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资源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一节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学案湘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_第1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资源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一节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学案湘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_第2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资源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一节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学案湘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_第3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资源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一节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学案湘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_第4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资源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一节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学案湘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5-第一节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课程标准素养目标结合实例,说明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1.通过举例,相识主要自然资源的类型和空间分布规律。(区域认知)2.在相识自然资源数量、质量、空间分布的基础上,分析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自然资源对人类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综合思维)3.能够从资源平安的角度,理解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增加人类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意识,树立和谐的人地观。(人地协调观)4.通过野外考察或搜集资料,相识不同类型的自然资源特点、空间分布。(地理实践力)必备学问·素养奠基一、自然资源概述1.自然资源的概念: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在肯定的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辨一辨]推断下列说法的正误。①自然资源是由自然界生成的。 (√)②自然资源一般是人类社会创建的。 (×)③自然资源在任何条件下都能产生经济价值。 (×)④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认知是不同的。 (√)2.自然资源的分类:(1)划分类型。角度主要类型自然属性矿产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增殖性能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用途农业资源、工业资源、服务业资源(2)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连一连]将自然资源与所属的类型连线。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为什么?提示:不是,水资源虽然是可再生资源,但假如不合理利用(如水污染)就会变为非可再生资源。另外,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有些地区水资源短缺。3.自然资源的分布:(1)全球分布:分布广泛,但很不匀称,存在着资源富集区和资源贫乏区。(2)一般规律。类型典例规律可再生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等因素影响,具有肯定的地域分异规律非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受地质条件的制约,共生伴生矿较多,勘查难度较大(3)空间利用。[辨一辨]推断下列说法的正误。①全球自然资源的分布很不均衡。 (√)②可再生自然资源都具有地域分异规律。 (×)③煤矿资源的分布受地质条件制约较大。 (√)④各种自然资源都要进行跨区域调配。 (×)二、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自然资源的重要性: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社会生产的原料、燃料来源以及生产布局的必要条件。[辨一辨]推断下列说法的正误。①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经济水平肯定高。 (×)②自然资源的分布确定生产的布局。 (×)③自然资源只有经过人类的努力才能推动经济发展。 (√)④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相识和利用随生产力的发展逐步提升。 (√)2.自然资源对人类经济社会的作用:(1)农业社会阶段: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受到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的显著制约;足够稳定的自然资源保障,是农业社会发展的基础。