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地理高考考点狙击-气压带风带_第1页
2022地理高考考点狙击-气压带风带_第2页
2022地理高考考点狙击-气压带风带_第3页
2022地理高考考点狙击-气压带风带_第4页
2022地理高考考点狙击-气压带风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十、气压带风带1.三圈环流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注意:①风向右偏为北半球,风向左偏为南半球②气压带、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发生变化。就北半球而言,与二分日相比,各气压带、风带位置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2.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拓展提升】2021年夏季我国北方地区降水异常偏多,多地出现涝灾。7月20日,河南郑州遭受特大暴雨侵袭,农作物受灾严重。图意河南省地形及郑州市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郑州暴雨形成的洪水在河南省的大致流向是(

)A.向东北流入黄河 B.向东南流入淮河 C.向西北流入黄河 D.向西南流入淮河2.2021年夏季北方地区降水异常偏多,可能是由于(

)A.西北太平洋副高势力强B.亚洲高压势力强C.阿留申低压势力强 D.亚洲低压势力强3.此次河南省洪涝灾害中,受灾最严重的农作物是(

)A.小麦 B.水稻 C.玉米 D.油菜【答案】1.B2.A3.C【解析】1.从地形图中可以看出,河南地势整体西高东低,此次暴雨形成的洪水大致自西向东流,东北方向的黄河为地上河,水位高,洪水无法注入,所以河流由西北向东南流,可以注入淮河,B正确,ACD错误。故选B。2.由所学知识可知,2021年夏季西北太平洋副高势力强,导致由太平洋吹向亚欧大陆的夏季风较往年势力偏强,导致东南暖湿气流输送至北方,同时配合高空槽、低涡系统等原因,加强了雨水的强度,A正确,BCD错误。故选A。3.由所学知识可知,河南种植的小麦是冬小麦,此时(7月20日)已收割,A错误;河南属于北方农业区,以旱地为主,水稻属于水田作物,河南省水稻种植面积小,B错误;河南属于北方农业区,夏粮主要种植玉米,此时正是玉米生长时节,故受灾最严重,C正确;油菜属于南方地区的油料作物,河南种植面积小,D错误。故选C。当前,发达国家每年将数百万吨电子垃圾运往加纳首都附近的阿格博罗什地区,该地原本是潟湖衍生的一块湿地,居住着4万余人,他们大多由北部穷困地区迁徙而来,以处理电子垃圾为生。部分垃圾最后通过焚烧处理,产生大量有毒的烟尘。下图示意阿格博罗什地区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阿格博罗什地区接收大量来自发达国家的电子垃圾,主要是因该地(

)A.海陆交通便利 B.环境承载力高 C.垃圾处理能力强 D.环境标准较低5.夏季,在盛行风的作用下,当地焚烧垃圾烟尘的扩散方向主要是(

)A.东南 B.西南 C.东北 D.西北【答案】4.D5.C【解析】4.依据材料信息,阿格博罗什地区,原本是潟湖衍生的一块湿地,故该地海陆交通不便,A错;加纳属于发展中国家,科技水平不高,经济落后,环境承载力低、垃圾处理能力较弱,BC错;加纳属于发展中国家,其环境标准远低于发达国家,因此接收了大量发达国家的电子垃圾,D正确。故本题选D。5.由图可知,该地位于赤道北部的几内亚湾沿岸,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南半球的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成西南风,受其影响,当地焚烧垃圾烟尘应向东北方向扩散,C正确,ABD错。故本题选C。2021年8月9日,伴随着涡旋移动,长江中下游形成一条稳定持久的雨带,从大气运动原理和外在表现看,这条雨带类似梅雨带,所以被称作“倒黄梅”。下图为世界局部地区北京时间8月9日15时的卫星云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倒黄梅”的出现意味着与往年同期相比,西太平洋副高位置(

