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1页
江苏省盐城市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2页
江苏省盐城市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3页
江苏省盐城市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4页
江苏省盐城市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联盟校第三次考试高一年级地理试题命题人:任云鑫审题人:张太强做题人:臧昭(总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中所有试题必须作答在答题纸上规定的位置,否则不给分.2.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纸上。3.作答非选择题时必须用黑色字迹0.5毫米签字笔书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纸上将对应题目的选项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请保持答题纸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一、单项选择题(42小题,每小题2分,共84分)1.下图表示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的各种天体系统,其中主要由八大行星及其中心天体组成的天体系统属于()A.A B.B C.C D.D【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天体系统和太阳构成等知识的掌握程度。【详解】根据图中信息判断,A是半径为140亿光年的总星系,B是圆碟状的银河系,C为太阳系,D为地月系。主要由八大行星及其中心天体组成的天体系统是太阳系,因此选项C符合题意。排除A、B、D。近年来,我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神舟系列飞船与空间站成功对接,并都成功完成既定任务;“祝融号”火星车在火星“乌托邦平原”成功着陆,并将相关探测数据成功传送回地球,目前仍运行良好。下左图示意11月8日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在完成出舱活动任务,右图示意位于火星上的“祝融号”火星车。据此完成下列小题。2.下列对“祝融号”火星车将探测数据信号传回地球影响较大的是()A.太阳辐射 B.太阳活动 C.地震 D.台风3.火星是目前为止被认为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行星,其依据可能是()A.太阳光照稳定 B.大气厚度适宜 C.发现有液态水痕迹 D.距离地球最近【答案】2.B3.C【解析】【2题详解】由所学知识可知,“祝融号”探测车信号的传输主要依靠无线电通信,当太阳活动爆发时,抛出大量的高能粒子,会引起大气层扰动,使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甚至出现短暂的中断,B正确。太阳辐射、地震、台风对无线电信号传播影响较弱,ACD错误。故选B。【3题详解】由所学知识可知,生命存在的条件有:适宜的温度、液态水和适宜大气成分及大气厚度。太阳光照稳定同样适合于太阳系的其它行星,A错误;与地球相比,火星体积、质量小,能吸附的大气少,所以空气很稀薄,B错误;距离地球远近与生命的存在无关,D错误;液态水是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C正确。故选C。【点睛】耀斑活动的周期也是11年,常随着太阳黑子的增多而增多,耀斑是色球层中激烈的能量爆发,以太阳射电爆发和高能粒子喷发等方式放出辐射能,这些辐射能到达地球,引起大气电离层中强烈的电磁扰动,形成磁暴,影响短波通信,干扰电子设备,甚至威胁运行在太空中的宇航器的安全。2020年7月13日,研究团队在我国内蒙古宁城道虎沟村的化石层中,发现了两枚穗花杉化石,这两枚化石约有1.6亿年历史,保存了远古穗花杉枝、叶、芽、种子等重要结构。结合地质年代表,完成下面小题。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古近纪新近纪第四纪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4.穗花杉化石所处的地层属于()A前寒武纪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5.这一时期的代表性生物是()A.裸子植物 B.两栖动物 C.被子植物 D.三叶虫【答案】4.C5.A【解析】【4题详解】穗花杉,植物“活化石”,约有1.6亿年历史,中生代的年代为2.52亿年前至6600万年前,所以1.6亿年历史的穗花杉化石属于中生代,C正确,ABD错误。