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高考一轮复习专项训练:人口容量_第1页
地理高考一轮复习专项训练:人口容量_第2页
地理高考一轮复习专项训练:人口容量_第3页
地理高考一轮复习专项训练:人口容量_第4页
地理高考一轮复习专项训练:人口容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口容量》练习

一'选择题

近年来,贵州省经济发展速度稳步提升,连续七年位居全国第一,这标志着贵州省已进入经济高速

发展阶段。贵州省经济快速发展与各子系统承载力关系密切。下图为贵州省经济发展过程中各子系

统承载力变化趋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对贵州省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制约作用最显著的子系统是()

A.经济承载力B.社会承载力C.环境承载力D.资源承载力

2.为促进贵州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应该()

A.积极引进重化工业B.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C.扩大矿山开采规模D.大力增加城市数量

生育综合指数是综合考虑育龄妇女数量、生育条件等因素,用以衡量人口生育潜力的总指标。总和

生育率是指平均每个育龄妇女在育龄期间生育的子女数量。下图示意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生育综合

指数与总和生育率的关系。完成下面小题。

总和生育率(个)

2.5-0.5(临界值)

2.3-甲

2.1-*

1.9-

1.7-

1.5(临界值)

1.5--……—-

・粤

1.3-

1.1-

0.9-

0.7-量

0.5-1--------—1----------------1----------------r—

0.300.350.400.450.500.550.60OJ55

生育综合指数

3.推测图示甲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

A.桂B.苏C.津D.浙

4.与其他省份相比,广东省生育综合指数较高的原因有()

①生育意愿强烈②生育条件完善③育龄妇女较多④人口政策宽松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龙洞沟位于四川境内,是岷江上游支流,全流域80%以上海拔高于2000m,生态环境比较脆弱。该

流域居民多以农牧业为主,环境承载力较低。下表为龙洞沟土地面积坡度分级状况表(一般坡度小

于25。才能营造梯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坡度分级025°>25°合计

面积(km2)5.88.7214.52

占总面积比例(%)39.9560.05100

5.影响该流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A.淡水资源B.矿产资源C.森林资源D.耕地资源

6.下列能提高该流域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有()

A.拓展对外交通B.提升消费水平

C.加大矿产开发D.鼓励人口迁入

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2020年我国各省会城市人口占所在省总人口的比重几乎都

在提高,但京、津、沪的人口增幅(%)与省会城市相比,排名比较靠后。下图是同期各省级行政

区人口数据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自然增长率(%)

-40481216

16

12

8

J4

*0

87

曷-8

-12

-16

-20

ftI

7.图中人口总数变化不大的是()

A.辽宁省B.四川省

C.湖北省D.内蒙古自治区

8.六普到七普的10年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西藏的人口增长率略大于广东B.西藏增长的人口数量大于广东

C.东部、西部地区人口增速较快D.东北、中部地区人口增速较慢

9.与省会城市相比,京、津、沪人口增幅排名比较靠后,其原因可能是()

①京津沪对劳动力素质要求提高

②京津沪的资源环境承载力降低

③其他省会城市的平均收入较高

④其他省会城市的生活成本较低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末我国人口总数141,175万,比2021年末减少85万;2023年

末人口总数140,967万,比2022年末减少208万。下图示意20132022年我国新出生人口数量的变

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口956

/:11200

;二:#65

•::,“二,524

I

一一「11723

丁•「1.亍'.一、二二二二二一1785

,二.:.:”」:-—一;1655

':;*;::"“,•」,;/孑勿先;,:;“;”]1688

,I.

