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关09 非选择题抢分技巧 (教师版)_第1页
通关09 非选择题抢分技巧 (教师版)_第2页
通关09 非选择题抢分技巧 (教师版)_第3页
通关09 非选择题抢分技巧 (教师版)_第4页
通关09 非选择题抢分技巧 (教师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通关09非选择题抢分技巧题型一、题型一、以新材料为背景的命题题型二、坐标曲线为背景的命题题型三、表格信息题为背景的命题题型四、数据计算题为背景的命题题型五、以识图作答题为背景的命题内容预览【题型一以新材料为背景的命题】1、题型特征:一般是通过几组文字和图表资料设置情境,要求考生根据问题去分析资料,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相关生物学信息,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并能用文字、图表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内容。此类试题常创设一些新的情境,其中加入一些与当今生物科技、生产生活、人类健康和疾病等相关的新名词或陌生术语,会给考生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和迷惑性。但此类试题往往是“高起点、低落点”,考查的仍是教材中的基本内容。因此,解答时必须在认真分析题意后进行信息转换,即先把这个新材料的应用范围或考查内容搞清楚。2、答题技巧:解答此类试题时,往往采用逆向思维的方法,即直接从试题所设的问题入手作答。因为有的材料信息题要回答的内容虽然与试题材料有一定的联系,但多为教材的基础知识,所以直接从问题入手,也能够回答较多的问题。如果遇到回答不上来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的方法:(1)认真阅读题干,读懂题干给出的新信息,剔除干扰信息,从中找出规律。(2)运用规律进行联想、迁移,将发现的规律和已有的知识相联系,迁移到要解决的问题中。(3)运用比较、归纳、推理等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对于开放性的问题,回答可以是多角度的,但要有依据,有一定的落脚点。3、典例分析:(2022·全国·高考真题)新冠疫情出现后,病毒核酸检测和疫苗接种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回答下列问题。(1)新冠病毒是一种RNA病毒,检测新冠病毒RNA(核酸检测)可以采取RT-PCR法。这种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先以病毒RNA为模板合成cDNA,这一过程需要的酶是,再通过PCR技术扩增相应的DNA片段。根据检测结果判断被检测者是否感染新冠病毒。(2)为了确保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准确性,在设计PCR引物时必须依据新冠病毒RNA中的来进行。PCR过程每次循环分为3步,其中温度最低的一步是。(3)某人同时进行了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和抗体检测(检测体内是否有新冠病毒抗体),若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而抗体检测结果为阳性,说明(答出1种情况即可);若核酸检测和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阳性,说明。(4)常见的病毒疫苗有灭活疫苗、蛋白疫苗和重组疫苗等。已知某种病毒的特异性蛋白S(具有抗原性)的编码序列(目的基因)。为了制备蛋白疫苗,可以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获得大量蛋白S。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流程是。【答案】(1)逆转录酶/反转录酶(2)特异性核苷酸序列退火/复性(3)曾感染新冠病毒,已康复已感染新冠病毒,是患者(4)获取S蛋白基因→构建S蛋白基因与运载体的表达载体→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检测受体能否产生S蛋白)【解析】(1)分析题意可知,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而RT-PCR法需要先得到cDNA,由RNA到DNA的过程属于逆转录过程,逆转录过程需要的酶是逆转录酶(反转录酶)。