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海市高考语文备考之古诗词阅读文学常识题演练含详解_第1页
2025年上海市高考语文备考之古诗词阅读文学常识题演练含详解_第2页
2025年上海市高考语文备考之古诗词阅读文学常识题演练含详解_第3页
2025年上海市高考语文备考之古诗词阅读文学常识题演练含详解_第4页
2025年上海市高考语文备考之古诗词阅读文学常识题演练含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渡河北(南北朝)王褒①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常山临代郡,亭障②绕黄河。心悲异方乐③,肠断陇头歌④。薄暮临征马,失道北山阿⑤。【注释】①王褒出生于南朝世家大族,梁战败后被押送至长安。从此羁留北方至死。这首诗是他北渡黄河时所作。②亭障:指北朝筑构的防御工事。③异方乐:异域音乐。④陇头歌:北朝乐府曲名,内容多写征人的艰辛。⑤失道:迷路。山阿:山的拐弯处。12.以下古代诗歌选集中,可能收录本诗的一项是()。A.《古诗源》 B.《汉乐府》C.《唐宋近体诗选》 D.《历代长短句》【答案】12.A【解析】【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和掌握诗歌体裁知识的能力。本诗共8句,每句5个字,但不是五言律诗,因为该诗的写作时间是南北朝,而近体诗指的是隋唐以后的律诗和绝句,不是汉乐府诗,也不是词,因此本诗属于五言古诗,可以收录在《古诗源》中。故选A。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观雨(宋)陈与义山客龙钟不解耕,开轩危坐看阴晴。前江后岭通云气,万壑千林送雨声。海压竹枝低复举,风吹山角晦还明。不嫌屋漏无干处,正要群龙洗甲兵。【注】本诗作于建炎四年(1130)夏,这一年春天,金兵进逼长沙,守帅向子諲组织了有效的防御,形势略有好转;而作者从汴京陷落后,一路流离,此刻正在湖南邵阳。12.按体裁分类选诗,可以与本诗编辑在一起的一项()A.《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 B.杨万里《插秧歌》C.杜甫《登高》 D.柳永《望海潮》【答案】12.C【解析】【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掌握文化常识的能力。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在近体诗篇中句数、字数、押韵都有严格的要求,讲究平仄对仗。绝句为4句,律诗是4联8句,偶句押韵,首句可押韵也可不押韵。律诗中间两联要求对仗工整。体裁上,本诗属于七言律诗。A.属于汉乐府。B.属于七言古体诗。C.属于七言律诗,与本诗相同,可以编辑在一起。D.属于词。故选C。三、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杜甫力疾坐清晓,来时悲早春。转添愁伴客,更觉老随人。红【】桃花嫩,青【】柳叶新。望乡应未已,四海尚风尘。12.根据诗歌的题目判断,本诗可以归类于()A.送别诗 B.咏物诗 C.酬和诗 D.拜谒诗【答案】12.C【解析】【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题材的能力。题目是“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结合“酬”字分析可知,诗人的表丈李都督写了首诗给诗人,诗人便写下本诗来酬答,本诗是酬和诗。故选C。四、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下面小题。_______(宋)王琪江南月,清夜满西楼。云叶开时冰吐鉴,浪花深处玉沉钩。圆缺几时休。星汉迥,风露入新秋。丹桂不知摇落恨,素娥应信别离愁。天上共悠悠。12.以下诗词选集中,可能收录这首词的一项是()A.《词余精选》B.《古诗源》C.《宋人中调选粹》D.《长短句百首》【答案】12.D【解析】【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从诗歌的形式来看,这是一首“词”。A.“词余”指的是“曲”;B.“古诗”指的是“诗”;C.“中调”是指59字到90字,而这首词是54字,属于“小令”;D.“长短句”是词的别称。故选D。五、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下面小题。(一)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九月九日(唐)崔善为①九日重阳节,三秋季月残。菊花催晚气,萸房②辟早寒。霜浓鹰击远,雾重雁飞难。谁忆龙山外,萧条边兴阑。[注]①崔善为:曾任秦州(今甘肃天水)刺史,客死于此。②萸房:这里指茱萸。12.以下古代诗歌选集中,可能收录本诗的一项是()A.《古体诗选粹》B.《乐府诗集》C.《唐宋格律诗选》D.《唐人绝句选》【答案】12.C【解析】【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常识的能力。C.律诗通常每首八句,每二句成一联,计四联,中间两联对仗,律诗还要求全首通押一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作者崔善为是唐代诗人,此诗共八句,颔联和颈联对仗,二四六八句押“an”韵,据此可推断可选入《唐宋格律诗选》。故选C。(二)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湘夫人祠①杜甫肃肃湘妃庙,空墙碧水春。虫书玉佩藓,燕舞翠帷尘。晚泊登汀树,微馨②借渚蘋。苍梧恨不尽,染泪在丛筠③。【注】①湘夫人祠:传说中,舜南巡不返,葬于苍梧。舜之二妃娥皇、女英南下追思,溺湘水而死,后人立湘夫人祠(又名湘妃庙)以祀。这首诗约作于唐代宗大历四年(公元769年)春。②馨:香。③筠:竹。12.下列可能收录这首诗的一项是()A.《五言古诗选》B.《五言律诗选》C.《五言排律选》D.