故选C。【5题详解】这一时期代表性生物是裸子植物,它是中生代最繁盛的植物,A正确;两栖动物出现在古生代,B错误;被子植物出现在新生代,C错误;三叶虫出现在古生代,D错误。故选A。【点睛】地球的演化史口诀:(一)冥古混沌无纪录,太古细菌铁镍金;元古藻类无脊椎,寒武一到入显生;早古三叶留盆鱼,晚古两栖蕨煤生;中生油气两洋现,裸子植物会爬行;新生造山近现代,被子盖在哺乳身;熬过寒冷第四纪,古猿直立化作人;(二)新生古新第四纪,六千万年喜山期;中生白垩侏叠三,燕山海西两亿年;古生二叠石炭泥,志留奥陶寒武纪;元古太古宙阜平,五代太元古中新;古生海洋无脊椎,中生恐龙泥盆鱼;裸子爬行中生代,被子哺乳新生代;生命起源三十五,地球演化四十六。6.读下列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变示意图,动物由海洋向陆地发展的时期是()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C【解析】【详解】古生代(距今5.41-2.52亿年前)是③时期,古生代末期,随着陆地生态环境的改善,逐渐出现了海洋、陆地两栖类动物,标志着动物由海洋向陆地发展,C正确。据图可知,①是太古代,②是元古代,④是中生代,ABD错误。故选C。7.印度尼西亚有“地震之国,火山之邦”之称。下表为印度尼西亚两次地震统计表。苏门答腊岛北部6.3级地震、马鲁古海6.8级地震分别发生在()时间位置震级震源深度2020年1月7日苏门答腊岛北部6.3级10千米2019年7月7日马鲁古海6.8级50千米A.地壳;上地幔 B.上地幔;地壳C.地壳;地壳 D.下地幔;上地幔【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壳与地幔的分界是莫霍界面,地幔与地核的分界是古登堡界面,大陆的莫霍界面平均深度约33千米,海洋的莫霍界面平均深度约6千米。苏门答腊岛北部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0千米,该处属于陆地地区(地壳平均厚度约33千米),则震源位于莫霍界面以上的地壳;马鲁古海地震的震源深度为50千米,该处于海洋地区(地壳平均厚度约6千米),则震源位于莫霍界面以下的上地幔(地幔大致以深度670千米处为界分为上地幔与下地幔),A正确,BCD错误。所以选A。8.图中能正确示意地震波经过液体时传播速度变化规律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而纵波可以在固液气三态中传播,由此可知,横波在到达液体处时消失,而纵波到达液体时减速后继续传播,由此可知,①符合题意,②③④都不符合题意。A正确,BCD错误。故选A。读地球各圈层结构示意图(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⑥圈层的上部为液态物质,是岩浆的主要来源B.①、②、⑦三个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C.地球外部圈层由①、②、⑦三部分组成,其中②为生物圈D.④和⑤合称为岩石圈,位于软流层附近10.关于图中各圈层之间的比较,正确的是()A.②圈层是连续但规则的B.①圈层中的大气是不停运动的C.纵波能穿过⑤圈层,但不能穿过⑥圈层D.②圈层中有生物,其他圈层内没有生物【答案】9.B10.B【解析】【9题详解】读图可知,①是大气圈,②是水圈,③是地壳,④是位于软流层和莫霍界面之间的上地幔顶部,⑤是地幔,⑥是地核,⑦是生物圈。⑥地核的上部是外核,为液态或熔融态物质,而岩浆的主要来源是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位于⑤中),A错误;地球外部圈层由①大气圈、②水圈、⑦生物圈三部分组成,三个圈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B正确,C错误;④和③合称为岩石圈,位于软流层以上,⑤是地幔,只有上地幔顶部才属于岩石圈,D错误。故选B。【10题详解】②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A错误;①大气圈中的大气由于受热不均,是不停运动的,B正确;纵波可以穿过⑤地幔,也可以穿过⑥地核,C错误;②水圈中含有生物,其他圈层(如①大气圈、③地壳)中也有生物,D错误。故选B。【点睛】地球圈层结构分为地球外部圈层和地球内部圈层两大部分。地球外部圈层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地球内圈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称岩石圈。根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密度及运动状况的差异,地球大气层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1.图中①层大气性质随高度上升()A.气温升高 B.气压降低 C.密度变大 D.杂质变多12.