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月考B卷(解析版)【测试范围:高二年级人教版(2019)必修一和必修二占三成选择性必修一第一章至第二章第一节占七成】(江苏专用)_第1页
第一次月考B卷(解析版)【测试范围:高二年级人教版(2019)必修一和必修二占三成选择性必修一第一章至第二章第一节占七成】(江苏专用)_第2页
第一次月考B卷(解析版)【测试范围:高二年级人教版(2019)必修一和必修二占三成选择性必修一第一章至第二章第一节占七成】(江苏专用)_第3页
第一次月考B卷(解析版)【测试范围:高二年级人教版(2019)必修一和必修二占三成选择性必修一第一章至第二章第一节占七成】(江苏专用)_第4页
第一次月考B卷(解析版)【测试范围:高二年级人教版(2019)必修一和必修二占三成选择性必修一第一章至第二章第一节占七成】(江苏专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江苏专用)B卷·重点难点过关测(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测试范围:人教版(2019)必修一和必修二占30%,选择性必修一第一章至第二章第一节占70%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2023年6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杭州良渚古城遗址公园举行亚运会圣火采集仪式,采用凹面镜反射并聚焦阳光的方式点燃火炬,该凹面镜朝向正南方。右图为点火完成后的场景。完成下面小题。1.采集时为了能快速点燃圣火,火炬头放置的最佳位置是凹面镜的(

)A.中心偏北 B.中心偏西 C.中心偏南 D.中心偏东2.采集圣火时,6月15日经度范围与6月14日之比约为(

)A.9:15 B.15:9C.13:11 D.11:13【答案】1.B2.C【解析】1.材料信息表明,采集圣火的时间为北京时间9时,与杭州良渚地方时基本一致,则此时太阳处于偏东方向,而凹面镜朝向正南方,则凹面镜聚焦的阳光偏西,B符合题意,排除D;材料信息中没有注明凹面镜的仰角,无法判断,阳光聚焦点在中心的偏南或偏北位置,排除AC。故选B。2.采集圣火时为北京时间6月15日9时,即东八区区时6月15日9时,此时西一区(22.5°W至7.5°W)为6月15日0时,西一区向东至东十二区为6月15日,即22.5°W向东至180°为6月15日的经度范围,约占经度202.5°,6月14日的经度范围约占157.5°,两者之比约为13:11,C正确,ABD错误。故选C。下图为晨昏线上纬度最高点P(70°N,180°)垂直上方俯视图,示意北半球某区域经线、纬线和晨昏线位置关系,P为EF的中点,此时Q点太阳高度角为10°。完成下面小题。3.一年中Q点的纬度范围是(

)A.66.59°~80° B.80°~90° C.76.50°~90° D.66.50°~76.5°4.E地此时为7日20时,若一架飞机从E地沿最短航线匀速飞行,经过6小时后到达F地,到达时当地地方时为(

)A.7日10时 B.7日12时 C.8日2时 D.8日10时【答案】3.C4.A【解析】3.P点是晨昏线纬度最高点,对应的地方时是0时或12时,在极点与晨昏线纬度最高点为极夜时P点所在经线对应12时,在极点与晨昏线纬度最高点为极昼时P点所在经线对应0时,若要保证纬度更高的Q点有光照,则需要70°N-90°N之间出现极昼,由于PQ两点经度相同,所以地方时相同,当Q点太阳高度角为10°,说明Q点子夜(地方时0时)太阳高度为10°,根据子夜太阳高度计算公式h=当地纬度+直射点纬度-90°=10°,得出当地纬度+直射点纬度=100°,而直射点纬度最高为23.5°,所以Q点纬度最低值为100°-23.5°=76.5°,Q点纬度最高值可达90°(90°是地球上纬度的最高值),此时太阳直射点在10°N,如果太阳直射点纬度低于10°N,则Q点的子夜太阳高度不能达到10°,所以判断一年中Q点的纬度范围是76.50°~90°,C正确,ABD错误。故选C。4.据题意可知EF为晨昏线,E地此时为7日20时,说明E地此时在昏线上,为20时,据上题分析得知此时P点的地方时0时(24时),由P点经线是180°经线可知E点经线所在的经度应为120°E(时间少4小时,当地经度应在180°以西,且相差60°),P点是EF的中点,所以F点对应经线经度应为120°W,当120°E为7日20时的时候,120°W的地方时应为7日4时,飞机飞行6小时,所以飞机到达F点的时候是当地地方时的7日10时,A正确,BCD错误。故选A。《周髀算经》用“七衡六间”来反映太阳的运动。下图为“七衡六间”简略示意图,外衡表示冬至,内衡表示夏至,中衡表示春秋分,其余四衡代表不同的节气,读图完成下面小题。5.《周髀》记载“日出寅而入戌”,该日最可能是(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6.下列四地太阳视运动轨迹中,对应地点与“七衡六间”时间一致的是(

