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语文名著阅读•评价、感悟作品文化价值
1.经典阅读。
《四世同堂》是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一部文化批判巨著,他审视了北平人在异族侵略者的统
治下所呈现的精神风貌。其中有对国民性的深刻批判,也有民族精神民族气节的歌颂。请结
合小说内容,谈一谈你对《四世同堂》所审视的国民性或民族精神民族气节某个方面的理解,
不少于100字。
2.《乡土中国》是一本怎样的书?我们今天阅读这本书的价值何在?
3.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①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篇》
②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篇》
请概括上述两则材料中孔子所讲述的道理,并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的认识与思考。
4.西汉刘向《说苑》中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阿Q生活的时代、社会环境已
经一去不复返,但“精神胜利法”依然存在,甚至在今天成为了一些人选择“躺平”、不去努力
奋斗、不再渴望成功的借口。请结合你阅读过的《阿Q正传》,从“精神胜利法”的实质出发,
谈谈你对这种心态的看法,100字左右。
5.《红楼梦》中最能打动你的场景是哪一个?请概述并至少说明两条理由,不超过80个字。
(不可选用本份试卷中出现的材料)
6.用沈从文自己的话说,他的理想是要表现“优美、健度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牛.形式”,“为
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对“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说明不•恰•当♦
的一项是()
A.作者描绘的“边城”,是理想的世外桃源式的地方。他的理想就是像陶渊明一样过那种隐
逸的生活。
B.作者描写的湘西,自然风光秀丽、民风淳朴,人们不分等级、不谈功利,人与人之间以
诚相待,相互友爱。
C.外公对孙女的爱、翠翠对傩送纯真的爱、天保兄弟希翠翠真挚的爱以及兄弟间诚挚的手
足之爱……这些都代表着未受污染的农业文明的传统美德。
D.功城保留着古老的风俗习惯,如端午赛龙舟、自由下水捉鸭子等,带有官民同乐的意味.
具有风俗美。
7.阅读《红楼梦》第二十一回选段,回答问题。
谁知凤姐之女大姐病了,正乱着请大夫来诊脉。大夫便说:“替夫人奶奶们道喜,姐儿
发热是见喜了,并非别病。”王夫人凤姐听了,忙造人问:“可好不好?”大夫回道:“病
虽险,却顺,倒还不妨。预备桑虫猪尾要紧。”王熙凤听了,登时忙将起来:一面打扫房屋
供奉痘疹娘娘,一面传与家人忌煎炒等物,一面命平儿打点铺盖衣服与贾琏隔房,一面又拿
大红尺头与奶子丫头亲近人等裁衣。外面又打打净室,款留两个医生,轮流斟酌诊脉下药,
十二日不放家去。
在文中那些处置措施中,哪些地方恰好符合了现代科学防疫知识?请简要概括。
8.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要阅读经典》这部关于经典文学作品的论文集中,对“经
典”做出了多个定义:
①经典是这样的书籍,它给予已经阅读过或钟爱它们的人们以一种如获珍宝的体会;同
时对于保留机会等到阅读的最佳时机来临的读者而言,及典所蕴含的丰富体会也丝毫不减:
②经典就是你常常听人们说“我正在重读……的那些书,而决不是“我正在读……的那
些书:
③经典之书,对其读者所述,永无止尽。
你在阅读《乡土中国》《纥楼梦》时,对这两部经典作品是否也有卡尔维诺阅读经典时的某
种感受?请结合任意一部作品的具体内容说说,你在阅读经典时的丰富感受。(不少于200
字)
9.你所在班级组织读书心得交流会,指定《论语》《乡土中国》《红楼梦》《阿Q正传》《边
城》《复活》《老人与海》作为推荐书口。你会选择哪部书或哪几部书中的经典语言、精彩片
断、代表人物等与大家交流呢?请写出交流发言提纲。要求100字左右。
10.鲁迅说:“《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才
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作为学生的你,从《红楼梦》中“看见”了什么?
