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精选题集()
专题10文言文比较阅读(二)
1.(2023•浙江温州•统考中考真题)同学们发现高明亭对《琵琶记》作者高明的介绍过于简略,准
备向主办方提建议。
◎搜集材料
【材料一】
永嘉高经历明®,避乱四明之桥社,惜伯喈②之被谤,乃作《琵琶记》雪之,用清丽之词,一洗作者之
陋,于是村坊小伎©,进与古法部©相参,卓乎不可及已。相传:则诚坐卧一小楼,三年而后成。其足按拍
处,板皆为穿。尝夜坐自歌,二烛忽合而为一,交辉久之乃解。好事者以其妙感鬼神,为物®瑞光楼旌⑥之o
(选自《南词叙录注释》)
【材料二】
有王四者,以学闻。则诚与之友善,劝之仕。登第后,即弃其妻而赞于太师不花家。则诚悔之,因作
此记以讽谏。……高皇帝微时,尝奇此戏,及登极,召则诚,以疾辞。使者以记上进。上览之日:“五经
四书在民间,譬诸五谷,不可无;此记乃珍羞之属俎豆©之间亦不可少也。”
(选自田艺萌《留青日札》)
注释:①高经历明:指高明,字则诚,瑞安人。经历,官名。②伯喈:这里指东汉文学家蔡邕,字伯
喈。③伎:泛指歌舞表演。④法部:指正宗的皇家乐曲。⑤物:同“创”。⑥旌:表彰,显扬。⑦俎豆:
祭祀宴饮用的礼器。
◎读懂文意
(1)解释加点词。
①卓乎不可及己_____________
②尝奇此戏_____________
(2)用“/”给材料二中画波浪线处断句。(限断2处)
此记乃珍羞之属俎豆之间亦不可少也
◎围绕提纲,展开讨论
建议提纲一、增加高明的相关信息
。高明的生平
。高明的故事
二、增加《琵琶记》的相关信息
O《琵琶记》创作缘由
O___________
(3)同学质疑:材料一中画横线处作为“高明的故事”素材是否合适?
发表你的看法并阐述理由。
(4)同学提议:增加《琵琶记》创作缘由。
根据两则材料,概括《琵琶记》创作缘由的两种说法。
(5)同学讨论:还可以增加《琵琶记》的哪些信息?
结合两则材料,提一条建议并阐述理由。
撰写建议(略)
(2023•浙江嘉兴•统考中考真题)程本立,字原道,嘉兴崇德人。少读书,不务章句。闻金华朱彦
修兄弟得考亭之学®于白云许谦,乃往就学焉。
丁卯,从王朝京师。被累,谪云南长官司吏目。留家大梁,自以一仆之任。时所部百夷煽诱为逆,本
立单骑深入,为书开谕逆顺利害,由是诸夷感悦归顺,边事以息。
西南当王师初靖,余孽尚骄,时西平侯沐英、布政使张献:以本立统须守御,因自誓曰:“吾当以死救
此一方。”遂不避艰险,山行野宿,自楚雄、姚安以逮②大理、鹤庆、丽江、水昌,咸赖其抚绥安辑。自是
民得安业,军得着伍,本立之力也。
(选自《革除遭事二》有删改作者明•黄佐)
【注释】①考亭之学:指朱熹之学。②逮:至。
洛阳七里桥命儿还大梁,是日风霾大作,晚色忽开,一诗自遗。
明•程本立
我老西行几日还,归心随尔过靖关。
晚晴扫得离愁去,稳坐车中饱看山。
(选自《巽隐集》卷一)
【任务一阅文知人】
2.认真阅读文本内容,将下表填写完整。
时间筛选文本信息概括人物经历我的学习批注
闻金华朱彦修兄弟得考亭之学于远道求学“就学”可理解为(1)
年轻时
白云许谦,乃往就学焉。
“谪”字学过,理解不
丁卯年被累,谪云南长官司吏目。(2)______
难,耶!
为书开谕逆顺利害,由是诸夷感“诸夷”是否就是“西
云南任上(3)______
悦归顺,边事以息。和诸戎”中的“诸戎”呢?
军民安居乐业,全是程本
王师初靖后(4)______西南建功
立的功劳啊!