)A.甲,北京—中衡 B.乙,南京—外衡C.丙,赤道—Ⅴ衡 D.丁,南极—Ⅱ衡【答案】5.B6.B【解析】5.“日出寅而入戌”是说太阳在当地寅时(凌晨3点到5点)日出,戌时(19点到21点)日落,可以判断当地昼长夜短,太阳直射北半球,该日最可能是为夏至,B正确;春分和秋分太阳直射赤道,6点日出,18点日落,昼夜等长,AC错误;冬至太阳直射南半球,当地昼短夜长,D错误。故选B。6.结合材料“外衡表示冬至,内衡表示夏至,中衡表示春秋分”可知,相邻两衡之间时间相差约1个月,太阳直射纬度差约差8°。甲图中,当地为北京(40°N)中衡(春秋分),当天太阳直射赤道,北京昼夜平分,太阳正东升,正西落,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正午太阳高度H=90°-(40°-0°)=50°,甲图中正午太阳高度为40°,A错误;乙图中,当地为南京(30°N)外衡(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23°26′S),南京昼短夜长,太阳东南升,西南落,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正午太阳高度H=90°-(30°+23°26′)=36°34′。与乙图中完全符合,B正确;丙图中,当地赤道(0°)V衡,太阳直射8°N,赤道昼夜平分,太阳东北升,西北落,正午太阳位于正北,正午太阳高度H=90°-(8°-0°)=82°,与丙图中角度66°34′不符,C错误;丁图中,当地南极(90°S)Ⅱ衡,太阳直射约16°S,南极出现极昼现象,太阳在当空运行,太阳高度角H=90°-(90°-16°)=16°,与丁图中度数不符,D错误。故选B。昼夜长短反映日照时间的长短,我国夏季昼长夜短,冬季昼短夜长。下图为我国某地某日气温日变化及地面热量收支状况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7.该日所处月份最可能为(