(2)工业社会阶段。(3)信息社会阶段:产业布局对自然资源的依靠性渐渐降低,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的影响也趋于弱化。[连一连]将下列城市与靠近的矿产资源连线。自然界中的物质和能量要成为资源必需具备什么条件?提示:一是要能满意某一时期人类社会的需求,二是须要人类具备相应的开发利用实力。关键实力·素养形成实力1自然资源类型及其主要特点1.从三个角度理解自然资源:(1)自然属性:肯定的时空内可供人类利用并造福人类的自然物质和能量。(2)社会属性:从价值或财宝来理解的自然环境因素。(3)发展属性:伴随人类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提高了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深度和广度。2.主要的自然资源:类型含义气候资源指能为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供应可开发利用的气候要素的物质、能量和现象的总体,包括太阳辐射、热量、降水、空气及其运动等生物资源指生物圈中植物、动物与微生物组成的各种有生命现象的资源,包括动物资源、植物资源和微生物资源水资源指可供人类干脆利用、有肯定数量并能不断更新的淡水,包括浅层地下水、湖泊淡水、土壤水、大气水和河流水等土地资源指在当前和可预见的将来可被人类利用的土地,是由地形、土壤、植被、岩石、水文和气候等因素组成的自然综合体矿产资源指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在当前和可预见的将来的技术条件下,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呈固态、液态和气态的自然矿物能源资源指自然界中能够供应热、光、动力和电能等各种形式的能量的物质资源,包括煤炭、石油、自然气、风、流水、潮汐、太阳能等海洋资源指隐藏在海洋中人类可能利用的一切物质和能量,主要包括海洋生物、海洋矿物、海水化合物、海洋能以及海洋空间等3.自然资源的主要特点:(1)稀缺性:在肯定的时空范围内,自然资源相对于人类的须要在数量上的不足,两者之间的冲突构成资源的稀缺性。(2)整体性:自然资源各个组成部分在生态系统中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3)地域性:自然资源总是相对集中于某些区域之中,其数量、质量、稀缺性程度及特性存在地区差异。(4)功能多样性:大部分自然资源都具有多种功能,包括生产功能、生态调整功能、载体功能和信息功能等,各种功能互为因果、相互依存、相互制约。(5)两重性:各种自然资源既是人类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又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6)变动性: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范围和深度不断扩大,自然资源系统、人类-资源生态系统也在不断地运动和变更(资源增殖性与酬劳递减性)。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甘肃省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省区之一,但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率偏低,目前该省正在加大对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力度。下图为甘肃省太阳辐射[单位:kW·h/(m2·a)]分布示意图。(1)简述甘肃省太阳能资源分布特征。(2)分析甘肃省太阳能资源丰富的缘由。(3)说明甘肃省加大太阳能资源开发力度对该地产生的主动影响。【思路点拨】解答该题的思路如下。(1)结合等值线从整体分布、极值区(最多、最少)等方面描述太阳能资源的分布特征。(2)影响太阳能分布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地势、天气、日照时间等。(3)加大新能源开发产生的影响从供应能源、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的爱护、基础设施建设、就业机会等方面进行分析。【解析】第(1)题,依据图中等值线的分布可以看出,甘肃省太阳能资源整体分布不均,西北部数值大,太阳能资源丰富,东部、东南部数值小,太阳能资源相对匮乏。第(2)题,读图及所学学问可知,甘肃省位于中纬度地区,夏季太阳高度较大,太阳辐射剧烈;白昼时间长;甘肃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甘肃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海拔高,空气淡薄,大气透亮度高,所以甘肃省太阳能资源丰富。第(3)题,太阳能无污染且可再生,因此,甘肃省加大对太阳能资源开发力度不仅可以供应丰富能源,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而且,有利于生态环境的爱护;有利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当地就业机会,提高周边居民收入。答案:(1)分布不均;西北部太阳能资源丰富,东部、东南部太阳能资源相对匮乏。(2)该省位于中纬度地区,夏季太阳高度角较大,白昼时间长;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海拔高,空气淡薄,大气透亮度高。(3)有利于生态环境的爱护;有利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供应丰富能源,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增加当地就业机会,提高周边居民收入。【补偿训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肯尼亚在投资可再生能源领域表现突出,目前约70%的国家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但风力、太阳能发电所占比例很小。2024年7月,非洲最大风力发电项目在该国西北部图尔卡纳湖正式启动。该项目所需大型风力发电设备由丹麦某公司供应,建成后可实现全国100%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的目标。