3.语言现象要学会梳理。根据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从学过的文言文中再举两例。
句L______
词类活用例句:山行野宿。
句2:______
【任务二悟诗识人】
4.文学社想以程本立的诗为蓝本制作一个微视频,在校微信公众号上推送。请你结合淮那》,完成视
频脚本创作。
镜头
国外音:内心独白
背景人物特写
风吹尘飞,天色阴晦,驿路儿啊,我已老迈,这一别不知何时再见。狠
上一辆马车渐行渐远,徒留两道(1)_心命你返回,望着阴沉天色,我的心仿佛正随你
车辙。一起经过靖关。望你一路顺利,平安归家!
安坐车中,
(2)__o山脚下,桥边一
面向青山,神态(3)______
车,车帘微微掀起。
怡然。
【任务三诗文颂人】
5.校微信公众号设立了“文人风骨”专栏,上一期推介的是范仲淹。请你综合特义内容,参照示例,
写一段话来推介程本立。
【示例】
范仲淹历经艰难,但勤奋乐观,终有所成。镇守西北边疆期间,他号令严明,又爱抚士卒,招徒诸羌
并推心接纳,深为西夏所惮服。他敢于直言强谏,虽屡遭贬谪,但始终以天下为己任,以利民为宗旨,补
救时弊,积极进取,信念坚定,诠释了文人的铮铮风骨。
6.(2023•浙江金华•校联考一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①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②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
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
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倭。未有仁而
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③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
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
④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②。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
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
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
疑!”
(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第1、5章)
【乙】
孟子尝有言矣:“人能充其无欲害人之心,而仁不可胜用也。人能充其无欲为穿布④之心,而义不可胜
用也。”……故曰:"其道始于至粗,而极于至精。充乎天地,放乎四海,而毫厘有所必计。呜呼,此其
所以为孟子欤!后之观孟子者,无观之他,亦观诸此而已矣。”
(节选自苏轼《孟轲论》)
【注】①比:替。②耨(nou):锄草。③梃:棍棒。④穿籥(yu):穿墙(偷盗)。
(1)根据语境推敲加点词的意思。
①及寡人之身
②寡人联之
③入以事其父兄
④其道始于至粗
(2)用“/”给文中划横线处断句。(限断三处)
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
(3)孟子的论辩艺术“析义至精”“用法至密”。细读【甲】文,边读边梳理作者的论证思路。(提示:
可用上“首先”“然后”“最后”等词)
(4)【乙】文中“呜呼,此其所以为孟子欤”一句,“呜呼”“欤”是语气词,任选其中一个加以赏析。
(5)梁惠王想洗雪耻辱,向孟子询问对策。孟子给出的建议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2023•浙江台州•统考二模)【甲】
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邯郸师®有出新曲者,托之李奇
②,诸人皆争学之;后知其非也,而皆弃其曲。此未始知音者也。鄙人⑧有得玉璞④者,喜其状,以为宝而藏
之;以示人,人以为石也,因而弃之。此未始知玉者也。故有符⑤于中,则学是而同今古;无以听其说,则
所从来者远而贵之耳。
(节选自《淮南子•修务训》,有删减)
【乙】
工之侨为琴
[明]刘基
工之侨得良桐焉斫⑥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久使国工视之,日:
“弗古。”还之。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款焉,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
抱以适市。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道朝。乐官传视,皆曰:“希世之珍也。”工之侨闻之,叹曰:
“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而不早图之,其与亡矣!”遂去,入于宕冥之山®,不知其所终。
(节选自《郁离子•千里马》)
【注释】①师:乐师。②李奇:古代一个擅长制作乐曲的人。③鄙人:乡下人。④璞:未雕琢过的玉
石。⑤符:道,规律。⑥斫(zhu6):用刀斧砍削,此指制作。⑦太常:官名,掌管祭祀礼乐。⑧宕冥之山:
作者虚拟的山名。宕冥:高远幽深貌。
7.解释下列加点词。
(1)以示人
(2)拳是而同今古
(3)期年出之
(4)献诸朝
8.请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
9.甲乙两文共同揭露了怎样的社会现象?乙文通过一则完整的寓言故事来揭露社会现象,甲文在写法
上又有何不同呢?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
10.请先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再结合生活实际或阅读积累谈谈你的感悟。
