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散文艺术手法赏析练习题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0/03/13/wKhkGWc3I9CAazhhAAMMppFyoIk049.jpg)
![2023-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散文艺术手法赏析练习题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0/03/13/wKhkGWc3I9CAazhhAAMMppFyoIk0492.jpg)
![2023-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散文艺术手法赏析练习题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0/03/13/wKhkGWc3I9CAazhhAAMMppFyoIk0493.jpg)
![2023-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散文艺术手法赏析练习题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0/03/13/wKhkGWc3I9CAazhhAAMMppFyoIk0494.jpg)
![2023-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散文艺术手法赏析练习题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0/03/13/wKhkGWc3I9CAazhhAAMMppFyoIk049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散文艺术手法赏析练习题
散文艺术手法赏析
【课堂互动探究】
例1:
阅读《清唱》选段,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
静下来,倾听C
她唱的是一支江南小曲,清澈婉转,细腻甜润。夜间的宁静,使
她的咬字尤其清晰,音色尤其清纯。以前,她都是在台上的,衣饰雍
容华贵,身后是一支庞大的乐队,显示着堂皇和厚重。平时她的身材
修长高挑,玉树临风,信步而走就有几分艺术气质随着手的摆动散发
出来。人在台上,真要让乐队给淹没了,她的真实音色,被乐队奏出
的黄钟大吕之声遮蔽了,如果没有清唱,外边的人还真不清楚。
没有附加的、装饰的,一个人的真实,像阳光下的曼陀罗花,骤
然张开。
一曲终了,人皆散去。这是我听她唱歌以来,最本真的部分。
答案: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人的真实比作阳光下开放的花朵。
写出清唱的她没有了多余的修饰,只展现出最美的本真,表现出作者
对人的真实本质的赞美。
例2:阅读下面的选段,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
游同里古镇,听到个说法:江南殷实人家,若生女婴,便在庭院
栽一棵香樟,女儿待嫁时,树亦长成,媒婆在墙外看到了,即登门提
亲。嫁女之际,家人将树伐下,做成两只大箱子,放入绸缎做嫁妆,
取“两厢厮守"之意。多美的习俗!女儿待字闺中时,对该树的感情
定是窸窸窣窣的微妙,那是自己的树啊,盼它长大,又怕它长大c想
想吧,像儿伴一样耳鬓厮磨,像丫环一样贴身随嫁,多么暖心,多么
私密,多么亲昵。
我若有女,必种一棵香樟。
①使用叠音词,生动、形象、细腻地写出了女儿对香樟树的微妙
情感,(1分)表现了女儿甜蜜而矛盾的心情。(1分)②运用比喻、
排比手法,表达了女儿与树的亲密关系。(1分)③句式整散结合,
节奏鲜明,韵律和谐。(1分)
例3:阅读下面的选段,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
瓦屋听雨
①断断续续下了几天的雨,到了黄昏又淅淅沥沥地下起来了。细
柔的雨丝密密地斜织着,雨声便如春蚕咀嚼蚕叶一般,嘈嘈切切地将
白昼的余光一点点啃啮殆尽。夜色渐渐浓起来,人家的窗户大都紧紧
地闭着,朦胧的灯光影影绰绰,透过雨窗望去,模糊得像瞌睡人的眼
睛。灯光照着的地方,依稀可见晶亮的雨丝倏忽而逝,天地也仿佛由
无数雨丝连接起来了。
②本想出去走走的,雨却越下越大了c也罢,今夜就安心呆在屋
子里独自听雨,享受这无边的雨意吧。
③我的居所是几间瓦屋。这种过时的建筑懒懒散散地分布在城市
的一隅,恰好为喜欢怀旧的人们营造出古朴的意境,更何况我对原汁