)A.偏南 B.偏北 C.偏东 D.偏西7.“倒黄梅”能够(

)A.减少东南沿海用电需求 B.诱导东南沿海台风登陆C.提前结束华北、东北雨季 D.缓解长江中下游高温酷暑【答案】6.A7.D【分析】6.根据材料,“倒黄梅”时的大气环流运动类似梅雨时期,正常的梅雨在6月份开始,7月份结束,8月份副高已经北移,与8月份副高平均位置相比,发生“倒黄梅”现象时副高的位置偏南,A正确。BCD错误,故选A。7.“倒黄梅”时类似梅雨时期的天气形势,东南沿海处在副高边缘,持续高温,用电需求量大,A错误。副高位置偏南并不会诱导东南沿海台风登陆,B错误。虽然雨带暂时南移,但可能一段时间之后随着副高继续北移,并不能判断华北、东北雨季能否提前结束,C错误。此时长江中下游本应处于伏旱时期,“倒黄梅”可以缓解高温酷暑,D正确。故选D。冰架是指与大陆架相连的冰体延伸到海洋的部分。强风作用会使冰架脱离大陆冰体,漂向低纬海区形成漂移的冰山。下图为根据卫星微波遥感数据绘制的1999-2010年南极洲威德尔海及周边海域冰山漂移轨迹。据此完成下列小题。8.1999~2010年威德尔海及周边海域冰山的漂移轨迹是(

)A.先向西北,再向西 B.先向东北,再向西C.先向西北,再向东 D.先向东北,再向东9.在讨论南极冰山监测手段时科研人员对比了可见光和微波两种类型遥感,考虑到感光性的差异,科研人员最终选择了微波遥感,主要是考虑到南极地区(

)A.冬半年白昼短 B.全年风力大 C.水汽多云层厚 D.下垫面差异大【答案】8.C9.A【分析】8.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威德尔海纬度较高位于南极圈内,受极地东风(偏南风)影响,海域内的冰山向西北方向漂移,故排除BD;出了北极圈以后,进入中纬度地区,受盛行西风的影响,冰山向东移动,故A不选,C正确。答案选择C。9.根据题意,可见光遥感对光照、天气等适应能力较弱,而微波遥感不受或很少受云、雨、雾的影响,不需要光照条件,可全天候、全天时地进行工作。南极地区纬度较高,南半球冬半年时间,白昼时间短,夜晚时间长,因此选择微波遥感,故A正确;风力的大小对可见光遥感和微波遥感的影响是几乎一致的,故B不选;南极地区为低端气候,干燥寒冷,因此区域内水汽不足,云层较薄,故C错误;南极地区纬度较高,温度皆是较低,因此下垫面差异较小,故D错误。答案选择A。海风从海洋向陆地推进时,海洋气团与大陆气团的交界面具有类似锋面的特征,被称为海风锋,主要显现在较稳定的高压控制天气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观测事实表明,海风锋是盛夏对流的触发机制之一,其移动过程中后部会不断有对流单体发生、发展。下图示意上海地区海风锋与对流的统计资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海风锋最易发生在(

)①暖海冷陆的环境②冷海暖陆的环境③夏季的午后④夏季的夜晚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1.2013年上海海风锋发生频率高于其他年份,原因可能是(

)A.副热带高压强盛 B.夏季风势力弱 C.台风多发 D.锋面北移速度快【答案】10.B11.A【分析】10.根据材料“海风锋是海风从海洋向陆地推进时,海洋气团与大陆气团的交界面”和“海风锋是盛夏对流的触发机制之一”可知,海陆风的形成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相关;夏季海洋和陆地的温差较大,白天陆地升温快海洋升温慢,陆地温暖而海洋较冷的环境,①错误,②正确;夏季的午后地面温度高,海陆温差大,易发生海风锋;夜晚陆地降温快海洋降温慢,海陆温差小,不易发生海风锋,③正确,④错误。综上述,②③B正确;①、④错误,ACD错误。故选B。11.由材料信息“海风锋,主要显现在较稳定的高压控制天气背景下”可知,2013年上海海风锋发生频率高,是因为副热带高压强盛,A正确。副热带高压强盛,夏季风势力较强,锋面北移速度快,故2013年上海海风锋发生频率高不是因为BD,BD错误。台风是低压中心控制,不符合题意,C错误。故选A。下图为南北半球中纬度西风风速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2.北半球中纬西风分布纬度范围(