请简要阐述你的理由。要求:观点鲜明、内容符合原著,100字左右。
11.高中阶段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构建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在学习过程中,同
学们形成了一些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阅读鉴赏能力得以提升,良好的读书习惯正在形成。
请以《乡土中国》为例,用120〜150字,谈谈你获得了哪些读通、读懂一部学术著作的方
法(至少写出三条);或以《红楼梦》为例,用120〜150字,谈谈你获得了哪些阅读鉴赏长
篇小说的方法(至少写出三条)。
12.巴尔扎克说:“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请从思想角度切入谈谈《红楼梦》是如
何印证这一观点的。要求:1.观点明确,言之有据:2.不超过120字。
13.阅读下面《论语》中的语句,根据要求,完成试题。
(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
已。(《论语・学而》)
(2)子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概括上面三则材料中蕴涵的“学习方法”,并选择其中一种方法谈谈自己的理解。(50字左右)
14.《乡土中国》是当代社会学家费孝通著述的•部研究中国农村的作品,请你谈谈通读《乡
土中国》后的主要收获。要求符合作品内容,表述条理清晰,字数不少于80字。
15.刘姥姥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不吝笔墨塑造的一位乡下老太太形象。第四十回写行酒
令时,别人的行酒令颇有文采,而刘姥姥的行酒令是“花儿落了结个大倭瓜“,惹得众人捧腹。
有人认为刘姥姥不识字没文化很正常:有人认为她虽然不识字,但她也不愚。你认同哪种观
点?请结合《乡土中国》中的相关内容加以阐释。
16.阅读名著能使我们获得人生的启示,请结合《论语》中的有关语句,谈谈你从中获得人
生的启示。要求:中心明确,条理清晰。不超过150个字。
17.理解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赤。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复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论语・为政》)
如何做到“孝”?请结合上面的选文,谈谈你的理解。
18.《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阅读时不要把各章节割裂开,而要把《论语》当作整本书
来读。请谈谈下面这两句共同体现出了怎样的主张,并举例说说这一主张对于我们的生活、
学习、人际交往有何作用。
子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日:“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9.学术著作往往会提出些重要的概念,然后从理论上进行阐释,因此围绕核心概念进行梳
理整合是阅读《乡•士中国》的重要一环。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提出了“差序格局”“礼
治与法治”等重要概念,请从这两个概念中任选其一,并结合书中的相关内容评价下面的事
例。不少于150字。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打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
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
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小陈举报父亲之事,盗得众多网友点赞,也
引发一些质疑。
20.仁,是《论语》中反复强调的方面。请结合《论语》中的具体语句,选择一个角度,谈
一谈你对“仁''的理解和认,只。
参考例句:
①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
②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成?”
(《颜渊》)
③子曰:“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
21.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论语・学吊》)
请你结合下列两则论语,淡谈你对"贫而乐的理解。
①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论语・里仁》)
②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行》)
22.《论语》云: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孟子》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作
为新时代的青年,你对孔孟阐述的思想有什么样的思考和感悟?请从《红楼梦》或《老人与
海》中选择一个人物结合故事情节阐述感悟,100字左右。
23.《老人与海》塑造了一个历经千辛却最终带回了一副大马林鱼骨架的“硬汉形象”。王小
波说:”《老人与海》写的是一个渔夫,但却揭示了人类共同的命运。”也有人说,如果海明
威让主人公圣地亚哥把大马林鱼完好无损拖I可来,不也是能体现其“硬汉”精神吗?对此,你
是否同意?
24.阅读下面《论语》的文字,回答问题。
是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
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综合以上材料,你如何理解孔子的“欲与之言'’这一行为?并联系实际,谈谈孔子这种态度的
现实意义。
25.《论语》中有如下语句: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聪明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惧怕,这都好理解。但为什么“仁德的人就不会忧虑”呢?请联
系社会生活来阐释为何“仁者不忧”?
26.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
子!”
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
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论语・宪问篇》)
材料二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论语・宪问篇》)
两则材料中孔子的言行似有矛盾,请谈谈你的理解°
27.一部好的作品,结尾往往给读者留有极大思考和启迪的空间。请从《复活》《大卫・科波
菲尔》两部作品中任选一部,对其结尾做简要说明和点评,100字左右。
28.阅读表格,在空格处填写作者和书名,并在三部作品的开头中任选一个(标出序号),
写一段点评,不少于50字。
作者书名开头
海明①他是个独自在湾流中一条小船上钓鱼的老人,至今已去了84天,一
威条鱼也没逮住。
《局外②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昨天,我不知道。我收到养老院的一封电报,
加缪
人》说:“母死。明日葬。专此通知。”这说明不了什么。可能是昨天死的。
《傲慢与③凡是有财产的单身汉,必定需要娶位太太,这已经成为一条举世公认
偏见》的真理。
开头
点评
29.阅读下面的材料,简要回答问题。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
乎?”
(《论语•学行》)
②子日:“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学吊》)
问题:①的末句与②都在强调一个观点,请加以归纳,并对此说说你的看法。
30.阅读《血缘和地缘》《名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思考问题:随着城市化的发展,
特别是城乡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城市与农村的差距也逐渐在缩小,乡土性也逐渐淡化了,“乡
土”观念日渐式微,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你对振兴乡村,有哪些好的建议?请分享出
来。
31.简述《悲惨世界》中芳汀的悲惨遭遇,这些遭遇在向我们揭露什么?