图中②大气层适合高空飞行的主要原因是()①对流运动强烈②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气流稳定③空气稀薄,透明度好④与人类关系密切⑤少有飞鸟出现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⑤【答案】11.B12.D【解析】【11题详解】图中①层大气靠近地面,其顶部平均高度约为12千米,为对流层,对流层大气的热源是地面辐射,所以该层大气近地面气温高,该层大气随高度上升而气温下降,A错误;由于海拔升高,大气受地球引力减少,空气变稀薄,气压降低,大气密度变小,杂质变少,B正确,CD错误。故选B。【12题详解】②大气层为平流层,气流以平流运动为主,气流稳定,利于飞机飞行,①错误,②正确;该层大气由于远离地面,少有飞鸟出现,空气稀薄,透明度好,利于飞机飞行,③⑤正确;该层大气远离地面,远离人类,与人类关系不密切,④错误。②③⑤正确,故选D。【点睛】平流层含有臭氧,具有吸收紫外线功能,保护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生存和地表免于受阳光中强烈的紫外线致命的侵袭。读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3.对流层大气增温直接能量来源()A.① B.② C.③ D.④14.日落时漫天红霞的成因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A.反射 B.折射 C.散射 D.吸收15.地面有新雪,会导致()A.①减弱,④增强 B.②减弱,③增强C.①增强,④减弱 D.③增强,④减弱【答案】13.D14.C15.C【解析】【13题详解】读图可知,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地面反射的太阳辐射、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其中①、②属于短波辐射,③、④属于长波辐射。对流层大气吸收短波辐射的能力弱,但吸收长波辐射的能力强,因此对流层大气增温直接能量来源不是太阳辐射,排除①、②,即排除A、B;大气逆辐射是大气向外辐射的能量,是大气损失的能量,因此③不是对流层大气增温直接能量来源,排除C;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地面向外辐射过程中,会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水汽等物质强烈吸收而使得大气增温,因此④是对流层大气增温直接能量来源,D符合题意。故选D。【14题详解】当太阳光射入大气层后,遇到大气分子和悬浮在大气中的微粒,就会发生散射,根据散射定律,日落时太阳光线从地平线附近射来,太阳光谱中的波长较短的紫、蓝、青等颜色的光最容易散射掉,而波长较长的红、橙、黄等颜色的光透射能力很强,日落时我们看到的光线只剩波长较长的黄、橙、红光了,因此日落时经常出现漫天红霞,这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的结果,C符合题意;反射、折射、吸收与日落时漫天红霞的成因无关,排除A、B、D。故选C。【15题详解】读图可知,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地面反射的太阳辐射、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地面有新雪,新雪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可达84~95%,因此会导致地面反射的太阳辐射增强,即①增强;新雪对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影响不大,即②不变;新雪会使得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减小,地面获得的能量减少,从而导致地面辐射减少,即④减弱;新雪导致地面辐射减弱,大气吸收的能量减弱,则大气逆辐射也随之减弱,即③减弱。由此判断,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点睛】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1)吸收:具有选择性。臭氧吸收紫外线;二氧化碳和水汽吸收红外线。(2)反射:无选择性。云层越厚云量越多,反射越强。如一般多云的白天气温不高。(3)散射:如白天、黎明、黄昏明亮的天空;晴天天空呈蔚蓝色。读2019年暑假李老师海边度假照片,完成下面小题。16.与照片中风向一致示意图是()A. B. C. D.17.拍照当天晚上是多云天气,但比晴朗夜晚时闷热,可能的原因是()A.太阳辐射强 B.地面辐射强 C.大气逆辐射强 D.