原味的雨声布着久违的想念。这些瓦屋据说很快就要被拆除了,这当
然是一桩好事。但对于听雨而言,瓦屋却是难得的佳处。身居高楼的
人,完整意义上的听雨是不存在的。雨是世上最轻灵的东西,能将那
厚重的钢筋水泥敲响么瓦屋就不同了,它不像高楼那样庞大而僵硬,
雨滴敲在上面,立即会发出好听的声音。身居瓦屋的人也就有了在雨
中亲近自然的福气C
④瓦似乎是专为雨而设置的乐器。平常里它们总是一言不发,一
旦雨滴接踵而至,瓦的音乐就叮叮地奏响了。那声音酷似古筝,清脆,
且韵味十足,在黑夜里向四面八方弥漫。雨势急骤,琴声就慷慨激越,
如万马奔腾百鸟齐鸣,又如两军交锋擂鼓助阵。雨势减缓,音乐也跟
着弱下去,像激战过后的短暂休憩,又像是怀春少女在花前低语。雨
声大概是世界上最繁复难解的音乐,你听,那节奏,那旋律,似混乱
不堪又似包罗万象,而那些尽职的瓦片只是专注地演奏着,听雨人的
脑海中便漫滤(huan)出不尽的情意。
⑤实际上,一个人愿意坐下来静静地听一回雨,他心中一定有了
某种牵念和感喟。雨丝最能扯动昔日的情思,雨声也最易叩响感情的
门环。垂老的将帅有“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回味,
迟暮的美人有“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的幽怨,多情的诗人有“小
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遐想。当然,在人的种种情愫中,
应数爱情最令人心动勾人魂魄了。我时常把雨声想像成顾盼生辉的少
女在舞蹈,她们的舞步时而齐整,时而凌乱,时而轻盈,时而沉重,
传出变化多端的情感体验。有时候,像在诉说喃喃的情话,有时候,
又像在焦急地呼喊,想要答应,又辨不清是谁的声音……
⑥我曾困惑于古人填词作诗,为何总喜欢运用雨的意象。今夜瓦
屋听雨,算是有了一些感悟。听雨,就是听灵魂的对话,听真情的奔
泻,听年华的淙淙流淌。南宋词人蒋捷词云:“少年听雨歌楼上,红
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秋风;而今听雨僧庐下,
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人生际遇不
同,听雨的感受也就各异。少不更事的时候,总不在意也无法理解雨
的内涵,及到饱经世事历尽人间沧桑的暮年,方才生出“雨犹如此,
人何以堪”的慨叹。原来雨声所敲打的,除去岁月的回响之外,还有
昔日难再的痛惜与欲说还休的惆怅。
(1)比喻(1分)。把白昼余光的一点点地消逝比喻成春蚕咀嚼
蚕叶,生动形象写出雨的缠绵及天色渐暗过程。用“嗑睡人的眼”比
喻朦胧的灯光,凸显雨中灯火的迷蒙(1分)。(两处比喻举出一例即
可)
(2)叠音词的运用(1分)。“断断续续”写雨态,“嘈嘈切切”
淅淅沥沥”形容雨声,“影影绰绰"写灯光。节奏鲜明,描摹事物形象
细腻生动(1分)
(3)视听结合(1分)。“淅淅沥沥”“嘈嘈切切”写雨“轻密地
斜织”“雨丝倏忽而逝”天地也仿佛由无数丽连接起来了”写雨形,使
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仿佛临其境(1分)。
例4:阅读下面的选段,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
雷鸣的瓦灰灰色,泥质,中间是逐渐凹下去的圆弧边际线。也没
看出诗歌或散文里吟咏的什么“沧桑感”、“历史厚度民族表情”、
“存量文化增量文化”等等一一汉瓦也是瓦,本色的瓦,盖房子用的
瓦。岁月苦短。两千多年前的瓦,到今天,仍然是瓦,仍然叫瓦,仍
然是瓦的本相。就像我们华夏子孙,今天仍然是黄皮肤黑头发,仍然
说汉语,仍然叫中华民族。
不同的只是,瓦,在飞快地消失!
过去,我们谁不是生活在瓦的君临之下?比如家宅之上的青瓦,
虽然不声不语,却天天眷顾着我们的喜怒哀乐。大院门楼上的大灰瓦,
高兴地迎候着我们归来,也在管束着我们的出行。街道两旁的建筑上,
时时都有大大小小的瓦眼,在关注着我们的大秘密、小秘密。再如,
公园的围墙是花瓦、彩瓦、翘檐瓦、艺术瓦们粉墨登场的舞台,每天
夜深人静时候,不知道会有多少精彩的节目在争奇斗艳。更有少数民
族的多形多状、丰富多彩、气度万千、大含细入的瓦们,开阔着我们
关于瓦的视野……
尽管如此,我们却在长期中,对身边的瓦朋友、瓦爹瓦娘、瓦哥
瓦姐、瓦保护神,采取了视而不见的态度,对它们的情悟和思望一点
也不在意。因为,瓦们实在是太普通了,普通到不起眼,不起眼到被
人忽视,被人忽视到就像空气一样虽存在却如同不存在。直到有一天,
瓦,瓦们,突然从我们的视野中减少、撤退、集体大规模的消失,我
们才猛然惊醒,拍着自己的胸膛叫道:“糟了,瓦被我们错过了!”