《五言绝句选》【答案】12.B【解析】【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掌握文学常识的能力。从广义上来说,绝句、律诗、排律这些讲求格律的诗体是近体诗,除此外的古风、乐府诗等均属于古体诗。近体诗一般是五言和七言,而古体诗则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等。本诗讲究对偶、平仄、对仗等,不是古体诗,排除A。绝句是四句,本诗有八句,排除D。排律指长篇的律诗,是按照一般律诗的格式加以铺排延长而成,故称排律,又叫长律。每首至少十句,多则有至百韵者。除首尾两联外,中间各联都须对仗。亦可隔句相对,称为扇对。此诗只有八句,是典型的五言律诗,排除C。故选B。(三)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短歌行赠王郎①司直王郎酒酣拔剑斫地歌莫哀!我能拔尔抑塞磊落之奇才。豫樟②翻风白日动,鲸鱼跋浪沧溟开。且脱佩剑休徘徊。西得诸侯棹锦水,欲向何门趿珠履?仲宣楼头春色深,青眼高歌望吾子。眼中之人吾老矣!【注】①王郎曾为司直,今不得志,欲西上成都谒当事,求一职。王郎别公往成都,公于其临行时,作此以劝之。②豫樟:豫、樟。两种高大的乔木名。12.以下古诗选集中,最有可能收录本诗一首是()A.《古诗源》 B.《古诗菁华》 C.《随园诗选》 D.《近体诗集》【答案】12.B【解析】【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学常识的掌握能力。A.《古诗源》是清人沈德潜所编的一部唐以前的历代诗歌选集。本首诗的作者是杜甫,属于唐代诗人。故《古诗源》不可能收录该诗。C.《随园诗选》是选编的袁枚的诗歌,不可能出现杜甫的诗歌,故《随园诗选》不可能收录该诗。D.《近体诗集》所选的应是近体诗,而本诗属于歌行体,属于古风范畴,故《近体诗集》不可能收录该诗。故选B。(四)阅读下面作品,完成各题。【甲】_________·秋声(宋)蒋捷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一片秋声。豆雨声来,中间夹带风声。疏疏二十五点,丽谯门、不锁更声。故人远,问谁摇玉佩,檐底铃声。彩角声吹月堕,渐连营马动,四起笳①声。闪烁邻灯,灯前尚有砧声。知他诉愁到晓,碎哝哝、多少蛩声。诉未了,把一半、分与雁声。【乙】秋夜(宋)陈与义中庭淡月照三更,白露洗空河汉明。莫遣西风吹叶尽,却愁无处著秋声。[注]①笳:胡笳,我国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乐器,形似笛子。12.下列词牌名适用于甲词的是()A.永遇乐 B.念奴娇 C.声声慢 D.沁园春【答案】12.C【解析】【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词牌名是词的一种制式曲调的名称,一种词牌有固定的格式与声律,故可根据所学的词来判断。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前句“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与“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一片秋声”句式不一致。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前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与“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一片秋声”句式不一致。如《声声慢·寻寻觅觅》,前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与“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一片秋声”句式一致。如《沁园春•长沙》,前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与“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一片秋声”句式不一致。故用“声声慢”。故选C。(五)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虞美人·宜州见梅作[北宋]黄庭坚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夜阑风细得香迟,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玉台弄粉①花应妒,飘到眉心住。平生个里②愿杯深,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注】①玉台弄粉:代指正在对镜梳妆的美女。②个里:其中。③去国十年:黄庭坚于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年)贬谪责州,至徽宗崇宁三年(1104年),又被进一步追责,押送至宜州(今广西宜山县)管制,故云“去国十年”。12.从题材和体裁看,下列对本词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咏物、慢词 B.抒怀、小令 C.咏物、小令 D.抒怀、慢词【答案】12.B【解析】【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题材和体裁的能力。词按字数的多少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则为长调。这首词是56个字,所以是小令,排除AD。本词上片写梅花,写得亲切婉媚,下片抒感慨,则颓然悲壮,在人与花的对照中,依然可见作者那正直不屈的人格。是抒怀之作,排除C。故选B。(六)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水调歌头①(宋)叶梦得九月望日,与客飞射西园,余偶病不能射。客较胜相先。