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考版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四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含解析北师大版_第1页
统考版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四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含解析北师大版_第2页
统考版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四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含解析北师大版_第3页
统考版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四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含解析北师大版_第4页
统考版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四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含解析北师大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课后限时集训(四)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时间:40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武昌起义后,中国革命形势风起云涌,各地纷纷宣布光复,袁世凯在婉拒清政府任命的湖广总督、钦差大臣等职务之后,提出召开国会、组织责任内阁等要求。材料表明袁世凯当时的目的是()A.统一南北,幕后操纵B.实行民主,窃取果实C.迎合革命,等待外援D.投机革命,觊觎实权D[材料强调的是武昌起义爆发后袁世凯的目的,当时的袁世凯还没有足够的权力在幕后操纵政局,故A项错误;实行民主是民主党人的目标,故B项错误;辛亥革命爆发后袁世凯受到西方列强的支持,故C项错误;由材料“提出召开国会、组织责任内阁等要求”可知袁世凯投机革命,觊觎实权,故D项正确。]2.(2024·益阳模拟)1911年11月,日本驻朝鲜总督寺内正毅指出:“清国共和论对我国人心影响甚大,实为可惧。试观今日我新闻界青年之辈种种争论,即可得知。”日本军国主义理论家德富苏峰认为:“鼠疫乃有形之病,共和制乃无形之病。”由此可知()A.日本不适合实行民主共和制B.中国没有实行民主共和的基础C.辛亥革命具有广泛的影响力D.日本力主对辛亥革命进行干涉C[材料“清国共和论对我国人心影响甚大”“共和制乃无形之病”说明辛亥革命之后,民主共和思想对日本君主立宪体制的冲击,故选C项;材料不能说明日本是否适合民主共和制,也跟中国有无实行民主共和的基础无关,解除A、B两项;题干没有体现日本对辛亥革命的看法,解除D项。]3.下表为辛亥革命前后,我国登记选民人数的变更状况。这反映了()年份选民人数(万)占全国人口19081700.45%1912420010.5%A.民众的民主权利得到保障B.国人对民主范式认同提高C.辛亥革命完成了政治转型任务D.实施民主政治的基础深厚B[由材料可知,辛亥革命后登记选民人数远超过清末,说明国人对选举方式的认可,对民主范式认同提高,故B项正确;选民人数的变更无法反映民众的民主权利是否得到保障,故A项错误;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因而没有实现近代中国政治的转型,故C项错误;辛亥革命后,中国实施民主的社会基础非常薄弱,故D项错误。]4.(2024·大同一模)据统计,从1919年5月到1920年12月,前后有20批青年学生赴法勤工俭学,总数达到1900人次左右。各省频频举办欢送会和“出国指导讲座”,大型报刊也纷纷报道,掀起了一股赴法勤工俭学的热潮。这表明当时()A.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的传播B.新文化运动促进全民族觉醒C.五四运动激发青年探求真理D.向西方学习成为社会的共识C[1919年的五四运动极大地激发了广阔青年自由同等的思想和爱国思潮,促使大批青年学生赴启蒙运动的中心法国勤工俭学,探究救国救民的道路,故选C项;材料不能体现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状况,解除A项;材料与新文化运动无关,更不能体现出全民族的觉醒,解除B项;D项中“社会的共识”表述肯定,不符合史实,解除。]5.五四运动后,“劳工神圣”“与劳工为伍”渐渐成了当时先进学问分子发自内心的呼喊,他们脱下学生装,穿上粗布衣,到工人群众中去。这一行动()A.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打算了条件B.极大提高了学问分子的社会地位C.使工农群众的阶级觉悟得到提升D.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A[学问分子的行动,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在工人群众中的传播,促进工人阶级觉悟的提高,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打算了条件,故选A项;学问分子社会地位的提高,体现在学问分子阶层在全社会的威望等方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的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B、D两项均与材料信息无关,解除;学问分子的行动主要针对工人,并不会使农夫阶级觉悟得到提升,解除C项。]6.中共三大决议指出:“我们须努力扩大国民党的组织于全中国,使全中国革命分子集中于国民党,以应目前中国国民革命之须要。”这一精神的贯彻()A.