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下册7月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_第1页
辽宁省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下册7月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_第2页
辽宁省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下册7月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_第3页
辽宁省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下册7月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_第4页
辽宁省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下册7月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试题

物理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其中1~8小题只有

一个选项正确,选对的得4分,9〜12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

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错106的半衰期约370天,衰变方程为45Kft-46ra+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题中方程式无法判断X粒子的种类

B.采取低温冷冻的措施可适当降低辐射风险和辐射剂量

C.£Pd的比结合能比罂Rh的比结合能大,衰变时释放能量

D.任意370天中,1000个野Rh原子核将会有500个发生衰变

K答案工C

k解析XA.根据质量数守恒,X粒子的质量数为0,电荷数守恒

Z=45-46=-l

可知X粒子为>e,故A错误;

B.温度与辐射剂量没有关系,也不能降低辐射风险,故B错误;

C.衰变后新核更稳定,即新核比结合能更大,则鳖Pd的比结合能比罂Rh的比结合能

大,且衰变时释放能量,故C正确;

D.半衰期描述的是统计规律,只有对大量原子核才有意义,故D错误。

故选C。

2.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一群处于〃=3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会辐射出多种不

同频率的光。已知鸨的逸出功为4.54e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nE/eV

OO-------------0

4--------------0.85

3--------------1.51

2--------------3.4

1--------------13.6

A.这群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辐射出2种不同频率的光

B.用氢原子从〃=3能级直接跃迁到n=l能级辐射出的光照射鸨板时能发生光电效应

C.这群氢原子从”=3能级直接跃迁到n=l能级辐射出的光最容易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D.氢原子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辐射出的光和从«=2能级跃迁到n=l能级辐射出的

光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后者干涉条纹间距较大

(答案』B

k解析』A.根据C;=3可知,这群氢原子可辐射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A项错误;

B.氢原子从〃=3能级直接向n=l能级跃迁发出的光子的能量

牝;=—1.5eV—(―13.6eV)=12.09eV

大于鸨的逸出功,因此可以发生光电效应,B项正确;

C.光的波长越长,频率越小,光子能量也越小,也越容易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由于从

"=3能级直接跃迁到〃=1能级辐射出的光子能量最大,频率最高,波长最短,故最不容易

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C项错误;

D.氢原子从w=3能级跃迁到n=2能级辐射出的光的波长大于从n=2能级跃迁到n=l能级

辐射出的光的波长,由

Ax=­A

d

可知,前者干涉条纹间距较大,D项错误。

故选B。

3.如图所示,将透镜凸起的一面压在表面平整的玻璃板上,让单色光从上方射入,从上往

下看透镜,可以看到明暗相间的圆环状条纹。已知透镜凸起面表现为球面,球面的半径叫

作这个曲面的曲率半径(曲率半径越大,球面弯曲程度越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圆环状条纹是透镜上下两个表面反射的两列光发生干涉形成的

B.圆环状条纹间距不相等,越往外条纹间距越宽

C.换用曲率半径更大的透镜,可以看到条纹将变密集

D.改用频率更高的单色光照射,可以看到条纹将变密集

(答案』D

[解析》A.环状条纹是由凸透镜与平面玻璃所夹空气膜的上、下表面反射光干涉形成

的,故A错误;

B.圆环状条纹的间距不相等,从圆心向外条纹越来越密集,越往外条纹间距越窄,故B

错误;

C.若换一个曲率半径更大的凸透镜,仍然相同的水平距离但空气层的厚度变小,所观察

到的圆环状条纹间距变大,可以看到条纹将变稀疏,故c错误;

D.改用频率更高的单色光照射,由

c=2f

可知单色光波长更小,而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则观察到的圆环状条纹间距变小,可以看到

条纹将变密集,故D正确。

故选D。

4.如图所示,矩形ABC。为一块长方体冰砖的截面,一束单色光从尸点入射,入射角

夕=60°,光线经折射后沿直线照射到上且恰好能发生全反射,则此冰砖对该光的

折射率为()