确凿,瓦已经被我们错过了。现在,别说城市,哪怕是最小的城
市,也已是一片玻璃钢幕墙节节进犯而大获全胜的战场。即使在农村,
就是在很偏僻很偏僻的山杳晃里,农村也早已被瓷砖、不锈钢、预制
板所统治。瓦们呢?躺在屋角、院角、村角的尘埃里,像前朝的灰头
宫女一样,落寞,心死,一任身前身后,荒草萋萋……
有识之士就出来抢救了,大声说这是民族遗产,物质的和非物质
的。又说是精神支撑,传统的和现代的。还说是文化攸关的,是上层
建筑同时亦是经济基础的。以及是绿色的、低碳的、环保的、国事家
事的、千秋万代的……
还有人身体力行,想尽绵薄之力留住瓦。比如陕西的设计大师余
平,放下如日中天的身段,终止频获国内国际大奖的建筑设计项目,
十多年间在偏乡僻壤中行走,像夸父逐日一样寻瓦、觅瓦、追索瓦、
解读瓦,整日和瓦们相伴相生……
更有人搭上大把的钱财,舍上年华和身家,期冀让瓦重新回到生
活中来。比如儒商赵少君,把生命前半程赚的钱都转投到了“瓦库”
上面,目前已经在西安、郑州等地建成了4个“瓦库”。“瓦库”,望
文生义就是“瓦的仓库”,实地看看,是把茶放在“瓦的仓库”里面
喝,或者说在“瓦的仓库”中开茶楼,让人一边品茶,一边学习从全
国各地呕心沥血搜寻来,又挖空心思装饰成各种造型墙的白色、黑色、
灰色、红色、黄色、绿色、大块的、小块的、长方形的、半圆形的、
三角形的、矩形的、各方各地、各年各代的瓦们……
甚至,还有人为瓦召开了研讨会,唏嘘,感慨,悲伤,叹惋,追
怀,疾呼,宣誓,要为留住瓦而皓首穷经,而披肝沥胆,而所向披靡,
而愚公移山,而奋斗不止...
然而,尽管他们全都抱定了钢铁的信念,不把世界“瓦”起来绝
不收兵;可是我,可悲的直率的我,还是兜头泼了一盆冷水:
“女士们先生们至爱亲朋们,瓦的时代已经永远过去了!今天,
已是网络无处不在的世界,人类怎么可能倒退回农耕文明的岁月呢?
虽然代表着农业生产方式的瓦,和进城的农民工一样淳朴憨厚,吃苦
耐劳,可是不经过工业文明+高科技文明的脱胎换骨的改造,他们怎
么可能肩负起新时代文明的重任呢?”
我们不可能回归瓦了,就像不可能砸烂电视机、电脑、手机、汽
车、飞机、磁悬浮列车和核电站一样。
多少恨,人奈何?今天的瓦,只能是这样的一些符号了:
文化记忆:记住历史,我们曾经是这样走过来的;
文明标尺:标示高度,中华民族曾经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明;
传承血脉:薪火相传,高贵和优秀的精神永在长江和黄河中奔流;
借鉴修正:反璞归真,反思我们今天的所作所为,是否符合天道
和人道的规则?
更新观念:回归自然,照鉴我们今天的一切一切,是否在为生态
和环保加分?