)A.1月 B.3月 C.7月 D.9月8.该日(

)A.A时刻,地面温度最低 B.B时刻地面温度最高C.C时刻大气热量收支平衡 D.气温日较差较小【答案】7.C8.A【解析】7.根据太阳辐射出现的时间可推算该日昼长约为15小时,昼长远大于夜长,应为7月,C正确;1月该地昼短夜长,A错误;3月和9月昼长接近12小时,BD错误。故选C。8.A时刻,地面辐射最弱,对应地面温度最低,A正确;C时刻地面辐射达到最强,对应地面温度最高,B错误;C时刻大气热量收支不平衡,收入大于支出,C错误;该日最高温约为31°C,最低温约为24°C,气温日较差较大,D错误。故选A。身在江南水乡的人们,到河中钓鱼是一大乐事,河中垂钓,钓点是关键,钓点宜选在饲料丰富且易于观察浮漂之地。某次中雨过后,小军来到下图所示河段垂钓。此时,他发现河水已浸过人工堤坝,河中沙洲仍出露水面,完成下面小题。9.下列有关图中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堤坝的东侧较西侧更易垮塌 B.丙处河水较丁处清澈C.堤坝上游河段,东侧河水较西侧深 D.图中堤坝较低矮主要是考虑蓄洪10.本次垂钓,钓钩最适宜投放于(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答案】9.B10.C【解析】9.在北半球,地表做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顺着河流流动方向的右岸(即西侧)更容易被侵蚀,河水较深、流速较快,堤坝的西侧更易发生垮塌,A选项错误;丁处位于河流的右岸流速较快,侵蚀作用显著,河流含沙量较大,比较浑浊,丙处受到沙洲的阻挡作用,水流较慢,水质清澈,B正确;堤坝上游河段,受地转偏向力影响,东侧是沉积岸,河水较西侧浅,C选项错误;图中堤坝较低矮,主要是考虑拦沙,D选项错误。故选B。10.根据材料可知,钓点宜选在饲料丰富且易于观察浮漂之地,甲、丁位于河流的凹岸,为河流的冲击岸,不适合投放,A、D选项错误;乙处位于凸岸,水流较平缓,但丙位于沙洲的前缘,受沙洲的阻挡,与乙相比,水流流速缓,泥沙易堆积,饵料丰富,且位于沙洲的背水处,受水流扰动小,河水相对清澈,C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故选C。下图为“某游客在青藏高原东南部某地拍摄的景观照”,图中谷底河流细小,两岸植被迥异,一侧草木葱绿,另一侧百花盛开,颇为神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1.照片中谷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流水下切 B.冰川侵蚀 C.断裂下陷 D.河流侧蚀12.造成该谷两岸植被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降水 B.海拔 C.土壤 D.坡向13.图示照片最有可能拍摄时间是(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答案】11.B12.D13.C【解析】11.图中谷底河流细小,侵蚀能力弱,而谷地宽阔呈U形,说明谷地的主要成因不是流水下切和河流侧蚀,AD错误;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高寒,多发育冰川,且图中远侧山脉有积雪冰川发育,谷地呈U形,符合冰川侵蚀形成的U形谷的地貌特征,B正确;图中谷地两侧谷坡坡度较缓,说明其主要成因不是断裂下陷,C错误。故选B。12.谷地两岸的降水、海拔、土壤差异很小,不是造成两岸植被差异的主要因素,ABC错误;相较草木葱绿的一侧,百花盛开的一侧应热量条件较好,即位于阳坡,说明造成两岸植被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坡向,D正确。故选D。13.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高寒,百花盛开的月份应是气温最高的7月,其他月份气温较低,热量条件不足以满足百花盛开,C正确,ABD错误,故选C。图示意某山地地质构造,其中a、b表示岩层,c、d表示断层。完成下面小题。14.根据图中信息判断,d断层可能形成于(

)①a岩层形成之前②f岩层形成之前③堆积物形成之后④e岩层形成之后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15.甲处没有e砂砾岩的原因可能是(

)A.被外力侵蚀 B.地势高,无沉积 C.无河流流经 D.堆积物质来源较少【答案】14.A15.A【解析】14.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第一种可能是a、e岩层没有断裂,是断裂d形成以后右侧下沉,接受沉积后固结成岩形成的沉积岩,即断裂形成于a岩层形成之前,①正确。第二种可能是断层d形成于e岩层之后,即断层d左侧花岗岩之上,原来是有a、e岩层的,不过后来被侵蚀掉了,④正确。d断层破坏了f岩层,应在f岩层形成后发生,堆积物应是d断层发生后,形成断陷谷地,后接受堆积形成,②③错误。故选:A。15.据图文材料可知,由图中岩层形态可知,砂砾石层发生了倾斜,在甲处向上弯曲,容易被侵蚀,A正确。与地势高,河流流经和堆积物质来源无关,BCD错误。故选:A。桌子山位于内蒙古乌海市,东与鄂尔多斯高原接壤,西临黄河。图为桌子山和鄂尔多斯高原(局部)地形地质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16.桌子山形成的地质过程为(

