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1_第1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1_第2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1_第3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1_第4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识字1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认

识2个偏旁。

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

来•凭借图画理解词语。

3•了解金秋水乡特有的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重难点:

1•认识本课的生字•能读准音、认清形。

2、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词串。

2•观察图画,借助图画去理解字词。

3•了解水乡秋天的特点•积累词语。

教学重点:

激发兴趣自主识字'读词-写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1•出示图片,瞧,这就是江南,那儿的水特别多,所以也叫水乡。

大家看看,图上画得是什么季节呀?你怎么看出来的?想知道水

乡的秋天是什么样的么?读了这些词语你就知道了。出示韵文。

二・借助拼音•自学生字。

1•请大家看着拼音自由读一读,看谁能读正确•并想一想,哪

些词读的时候要注意。学生自由练习。

2•交流。你觉得要注意哪个词的读法?为什么呢?请你领大家

来读读。谁还想说说。(注意翘舌音•后鼻音)

3•刚才小朋友们说得很好,现在请大家再次读读这些词语•要读

好刚才说到的注意点•看谁读得正确•没有错误。谁来读准第一

排•四组分四排读;两排一读谁行?男女生分两排读。四排词语

连起来谁行?点名2人,齐读。

4•去掉拼音谁也会读?学生练习,你会哪一排你就大胆站起来

读。齐读。

5•这些词你们都读准了­好样的,但还不够•还要读懂•读出

味道来。

三•读词成串•边读边想。

1•现在我就领着大家去水乡看看吧。出示图片,秋天的水乡天是

则蓝,水是则清•放眼望去•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

水面上飘荡着一层雾气,一切都是模模糊糊的,水乡变得更美了。

你们觉得美么?那就请你美美地读一读吧,谁来读?点名读。师

范读,我读得美么?知道我为什么读得这么美?因为,我一边读,

一边想•当我读这排词语的时候•我的眼前好象就出现了这幅画

面。你们也来试试•读得慢些­要边读边想。点名读,评议(慢

些•听出来了,你很喜欢水乡)男女生读,齐读。

2•水乡的荷塘更美呢一看,你喜欢图上的什么?相机认识菱藕。

这排词语,你也能读好么?一边读,一边想•自己试试看。点名

读,评:你好象看到了什么?听出来了,你特别爱吃菱藕。荷塘

真美啊。

3•站在荷塘边,向远处看•你又看到了什么?船队为什么要唱着

渔歌呢?天色晚了•天上飘着晚霞­湖面上飘着歌声。船舱里装

满了鱼虾­这场面多美呀,你喜欢么?能读好这排词语么?注意

边读边想­自己练习。点名读。评议。

4•夕阳终于落山了,夜晚来临了,水乡的夜景也很迷人。出示图

片,美么?看谁能凭自己的本领把这排词语读好。点名读,你好

象看到了什么?

四•连串成篇•形成积累。

1•每一排词语你们都读得很好,连起来读,你们还能读好么?请

四小组分别读一排词语。读得真好听•真上口­这里有个小秘密,

瞧,一'二'四排最后一个字的韵母都是ang-所以读起来特别

上口­听起来特别悦耳。

2•听了你们读,我也想读。师配乐朗读。我读得好么?知道我为

什么读这么好呢?(边读边想)请大家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

学生练习。

3•点名读。(评议:停顿,想象。你读得真好,封你做读书大王)

这么多人都想读,这样吧•请你离开座位•去找自己的好伙伴•

你们两个相互读给对方听。读好了就回到自己的座位。都读好了

么•那就请大家起立­带着心情•带着表情一起来读一读吧•会

背的可以闭上眼睛边想边背。齐读。

五•示范指导•认真写字。

1•课文读得真不错•这些词语你们都记住了么?出示生字。谁能

熟练地读出它们?点名读。齐读。把拼音去掉也行么?点名读,

开火车读,齐读。看来你们真的都记住了。

2•现在我出个谜语考考大家•春天头发青•秋天头发白­远看像

棉花,风来起白浪,猜一植物。谁猜到了?你怎么猜到的?看看是

不是它。你真聪明。

3•接下来我们就来书写这两个字•仔细看看•你发现了什么?为

什么都带有草字头?还发现了什么?对,上下结构的字•书写时•

上下两部分要写得扁而宽。观察范字。师范写•并提示注意点。

学生描红。(写字提示:人要正,心要静,一笔一画写端正。)