A.正B.立C.M

32

[答案XB

K解析》设折射角为a,折射率为“,则有

sin。

n=---

sine

照射到AD上且恰好能发生全反射,则有

1

n=---

sinC

根据几何条件可知

«+C=90°

联立解得

n----

2

5.1824年法国工程师卡诺创造性地提出了具有重要理论意义的热机循环过程一卡诺循环,

极大地提高了热机的工作效率。如图为卡诺循环的p-V图像,-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

态A开始沿循环曲线ABCDA回到初始状态,其中A8和CD为两条等温线,BC和DA为

两条绝热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A绝热压缩过程中,气体内能减小

B.一次循环过程中气体吸收的热量小于放出的热量

C.B-C过程气体对外界做的功等于Q-A过程外界对气体做的功

D.B状态时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对器壁单位面积撞击次数比A状态多

k答案》C

K解析XA.O-A绝热压缩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

W>0,Q=o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

AU=Q+W

可知

△。>0

即气体内能增加,故A错误;

B.一次循环过程中气体的温度不变,内能不变。p-V图像中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

示功。由图知,在一次循环过程中,气体对外界做功,为确保气体的内能不变,则气体一

定从外界吸收热量,故一次循环过程中气体吸收的热量大于放出的热量,故B错误;

C.由图知

Ti

TC=TD

故BTC过程和。-A过程,温度变化量的大小相等,内能变化量的大小相等,且Q=o,

可知W大小也必然相等,即B-C过程气体对外界做的功等于D^A过程外界对气体做的

功,故C正确;

D.状态温度相同,则状态A和状态B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相同,而状态8的体积大,

气体的密集程度小,则B状态时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对器壁单位面积撞击次数比A状态少,

故D错误。

故选C。

6.如图甲所示,上端封闭、下端开口的玻璃管竖直放置,管内用两段长度分别为4=15cm、

久=10cm的水银柱封闭着长度分别为LA=20cm、"=10cm的A、B两段空气柱,大气

压强Po=75cmHg。现将玻璃管以垂直纸面的轴轻轻转动180。至开口向上,两段空气柱被

混在一起,如图乙所示。此过程中空气未泄漏,水银未从管口溢出,不考虑气体温度变化。

则此时空气柱的长度为()

A.17cmB.22cmC.24cmD.25cm

(答案XA

k解析》初始状态气体A的压强

PA=60cmHg

气体B的压强

PB=PLPgh=50cmHg

玻璃管倒置后气体的压强

Wo+2g(4+H)=lOOcmHg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ALA+PBLB=PL

解得

L=17cm

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o

7.小爱同学发现了一张自己以前为研究机动车的运动情况而绘制的图像(如图)。已知机

动车运动轨迹是直线,则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B.机动车在前3秒的位移是12m

C.机动车的加速度为4m/s2

D.机动车前2秒内的平均速度为6m/s

[答案XD

1,

K解析XAC.根据题意,由公式1=%/+—点2可得

2

由图像斜率可得

2

v=——m/s=10m/s

0n0.2

由纵轴交点可得可知a=-4m/s?。机动车处于匀减速状态,故AC错误;

B.机动车匀减速运动的总时间为

%——-=2.5s

a

则3s车已经停下来了,机动车在前3秒的位移是

19__

x3=%%+—-12.5m

故B错误;

D.机动车第2s末的速度为

%=%+叫=2m/s

机动车前2秒内的平均速度为

v="+彩=6m/s

2

故D正确。

故选D。

8.杂技演员在表演时,将一毛绒球竖直向上抛出,毛绒球向上运动的过程中速度v与位移

尤的关系式为v=5jM(m/s)。规定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关于物体该过程的初速度V。、

加速度。、上升的最大高度场及运动到最高点的时间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2

A.a--10m/s-t=O.5sB.%=5m/s,a=12.5m/s

C./z=lm,t=0.4sD.%=5m/s,?=0.5s

(答案1C

K解析工B.由题得

v-5jl—x(m/s)

