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五课:寻觅社会的真谛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2025年
高考复习寻觅社会的真谛1.劳动是社会历史的起点2.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方法论5.1社会历史的本质5.2社会历史的发展知识结构4.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和
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5.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改革5.3社会历史的主体6.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要求我们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核心点一
社会历史的本质考点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劳动是社会历史的起点。(1)劳动创造了人,劳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2)劳动发展史是理解所有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人类历史是由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构成的历史,研究人类历史的规律,也就是研究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运动规律。实践生成了社会生活的全部领域,形成了全部社会关系,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2、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考点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区别于哲学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两种基本的历史观。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针对、基于、根据…(问题、现状、情况、形势等)提出、制定、出台…(理论、方针、政策、规划等)。(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
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在…(路线、方针、思想、理论等)指导下,…(事业、活动等)取得(成就、胜利、发展、前进、成功、失败…)【方法论】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知识拓展】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和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区别
研究对象人类社会整个世界地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作用对二者关系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依据对二者关系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基本依据联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具体表现(2024·湖南·高考真题)大美潇湘,山水如画,“潇湘八景”最早由宋初山水画大师所作,作为一个超越地域和历史范畴的美学意象,成为千百年来历代文人墨客创作的文化母题与图式,成就了中国山水画别开生面、自成—派的“潇湘山水”。亦如美学家宗白华所言:“艺术家以心灵映射万象,代山川而立言。”由此可知()①潇湘的自然山水是能被艺术家的心灵所反映的客观实在②艺术家以手中画笔为潇湘自然山水描绘图景、设定法则③“潇湘八景“作为美学意象是有相对独立性的社会意识④自成一派的“潇湘山水”寓于中国山水画艺术共性之中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详解】①:潇湘的自然山水作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①正确。②:艺术家不能用手中画笔为自然山水设定法则,②说法错误。③:“潇湘八景”虽作于宋初,但千百年来一直影响着历代文人墨客的创作,这说明社会意识有时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体现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③正确。④: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并通过个性表现出来,应该是中国山水画艺术的共性寓于自成一派的“潇湘山水”之中,④说法错误。B(2024·浙江·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千万工程”是习近平同志任浙江省委书记时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启动、各级党委齐抓共管的重大工程。工程实施20年来,经历了从部分乡村到全省域乡村的扩展,从乡村环境治理到美丽乡村建设再到努力实现共同富裕的变化,如今正向全面打造乡村振兴浙江样板推进。工程的实施使浙江大地发生了美丽蝶变。材料二A村党支部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结合本村实际实施“千万工程”,统一规划开发,先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再引入高品质业态,盘活闲置资源。如今的A村已从“脏乱差”变成了“绿富美”,“宾客闹盈盈、群众喜盈盈、口袋满盈盈”。(2)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知识,说明A村为什么会改变面貌。(2)①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替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或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或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或社会意识决定于社会存在),A村结合本村实际,制定实施“千万工程”的统一规划。②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替代: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或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A村根据“千万工程”的目标和要求制定统一规划,并进行开发建设(可用先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再引入高品质业态,盘活闲置资源代替),使该村改变面貌。核心点二社会历史的发展1.物质资料的生产(1)地位: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2)作用:考点一.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方式含义要素生产力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产品分配关系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
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
核心点二社会历史的发展考点一.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4、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决定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如: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制度、市场经济体制、财税制度、土地“三权分置”制度、社保政策等。(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①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
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②※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
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的进步。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对点训练】(2022·山东·高考真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作出部署。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持续推动国内市场高效畅通,形成供需互促、产销并进、畅通高效的国内大循环,将推动国内市场由大到强,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从哲学上看,持续推动国内市场高效畅通,是因为(
)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要与经济基础状况相适合②联系是客观的和普遍的,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必然的联系③通过调整和完善生产关系,可以更好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④发展是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事物的量变可以引起质变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选D。首先要抓住设问逻辑“持续推动(→量变到质变→④)国内市场高效畅通,是因为什么?”;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持续推动(→量变到质变→④符合题意→由此排除A和B,同时也说明①不可能选)国内市场高效畅通,形成供需互促、产销并进、畅通高效的国内大循环,将推动国内市场由大到强(→量变到质变→④符合题意),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就是要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主选择、自由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建立真正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这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的基础。→本质上是调整和完善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③符合题意。“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持续推动国内市场高效畅通”强调的是调整生产关系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①不合题意;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而不是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必然的联系,②错误。D【对点训练】(2020·全国·高考真题)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一部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民众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基础性法律,对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依法维护人民权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具有重大意义。制定民法典体现的唯物史观原理是(
)①经济基础的变革总是先于上层建筑的变革②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就能推动生产力发展③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离不开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④上层建筑定要适合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发展的要求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选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法律属于上层建筑范畴),是一部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民众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基础性法律(→民法典体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要求,说明上层建筑要适合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要求→④符合题意);民法典对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依法维护人民权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具有重大意义。→这是国家发展的必然要求(制定民法典是为了完善法治、提升国家治理能力,是党和国家、人民的意志)→这些都体现了社会意识的指导作用→③符合题意;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经济基础的变革不一定先于上层建筑的变革→①错误;只有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排除②(不能把必要条件直接变成了充分条件)。D核心点二社会历史的发展考点一.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4、人类社会基本矛盾、基本规律(1)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2)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二社会历史的发展(1)总趋势: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即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产生、发展和解决中实现的。(2)实现方式:①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②在社会主义社会,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改革)加以解决。核心点二社会历史的发展考点二.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5、人类社会基本矛盾、基本规律(3)改革: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阶级斗争【对点训练】(2022·全国·模拟预测)改革开放是党的一次伟大觉醒。党的伟大觉醒孕育的伟大创造深刻改变了中国,我国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历史雄辩地证明了(