4•出示田字个格"苇",请大家仔细观察-说说写这个字时应该

注意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提示,进行范写。学生描红。

我的反思:

识字2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了解词义。两根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

写。认识"狞旁。

2诵读课文。想像国庆大典的盛况•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认识14个生字,按笔顺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10个生字•并

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词串。

2、能指导看图-整体感知词语的意思。

3、仔细观察图画•能凭借图画联系生活积累认识天安门广场

的事物和欢庆场景。

4、学会书写"桥'检'陆'礼'炮"这五个生字。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导入:

同学们,一年中我们要过好多节日,请你说一说下面的日期各

是什么节日。

1月1日3月8日5月1日

6月1日7月1日8月1日

10月1日

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一篇新课文,一同欢度一个节日。请小朋

友一边照拼音读课文•一边看课文插图•猜猜看:课文写的是一

个什么节日?

2根据学生自由交流的答案-师生共同选定:国庆节。

二、再读课文,读准字音•初识场景

1学生借助拼音,仔细读课文。注意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2指名分行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3后发学生对照画面认识天安门"城楼""红灯""金水桥"

"中国龙""腾飞"推断出课文写的是首都北京国庆大典的场景。

三、细读课文•看图学词,理解词义

1指导学习第一行。

(1)显示天安门城楼的画面•学生看图后自由说说看到了什

么?知道了什么?

(2)出示:"城楼""红灯""金水桥",学生朗读。

2指导学习第二行。

(1)上空绽放礼炮与天安门升旗仪式插图。新中国成立50

周年国庆大典正在这里隆重举行。出示:〃大典",学生齐读词语。

(2)阅兵式插图,有欠海陆空三军的图片。出示:"检阅""海

陆空”。

3指导学习第三行。

(1)后发学生自由交谈"狂欢夜"的情景。

(2)朗读:"礼炮""焰火""狂欢夜"。

4指导学习第四行。

(1)后发学生自由交谈: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看了国庆五

十大典的盛况,你们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发言)

(2)教师小结。

(3)出示词语•齐读:〃神州""腾飞""中国龙"。

四、复习阅读,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1引导学生诵读全文•读出情趣。

2指导写字。

(1)学生找出相同偏旁的字:桥'检;炮'焰。说说左右结

构比例。

(2)教师范写"焰",重点提示"焰"字去掉"火"后剩余

部分的笔顺。

(3)教学"才"旁。提示"?"是示字旁。

识字3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字只识不写,认识两个偏旁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儿歌内容,教育

学生做事要细心。

3、初步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学会看图领会字意识字,激发

学生学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本课的生字■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

正、匀称。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板书课题,引导自学

1、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学习识字3。

2、引导自学。

二、复习熟字,理解会意字的特点。

1、出示"笔"图:这是什么?毛笔是用什么做的?所以人们把

"竹"和"毛"组合在一起表示"笔"字。

2、出示"尖"图:日常生活中哪些东西外形和他有点像?所以

人们用上"小"下"大"表示"尖"字。

3、出示"看"图:这只小猴子的手放在什么地方做什么?所以

人们把"手"放在"目"上表示"看"字。

4、小结:

(1)这"笔'尖'看"3个字都是由两个简单的字组合在一起表

示的•可以从两个简单字的意义联系上来领会这3个字的意思-

用这种造字方法造出来的字就叫会意字。

(2)我们怎样学的?先看图-领会字意•再记字形由哪两个部件

构成。

三'学习3个生字:灶'歪'尾。

1、出示"灶"图。

(1)先看图,这是什么?

(2)想想:砌灶要用什么?