把等式两边都平方得

v2=25(1-x)(m2/s2)=(25-25x)(m2/s2)

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

2

v-VQ=lax

对比可得

%=5m/s,a=-12.5m/s2

B错误;

ACD.物体运动到最高点用时为t则

Av0-(-5)

t=—=------------s=0.4s

u—12.5

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v+v5+0.

h=-0-tt=(-----x0.4)m=Im

22

AD错误、C正确。

9.有关近代的物理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随着温度的升高,黑体热辐射的强度一方面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所增加,另一方面

其极大值向着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

B.光电效应实验中,用频率等于截止频率的某单色光照射某金属,可以使光电子逸出并飞

离金属表面

C.电子的发现揭示了原子可以再分,康普顿效应证实了光具有粒子性

D.卢瑟福通过对a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的分析,提出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K答案?AC

K解析XA.随着温度的升高,黑体热辐射的强度一方面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所增

加,另一方面其极大值向着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选项A正确;B.在光电效应实验中,

应该用大于截止频率的某单色光照射某金属,才能使得光电子溢出并飞离金属表面,故B

错误;C.电子发现揭示了原子可以再分,康普顿效应证实了光具有粒子性,选项C正

确;D.卢瑟福通过对a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的分析,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理论,并没有

发现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选项D错误。

10.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有两列简谐横波沿龙轴相向传播,波源分别位于(-0.2a0)和

(1.2皿0)处,振幅均为2cm,沿x轴正向传播的简谐波的波速为0.8m/s。1=0时刻波的

图像如图所示,此时平衡位置在(0.2m,0)、(0.8m,0)的两个质点及尸刚好开始振动,质点

B、C的平衡位置坐标分别为(0.4m,0)、(0.5m,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两列波叠加能够发生干涉现象

B.两列波叠加后质点C的振动周期为0.25s

C.两列波叠加后质点B的位移始终为0

D.f=1.5s时,质点C的位置坐标是((0.5m,4cm)

[答案》AC

K解析XA.由图知两列波的波长均为

2=0.4m

振幅

A=2cm

同种均匀介质机械波传播速度相同,故频率相同,能够发生干涉现象,故A正确;

B.周期均为

20.4八一

T=—=——s=0.5s

v0.8

介质做受迫振动,叠加后质点的振动频率与波源相同,故B错误;

C.由两列波的传播方向可以判断质点E、尸的起振方向都沿y轴负方向,即两列波的波源

是振动方向相同的相干波源,且两波源到质点B的波程差

.—2

=0.2m=一

B2

所以质点B是振动减弱点,故两列波叠加后2的位移始终为零,故C正确;

D.在%时刻两列波传播到C点

Ax=0.3m

Ax3

t,=——=—s

V8

两列波叠加后C振动周期跟相干波源的周期相同,即为0.5s

-3、9

△At=t—ty—1.5—s——s

1I8j8

包=2工

T4

。点起振方向向下,在,=1.5s时刻,位于负向位移最大处,故D错误。

故选ACo

11.春节前夕,小明需移开沙发,清扫污垢。质量m=10kg的沙发放置在水平地面上,沙

发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g,小明用力尸=100N推沙发,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

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取:10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力厂斜向下与水平成。角,当夕=30。时沙发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

B.若力尸斜向下与水平成。角,当。>60°时,无论F力多大,沙发都不会动

C.若力F方向能随意改变,让沙发匀速运动,产斜向上与水平成30。时,尸最小

D.若力/方向能随意改变,让沙发匀速运动,尸斜向上与水平成60。时,尸最小

(答案》ABC

[解析XA.若力尸斜向下与水平成夕=30。时,地面对沙发的摩擦力大小为

77=//(mg+Fsin30°)=50V3N

力厂在水平方向的分力大小为

Pcos30。=504N

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沙发在做匀速运动,故A正确;

B.若力厂斜向下与水平成。角,则最大静摩擦力大小为

耳二//(mg+Fsin^)

若要物体静止不动,应该满足

Fcos0<//(mg+Fsin8)

