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血液系统疾病总论
血液系统由血液与造血器官组成。血液由血浆及悬浮其中的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组成。出生后,主要造血器官是骨髓、胸腺、脾和淋巴结。血液系统疾病指原发(如白血病)或主要累及(如缺铁性贫血)血液和造血器官的疾病。红细胞疾病01粒细胞疾病02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疾病03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疾病04造血干细胞疾病05脾功能亢进06出血性及血栓性疾病07血液系统疾病可分为以下几类[造血干细胞]:是各种血细胞与免疫细胞的起源细胞,可以增殖分化成各种淋巴细胞、浆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单核细胞及各种粒细胞等。骨髓是出生后的主要造血器官,造血干细胞主要存在于其中。淋巴系统:包括淋巴结、脾、胸腺、扁桃体等淋巴器官及肠、支气管等所含淋巴组织。中枢淋巴器官包括胸腺、胚胎肝及出生后的骨髓。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相当于以往所称的网状内皮系统。单核—吞噬细胞来源于骨髓粒、单系祖细胞,在血中为单核细胞,游走至组织即成为巨噬细胞,又称组织细胞。淋巴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贫血概述[定义]:贫血是指外周血液中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值的下限。一般血红蛋白浓度的降低都伴有红细胞数量或压积的减少。血红蛋白的正常范围:成年男性:120~160g/L成年女性:110~150g/L贫血标准:成年男性:Hb<120g/L成年女性:Hb<110g/L[贫血的分类]
23145按发病机制和/或病因分: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破坏过多、失血性贫血。按骨髓红系增生情况分:增生性贫血、增生不良性贫血。按红细胞形态特点分:大细胞性贫血、正常细胞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按血红蛋白浓度分: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贫血。按贫血进展速度分:急性贫血、慢性贫血。01轻度贫血:Hb:>90g/L~正常下限02中度贫血:Hb:60g/L~90g/L03重度贫血:Hb:30g/L~59g/L04极重度贫血:Hb<30g/L一、按贫血的程度分:二、根据红细胞形态特点分类类型MCV(fl)MCHC(%)常见疾病大细胞性贫血>10032~35巨幼细胞贫血正常细胞性贫血80~10032~35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80<32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胞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三、根据贫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分类红细胞生成减少01020304再生障碍性贫血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先天性红细胞生成异常性贫血1、造血干细胞增生和分化异常01造血调节异常所致贫血02骨髓基质细胞受损所致贫血淋巴细胞功能亢进所致贫血造血调节因子水平异常所致贫血造血细胞凋亡亢进所致贫血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或利用障碍所致贫血缺铁和铁利用障碍所致贫血3、造血原料不足或利用障碍所致贫血红细胞膜异常(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01血红蛋白异常(血红蛋白病-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03红细胞酶缺陷(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丙酮酸激酶缺乏)02卟啉代谢异常(遗传性红细胞生成性卟啉病、红细胞生成性原卟啉病)04红细胞内在缺陷(二)、红细胞破坏过多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自身免疫性、新生儿免疫性、血型不合输血、药物性)机械性溶血性贫血(人工心脏瓣膜、微血管病性、行军性血红蛋白尿)其他(化学、物理、生物因素及脾功能亢进等)030102红细胞外因素急性失血后贫血慢性失血性贫血(三)、失血贫血的程度贫血的速度机体对缺氧的代偿能力和适应能力贫血时血容量下降的程度贫血的病因贫血的临床表现取决于:[临床表现]呼吸系统:呼吸急促一般表现:疲乏、困倦、低热、基础代谢率↑。皮肤黏膜:皮肤粘膜苍白、粗糙、缺少光泽、溃疡。中枢神经系统:头痛、头晕、目眩、耳鸣、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嗜睡、晕厥等,维生素B12缺乏可有肢麻木,感觉障碍循环系统:心悸、气短、心绞痛、心力衰竭、心脏扩大、收缩期杂音。