(3)再看字:"灶"字由哪两个部件构成?火作为偏旁要注意什

么?

2、出示"歪"图。

(1)图上的画挂得正不正?给"挂的不正"换个说法。

(2)出示"歪"的字卡。领读'指名读。

3、出示"尾"图。你怎样记住它?

4、巩固复习。

(1)看图读字•读准字音。

(2)给生字找朋友。

5、学生看笔顺图描红。要求:看一看,描一个­笔笔到位。

四、读儿歌。

1、轻声读儿歌,注意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2、再读儿歌,把句子读通顺。

3、齐读儿歌,读通读顺。

五'课堂练习。

练习一

教学要求

1、学会《汉语拼音字母表》。

2、照样子练写左右结构的字。

3、熟记4条成语-朗读背诵诗歌《秋天到》。

4、动手做一张贺卡•并在贺卡上写一句祝贺的话。

教学重点'难点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背诵字母表•默写大写字母表。

2、学会祝贺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第一题。

此项分布到各课教学中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1)指名借助拼音读题目。

(2)教师讲解题目要求。

2、指导。

(1)指导朗读字母的呼读音。

(2)教唱《汉语拼音字母歌》•熟记字母名称和顺序。

(3)背诵大写字母并练习默写。

3、练习。

(1)出示卡片•集体练读。

(2)按字母表顺序背诵。

(3)默写大写字母。

4、反馈。

(1)请学生试背字母表。

(2)展示默写写得好的字母•表扬默写好的同学。

三、教学第三题。

1、审题。

2、指导。

(1)出示卡片-让学生认读"烟陆铁"3个字。

(2)引导学生回忆前面提出的写字'描红要求。

(3)指导书写"棉"。

3、练习。

教师个别辅导•纠正学生不正确的书写姿势。

4、反馈。

第二课时

-、教学第四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

(2)教师谈话帮助学生弄清学习要求。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成语。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或问老师。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由读。

(4)理解4条成语的意思。

3、练习。

(1)学生自由练读。

(2)同位练习背诵。

4、反馈。

二'教学《秋天到》。

1、审题。

指读练习要求。

2、指导。

(1)学生自由朗读。

(2)教师范读,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①诗歌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

②第一、二小节分别写了什么?

(3)学生边读边想象庄稼的样子和水果的色彩。

(4)再读诗歌,逐步达到生动流畅有感情。

(5)练习背诵。

3、练习。

(1)学生自由练读。

(2)指名读。

(3)练习背诵。

5、反馈。

(1)检查朗读。

(2)指名背诵。

教学第六题。

一、审题。

1、揭示言语交际的话题。

2、板书课题:老师-祝贺您

二、指导。

1'指导观察。

观察图片•教师节到了•图上的小朋友正在做什么?

2、指导说话。

(1)看看图•想想你自己在教师节是怎样做贺卡的.

(2)你把贺卡送给了哪位老师?送贺卡时,你对老师说了什么?

老师又会怎样呢?

(3)分角色扮演老师和学生,练习对话。

3、句式练习。

(1)你去送贺卡•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最后干什么?

(2)句子训练。

找老师

①那天你去送贺卡•怎样找老师的?

②你看见老师正在干什么?你有什么想法?

③老师一大早就这样认真地为大家工作,你有什么想法?今后怎

样学习?

④把"找老师”这部分内容连起来说一说。

送贺卡

①你找到了老师•送贺卡•当时你是怎样做的?

②全班讨论•板书动词。

③把"送贺卡”的经过连起来说一说。

收贺卡

这时•老师非常高兴•脸上是什么神情?会对你说什么?