下图为图尔卡纳湖风电项目位置示意图。(1)用板块构造学说的相关学问分析肯尼亚西南部地势起伏大的缘由。(2)从地面状况角度,分析项目所在地风能资源丰富的缘由。(3)说明图尔卡纳湖风电项目建成后在肯尼亚能源供应中的作用。【解析】第(1)题,结合图例中的裂谷带可推想出,该地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地壳运动活跃,裂谷两侧岩层隆起抬升,地势起伏大;结合图例可看出该地多火山地貌。第(2)题,从图中看该项目南北两侧为山地,项目位于南、北两山地之间,狭管效应明显,风力大;项目的西北侧为湖泊,且湖泊面积广袤,湖陆风显著;结合图例可看出,项目所在地地势起伏小,东侧河流为季节性河流,说明气候干旱,植被稀疏,对风的阻挡作用小。第(3)题,由材料“建成后可实现全国100%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的目标”可知,该项目建成后可增加能源供应量,削减化石燃料的运用,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重;由材料“目前约70%的国家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但风力、太阳能发电所占比例很小”可知,该项目建成后可使多种可再生能源互补,提高能源供应的稳定性。答案:(1)位于板块生长边界,岩层断裂下陷形成裂谷;裂谷两侧岩层隆起抬升;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貌。(2)西北为图尔卡纳湖,东南为荒漠,地势平坦开阔;植被稀疏,对风的阻挡作用小;位于南、北两山地之间,狭管效应明显,风力大;湖泊面积广袤,湖陆风显著。(3)增加能源供应量;削减化石燃料的运用,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重;多种可再生能源互补,提高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干热岩是指温度大于200℃,埋深数千米,内部不存在流体或仅有少量地下流体的高温岩体,它的分布几乎遍及全球。通过深井将高压水注入地下4~8千米的岩层,使其渗透进入岩层的缝隙并汲取地热能量;再通过另一个专用深井(相距约200~600米)将岩石裂隙中的高温水、汽提取到地面;取出的水、汽温度可达150~200℃,通过热交换及地面循环装置用于发电(1)(区域认知)说明利用干热岩发电与风力发电相比具有的优势。提示:干热岩分布具有普遍性,受地域限制小;干热岩受季节、气候制约小。(2)(综合思维)简析发达国家大力探讨开发干热岩的缘由。提示:干热岩为清洁能源;干热岩开发成本较低;发达国家能源消费量大,市场前景广袤;发达国家资金雄厚,技术水平高。(3)(地理实践力)我国青藏高原腹地发觉大规模可利用干热岩资源。你是否赞同在该地区进行大规模开采,请说明理由。提示:不赞同:对资金要求高;开采技术水平较低;当地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差;生态环境脆弱,大规模开采易破坏生态环境。赞同:可缓解我国能源惊慌状况;改善能源结构;减轻环境污染;有利于当地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实力2分析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1.自然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关系:2.自然资源的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1)随着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人类对资源的依靠程度不断降低。(2)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大,所利用自然资源的分布空间从地表到地下,利用程度从单一到综合。(3)不同历史阶段,各种自然资源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也不一样。比如土壤的肥力、结构在农业社会作用很大,但是在工业社会作用特别小。3.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与人类活动:(1)自然资源数量与人类活动——以矿产资源为例。(2)自然资源质量与人类活动——以土地资源为例。项目内容举例自然资源质量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确定人们开发利用土地的难度和成本世界最早农耕区主要分布在土壤肥沃、浇灌便利的河流平原影响土地利用类型、生产方式和效益我国东北平缘由土地肥沃相宜发展种植业,内蒙古高缘由降水不足适合发展畜牧业人类活动对土地资源质量的影响人类合理开发利用可以促进土地资源质量的发展我国江南丘陵施用熟石灰、补充有机肥等改善土壤质量,并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人类对土地资源不合理开发及过度利用导致土地资源质量下降我国农牧交织带和生态脆弱区,不适应耕种的土地被开垦,导致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3)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与人类活动——以水资源为例。(2024·全国Ⅱ卷)地名常和所在地特定时期的地理环境有关。下图所示区域有1700多个行政村,其中85%以上村名与自然要素或地理方位等有关。该区域处于毛乌素沙地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据此完成(1)、(2)题。(1)与图示区域中地名“河”“梁”“柳”相关的自然要素依次是 ()A.水文、地貌、植被 B.地貌、水文、植被C.植被、地貌、水文 D.水文、植被、地貌(2)图示甲、乙两地区地名中“河”“沟”“湾”等出现的比例很高,表明乙地区 ()A.风俗习惯变更 B.土地利用结构稳定C.人口迁徙频繁 D.自然环境变更较大【思路点拨】解答该题的思路如下。【解析】(1)选A,(2)选D。第(1)题,以“河”命名往往是靠近某河流,以河命名,与之相关的自然要素是水文;黄土高原地貌沟壑纵横,峁梁相接、沟梁交织,与地名“梁”相关的是地貌;黄土高原地名可以反映当地物产,如榆林因其多种榆树而得名,因此与地名“柳”相关的自然要素是植被。