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课程形式逻辑教授刘汉民授课课件简单判断与_第1页
大学课程形式逻辑教授刘汉民授课课件简单判断与_第2页
大学课程形式逻辑教授刘汉民授课课件简单判断与_第3页
大学课程形式逻辑教授刘汉民授课课件简单判断与_第4页
大学课程形式逻辑教授刘汉民授课课件简单判断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课程形式逻辑教授刘汉民授课课件简单判断与第三章简单判断与推理判断由概念组成,推理由判断组成,因此研究推理也必须研究判断。第一节判断和推理概述一、判断及其特征(一)判断的定义判断是通过语句来反映事物情况的思维形式。例如:1、犯罪分子都是严重违法人员。2、三好学生都不是不认真学习的。3、如果是作案人,则就有作案时间。(二)判断的特征

1、判断对事物都有所断定大学生就是有知识的人。犯罪具有刑事违法性。正当防卫不是犯罪。你什么时候去北京?(对事物无断定)

2、有真假之分大学生大多是参加高考考上大学的。(真)大学生都不是参加考试考上大学的。(假)逻辑上称的真假为真值,又称逻辑值。二、判断与语句(一)判断与语句的联系语句是判断的表达形式,判断是语句的思想内容。没有语句就没有判断。(二)判断与语句的区别

1、所有的判断都用语句表达,但并非所有的语句都表达判断。(1)朝某某是吸毒人员。(判断陈述句)(2)难道朝某某不是吸毒人员吗?(反问句表达判断)(3)校园多美好啊!(感叹句,表达判断)(4)你上街吗?(正问句,不表达判断)(5)请把书给我?(祈使句,不表达判断)

2、同一判断可以用不同的语句表达例如:(1)周效命同学是三好学生。(2)周效命同学思想好,成绩好,身体好。(3)周效命同学难道不是三好学生吗?(4)这牛奶里掺水最少。(牛奶掺了水)(5)这牛奶里掺奶最多。(牛奶掺了水)

3、同一个语句可以表达不同的判断(1)李某某承认私自改变房屋结构是错误的。李某某承认了私自改变房屋结构的错误。李某某承认私自改变房屋结构的错误是错误的。

(2)单某某盗窃多次被判刑。(3)2、15案件打的是王明。(4)人民检察院逮捕了三个派出所的民警。三、判断及其种类事物的情况是多种多样的,因而判断也是多种多样的。具体说来从不同的角度划分有如下几种:(一)简单判断与复合判断

1、简单判断(1)所有的腐败分子都是缺德的。(2)所有的先进人物思想都是先进的。所有S都是P

(3)萧美同学比李因同学成绩好。(4)李因与大比是同桌。

ARB

2、复合判断由支判断组成的判断叫复合判断。例如:(1)他是三好学生,又是优秀共青团员。(2)周林既能言,又善辩。P并且q(3)如果是三好学生,则成绩好。(4)如果是犯罪分子,则就危害了社会。如果P,则q。(二)模态判断与非模态判断1、他必然走上犯罪道路。(模态判断)2、他是犯罪分子。(非模态判断)

3、隐含判断隐含在别的语句中的判断。(弦外之音,言外之意)(1)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2)我是看你腰上的镶金皮带才说的这个价钱啊!(一钱不值)(3)我拿错了包。(我有一个包)

4、复杂问语包含着其他假定的问语。你打你父亲了吗?你停止打你父亲了吗?

复杂问语中的假定有真假之分,因此在有的情况下可以使用。问:这匹马是你的吗?答:当然是我的。问:你对这匹马很熟悉吗?答:自己的马能不熟悉吗?问(用双手捂住马的双眼)请问马的哪只眼睛瞎了?答:马的左眼瞎了?问:(松开蒙左眼的手)答:我错了,是马的右眼瞎了。问:(松开蒙右眼的手)

二、推理的构成和分类

(一)什么是推理

1、所有的犯罪分子是违法的

————————————

所以,有的违法的是学生

2、所有的大学生都是知识分子王海慢是大学生

———————————

所以,王海慢是知识分子

3、一中队李同学学习认真一中队王同学学习认真一中队刘同学学习认真一中队必同学学习认真一中队卫同学学习认真—————————————一中队所有同学学习认真

由此可见,推理是由一个或若干个判断推出一个新的判断的思维形式

(二)推理的组成推理由前提与结论组成。已知的判断为前提,推出的新判断为结论。推理的前提与结论之间必须具有推论的关系。不具有推论关系的判断不能构成推理。因此,“所以”之前的判断是前提,“所以”之后的判断为结论。(三)推理的种类

1、根据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是必然的还是或然的标准可分为必然性推理和或然性推理。必然性推理是指前提与结论之间具有必然联系的推理。或然性推理是指前提与结论之间具有或然联系的推理。