症状和体征1消化系统:食欲减退、腹胀、恶心、舌乳头萎缩、黄疸及脾大。2泌尿生殖系统:轻度蛋白尿,尿浓缩功能减退,性欲改变,月经失调。3内分泌系统:长期贫血会影响甲状腺、性腺、肾上腺、胰腺的功能,会改变红细胞生成素和胃肠激素的分泌.4生殖系统:影响睾酮分泌,减弱男性特征,影响女性激素的分泌等.免疫系统:红细胞减少会降低红细胞在抵御病原微生物感染过程中的调理素作用,影响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01血液系统:血细胞量,形态和生化成分上的改变,有时还可合并血浆或血清成分的异常.02其他:皮肤干燥,毛发枯干,创口愈合较慢等。03各种类型贫血和特殊表现。04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涂片、网织红细胞骨髓检查贫血的发病机制检查[诊断]
包括贫血的程度、类型、贫血的原因。
贫血的诊断步骤:对症治疗:输血、吸氧等01对因治疗:药物治疗:铁剂、叶酸和维生素B12、维生素B6、糖皮质激素,雄激素,红细胞生成素。其他:脾切除、骨髓移植02[治疗][概述]缺铁性贫血是由于机体对铁的需求与供给失衡,导致体内贮存铁(包括骨髓,肝脾及其他组织内)耗尽,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生成的需要而发生的贫血。属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在出现贫血之前的阶段称为缺铁。[发病情况]:普遍缺铁性贫血2/3在血红蛋白内15%在肌红蛋白中3-4mg在血浆中10mg在细胞各种酶中男性1000mg贮存铁女性300~400mg贮存铁体内铁大致分为两大部份:功能状态铁贮存铁铁的分布:[铁的代谢]铁的来源和吸收铁的来源:内源铁外源铁输血、铁剂治疗(病理情况下)铁的吸收:肉类食品:20%植物食品:1%~7%3、铁吸收量的调节:体内贮存铁病理情况下调节破坏4、铁的吸收部位:十二指肠和空肠上可对铁的吸收率最高Fe2+血浆铜兰蛋白氧化Fe3++转铁蛋白组织幼红细胞转铁蛋白受体饱饮1血红蛋白原卟啉、珠蛋白+Fe2+红细胞中2三、铁的运输01老化、破坏红细胞中的铁的再利用02排泄:正常<1mg03妇女月经:一次20~40mg04妊娠:一次700mg05哺乳:每天1mg06病理:失血、溶血铁的再利用和排泄:12正常:微量生长发育期婴儿、儿童、青少年、育龄妇女:较大铁的需要量:铁蛋白含铁血黄素正常体内铁贮存量较大,足够制造1/3血红蛋白总量之用。铁的贮存:病因:铁的摄入不足铁的需要量增加而摄入不足病理情况下铁的摄入不足铁吸收障碍铁丢失过多发病机制:缺铁对铁代谢的影响:缺铁对造血系统的影响:缺铁—贫血缺铁对组织细胞代谢的影响:缺铁—含铁酶活性、组织缺铁—缺铁症状[病因和发病机制]01贫血本身引起的症状和体征02组织缺铁、含铁酶活性降低引起的症状和体征03发生缺铁的基础疾病引起的症状和体征。包括三类:[临床表现]贫血的表现:头晕、头痛、面色苍白、乏力、易倦、心悸、活动的气短、眼花及耳鸣等。组织缺铁的表现:神经、精神系统异常发育障碍体力下降抵抗力下降外胚叶障碍病变征象:粘膜组织变化,皮肤和指甲变化基础疾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血象:呈现典型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骨髓象增生活跃,幼红细胞常数量↑,胞浆少,核成熟早于浆成熟,多数幼红细胞体积小。成熟红细胞形态与血涂片相似。铁染色:铁粒幼细胞极少或消失,细胞外铁阴性血清铁、转铁蛋白饱和度↓,总铁结合力↑血清铁蛋白↓红细胞游离原卟啉↑生化检查缺铁性贫血的诊断:ID2、IDE3、IDA最有价值的检查:血清铁蛋白骨髓铁染色铁剂试验性治疗病因或原发病的诊断12[诊断]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海洋性贫血)铁粒幼细胞贫血慢性病性贫血转铁蛋白缺乏症[鉴别诊断]
[治疗]
一、病因治疗二、补充铁剂
1、口服铁剂:首选。注意补足贮存铁。
2、注射铁剂:慎用。必须计算应补铁剂量。适应症:
①口服铁剂有严重消化道反应无法耐受。
②消化道吸收障碍。
③严重消化道疾病,服用铁剂后加重病情。
④妊娠晚期,急待提高血红蛋白而分娩,失血量较多,口服无法补充者。
01[预防]
02[预后]No.3[概述]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一组由于化学、物理、生物因素及不明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临床上常表现为较严重的贫血、出血和感染。分为重型再障和非重型再障No.2No.1再生障碍性贫血[流行病学] 发病人数,我国每年0.74/10万人口。年龄4—72岁,男:女=1.92:1[病因]约半数以上的患者找不到明确的病因。病毒感染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免疫性疾病遗传倾向造血干(祖)细胞内在的缺陷造血微环境异常免疫异常[发病机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贫血、出血和感染。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NSAA)起病及进展较缓慢,病程一般在四年以上,症状相对轻,贫血往往是首发和主要表现。