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同步训练)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湘教版-2024-2025学年_第1页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同步训练)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湘教版-2024-2025学年_第2页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同步训练)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湘教版-2024-2025学年_第3页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同步训练)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湘教版-2024-2025学年_第4页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同步训练)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湘教版-2024-2025学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哪项不属于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A、全球气候变化B、生物多样性减少C、水资源短缺D、核能利用不当2、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A、工业排放B、森林砍伐C、人口增长D、火山喷发3、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最直接后果是()A.地震和火山活动频繁B.陆地面积缩小C.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D.水资源分布更加均匀4、下列哪种行为有助于减缓水土流失()A.大规模开垦荒地B.植树造林C.增加建筑用地D.加大工业生产量5、题干: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全球性的环境问题?A、空气污染B、水资源短缺C、酸雨D、生物多样性丧失6、题干:以下关于“臭氧层破坏”的环境后果描述,不正确的是:A、紫外线辐射增强,增加皮肤癌发病率B、破坏农业生产,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C、导致全球气候变暖D、影响地球水循环7、下列哪项不属于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环境问题?A、海平面上升B、冰川融化C、臭氧层破坏D、酸雨形成8、以下哪项措施有助于缓解土壤侵蚀问题?A、过度开垦耕地B、植树造林C、过度放牧D、大量使用化肥9、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主要是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其中最主要的是:A、氧气(O₂)含量增加B、二氧化碳(CO₂)含量增加C、氮气(N₂)含量增加D、水蒸气(H₂O)含量增加10、以下哪种环境问题与过度抽取地下水有关?A、水土流失B、土壤盐碱化C、地面沉降D、洪涝灾害11、在分析城市环境问题时,以下哪项不属于城市内部生态平衡破坏的原因?()A.交通拥堵导致空气质量下降B.城市绿化不足,水域污染严重C.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不当,浪费资源D.城市居民对环境保护意识薄弱12、长江中下游地区因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河床抬高、流域生态环境恶化。以下哪种措施不属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A.退耕还林还草B.河道整治和建设水库C.发展节水农业D.大规模围湖造田13、以下哪种环境问题不是由人类活动直接导致的?A.森林砍伐B.水污染C.气候变化D.食品安全14、关于酸雨的描述,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酸雨是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与水蒸气反应生成的酸性物质造成的。B.酸雨会对土壤、水体和植物造成危害。C.酸雨的pH值通常小于5.6。D.酸雨是由于太阳辐射引起的。15、下列环境问题中,主要由于人为原因导致的是()A、土地荒漠化B、湿地萎缩C、气候变暖D、生物多样性减少16、关于全球气候变暖,以下哪个说法是错误的?()A、是由温室气体增加导致的B、会引起极端天气事件增多C、直接减少了生物多样性的丧失D、可能导致海平面上升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题目】以下是我国部分地区近年来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请分别说明其具体表现和产生的原因。1.hotline区域:华北地区2.duo-xing区域:长江流域3.ce-lan区域:东北地区第二题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频繁出现沙尘暴天气,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材料二:为治理沙尘暴,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植被建设、控制工业污染、推广节能减排技术等。问题:请结合材料,分析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暴频发的原因,并说明我国为治理沙尘暴所采取的措施及其成效。第三题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某地区处于经济较发达的区域,但由于上游河流污染严重,使得该地区水污染问题变得突出。河流污染导致了渔业资源的减少和本地水质的下降。针对该地区面临的水污染问题,政府已经采取了治理措施,包括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等。但是,要彻底消除水污染问题,还需要进一步从源头污染控制入手,减少工业废水排放,同时加强公众环保意识,减少生活污水排放。(1)简述河流污染对渔业资源和水质的影响。(2)分析该地区在污水治理方面可以采取的措施。(3)针对该地区水污染问题,提出你的改进建议。(1)河流污染对渔业资源和水质的影响:(2)该地区在污水治理方面可以采取的措施:(3)针对该地区水污染问题的改进建议:《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同步训练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哪项不属于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A、全球气候变化B、生物多样性减少C、水资源短缺D、核能利用不当答案:D解析:核能利用不当虽然是一个重要的安全问题,但通常不被归类为主要环境问题。