4、练习说一段话。

(1)我们按"找老师、送贺卡、收贺卡”的顺序讲情了给老师送

贺卡的经过。

要求:连贯通顺。

(2)个别练说,指名口述-集体评议。

5'作业:

(1)完成书本练习0

(2)写一张贺卡。

1'秋游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理

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有的……有的……有的……"说一句

话。

3•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发学

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关键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抓住景物的特征,抒发自己的情感。

3•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初步感受秋天美好的景象。

教学过程

-、导入

1•同学们•在前面练习1中所学过的《秋天到》,你们还会

背吗请同学们齐背一下。

2•诗歌主要讲了什么呢(秋天庄稼和果子长得好,秋天是一

个丰收的季节)

3•秋天这么美,你们喜欢吗想出去看看吗现在老师就带你们

出去秋游。

二、板书课题

1•跟老师一起写课题。

2•齐读课题。

3•'秋游"什么意思看了这课题•你有什么问题(秋游上哪儿

玩他们看些什么玩些什么)学生一边提问题•老师一边在课题旁打

//II)

三'指导看图

1•下面我们来看这幅图

2•图上画了什么从上到下观察一下­看一看,秋天的天空、

田野是什么样的

小朋友又在干什么呢(引导学生用"有的……有的……有的……"来

回答问题)

四、初读指导

L自己轻声读课文,要求:

Q)标上小节号•

(2)画出带有田字格中生字的词语•

(3)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学们读得不错•看看你们画的词与老师画的一样吗

(出示)凉了郊外一望无边几只绵羊忙着追逐

叫喊

Q)自己先读读这些词语。

(2)在字音上,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3)学生相互讨论、交流。

字音:

凉:是边音­不是鼻音。

追'逐:都是翘舌音­不是平舌音。

凉'望'羊'忙:都是后鼻音。

(4)同学们讲得不错,指名读词-开火车读词。

(5)现在老师把拼音擦掉,你还会读这些词吗

自读,指读,齐读。

(6)你能给这些生字组一个词或组一个成语-或说一首带有生

字的诗

3•同学们,你们的知识真丰富,老师为你们感到自豪。

老师这儿还有一些生字词,你们会读吗

(出示二类词)绵羊稻子高粱棉花打滚儿逮蚂蚱嗓

(1)"高粱'逮蚂蚱"中"粱"、"蚱"字音有什么区别

(单独读"粱"是第二声蚱"是第四声•读成词时读成轻

声)

(2)自读,同座位互相读,互相纠正。

(3)会读的同学站起来读。

(4)如果把拼音去掉,你也会读吗齐读。

4•把生字词带人课文中,把课文读正确'流利,同时想一想: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5•指名朗读课文•师生相机纠正'指导。

五、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回忆一下•我们刚才提了什么问题(教师指题目旁的小问

号)­现在你们能回答了吗

2•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出示每节的意思•但是已打乱了

顺序。

(出示)

()同学们玩得很开心。

()农田丰收了•非常美丽。

()同学们跟老师去郊外秋游。

()天空一望无边,非常好看。

想一想,给每个自然段选择正确的意思。如果想不出,可以

再读读课文。

3•指名回答。

4•同学们已经初步把课文读懂了­让我们齐声再把课文读一

遍。

六、教学生字

1•读生字,巩固生字的字音。

2•自学课后笔顺表,把生字按笔顺描一遍。

3•你在字形上还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凉:两点水旁•与"冷"有笑'不能写成三点水旁。

4•刚在描红过程中,你们觉得哪些生字比较难写呢谁来帮助这

些同学。

5•在学生相互交流的基础上,总结。

郊:左边的"交"捺改成点。

望:左上方的"亡"第三笔是"1"(竖提),下面是个"王",

不能写成"土"。

6•教师范写生字•学生观察重点笔画的位置。

7•学生描红,仿写-教师巡视。

8•反馈,让学生评析。

2再见了,北京!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

生字组成的词语•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3'通过朗读,初步感受奥运会闭幕式的盛况,理解人们对北京奥

运会的留恋与不舍之情。

教学重难点:

1'低年级学生对奥运知识了解不多,可提前布置学生利用多种方

式了解奥运会的由来、申办与北京奥运会的举办等相关知识。

2'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情景导入

1、播放歌曲《我和你》•师:听到这首歌,你想到了什么?(或:

这首歌是活动的主题歌?)生:北京奥运会

2•说说对奥运会的认识。(北京奥运会是2008年8月8日举行

的,历时17天。2008年8月24,第29届夏季奥运会在我国的

首都北京圆满落下帷幕•人们以不同的方式告别北京。当晚,在

国家体育场"鸟巢”内,举行了盛大的奥运会闭幕式。)

3•出示鸟巢图片•师:为什么加双引号?2008年8月24日晚,

在鸟巢里,我们就要说——再见了,北京!(生齐读)

4•奥运会闭幕式上究竟是怎样的情景呢?请小朋友们打开书,仔

细地读一读第2课,注意把字音读准了。

二•初读感知

1•检查自读情况

(1)齐读课文,思考:两个自然段个写了什么内容?

(2)教学生字词

A出示第一批生字词

北京时间五环旗表演几名

飞机场上运动员朋友外国

B领读,指名读。注意"京,名,场,朋"是后鼻音。

需要重点理解的词语:

北京时间:我国的标准时。

五环旗(插入图片):奥运会会旗,旗面白色,上面有五个环•分

别为蓝,黄,黑,绿,红五种颜色。这五种颜色分别代表着不同

的地区:蓝代表欧洲-黄色代表亚洲-黑色代表非洲•绿色代表

大洋州•红色代表美洲。五个环套在一起说明全世界人民团结在

一起。

C逐排出示第二批生字词

帷幕舷梯仿佛

燃烧熄灭

留恋不舍

绚烂抛向

卓越友谊尊重

侧重读音指导。词语了解一下意思,不需要深入解释,在下面的

学习中再学习。

2•指导读好长句子-注意停顿:

A在"鸟巢"上空飘扬了17天的五环旗已经缓缓降下。

B他们深情回望着熊熊燃烧的奥运圣火-以微笑告别北京;

C如同将一束束绚烂的鲜花抛向天空

3•齐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4•出示填空:奥运会的会旗是()。

北京奥运会的主会场是"(y。

奥运会场熊熊燃烧的火叫奥运()。

"落下帷幕"就是奥运会()了。

学生根据朗读与预习填写。

三•写字指导

1•须按笔顺描红的三个字

场:共六画•左右结构。左窄右宽­还要注意左右穿插。重点要

记住右边的笔画•右边的第一个笔画是横折折钩­第二笔和第三

笔都是撇。

名:共六画•上下结构。上面部分起笔是撇•第二笔是横撇•第

三笔是点。

米,共六画,独体字。

2•其他着重要描红的字。

国:共八画,全包围结构。

机:共六画•左右结构。左窄右宽­还要注意左右穿插•最后一

画的名称是横折弯钩。

3•描红,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我的反思: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1.北京奥运会是2008年8月8日举行的,历时17天。2008年

8月24,第29届夏季奥运会在我国的首都北京圆满落下帷幕,

人们以不同的方式告别北京。当晚•在国家体育场"鸟巢"内•

举行了盛大的奥运会闭幕式。

2•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再见了-北京!》-学生齐读课题。配乐

朗读课文。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奥运会有了一些,现在我们一起来看

看——出示填空:奥运会的会旗是()。

北京奥运会的主会场是"(y。

奥运会场熊熊燃烧的火叫奥运()。

"落下帷幕"就是奥运会()了。

二・精读训练

1•出示第一自然段的一二两句,指名朗读。思考:你知道了什么?

(闭幕式的时间,地点,奥运会历时17天)

2•北京奥运会即将结束,此时人们的心情怎样?我们一起来看一

看。出示"舷梯"视频,学生观看。

(1)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可以结合课文"表演台上……渐

渐熄灭")