大气辐射强【答案】16.B17.C【解析】【16题详解】据李老师海边度假照片可知此时风由海洋吹向陆地,A图中近地面风向是陆地吹向海洋,A错误;白天时陆地与海洋同时增温,但海洋增温幅度相对较陆地小,气压相对较高,故此白天风是由海洋吹向陆地,B图符合图中旗子飘扬方向,B正确;据李老师海边度假照片可知此时风由海洋吹向陆地,C图中近地面风向是陆地吹向海洋,C错误;夜间陆地与海洋同时降温,但海洋降温幅度相对较陆地小,气压相对较低,故此夜间近地面风是由陆地吹向海洋,D错误。故选B。17题详解】云层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可以吸收地面辐射,吸热之后大气增温,又通过大气逆辐射把大部分热量返还给地面,多云天气中二氧化碳和水汽含量大,夜间大气逆辐射作用强,保温作用强,比晴朗夜晚时闷热,故选C,ABD错误。故选C。【点睛】白天,陆地升温快,气温高于海洋,因而在陆地形成低气压,海洋形成高气压,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夜间,陆地降温快于海洋,陆地气温比海洋低,所以在陆地上形成高气压,海洋上形成低气压,所以陆地上的气压高于海洋的气压,由于大气压力使得风由陆地吹向海洋。下面为热力环流示意图和风向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8.关于图中四点气压高低比较,正确的是()A.④>② B.③<④ C.②>① D.③>①19.若右图代表②到①的风向,该地位于()A.北半球 B.南半球 C.东半球 D.西半球【答案】18.C19.B【解析】【18题详解】图中等压面发生弯曲是因为地面冷热不均,引起了空气的垂直运动,致使等压面发生弯曲,近地面热的地方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高空形成高气压;近地面冷的地方空气收缩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高空形成低气压。根据地球表面气压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故近地面①②气压总体高于高空的③④,A、D错误;根据等值线凸低为高、凸高为低原则,③处为高气压区,④处为低气压区,故③>④,B错误;近地面气压格局与高空相反,故②>①,C正确。所以选C。【19题详解】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近地面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1008百帕指向1002百帕,甲风向是由水平气压梯度力左偏形成的,说明地转偏向力向左,该地位于南北半球中的南半球,B正确,A错误;无法判断东西半球,CD错误。所以选B。【点睛】近地面的风,会同时受到三个力的影响,一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且从高压指向低压;二是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三是摩擦力。这三者综合起来进行力的合成,就形成了近地面的风,最终与等压线斜交。20.读大西洋年平均表层海水性质示意图,回答下题。关于图中①、②、③三条曲线的含义,组合正确的是()A.①—温度,②—密度,③—盐度 B.①—温度,②—盐度,③—密度C.①—密度,②—盐度,③—温度 D.①—密度,②—温度,③—盐度【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主要受海水温度和盐度影响,大洋表层海水密度大致由低纬度向高纬度增加,图中①曲线符合这一特征,①曲线应表示大西洋表层海水密度变化曲线;受太阳辐射的影响,海水温度大致从低纬向高纬递减,与图中②曲线特征相似,则②曲线表示海水温度变化;受降水和蒸发的共同影响,表层海水盐度大致从副热带海区分别向南北两侧递减,与图中③曲线特征相似,则③曲线表示海水盐度变化。由此判断,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21.下图为我国长江口附近海域夏季盐度分布图。据此导致长江入海口盐度较低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 B.纬度 C.洋流 D.径流【答案】D【解析】【详解】影响盐度的因素主要有蒸发,降水,河川径流,洋流,海域的封闭程度等。蒸发越旺盛,盐度越高;降水量越大,盐度越低;淡水的注入越多,盐度越低;海域越封闭,盐度越有可能出现高值区或低值区。导致长江入海口盐度较低的主要原因是,长江的淡水注入对海水起到了稀释作用,主要影响因素是径流,D正确。海水盐度与地形的关系并不密切,A错误;如果受到纬度影响,海水盐度等值线与纬线平行,B错误;该地靠近陆地,受洋流影响较小,C错误,所以选择D。22.2022年7月1日,一批货物从上海通过海运运输到伦敦,历时一个月到达。读图,运输途中所经海域,轮船吃水深度最浅的海域是()A.④ B.③ C.② D.①【答案】B【解析】【详解】③海域位于红海,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四周几乎没有淡水注入;海域较为封闭,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区,盐度高,密度大,因此轮船吃水深度最浅;而其他海域较为开阔,盐度和密度均比③海域小,因此轮船吃水深度要深一些。