(2)PCR过程需要加入引物,设计引物时应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在该过程中为了确保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准确性,在设计PCR引物时必须依据新冠病毒RNA中的特异性核苷酸序列来进行;PCR过程每次循环分为3步,分别为变性(90-95℃)、复性(55-60℃)、延伸(70-75℃),故其中温度最低的一步是复性(或退火)。(3)某人同时进行了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和抗体检测,若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而抗体检测结果为阳性,说明该个体曾经感染过新冠病毒,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产生抗体,将病毒消灭,则核酸检测为阴性,但由于抗体有一定的时效性,能在体内存在一段时间,故抗体检测为阳性;若核酸检测和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阳性,说明该个体体内仍含有病毒的核酸,机体仍进行特异性免疫过程,能产生抗体,则说明该人已经感染新冠病毒,为患者。(4)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流程是:获取目的基因→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基因工程的核心)→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结合题意,本基因工程的目的是获得大量的S蛋白,故具体流程为:获取S蛋白基因→构建S蛋白基因与运载体的表达载体→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检测受体能否产生S蛋白)。【题型二坐标曲线为背景的命题】1、题型特征:生物坐标曲线题实际上是借助数学方法分析生命现象,揭示出生物体结构、生理等方面的本质特性,运用数学语言表述生物学相关事物的状态、关系和过程,考查学生对数学语言(曲线、直方图解)描述的生物学信息的有效获取能力以及结合已有的生物学知识对坐标图信息的分析、推理能力。一般有三种类型:单曲线、双曲线、柱形图。(1)单曲线:表示某种生物的数量或者某一生理过程与某一因素之间的关系。(2)双曲线:在一个坐标系内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曲线,表示不同生物的数量、同一生的不同器官或生理过程与某一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3)柱形图:是在坐标轴的平面上画出长方形(即柱形)的图像,然后在其内部可以填涂细点或条纹。柱形图的最大特点是能反映某个“点”上的量变为多少,故在构建“柱(条)形坐标图”时,一是要抓住“点”,使“点”的定位准确;三是要抓住“形”,使“形”符合“柱(条)形坐标图”的画法要求。柱形图主要用于综合考查审图、提取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2、方法技巧:(1)识图:关键是三看。第一看为理解坐标图中横纵坐标的含义,找出横纵坐标的关系,再结合教材联系相应的知识点(即“读轴”);第二看为分析曲线的走向、变化趋势,根据横纵坐标的含义可以得出,在一定范围内,随横坐标量的增加,纵坐标量逐渐增加或减小,超过一定范围后,随横坐标量的增加,纵坐标量减少或增加,或者达到某种平衡状态。若为多重变化曲线坐标图,要分别观察其变化趋势,然后对比分析,找出符合题意的曲线或者结论,或者是教材中的结论性语言(即“看线”);第三看为曲线中的特殊点(顶点、始终点、转折点、交叉点)表示什么生物学意义(即抓点)。(2)析图:解决为什么的问题,通过联想与图像有关的概念、规律、原理等,寻求图像中各个自变量与函数的关系,由此分析图中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特殊点,曲线为什么有这种变化趋势,它们说明了什么,以此揭示问题的实质和规律。(3)用图:识图是基础,析图是关键,用图是目的。把生物学问题巧妙而合理地设置成图像题,使学生通过剖析图像,运用图中曲线特征、规律来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最后学会用规范的生物学语言表达(表达能力)。3、典例分析:(2023·河北·高考真题)采食减少是动物被感染后的适应性行为,可促进脂肪分解,产生β-羟基丁酸(BHB)为机体供能。研究者用流感病毒(IAV)感染小鼠,之后统计其采食量并测定血中葡萄糖和BHB水平,结果见图1。测定BHB对体外培养的CD4+T细胞(一种辅助性T细胞)增殖及分泌干扰素-γ水平的影响,结果见图2。已知干扰素-γ具有促免疫作用。回答下列问题:(1)小鼠感染IAV后,胰岛细胞分泌的增多,从而促进的分解及非糖物质的转化以维持血糖水平。(2)IAV感染引发小鼠内环境改变,导致支配胃肠的神经活动占据优势,胃肠蠕动及消化腺分泌减弱,此过程属于反射。