激发砥砺:以瓦为镜,为了民族的健康发展,我们必须对消费抱
有高度的警惕,摒除贪图享受的私心,滋养最自然、最普通、最本色
的仁人之心,先天下,后喜乐。
而在我的内心,我自己最心仪的,还是瓦的平民化。瓦有很多我
个人非常认可的优点,比如说它们是质朴的、踏实的;把自己隐藏在
集体中的,不炫耀不声张不出风头的;最本真最本质最本色的,不虚
伪不矫饰不巧言令色的。鲁枢元教授说:“大自然是神”。韩小蕙跟着
说:“瓦乃自然之子。余宁愿自己是一块瓦。”
曾经屈原时代,价值观乃高庙堂而矮江湖,所以对瓦的印象很不
好。屈大夫对瓦的评价亦超低:“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
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卜居》)而今换
了人间,别的屈说也许还都差不离,唯独对瓦的贬评,应该纠正了,
赶快从审丑的小木舟上撤下来,改乘审美的航天飞船吧。
于无声处,请静下心来,谛听瓦之雷鸣。
答案:比喻、顶真。比喻写出了瓦的普通和亲近;(2分)顶真,
语势连贯、环环紧扣,鲜明反映平凡普通的瓦不被重视的种种状态间
的联系。(2分)
【课堂练习】
江南的冬景
郁达夫
凡在北国过过冬天的人,总都道围炉煮茗,或吃煌羊肉,剥花生
米,饮白干的滋味。而有地炉、暖炕等设备的人家,不管它门外面是
雪深几尺,或风大若雷,而躲在屋里过活的两三个月的生活,却是一
年之中最有劲的一段蛰居异境;老年人不必说,就是顶喜欢活动的小
孩子们,总也是个个在怀恋的,因为当这中间,有的萝卜、雅儿梨等
水果的闲食,还有大年夜、正月初一元宵等热闹的节期。
但在江南,可又不同;冬至过后,大江以南的树叶,也不至于脱
尽。寒风一一西北风一一间或吹来,至多也不过冷了一日两日。到得
灰云扫尽,落叶满行,晨霜白得像黑女脸上的脂粉似的清早,太阳一
上屋檐,鸟雀便又在吱叫,泥地里便又放出水蒸气来,老翁小孩就又
可以上门前的隙地里去坐着曝背谈天,营屋外的生涯了;这一种江南
的冬景,岂不也可爱得很么?
我生长江南,儿时所受的江南冬日的印象,铭刻特深;虽则渐入
中年,又爱上了晚秋,以为秋天正是读读书,写写字的人的最惠节季,
但对于江南的冬景,总觉得是可以抵得过北方夏夜的一种特殊情调,
说得摩登些,便是一种明朗的情调。
我也曾到过闽粤,在那里过冬天,和暖原极和暖,有时候到了阴
历的年边,说不定还不得不拿出纱衫来着;走过野人的篱落,更还看
得见许多杂七杂八的秋花!一番阵雨雷鸣过后,凉冷一点;至多也只
好换上一件夹衣,在闽粤之间,皮袍棉袄是绝对用不着的;这一种极
南的气候异状,并不是我所说的江南的冬景,只能叫它作南国的长春,
是春或秋的延长。
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含得住然气,养得住植物;因而长
江一带,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红叶也有时候会保持得三个月以上
的生命。像钱塘江两岸的乌相树,则红叶落后,还有雪白的柏子着在
枝头,一点一丛,用照相机照将出来,可以乱梅花之真。草色顶多成
了赭色,根边总带点绿意,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
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冬如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
你不但感觉不到岁时的肃杀,并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
在那里的生气;“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的诗人的名句,
只狗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出。
说起寒郊的散步,实在是江南的冬日,所给与江南居住者的一种
特异的恩惠;在北方的冰天雪地里生长的人,是终他的一生,也决不
会有享受这一种清福的机会的。我不知道德国的冬天,比起我们江浙
来如何,但从许多作家的喜欢以散步一词来做他们的创造题目的一点
看来,大约是德国南部地方,四季的变迁,总也和我们的江南差仿不
多U
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濒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
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
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家人家会聚
在一道的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梗
杈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
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
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
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
的月晕。人到了这一个境界,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
死生不问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村”
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
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
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
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
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
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
人,但借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枝
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
有几年,在江南也许会没有雨没有雪的过一个冬,到了春间阴历
的正月底或二月初再冷一冷,下一点春雪的。去年的冬天是如此,今
年的冬天恐怕也不得不然,以节气推算起来,大约大冷的日子,将在
明年的二月尽头,最多也总不过是七八天的样子。像这样的冬天,乡
下人叫作早冬,对于麦的收成或者好些,但是人口却要受到损伤。早
得久了,白喉,流行性感冒等疾病自然容易上身,可是想恣意享受江
南的冬景的人,在这一种冬天,倒只会得到快活一点,因为晴和的日
子多了,上郊外去闲步逍遥的机会自然也多;喜欢徒步旅行的日本人、
德国人,所最欢迎的也就是这样的冬天。
窗外的天气晴朗得像晚秋一样;晴空的高爽,日光的洋溢,引诱
得使你在房间里坐不住。空言不如实践,这一种无聊的杂文,我也不
再想写下去了,还是拿起手杖,搁下纸笔,去湖上散散步罢!