(2)出示:表演台上.渐渐熄灭。

(3)北京奥运会即将结束,此时人们的心情怎样?在文中找一找。

找出课文中表达人们心情的词语。逐字逐词地理解"无尽的留恋

与不舍"。

无:没有。尽:完。无尽:没有完。形容很多。

不舍:舍不得。

留恋:不舍得,不想离开。

(4)带领学生品读第二至五句,品味每一句话中的"无尽的留恋

与不舍”之情。

A•学习第二句时-让学生读,说说哪些词语看出了人们"无尽

的留恋与不舍”这种感情?学生很容易找出"缓缓"。但是这里写

五环旗慢慢落下­不是写人们•为什么也看得出这种感情呢?这

个问题当时学生没有反应过来,由老师来一句带过:"因为人们望

着五环旗缓缓落下­代表着这届奥运会即将结束,所以很不舍得­

在这里‘缓缓’就代表着人们的这种心情。

B•学习第三句时,学生能抓住"深情回望""微笑告别"来理解

这种情感,但是他们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情。老师引导学

生理解"熊熊燃烧的奥运圣火"代表了什么?学生能答代表了奥

运会,代表了中国。我顺势说奥委会主席的评价"无与伦比的奥

运会"——没有哪个国家举办的奥运会能达到这个水平这个程度

这个规模。看出北京奥运会办得怎么样?——生:很成功­令人

满意……我问学生知道我们中国人为此做了哪些事情吗?学生不

知,就由我来简要介绍。而后再读第三句。

C学习第四句时•反复读歌词。

师:世界各国人民永远是一家人•追求和平是人类共同的心愿•

也是举办奥运会的一个目的。

生:再读歌词。

师:一家人就要分离了•怎能不带着——

生:读板书——无尽的留恋与不舍。

师:连高达8米的奥运圣火也被此情此景深深感染了——

生:读第五句话「'带着无尽的留恋与不舍……渐渐熄灭。"

师:人们在心中默念,指课题:

生:深情读课题。

学完第一自然段•老师深情总结•这一自然段主要写圣火熄灭时

的场面•表达了人们无尽的留恋与不舍。(板书:圣火熄灭)

(5)配歌曲《我和你》•学生齐读二至五句。

3•自然过渡:

(1)师:第二自然段写的是另一个场面,板书:人们狂欢同

样也表达了人们无尽的留恋与不舍。一起来读读。

(2)出示图片:你们看到了什么?(绚烂的烟花)

(3)出示:这时,北京城礼花四起,如同将一束束绚烂的鲜花抛

向天空。理解"如同"。读句时•读出狂欢时的高兴与兴奋。"抛"

字在此理解。

(4)出示:人们不分肤色■不分年龄,唱啊■跳啊,欢呼啊,拥

抱啊!卓越、友谊和尊重的奥运精神•感染着全场的每一个人。

A•理解"不分肤色-不分年龄":在电视里看到奥运会上有中

国人•有外国人•外国人还有很多黑人。在历史上的奥运会曾发

生过种族歧视事件•从1904年开始-政府就规定•黑人运动员

不得进入赛场。:1912年第五届瑞典奥运会上,美国运动员索普因

为是印弟安人而被取消了金牌。而我们的北京奥运会没有歧视任

何人•人人平等•只要通过你的努力就能拿到奖牌。所以说不分

肤色。奥运会会不仅年轻人喜欢•老老少少都喜欢•所以说不分

年龄。

B•读第二句,问有几个"啊",看出了什么?学生能很明白地说

出人们狂欢时的激动、开心、兴奋。通过朗读来感受。

C•读第三句。重点理解三个词"卓越""友谊""尊重"。

师:"卓越"就是非常好,非常棒。这届奥运会就办得非常好,是

一届卓越的奥运会。奥运会追求的是卓越的精神,要求大家"更

快,更高,更强!"比如运动员们不断拼博,不断刷新世界纪录•

追求的就是这种好了更好,非常好的卓越的精神。

"友谊和尊重"是什么意思呢?让我们再读读《我和你》的歌词。

生:读文中歌词。

师:看,我和你是朋友­一家人,心连心。这就是说世界各国人

民都很友好,和平相处•这就是友谊和尊重。这就是奥运精神。

生:再读第三句。

(5)出示:奥运会闭幕了•但是人们仍然停留在场馆里•迟迟不

愿离去。

A•师:读了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再回到板书"无尽的留恋与不舍"。

理解"留恋〃和""停留",前者表示心情,后者表示人本身。

B•人们为什么不愿离去?(因为奥运会给人们带来了欢乐•人们

不想结束这种欢乐。)让我们在《我和你》的歌声中再次去体会奥

运会带给我们的快乐•齐读课文。

三•总结升华

虽然北京奥运会闭幕了,但他不会离开我们•让我们在2012年

伦敦奥运会上在相见吧!

