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语文阅读点拨及进阶训练之文言文阅读03:明确虚词用法_第1页
2024年中考语文阅读点拨及进阶训练之文言文阅读03:明确虚词用法_第2页
2024年中考语文阅读点拨及进阶训练之文言文阅读03:明确虚词用法_第3页
2024年中考语文阅读点拨及进阶训练之文言文阅读03:明确虚词用法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3明确虚词用法

【阅读点拨】

一、考题形式

1.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2.(选择题)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或正确〉的一项是()。

3.(选择题)下面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和例句相同(或不同)的一项是()。

4.(选择题)下面各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或不同)的一项是()。

二、答题方法。

1.在口常课内学习及课外阅读中,要认真学习总结并牢牢掌握14个常见虚词(之、其、

而、以、于、乃、虽、为、者、且、则、乎、然、与)的主要意义和用法。)O

2.在做题时,首先要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然后联系所考查虚词的上下文,揣摩虚

词的意义和用法。

3.如果有不能确定的现象,可以联系课内,看有没有和所考查虚词用法相同或类似的句

子,进行课内外迁移思考,

4.有时应特别注意,有些词的意义和用法并不固定。有些词一般作虚词用,但在特殊情

况下,也可能作实词用,是有实际意义的。

二、答题举例。

1.所欲有甚于生者(介词,表比较,可译为“比”)

2.马之千里者(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无意义)

【进阶训练】

一、基础过关。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相关问题。(13分)

孔子献计救火鲁人烧积泽,天北风,火南①倚,恐烧国。哀公自将②众趋③救火者,左

右无人,尽逐兽,而火不救。乃召问仲尼,仲尼⑤曰:“夫逐兽乐而无罚,救火者苦⑥而无

赏,此火之所以不救也。”哀公日:“善。”仲尼日:“事急,不及以赏救火者;尽赏之,

则国不足以赏于人。请徒行罚。”哀公曰:“善。”于是仲尼乃下令曰:“不救火者,比降

北⑦之罪;逐兽者,比入禁之罪。”令下未遍,而火已救矣。

【注释】①南:向南。②将:将领。③趋:同“促”,督促。④逐:追逐。⑤仲尼:即

孔子。⑥苦:辛苦。⑦比降北:等同降敌。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不及以赏救火者(2)请徒行罚

【参考答案】(1)赶得上。(2)实施。

★2.下列加点的“而”与“而火不救”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溪深而鱼肥(《醉翁亭记》)

B.南面而望之(《纪昌学射》)

C.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满井游记》)

D.杂然而前陈(《醉翁亭记》

【参考答案】C

3.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1)夫逐兽乐而无罚,救火者苦而无赏,此火之所以不救也。

(2)不救火者,比降北之罪;逐兽者,比入禁之罪。

【参考答案】(1)驱赶野兽任务轻松却不会受到责罚,救火不但辛苦危险,又没有奖

赏,所以没有人愿意救火,(2)凡是不参与救火者,比照降敌之罪处理;只驱赶野兽的人,

按照坐牢之罪处理。

4.文中哀公两次说“善”,请分别说说“善”的含义。(3分)

【参考答案】前一个“善”:对孔子分析众人不救火原因的评价:后一个“善”:对孔

子提出的让众人救火的方案的评价。

【参考译文】鲁人放火烧积泽,偏偏天刮北风,火势向南蔓延,眼看国家都城将要受到

波及。哀公鼓励百姓参与救火,但百姓只愿意驱赶野兽,没有人愿意救火。哀公向孔子请教,

孔子说:“驱赶野兽任务轻松却不会受到责罚,救火不但辛苦危险,又没有奖赏,所以没有

人愿意救火。”哀公说:“有道理。”孔子又说:“事情紧急来不及行赏,再说凡是参与救

火的人都有赏,那么国都不足够用来赏赐给他们。如今,请允许我使用刑法。”袁公说:“有

道理。”于是孔子下令:“凡是不参与救火者,比照降敌之罪处理:只驱赶野兽的人,按照

坐牢之罪处理。”命令还未遍及全国上下,积泽的大火已被扑灭。

二、能力提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相关问题。(20分)

鲁欲使慎子①为将军

鲁欲使慎子为将军。孟子曰:“不教民而用之,谓之殃民。殃民者,不容于尧舜之世。

一战胜齐,遂有南阳②,然且不可。”慎子勃然③不悦曰:“此则滑厘所不识也。”曰:“吾

明告子。天子之地方千里;不千里,不足以待④诸侯。诸侯之地方百里;不百里,不足以守

宗庙之典籍⑤。周公⑥之封于鲁为方百里也地非不足而俭⑦于百里。太公⑧之封于齐也,亦

为方百里也;地非不足也,而俭于百里。今鲁方百里者五,子以为有工者作,则鲁在所损乎,

在所益乎?徒取诸彼以与此,然且仁者不为,况于杀人以求之乎?君子之事君也,务引其君

以当道⑨,志于仁而已。”(选自《孟子》)

【注释】①慎子:善用兵者,名滑厘。②南阳:古地名。③勃然:突然。④待:抵御。

⑤典籍:重要文册。⑥周公:姬姓名旦,亦称叔旦。西周开国元勋。⑦俭:少。⑧太公:指

姜子牙,周朝开国元勋。⑨当道:合于正道。

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慎子勃然不悦日

(2)在所益乎

⑶君子之事君也

(4)务引其君以当道

【参考答案】(1)高兴(2)增加(3)侍奉(4)必须

★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不教民而用之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B.不容于尧舜之世往送之门