2、必然性推理主要是演绎推理,根据前提是简单判断还是复合判断的标准,演绎推理分为简单判断的推理与复合判断的推理。简单判断的推理又可分为直言判断的推理和关系判断的推理。复合判断的推理又可分为联言推理、选言推理、假言推理和负判断推理。

3、根据判断是否包含模态词,推理分为模态推理和非模态推理。第二节直言判断概述一、直言判断及推理概述(一)直言判断及其结构

1、直言判断的定义直言判断是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1)所有的盗窃犯罪都是侵犯财产的犯罪。(2)所有的文盲都不是知识分子。

2、直言判断的结构直言判断由词项组成,即由主项、谓项、联项和量项组成。

(1)主项是表示判断对象的概念。通常用“S”表示。(2)谓项是表示判断所断定的对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性质的概念。通常用“P”表示。

(3)联项是联结主项与谓项概念。联项分为肯定的联项和否定的联项。肯定的联项(用“是”表示,否定的联项用“不是”表示。联项又称为直言判断的“质”。(4)量项是表示判断主项数量的概念,一般称为概念的量。量项分为三种:一是全称量,表示在一个判断中对主项的全部外延作了断定。通常用“所有”“凡是”“一切”“任何”表示。二是特称量项,表示在一个判断中对主项作了断定,但未对主项的全部外延作出反映。通常用“有的”,“有些”等表示。三是单称量项。表示在一个判断中对主项的一个特定的对象作出了断定,一般用“这个”或者“那个”表示。(二)直言判断的种类

1、从主项所断定的外延数量上划分为全称判断,特称判断和单称判断。所有的党员都是为人民服务的.(全称判断)有的党员是科学家。(特称判断)刘应是个犯罪分子。(单称判断)

2、从判断的联项是肯定还是否定的角度划分为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例如:所有的科学家都是有贡献的。(肯定判断)有的大学教师不是犯罪分子。(否定判断)李小名是腐败分子。(肯定判断)

3、从量和质结合的角度划分可分为全称肯定判断,全称否定判断,特称肯定判断,特称否定判断,单称肯定判断,单称否定判断。(1)全称肯定判断所有的公务员都是国家工作人员所有的大学生都是祖国的希望所有S都是PSAPA

(2)全称否定判断所有的工人都不是公务员。所有的大学生都不是无知的人。所有S都不是PSEPE

(3)特称肯定判断有的人是诈骗犯。有S是PSIPI

(4)特称否定判断有的文学家不是共产党员。有S不是PSOPO

(5)单称肯定判断这个人是个骗子这个S是P

(6)单称否定判断这个人不是缺乏自知之明的人这个S不是P

单称判断其主项只有一个外延对象,这一个对象也是其主项的全部对象,因此可以将其归结到全称判断之中。于是直言判断就成了四种判断即:全称肯定判断所有S是PSAPA

全称否定判断所有S不是PSEPE

特称肯定判断有S是PSIPI

特称否定判断有S不是PSOPO(三)A、E、I、O四种判断的主谓项周延性所谓A、E、I、O四种判断的主谓项周延性是指在一个具体的判断中主谓项对其外延的断定情况。如果一个判断的主谓项断定了其全部外延,则就是周延的;如果只断定了其部分外延,则就是不周延的。例如:所有的教师都是知识分子。这个主项“教师”在这个判断中断定了其全部的外延,因而是周延的。谓项“知识分子”在这个判断中只断定了“教师”这一部分外延,没有断定“知识分子”的全部外延,因而“知识分子”在这个判断中是不周延的。

1、全称判断的主项都是周延的。例如:(1)所有的犯罪分子都是违法的。(2)所有的大学生都不是无知的。例(1)中的主项“犯罪分子”断定了其全部的外延,换言之断定了S类的全部分子,也就是S类的全部分子都是P类的分子。由此可见,在SAP中主项S是周延的。例(2)中的主项“大学生”在这个判断中同样断定了其全部的外延。由此可见,SEP中的主项S也是周延的。

2、特称判断的主项都是不周延的例如:(1)有的教师是律师。(2)有的大学教师不是中共党员。例(1)中的主项“教师”只断定有教师是律师,并没有断定多少“教师”是律师,更没有断定所有的教师都是律师的分子。由此可见,SIP中的S是不周延的。例(2)中的主项“大学教师”也只断定了有教师不是中共党员。因此在SOP中S也是不周延的。所以,特称判断的主项是不周延的。