四、学习生字

3•英英学古诗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背诵古诗《静夜思》。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认

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思念-热爱故乡

的感情。

重难点•关键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静夜思)。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3•激发学生对古诗的热爰。

课时划分: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2•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认识1个偏

旁。

3•认识对话的书面表达形式。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或投影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小朋友已经学过不少古诗了,你能背背你最喜欢的一首古

诗给大家听听吗

2•今天,我们要学的新课文-说的是一个小朋友在家里把学

到的古诗讲给奶奶听的故事。

二、板书课题

1•(板书课题)英英学古诗

"英",是整体认读音节•又是后鼻音。

"诗":是整体认读音节,读翘舌音。

2•边说边书写两个生字。

3•齐读课题。

三、初读指导

1•(出示投影片)图上有什么人他们正在干什么

小结:英英正在和奶奶说话,两人有说有应­有问有答•这

叫对话。

2•学习对话的书面表达形式。

课文中表示说话人的名字和他所说的话之间必须用冒号(力

隔开。(板书:冒号:)齐读"冒号"两遍。请你找一找•文章中

说话的人是谁她说话内容是什么

3•我们现在再读课文就不会觉得奇怪了,我们已经看懂了对

话的形式了。下面,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小节

号和生字词。

4•再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5•检查自学效果。

Q)(出示生字词)

①自己读读词语。

②你在字音上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英"'"静"、"层":是读后鼻音­不读前鼻音。

"诗":是整体认读音节s川,要读准翘舌音。

"思":是整体认读音节si-要读准平舌音。

"首"'〃照":是翘舌音­不能读成平舌音。

"层":是平舌音•不能读成翘舌音。

"背":是个多音字•既可读,也可读。用这两个字音分别

造句。

③个别读,开火车读,齐读。

④去掉拼音后•齐读生字词。

⑤给生字找朋友。(即给生字组词)

(2)(出示二类词语即两条绿线内的生字词)

①自读,齐读。

②去掉拼音后再次齐读词语。

6•同学们把这些生字词带人课文读一读,把课文读正确、流

利。

(1)自读,同座位互读。

(2)指名读,师生共同指导、纠正。

7•同学们既然喜欢读下面两人自由组合来分角色朗读课文。

(1)两人互相读。

(2)指名读,男女生对读,分两个大组对读。

四、初步理解课文

1•这篇课文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2•英英和奶奶共有几次对话呢

3•小结:英英和奶奶有问有答­话说得多么清楚!以后我们说话也要

这样。

五'指导写字

静:左边是青字旁,跟读两遍。

"月"字的撤要改为竖。整个宇要写得左窄右宽。

教:左右同宽­左部件上大下小,右部件上紧下松。

意:上中下紧凑「立"最后一笔横要写长•中间扁日横落在

竖中线上。

诗:右部分的三横间隔距离相等•中间横最长•两笔竖不在

同一条竖线上•竖钩偏右。

学生描红'仿写、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5送给盲婆婆的蛔蛔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5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5个只识不写。认识1

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诗歌内容,教育学生要奉献爱心,主动关心、帮助残疾人。

教学重点'难点

1'词句的训练,指导朗读和背诵。

2、第三小节的理解。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质疑。

1•观察图画,揭示课题。

(出示掴掴图)这是什么?出示:"蛔蛔"。今天•我们要学习一

篇有关掴掴的故事。揭示课题:5、送给盲婆婆的掴掴。

2•教学"盲、婆"。

3、解释"盲婆婆",做实验体会"盲人"的痛苦与不便•教育学

生要爱护自己的眼睛。

4•质疑。看了这个题目•你已经知道了什么•想知道些什么?还

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

过渡:课文是一首叙事诗。现在我们来读课文,想一想,文中有

没有把大家想知道的事情•告诉我们?