(3)侵入机体的IAV经摄取和加工处理,激活CD4+T细胞。活化的CD4+T细胞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生成,增强机体免疫。(4)小鼠感染期采食量下降有利于提高其免疫力。据图分析,其机理为。【答案】(1)A胰高血糖素肝糖原(2)交感非条件(3)抗原呈递细胞(或“APC”或“B细胞”或“树突状细胞”或“巨噬细胞”)细胞(或“特异性”)(4)采食量下降,机体产生BHB增多,促进CD4+T细胞增殖,干扰素-γ分泌量增加,机体免疫力提高【分析】1、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脊神经、脑神经、自主神经,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调节人体内脏功能的神经装置所以也叫内脏神经系统,因为其功能不完全受人类的意识支配,所以又叫自主神经系统,也可称为植物性神经系统。2、人体的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发生、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免疫活性物质(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并发挥免疫作用的化学物质)和免疫细胞(主要包括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等)。【解析】(1)采食量下降导致血糖浓度下降,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多。胰高血糖素作用于肝,促进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并促进非糖物质转变为糖。(2)内脏活动受自主神经支配,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组成,它们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由“胃肠蠕动及消化腺分泌减弱”可推出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此反射生来就有,不需要后天习得,所以为非条件反射。(3)辅助性T细胞不能直接识别完整抗原IAV。IAV经抗原呈递细胞(APC)摄取并加工处理为可识别的抗原肽,才可被辅助性T细胞识别。在此,抗原呈递细胞包括树突状细胞、B细胞和巨噬细胞。活化的CD4+T细胞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生成,可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细胞免疫也属于机体的特异性免疫。(4)由图1可知,采食量下降可促进机体BHB的生成;由图2可知,BHB可促进CD4+T细胞增殖和CD4+T细胞分泌干扰素-γ,从而提高免疫力。【题型三表格信息题为背景的命题】1、题型特征:表格是呈现信息的一种重要方式,包括数据表格、过程表格、实验结果表格(呈现实验结果)、材料表格及实验设计表格。我们通常以表格的形式把生物学中的现象、事实、规律、原理及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呈现出来。任何表格都是由行和列组成的:列是表格所反映的项目,行是表格的主体内容。多数表格附有标题,标题是对表格内容的扼要说明。常见的表格有以下两种类型:①数据表格——以数据作为主体记录的表格,有些数据是对实验结果的记录,有些数据是对个别数据的陪衬;②材料(过程)表格——以材料(处理过程)作为主体记录的表格。2、题目类型:关于图表的解题方法可以归纳为:“三看”(识表):一看表格名称(或表格记录的内容);二看行(列标题,明确变量;三看每一列数据的变化趋势。“二找”(析表):一找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二找因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一联”(说表):联系题目设问及所学的知识并利用表中的信息来准确的答题。3、典例分析:(2024·浙江·高考真题)长江流域的油菜生产易受渍害。渍害是因洪、涝积水或地下水位过度升高,导致作物根系长期缺氧,对植株造成的胁迫及伤害。回答下列问题:(1)发生渍害时,油菜地上部分以有氧(需氧)呼吸为主,有氧呼吸释放能量最多的是第阶段。地下部分细胞利用丙酮酸进行乙醇发酵。这一过程发生的场所是,此代谢过程中需要乙醇脱氢酶的催化,促进氢接受体(NAD+)再生,从而使得以顺利进行。因此,渍害条件下乙醇脱氢酶活性越高的品种越(耐渍害/不耐渍害)。(2)以不同渍害能力的油菜品种为材料,经不同时长的渍害处理,测定相关生理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见下表。