变形得

厂(cos。一〃sinpimg

如果满足

cos,一〃sin,<0

。>60°

则此时无论尸多大,物体都会保持静止,B正确;

CD.如果力尸斜向上与水平成。角,且物体做匀速运动,则有

Feos0=从(mg-Fsin

变形可得

H-------j-u--m--g---------.ju--m--g---------

cos6+〃sine+〃2sin(/+0)

其中

(p=—

3

TT

故当—时,尸有最小值,故c正确,D错误。

6

故选ABCo

12.如图所示,质量〃=5kg的物体P静止在地面上,用轻绳通过光滑、轻质定滑轮1、2

(滑轮大小相等,轴心在同一水平线上)与质量加=L5kg的小球Q连接在一起,初始时

刻滑轮2与P间的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7。,小球Q与滑轮1间的轻绳刚好位于竖直

方向,现在用一水平向左的力F缓慢拉动小球Q,直到物块P刚要在地面上滑动。已知P

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0.5,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9.8m/s2,

sin37°=0.6,cos37°=0.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P

A.初始时P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12N

B.此过程中绳子拉力的最大值为30N

C.小球Q与滑轮1间的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最大为53°

D.轴对滑轮1的最大作用力大小为14.7

[答案XCD

K解析XA.初始时轻绳拉力为T,对小球Q受力分析有

T=mg=15N

对P受力分析有

Ff=Tsin37°=9N

故A错误;

BC.设此过程中小球Q与滑轮1间的轻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有

TcosO-mg

在小球Q缓慢移动的过程中。逐渐增大,cos。逐渐减小,所以绳子拉力T逐渐增大,当

小球Q与滑轮1间的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最大时轻绳拉力最大,对物块P受力分析有

FN+7;cos37°=Mg

5sin37。="

耳=〃然

解得

骞=25N

此时对Q受力分析有

cos”鳖

Tm

解得

0=53°

故B错误,C正确;

D.对滑轮1受力分析可知,轴对滑轮1的作用力大小为

F轮=&T.cos行+(T-T.sin行

又因为

cos<9

联立可得

/2(l-sin0)

Vcos。

故。=0时,轴对滑轮1的作用力最大,此时

%m=®g=14.7瓜

故D正确。

故选CD。

第H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填空题:本题共2小题,13题6分,14题8分,共14分。

13.某同学利用图1装置测量轻弹簧的劲度系数。图中光滑的细杆和游标卡尺主尺水平固

定在铁架台上,一轻弹簧穿在细杆上,其左端固定,右端与细绳连接;细绳跨过光滑定滑

轮,其下端可以悬挂祛码(实验中,每个祛码的质量均为m=50.0g)弹簧右端连有一竖

直指针,其位置可通过移动游标使其零刻度线对准指针读出。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绳下端挂上一个祛码,调整滑轮,使弹簧与滑轮间的细线水平且弹簧与细杆没有接触;

②系统静止后,记录指针的位置h如图2所示;

③逐次增加祛码个数,并重复步骤②(保持弹簧在弹性限度内),记录祛码的个数”及指针

的位置I;

④将获得的数据作出图像如图3所示,图线斜率用。表示。

678cm

I山,!11|口!,山।

IIIIIIIIIIII1IIIffIII

01020

图2

(1)图2所示读数4=cm;

(2)弹簧的劲度系数表达式上=(用祛码质量加、重力加速度g和图线的斜率。表

示)。若g取9.8m/s2则本实验中左=N/m(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K答案U(1)6.170(2)k=—70

a

(解析X(1)图2所示读数

§=61mm+14x0.05mm=61.70mm=6.170cm

(2)[1]由胡克定律可得

AF=brnng=kAl

AZmg

Ank

解得

人整

a

⑵根据图3可知斜率为

(8.970-6.170)xW2.