3、否定判断的谓项都是周延的(1)所有的犯罪分子都不是守法的公民。(2)有的教师不是教授。例(1)断定了任何一个犯罪分子都不是“守法公民”的分子,也就是断定了S类的全部分子都排除在P的外延之外。由此可见,SEP中的P是周延的。例(2)断定了有教师不是教授的任何分子,也就是说有教师被排除在教授的全部外延之外。因此SOP中的P是周延的。

4、肯定判断的谓项都是不周延的(1)所有的抢劫罪都是故意犯罪(2)有的教师是先进工作者例(1)中P“故意犯罪”只断定了S抢劫罪中的所有分子,并没有断定P故意犯罪的所有的外延。由此可见,SAP中的P是不周延的。例(2)中的P先进工作者也只断定了主项部分教师,即教师中的先进工作者这一部分外延,还有其他,如干部、工人等中的先进工作者没有作出断定。由此可见,SIP中的P是不周延的。

直言判断主谓项周延情况表判断的类型主项谓项

A周延不周延

E周延周延

I不周延不周延

O不周延周延

课堂训练

指出下例直言判断主谓项周延的情况,并说明理由

1.所有的大学生都是有知识的.

2.有的大学生是中国共产党党员.

3.工人都不是律师.

4.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5.三中队有不自觉遵守纪律的同学.

6.犯罪分子中有的是医生.

7.任何人都不是低等动物.

8.感觉是靠不住的.

第三节直言判断的直接推理一、什么是直言判断直接推理

直言判断直接推理就是根据直言判断的逻辑性质进行推演的推理。或者说,从一个判断直接推出另一个判断的推理。

所有的犯罪分子是违法的

————————————所有的犯罪分子不是不违法的

所有的犯罪分子是违法的

——————————————

所以,并非所有的犯罪分子不是违法的

二、四种同素材直言判断之间的真假关系(P39)

(一)同素材的全同关系

所有的宪法是根本大法(真)

所有的宪法不是根本大法(假)有的宪法是根本大法(真)有的宪法不是根本大法(假)SP

(二)真包含于关系所有的大学生是学生(真)所有的大学生不是学生(假)有的大学生是学生(真)有的大学生不是学生(假)PS

(三)真包含关系所有的学生都是大学生(假)所有的学生都不是大学生(假)有的学生是大学生(真)有的学生不是大学生(真)S

P

(四)交叉关系

所有的教师是律师(假)

所有的教师不是律师(假)

有的律师是教师(真)

有的律师不是教师(真)

SP

(五)全异关系所有的人是机器(假)所有的人不是机器(真)有的人是机器(假)有的人不是机器(真)

SP

A、E、I、O四种判断之间的真假关系全同关系真包含于关系真包含关系交叉关系全异关系

A真真假假假

E假假假假真

I真真真真假

O假假真真真

SPPS

SPSPSP

A

EI

O

反对关系下反对关系

差等关系差等关系矛关系矛

关系

三、逻辑方阵图中的四种关系

(一)反对关系(SAP与SEP,即全称肯定与全称否定判断)

所有的大学生都是具有较高素质的。

所有的大学生都不是具有较高素质的。

(二)下反对关系(SIP与SOP,即特称肯定判断与特称否定判断)

有的人是科学家。

有的人不是科学家。

(三)差等关系(SAP与SIP,SEP与SOP;一个全称肯定判断与一个特称肯定判断,一个全称否定判断与一个特称否定判断。)

(四)矛盾关系(SAP与SOP,SEP与SIP)

所有的干部都是廉洁奉公的。

有的干部不是廉洁奉公的。

所有的工人都不是干部。

有的工人是干部。

(五)单称肯定判断与单称否定判断是矛盾关系。赵吉吉是三好学生。赵吉吉不是三好学生。

四、

对当关系推理

对当关系推理是根据A、E、I、O四种判断之间的真假制约关系是从一个判断推出另一个判断的推理。对当关系推理有矛盾关系、差等关系、反对关系和下反对关系推理。

所有的诈骗罪都是故意犯罪,所以并非所有的诈骗罪都不是故意犯罪。有的犯罪分子是过失犯罪,所以并非所有的犯罪分子都不是过失犯罪。

(一)反对关系推理

反对关系存在于A与E判断之间,他们可以同假,但是不能同真,所以反对关系可以由真推假,不能由假推真。全通关系真包含于关系真包含关系交叉关系全异关系

A真真假

E假假假假

所有的贪污分子都是侵犯了国家财产权利的,所以,并非所有的犯罪分子不是侵犯了国家财产权利的。

并非所有的犯罪分子都是可以改造好的,所以并非所有的犯罪分子都不是可以改造好的(同假)。反对关系有两个正确形式:

(1)SAP→﹃(SEP)

(2)SEP→﹃(SAP)

(二)下反对关系

SIP与SOP是下反对关系,它们可以同真,但不能同假,因此只能由假推真,不能由真推假。全通关系真包含于关系真包含关系交叉关系全异关系

I真真真真假O假假真真真

例如:并非有的同学是公务员,所以,有的同学不是公务员。并非有的人是马,所以,有的人不是马。下反对关系有两个正确的形式:

(1)﹃(SIP)→SOP

(2)﹃(SOP)→SIP

有的同学是三好学生,有的同学不是三好学生.