32.名著阅读。
根据《傅雷家书》,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傅雷要傅聪保持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鼓励他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
术家”。
B.《傅雷家信》是傅雷一家人之间的书信来往集合,主要篇幅在讲傅雷与其子傅脆的书信对
话。
C.该书以优美的文字和曲折的情节,引人入胜,感人至深,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D.该书展露了傅雷文学艺术的造诣、为人处事的修养、国家民族的情怀,这些是傅雷人格
魅力的折射。
(2)有人说,《傅雷家书》旦有很多“教育秘籍”,值得天下父母学习借鉴;也有人说,傅聪的
成功只是傅雷教育的个案,没有普遍意义。你支持谁的观点?请根据你对书信内容的理解,
谈谈理由。
33.在《乡土本色》一文中,乡土社会是一个“熟悉”的社会,在这个“熟悉”的社会里人与人
之间的关系具有怎样的特点?你认为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联依然如此吗?
34.《论语》当中还有不少为人处世的格言警句,极富哲理性和启发性。比如“益者三友,损
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请结合生活,谈
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5.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理想的书籍,是智慈的钥匙。”请结合《红楼梦》《老
人与海》《边城》《三国演义》中任何一部书,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100字左右)
36.作者认为,由血缘结合向地缘结合的转变,是从乡土向现代转变的重要表现。但是今天,
来到大城市的民工会自然地按地域进行结合,这样的地缘结合究竟是“乡土”的还是“现代”
的?你如何解释?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题目,
子曰"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
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论语・述而》
子日:“见利思义。”《论语・宪问》
子日:“放于利而行,多怨。”《论语・里仁》
子曰:“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论语・宪问》
子曰:“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论语・微子篇》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
语・述而》
37.根据材料概括孔子的义利观。
38.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孔子的义利观有什么现实意义?
39.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子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
语-为政》)
哀公问日:“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日:“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
服。”(《论语・为政》)
子日:“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论
语-述而》)
综合以上材料,简述选文中提到的“为政”理念包括几方面内容,并就其中一点谈谈对你的启
示
40.阅读下面《论语》的文字,回答问题。
①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②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成成。”(《论语・述而》)
③子曰:“……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论语・里仁》)
④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雍也》)
简要概括孔子心目中的君子有哪些特点?就君子某一方面的特点,结合所学,谈谈你从中得
到的启发。
41.《红楼梦》把中国人最文雅的表达方式一诗、词、曲、赋全吸纳进来,充满了一般小
说达不到的雅趣。请你就奇词曲(或文)中的“雅趣”,从卜.面三个角度中任选其一,谈谈自
己的看法。(150字左右)
(1)表达一下读诗的体会;
(2)叙写一个有关诗趣的故事;
(3)描写一个诗歌中有趣的场景
参考答案:
1.《四世同堂》批判了国民劣根性。北平市民在八年抗战中惶惑、偷生、苟安,他们在国破
家亡之际觉醒历程缓慢、痛苦而又艰难,而他们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只有深入反思这
种劣根性,才能去掉民族痼疾,轻装上阵,让中华民族浴火重生。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主旨、思想内涵的理解分析能力。
《四世同堂》叙写了我们民族深重的灾难,处处流露出国家残破的刻骨之痛和“笔尖上能滴
出血与泪来的艺术风格,在这里.,对苦难年代中的社会动向的表现是真实的,偷生就是自
取灭亡的思想主题由于小说的标准色彩和抒情气氛而更为突出。小说在抗战大的时代背景下,
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族文化所造成的国民劣根性进行了批判性的反思,而且这种理性的反
思又与作者情感上对•家族伦理的眷恋之情相伴随。《四世同堂》以抗战时期北平一个普通的
小羊圈胡同作为故事展开的具体环境,以几个家庭众多G人物屈辱、悲惨的经历来反映北平
市民在八年抗战中惶惑、榆生、苟安的社会心态,再现他们在国破家亡之际缓慢、痛苦而又
艰难的觉醒历程。
《四世同堂》中有有着家国之爱、民族尊严和人格尊严的群体,他们不是高高在上的大人物,
与社会公认的民族精英也沾不上边,他们只是北平城里为家户衣饭而忙碌的平民,
也许还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但他们热爱自己的国家、自己的北平,他们生于斯长于斯,熟
稔邻长里短,懂得尊长爱幼,古朴厚道,有着朴素的家园之爱,有着做人的尊严,他们遭逢
世变,面对国土沦陷,虽一时不能慷慨赴义,甚至不得不委屈求全,但他们没有丧失自己的
底线,他们不屈从侵略者的淫威,一旦尊严受到了威胁、践踏,他们宁死不屈,甚至奋起反
抗,像小文那样抡起椅子砸向侵略者的头上。他们遭受的痛苦和牺牲,他们流淌的鲜血和眼
泪,他们忍受的鞭打与饥寒,见证着民族的屈辱和苦难,也显示出民族的生存与尊严。对这
个群体,作家怀着无比的痛惜和敬爱之情,书写他们的命运和伤悲,书写自己的家国故园之
爱、人民之思、同胞之情。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四世同堂》是一部建构我们民族精
神与民族气节的力作。
任选以上一方面谈自己的理解即可。理解国民性要落脚在消除劣根性,振奋民族精神;歌颂
民族精神民族气节要结合内容谈继承和弘扬其精神和气节。
2.①《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的一部研究中国基层传统社会——农村的经典著作。书中