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1蒸腾速率0.951气孔导度0.990.941胞间CO2浓度-0.99-0.98-0.991叶绿素含量0.860.900.90-0.931注:表中数值为相关系数(r),代表两个指标之间相关的密切程度。当|r|接近1时,相关越密切,越接近0时相关越不密切。据表分析,与叶绿素含量呈负相关的指标是。已知渍害条件下光合速率显著下降,则蒸腾速率呈趋势。综合分析表内各指标的相关性,光合速率下降主要由(气孔限制因素/非气孔限制因素)导致的,理由是。(3)植物通过形成系列适应机制响应渍害。受渍害时,植物体内(激素)大量积累,诱导气孔关闭,调整相关反应,防止有毒物质积累,提高植物对渍害的耐受力;渍害发生后,有些植物根系细胞通过,将自身某些薄壁组织转化腔隙,形成通气组织,促进氧气运输到根部,缓解渍害。【答案】(1)三/3细胞质基质葡萄糖分解(糖酵解)耐渍害(2)胞间CO2浓度下降非气孔限制因素胞间CO2浓度与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呈负相关(3)脱落酸程序性死亡/凋亡【分析】有氧呼吸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细胞质进行,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进行,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进行,且第三阶段释放的能量最多。无氧呼吸分为两个阶段,均在细胞质基质进行。由表可知,胞间CO2浓度与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呈负相关,即虽然气孔导度下降,但胞间CO2上升,说明光合速率下降主要由非气孔限制因素导致的。【解析】(1)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进行,是有氧呼吸过程中释放能量最多的阶段。乙醇发酵(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葡萄糖分解形成丙酮酸和NADH,该过程需要NAD+参与,所以氢接受体(NAD+)再生,有利于葡萄糖分解的正常进行,由此可知,渍害条件下乙醇脱氢酶活性越高的品种能产生更多的能量维持生命活动的进行,更加耐渍害。(2)由表可知,叶绿素含量与胞间CO2浓度的相关系数为负值,说明二者呈负相关。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的相关系数为0.95,为正相关,所以光合速率显著下降,则蒸腾速率呈下降趋势。由于胞间CO2浓度与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呈负相关,即虽然气孔导度下降,但胞间CO2上升,说明光合速率下降主要由非气孔限制因素导致的。(3)脱落酸具有诱导气孔关闭的功能,在受渍害时,其诱导气孔关闭,调整相关反应,防止有毒物质积累,提高植物对渍害的耐受力。渍害发生后,有些植物根系细胞通过通过凋亡(程序性死亡),从而形成腔隙,进一步形成通气组织,促进氧气运输到根部,缓解渍害。【题型四数据计算题为背景的命题】题型特征:从生物高考的命题趋势来看,将数学、化学、物理等学科的计算方法同生物学中的实际问题相结合,大大增加了问题的复杂性、灵活性和试题难度。以考查思维的逻辑性、严密性、发散性和创造性以及综合运用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必将成为高考的热点。要正确地解答这些问题,不仅需要对图表进行正确地识别与分析、对知识深刻地理解与运用,还需要运用数学、化学、物理等学科的计算方法与技巧。2、解题技巧:(1)“三审”(获信息):一审题干,提取信息;二审图解,提取数据;三审题枝,明确问题。(2)“二联”(明数理):一联以明确涉及的生物学原理;二联以明确相关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3)“一算”(得结果):根据相关的数理关系来计算结果。3、典例分析:(2023·河北·高考真题)某家禽等位基因M/m控制黑色素的合成(MM与Mm的效应相同),并与等位基因T/t共同控制喙色,与等位基因R/r共同控制羽色。研究者利用纯合品系P1(黑喙黑羽)、P2(黑喙白羽)和P3(黄喙白羽)进行相关杂交实验,并统计F1和F2的部分性状,结果见表。实验亲本F1F21P1×P3黑喙9/16黑喙,3/16花喙(黑黄相间),4/16黄喙2P2×P3灰羽3/16黑羽,6/16灰羽,7/16白羽回答下列问题:(1)由实验1可判断该家禽喙色的遗传遵循定律,F2的花喙个体中纯合体占比为。(2)为探究M/m基因的分子作用机制,研究者对P1和P3的M/m基因位点进行PCR扩增后电泳检测,并对其调控的下游基因表达量进行测定,结果见图1和图2。由此推测M基因发生了碱基的而突变为m,导致其调控的下游基因表达量,最终使黑色素无法合成。