这两个下反对关系的判断同真.

(三)差等关系推理

差等关系当全称真时,特称也真;当特称假时,全称也假。所以,差等关系全称真,特称必真,即全称真推出特称真;特称假,全称必假,即特称假推出全称假。全称假,特称真假不定,特称真,全称真假不定

全同关系真包含于关系真包含关系交叉关系全异关系

A真真假假

I真真真真假

E假假假假真

O假假

真真真

例如:

所有的抢劫犯罪都是故意犯罪,所以,有的抢劫犯罪是故意犯罪。

所有的教师都不是公务员,所以有的教师不是公务员。

并非有的人是低等动物,所以并非所有的人是低等动物。

并非国家行政机关有的厅长不是公务员,所以并非国家行政机关所有厅长不是公务员。

并非所有的犯罪都是故意犯罪,所以,有的犯罪是故意犯罪。(SAP假,SIP真)

并非所有的人都是羊,所以,有的人是羊

(SAP假,SIP假)

差等关系有四个正确推理形式:

(1)SAP→SIP

(2)SEP→SOP

(3)﹃(SIP)→﹃(SAP)

(4)﹃(SOP)→﹃(SEP)

(四)矛盾关系推理

矛盾关系的两个判断之间既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因此已知一个为真,就可推出另一个为假,已知一个为假,就可推出另一个为真。全同关系真包含于关系真包含关系交叉关系全异关系

A真真假假

O假假

真真真

E假假假

假真

I真真真

真假

矛盾关系推理的八种正确的推理形式

(1)SAP→﹃(SOP)(2)SOP→﹃(SAP)

(3)SIP→﹃(SEP)(4)SEP→﹃(SIP)

5)﹃(SAP)→SOP

(6)﹃(SEP)→SIP

(7)﹃(SIP)→SEP

(8)﹃(SOP)→SAP

所有的犯罪分子都是不守法的公民,所以并非有的犯罪分子不是不守法的公民。

有的犯罪分子是抢劫犯,所以并非所有的犯罪分子都不是抢劫犯。

所有的教师都不是文盲,所以并非有的教师是文盲。

(五)对当关系推理的运用

1、运用对当关系推理断定案情的真假李某报案称犯罪嫌疑人强奸了她。民警问:犯罪嫌疑人多高,李某回答1米7左右。又问在什么地方实施强奸行为,回答在三尺长的框子里。民警考虑了一下。说她报假案。她只得承认是报了假案。因为民警凭常识判断,三尺长的框子不能实施强奸行为,于是根据反对关系推出“在三尺长的框子里实施强奸行为”为假。

2、设置假判断巧妙报案一个逃犯闯进了李某家。恰好只有李某一个人在家。此时刚好来了片区两个民警在李某门外喊话。逃犯用刀逼着李某回答家里没有其他人。李某回答家里没有人,然后又对民警说:“李叔叔,我爷爷向你问好!”一会儿,几个民警破窗而入,抓住了逃犯。显然,李某告诉了民警一个假判断,民警知道李某爷爷去年去世了。“爷爷不可能向民警问好”为真,“爷爷向民警问好”为假。民警得知有情况。李某运用对当关系原理报案,既保全了自己,又帮助民警抓获了坏人。

3、运用对当关系推理反驳错误观点例如:有人认为所有的领导干部都是腐败分子。反驳:有的领导干部不是腐败分子。比如公安局长任长霞,党的好干部孔繁森,汪洋湖等。例如:有人认为二中队有的同学不认真学习。二中队所有的同学都认真学习。上课没有同学不认真听讲,没有同学课前不认真预习,没有同学课后不认真做作业。

对当关系推理思考与训练一、回答下列问题已知SAP真,请推出其它三型直言判断的真假已知SAP假,请推出其它三型直言判断的真假已知SEP真,请推出其它三型直言判断的真假已知SEP假,请推出其它三型直言判断的真假已知SIP真,请推出其它三型直言判断的真假已知SIP假,请推出其它三型直言判断的真假已知SOP真,请推出其它三型直言判断的真假已知SOP假,请推出其它三型直言判断的真假

二、分析题

1、有人认为“有的犯罪分子没有社会危害性”。请根据对当关系推理找出一个判断反驳,并说明理由。

2、已知“所有的大学生都是讲道德的”为假,能推出“所有大学生都不是讲道德的”真吗?能否推出都请说明理由。

3、请用一句话反驳“所有大学生都没有职业规划”。并请说明理由。

4、已知“有的犯罪是故意犯罪”,能推出“所有犯罪都是故意犯罪”吗?为什么?