文中第7段描写,层次分明,色彩丰富,请加以简析。
写景是按从远到近、从外到内的顺序进行的。作者先写了远景河
流、村庄、小桥、远阜、树林等,又写了白雨和背景,最后写了乌篷
船、酒客和灯光,层次分明。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红黄的灯光,色
彩鲜明。
【课后巩固练习】
、
我第一次看老座演出,是前两三年的事。
轮到老腔登台了。大约八九个演员刚一从舞台左边走出来,台下
观众便响起一阵哄笑声。我也忍不住笑了。笑声是由他们上台的举动
引发的。他们一只手抱着各自的乐器,另一只手提着一只小木凳,木
凳有方形有条形的,还有一位肩头架着一条可以坐两三个人的长条板
凳。这些家什在关中乡村每一家农户的院子里、锅灶间都是常见的必
备之物,却被他们提着扛着登上了西安的大戏台。他们没有任何舞台
动作,用如同在村巷或自家院子里随意走动的脚步,走到戏台中心,
各自选一个位置,放下条凳或方凳坐下来,开始调试各自的琴弦。
锣鼓敲响,间以两声喇叭嘶鸣,板胡、二胡和月琴便合奏起来,
似无太多特点。而当另一位抱着月琴的中年汉子开口刚唱了两句,台
下观众便爆出掌声;白毛老汉也是刚刚接唱了两声,那掌声又骤然爆
响,有人接连用关中土语高声喝彩,“美得很!”太斩劲了!”我也是
这种感受,也拍着手,只是没喊出来。他们遵照事先的演出安排,唱
了两段折子戏,几乎掌声连着掌声,喝彩连着喝彩,无疑成为演出的
一个高潮。然而,令人惊讶的一幕出现了,站在最后的一位穿着粗布
对门襟的半大老汉扛着长条板凳走到台前,左手拎起长凳一头,另一
头支在舞台上,用右手握着的一块木砖,随着乐器的节奏和演员的合
唱连续敲击长条板凳。任谁也意料不及的这种举动,竟然把台下的掌
声和叫好声震哑了,出现了鸦雀无声的静场。短暂的静默之后,掌声
和欢呼声骤然爆响,经久不息……
我在这腔调里沉迷且陷入遐想,这是发自雄浑的关中大她深处的
声响,抑或是渭水波浪的涛声,也像是骤雨拍击无边秋禾的啸响,亦
不无知时节的好雨润泽秦川初春返青麦苗的细近于无的柔声,甚至让
我想到柴烟弥漫的村巷里牛眸马叫的声音……
(节选自陈忠实《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
选文最后一段运用了多种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老腔的感受。请结
合具体语句加以赏析。
答:_________
答案①联想C从老腔的腔调联想到关中大地特有的生活,点出
了老腔源于关中大地、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特点。
②比喻。将老腔的腔调比喻为骤雨拍击秋禾的啸响、雨润麦苗的
柔声等,既写出了老腔的雄浑奔放,又写出了婉约平和,将抽象的感
觉化为形象的画面,生动地写出了老腔给作者带来的感受。
③排比。几个句子构成排比,强化了作者自己聆听老腔时的内心
感受。
④化用古诗句c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暧暧远人村,依
依墟里烟”“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等,丰富了作品的文学意蕴。
-、
野风岚气醉花香
花香会醉人,也会醉野风岚气。何谓野风岚气?大山大野之生命
象征也。没有了野风岚气,大山大野就不精神,犹如丢了魂的躯壳。
没有野风岚气的山野,花自然不会开,更何谈花香?