)A.基本无季节变化 B.最低纬度夏季比冬季低C.冬季比夏季广D.最高纬度夏季比冬季高13.中纬度地区西风最大风速(

)A.北半球比南半球大 B.出现在48°N附近 C.北半球夏季比冬季大 D.出现在50°S附近【答案】12.C13.D【分析】12.比较两幅图可知,北半球中纬度西风分布范围:夏季大致为38°N~68°N,冬季大致为35°N~72°N,冬季范围比夏季广,C对;A、B、D错。故选C。13.比较两幅图可知,中纬度地区西风最大风速北半球比南半球小,且都出现50°S附近,A、B错,D对;北半球夏季与冬季相比,冬季风速较大,C错。故选D。由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以及海陆热力性质差异,9月日本常出现连绵阴雨天气,被称为“秋雨前线”。下图示意1993年和1994年9月平均海平面气压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在“秋雨前线”的形成过程中(

)A.夏威夷高压西伸北进 B.陆地大气对流增强C.雨带持续向北推进 D.亚洲高压逐渐增强15.1994年北海道9月降水总量比1993年更大,最可能是因为(

)A.冷暖气团交汇明显 B.连续受高压脊线控制C.盛行风向来自高纬 D.距离高压中心更远【答案】14.D15.A【分析】14.由所学知识可知,进入秋季后,大陆开始降温,大陆对流逐渐减弱,陆上冷高压逐渐形成并加强,B错误,D正确;副热带高气压带南撤,雨带向南撤退,在日本附近停留时被称为“秋雨前线”,AC错误。故选D。15.读图可知,1994年秋雨前线距离北海道岛更近,说明冷暖空气在北海道附近交汇,暖气团遇冷形成降水,降水时间较长,总量较大,A正确;受高压脊控制降水少,B错误;由来自高纬的冷气团和来自低纬的暖气团相遇形成降水,C错误;此次降水与距离高压远近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A。二、综合题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全球大气环流形势复杂,深刻影响不同区域的气候。下图为全球某月等压线分布示意图。(1)简析甲处气压中心的形成原因。(2)描述图示季节丙处的气候特征,并简析其成因。(3)简述乙气压系统对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影响。【答案】(1)该月为北半球冬季,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气温下降较快,形成高压中心;陆地高压中心将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切断,使低压保留在海洋上,甲处为保留在太平洋上的阿留申低压。(2)气候特征:高温多雨。成因:北半球冬季,东北信风带南移,越过赤道,受南半球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左偏转,形成自海洋吹向陆地的西北季风,降水较多;太阳直射南半球,该区域正午太阳高度大,昼长较长,气温较高。(3)使我国东部常吹偏北风;使我国冬季多晴朗干燥天气;与南方到来的湿润气流相遇,形成雨雪天气;强冷空气活动带来寒潮天气等。【分析】本题以全球某月等压线分布示意图为试题背景,涉及了气压中心的形成原因,某气候特征及其成因、气压系统产生的影响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1)由图中海陆位置及等压数值判断,北半球陆地上为高压,海洋上为低压,可判断该月为北半球冬季;冬季气温低,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降温快,以下沉气流为主,陆地上形成高压中心;陆地上的高压中心将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切断,使低压保留在海洋上,所以甲处为保留在太平洋上的阿留申低压。(2)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位于赤道附以南的地区,此时为北半球冬季,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南移,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带南移越过赤道,受南半球向左的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由海洋吹向陆地的西北季风,降水较多;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该区域正午太阳高度大,获得太阳辐射多,气温较高,所以气候特征是高温多雨。