五、直言判断变形推理

(一)直言判断变形推理的定义

所谓判断推理是指通过改变前提的形式从而推出结论的直接推理。例如:

所有的盗窃犯罪都是侵犯财产权利的犯罪(SAP)所以,所有的盗窃犯罪都不是非侵犯财产权利的犯罪(SE﹃P)

判断变形推理有换质法,换位法,换质位法。

(二)换质法推理

换质法是指通过改变前提的质,从而推出结论的方法。其具体的推理规则是:

1、前提的主项与谓项不得改变。

2、改变前提的质,将肯定改为否定,将否定改为肯定。

3、将前提谓项概念改成矛盾关系概念。

AEIO四种判断的换质

A判断的换质所有的犯罪分子都是不道德的人所有的犯罪分子都不是有道德的人

SAP→SE﹃P

E判断的换质所有的大学生都不是文盲所有的大学生都是非文盲

SEP→SA﹃PSIP判断的换质

有的教授是优秀专家

有的教授不是非优秀专家。

SIP→SO﹃P

SOP判断的换质

有的教授不是先进工作者有的教授是非先进工作者

SOP→SI﹃P

(二)换位法推理

换位法是指调换前提中主谓项的位置从而推出结论的直接推理。

例如:

所有的民警都是国家工作人员。

有些国家工作人员是民警。

换位法有如下几条规则:

1、置换主谓项的位置,保留原判断的质。

2、原判断中不周延的项到结论中不得周延。

有些人不是大学生,所以大学生不是人。

SAP判断的换位(SAP→PIS)

所有的教师都是知识分子,

有的知识分子是教师。SEP判断的换位(SEP→PES)

所有的干部都不是无知的

凡无知的都不是干部

SIP判断换位(

SIP→PIS)

有的教师是劳动模范

有的劳动模范是教师

SOP判断的换位

有的人不是大学生

凡大学生不是人?

SOP不能换位,因为换位后主项在前提中不周延,到结论中变为周延了,违法了换位法的第二条规则。

(三)判断变形的综合推理

换质位法是把换质法和换位法结合起来交互运用的判断变形法,可以先换质再换位,也可以先换位,再换质。例如:

所有的犯罪分子都是危害社会的,

所有的犯罪分子不是不危害社会的,

所有的不危害社会的都不是犯罪分子。

第一、A、E、I、O四种判断先换质再换位的情形:

所有的共产党员都是为人民服务的。

所有的共产党员都不是不为人民服务的。

所有的不为人民服务的都不是共产党员。

SAP→SE﹃P→﹃PES

所有的犯罪分子都不是守法的公民。

所有的犯罪分子都是不守法的公民。

有些不守法的公民是犯罪分子。

SEP→SA﹃P→﹃PIS

有的教师是运动员

有的教师不是非运动员

凡非运动员不是教师?

SIP不能换质位

有的干部不是腐败分子有的干部是非腐败分子

有的非腐败分子是干部

SOP→SI﹃P→﹃PIS

第二、A、E、I、O先换位再换质的情形:

A判断换位质:

所有的共产党员都要遵守纪律

有些要遵守纪律的是共产党员

有些要遵守纪律的不是非共产党员SAP→PIS→PO﹃SE判断焕位质:

所有的公务员都不是教师

凡教师都不是公务员

凡教师都是非公务员SEP→PES→PA﹃S

I判断换位质:

有的教师是教授

有的教授是教师

有的教授不是非教师

SIP→PIS→PO﹃S

O判断换位质

有的学生不是犯罪分子

凡犯罪分子不是学生?

SOP不能换位质

(四)直言判断变形推理的作用

1、更准确地表达思想和理解别人的思想虽然变形后的判断在逻辑上是一致的或不矛盾的,但在使用中的实际效果是不完全相同的。一般而言,采用双重否定比直接肯定会更挽转一些。请比较以下两个判断:

(1)“造成中美关系紧张的原因责任完全在美方”。

(2)“造成中美关系紧张的原因责任不在中方”。又如:人们常说的“话里有话”,有时是指从这些言论中可推出其他的判断。下面这个民间故事就是一个典型事例:说的是有一位先生过生日那天邀请了好几位朋友到家里做客,并亲自下厨做菜。这位先生见先到的客人中没有他最要好的那位朋友,便自言自语地说了一句:“怎么该来的不来?”。先到的客人听了先生的话很不高兴,一位姓王的客人更是乘他进厨房时起身走了。当先生得知姓王的客人走后,又从嘴里冒出一句:“哎,怎么不该走的走了?”。剩下的客人听了这句话更是气愤,随后都不吃饭走了。下面,我们将那位先生说的两句话进行换质位推理:该来的不来不该来的来了来了的不该来。不该走的走了该走的不走不走的该走。