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从乡村社区、文化传递、家族制度、道德观念、社会规范、社会变
迁等各方面分析、解剖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构建中国社会特有的乡土伦理体系。
②年轻的人从此阅读之中可以了解到中国基层社会的结构究竟是怎样的,由此而可以抓住事
物的本质,不会为变动不居的社会现象所左右;而年长的人在此阅读之中会感同身受地领会
到中国社会自身的变与不变的辩证。在一种前后、上下以及左右的社会与文化的比较之中,
切实感受到乡土中国其真正的存在价值。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主旨或观点的整体把握能力。
解答此题,一是解答“怎样",一是解答“价值所在首先认识《乡土中国》是一本社会学名
著,作者费孝通。《乡土中国》是由费孝通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乡
村社会学''课程内容辑录而成。收录了《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差序格局》
《系维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别》《礼治秩序》《无讼》《无为政治》《长老统治》《血
缘和地缘》《名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十四篇论文。分别从乡村社区、文化传递、家族
制度、道德观念、权力结构、社会规范、社会变迁等诸多方面深度解剖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结
构及其本色。
在该书中,作者把乡土中国看作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的一种特具体系,支配中
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以中国的事实来说明乡土社会的特性。《乡土中国》提出和论证「'差
序格局”等有中国风格的社会学理论。这本书是进行社区研究的一部比较成熟的著作,代表
了费孝通早期社会学研究生涯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即从实地的社区研究转变为社会结构的
分析。
然后分析其价值所在。此书虽然已经成书近八十年,但仍对当今社会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通过此书,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基层社会的结构及其运行规则,同时,文化具有传承性,现
代中国农村仍然保留有传统乡土社会的痕迹,而书中所提到的一些问题及其解决办法对当今
社会仍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年轻的人从阅读之中可以了解到中国基层社会的结构究竟是怎
样的,由此可以抓住事物的本质,不会为变动不居的社会现象所左右;而年长的人在阅读之
中会感同身受地领会到中国社会自身的变与不变的辩证。在一种前后、上下以及左右的社会
与文化的比较之中,切实感受到乡土中国真正的存在价值。而不同学科的人,只要他们一触
碰中国的研究,只要他们想去探寻中国存在何以可能,还有中国的文明以及文化何以可能,
那所有关于这些问题的询问都会使他们很快地远离自己学科的那些教条和定律。他们会惊讶
地找寻到《乡土中国》这本书的理解线索,从一种看似模糊实则精确,看似随意实则微言大
义,看似简略实则却充满着无限复杂性和可解释性的空间的张力之中,中国意识得到J'一种
突显。
只要你谈论中国,这本书总也是无法真正可以绕过去的。显然,它的价值不仅在于文字上的
通俗易懂且内涵丰富,更为重要的还是它所揭示出来的中国问题,这个问题的提出可以搁置
许多空洞的讨论,成为直观这个世界的•把钥匙。有谁可以否认,数千年的农'业文明所构筑
的中国意识能够真正离开‘乡土”这两个字去获得一种额外的理解呢?当然,乡土并不是中国
的全部,但是对于核心价值的讨论却无法避开对于乡土问题本身的追溯,这恰是《乡土中国》
这本书的又一价值所在,也是我们今天还要不断去重读它的真实理由所在。
3.(1)为政者要严于律己,要治理好国家,必须先端正自己本身,严格要求自己;为政者
要身体力行,凡事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先正己而后才能正人。
(2)正气赋予人格魅力。在上下级管理中,人格魅力起到引领作用。上级做得正,下级自
然产生敬畏之心,就是不去命令也会效仿;相反上级自身不正,下级看在眼里就失去敬畏之
情,即便命令他们去做也不会真正听从。结合当前现实,作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应加
强自我约束、努力自我净化、实现自我完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先正己而后才能正人,
发挥好自身的模范带头作用。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观点主张以及个性化阅读的能力。
首先要理解两段话的意思,“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意思是“自我品行
端正了,即使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会去实行;若自身不端正,即使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不
会服从“。“苟正其身类,干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的意思是“如果自己作风
正派,治理百姓有什么难的呢?如果自己行事不端,怎么让别人行事端正呢?”
然后根据两段话的意思概括出孔子所要讲述的道理。两段材料都是强调为政者要严于律己,
要治理好国家,必须先端正自己本身,严格要求自己。根据材料二“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可以看出,本材料还强调了为政者要身体力行,凡事率先垂范,要先正己,后正人。
结合现实生活谈谈认识与思考时,先要明确自己的认识,两段文字都强调管理者自身行为端
正,一身正气,当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
理者自身不端正,随心所欲,为所欲为,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么,纵然三令五申,被管
理者也不会服从的。再联系社会现实,当前,中共中央把“正衣冠”作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
育实践活动的总要求之一,意在强调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应加强自我约束、努力自我净
化、实现自我完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先正己而后卫人,发挥好自身的模范带头作用。
参考译文:
①孔子说:“自我品行端正了,即使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会去实行;若自身不端正,
即使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不会服从。”
②孔子说:“如果自己作风正派,治理百姓有什么难的呢?如果自己行事不端,怎么让
别人行事端正呢?”