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海水的盐度高,海水的密度较大,轮船的吃水线较浅,海水的盐度低,海水的密度较小,轮船的吃水线较深。城市绿地是指以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的城市用地,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用于绿化的土地;二是城市建设用地之外,对城市生态、景观和居民休闲生活具有积极作用、绿化较好的区域。城市绿地对于改善城市水循环、维护城市生态意义重大。下图示意城市水循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3.近年来,很多城市都增加了绿地建设。绿地增加对城市水循环的主要影响有()A.a减少 B.d增加 C.c减少 D.e增加24.下列关于水循环意义的说法,正确的是()A.使地球上物质迁移速度变慢 B.促进高低纬度间的水热平衡C.形成城市与郊区间的热力环流 D.对地表形态塑造起阻碍作用【答案】23.D24.B【解析】【23题详解】绿地具有调节径流功能,可以减少地表径流d,增加下渗c,使得地下径流e增加;短时间内绿地对降水的改善不明显,但长期看,增加绿地会增加蒸腾作用,增加降水a,由此可知,D正确,ABC错误。故选D。【24题详解】水循环将地球圈层统一起来,可以促进高低纬度间的水热平衡,B正确;水循环可以加速地球上的物质迁移速度,促进地表形态的发育,AD错误;城郊热力环流主要是冷热不均引起的,并不是水体运动造成的,C错误。故选B。【点睛】海陆间大循环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更新,使水资源得以再生。水循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一,它维护了全球水量平衡;第二,使淡水资源不断更新;第三,使地球各个圈层之间、海陆之间实现物质迁移与能量交换;第四,它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并不断塑造地表形态。25.祁连圆柏是“随遇而安的树种”,是青藏高原名副其实的常青树,广泛分布于海拔2600~4300m的阳坡、半阳坡地带。祁连圆柏树干笔直或略扭,叶子为刺叶或鳞叶,根系发达。祁连圆柏的生长习性为()A.喜热 B.喜湿 C.耐盐碱 D.耐寒旱、耐贫瘠【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祁连圆柏是随遇而安的树种,是青藏高原名副其实的常青树,广泛分布于海拔2600~4300m的阳坡、半阳坡地带”可判断,祁连圆柏的生长习性为耐寒旱、耐贫瘠,D正确,海拔较高水热条件较差,如果喜热、喜湿不利于其生;分布在高海拔地区,主要是耐寒旱、耐贫瘠,耐盐碱主要分布在盐碱滩附近,ABC错误。故选D。26.植被的形态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读亚洲某典型植被示意图,该植被生长地区最可能是()A.黑龙江 B.新疆 C.海南 D.河北【答案】B【解析】【详解】观察图可知,该地区植被矮小,根系发达,说明地表水分少,根系向地下深处才能吸收更多的地下水,说明该区域气候干旱,降水少,由图示信息“亚洲”及该植被根系发达、地面植株部分矮小可判断,该类植被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新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黑龙江、河北为温带季风气候,海南为热带季风气候。B正确。故选B。27.植物对环境有指示作用,华北民间“枣发芽,植棉花”的谚语体现了()A.植物对酸性土壤的指示作用 B.植物对干旱环境的指示作用C.植物对气候的指示作用 D.植物对水湿环境的指示作用【答案】C【解析】【详解】华北民间“枣发芽,植棉花”的谚语描述的是枣发芽的时候可以种植棉花,体现的枣对种植棉花时期气候的指示,体现了植物对气候的指示作用,C正确。ABD错误。故C正确。喀斯特溶洞是石灰岩地区长期受地下水溶蚀形成的,溶洞内有千姿百态的石钟乳、石笋、石柱,其化学反应过程是CaCO3+H2O+CO2==Ca(HCO3)2。近年来,随着溶洞的旅游开发及该地区的工矿城市建设,溶洞的环境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地下河水位下降等。下图为“我国西南地区某地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28.关于石钟乳的形成原因是()A.流水侵蚀作用 B.化学沉积作用 C.化学溶蚀作用 D.风力侵蚀作用29.