2、从不同的角度表达自己的思想

抢劫犯罪都有抢劫的故意,

没有抢劫故意的都不是抢劫罪。

所有的政府领导干部都是公务员,所有的非公务员都不是政府的领导干部。

所有的腐败分子都不是没有损害国家利益,凡没有损害国家利益的都不是腐败分子。

3、较为委婉表达有关事物你的问题非常严重!你的问题不是不严重!你是有错误的!你不是没有错误啊!凡是不遵守纪律的都不是优秀学生。凡是不遵守纪律的都是非优秀学生。

思考与训练一.分别将下列判断换质.换位.换质位

1.所有的犯罪分子都是危害社会的.

2.有的教师是科学家.

3.所有的大学生都是有希望的.

4.所有的科学家都不是没有贡献的.

5.有的犯罪分子是腐败分子.

6.有的人不是没有觉悟的.

7.国家工作人员是贪污罪的犯罪主体.

8.诚实是美德.

二、请分析下列直言判断变形推理是否正确1、所有的共产党员都是先进分子,所以所有先进分子都是共产党员。2、有的教师是科学家,所以所有科学家是教师。3、所有的犯罪分子都是缺德的,所以不缺德的都不是犯罪分子。4、有的干部是腐败分子,所以凡非腐败分子都不是干部。5、所有的人都不是没有人性的,所以,凡没有人性的都不是人。6、有的犯罪分子不是故意犯罪,所以故意犯罪的不是犯罪分子。

第四节直言判断间接推理

一、三段论的定义与组成

1、三段论的定义三段论就是借助一个共同的概念把两个直言判断联结起来,从而由前提必然推出结论的推理例如:所有的抢劫罪都是故意犯罪朝大星犯的是抢劫罪朝大星的犯罪是故意犯罪

二、三段论的构成从判断的角度来看,它由三个判断构成,所以称三段论。从概念的角度来看,它由三个概念构成,每个概念正好出现两次。凡M是PMP

凡S是MSM

所以,S是P。SP

M表示中项S表示小项P表示大项三、三段论的公理

凡对一类事物有所肯定,则对该类事物的每一分子有所肯定;凡对一类事物有所否定,则对该类事物的每一分子也有所否定。

凡M是P凡M不是P凡S是M凡S是M所以,凡S是P所以,凡S不是P

P

MS

MSP

四、三段论的规则(1)一个有效的三段论必须并且只能有三个项(三个概念)所有的盗窃罪都是侵犯财产的犯罪。所有的故意杀人罪都是侵犯人身权利的犯罪。

所以,所有故意杀人罪都是侵犯财产的犯罪

人是由类人猿演变而成的张子强是人所以,张子强是类人猿演变而成的显然,以上两例的结论都是错误的。这是因为有了四个词项,没有中介造成的。

(2)中项(M)在前提中至少要周延一次中项M若在前提中一次也不周延,就会失去中介作用,使结论中S与P的关系有多种可能性,不能推出必然的结论。例如:凡服氰化物致死脸色发青,该死者脸色发青;所以,该死者是服氰化物致死。又如:小偷是穿黑衣服的,这人穿黑衣服;所以,这人是小偷。(3)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这条规则是针对小项和大项提出来的。大项与小项如果在前提中不周延,而在结论中周延,则结论断定的范围超出了前提断定的范围,因而就有可能导致逻辑错误。违反这条规则必然导致“大项不当周延”或者“小项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例如:凡大米是能吃的。巧克力不是大米。所以,巧克力不是能吃的。显然,“能吃的”在前提中不周延,到结论中周延了,因而犯了大项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

你生疮。你是中国人。所以,中国人都生疮。

S“中国人”在前提中只断定了一个外延,显然是不周延的,而在结论中却扩大到了所有的中国人,这无疑是错误的。犯了“小项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无疑推不出正确的结论。又如:逻辑学是没有阶级性的,逻辑学是科学所以,科学是没有阶级性的。“科学”由不周延变成周延,犯了“小项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

(4)两个否定判断作前提,推不出结论当两个前提都是否定时,中项M同样会失去中介的作用,推不出结论。例如:凡民法不是刑法凡刑法不是刑事诉讼法所以,?凡马克思主义不是唯心主义。凡唯心主义不是辨证唯物主义。凡辨证唯物主义不是马克思主义。