4.“躺平”的心态其实就是不敢正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处F失败者的地位,而是用不渴望成
功来自我陶醉,在虚幻的精神世界之中自我安慰,自欺欺人。这和阿Q的精神胜利法没什
么两样。长此以往,只会让自己远离社会,远离人群,消极一生,老来后悔。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的人物形象、思想内涵理解、分析能力。
首先要确知阿Q的“精神胜利法”。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在现实生活中处于失败者的地位,
但不正视现实,用盲目的刍尊自大、自轻自贱、欺凌弱者等种种“妙法”来自欺自慰,自我陶
醉于虚幻的精神世界之中的自我安慰方法。
再分析“躺平”、不去努力奋斗、不再渴望成功心态与之相似的地方,指出二者的共同点,都
是生活的失败者,都是消极的失败的人生。最后要明确这种心态要不得,贻害无穷,于人于
己于社会都没有益处。
5.宝玉挨打黛玉看他的场景。理由:第一,黛玉违心劝告,宝玉坚定心意,两人语浅情深,
心意相通,让人感动;第二,宝玉坚持己见,绝不改变,凸显小说主旨。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理解名著内容和发表见解的能力。
《红楼梦》中相关场景很多,可以不必拘泥于一定要是经典场景。如元春省亲时,与父母
亲人相见,却仍只能遵循封建等级礼制,对于一般人来说的欢聚时刻,他们却泪流满面:如
氯玉葬花时,自感身世凄凉的悲哀;在怡红院中骄纵任性的晴雯,被赶出园子病死前,喊了
一夜的“娘”,令得宝玉惊讶她竟没一字提及自己;黛玉与宝钗、史湘云交心之谈、联句吟
诗的场景等。总之,根据自己感触最深的场景进行概述,并简要说明理由即可,注意字数不
能超过80字。
6.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的价值、意义的感悟和评价能力。
A.《边城》写以歌求婚、兄弟让婚、外公和翠翠相依之情,这些湘西人生命的形态和人生的
方式,都隐含着对现实生活中古老的美德、价值观失落的痛心,以及对现代文明物欲泛滥的
批判。作者推重湘西人的人生方式,也想以此重建民族的品德和人格。作者的理想并非像陶
渊明•样过那种隐逸的生活,
故选Ao
7.①及时就医;②对密切接触者的衣物进行更换;③“外面又打扫净室”,保持公共卫生;
④“十二日不放家去”,采取必要的隔离手段,避免交叉感染。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名著并联系现实生活进行分析评价概括要点的能力。
由“谁知凤姐之女大姐病了,正乱着请大夫来诊脉。大夫便说:‘替夫人奶奶们道喜,姐儿发
热是见喜了,并非别病。得出答案①亳不耽搁及时就医;
由“王熙凤听了,登时忙将起来:一面打扫房屋供奉痘疹娘娘,一面传与家人忌煎炒等物,
一面命平儿打点铺盖衣服与贾琏隔房,一面又拿大红尺头与奶子丫头亲近人等裁衣”得出答
案②对密切接触者的衣物进行更换:
由“外面又打扫净室,款留两个医生,轮流斟酌诊脉下药''得出答案③“外面乂打扫净室”,保
持公共卫生;
由“十二日不放家去”得出答案④采取必要的隔离手段,避免交叉感染。
8.每次读《红楼》,都为宝玉感叹不已。那《红楼梦》上落定的尘埃,属于一个王朝,一个
以男性为中心的统治集团——贾史王薛,封建正统,争名夺利,媚上欺下。为贾宝玉发一声
感叹,空气急转,将那尘埃掀起,翻转组合成另一种风景,鬼斧神工、天地都运一般,是叛
逆,却是进步。除去面如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的面庞,最是那叛逆思想,“草莽”、“不
孝”的背后是对封建王朝仕宦道路的厌恶一厌恶它的黑暗,厌恶它的争名角利,还有那徇
情枉法、贪赃暴虐的私欲,被逼参加科举考试,中了举人,却仍出家做了和尚,就是最好的
证明。贾宝玉有句名言:“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宝玉见了男人便觉浊臭
逼人我想这所谓的“男人”便是那仕宦之奴吧!但见了女儿便清爽。“女儿"、"清爽''远在何方?