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当开展B.壮大了抗拒北洋军阀的力气C.提升了中国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D.适应了民族斗争形势的须要B[1923年中共三大在广州召开,探讨的中心议题是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这次国共合作的任务是打倒列强除军阀,中共三大这一精神的贯彻会壮大了抗拒北洋军阀的力气,故选B项;土地革命发生于1927—1937年,与中共三大的召开时间不符,解除A项;全国革命分子集中于国民党,不会壮大中国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解除C项;民族斗争指的是抗击外来侵略,国内斗争不是民族斗争,解除D项。]7.阅读黄埔军校课程设置表:课目名称科目名称合计军事学战术学、军制学、兵器学、地形学、马学、卫生学、经理学9军事训练教练科目制式教练、阵中勤务、典范令、服务提要、马术、技术9演习科目野外演习、战术实行、野营学习政治党务中国国民党史、三民主义、帝国主义侵略史、世界革命、帝国主义、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进化史、社会问题、军队政治工作等13材料反映了黄埔军校()A.留意武力与民众的结合B.以严格校规校纪管理学生C.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兴起D.军事教化与政治教化并重D[依据材料军事学和军事训练两门课程占18,政治党务课程占13可知军事教化与政治教化并重,故选D项;材料未涉及民众,解除A项;校规校纪只是一小方面,材料重点强调的是军事教化与政治教化的结合,解除B项;是第一次国共合作而不是黄埔军校的建立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兴起,解除C项。]8.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毛泽东通过农村调查提出:“农夫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夫不起来参与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这一观点()A.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当时的工作重心B.丰富了中国民主革命理论C.奠定了国共合作的思想基础D.体现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B[题干材料说明,毛泽东已相识到农夫在革命中的重要作用,这是对传统的革命理论进行了丰富,故选B项;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中国共产党的重心是工人运动,解除A项;“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与“奠定了国共合作的思想基础”时间上不符合,解除C项;“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没有“工农武装割据”,解除D项。]9.(2024·晋城一模)中共中心在国民革命后期发表的《中国革命之争辩问题》中指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互争其在革命军队中之影响,这是互争领袖权的斗争之很重要的一方面……共产党应力求取得革命军队的领袖权。”这表明当时中共中心()A.受到共产国际的深刻影响B.着力开拓农村革命道路C.意识到革命领导权的重要D.尚不清晰中国革命的性质C[由材料“共产党应力求取得革命军队的领袖权”可知,中共中心在国民革命后期已经相识到革命领导权的重要性,故选C项;材料中并未提及共产国际,解除A项;开拓农村革命道路是在井冈山时期,解除B项;1922年中共二大上已经明确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的性质和任务,解除D项。]10.1928年,中共六大明确提出“没收外国资本的企业和银行”,而1945年中共七大报告中又指出“在听从中国法令、有益于中国经济的条件下,外国投资我们是欢迎的。”这一政策的转变()A.主要是为了适应民族斗争的须要B.说明中国共产党主动探究对外开放的道路C.主要基于中国革命形势发展变更D.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对外经济政策的成熟C[在中共六大上提出没收外国资本,那是因为中国革命当时仍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心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建立苏维埃政权。而在中共七大时抗日斗争即将取得成功,复原和发展国民经济将是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所以中国共产党主见欢迎外国来投资,故选C项,解除A项;对外资看法的变更说明中国共产党主动探究革命道路,解除B项;当时中国共产党正在探究对外经济政策,尚未到成熟阶段,解除D项。]11.(2024·益阳期末)1933年,瑞金苏维埃中心政府大力倡办合作社,年底各种合作社发展到二千四百多个。同年,人民委员会提出扫除文盲的口号,并确定制订国民教化安排,接连创办了苏维埃高校等二十多种中学级学校。上述措施的推行()A.旨在推动城市的武装斗争B.有利于苏维埃政权的巩固和发展C.遏制了“左”倾思想的扩散D.变更了依据地的社会结构和性质B[材料表明苏维埃政府大力发展经济和文化教化事业,这有利于巩固政权,故选B项;1933年,“左”的错误还没有占主导,此时仍强调以农村为中心,解除A、C两项;材料没有涉及全部制的变更,谈不上变更社会结构和性质,解除D项。]12.(2024·吕梁一模)甘孜白利寺的格达活佛(1902—1950)曾写下这样的诗歌:“云雨出现在天空,红旗布满了大地。