(5)如果前提有一个是否定的,结论必为否定。凡M不是P

凡S都是M

_____________

所以,凡S不是P

凡贪污犯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李星星不是国家工作人员所以,李星星不是贪污犯罪的主体凡文盲都不是大学生刘小影是文盲刘小影不是大学生

(6)两个特称的前提推不出结论两个特称的前提有四种组合,即II、IO、OI、OO。有的教师是科学家。有的科学家是先进工作者。?显然,II两个前提的组合,中项没有周延一次,违反了三段论推理的第二条规则,推不出必然的结论。

有的犯罪分子是高级知识分子有的高级知识分子不是教授凡教授都不是犯罪分子不难看出IO两个前提的组合导致两个错误,其一是犯了中项不周延的逻辑错误,第二是犯了大项扩大周延的逻辑错误。有的工人不是先进工作者。有的先进工作者是厅级领导。有的厅级领导不是工人。显然,OI的组合导致大项扩大周延的逻辑错误。,由此可见,OI两个前提推不出结论。

OO两个否定判断作前提,违反了三段论推理两个否定的判断作前提,推不出结论的规则。

II、IO、OI、OO特称判断作前提的四种组合都推不出结论。由此可见两个特称判断作前提推不出结论。(7)前提之一为特称,结论必为特称。

有的教师是科学家。所有的科学家都是高级知识分子。有的高级知识分子是教师。所有的犯罪分子都是危害社会的。有的犯罪分子是贩卖毒品的人。有的贩卖毒品的是危害社会的。

思考与训练一.用三段论规则检验下列推理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所有的大学生是有知识的,王大文是有知识的,所以,王大文是大学生,

2.有的工人是技师,周小周是工人,所以周小周是技师.

3.并非所有的教师都是教授,刘小影不是教授,所以刘小影不是教师.

4.并非有的教授不是教师,朝萧萧是教授,所以朝萧萧是教师

5.所有的犯罪分子都是违法者,王老五不是犯罪分子,所以王老五不是违法者.

6.有的工人是劳动模范,并非所有的劳动模范都是教师,所以,有的教师是工人.

7.所有的大学都是培养人才的,中学不是大学,所以,中学不是培养人才的.

8.所有的干部都是管理人员,所有的干部都是有知识的,所以所有有知识的都是管理人员9.并非所有的大学生都管理人才,李丘八不是管理人才,所以,李丘八不是大学生.

10.所有三好学生成绩好,李侃侃不是三好学生,所以,李侃侃成绩不好.

五、三段论的格三段论的格是由中项M所处的四种不同的位置分出来的。

MMMM1234MM第一格(中项在大前提的主项,小前提的谓项);第二格(中项都在两个前提的谓项);第三格(中项都在两个前提的主项);第四格(中项在大前提的主项,在小前提的谓项)。第一格的特殊规则MP1、小前提必肯定SM所有的大学教师都是大学毕业生SP公务员都不是大学教师所以,凡公务员都不是大学毕业生不难看出,第一格如果小前提是否定的,,则大前提必然是肯定的,大前提是肯定的,作为肯定判断谓项的三段论大项P是不周延的,而小前提是否定的,结论必是否定的,这样就导致P不当周延了,违反了三段论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到结论中不得周延的规则。所以,第一格的小前提必肯定。

2、大前提必全称有的犯罪分子是抢劫犯李小林是犯罪分子所以,李小林是抢劫犯显然,由于大前提是特称的,而小前提是肯定的,因而导致了中项不周延的逻辑错误。而要解决中项不周延的逻辑错误,大前提必须是全称的。所有的腐败分子都给党的事业造成了危害。朝大哈是腐败分子。所以,朝大哈给党的事业造成了危害。第二格的特殊规则

1、两个前提必有一个是否定的

所有的大学生是有知识的

高中生小光是有知识的

所以,高中生小光是大学生

不难看出,由于第二格中项在两个前提的谓项上,如果两个前提没有一个是否定的,则就必须有一个前提是否定的,否则就会导致中项不周延的逻辑错误。

所有的腐败分子都是缺德的

廉洁的领导不是缺德的

所以,廉洁的领导不是腐败分子

2、大前提必全称有的犯罪分子是领导干部所有的工人都不是领导干部所以,所有工人都不是犯罪分子小前提如果是特称,就会导致大项不当周延,因此,因此要避免犯大项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大前提必须全称。所有的大学生都是国家的专业人才所有的文盲都不是国家的专业人才所有的文盲都不是大学生

第三格的特殊的规则1、小前提必肯定所有大学教师都是国家工作人员所有的大学教师都不是公务员所以,所有的公务员都不是国家工作人员不难看出,如果小前提是否定的,大前提必须是肯定的,而大前提是肯定的,大项P不周延,但由于小前提是否定的,则结论无疑是否定的,这就导致了大项P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要避免这一错误,所以小前提必须是肯定的。