’.’」.「一[.,:]1640

100015006人)

日新出生人口总量图新出生人口变化量

10.图中2016年新出生人口增加的最可能原因是()

A.社会经济的发展B.二孩政策的出台

C.传统观念的影响D.医疗卫生的进步

11.据图推断我国()

A.人口出生率逐年降低B.2017年进入人口负增长

C.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D.人口红利将进一步呈现

甘肃省兰州城区地处黄河谷地,南北为山地,黄河穿城而过,土地狭窄。2012年在兰州城区北部约

65千米的秦王盆地建设兰州新区,该新区建在一片半荒漠化的广阔土地上,与城区间有山岭阻隔。

左图为兰州城区示意图,右图为兰州新区与兰州城区相对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影响兰州城区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是()

A.土地B.水源C.粮食D.能源

13.选择在秦王盆地建设兰州新区的主要原因是()

A.距离主城区近B.淡水资源充足

C.土地平坦开阔D.与主城区联系紧密

14.兰州新区的建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

A.招商引资B.治理污染C.植树造林D.水利设施

2023年末,上海市常住人口为2487.45万,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42%。下图为上海市1990—

2023年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强

15.据图分析,上海市常住人口自然增长速度最大的年份是()

A.1994B.2004C.2012D.2014

16.导致2023年上海市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生育率下降B.死亡率降低

C.预期寿命延长D.国内人口外迁

17.上海市常住人口数量较20年前增长了约1000万,主要是因为()

A.自然资源丰富B.对外交通便利

C.经济比较发达D.人均消费水平高

下图为我国近10年全国人口增量变化图(数据不包括港、澳、台居民及外籍人员),据此完成下面

小题。

R位(万人)

18.关于近10年我国人口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A.人口总数在2022年达到峰值B.2016年以后人口总数持续减少

C.人口总数在2021年前持续上升D.2023年人口总数少于2018年

19.为应对我国未来人口变化,我国应该()

A.调整产业结构,缓解劳动力不足

B.优化生育政策,鼓励公民早婚早育

C.加强对外开放政策,大量吸引国外劳动力

D.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增加义务制学校数量

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包括经济承载力、社会承载力、环境承载力和资源承载力。国家中心城市作为

中国城镇体系中的顶级核心城市,对城市综合承载力进行评价和分析,对引导中心城市的发展、制

定合理的区域经济政策具有重要意义。完成下面小题。

20.城市综合承载力最强的是()

A.北京B.西安C.上海D.成都

21.制约成都综合承载力水平提高的是()

A.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基础设施

B.全面禁止资源开采

C.推进工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

D.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西海固”地处宁夏南部山区,年均降水量仅300mm,蒸发量却在2000mm以上,是最不适宜人类居

住的地区之一。早在1996年,福建和宁夏启动对口扶贫协作,西海固地区的人口大规模分批次迁移

至宁夏北部乡镇。为纪念闽宁合作,这座生态移民乡镇被命名为闽宁镇。图为西海固地区示意。据

此完成下列小题。

22.影响西海固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是

A.地貌B.热量C.水源D.植被

23.影响西海固地区人口大规模分批次搬迁至闽宁镇的主导因素是

A.土壤肥沃B.政策支持C.经济发达D.科技发达

24.为了保障西海固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够大幅度提高水资源承载力的措施是

A.节约用水B.人工增雨C.治理水污染D.跨流域调水

二'综合题

2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陕西“三秦大地”自然和人文环境差异显著,从北向南依次为:生态脆弱的陕北黄土高

原;交通便捷、基础设施完善、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关中平原;山高林密、交通不便的陕南秦巴山

地。

材料二:关中平原城市群地处中国内陆中心,是西部地区面向东中部地区的重要门户,西安市

是关中平原城市群核心城市。下图为陕西省地理要素示意图及关中平原城市群简图。

图的。。救市o城市春暮ai

(1)从人口容量的角度,分析与关中平原相比秦巴山地资源环境承载力小的原因。

(2)从地形对城市影响的角度,简析关中平原城市群形成和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目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水平较高,已超过60%,形成了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

角洲等一批城市群;但是中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还不到50%。下图为中国城市群空间分布示意图。

以中I

澄城市群

O城市群地区

«»«*

(1)描述中国城市群的分布特征。

(2)分析中国东部的城镇化水平总体高于西部的原因。

(3)北京作为京津冀城市群的中心城市,人口大量迁入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请列举利于北京人