在没有贪婪、败坏的自由天真的大观园内,贾宝玉又抨击“男尊女卑''的封建道德观,尊重、
怜惜,大观园——女儿国,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名著阅读的能力。
题干要求任选《乡土中国》《红楼梦》中的一本,写阅读名著的丰富感受。
首先要明白卡尔维诺关于经典的论述,经典是初读如同重温、重读又好像初读那样特别能引
人共鸣的书。经典是什么时候读都能给人经验,都能让人感到独特,都能让人感到新颖和有
意外收获的书。然后结合具体的名著阐述经典给人带来的感受。
可以先总体表达阅读的感受,再结合名著中具体内容表述带给自己的收获,最后总结,进一
步抒发喜爱之情。比如读《红楼梦》可以让人如醉如痴,心性空灵,诗情画意等,再结合某
几个才女的诗句或经历,谈具体感受,黛玉的灵动脱俗,宝钗的温婉大方,王熙凤的八面玲
珑……《秋窗风雨夕》的丈采,《临江仙》的野心,《聪明累》的悲凉……最后可以简单谈给
自己的人生启迪。成文时注意语言的文采。
9.示例:选择《论语》中“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
谓好学也已“这句话来就当前同学们的学习态度进行发言。同学们不应过于注重物质上的攀
比,要将更多的心思真正用在学习上,要善于向别人请救。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主旨或观点的整体把握能力。
从题干中可知,班级组织读书心得交流会,指定《论语》《乡土中国》《红楼梦》《阿Q正传》
《边城》《复活》《老人与海》作为推荐书目。这就要求学生对以上这些作品的内容及主旨或
观点或人物品性等要熟悉掌握。根据本题提示,“你会选择哪部书或哪几部书中的经典语言、
精彩片断、代表人物等与大家交流“,就是说学生要掌握各作品的经典语言、精彩片断、代
表人物等。
如选《老人与海》则可就老人桑地亚哥勇敢、倔强、不屈不挠的精神进行交流,从他的经典
语句如“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的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人不抱希望
是很傻的”“不过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等都可以指导年轻人不能放弃希望,要勇敢前行才有
美好的未来。
如选《边城》则可重点交流湘西的风土人情或小说中展现的人性美。如描写茶帽风情的一段:
茶帽很美,白河清澈,两岸多山,中翠竹丛立。河边住户自然随意,黄泥墙,甄顶,与周围
环境极其调和。边地风俗厚朴,即便是歌女,也做得很义气,相熟了有钱无钱都无所谓,如
果遇见相爱的,便会全身心地投入。掌水码头的船总顺顺,虽然有钱,却对经过的“破产的
船家、过路的退伍兵士、游学文人”,“莫不尽力帮助工老船夫不收钱,实在推辞不掉,便
会买来烟叶送给渡人,或者买来茶叶泡出茶水供过渡人消暑。这样的风俗人情、自然美景,
才会孕育出翠翠、傩送这样纯美至善的湘西儿女。这样的情节也能让人学会向善,净化心灵。
如选《阿Q正传》,则可重点分析阿Q的精神胜利法,然后分析这个人物带给人的启示。经
典片断如:阿Q在面对强者欺压时懦弱胆小,甚至可以自轻自贱,在被人揪住辫子往端上
撞头的时候,阿Q用“虫冢'来比拟自己。但在面对比他力量弱小的人时,他又摆出了像赵
太爷那样权势滔天的人物姿态,调戏小尼姑,疯狂求爱吴妈,被封建统治剥削的阿Q同样
用封建意识压迫着旧社会女性等。小说深刻的揭露和批判了中国国民的劣根性和人性的病疾,
作者希望“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如联系现实则可得出结论:我们更呼吁正直善良、
乐善好施的人性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少一分距离,多一点亲近;少一分冷漠,多一点问候;
少一分封闭,多一点坦诚;少一分欺诈,多一点诚爱。
10.示例:我从《红楼梦》中“看见”了好学。香菱身为丫头,地位低下,但酷爱诗歌。于是
拜黛玉为师,苦心学习,日思夜想,连做梦都在作诗,宝钗用“呆”"疯"“魔形容她。功夫不
负有心人,香菱的诗歌提高很快,得到众人认可。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名著阅读谈观点、写评论的能力。
题干材料引述鲁迅的一段话,指出一部《红楼梦》,各有各的评论,各有各的看法,意在引
导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对《红楼梦》作出解读,但要注意“从《红楼梦》中,看见‘了什么?”