溶洞中二氧化碳的来源可能是()①植物根系的呼吸作用②火山喷发③游客的呼吸④地下河(水)中碳酸钙沉积时所释放的二氧化碳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28.B29.D【解析】【分析】【28题详解】钟乳石的形成过程,需要结合材料信息和所学的知识,从含有丰富碳酸氢钙的地下水、生成碳酸钙沉积等方面回答。含有丰富碳酸氢钙的地下水,由溶洞顶部渗漏下来时,(由于温度升高、压力减少,水中二氧化碳逸出,)生成碳酸钙沉积在溶洞顶部,形成钟乳石。因此属于化学沉积作用,故选B。【29题详解】溶洞中二氧化碳的来源,主要有植物根系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游客的呼吸;地下河(水)中碳酸钙沉积释放;洞外空气中二氧化碳进入洞内积累等,①③④正确。该地火山喷发活动稀少,②错误。故选D。【点睛】该题以喀斯特溶洞形成过程为背景材料,考查喀斯特地貌的成因、形成过程等相关知识。30.读我国某地区“魔鬼城”景观图,该地区最可能位于()A.吉林 B.新疆 C.四川 D.上海【答案】B【解析】【详解】由图片可知该景观为风蚀地貌,在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分布广,选项中只有新疆在我国西北干旱地区,B正确;吉林在东北,为半湿润区,A错误;四川、上海在我国南方,为湿润地区,CD错误。故选B。【点睛】流水、冰川、风力、波浪等外力容易产生侵蚀和沉积地貌。如流水侵蚀地貌——沟谷、瀑布等。流水沉积地貌——山前常形成冲积扇(该扇形为河流冲积扇,大多位于主要分布于河流出山口,当河流流出谷口时,摆脱了侧向约束,其携带物质便铺散沉积下来,形成扇形分布的地貌。)、河流中下游地区常形成冲积平原、河口地区常形成三角洲。风力侵蚀地貌——风蚀柱(风蚀蘑菇)沟谷、风蚀洼地等。风力沉积地貌——沙漠(沙丘)和黄土等。海浪侵蚀地貌——海蚀崖。冰川侵蚀地貌——角峰、U形谷等。读下图所示的四种地貌景观,完成下面小题。31.上图中地貌景观属于风蚀地貌的是()A.图A B.图B C.图C D.图D32.属于风力沉积的地貌是()A.图A B.图B C.图C D.图D33.B图所示地貌,一般分布在河流的()A峡谷地区 B.高原地区 C.河流出山口 D.入海口处【答案】31.C32.D33.D【解析】【分析】【31题详解】由所学知识可知,图中A为流水侵蚀,B为三角洲,C为风蚀蘑菇,D为沙丘。故属于风蚀地貌的是图C,C正确。A、B、D错误。故选C。【32题详解】由第1题分析可知,沙丘因为风力沉积形成的,D正确。图A为流水侵蚀,A错误。三角洲成因为流水堆积,B错误。C为风蚀蘑菇,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C错误。故选D。【33题详解】由第2题分析可知,三角洲的成因主要是由于河流流速慢,受海水顶托作用流速减小,泥沙堆积形成,因此其一般分布在河流入海口地区,D正确。峡谷地区以流水侵蚀为主,A错误。高原地区地势较高,以侵蚀作用为主,B错误。河流出山口处形成冲积扇,C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不同地貌形成的原因及分布地区。流水地貌是由流水塑造而形成的地表形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4.下列最符合甲-乙的剖面状况的图示是()A. B. C. D.35.从自然因素考虑,适宜建村落的是()A.甲丁 B.甲乙 C.乙丙 D.丙丁【答案】34.C35.A【解析】【分析】【34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受流水惯性力作用,弯曲河道的凹岸被侵蚀,凸岸多沉积。读图可知.乙处位于河流的凹岸,受流水侵蚀作用强,河岸较陡峭;甲位于河流的凸岸,水流速度较慢,以沉积作用为主,坡度较缓,C正确。【35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弯曲河流凹岸被侵蚀,凸岸多沉积,凸岸泥沙淤积,地势平缓,土壤肥沃,且面积不断增大,适合农业的发展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图示甲丁为凸岸,适合建设村落,故A正确;凹岸流水流速较快,侵蚀严重,河岸容易崩塌后退,不利于建设村落;故该题选A。【点睛】当河水行至拐弯处,由于惯性和离心力的作用,使水流向凹岸方向冲去,凹岸受到强烈侵蚀,形成深槽,同时,在河底产生向凸岸的补偿水流,将底层水流压向凸岸,把从凹岸冲下的物质搬运至凸岸,因凸岸流速变慢而堆积下来形成边滩。36.下图为典型土壤剖面示意图。图中土层名称正确的是()A.甲为淋溶层 B.乙为母质层 C.丙为淀积层 D.丁为腐殖质层【答案】C【解析】【详解】甲位于有机层之下,应为腐殖质层;乙层颜色较浅,位于腐殖质层之下,为淋溶层;丙位于淋溶层之下,上层土壤淋失的物质在此沉淀、积累,为淀积层;丁位于母岩层之上,是疏松的风化碎屑物质,为母质层。故选C。下图为“土壤有机质含量随温度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7.由图可知()A.温度过低,土壤有机质含量一定小 B.温度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C.