未见如此细雨,最终驾临 大地……今朝离去,何日再回。”这首诗描述了()A.藏区人民祥和华蜜的生活状态B.中国共产党领导藏区人民进行民主改革的效应C.长征中的红军执行正确的民族政策的结果D.汉族和藏族结下了深厚的情意C[格达活佛看到“红旗布满了大地”,后又离去,这反映的是1936年红军长征停留在甘孜,红军的民族政策感动了格达活佛,于是格达活佛写下了可以传唱的诗歌,故选C项;当时藏区存在农奴制,人民生活并不华蜜,解除A项;格达活佛在世(1902—1950)时,西藏民主改革(1959年3月起先)还没有进行,解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汉族和藏族”的关系,解除D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在争取近代中国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中,五四运动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至国内,国人的爱国心情空前地扩散开来,受到新文化运动洗礼的青年学生心情尤为激烈。5月4日下午,北京三千余名学生手持写有“拒绝和约签字”等内容的小旗,发表演说,沿途向群众散发传单。以游行示威为开端的罢课、罢市、罢工风潮席卷全国,蔚为壮丽的五四爱国运动以中国代表拒签《凡尔赛和约》而圆满结束。中国近代以来在对外交涉中首次做出没有屈服的抗争,日本也最终未能获得继承德国在山东权益的合法依据,从而为中国此后收回山东创建了条件。——摘编自李喜所、李来容《中国近代史》材料二在6月3日北京学运再掀高潮之际,上海的学、工、商界群起响应,成为五四运动由学生爱国运动普及为全民爱国运动的转折点。中国人民对政治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从而使政府再不能完全轻视社会民意的表达。学生对政治的热忱并不始于五四运动,资产阶级对政治的参与在清末则有明显的表现,唯有工人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对政治的参与起先于五四运动,并表现出不行低估的阶级力气。中国工人阶级成长为自为阶级时代的到来,对中国将来的政治发展产生不行忽视的影响。——摘编自张海鹏主编《近代中国通史》(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与辛亥革命相比,五四运动具有哪些新的历史特点?结合新的时代和社会条件,分析这些特点的基本成因。(12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促使五四运动“转折”的最具意义的历史事务,指出这一事务对中国民主革命进程的影响。(7分)(3)五四运动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起点。依据材料一、二,谈谈你对这一论断的理解。(6分)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依据所学学问不难回答;其次小问,可从内因(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外因(十月革命影响)两个角度回答。第(2)问的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唯有工人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对政治的参与起先于五四运动”回答;其次小问,依据材料二“自为阶级时代的到来,对中国将来的政治发展产生不行忽视的影响”并结合所学学问回答。第(3)问,结合材料从民族精神、国家地位的提升等方面回答。答案:(1)特点:青年学生发挥先锋作用;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群众基础广泛。成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壮大了新的社会力气;新文化运动的思想熏陶;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12分)(2)事务: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影响:工人阶级成长为自为阶级;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来;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7分)(3)理解:国际地位缓慢回升、国家利权渐渐收复;民众民办法识高涨;民族凝合力增加。(6分)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苏区主要货币表(部分)(1)1931年鄂东银行贰串文铜币券,正面印着马克思像,背面印有“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国民党政府!拥护工农兵苏维埃政府!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农夫银行!”等口号(2)1931年江西工农银行银元券壹元券,正面左右印有马克思和列宁头像,右侧印有“增加工农生产”,左侧印有“发展社会经济”口号(3)1934年川陕省工农银行铜元票三串文券,正面印有“土地归农夫”,“政权归苏维埃”口号。背面印有“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坚决保卫赤区”口号和列宁像——《中国革命依据地货币文化“给力”革命斗争的现象透析》依据上述表格,提取三则共通信息,并结合所学学问加以说明。(12分)解析:依据材料中的“正面印着马克思像”可知,这反映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材料中“正面印有‘土地归农夫’”反映出农夫阶级在革命中的要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