(3)由图示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乙气压系统是亚洲高压,受其影响,我国东部常吹偏北风;气流来自高纬度的内陆地区,寒冷干燥,所以我国冬季多寒冷干燥的天气;来自北方高纬地区的寒冷气流与来自南方低纬的湿润气流相遇,形成阴雨、大风、雨雪等天气;强冷空气的南下活动,也会带来寒潮天气等。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高纬度气温较低,平流层附近气压低,导致极地高空出现巨大的寒冷极地涡旋。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全球极寒天气却增多增强,气象专家指出与极地涡旋不稳定的频率增多相关。不稳定的北极涡旋致使极地近地面冷空气向南移动,造成极寒天气。一般情况下高空温带西风急流圈就像无形的弹力绳“束缚”着冷空气,把冷空气限制在北极地区(下图1).2021年初,受极地涡旋分裂、南移的影响,美国陆续出现数次寒潮天气。受寒潮影响,美国东北部多地出现暴雪天气(如下图2阴影部分)。(1)与北极相比,指出南极涡旋的强弱并分析南半球比北半球寒潮灾害少的原因。(2)简述2021年初受极地涡旋影响美国东北部出现暴雪的形成过程。(3)研究表明北极和赤道温差缩小,则会使得极地涡旋变得不稳定,据此说明全球变暖将导致美国寒潮天气增多的原因。(4)说明本次美国暴风雪交通部门收到预警后应做的准备工作。【答案】(1)更强;南半球中纬地区陆地面积小,西风带完整且强大,使得极地涡旋相对稳定;南极洲被广阔的海洋包围,海洋会减弱冷空气的势力;南半球中高纬人口少,经济活动少,成灾概率低(2)极地涡旋分裂、南移,导致北极寒冷气流急剧南下;东部沿海受墨西哥湾暖流与沿岸大西洋暖湿气流影响,水汽含量充足,暖湿气流被南下的冷空气剧烈抬升,形成暴雪。(3)全球变暖,导致北极海冰融化,冰层反射减弱,海水吸收了更多太阳辐射,海冰进一步减少,进而形成了恶性循环;北极升温幅度高于其它地区,北极与赤道地区的温差减小,极地涡漩更不稳定,使冷空气南下影响美国概率增多(4)做好道路融雪融冰,交通疏导工作准备;指挥船舶到避风场所避风;做好航空线路的调度与机场管理工作。【分析】本题考查全球变暖背景情况下的极端天气现象及其带来的影响。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的区域认识水平、综合思维能力、地理实践力以及人地协调观的核心素养。(1)由材料“高纬度气温较低,平流层附近气压低,导致极地高空出现巨大的寒冷极地涡旋”可知,南极地区因海拔较北极地区高;而且南极地区为大陆,北极地区为海洋,因此南极地区冬季最低气温较北极地区冬季最低气温更低,气流下沉更强烈,南极地区的上空的平流层低压更低;南极大陆与温带地区的海洋之间温差更大,南半球的强西风急流更强,因此南极涡涡旋较北极涡更强;根据材料“不稳定的北极涡旋致使极地近地面冷空气向南移动,造成极寒天气。一般情况下高空温带西风急流圈就像无形的弹力绳“束缚”着冷空气,把冷空气限制在北极地区。受极地涡旋分裂、南移的影响,美国陆续出现数次寒潮天气。”可知,南半球寒潮灾害少的原因有南半球中纬地区陆地面积小,西风带完整且强大,使得极地涡旋相对稳定;南极洲被广阔的海洋包围,海洋会减弱冷空气的势力;南半球中高纬人口少,经济活动少,成灾概率低。(2)由材料“受极地涡旋分裂、南移的影响,美国陆续出现数次寒潮天气。”可知,极地涡旋分裂、南移,导致北极寒冷气流急剧南下;东部沿海受墨西哥湾暖流与沿岸大西洋暖湿气流影响,水汽含量充足;北美中部平原地形,使极地冷空气长驱直入,到达美国东北部时,与暖湿气流相遇,暖湿气流被迫剧烈抬升,二者之间形成强冷锋天气活动。而2021年初时,美国东北部此时气温较低,受极地涡旋南下的冷空气影响,气温更低,因此冷锋活动形成的降水以降雪为主,因此形成暴雪。(3)根据题干信息,受全球变暖影响,导致北极海冰融化,海冰厚度和覆盖面积减小,冰层反射太阳辐射能力减弱,导致海洋吸收太阳辐射能增加,海水变暖又进一步加剧海冰的融化。越来越多的开阔海面对大气也产生了加热作用,海水吸收了更多太阳辐射,海冰进一步减少,进而形成了恶性循环;北极升温幅度高于其它地区,北极与赤道地区的温差减小,中高空温带西风急流势力减弱,对极地涡旋的束缚力减弱,极地涡漩更不稳定,使冷空气南下影响美国概率增多,因此美国寒潮天气增多。(4)暴风雪会使路面积雪,道路湿滑,出现车辆难以通行,交通拥堵现象,因此交通部门做好道路融雪融冰,交通疏导工作准备;暴风雪会影响海上能见度降低,海上出现大风、巨浪、风暴潮等现象,影响船舶航行安全,因此交通部门要指挥船舶到避风场所避风;暴风雪天气影响飞机的起降,出现航班延误现象,因此交通部门要做好航空线路的调度与机场管理工作。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某年12月16日,索普坦火山喷发出7300m高的厚火山灰柱,当地居民被敦促避免在火山附近活动。下图为该火山位置示意图。(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