温度越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越大 D.温度与土壤有机质成反比38.我国东北平原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南方低山丘陵区,最主要原因是()A.成土母质矿物养分多 B.微生物分解作用缓慢C.植被生物量大于南方低山丘陵区 D.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答案】37.A38.B【解析】37题详解】读图可知,当温度过低时,土壤有机质含量非常小,A正确;随着温度逐渐升高,有机质含量先增加后减少,并非一直增加,两者之间既不呈现正相关关系,也不呈现反比关系,BCD错误。故选A。【38题详解】成土母质是土壤矿物质的主要来源,不会形成有机质,A错误;由图可知,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气温密切相关,相比于南方低山丘陵而言,东北平原纬度较高,气温相对较低,微生物分解缓慢,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南方地区气温较高,微生物分解快,反而导致有机质含量变低,B正确。东北平原纬度较高,受夏季风影响较弱,水热条件较差,植被生物量更少,C错误。地势起伏大小可能会影响土壤的流失,但土壤有机质主要来源于植物、动物以及微生物残体,其含量的高低主要是看这些残体积累量的大小,与地形关系并不大,D错误。故选B。【点睛】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是判断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有机质的收入来源主要是枯枝落叶、植物根系、生物遗骸和排泄物等,有机质的支出主要是微生物的分解、植物根系的吸收和外力作用(如风力、流水)导致的流失等。此外,河流沉积作用、火山灰的沉降也能带来肥沃的土壤。39.生物与土壤关系密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为土壤提供无机质B.微生物主要通过对有机质分解、转化及腐殖质的合成,促进土壤发育C.动物不能为土壤提供有机质D.生物是土壤矿物养分的最初来源【答案】B【解析】【详解】植物为土壤提供有机质,而不是无机质,A错误;微生物主要通过对有机质分解、转化及腐殖质的合成,促进土壤发育,B正确;动物的排泄物、遗体残骸等可以为土壤提供有机质,C错误;土壤矿物养分的最初来源是成土母质,而不是生物,D错误。故选B。40.下列关于自然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荒无人烟的地方也会发生自然灾害B.人类完全可以阻止自然灾害的发生C.地震属于地质灾害D.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是频发性【答案】C【解析】【详解】自然灾害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自然异常变化作为诱因;二是要有受到损害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在荒无人烟的地方没有受灾客体,形成不了自然灾害,A错误;人类目前能力有限,难以阻止自然灾害发生,B错误;自然灾害按成因与发生过程分为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生物灾害、海洋灾害等,其中地质灾害包括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C正确;自然灾害具有突发性、周期性、复杂性、潜在性、群发性、多因性等主要特征,频发性不是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D错误。故选C。41.地震的震源位于地球内部圈层中的()A.软流层 B.内核 C.地幔 D.岩石圈【答案】D【解析】【详解】地震是地球内部岩层断裂错位导致的,震源主要位于靠近近地表的岩石圈(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组成,位于软流层以上),D正确;软流层、内核、地幔均离地面较远,不是地震的主要震源,ABC错误。故选D。4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震的大小用烈度表示 B.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C.地震对地表的破坏程度用震级表示 D.一次地震,只有一个烈度【答案】B【解析】【详解】地震的大小用释放能量的强弱决定,用震级表示,不用烈度表示,A错误;一次地震,释放能量大小是确定的,因此只有一个震级,B正确;地震对地表的破坏程度用烈度表示,不用震级表示,C错误;烈度受震级、震源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