第(2)题,图示甲、乙两地区地名中“河”“沟”“湾”等出现的比例很高,而图中乙地河流明显比甲地少;水文类地名的分布可以指示环境变更,乙与现代河流距离较远,可能与气候变干有关,风沙活动加强,地表水环境恶化,一些河流流量削减甚至消逝,这些表明乙地自然环境变更较大;图中民族没有大变更,风俗习惯变更不大;自然环境变更较大,土地利用结构不稳定;乙地环境较差,经济落后,人口迁徙不会频繁。【补偿训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赞比亚产铜量居非洲第一、世界第四,素有“铜矿之国”的美誉。1998年,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国际投标,胜利开发了中国在境外第一座有色金属矿山——赞比亚谦比希铜矿。2005年,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在谦比希镇东面约3.5千米处兴建了谦比希铜冶炼项目基地。谦比希铜矿位于高原地区,地面起伏平缓,地表植被发育。谦比希铜矿矿床发觉于1899年,储量巨大,品位较高。1964年投产开采,早期采纳露天开采的方式,1969年起先转入地下开采。下图示意“赞比亚地理概况”(1)指出谦比希铜矿开采的自然优势条件。(2)分析谦比希铜矿开发、利用对卡富埃河水文特征的影响。(3)简述谦比希铜矿开发、利用给当地带来的好处。【解析】第(1)题,主要从资源条件和开采条件来进行分析。第(2)题,矿产资源的开发,会使地表植被和地下水系统遭到破坏,植被的涵养水源实力下降,从而导致河流流量变更加剧;由于地表植被遭遇破坏,保持水土实力减弱,水土流失严峻,河流含沙量增加,水质恶化;同时,由于铜矿开发、利用会导致污染物排入卡富埃河,水质恶化。第(3)题,主要从对当地的就业、经济、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分析。答案:(1)地形较为平坦,埋藏浅,便于开采;储量大,品位高;河流流经,水源足够。(2)植被和地下水受到破坏,河流流量变更加剧;植被遭遇破坏,水土流失严峻,河流含沙量增加;铜矿开发、利用会导致污染物排入卡富埃河,导致水质恶化。(3)供应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加税收;促进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居民生活条件。课堂检测·素养达标下图为“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图”。读图完成1、2题。1.图示虚线方框呈现了人类与自然资源之间存在的激烈冲突,其外在表现主要是 ()A.资源的短缺与破坏B.促进经济快速发展C.新材料应运而生D.资源利用范围越来越广2.人类对自然资源无节制地开发利用主要是因为 ()A.自然资源都属于可再生资源B.人类可以无限开发利用自然资源C.人口剧增和错误的相识D.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种类不断增多【解析】1选A,2选C。第1题,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而人类对自然资源无节制、不合理地开发利用造成了严峻的资源短缺和破坏,使人类与自然资源之间的冲突不断加剧。第2题,人类对自然资源无节制地开发利用,一方面是由于人口剧增,人类须要更多的资源维持自身的生存;另一方面与人类对环境的错误相识有关,人们普遍缺乏环境爱护意识,从而导致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2024·株洲高二检测)通常人们把自来水叫做“上水”,把污水叫做“下水”,而将水质介于上水和下水之间的水称为“中水”,也被称为“其次水源”,城市再生水就是城市污水和废水经处理净化后,水质达到再生利用分类标准,可以在肯定范围内运用的非饮用水。据此完成3、4题。3.再生水利用可以 ()A.促进各种水体更新,增加可利用水的总量B.从根本上解决区域水资源严峻短缺问题C.减轻污水排放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压力D.变更全球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状况4.我国下列地区中,亟需推广城市再生水利用的是 ()A.塔里木盆地 B.华北地区C.东南沿海地区 D.青藏高原【解析】3选C,4选B。第3题,再生水利用可以促进水体更新,增加可利用水的总量,但并不是各种水体均可更新;再生水的利用不会从根本上解决区域水资源严峻短缺问题,只是在肯定程度上缓解严峻短缺的状况;再生水是将污水和废水净化后,达到污水再生可利用的标准,能够减轻区域生态环境的污水排放压力;再生水利用可以从很大程度上缓解水资源短缺、减轻水环境污染、水生态破坏,但并不能变更全球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状况。第4题,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华北和西北地区缺水最为严峻,再加上华北地区经济发达,人口众多,生产、生活需水量大,缺水问题突出,亟需推广城市再生水利用;塔里木盆地与青藏高原地区虽然降水少但人口稀有,需水量也较小,水资源问题不明显;东南沿海地区靠近海洋,水资源丰富。世界科学家认为氢能是限制地球升温、解决能源危机的最优方案。为了获得最大效益,德国与沙特阿拉伯安排在利雅得旁边合作投建制氢能项目。如图为氢能工业链图。完成5、6题。5.下列对氢能描述正确的是 ()①属于自然资源 ②零污染③储运方式敏捷 ④可再生⑤深受地域限制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6.德国选择在沙特阿拉伯建制氢能项目,主要是因为当地 ()A.太阳能丰富 B.市场需求大C.技术条件好 D.土地价格低【解析】5选C,6选A。第5题,从图中可以读出,氢能不是从自然界干脆获得的,是通过工业生产制造出来的,因此不属于自然资源,①错;氢主要以化合物的形态贮存于水中,而水是地球上最广泛的物质,不受地域限制,⑤错;氢能是世界公认的可再生清洁能源,从图中可知,储运方式敏捷,②③④正确。第6题,从图中看,制氢方法有光电解法,沙特阿拉伯为热带沙漠气候,太阳能丰富,德国选择在沙特阿拉伯建制氢能项目,主要是因为当地太阳能丰富;沙特阿拉伯石油资源丰富,因此对氢能的市场需求相对较小;德国的技术条件更好;土地价格低对该类工业影响较小。新思维·新考向7.李明利用暑假从网上搜集了两河流域及古巴比伦文明的有关材料,并进行了探究,请帮助李明完成相关问题。美索不达米亚是古希腊对两河流域的称谓,意为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之间的地方,是古巴比伦文明的发祥地。由于河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