[临床表现]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起病急,进展迅速。症状重,病情险恶,如治疗效果不佳,多在一年内死亡。01040203:全血细胞减少。贫血呈正常细胞、正常色素型,网织血红细胞计数降低明显。SAA呈重度全血细胞减少。骨髓象:骨髓颗粒很少,脂肪滴增多,骨髓呈现增生不良,粒、红、巨核细胞减少,淋巴、浆、组织嗜碱细胞相对增多。红骨髓呈“向心性萎缩”。SAA多部位增生重度减低,淋巴细胞及非造血细胞比例明显增高。骨髓活检:脂肪组织增多,巨核细胞数量↓,非造血细胞增多。发病机制检查:[实验室检查]BDACE血象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减少骨髓示增生低下,骨髓小粒非造血细胞增多一般来说抗贫血药物治疗无效一般无肝脾肿大能除外其他全血细胞减少的疾病AA诊断标准[诊断]
二、AA分型诊断标准:
1、重型再障的诊断(SAA)临床表现:发病急,贫血呈进行性加剧,常伴严重感染,内脏出血。血象:具备下列诸项中之两项:(1)网血红细胞绝对值<15×109/L(2)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L(3)血小板<20×109/L
骨髓象:骨髓增生广泛的重度减低,骨髓小粒中非造血细胞及脂肪细胞增多非重型再障的诊断标准(NASS):指标达不到SAA型诊断标准的AA☻临床表现:发病缓慢,贫血、感染、出血均较轻。☻血象:血红蛋白下降速度较慢,网织红细胞、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值常较急性再障为高。☻骨髓象3系或2系减少,至少一个部位增生不良。骨髓小粒中非造血细胞及脂肪细胞增多。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Fanconi贫血(先天性AA)自身抗体介导的全血细胞减少急型造血功能停滞急性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鉴别诊断][治疗]一、支持及对症治疗:
1、个人卫生,保护隔离
2、对症治疗:输血、止血、抗感染、护肝。二、针对发病机制的治疗
1、免疫抑制治疗:具有抑制性T淋巴细胞的严重再障适用免疫抑制剂治疗。抗淋巴/胸腺细胞球蛋白、环孢素等。
2、促造血治疗:雄激素,促进CFU—S的分化。造血生长因子:有促进血象恢复的作用。有G—CSF、GM—CSF、EPO等。三、造血干细胞移植:适宜重型再障1对接触有害物质应加强防护措施,慎用药物,防止有害物质污染环境2[预后]3治疗得当,NSAA多数可缓解甚至治愈。SAA病死率较高。[预防]溶血性贫血溶血指红细胞非自然衰老而提前遭到破坏寿命缩短的过程。溶血程度超过代偿能力时,发生溶血性贫血。[概述]:可分为先天性(或遗传性)和后天获得性。也可按发病机理分类(临床上常用):[临床分类]:胞内部异常所致的溶血性贫血结构与功能缺陷酶缺乏病红细胞周围环境异常所致的溶血性贫血12345血管因素生物因素物理与机械因素[发病机制]一、红细胞易于破坏寿命缩短(一)红细胞膜的异常
红细胞膜支架异常
红细胞膜对阳离子的通透性发生改变
红细胞膜吸附有凝集抗体、不完全抗体或补体
红细胞膜化学成分的改变
(二)血红蛋白的异常血红蛋白分子结构的异常不稳定血红蛋白病磷酸戊糖旁路的酶缺陷等(三)机械性因素病理性瓣膜、人工瓣膜、DIC等。异常红细胞破坏的场所溶血血异常红细胞的清除123654血血红蛋白+血清结合珠蛋白 肝脏清除溶血血红蛋白的不同降解途径
巨噬细胞吞噬红细胞血红蛋白
酶铁珠蛋白卟啉血红素未结合胆红素+白蛋白
(粪胆原)葡萄糖醛酸酶清除肠道胆道结合胆红素肝
吸收
血循环(尿胆原)肾尿清除骨髓中红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教案新趋势:海洋化学资源的科学教育
- 2024年安全输液管理系统的创新与应用
- 2024版《高等数学2》教案设计:聚焦学生能力培养
- 高中化学专题训练 【硫及其化合物】
- 2024年春季历史文化知识普及活动:探秘故宫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揭阳市磐东中学高二地理适应性联考试题含解析
- 《认识百分数》课件制作要点
- 丙烷安全技术说明书
- 新能源汽车发展-氢动力时代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章地表形态的变化第1节第2课时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课后练习含解析中图版选择性必修1
- 司索工安全操作规程
-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课本习题(题目)
- 钢筋合格证(共6页)
- BIM技术全过程工程管理及应用策划方案
- 弯扭构件制作工艺方案(共22页)
- 水利工程填塘固基、堤身加固施工方法
- 中医针灸的骨边穴怎样定位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英语单词表默写版(直接打印)
- 电脱水、电脱盐讲解
- 违约损失率(LGD)研究
- 沟槽回填施工方案(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