口达到合理容量的措施。

27.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表2为在沪外省市户籍常住人口主要来源地占比统计(%)。

材料二:2022年上海市常住人口2476万人,相较2021年末下降近14万人。

年份安徽省江苏省河南省四川省江西省浙江省山东省

201828.516.811.15.64.94.7

201928.316.69.85.65.14.9

202023.217.212.84.94.84.94.8

202124.115.711.04.75.55.64.4

202223.216.111.66.15.65.34.4

(1)分析安徽省在上海外来人口中占较大比例的原因。

(2)阐述安徽省人口大量流入上海对本省的影响。

(3)试分析2022年上海常住人口减少的原因。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陕西省地形总的特点是:南北多山,中部多川,从北向南构成三个各具特点的自然区:陕北

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关中平原各级交通网连接全国,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

高;陕南秦巴山地,山高林密,交通不便。图一为陕西地理简图,图二为2010年陕西省人口密度

分布图。

图例

〜河流

•A山脉

。城市

等降

水量线

600mm

区域分界

800mniA陕南秦

巴山地

B关中'F原

C陕北黄上

高原

图一图二

(1)从人口容量的角度,分析关中平原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对较大的原因。

(2)陕北地区近年来人口增加较快,对环境的压力较大,简述陕北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可持续发展

措施。

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藏自治区是青藏高原的主体部分,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西北岛,东南低,总面积122.84万

平方公里。2023年初,全区常住人口总数为364万人,人口密度约为2.98人/km2,人口出生率

14.24%,死亡率5.48%,自然增长率8.76%。下图为西藏自治区主要成绩的分布图。

(1)简述西藏自治区城镇分布的特点。

(2)分析西藏自治区环境承载力小的自然原因。

(3)提出增加西藏自治区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

3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胡焕庸线(HuLine),即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19011998)在1935年提出的划分中国人

口密度的对比线。胡焕庸线反映了我国人口分布格局。

材料二2023年国家人口抽样结果显示:中国总人口达14.2亿,出生率创新低。近年来,我国

处于最佳育龄(2530岁)的女性人口有所减少。并且伴随着教育压力与不完善的相关政策,近来部

分年轻人的生育意愿一直较低。

材料三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和20102022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折线图。

(

)

(1)在图中画出胡焕庸线。该线与我国、等地理分界线大致上

重合。

(2)据图分析,新世纪以来到目前为止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

是、。

(3)出现2022年这种增长现象的影响因素有等;缓解这一问题可以采取的措

有、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D

2.B

【解析】【点评】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很多,例如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

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及消费水平等,其中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

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正相关;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

关。

1.AC、读图可知,贵州省经济承载力、环境承载力一直呈上升趋势,AC错误;

B、社会承载力先下降后上升,按发展趋势未来也呈上升趋势,B错误;

D、资源承载力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按趋势未来还将下降,D正确。

故答案为:D„

2.A、资源承载力已呈下降趋势且将长期持续,重化工业对资源依赖性强,A错误;

B、应对资源承载力下降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B正确;

C、扩大矿山开采规模,不仅会加重资源压力,环境承载力会因此下降,C错误;

D、城市化进程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相匹配,大力增加城市数量显然是不恰当的,D错误。

故答案为:Bo

【答案】3.A

4.C

【解析】【点评】总和生育率简称生育率,也称总生育率,是指一个人口群体的各年龄别妇女生育率

的总和。它反映的是一名妇女在每年都按照该年龄别现有生育率生育的假设下,在育龄期间生

育的子女总数。一般来讲总和生育率至少要达到2」,才能完成世代更替。

3.甲的总和生育最高,约为2.1,说明实际生育子女较多,应为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生育综合指数