主要环境问题通常指的是那些对地球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有广泛影响的问题,如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和水资源短缺等。因此,D选项是正确答案。2、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A、工业排放B、森林砍伐C、人口增长D、火山喷发答案:D解析:火山喷发虽然会导致短期内大气中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增加,从而对气候产生一定影响,但它不是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尤其是工业排放、森林砍伐和人口增长等因素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因此,D选项是正确答案。3、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最直接后果是()A.地震和火山活动频繁B.陆地面积缩小C.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D.水资源分布更加均匀答案:C解析: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地和高山地区的冰川融化,进而引起海平面上升,这是全球气候变暖最直接的后果之一。地震和火山活动频繁与气候变暖无直接关系,陆地面积的缩小也不是直接由气候变暖引起的,而水资源分布更加均匀恰恰相反,气候变化可能会导致某些地区更干燥,水资源更加缺乏。4、下列哪种行为有助于减缓水土流失()A.大规模开垦荒地B.植树造林C.增加建筑用地D.加大工业生产量答案:B解析:植树造林可以增加植被覆盖率,有助于固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大规模开垦荒地会恶化水土保持状况,增加水土流失的风险;增加建筑用地同样会导致地表植被减少,导致水土流失;加大工业生产量不仅不会帮助预防水土流失,反而可能增加污染物排放,加剧环境问题。5、题干: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全球性的环境问题?A、空气污染B、水资源短缺C、酸雨D、生物多样性丧失答案:A解析:空气污染是一个局部或大范围的区域性环境问题,而不是全球性的。全球性的环境问题通常指的是那些影响全球环境质量,如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酸雨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因此,选项A不属于全球性的环境问题。6、题干:以下关于“臭氧层破坏”的环境后果描述,不正确的是:A、紫外线辐射增强,增加皮肤癌发病率B、破坏农业生产,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C、导致全球气候变暖D、影响地球水循环答案:C解析:臭氧层破坏的主要环境后果包括紫外线辐射增强,增加皮肤癌和眼睛疾病的风险;破坏农业生产,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影响地球水循环等。然而,臭氧层破坏并不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由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因此,选项C描述不正确。7、下列哪项不属于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环境问题?A、海平面上升B、冰川融化C、臭氧层破坏D、酸雨形成答案:C解析: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环境问题主要包括海平面上升、冰川融化等。臭氧层破坏是由氯氟烃(CFCs)等化学物质引起的,而酸雨形成是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硫(SO2)和氮氧化物(NOx)等污染物与水汽结合形成的酸性降水。因此,臭氧层破坏不属于全球气候变化直接导致的环境问题。选项C正确。8、以下哪项措施有助于缓解土壤侵蚀问题?A、过度开垦耕地B、植树造林C、过度放牧D、大量使用化肥答案:B解析:植树造林有助于缓解土壤侵蚀问题。树木的根系可以固定土壤,减少水土流失,同时落叶和枯枝腐化后能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而过度开垦耕地、过度放牧和大量使用化肥都会破坏土壤结构,加剧土壤侵蚀。因此,选项B是正确答案。9、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主要是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其中最主要的是:A、氧气(O₂)含量增加B、二氧化碳(CO₂)含量增加C、氮气(N₂)含量增加D、水蒸气(H₂O)含量增加答案:B解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温室气体的增加,其中二氧化碳(CO₂)是全球温室气体中占比最大的一部分,其含量的增加对气候变暖的影响最为显著。10、以下哪种环境问题与过度抽取地下水有关?A、水土流失B、土壤盐碱化C、地面沉降D、洪涝灾害答案:C解析:过度抽取地下水会使得地下水位下降,导致地面支撑力减弱,进而产生地面沉降。其他选项虽然也是环境问题,但与题干中的“过度抽取地下水”这一具体原因无关。11、在分析城市环境问题时,以下哪项不属于城市内部生态平衡破坏的原因?()A.交通拥堵导致空气质量下降B.城市绿化不足,水域污染严重C.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不当,浪费资源D.城市居民对环境保护意识薄弱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内部生态平衡破坏的原因。选项A提到的交通拥堵导致空气质量下降,是属于城市环境问题,但不是生态平衡破坏的直接原因,因此选A。其他选项B、C、D均与城市内部生态平衡的破坏有关,故排除。12、长江中下游地区因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河床抬高、流域生态环境恶化。以下哪种措施不属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A.退耕还林还草B.河道整治和建设水库C.发展节水农业D.大规模围湖造田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长江中下游地区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选项A、B、C都是有效的治理措施,可减缓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选项D大规模围湖造田,则会加剧河道的泥沙淤积,恶化生态环境,因此不属于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综上,选D。13、以下哪种环境问题不是由人类活动直接导致的?A.森林砍伐B.水污染C.气候变化D.