)A.沉积作用→变质作用→地壳抬升→外力侵蚀B.变质作用→外力侵蚀→地壳抬升→沉积作用C.地壳抬升→外力侵蚀→沉积作用→变质作用D.沉积作用→地壳抬升→变质作用→外力侵蚀17.该地石灰岩形成时期的气候特征最可能为(

)A.冷湿 B.冷干 C.暖湿 D.暖干【答案】16.A17.C【解析】16.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桌子山为石英砂岩,两侧为石灰岩,鄂尔多斯高原以砂岩、砂砾岩为主,都属于沉积岩,说明在桌子山在早期地质过程中以沉积作用为主,桌子山内部为变质岩,推测是在地质时期岩石发生变质的作用而形成的,然后地壳上升,当地被抬升至高处,出露地表的岩石受到外力侵蚀作用形成了如今的桌子山,所以桌子山形成的地质过程应该为沉积作用—变质作用—地壳抬升—外力侵蚀,A正确,BCD错误。故选A。17.该地区石灰岩生成的地质年代久远,属于远古代的寒武纪和奥陶纪下统,该时期气候温暖湿润,生物繁荣。在早寒武纪晚期,地壳下降,海水广泛入侵,海中无脊椎动物活跃,以三叶虫为盛,沉积中白云岩和白云质灰岩较多。寒武纪末期、地壳普遍上升,造成沉积间断,直至中奥陶纪才又下降,沉积了较厚约石灰岩,含有笔石化石,C正确,ABD错误。故选C。我国地级市一般由市辖区和其他县级行政区组成。图示意我国某地级市2010年和2020年的常住人口数量。该市的常住人口变化状况在全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完成下面小题。18.图示意四种人口流动情况,与该市2010~2020年情况相符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19.与该市的其他县级行政区相比,市辖区(

)A.老年人口比重大 B.老年人口数量大C.劳动人口比重大 D.劳动人口平均年龄大20.具有类似常住人口变化状况的地级市,一般具有相似的(

)A.经济规模 B.经济发展趋势 C.人口规模 D.人口职业构成【答案】18.A19.C20.B【解析】18.读图对比2020年和2010年的市辖区人口和其他县级行政区常住人口数量,可知市辖区人口增加,但增幅较小,其他县级行政区人口减少,减幅较大,总人口明显减少。因此人口流动情况为其他县级行政区人口少部分流向市辖区,较多人口人口流出该地级市。而市辖区流出地级市的人口应少于其他县级行政区流入市辖区的人口,图中箭头粗细可以表示人口流动量的大小,①图符合题意,A正确;②图市辖区流出地级市的人口多于其他县级行政区流入市辖区的人口,会造成市辖区人口减少,不符题意,B错误;③和④其他县级行政区人口流入市辖区的人口远高于流出地级市的人口,不符题意,CD错误。故选A。19.我国人口迁移以青壮年人口迁移为主。市辖区流出地级市的人口少于其他县级行政区流入市辖区的人口,为人口净迁入区,青壮年人口的迁入会降低老年人口比重和劳动人口的平均年龄,增加劳动人口比重,AD错误,C正确;其他县级行政区总人口远大于市辖区人口,市辖区老年人口数量应小于其他县级行政区,B错误。故选C。20.当今影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的因素是经济因素,因此具有类似常住人口变化状况的地级市,一般具有相似的经济发展趋势,B正确,ACD错误,故选B。2023年6月,江苏省政府印发《关于公布江苏省化工园区认定复核通过名单的通知》,首批共有23家园区上榜。图为江苏省各市省级化工园区数量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21.关于江苏省化工产业园区分布数量,正确的是(

