(g)+N2(g)+4H2O(l)ΔH1②2O2(g)+N2(g)=N2O4(l)ΔH2③H2O(g)=H2O(l)ΔH3请写出上述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碘蒸气存在能大幅度提高N2O的分解速率,反应历程为:第一步:I2(g)→2I(g)(快反应)第二步:I(g)+N2O(g)→N2(g)+IO(g)(慢反应)第三步:IO(g)+N2O(g)→N2(g)+O2(g)+I2(g)(快反应)实验表明,含碘时N2O分解速率方程v=k·c(N2O)·[c(I2)]0.5(k为速率常数)。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A.N2O分解反应中,k值与碘蒸气浓度大小有关B.第二步对总反应速率起决定作用C.第二步活化能比第三步大D.IO为反应的催化剂(3)为避免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合物对大气的污染,需给汽车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在净化装置中CO和NO发生反应2NO(g)+2CO(g)⇌N2(g)+2CO2(g)ΔH=–746.8kJ·mol1。实验测得:v正=k正·c2(NO)·c2(CO),v逆=k逆·c(N2)·c2(CO2)(k正、k逆为速率常数,只与温度有关)。①达到平衡后,仅升高温度,k正增大的倍数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k逆增大的倍数。②若在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和1molNO,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时,达平衡时总压为起始时的0.9倍,则k正/k逆=____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两位)(4)实验室用NaOH溶液处理NOx,已知Ksp(AgNO2)=2×108,某吸收液中溶质只含NaNO2,溶液中c()=1.0×104mol·L1,取该溶液5mL,加1滴0.1mol·L1的AgNO3溶液混合均匀(20滴约为1mL),估算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产生AgNO2沉淀。当完全沉淀时,c(Ag+)=________(5)一种以液态肼(N2H4)为燃料,氧气为氧化剂,某固体氧化物为电解质的新型燃料电池。该固体氧化物电解质的工作温度高达700~900℃时,O2可在该固体氧化物电解质中自由移动,反应生成物均为无毒无害的物质。请写出负极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选考题:共14分。请考生从2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20.【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4分)TiO2aNb、Cu(In1xGaxSe2)是常见的光学活性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Ti原子的电子所占据的最高能层符号为___________,N、O、Cu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2)利用TiO2纳米管的光电实验可制备TNT(2,4,6—三硝基甲苯),其结构如图,N原子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____。TNT常温下是固体,而甲苯是液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GaCl3·xNH3(x=3,4,5,6)是一系列化合物,向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