食品安全答案:D解析:森林砍伐、水污染和气候变化都是由于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导致的。而食品安全问题主要是指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销售和消费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与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问题不同。因此,选项D是正确答案。14、关于酸雨的描述,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酸雨是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与水蒸气反应生成的酸性物质造成的。B.酸雨会对土壤、水体和植物造成危害。C.酸雨的pH值通常小于5.6。D.酸雨是由于太阳辐射引起的。答案:D解析:酸雨是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与水蒸气反应生成的酸性物质造成的,这会导致雨水的pH值降低,通常小于5.6。酸雨会对土壤、水体和植物造成危害,影响生态环境。而太阳辐射并不是导致酸雨的主要原因。因此,选项D是错误的描述。15、下列环境问题中,主要由于人为原因导致的是()A、土地荒漠化B、湿地萎缩C、气候变暖D、生物多样性减少答案:D解析:生物多样性减少主要是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污染、外来物种入侵等多种人为因素导致的。A项中的土地荒漠化虽然有自然因素,但主要还是人为因素导致;B项中的湿地萎缩也涉及人为排干和污染;C项中的气候变暖虽由多种因素引起,但主要是由于大量温室气体排放等人为行为所致。16、关于全球气候变暖,以下哪个说法是错误的?()A、是由温室气体增加导致的B、会引起极端天气事件增多C、直接减少了生物多样性的丧失D、可能导致海平面上升答案:C解析:全球气候变暖是指由于温室气体增加导致的平均气温上升现象,随之带来极端天气事件增多和海平面上升等问题。但直接减少生物多样性丧失的说法不准确,因为气候变暖可能导致物种灭绝或生态平衡破坏,从而间接影响生物多样性,并不会直接增加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题目】以下是我国部分地区近年来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请分别说明其具体表现和产生的原因。1.hotline区域:华北地区2.duo-xing区域:长江流域3.ce-lan区域:东北地区答案:1.华北地区hotline(京津唐地区)具体表现:冬季供暖期间,由于燃煤量的增加,导致严重的大气污染,形成“雾霾”天气。产生原因:该地区冬季供暖需求量大,大量燃煤取暖,导致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升高。同时,该地区工业集中,排放的工业废气也是导致雾霾的重要原因。2.长江流域duo-xing(洪涝灾害)具体表现:夏季降雨量大,长江流域发生洪涝灾害,导致下游地区受灾严重。产生原因:长江流域降水集中,且建设项目增多、植被破坏严重导致土壤保水能力下降,从而造成洪水流速加快、流量增大,易引发洪涝灾害。3.东北地区ce-lan(土壤污染)具体表现:由于工业化进程加快,部分地区产生土壤污染,影响农作物生长和农产品质量。产生原因:东北地区工业密集,一些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排放到土壤中,导致土壤重金属含量超标。同时,农业过量使用化肥、农药,以及生活污水直排等也会导致土壤污染。解析:该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我国不同地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的认识,要求考生了解各环境问题的具体表现和产生原因。通过对各个环境的分析,可以加深对环境问题的理解,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解答时需要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确保答案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第二题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频繁出现沙尘暴天气,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材料二:为治理沙尘暴,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植被建设、控制工业污染、推广节能减排技术等。问题:请结合材料,分析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暴频发的原因,并说明我国为治理沙尘暴所采取的措施及其成效。答案:原因:1.植被破坏: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等人类活动导致北方地区植被覆盖率下降,地表裸露,风力作用下容易产生沙尘。2.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增多,北方地区干旱少雨,风力增大,有利于沙尘暴的形成。3.工业污染:北方地区工业集中,大气污染严重,不利于大气对沙尘的吸附,使得沙尘更容易被吹散。措施及其成效:1.加强植被建设:通过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等措施,增加植被覆盖率,减少沙尘源。2.控制工业污染:加强工业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的治理,减少大气污染。3.推广节能减排技术:鼓励使用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成效:通过上述措施,我国北方地区的沙尘暴频发情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植被覆盖率的提高减少了沙尘源,工业污染控制减轻了大气污染,节能减排技术的推广有助于改善气候环境,从而降低了沙尘暴的发生概率。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暴频发原因及治理措施的理解。解答时,首先要分析沙尘暴频发的原因,包括植被破坏、气候变化和工业污染等。其次,要说明我国为治理沙尘暴所采取的措施,如加强植被建设、控制工业污染、推广节能减排技术等。最后,要评价这些措施的效果,即沙尘暴频发情况的缓解程度。在解答时,要注意结合材料,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进行阐述。第三题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某地区处于经济较发达的区域,但由于上游河流污染严重,使得该地区水污染问题变得突出。河流污染导致了渔业资源的减少和本地水质的下降。针对该地区面临的水污染问题,政府已经采取了治理措施,包括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等。但是,要彻底消除水污染问题,还需要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