2、结论必特称所有的犯罪分子是违法的。所有的犯罪分子是缺德的。所以,有的缺德的是违法的。由于小前提是肯定的,小项在肯定的前提的谓项上,因而是不周延的,在前提中不周延,无疑到结论中也不得周延,因此小前提也就必然是特称的了。第四格规则自己证明。根据三段论三个判断组成的不同,就分为不同的式,如AAA式、AEE式等。

从三段论有四个格的情况来推算,它应有256个式。因为有即四个格,每个格的三个判断若都分别代入四个不同形式的判断,必然是

4×4×4=64×4=256个式

但由于多数式是违反推理规则的,如:EEE式、III式、OOO式、AEA式、AIA式等,因此,三段论的有效式是不多的,

六、三段论的式

所有的犯罪分子都是触犯刑律的所有的守法的公民都不是触犯刑律的所有的守法的公民都不是犯罪分子

AEE式,符合推理规则,有效式盗窃罪是侵犯财产的犯罪盗窃罪是故意犯罪所以,有的故意犯罪是侵犯财产的犯罪

AAI式,有效式。所有的犯罪都是危害社会的治安违法不是犯罪所以,治安违法不是危害社会的这是第一格的AEE式,不符合三段论的推理规则,因此是无效式。

七、三段论的省略形式哲学家:我从来不给疯子让路。文学家:我则相反。我从来不给疯子让路。你是疯子。所以,我不给你让路。我从来给疯子让路。你是疯子,所以,我给你让路。

省略三段论有三种省略形式:(1)省略大前提的形式。例如:你是大学生,应该遵守公共秩序。凡大学生应该遵守公共秩序你是大学生所以,你应该遵守公共秩序(2)省略小前提的形式所有的干部应该廉洁,你也应该廉洁啊!所有的干部应该廉洁你是干部你也应该廉洁啊!。

(3)省略结论的形式干部应该起模范带头作用,你是干部啊!干部应该起模范带头作用。你是干部啊。所以,你应该起模范带头作用。(4)掌握恢复省略三段论的步骤,并用三段论的规则检查其是否有效。第一,根据“因此”“所以”等连词确定结论是否被省略。例如:我不是干部,因此,我不存在讲廉洁问题这个省略三段论“因此”后面是结论,“因此”前面是小前提,由此推知省略了大前提,大前提是一个肯定判断中项是干部,于是我们恢复如下:

凡干部都要讲廉洁我不是干部我不要讲廉洁显然,大项“要讲廉洁”在前提中不周延,在结论中周延了,犯了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第二、根据结论确定大小项和中项。例如:我们是党员,所以,我们要坚持原则。此三段论,“我们”是“小项”,“要坚持原则”是大项。“党员”是中项,我们将其恢复如下:凡党员要坚持原则。我们是党员。所以,我们要坚持原则。

八、三段论的运用(1)运用三段论确定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

例如:凡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是盗窃罪。招小难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招小难的行为构成盗窃罪(2)三段论在刑侦中的作用

三段论在刑事侦查中可以用于分析案情,进而达到侦破案情的目的。例如:沈阳故宫被盗案件。民警王东民从对“何昌”怀疑到确定其为犯罪嫌疑人,运用了一系列的三段论推理:

1、凡伤口一端小一端大的贯通伤是枪伤。“何昌”小腿的伤口是一端小而另一端大的贯通伤。所以,“何昌”的伤口是枪伤。

2、凡是被枪打伤的而又不敢去医院治疗的一定是在逃的罪犯。“何昌”是被枪打伤又不敢去医院治疗的人。所以,“何昌”是在逃的罪犯。

思考与训练

一.用格的特殊规则检验下列三段论推理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凡洋奴主张读洋书,你主张读洋书,所以你是洋奴.

2.教师大都是大学毕业生,李某是大学毕业生,所以李某是教师.

3.凡犯罪分子是违法的公民,凡犯罪分子是危害社会的,所以,危害社会的都是违法的公民.

4.有的驾驶员是不讲交通规则的,王通天是驾驶员,所以王通天是不讲交通规则的.二、恢复下列三段论,如果有错误,请指出其错误1、和尚动得,我也动得。2、这东西是你的,你叫得应吗难道真是你的吗3、我又不是干部,我不去参加法律学习。4、干部要带头啊,你怎么连这个都不懂呢5、开后门是人之常情,你这是人之常情啊,有什么值得检讨的。6、上课期间看小说有错吗你不要理他。7、你也是大学生啊,难道连起码的常识都不懂吗8、有知识的人是懂礼貌的,你是很懂礼貌的啊!9、好的演讲就有人听,今天的演讲有人听。三.问答题(分析理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