C.此则滑厘所不识也蝉则千转不穷

D.子以为有王者作以天下之所顺

【参考答案】A

【解析】A项中的两个“而”均表顺承,相当于“就”;B项中的两个“之”,前者为

结构助词,译为“的”,后者为动词,译为“到,往”;C项中的两个“则”,前者为副词,

用以加强肯定语气,译为“乃,就是",后者为连词,表顺承,相当于“就”;D项中的两

个“以”,前者和“为”连用,译为“认为,以为”,后者为介词,译为“用”。

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3处)(3分)

周公之封于鲁为方百里也地非不足而俭于百里。

【参考答案】周公之封于鲁/为方百里也/地非不足/而俭于百里。

【解析】“周公之封于鲁”是主谓宾结构完整的句子,应在“鲁”后断开;“为方百里

也”为判断句,应在“也”后断开;“地非不足而俭于百里”意为“土地并不是不够,但少

于百里”为转折红句,应在转折词“而”前断开。

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一一战胜齐,遂有南阳,然且不可。

(2)太公之封于齐也,亦为方百里也。

【参考答案】(1)打一次仗就战胜了齐国,于是得到南阳,这样尚且不可能。

(2)太公被封在齐地,也是占有方圆百里。

9.文中孟子列举“周公”“太公”所占封地,有什么用意?(3分)

【参考答案】告诉慎子明君贤臣不会大肆扩张土地,以此告诫慎子不要用兵扩张土地,

要引导君主施行仁政。(每点1分,意思相近即可)

10.阅读上文,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4分)

土地

天子一⑴一目的:抵御诸侯

土地

诸侯一方圆百里一目的:(2)引导君主(4)

封地

周公、太公-*(3)一目的:与鲁国对比

【参考答案】(1)方圆千里(2)守宗庙典籍(3)俭于百里(4)施行仁政

【参考译文】鲁国(国君)打算让慎子成为将军。孟子说;“不先训练百姓就用他们打

仗,这叫作祸害百姓。祸害百姓的人,在尧舜的时代是容不下的。打一次仗就战胜了齐国,

于是得到南阳,这样尚且不可能。”慎子突然不高兴地说:“这是我所不懂得的。"(孟子)

说:“我明白地告诉你吧,天子的土地方圆千里:如果不到千里,便不足够来抵御诸侯。诸

侯的土地方圆百里;如果不到百里,便不足够来奉守宗庙里的重要文册。周公被封在鲁国,

应使占有方圆百里;土地并不是不足够,但少于百里。太公被封在齐地,也是占有方圆百里;

土地并不是不够,但少于百里。现在鲁国占有百里的有五个,你认为假如有圣明之王兴起,

售国所在的地方会损失呢,还是会增加?白白地拿那一国土地来给这一国,仁人尚且不干,

何况杀人来求得土地呢?君子侍奉君王,必须引导他合于正道,有志于仁罢了。”

三、真题演练。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各题。(12分)

边患之忧

大夫①曰:“文学言:'天下不平庶国不宁明王之忧也。‘故王者之于天下,犹一室之

中②也,有一人不得其所,则谓之不乐。故民流溺③而弗救,非惠君也。国家有难而不忧,

非忠臣也。夫守节死难者,人臣之职也;衣食饥寒者,慈父之道也。今子弟远劳于外,人主

为之夙夜不宁,群臣尽力毕议④,册⑤滋国用。故少府丞令请建酒榷⑥,以赡边,给战士,拯

民于难也。内省衣食以恤在外者,犹未足,今又欲罢诸用,减奉边之费,未可为慈父贤兄也。”

(选自《盐铁论》,有删改)

【注释】①大夫:指西汉时期大臣桑弘羊。②中:石。指正主。③流溺:受水淹,比喻

处于困境。④毕议:大家都来出谋划策。⑤册:同“策”,计策,计谋。⑥酒榷(q"):古

代政府所行的酒类专卖制度。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查阅词典,“非惠君也”中的“惠”通“慧”,意思是聪明。

B.“衣食饥寒者”与《〈论语〉十二章》中“一箪食”中的“食”都可以理解为饭,食

物。

C.根据文中语境分析,“慈父之道也”中的“道”是道义的意思。

D.“给战士”中的“给”联系成语“自给自足”,可理解为供给,供应。

【参考答案】A

【解析】A项中“惠”意思是仁爱,宽厚。

★1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均不相同的一项()(2分)

A.国家有难而不忧濯清涟而不妖

B.今子弟远劳于外困于心

C.人主为之夙夜不宁往送之门

D.以赡边俭以养德

【参考答案】C

【解析】A项中的两个“而”均是连词,表转折,译为“却”;B项中的两个“于”均

是介词,译为“在”:C项中的两个“之”前者是指示代词,可译为“这件事”,后者为动

词,可译为“到,往”;D项中的两个“以”均是连词,译为“来”。

13.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2处。(2分)

天下不平庶国不宁明王之忧也。

【参考答案】天下不平/庶国不宁/明王之忧也。

【解析】“天下不平”“庶国不宁”句式相同,为主谓结构的短语,应在“平”后断开;

“明王之忧也”为判断句,应在“宁”后断开。

14.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有一人不得其所,则谓之不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