1•看图听课文录音朗读。

提问:听了录音朗读你知道了什么?

2•交流。(1)掴掴是谁送的?(2)为什么他送掴掴给盲婆婆?

3、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

3•检查自学情况:(1)指名(2)齐读生字词。

4•读生字词。

6•试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1)揭示四段的意思•(小黑板出示)想一想•怎样填序号。

()"我"的心意。()"我"送掴掴。

()"我"的愿望。()"我"的信心。

(2)小结。

三、教学生字。

1•出示掴掴图-这只掴掴是什么颜色的?大屏幕出示"绿",拼

读lu。

提问:你觉得"绿"字哪儿最容易写错?

用"绿"组词并说话。出示:

绿

绿色

是绿色的。

绿()

2、教学"邻居"。出示:

邻居

我的邻居家有。

邻居之间要。

3、教学"乐、喜"。出示:

乐呵呵喜滋滋

爷爷地说:"你真是个好孩子!”

4、巩固练习。

(1)读生字。(2)读词语。

四、练读课文。

过渡:刚才这些生字,小朋友读得很准确。学了这几个生字以后,

你能把课文读得更好吗?

1•学生先自由读,同桌互相听。

2•指名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来。

五、写字指导。

出示生字:婆绿邻居

1•分析字形。

2•范写。

3•学生描红。

4•评价交流。

六'作业。

1•抄写生字。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复习回顾。

书空下列字的笔顺,并组词。

盲喜邻替野童难忘

二、分析理解。

(一)

1、齐读。

2'"我"提回掴掴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

3、"我"送掴掴给盲婆婆时的心情又是怎样的?从哪个词可以看

出。

(二)

1'指名读。

2、这是一只怎样的掴掴?(美丽,会唱歌)

蛔掴真的会唱歌吗?"我"为什么会这样说?(因为掴掴的叫声

很动听)

从第二句你知道平时"我"是怎样为盲婆婆解闷的吗?哪一个字

能体现"我"对盲婆婆的尊敬?(您)

(三)

1'指定小组齐读。

2、"歌声"指谁的?"歌声会领你走进田野"是什么意思?(掴

嵋长在田野里•它的叫声会让你联想到田野的景色。)

盲婆婆能看到小溪流淌的清波吗?(不会,但她可以想像,从而

看出她心里很高兴。)

3、出示。

(1)图上描写的是什么景象?(盲婆婆随着掴掴的叫声­仿佛来

到了田野­看到了小溪的清波,回到了欢乐的童年。)

(2)从盲婆婆的神情­可以看出什么?(掴掴为盲婆婆带来了不

少欢乐)

(3)盲婆婆还会看到什么•想些什么?

(四)

1、比较2、4小节-(第一句相同,意思不相同,第四节中表示

的意思更深°)

2、夸掴掴唱得好听有什么用意?(掴掴会为婆婆带来更多的欢

乐。)

3、巩固认识"……”省略句。

三、总结全文。

这首诗通过描写"我"送掴掴给盲婆婆­为盲婆婆送去了许多

欢乐的故事•表现了少先队员对残疾人的关心,帮助•这种品质

值得我们学习。

四:当堂巩固。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一株紫丁香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1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对课文的吟读领悟•体会老师工作的辛苦•激发崇敬老师

的情感。

重难点、关键

1•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识字'写字。

课时划分: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学会本课的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人

1•今天我们来学一首诗歌,板书课题:6­一株紫丁香

2•读准"株":翘舌音。"紫":平舌音。

3•"株"是什么意思(枝)怎么记住"香"

4•齐读课题。

5•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

1•(出示插图)图上画了谁在什么时候干什么

2•指名说-其他补充。

3•则书上是怎么写的教师配乐朗读课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