a=----------------』-------=7xl0"3m

5-1m

联立可得

50义103x9.8

=70N/m

-7x10-3

14.如图甲所示是使用光电管的原理图,当频率为〃的可见光照射到阴极K上时,电流表

中有电流通过。

(1)当电流表电流刚减小到零时,电压表的读数为U,则阴极K的逸出功为(已知

电子电荷量为e,普朗克常量/z)。

(2)如果不改变入射光的强度,而增大入射光的频率,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用不同频率光照射某金属产生光电效应,测量金属的遏止电压Uc与入射光频率

v,得到Uc-v图象如图乙所示,根据图象求出该金属的截止频率讪=Hz,普朗克常

量〃=J・s(已知电子电荷量e=L6x10一”)。

(答案》(1)hv-eU(2)变大⑶5,0X1014HZ6.4xlO-34

[解析X(1)口]当电流表电流刚减小到零时,电压表的读数为U,根据动能定理得

eU^hv-W0

则阴极K的逸出功为

WQ^hv-eU

(2)⑵根据光电效应方程用,“=/〃-网知入射光的频率变大,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变

大。

(3)[3]根据eUc=Ebn^hv-hv0得

ee

Uc-N图象横轴截距的绝对值等于金属的截止频率为

%=5.0*10"出

[4]图线的斜率

k,=—h=-A-U

eAv

所以

19234

A^e^^=1.6xl0-x'°UJ-S^6.4X10-J-S

14

v-v05xl0

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15题10分、16题12分,17题16分,共38分。解答时应

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

计算的题,1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掌握并采用核聚变产生能源是核物理中最具有前景的研究方向之一、太阳上的一种核

反应为两个旅核(;H)聚变成一个:He核。已知笊核的质量为2.0136“中子质量为

1.0087u,:He核的质量为3.0150u。lu对应931.5MeV。

(1)写出该核反应方程;

(2)计算上述核反应中释放的核能AE(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若两个笊核以相等的动能0.45MeV做对心碰撞即可发生上述核反应,且释放的核能

全部转化成动能,则反应中生成的;He核和中子的动能各是多少?

K答案力⑴:H+;H-:He+>;(2)AE=3.26MeV;(3)Ekl=1.04MeV,

Ek2=3.12MeV

K解析X(1)核反应方程为

:H+;HHe+[n

(2)设核反应的质量亏损为Am,则有

Zn=2.0136ux2-(3.0150+1.0087)u=0.0035u

解得

AE=3.26MeV

(3)设核反应后;He核和中子的质量分别为3加、相,动量分别为化、p2,动能分别为

Eki、及2>则有

P1+P2=°

LC

EKgI+KZ=2EKU+AE

解得E-=1.04MeV,Ek2=3.12MeV

16.电动自行车骑行时必须保持合适的轮胎气压。某人用打气筒给闲置很久的电动自行车打

气,内胎的容积为V=2.0L,胎内原来空气压强为°】=L2xl()5Pa,温度为室温27℃,设

每打一次可打入压强为一个标准大气压的空气匕=100cm3。打气过程中由于压缩气体做功

和摩擦生热,打了〃=36次后胎内温度升高到35℃。(一个标准大气压为%=1X105Pa)

(1)假设车胎因膨胀而增大的体积可以忽略不计,则此时车胎内空气压强为多少;

(2)电动自行车轮胎气压在室温情况下的标准压强为p=2.5xl()5pa,如果此次打气恢

复常温后胎压过大(未超过车胎承受范围),需要放出一部分气体,使车胎内气压在室温情

况下达到标准压强,试求放出气体的质量与轮胎内剩余气体质量的比值。

k答案》(1)3.08x105Pa;⑵|

K解析X(1)初状态

5

Pi=1.2义10Pa,V=2.0L,〃%=36x0.10L=3.6L

M=(27+273)K=300K

末状态

V=2.0L

T2=273+35=308K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

/V+"PoVo_02V

I—4

解得

5

p2=3.O8xlOPa

(2)设恢复常温后气体的压强为P3,根据查理定律

P2.=A.

A

解得

5

p3=3xl0Pa

胎压过大,需要放出气体。根据玻意耳定律得

p3v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