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
(2023•浙江温州•统考一模)阅读三篇苏轼夜游文,完成研学单。
苏轼的夜游之乐
元丰六年(1083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为团练副史已四年。
【甲】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
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着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
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元丰七年(1084年),苏轼送长子苏迈赴任汝州的旅途中途径石钟山。
【乙】
石钟山记(节选)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②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
说也,人常疑之。至莫®夜月明,独与迈④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干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
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⑥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日此鹳鹤也。余方心动⑥欲
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眩©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画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
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
吐,有嶷坎镶格®之声,与向之噌咙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眩者,周景王之无射
.也;簌坎链整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注】①彭蠡:鄱阳湖的别称。②郦元:即郦道元,《水经注》的作者。③莫,通“暮”,日落的时候。
④迈:苏迈,苏轼长子。⑤磔磔(zhe):鸟鸣声。⑥心动:这里是心惊的意思。⑦噌眩(ch@ngh6ng):形
容声音洪亮。⑧罅(xia):裂缝。⑨霰坎(ku&nkWn)獴整(tangta):霰坎,击物声;链整,钟鼓声。⑩
无射:与后文的“歌钟”,均为古乐器名。
元符二年(1099年),六十三岁的苏轼因早期“以诗文讥刺圣上”之事,连遭贬谪,被放逐至海南檐州。
【丙】
书上元夜游(节选)
己卯上元®,予在檐州,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步城
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⑧杂揉,屠沽©纷然。归舍已三鼓⑤矣。舍中掩关熟睡,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
为得失?过©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
【注】①己卯上元:元符二年正月十五。②过:拜访,探望。③民夷:汉人和少数民族人士。④屠沽:
指卖肉、卖酒的人。⑤三鼓"三更。⑥过:苏过,苏轼幼子。
苏轼的夜游之乐•研学单
(甲]《记承天
文章【乙】《石钟山记》【丙】《书上元夜游》
寺夜游》
“月色入户,“良月嘉夜,先生能一
游因“是说也,人常疑之”
欣然起行”出乎”
词释义方法词义阅读【丙】
文,想象画线句
语境推断法:联系上下文推
微风鼓浪①—场景,赏析此句
断
写法的妙处。
联系课内法:“空谷传响,“步城西,
游历(略)如钟鼓不绝②—
哀转久津”《三峡》入僧舍,历小
巷,民夷杂揉,
查阅字典法:A.表转折;B.表
徐晅察之③—屠沽纷然。”
修饰;C.表并列;D.表承递
⑦—
有大石m中流参考成语法:锐不可当
“放杖而笑,孰为得
直接体验:“有嶷坎链整之声,与向之噌眩者
失?过问先生何笑,盖自笑
相应,如乐作焉”,夜晚江水激荡岩石,发出许多
也。”结合创作背景和文本
“但少闲奇特声音,如同奏乐般动听。
内容,我认为苏轼的“笑”
人如吾两人者引发感想:“⑤_借用典故,将
游感是______,因为
耳。”(解析山水之声具象化,并增加了声音的历史厚重感。
⑧_—。
略)理性思考:“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
A.苦中求乐的自我慰藉
可乎”,这次夜游,苏轼得到了如下体悟:
之笑;B.顿悟后的豁然开朗
⑥____________
之笑;C.______
结合三篇夜游文和表格内容,我体会苏轼多个层次的“夜游之乐”:⑨
11.阅读【乙】文,解释加点词,完成①到④空。
12.阅读【乙】文,摘录原文,填写⑤空。
13.结合【乙】文内容,完成⑥空。
14.阅读【丙】文,想象画线句场景,赏析此句写法的妙处,完成⑦空。
15.结合【丙】文创作背景和文本内容,我认为苏轼的“笑”是,(选择:A苦中求乐的自我慰
藉之笑;B顿悟后的豁然开朗之笑;C(自行填写))因为⑧0
16.结合三篇夜游文和表格内容,我体会苏轼多个层次的“夜游之乐”:⑨
(2023•浙江温州•统考一模)班级开展古代文人“超然”心境内涵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材料一: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
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