)A.苏南>苏北>苏中 B.沿海>沿江>环太湖C.苏北>苏中>苏南 D.沿江>沿海>环太湖22.江苏省级化工产业园区未来的发展方向有(

)①推动绿色发展②扩大生产规模③加强科技投入④发展高端化工产业⑤建构化工产品全品类生产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③④⑤【答案】21.D22.C【解析】21.由图中数据可知,苏北五市化工产业园区分布数量为9家,苏中三市为6家,苏南五市为8家,由此可知苏北>苏南>苏中,故AC错误;由图中数据可知,沿海三市化工产业园区分布数量为8家,环太湖三市为6家,沿江八市为14家,故沿江>沿海>环太湖,故B错误,D正确。故选D。22.转型升级、优化布局、奔向“高端”,成为化工大省江苏的必由之路。以创新驱动、科学布局、绿色低碳、本质安全为发展原则,①正确;以优化石化产业、提升传统化工、发展化工新材料作为主要发展方向,故③正确;以原料路线多元化、产品结构高端化、产业集聚集约化作为发展路径,着力提升江苏化工行业发展质量,故④正确。扩大生产规模、建构化工产品全品类生产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②⑤错误。故①③④正确,故选C。第Ⅱ卷二、综合题:本题共3小题,共56分。23.结合图文资料,完成相关问题。(20分)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某同学去北京(40"N)故宫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观察了安放在太和殿前的日晷,并绘制了赤道式日晷示意图(右图)。(赤道式日晷依照使用地的纬度,使晷面平行于赤道面,晷盘上的刻度等分,晷针指向北极星,晷针平行于地轴。)左图为某极点俯视图。(1)左图所示日期是日,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填经度),②点的昼长为。(6分)(2)读左图,①、②、③、④四点,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最小的是。(4分)(3)根据右图可以判断,该同学观测日晷的时刻约为。该晷面与地面的夹角为,左图所示节气过后,请推测故宫日晷正午时晷针影长开始。(6分)(4)描述该节气过后1个月,北京的昼夜长短及变化情况。(4分)【答案】(1)12月22日(23°26′S,150°E)10小时40分钟(2)④③(3)11点50°变短(4)昼短夜长;昼变长夜变短【分析】本题以日晷和某极点俯视图为材料,设置4道小题,涉及太阳直射点、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详解】(1)根据左图可知,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转动,为北极点俯视图,此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23°26′S。按照自转方向经度逐渐递增,图中的150°经线为150°E;150°E经线平分昼半球,故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23°26′S,150°E)。图中②位于30°N,90°E,晨线与70°E经线相交,,故30°N纬线圈从70°E向东到150°E属于昼长的一半,故昼长=2×(150°-70°)÷15°/时=10小时40分钟。(2)据上题可知,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越靠近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图中①、②、③、④四点中,④点位于赤道,距离南回归线最近,正午太阳高度最大;③点位于北极圈,距离南回归线最远,正午太阳高度最小。(3)读右图可知,此时,晷针影子在巳时和午时之间,午时从11时到13时,因此当地的地方时应为11时。北京的纬度是40°N,晷针指向北极星,晷针平行于地轴,故晷面与地面的夹角=90°-40°=50°。左图所示节气为冬至日,冬至日过后,太阳直射点北移,故宫正午太阳高度变大,日晷正午时晷针影长开始变短。(4)冬至后一个月,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和赤道之间,并向北移动,北京昼短夜长,昼变长,夜变短。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崩岗侵蚀是我国南方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侵蚀强度最大、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种侵蚀类型。