野风岚气与花香的存在,是大地和天空的福分,也是人与万千生
灵的福分。它说明,大自然母亲还很健朗,仍可以养育她咿呀待哺的
万千儿女。
花,当然也是大自然之子,但确切地说,唯山野里生长的花,才
算做真正的花。因为它们生得逍遥,活得自然,没有回眸顾盼的娇嗔,
也没有被迫招蜂惹蝶的困惑,更用不着去看园丁的脸色行事。想开就
开,想谢就谢。即使则天皇帝在世,也奈何不了她们。也用不着去取
悦王公贵族、才子佳人的高傲一瞥。她们倒是喜欢,以自身纯粹的花
香,去熏染满山遍野的野风和岚气,因为都是芳邻。
山野里的千草百花,都姓一野。她们打小就不懂得什么叫做矫揉
造作和扭捏作态。扭捏作态,那是人强加于她们的伪饰和假媚,不是
她们的本性。无论洛阳牡丹,抑或荷兰郁金香,大概都患有思乡症。
她们在人为环境中的盛开,不是情愿的,并非源自内心的激情。对于
宁静无邪的山之野、水之滨,她们的思念是漫长的,刻骨铭心的c因
为,那里才是她们的母土与摇篮。
基于此,对于盆栽之花,愚历来抱有怜悯之心。在我家,是不养
盆栽之花的。就是对曾经红极一时,价格不菲的东北君子兰,也没有
动过心,转手便送了人。抬高虚拟的身价,追求浮于青云的虚荣,绝
非花们的本意,那是人强加于她们的虚伪光环。
尤其对盆栽兰花,我更是心怀痛惜。她们在人的摆弄下,野性全
无,变得羸弱,经不起风风雨雨。只是勉强开一些小小花朵,以示自
己的存在。然在漫长寂寞的岁月里,野风岚气一定是她们的梦乡所在,
绵长而无望的梦乡所在。
记得童年时,我家有半野性的菜园子一处,在房舍周围。母亲年
年种植很多花卉,譬如:向日葵、东北步步高、矢车菊、三色堇、雪
绒花,以及波斯菊、四季海棠之类。园子周围,是红柳编制的栅栏,
而非土墙。所以,U风野气便自由出入。如斯,花们是自在的、幸福
的。因为,没被与大自然硬性隔绝的缘故。
记得有一年,年幼的姐姐,将一株三色堇花挖将出来,栽在土盆
里,放在她身边的窗台上,觉得很美。不料,母亲为之震怒,训斥姐
姐缺少同情心,使那枝三色堇变得孤苦,无精打采,何忍如斯?姐姐
赶忙把花栽回原处,并浇了水,培了一些新土。好在三色堇生命力顽
强,没几天功夫,宣又精神起来,芬芳如初。于是,姐姐大大出了一
口气,脸上也有了笑容。
现在想来,母亲那颗水晶般的慈爱之心,给予我们的启迪和指引
是无意的,但是永远的。从此,在我们幼小的心中,花们变得神圣而
又可亲起来。后来,连我们家那条大黄狗尼斯嘎,也学得见野花便跳
跃过去,不去踩踏,也是花痴一个。母亲亲昵地摸着它的头说,真是
好孩子,还懂得爱护花草,像我们家人(不说我们家狗)。
在花们盛开的时节,时有野花偷偷溜进园子里来,将步步高和四
季海棠们缠之绕之,亲亲又密密,像一群好姐妹。母亲曾对我们说,
无论家花或野花,都是有情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如何做好辅导员工课件
- 第1节 透镜(备课讲义)-2021-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备课讲义和课后训练(人教版)
- 《运筹学最大流问题》课件
- 《勒诺特式园林》课件
- 《高效团队管理》课件
- 二零二五年度苗木种植项目融资担保服务合同
- 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目标市场营销》课件
- 2025至2031年中国小兔子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现代教育》课件
- 潍坊2025年山东潍坊市产业技术研究院招聘7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1月浙江省高考政治试卷(含答案)
- 2025年上半年重庆三峡融资担保集团股份限公司招聘6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大模型关键技术与应用
- DZ∕T 0227-2010 地质岩心钻探规程(正式版)
- 20以内加减法口算题(10000道)(A4直接打印-每页100题)
- 文献检索教案
- 五线谱打印用(共4页)
- 10kV环网柜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机加工质量控制计划范例-HT
- 通信工程概预算培训教材(共68页).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