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②,箪瓢屡空,晏如③也。常著文章自
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④日: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⑥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健®乎?衔觞®赋诗,以
乐其志,无怀氏⑥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注释】①环堵萧然: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②穿结:打补丁。③晏如:安然自若的样子。④赞:
传记结尾的评论性文字。⑤黔娄:战国时齐国的隐士。⑥戚戚:忧愁的样子。⑦汲汲:极力营求的样子、
心情急切的样子。⑧僖:辈,同类。⑨觞:酒杯。⑩无怀氏:与下文“葛天氏”都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
材料二:
己卯上元®,予在僧州②,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日:“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步城
西,入僧舍,历小巷,民③夷杂揉,屠沽④纷然。归舍己三鼓矣。舍中掩关熟睡,已再⑤鼾矣。放杖而笑,孰
为得失?过⑥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
(苏轼《书上元夜游》)
【注释】①上元:农历正月十五。②僮州:苏轼被贬之地,现属海南。③民:指汉族。夷:指当地少
数民族。④屠沽:泛指市井中做生意的人。⑤再:同“在”。⑥过:苏轼的小儿子。⑦韩退之钓鱼:韩愈
曾在诗中借钓鱼钓不着大鱼,埋怨水太浅,要另觅垂钓之处,暗指自己境遇不好,不得志。
材料三:
“超然”诗文集:
(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①O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2)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②—,③—。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
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饮酒•其五》)
(3)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
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毅纹②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苏轼《临江仙•夜归临皋》)
【注释】①营营:周旋、忙碌,内心躁急这状,形容为利禄竞逐钻营。②毅(hu)纹:比喻水波细纹。
毂,绐纱。
◎读懂超然
17.阅读材料,解释加点词。
语句方法释义
亲H知其如此参考成语法:爱贤念中①—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结合语境法②—
熟为得失课内迁移法: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③一
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查字典法:A.对,正确。B.但是,然而。C.指示代④—(填
无得词,这样。D.副词或形容词后缀。字母)
18.补全材料三中的①②③画线处。
◎联读超然
19.材料一中陶渊明“以乐其志”,材料二中苏轼“放杖而笑”,陶渊明因何而“乐”,苏轼又是因
何而“笑”?结合材料内容简要分析。
20.材料三中的(2)(3)两首诗词在表现诗人超然洒脱心境的写作手法上有何相同之处?借助诗词内
容,加以赏析。
◎探究超然
21.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探究过程,探究古文人“超然”心境的丰富内涵。
(2023•浙江温州•校联考一模)班级同学开展品评良吏活动,请你参与。
【材料一】
虽有材力,不得良吏,犹立功也。
(晁错《上书言募民徙塞下》)
【材料二】
爬剔疾苦,扶养小弱,可谓良吏矣!
(钱谦益《兵科给事中明时举授徵仕郎》)
【材料三】
陆徽,字休猷,吴郡吴人也。元嘉二十三年,乃追徽为持节、督益宁二州诸军事、宁朔将军、益州刺
史。隐恤有方,威审兼著,寇盗静息,民物殷阜®,蜀土安说,至今称之。二十九年,卒,时年六十二。身
亡之日,家无余财。
(节选自《宋书•列传•良吏》)
【材料四】
段直字正卿,为泽州长官。泽民多避兵未还者,直命籍其田庐于亲戚邻人之户,且约日:“俟业主至,
当析而归之。”逃民闻之,多来还者,命归其田庐如约,民得安业。素无产者,则出粟赈之;为他郡所俘
掠者,出财购之;以兵死而暴露者,收而瘗②之。未几,泽为乐土。大修孔子庙,割田千亩,置书万卷,迎
儒士李俊民为师,以招延四方来学者。不五六年,学之士子,以通经被选者,百二十有二人。在官二十年,
多有惠政。朝廷特命提举本州学校事,未拜而卒。
(节选自《元史•列传•良吏》)
【注释】①【殷卓】富足。②【瘗(yi)】埋葬。
22.参考“释疑方法”,解释“疑难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疑难语句释疑方法意思
俟业主至
联系旧知:俟其欣悦(《送东阳马生序》)(1)
司马牛忧日:“人皆有兄弟,我独立”(《论语》)
犹。功也(2)
蜀士安说联系文言现象:居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3)
威惠兼著查阅词典:①仁爱,宽厚。②恩惠。③柔顺,柔和。(4)
23.陆徽和段直为什么会被史书归为“良吏”?根据选文内容,分别简要概括。
24.根据本次活动中四则材料内容推断,“良吏”是什么意思?