将领岳德,弓强二石五斗,连发三中的,观者尽惊,因作此词示坐客。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寒声隐地初听,中夜入梧桐。起瞰高城回望,寥落关河千里,一醉与君同。叠鼓闹清晓,飞骑引雕弓。岁将晚,客争笑,问衰翁:平生豪气安在?走马为谁雄?何似当筵虎士,挥手弦声响处,双雁落遥空。老矣真堪愧,回首望云中②。[注]①本词大约作于绍兴八年(1138),作者再次知建康府时期。当时,北方大片国土为金兵所据,建康成为扼江守险,支援北伐军需的重镇。②云中,指云中郡,为汉代边防重镇,李广曾在此抗击匈奴,建功立业。11.小序中的“望日”指的是___________。【答案】11.农历每月十五日【解析】【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望日”,指月亮圆的那一天。通常指农历小月十五,大月十六。指九月十五日。(七)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汴河怀古尽道隋亡为此河①,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②,共禹论功不较多。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③,铜雀春深锁二乔④。【注】①从开封通到扬州的运河。②乘坐宫殿般大船南巡。③如果周郎没有东风之便。④二乔:指孙权夫人大乔和周瑜夫人小乔。12.从内容和形式上看,甲乙两首诗产生的时代是()。A.秦汉 B.三国 C.魏晋 D.唐【答案】12.D【解析】【12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依据“汴河怀古”中的“波”和“多”所押的韵一致,以及“赤壁”中的“朝”和“乔”所押的韵一致,由此可知,这两首诗属于绝句,是格律诗的一种,而格律诗是唐代以后才有的;另外,依据“汴河怀古”中的“尽道隋亡”可知,这首诗应在隋朝以后,依据“赤壁”中“周郎”“二乔”等内容可知,这首诗应写于三国以后。综合以上分析,这两首诗应产生于唐朝。故选D。(八)阅读下面两文,完成各题。千秋岁宋·秦观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忆昔西池①会。鹓鹭同飞盖②。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千秋岁③宋·黄庭坚苑边花外。记得同朝退。飞骑轧,鸣珂④碎。齐歌云绕扇,赵舞风回带。严鼓断,杯盘狼藉犹相对。洒泪谁能会。醉卧藤阴盖。人已去,词空在。兔园⑤高宴悄,虎观英游⑥改。重感慨,波涛万贯珠沈海。[注]①西池:作者与诸同僚聚会之地。②鹓鹭同飞盖:指作者和同僚一同乘坐着车辆飞驰于大道。③这是黄庭坚被贬宜州,经过衡阳时,追和秦观遗作《千秋岁》的作品。④鸣珂:显贵者所乘的马以玉为饰,行则作响。⑤兔园:汉梁孝王园,指代朝廷。⑥虎观英游:虎观,泛指宫廷中讲学处。英游,英俊之辈,才智杰出的人物。12.根据两首词字数的多少,可以判断这两首词都是()A.长调 B.中调 C.小令 D.双调【答案】12.B【解析】【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词按照字数大致可分为三类:小令、中调、长调。58字以内为小令,59字至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这两首词都是71字,因此属于中调。故选B。(九)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祭常山回小猎(宋)苏轼青盖前头点皂旗,黄茅冈下出长围。弄风骄马跑空立,趁兔苍鹰掠地飞。回望白云生翠巘①,归来红叶满征衣。圣明若用西凉簿②,白羽犹能效一挥。注:①巘:大山上的小山。②西凉簿:谢艾,西凉名将,儒生出身,曾任主簿。12.本诗对仗的联数是()A.一联 B.两联 C.三联 D.四联【答案】12.C【解析】【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结构特点的能力。《祭常山回小猎》前三联对仗。首联“青盖前头点皂旗,黄茅冈下出长围”,“青盖前头”“黄茅冈下”都是地点,都是偏正结构,且色彩对仗;“点皂旗”“出长围”都是动宾结构,也构成对仗;颔联“弄风骄马跑空立,趁兔苍鹰掠地飞”,“弄风骄马”“趁兔苍鹰”都是偏正结构,“跑空立”“掠地飞”也是偏正结构,构成对仗;颈联“回望白云生翠巘,归来红叶满征衣”,“回望”“归来”都是动词,“白云生翠巘”“红叶满征衣”同为主谓宾结构,也构成对仗;而尾联“西凉簿”为官名,是名词;而“效一挥”是动词,指挥三军之意,不是对仗。故选C。(十)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次汤碧山①清溪(元)许有壬木落霜清,水底见、金陵城郭。都莫问、南朝兴废,人生哀乐。载酒时时寻伴侣,倚阑处处皆楼阁。对溪云、试放醉时狂,浑如昨。沙洲外,轻鸥落。风帘下,扁舟泊。更寒波摇漾,绿蓑青箬。为向九原江总②道,繁华何似今凉薄。怕素衣、京洛染缁尘,从新濯。【注】①汤碧山,作者的友人,做了一首写清溪的词,作者这首词是和作。②九原江总:九原,春秋时晋卿大夫的墓地,后泛称墓地。江总,南朝人,陈时任尚书令,受到陈后主宠幸,不持政务。13.这首词的词牌名是()A.满江红 B.踏莎行 C.水龙吟 D.雨霖铃【答案】13.A【解析】【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掌握词相关知识的能力。本题可以结合我们学过的词如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中句式的特点排除BCD。当然如果学生对岳飞的《满江红》熟悉的话也可以直接锁定答案。故选A。(十一)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____________》(清)张惠言今日非昨日,明日复何如?朅来①真悔何事,不读十年书。为问东风吹老,几度枫江兰径,千里转平芜?寂寞斜阳外,渺渺正愁予!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