处于临界值附近,说明人口生育潜力一般,综合以上两个条件,对比四个省区,广西经济最为落

后,生育潜力一般,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o

4.与其他省份相比,广东省生育综合指数较高是广东的经济发达,生育条件完善,②正确;由于

该省人口较多,育龄妇女较多,③正确;广东的总和生育率低,实际生育的子女少,生育的意愿不

强,人口政策和其他省区没有区别,①④错误。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o

【答案】5.D

6.A

【解析】【点评】人口合理容量是一个地区所容纳的最适宜、最佳的人口数量,是有利于该地区可

持续发展的人口规模。其数量一般低于该地区的人口最高容量。

5.据“龙洞沟位于四川境内,是岷江上游支流,全流域80%以上海拔高于2000m,生态环境比较脆

弱”分析,该地区海拔较高;据表中数据分析,该地区坡度大于25。的面积比例占60%以上,说明地

形起伏大,耕地资源不足,影响该流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耕地资源,D正确。靠

近河流,水资源不缺乏,A错误。图中无矿产资源信息,无法判断,B错误。山区森林资源应该较

丰富,C错误。

故答案为:Do

6.拓展对外交通能增加区域开放水平,提高该区域人口合理容量,A正确。提升消费水平会加剧资

源消耗,不利于提高人口合理容量,B错误;加大矿产开发和鼓励人口迁入可能造成生态环境进一

步破坏,反而不能提高该区域人口合理容量,CD错误。

故答案为:A。

【答案】7.C

8.B

9.B

【解析】【点评】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环境适宜程度、环境恶化、自然灾害等;经济发展水平(生

活条件、经济收入)、城市化推进、大型项目建设、区域开发、交通条件等;政治因素(政治中心的

建立和迁移、人口迁移和经济政策、战争等);社会文化因素(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地

域文化差异等)。

7.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人口总数变化取决于人口增长率,人口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机械增

长率,四个省级行政区中,鄂(湖北省)的人口增长率和人口机械增长率相加接近0,人口总数变化

不大,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o

8.A、读图可知,西藏的人口增长率接近20%。,广东(粤)人口增长率明显低于20%。,A正确,不

符合题意;

B、广东(粤)人口基数更大,实际增长人口数量更大,B错误,但符合题意;

C、读图可知,东部、西部的大部分省级行政区自然增长率、机械增长率都大于0,增速较快,C正

确,不符合题意;

D、东北的省级行政区人口负增长,中部的省级行政区人口增长率较低,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o

9.京津沪对劳动力素质要求提高,对普通劳动力吸引力降低,①正确;京津沪人口数依然在增

加,只是增幅小,资源环境承载力并未降低,通过对外贸易、提高科技、合理规划等措施可以提高

其承载力,②错误;与京津沪相比,其他省会城市平均收入较低,③错误;京津沪平均收入高,生

活成本高,净收益可能较低;省会城市平均收入低,但生活成本更低,净收益可能更高,④正确,

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答案】10.B

11.C

【解析】【点评】人口的年龄结构与人口问题

人口的年龄结构是指各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就目前而言,世界人口年龄结构存在的问题主

要表现为人口年轻化和人口老龄化。

人口年轻化人口老龄化

人口年

少年儿童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而老年人口少年儿童人口的比重不断下降,而老年人

龄结构

的比重不断下降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趋势

人口年轻化可导致人口增长过快。人口持续

人口老龄化可造成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

人口问增长,最终会超出环境的供应和自净能力,

不足、社会上用于老年人的退休和养老等

题进而引发各种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和社会问

费用增加、老年人生活困难和孤单等问题

10.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16年新出生人口增长明显,为短时间增长明显,故影响因

素不应该是长期、缓慢的因素影响,而社会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的进步和传统观念都属于长期、

缓慢变化的因素,故A、C、D错误,2016年我国实施二孩生育政策,为短期、快速产生影响因

素,故B正确,所以选B。

11.根据图文材料可知,在2013到2016年间,除2015年外,新出生人口数量呈现增加,新出生人

口变化量为正值,且有升高,说明人口出生率并没有降低,故A错误;2017年变化量为负值,但是

总量为正值,说明人口仍然处于正增长,故B错误;从2016年后,我国新出生人口总量呈下降趋

势,且变化量为负值,新出生人口越来越少,老龄化越来越严重,人口红利在逐渐消失,故C正

确,D错误;所以选C。

【答案】12.A

13.C

14.D

【解析】【点评】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很多,例如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