25.下列小说人物,谁能被称为“良吏”?结合内容,简述理由。
A.鲁肃(《三国演义》)B.田福军(《平凡的世界》)
(2022•浙江杭州•统考一模)
(甲)
玉井饭
章雷斋宰德泽©时,虽槐古马高②,犹春延客。然后金多不取诸市,恐旁缘®扰人。一日,往访之,军有
蝗不入境之处④,留以晚酌数杯。命左右造玉井饭,甚香美。其法:削嫩白藕作块,采新莲子去皮心,候饭
少沸,投之,如鬣®饭法。盖取“太华峰头玉井莲,开花十丈藕如船”之句。今杭都范堰经进七星藕,大孔
七、小孔二,果有九窍。因笔及之。
(选自[宋]林洪《山家清供》)
【注释】①章雪斋:即章鉴(12141294),字公秉,号杭山。为官清廉,政事严谨,为人宽厚。宰德泽:
即主政。②槐古马高:形容位高权重。③旁缘:依仗。④蝗不入境之处:清静之所。<(an):古代盛食物
的器具。
(乙)
藕如船
主人以藕梢待客,却留大段在厨。客笑日:“常读诗云:'太华峰头玉井莲,开花十丈藕如船。'初
疑无此,今乃信然。”主日:“何故?”客日:“藕梢已到此,藕头西在厨房中。”
(选自《解愠编》)
2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犹喜延客
(2)道有煌不入境之处
(3)藕头的在厨房中
27.两位同学对甲文中“然后食多不取诸市”的一处断句争执不下,你赞同哪位同学的断法?为什么?
A.同学:然后食/多不取诸市
B.同学:然后食多/不取诸市
28.如要给乙文添加一句话作为结尾,你会选择下面哪一句?请选择并阐述理由。
A.主人惭,亡以应。
B.言毕,客出门不顾。
C.此之谓失其本心。
29.甲文作者、乙文客人都引用了诗句“太华峰头玉井莲,开花十丈藕如船”,其用意有何不同?请
简析。
(2022•浙江温州•温州绣山中学校联考二模)“读古文,比异同”溯源笔记小说
《阅微草堂笔记》
(一)
郑五,不知何许人,携母妻流寓河涧,以木工自给。病将死,嘱其妻日:我本无立锥地,汝又拙于女
红,度老母必以冻馁死,今与汝约,有能为我养母者,汝即嫁之,我死不恨也。妻如所约,母藉以存活。
或奉事稍怠,则室中有声,如碎磁折竹。[A]一岁棉衣未成,母泣号寒,忽大声如钟鼓殷动墙壁,如是七
八年,母死后乃寂。
(二)
佃户曹自立,粗识字,不能多也。偶患寒疾,昏愦中为一役引去,途遇一役,审为误拘,互诟良久,
俾送还。[B]经过一处,以石为垣,周里许,其内浓烟全涌,紫焰赫然,门额六字,巨如斗,不能尽识。
但记其点画而归,据所记偏旁推之,似是负心背德之狱也。
【注】纪的,字晓岚,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考中进士,曾任《四库全书》总纂官。
30.为了让同学更好地读懂文章,请你完成表格。
文言词句方法解释
字源推测法:甲骨文姿’
(1)携母妻流寓河胭
—
(2)汝即嫁之,我死查阅词典法:①不满意;遗憾;②怨恨;仇恨。
______(填序号)
不恨(《古代汉语词典》)
(3)廖老母必以冻馁
课内迁移法:度已失期,按律当斩(《陈涉世家》)
—
死
(4)互诉良久,俾送
语境推测法:联系上下文推断—
还
(5)从画线句[A][B]中任选一句,简要描述画面。_______
31.根据笔记体小说的发展,小组同学制作了时间轴和表格。请阅读《提琴》与《阅微草堂笔记》选
文,从选材、语言特点、写作目的、情节安排等角度进行比较,阐述你的发现。
魏晋清代20世纪80年代
________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________________k
《世说新语》《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1汪曾祺、阿城……
同异
篇目
选材语言特点写作目的情节安排
《阅微草堂笔记》选文
①______略劝善②______
《提琴》
③探究发现:阿城继承并创新了笔记体小说,试结合链接材料推测这种改变的原因。
链接材料:
清代文字狱,主要集中在前期,历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代君王,绵延一百三十余年。无论就
时间之长,案件之多,还是规模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施工员考试题含答案
- 2024国家能源集团国神公司本部系统内招聘2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11 变废为宝有妙招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统编版
- 2025年惠州城市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新版
- 2025至2030年中国油污克星清洁剂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正辛醇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档案资料陈列架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山东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选科指导联合测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 辽宁省辽西联合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 江苏省2025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地理试题仿真模拟卷02(解析版)
- 沙子检测报告
-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必修下册 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2
- 无线电测向幻灯教材课件
- 第1课《我们的闲暇时光》课件
- 商务ktv项目计划书
- 脑血管造影术护理查房课件
- 《愿望的实现》全文
- 轨道机车制动系统智能产业化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残疾人就业困境及其破解对策
- 【携程公司的战略环境PEST探析和SWOT探析7500字】
- 《油液分析技术》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