(3)实验2中F1灰羽个体的基因型为,F2中白羽个体的基因型有种。若F2的黑羽个体间随机交配,所得后代中白羽个体占比为,黄喙黑羽个体占比为。(4)利用现有的实验材料设计调查方案,判断基因T/t和R/r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不考虑染色体交换)。调查方案:。结果分析:若(写出表型和比例),则T/t和R/r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否则,T/t和R/r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答案】(1)自由组合(或“孟德尔第二”)1/3(2)增添下降(3)MmRr(或"MmRrTt”)51/90(4)对实验2中F2个体的喙色和羽色进行调查统计F2中黑喙灰羽:花喙黑羽:黑喙白羽:黄喙白羽=6:3:3:4【分析】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解析】(1)由题干信息可知,该家禽喙色由M/m和T/t共同控制,实验1的F2中喙色表型有三种,比例为9:3:4,是9:3:3:1的变式,表明F1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4种,且比例相同,受精时雌雄配子结合方式有16种。因此,家禽喙色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规律。F2中花喙个体(有黑色素合成)的基因型有两种,分别为MMtt(1/16)和Mmtt(2/16),其中纯合体MMtt占比为1/3。(2)由实验1结果可知,针对M/m基因位点,P1基因型为MM,P3基因型为mm,对P1的M基因PCR扩增后产物大小约为1200bp,而P3的m基因大小约为7800bp,推测M基因发生了碱基的增添而突变为m。当M基因突变为m后,其调控的下游基因表达量明显下降,最终影响了黑色素的合成。(3)由题干信息可知,该家禽羽色由M/m和R/r共同控制,实验2的F2中羽色表型有三种,比例为3:6:7,是9:3:3:1的特殊分离比,因此F1灰羽个体基因型为MmRr。F2的黑羽和灰羽个体共占9/16,基因型为M_R_。白羽占7/16,基因型共5种,分别为mmRR(1/16)、mmRr(2/16)、MMrr(1/16)、Mmrr(2/16)和mmrr(1/16)。F2中基因型为M_R_的黑羽和灰羽的比例为3:6,因此,F2黑羽个体在基因型为M_R_的个体中占比为1/3。由于MM和Mm的表型效应相同,黑羽个体中两种基因型及其占比为MMRR(1/3)和MmRR(2/3)。黑羽个体随机交配所得后代中,白羽个体(mmRR)的占比为1/9。由实验1和实验2结果可知,黄喙个体基因型为mmT_和mmtt,黑羽的基因型为M_RR,因此不存在黄喙黑羽的个体,即黄喙黑羽个体占比为0。(4)综合实验1和实验2的结果可知,P1的基因型为MMTTRR,P2的基因型为MMTTrr,P3的基因型为mmttRR。利用现有材料进行调查实验,判断T/t和R/r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需要选择对TtRr双杂合个体随机交配的子代进行统计分析。实验2中的F1基因型为MmTtRr,因此应对实验2的F2个体喙色和羽色进行调查统计。如果T/t和R/r在同一对染色体上,由亲本的基因型可知F1个体中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如下图

。不考虑染色体互换,F1可产生等比例的四种雌雄配子MTr、MtR、mTr、mtR。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产生的F2表型及比例为灰羽黑喙:黑羽花喙:白羽黑喙:白羽黄喙=6:3:3:4。【题型五以识图作答题为背景的命题】1、题型特征:图像题常借助题图设置的新情境、提供的新材料来考查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同时也考查获取图表信息、图文转换、比较判断、分析综合、逻辑推理等方面的能力。考查的形式通常有模式图、结构图(细胞、细胞器、内环境等)、细胞分裂图、遗传系谱图、生理过程图、物质循环图等。2、方法技巧:(1)“一看”(识图):看名称,明确图示类型。(2)“三明确”(析图):一明确图中各部分提供的有效信息;二明确图中各部分之间关系。(3)“一联”(说图):联系题目设问,利用图中的信息准确地答题。3、典例分析:(2022·江苏·高考真题)图1所示为光合作用过程中部分物质的代谢关系(①~⑦表示代谢途径)。Rubisco是光合作用的关键酶之一,CO2和O2竞争与其结合,分别催化C5的羧化与氧化。C5羧化固定CO2合成糖;C5氧化则产生乙醇酸(C2),C2在过氧化物酶体和线粒体协同下,完成光呼吸碳氧化循环。请都图回各下列问题:(1)图1中,类囊体膜直接参与的代谢途径有(从①~⑦中选填),在红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