)①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②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能够推动社会不断进步③上层建筑的变化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④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选A。党的伟大觉醒孕育的伟大创造深刻改变了中国,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历史雄辩地证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也说明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能够推动社会不断进步,①②符合题意。上层建筑只有与先进的经济基础相适应时才能推动生产力发展,③说法错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是直接动力。④说法错误。A核心点三社会历史的主体考点6.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人民群众≠劳动群众劳动群众属于人民群众,是其主体部分;但人民群众不只包含劳动群众。人民群众是个历史概念。不同历史时期人民群众的具体内涵不同。
在我国现阶段,主要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主要稳定的部分,它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2、人民群众的作用: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方法论】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核心点三社会历史的主体考点6.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群众观点
地位基本内容群众路线
地位基本内容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立场和根本观点,是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为什么: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胜利并成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也是推动改革开放不断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三个重要保证)怎样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2024·北京·高考真题)辛亥革命后各种政治力量反复较量,中国共产党脱颖而出,团结带领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召开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一九五四年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75年来,我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下列分析正确的是()①中国共产党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②“五四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认了中国人民掌握国家权力的历史变革③政治制度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④美好生活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详解】①: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领导人民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这说明中国共产党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①正确。②:党领导人民召开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一九五四年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说明“五四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认了中国人民掌握国家权力的历史变革,②正确。③: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③错误。④: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④错误。A【对点训练】(2022·安徽省模拟预测)漫画《身体力行,走群众路线》(作者:和艳星),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献身人民事业②人们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③无数普通个人奠定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④坚持群众路线要让人民群众评判各项工作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选B。漫画《身体力行,走群众路线》反映了心系群众,为群众谋利益,这启示我们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献身人民事业;要坚持群众路线要让人民群众评判各项工作→①④符合题意。生产方式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材料没有体现人们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②与题意不符;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才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③说法错误。B1.劳动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提示:×。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2.符合规律的社会意识能够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3.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与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互相矛盾。()提示:×。任何社会意识都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这是绝对的。但社会意识有时会落后于或先于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发展,这就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表现。这种落后于或先于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从根本上讲,仍来源于一定的社会存在,是对过去或未来社会存在的反映。。提示:×。社会意识必须通过社会实践才能转化为物质力量。4.社会意识的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变化是同步的。()提示:×。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有时会落后于或先于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发展。5.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生产关系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提示:×。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6.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7.适合上层建筑的经济基础推动生产力发展。()提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
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高频易错,做选择题容易踩坑)提示:×。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8.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提示:×。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2021全国乙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向全党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要求:“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1949年3月23日,党中央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平时,毛泽东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习近平说:“直到今天,‘两个务必’的教育还远未结束,继续‘赶考’的任务也远未结束。我们一代一代共产党人都要不断地接受人民的‘考试’、执政的‘考试’,向人民和历史交出满意的答卷。”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我们党永葆“赶考”的清醒,始终强调和坚持“两个务必”,带领人民砥砺前行、接续奋斗,在一场场历史性考试中交出了优异的答卷,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在不断“赶考”的背后,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如的“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1)结合材料并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原理,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永葆“赶考”的清醒。(12分)第一步:明确设问逻辑:结合材料并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原理(知识限定),说明中国共产党(设问主体)为什么要(题目类型:为什么类主观题)永葆“赶考”的清醒(设问的核心关键)。(12分)→注意,我们知道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原理有两个方面,但是一定要清楚,但本题侧重点不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在于“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推动作用?为什么这么认为呢?因为设问逻辑指向的是“为什么要永葆“赶考”的清醒?→翻译成思政学科专业术语就是:为什么要发挥先进社会意识的作用?→顺着这个逻辑,自然想到本题的侧重点!第二步:研读材料逻辑:1.通读材料找到材料中心:我们党始终保持初心使命,永远保持“赶考”的清醒。2.分层次解读材料:
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向全党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要求:“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共产党人要有“赶考”意识→先进的社会意识)
1949年3月23日,党中央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平时,毛泽东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第一二段:毛泽东同志说的“赶考”:继续艰苦奋斗,为人民服务。)
习近平说:“直到今天,‘两个务必’的教育还远未结束,继续‘赶考’的任务也远未结束。我们一代一代共产党人都要不断地接受人民的‘考试’、执政的‘考试’,向人民和历史交出满意的答卷。”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我们党永葆“赶考”的清醒,始终强调和坚持“两个务必”,带领人民砥砺前行、接续奋斗,在一场场历史性考试中交出了优异的答卷,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有积极推动作用)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在不断“赶考”的背后,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如的“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第三四五段:习近平同志说的“赶考”:时代出卷、人民阅卷、中国共产党人是答卷人,永葆初心使命,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数据库原理与应用》2021-2022学年期末试卷
- 电缆沟施工组织设计
- 武昌水果湖第二小学教学综合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酒店市场营销》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校园的早晨》说课稿
-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工程力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工业大学《综合客运枢纽规划与设计》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组织培训合同(2篇)
- 南京工业大学《药用高分子材料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工业大学《水质工程学(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中国电影发展史简介
- 危险货物运输登记表
- 2023北京海淀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
- 粮油售后服务承诺书
- 科研伦理与学术规范-课后作业答案
- 药学职业生涯人物访谈
- 单位职工独生子女父母一次性退休补贴申请表
- 国有集团公司中层及员工履职追责问责处理办法模版
- 管理学-第6章-组织设计
- 2020医用氧药典标准
- 七年级生物作业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