的要求,符合学生身份,突出学习和阅读收获,并有一定的时代意义,如答到学识对人气质
的影响、家庭关系处理、子女教育等均可以。还要注意内容符合原著。
11.示例1:①借助知识树或思维导图,“宏观”把握名著内容。可让学生设计一棵大树,在
大树上绘出自己对14篇的内容进行分类、整理及概括的文字。②比较概念,辨析内容。让
学生按14篇的顺序,对书中的概念或命名做系统的梳理,如横暴权力与同意权力,通过比
较、辨别而得以诠释。③以点带面。通过核心篇目《差层格局》的学习,以此来带动其他篇
章的阅读与理解。
示例2:①把握前五回的纲领作用。全书情节都是基于前五回铺叙的背景展开的,阅读和把
握前五回对于理解全书非常重要。②抓住情节主线。《红楼梦》设计了由两条主线构成的网
状结构,阅读时可以梳理家门败落,人物聚散这两方面的内容。③关注人物形象的型造。理
清主要人物间的关系,把握人物复杂的性格和丰富的内心世界,能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和
主旨。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的阅读方法的总结、概括能力。
读通、读懂一部学术著作的方法很多。如可以梳理全书的论证顺序并概括各章的主要议题。
也就是说,要让学生对全书的内容有•个“宏观''的把握。可以让学生按14篇的顺序,对书
中的概念或命名做一番系统的梳理,并指出其比较维度,比较的维度最多的是乡土社会与现
代社会;其次是乡土社会与西洋社会和变迁社会;再其次是横暴权力与同意权力,从《乡土
中国》概念或命名可以看出,不仅核心概念“差序格局”的得出是通过比较,其他不同的“子
概念”也是在这一核心概念统领下通过比较、辨别而得以诠释的。还可以让学生迅速切入到
核心篇目《差序格局》的学习,以此来带动其他篇章的fel读与理解。
当然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总结阅读方法,如精读与略读、浏览相结合,阅读与思考相结合,
阅读与写作相结合。
阅读鉴赏长篇小说的方法:
如把握前五回的纲领作用,《红楼梦》前五回,以通灵宝玉的来历为中心,扼要地描写了天
上的太虚幻境和尘市的荣宁二府,既勾勒出贾府百年的兴盛,又预示了贾府末世的衰败。第
六回到第120回,虽然写了十余年光景的生活•,却是基于前五回铺叙的背景展开的,因此阅
读和把握前五I可对于理解全书非常重要,可以说读懂了前五回才能更好地理解后面发生的故
事。
抓住情节主线。《红楼梦》的情节张弛有度,推进有序,细读之下会发现小说设计了有两条
主线构成的网状结构,一条是以贾府为中心叙述四大家族由鼎盛走向衰败的过程,一条是宝
黛钗爱情悲剧为中心叙述大观园中人物的命运,阅读时可以梳理家门败落,人物聚散这两方
面的内容,体会小说纵横交错的结构。
关注人物形象的塑造。全书人物近千人,其中作者着力刻画、具有典型意义的主要人物有几
十个。理清主要人物间的关系,欣赏作者对•人物形象的细腻描写,把握人物复杂的性格和丰
富的内心世界,能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和主旨。
品味日常生活细节的刻画,《红楼梦》像•棵参天大树,贾府盛衰和宝黛钗爱情悲剧是其主
干,淡淡写来的口常生活细节则犹如茂盛的枝叶。小说中这些家庭闺阁琐事,既真实可信,
乂内涵深刻,具有以小见大的艺术容量,充分展示了小说家对现实生活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
的表现力。通过这些细节,小说不仅再现了古代社会的日常生活,更揭示出生活表层之下的
人生真相,也令读者获得前所未有的精神享受。
12.《红楼梦》被誉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的伟大作品。以
金陵贵族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由鼎盛走向衰亡的故事为载体,展现了穷途末路的封建社
会终将走向灭亡的必然趋势。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名著阅读的能力。
本题要求从思想角度切入谈谈《红楼梦》是如何卬证巴尔扎克的名言”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
族的秘史”的。解答时,首先理解名言中的关键词,“民族的秘史”强调的是小说的历史感,
民族性,也就是说,小说反映了一个民族的一段历史进程,揭示了民族性格。分析《红楼梦》
时应站在历史的高度,写出作品反映的历史背景以及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结合作品的主题
理解其历史感,挖掘作品揭示的民族灵魂。如I《红楼梦》被誉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主要情节是金陵贵族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由鼎盛走向衰亡,它的主题是展现了穷途末路
的封建社会终将走向灭亡的必然趋势。据此分析即可。
13.示例:(I)学习方法:要善于抵制物欲,尽可能地把精力用于追求理想和真理上。理解:
人活着不仅仅为了求得饱暖安逸,还应该有一种对理想的追求精神。有了这样的理想,就不
应再沉溺于物质的欲望,要有克制自己的能力,把对物质的追求提升为对真善美的追求,以
及精神的独立上来。这样就不会去计较私欲得失,蝇营狗苟,而会敏于事而慎于言,使自己
的内心清澄,去接近有道之人来匡正自己。
(2)学习方法:温故知新。理解:对已经学过的知识要注意加强复习,在复习中发现新的
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以获得新的知识。
(3)学习方法:学思结合。理解:对于学习,既不能死学,只是一味的学习书本知识而不
进行深入的思考,也不能只是空想,不读书。而只有将学和思结合起来,才能取得好的结果。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主旨或观点的整体把握能力。
本题其实是两问,首先要回答学习方法,然后要回答自己的理解。
第一句,从文段中可以总结出,孔子提倡的学习方法是“要善于抵制物欲,尽可能地把精力
用于追求理想和真理上本章讲的是君子的日常言行的基本要求。孔子认为,作为一个君
子,不应当过多地讲究自己的饮食与居处,他在工作方面应当勤劳敏捷,谨慎小心,而且能
经常检讨自己,请有道德的人对自己的言行加以匡正。不去追求物质享受,不贪图安乐,把
注意力放在做有意义的事情上面,追求真理。既有勤奋的精神,又有高明的方法,才可以算
