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06T136-2024鲜食玉米高质高效栽培技术规程_第1页
DB5306T136-2024鲜食玉米高质高效栽培技术规程_第2页
DB5306T136-2024鲜食玉米高质高效栽培技术规程_第3页
DB5306T136-2024鲜食玉米高质高效栽培技术规程_第4页
DB5306T136-2024鲜食玉米高质高效栽培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20CCSB05DB5306昭 通 市 地 方 标 准DB5306/T136-2024鲜食玉米高质高效栽培技术规程2024-10-182024-10-18发布2024-12-18实施昭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5306/T136-2024DB5306/T136-2024前  言GB/T1.1—20201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昭通市农业科学院提出。本文件由昭通市农业农村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昭通市农业科学院。IIDB5306/T136-2024DB5306/T136-2024DB5306/T136-2024DB5306/T136-2024鲜食玉米高质高效栽培技术规程范围本文件适用于昭通市不同生态区域鲜食玉米生产。规范性引用文件(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3735 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GB4404.1 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GB/T15063 复合肥料GB/T2440 尿素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GB/T2440 尿素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185 农区鼠害控制技术规程NY/T2683 农田主要地下害虫防治技术规程NY/T393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5010 DB51/T1188 玉米育苗移栽技术规DB5306/T77 草地贪夜蛾防控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鲜食玉米是指以鲜嫩果穗为食用部位的甜玉米和糯玉米。3.2隔离(300m以内13.3南部、北部地区南部地区一般指昭阳、鲁甸、巧家全境及彝良、永善等县靠南部区域,北部地区一般指水富、绥江、盐津、大关、镇雄、威信及彝良、永善靠北部区域。3.4玉米分蘖俗称玉米“分叉”,是玉米自地下低节位长出的侧芽,鲜食玉米较普通玉米更易形成分蘖且旺盛,严重时会影响产量。生产环境适宜区域南部地区海拔2400m以下,北部地区海拔2000m以下区域均可种植,宜选择地势较为平坦、交通便利地区,方便运输交易。产地环境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NY/T50104.3隔离条件4.3隔离条件可采用3md5播前准备品种选择412200020002000等。种子质量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的规定。选地整地选择光温条件好,保水保肥、排灌水条件好的中上等肥力的田块,播种前对土壤进行深翻、细耙,使土壤疏松、细碎、平整。6种植6.1育苗时间2育苗时间各地依据玉米受粉灌浆期温度不低于2060%m、北部地区海拔1600m以上,育苗时间从4月初至6月中下旬均可,最迟不超过7月初;南部地区海拔1800m、北部地区海拔1600m以下,育苗时间不迟于7月底均可。种植方式育苗单株定向移栽,地膜覆盖。育苗移栽育苗移栽方法可参考DB51/T1188《玉米育苗移栽技术规程》。覆膜将玉米苗按叶片展开方向与行向垂直栽种后,培土3cm~4cm,浇足定根水,覆盖地膜,在苗上开孔,将玉米苗从膜中放出后,以细土将膜孔覆盖住。有条件时使用符合GB13735《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相关规定的可降解地膜。种植规格及密度等行距种植:行距80cm,株距24cm~27cm。每667m2种植玉米3000株~3500株。3500株。套种宽行距150cm,窄行距40cm,株距21cm~23cm,每667m2种植玉米3000株~33003500株。套种宽行距150cm,窄行距40cm,株距21cm~23cm,每667m2种植玉米3000株~3300株。7田间管理查苗补苗移栽后74去除分蘖在7叶~9叶基部出现分蘖时,去除分蘖留主茎,然后培土。施肥移栽时每667m2施农家肥1000公斤~2000公斤或商品有机肥200公斤~300公斤作底肥,浇足定根7天~10667m2(N-P2O5-K2O=15-15-15)8公斤~1010kg~叶~9叶时结合中耕除草每667m2追施尿素667m2施用尿素15kg~20kg。施肥方法:采取打穴点施。复合肥符合GB/T15063《复合肥料》、尿素符合GB/T2440《尿素》相关规定。整个施肥应符合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浇水310天和抽穗开花后15天分7.5病虫害防治A,农药使用符合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及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收获20d~25d,于清晨带苞叶采收,以花丝颜色由枯萎转深褐色,籽1d-2d内完成。残膜回收44附录A(资料性)鲜食玉米病虫害防治方法防治对象防治方法大斑病、小斑病优先选用推荐抗病品种,病害发生较重年份防治技术参照GB/T23391《玉米大、小斑病和玉米螟防治技术规范》锈病优先选用推荐抗病品种,病害发生较重年份推荐使用三唑酮、丙环唑、苯醚甲环唑,按照包装说明使用剂量使用防治。地下害虫防治技术参照NY/T2683《农田主要地下害虫防治技术规程》草地贪夜蛾防治技术参照DB5306/T77《草地贪夜蛾防控技术规程》。玉米螟防治技术参照GB/T23391《玉米大、小斑病和玉米螟防治技术规范》蚜虫25cm×30cm25块~3020cm×30cm30块~35块进行物理防治。物理防治效果不佳时,可于大喇叭口期蚜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