崩岗是指丘陵山地冲沟源头汇水区围椅状的崩塌崖壁地貌。我国南方地区崩岗地貌发育较多,主要集中发育于花岗岩丘陵地区的风化壳上。花岗岩发育的风化壳疏松、深厚,具有丰富的裂隙面,物质颗粒粗细混杂,粗粒含量较多。崩岗除了与岩性有关外,海拔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风化壳的厚度。随着海拔的降低,花岗岩风化壳厚度呈现逐渐增加的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使得崩岗多分布于海拔50~250m的低丘陵地带,海拔250~500m的高丘陵地带发育相对较少,海拔500m以上的山地则极少见。下图为我国南方地区某典型崩岗侵蚀地貌图。(1)说明我国南方地区崩岗地貌发育较多的自然原因。(6分)(2)我国南方地区崩岗主要集中发育于花岗岩丘陵地区,请做出合理的解释。(6分)(3)分析我国南方崩岗侵蚀地貌区随海拔降低,崩岗数量变化的原因。(6分)【答案】(1)我国南方地区丘陵广布,地形起伏较大;多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高,降水量大;地表径流丰富,流水侵蚀作用强烈。(2)花岗岩发育的风化壳疏松、深厚,是崩岗的物质基础;风化壳丰富的裂隙面和节理面,是有利的内在条件;风化壳的物质颗粒粗细混杂,粗粒含量较多,黏粒含量较少,更易发生崩岗。(3)山地地带(500m以上)气温相对较低,风化壳较薄,人类活动最少,崩岗极少见;高丘陵地带(250~500m之间)水热条件较好,风化壳增厚,人类活动增多,崩岗增多;低丘陵地带(50~250m)水热条件好,花岗岩风化最为强烈,人类活动频繁,崩岗最多。【分析】本大题以我国南方地区某典型崩岗侵蚀地貌图为材料,涉及崩岗侵蚀地貌的成因、分布和变化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综合思维的地理素养。【详解】(1)结合材料可知,崩岗地貌主要发育在地势起伏不平的丘陵地带,我国南方地区低山丘陵广布,地形起伏较大;结合材料崩岗地貌主要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我国南方多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高,降水量大,流水作用强;由于降水丰富,地表径流发达,流水侵蚀作用强烈。(2)由材料可知崩岗是指丘陵山地冲沟源头汇水区围椅状的崩塌崖壁地貌,由此可推知花岗岩发育的风化壳相对疏松、深度大,为崩岗地貌的发育提供充足丰富的物质基础;花岗岩风化壳具有丰富的裂隙面和节理面发育,为风化壳在重力坍塌作用下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内部条件,易发生重力坍塌;花岗岩由于岩性坚硬,风化壳的物质颗粒粗细混杂,粗粒含量较多,黏粒含量较少,颗粒间粘合力较弱,更易于发生坍塌,形成崩岗地貌。(3)山地海拔在500m以上的地区,气温相对较低,花岗岩物理风化相对较轻,风化壳较薄,风化物质少,植被覆盖率高,人类活动少,地表径流也较弱,崩岗地貌极少见;海拔在250~500m之间的丘陵地带,水热条件较好,花岗岩物理风化风化、流水破坏作用强,风化作用增强,风化壳增厚,风化物质多,人类活动增多,使得植被覆盖率降低,易形成崩岗侵蚀,崩岗地貌增多;海拔在50~250m之间的低丘陵地带水热条件更好好,花岗岩风化作用最为强烈,风化壳最厚,风化物质更丰富,人类活动频繁,植被覆盖率最低,更易形成崩岗侵蚀,崩岗地貌最多。2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材料一黄河之东,太行之西的山西省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然而,受产业结构影响,山西省的经济发展冷热交替,在全国经济版图中存在感一度较弱。基于省情,在山西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上,山西省提出了构建“一群两区三圈”城乡区域发展新布局(下图)。材料二“一群”指山西中部城市群:“二区”指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和太忻经济区,是“一群”发展的南北引擎。太忻经济区将突出先进制造业定位,整合区域创新资源,重点打造全国知名的新材料产业集群,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将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高地。“三圈”指晋北、晋南、晋东南三个城镇圈。(1)分析山西中部城市群发展的区位优势。(6分)(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