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及消费水平等,其中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

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正相关;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

关。

12.A、结合材料可知,甘肃省兰州城区地处黄河谷地,南北为山地,黄河穿城而过,土地狭窄,因

此土地成为影响兰州城区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A正确;

B、有黄河流经,水源较充足,B错误;

C、城区粮食主要靠外运调入粮食,兰州铁路运输较为便利,便于粮食运入,C错误;

D、兰州能源较为充足,D错误。

故答案为:Ao

13.AD、兰州新区距离兰州主城区达65千米,距离较远,与主城区有山岭阻隔,联系不紧密,AD

错误;

BC、该新区建在一片半荒漠化的广阔土地上,淡水资源并不充足,但土地平坦开阔,B错误,C正

确。

故答案为:Co

14.A、招商引资是新区基础设施完善后解决的问题,A错误;

B、该地目前没有明显的环境污染问题,B错误;

C、该地水资源不足,不适合植树造林,C错误。

D、兰州新区建在一片半荒漠化的广阔土地上,淡水资源并不充足,因此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水利设

施,D正确;

故答案为:D„

【答案】15.C

16.A

17.C

【解析】【点评】我国的人口问题及对策

我国人口问题比较特殊,既有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人口增长速度过快的问题,也有发达国家的人

口老龄化问题,这是因为虽然我国的自然增长率较低,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大,所以人口增长速度较

快。除此之外,我国在人口上还存在着其他不合理问题。具体如下表所示:

人口问题解决措施

人口性别结构不合理(男性比重偏高)调整计划生育政策,转变人口生育观念

人口素质较低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提高人口素质

人口地区分布不平衡加强经济建设,提高和改善落后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

积极发展交通、经济,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增加本地就

人口流动规模大

业机会

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独生子女家庭

发展社会保障事业,增加本地就业岗位和机会等

增多

15.读图可知,1994、2004、2012、2014四个年份中,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2012年,说明

2012年上海市常住人口自然增长速度最大,C正确。

故答案为:Co

16.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婚育观念变化等,生育率下降是导致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之一,死亡率降低会使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而不是下降。预期寿命延长主要影响的是人口年龄结

构,不是导致自然增长率下降的直接原因。题干强调的是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国内人口外迁属于

机械变动,不是自然增长率下降的主要原因。A正确。

故答案为:A。

17.上海市自然资源相对匮乏,交通便利是一个因素,但不是人口大量增长的关键原因,经济发达

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更高的收入水平和更好的发展前景,吸引大量人口流入,人均消费水平

高不是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因素,反而可能增加生活成本。C正确。

故答案为:Co

【答案】18.C

19.A

【解析】【点评】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主要有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其中自然增长决定于出生率

和死亡率,机械增长决定于迁入和迁出人口的差额。

18.A、读图可知,人口总数在2021年左右达到峰值,A错误;

B、2021年之前,我国人口增量为正数,人口数量都在增加,20222023年人口增量为负数,人口数

量减少,故人口总数先增加后减少,B错误;

C、人口总数在2021年前持续上升,C正确;

D、虽然2023年人口增量为负数,但之前20152021年人口增量大,故2023年人口多于2018年,D

错误。

故答案为:Co

19.A、读图可知,我国未来劳动力呈减少趋势,为此我国应该调整产业结构,缓解劳动力不足,A

正确;

B、未来人口减少主要受经济发展影响,优化生育政策,鼓励公民早婚早育并不能扭转人口变化趋

势,B错误;

C、加强对外开放政策,大量吸引国外劳动力会大大增加社会管理难度,C错误;

D、未来出生率下降,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段儿童数量减少,不应大力发展,D错误。