作是热爱学习。这是孔子对学生的教诲,也是孔子一生求学精神的真实写照。就是对T作勤
奋敏捷,说话却谭慎;接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并向他学习,纠正自己的缺点。
第二句,从文段中可以总结出,孔子提倡“温故知新”,也就是通过对旧知识的重新复习,得
出新的理解。以此出发,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不要好高瞽远,只盯着新知识而放弃旧
知识,要深入的思考,从旧知识中获得新的认知。”温故而知新”有四解。一为“温故才知新”,
温习已学的知识,并且由其中获得新的领悟;二为“温故及知新”,一方面要温习典章故事,
另一方面又努力撷取新的知识;三为“温故,知新”,随着自己阅历的丰富和理解能力的提高,
回头再看以前看过的知识,总能从中体会到更多的东西;第四是指通过回味历史,而可以预
见,以及解决未来的问题,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大师应该具有的能力。
第三句,从文段中可以总结出,孔子提倡学思结合,不可偏废。这对于我们现在的学习非常
有帮助。在现实中,有些人只知道读死书,死记硬背,而对其中的内容不去理解。还有一些
人充满空想,想象天马行空,但却没有毅力去读书。这两种方法都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将
学和思结合起来,以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译文:
(1)孔子说:“君子食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安逸;对工作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接
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并向他学习,纠正自己的缺点,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了。”
(2)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3)孔子说: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润无所得;思考而不学习就不切于事而疑惑不解。
I4.读完这本书,我认为作者的核心观点是表达了中国的乡土社会受传统儒家观念的影响,
是一个追求稳定的、变化漫长的熟人社会。但在这种社会中也在不断孕育出新的概念,权力
的不断发展,社会发展产生的变化,对于乡土社会的冲击等等,但我们并不能否认,作为中
国社会基层的乡土社会仍然是当今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部分。无论我们的社会如何发展,都离
不开对这个最基本的问题为研究与探索。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的价值、意义的感悟和评价能力。
《乡土中国》是一本研究中国农村的作品,共有14篇文章构成,涉及乡土社会、人文环境、
传统的社会结构、道德体系、礼法、乡村权力的分配、血缘地缘等各方面,从乡土中国的社
会结构到权力结构,从中西方文化的对比等多个角度着眼,探讨了中国文化形成的基本形态。
本题要求谈谈通读《乡土中国》后的主要收获,可就其中的一点展开谈看法,也可以就其中
的几点展开,要有自己的观点,要符合作品内容,表述条理清晰即可。注意字数的要求。
15.赞同第一种观点
①从空间角度看,乡土中国的特点是不流动的、熟悉的熟人社会,相互之间通过语言甚至表
情就可传情达意,无需文字。
②从时间角度看,乡土社会是一个“很安定的社会“,全部文化可以借助语言世代传递。所以
作为一个乡下人,刘姥姥不识字是正常的。
或赞同第二种观点。
(1)愚是指智力的不足或缺陷,识字与不识字不能成为是否愚的标准。
(2)刘姥姥在贾府中表现出的“愚”恰恰是刘姥姥故意逗众人开心、以达到“打秋风”的目的,
实质上这是刘姥姥的生活智慧,表现了她睿智的一面。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的人物形象、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分析能力。
通过对《红楼梦》第四十、四十一回内容可知,刘姥姥笫二次进大观园,关于刘姥姥的介绍
在第六回也有涉及,刘姥姥是一个地道的农村妇女形象。结合《乡土中国》的内容,对题干
中的两种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政治学概论》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签约医生课件教学课件
- 汽车尾气检测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
-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汽车美容》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小毛虫》说课稿
- 南京工业大学《中国文明史(中国传统天文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有关液压课件教学课件
- 南京工业大学《药剂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工业大学《数学类专业写作》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工业大学《深度学习》2023-2024学年期末试卷
- 农贸市场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
- 六年级语文总复习课《修改病句》修改课件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获奖课件
- 餐厅食品安全保障
- 药品经营与管理大学生职业规划
- 怀孕的hcg验血报告单
- 应力的概念讲解
- JF-2023-合同中小学校校外供餐合同示范文本
- 入团答辩-演讲模板
- 聂树斌案-演讲模板
- 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岗位竞聘述职报告
- 农场工作制度与农民岗位职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