故答案为:Ao

【答案】20.A

21.B

【解析】【点评】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包括经济承载力、资源承载力、交通承载力和环境承载力等,

哪个因素的承载力最低,便是制约该地综合承载力的首要因素。

20.A、城市综合承载力是经济承载力、社会承载力、环境承载力和资源承载力的总和,结合图示信

息,城市综合承载力最强的是北京,A正确;

B、西安的经济和环境承载力较北京低,B错误;

C、上海的经济、社会承载力较北京低,C错误;

D、成都的社会承载力强但是其他方面与北京相比差距较大,D错误;

故答案为:A。

21.A、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可以增强成都的社会承载力,A不符合题意;

B、全面禁止资源开采虽然能够提升环境承载力,但同时经济承载力、资源承载力和社会承载力都会

下降,所以制约成都综合承载力提高,B符合题意;

C、推进工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能够减少工业污染,有利于提高成都的环境承载力,C不符合题意;

D、优化能源消费结构能够提升成都的环境承载力和经济承载力,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答案】22.C

23.B

24.D

【解析】【点评】西海固地处黄土高原的干旱地区,山大沟深,年均降水量仅300毫米而蒸发量高达

2000毫米以上。这里沟壑纵横,地形复杂,属于黄土丘陵地带,水源奇缺,生存条件极差,且多发

生各种自然灾害。

22.据资料可知西海固降水量远小于蒸发量,因此判断水资源是人口容量的限制性因素,C正确,

ABD错误。

故答案为:Co

23.据材料“福建和宁夏启动对口扶贫协作,西海固地区的人口分批迁移至宁夏北部乡镇。为纪念闽

宁合作,这座生态移民乡镇被命名为闽宁镇”,故政策的支持是影响搬迁的主要原因,B正确,土壤

肥沃、经济发达、科技发达都不是主要有因素,ACD错误。

故答案为:B。

24.大幅度提高水资源承载力的措施为跨流域调水,其他措施提高力度有限,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25.【答案】(1)①秦巴山地多山地,耕地较少;②地形较为封闭(受地形的阻隔),交通(对外联

系)不便;③对外开放程度低;④基础设施不完善,技术落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2)地处关中平原,地形平坦,利于城市建设;河谷平原,水源充足;平原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利于农业发展,保障城市农产品供给;地形平坦,利于交通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地形平坦开

阔,城市发展空间大。

【解析】【分析】(1)影响区域人口容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资源、交通、社会经济要素等,其中资源

是首要因素。结合该地区的地理特征可知,秦巴山地多山地,缺耕地资源,粮食产量低;北有秦

岭,南有巴山,地形较为封闭,受地形的阻隔,交通不便,对外联系较少;且受地形限制,对外开

放程度低,外界资源可达性差;该地区基础设施不完善,科学技术水平较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

低。

(2)城市群发展的条件,主要从地形、水源、工农业基础等方面进行分析。图示区域地处关中平

原,地形平坦,利于建设,城市建设成本低;河谷平原,水源充足,方便生产生活用水;平原土层

深厚,土壤肥沃,种植业发达,利于农业发展,以保障城市农产品供给充足;地形平坦,利于交通

建设,交通网络发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地形平坦开阔,为城市预留了充足的发展空间。

【点评】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因素:

因素与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关系

资源丰富程度正相关资源越丰富,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科技发展水平正相关科技发展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经济发达程度正相关经济越发达,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人口受教育水平正相关人口受教育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地区开放程度正相关地区开放程度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生活消费水平负相关消费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26.【答案】(1)分布不均,东多西少,多沿河沿海分布。

(2)东部位于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人口稠

密,交通便利,工业化基础高,第三产业发达,对外开放政策等原因使城镇经济发展速度快,吸引

了大量农村劳动,城镇化发展速度高于中西部地区。

(3)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水平,提高资源尤其是水资源+的利用率,疏解非首都功能,促进人

口和产业的转移。

【解析】【分析】(1)据图可知,城市群的分布不均匀;东部城镇化水平高,东部城市群多,西部

少;城市群的分布多沿河沿海分布。

(2)从自然条件看,东部地区属于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地形平坦

土壤肥沃,水源充足,较西部地区的自然条件优越,环境承载力大。从社会经济条件看,相对于西

部地区来说,东部地区改革开放早,经济发展迅速,工业化基础好,第三产业发达,容纳的就业人

口多,城镇化起点高,人口密度大,是我国城镇网络较健全的经济核心区,具备城镇快速发展的优

势,对劳动力的需求和容量大,外来劳动力流入形成的准城镇人口较多。东部地区的交通便利,有

利于城镇化水平提高。西部地区尽管有着煤炭、石油、天然气、矿产等丰富的资源,但由于气候、

地貌、土壤、水资源和交通设施等方面的弱势,经济实力较弱,城镇化进程缓慢。

(3)提高人口合理容量可以提高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水平,满足人口发展的需求;增加资源

的供给(尤其是水资源)和利用率,以满足人口增加的资源需求;可以促进产业和人口的转移,减

少地区的人口,减少因人口增加带来的压力。

【点评】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很多,例如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

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及消费水平等,其中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

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正相关;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

27.【答案】(1)与上海市的距离相对较近,交通便利;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收入较低;

安徽省剩余劳动力多。

(2)有利影响:减轻本省的资源环境压力;有利于与上海地区的文化交流;促进安徽经济发展。

不利影响:造成安徽省劳动力短缺和人才外流。

(3)严格控制城市人口规模的管理政策;上海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劳动密型产业减少;上海市

地价高,生活成本高。

【解析】【分析】(1)安徽与上海的距离较近,且交通便利,方便迁移;安徽的经济相对落后,收入

低;安徽人多地少,工业基础差,本省的就业岗位有限,故促使剩余劳动力多迁往上海。

(2)本题应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有利:减轻本省的资源压力,缓解人地矛盾;有利于与上海

的文化和信息交流,促进安徽的经济发展。但是,大量人口流入上海,导致人才外流,若出现过度

的人口流出,还会使安徽面临劳动力短缺。

(3)上海人口的减少主要与户籍管理严格有关,部分外来人口无法落户;上海的产业的转型升级,

劳动密型产业外选迁或关闭导致数量减少,对劳动力需求量减少;上海市地价高,生活成本高,导

致部分人口回流。

【点评】经济因素往往对人口迁移起着主导作用。各地区之间普遍存在着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人

们为了获得更好的工作、更高的收入和更有前途的发展,常常迁往经济发达或就业机会多的地区。

28.【答案】(1)有渭河流经,生活生产水源充足;地形平坦,交通网络发达,

对外开放程度高;基础设施完善,经济水平较高。

(2)环境问题:水土流失严重。措施:调整土地利用结构,退耕还林、还草;压缩农业用地,因地

制宜营造防护林、用材林、薪炭林;加强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发展农业技术进行品种改良,提高复

种指数等;采用生物措施封山育林、植树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率,提高涵养水土能力。

【解析】【分析】(1)由材料“关中平原以渭河平原为依托,贯穿其中的各级交通网连接全国,基础设

施比较完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可知,关中平原地形平坦,交通网络发达,对外开放程度高;

基础设施完善,经济水平较高;从图中看有渭河流经,生活生产水源充足;从等降水量线可知,关

中平原地区降水量较多,气候条件优越。

(2)由材料和图可知陕北为黄土高,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措施有调

整土地利用结构,退耕还林、还草;压缩农业用地,因地制宜营造防护林、用材林、薪炭林;加强

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工程措施有固坡、保嫄、护坡;农业技术措施有因地制宜平整土地、合理耕

作、品种改良、提高复种指数等;生物措施有封山育林、植树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率,提高涵养水

土能力。

【点评】人口容量是指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

数量。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有: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生活水平和

产业结构。其中自然条件是基础,而社会经济因素对人口容量的大小起重要作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