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4北京初三一模历史汇编: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_第1页
2022-2024北京初三一模历史汇编: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_第2页
2022-2024北京初三一模历史汇编: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_第3页
2022-2024北京初三一模历史汇编: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_第4页
2022-2024北京初三一模历史汇编: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2-2024北京初三一模历史汇编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一、选择题1.(2024北京东城高三一模)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中国革命新道路。对新道路描述准确的是(

)A.发动城市暴动,建立工农政权 B.服从共产国际,开展工人运动C.放手发动群众,建立联合政府 D.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2.(2022北京朝阳高三一模)下侧是1928年红军战士用土制画笔,蘸上锅底灰调制的颜料绘制的壁画。作品反映了(

)A.北伐的胜利进军 B.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C.红军长征的胜利 D.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发展3.(2022北京丰台高三一模)坚持中国道路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的历史经验之一。20世纪20年代,从进攻大城市转向农村进军,是中国革命道路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这一新起点是A.中共一大的召开 B.红军长征的开始C.南昌起义的爆发 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4.(2022北京房山高三一模)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列历史事件中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的是(

)A.南昌起义 B.八七会议 C.古田会议 D.秋收起义5.(2023北京通州高三一模)对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认识正确的是(

)①北伐的胜利进军推动了工农革命运动

②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端③拉开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的序幕

④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6.(2024北京朝阳高三一模)下侧两幅示意图体现的主题是(

)A.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 B.北洋军阀的割据纷争C.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D.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7.(2024北京房山高三一模)下图是《1929—1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示意图》。与此图形势直接相关的著作是(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论持久战》C.《论联合政府》 D.《论十大关系》二、综合题8.(2022北京延庆高三一模)思想文化是人类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巨大的作用。材料一

孔子开创了民间自由讲学的先河,一个中国学术思想史的黄金时代便开始出现,它光芒四射,灿烂夺目,成为人类文化发展史上最富丽的时代。——李定一《中国史纲要》(1)说出材料一中孔子“自由讲学”的内涵。“黄金时代”是指在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领域出现的什么局面。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自强运动含有两层意思。一就阶级意义而言,它所寻求的是在太平天国运动打击下,王朝的自我振兴。二就民族意义而言,它所寻求的是在“船坚炮利”的外国侵略者面前,中国的自我图强。——摘编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出这场“自强运动”的名称。分析“自强意识”觉醒的背景。材料三

民国时期青年学生“最崇拜的人物”调查(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说出从1913年到1924年青年学生“最崇拜的人物”发生了什么变化。并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材料四

在马克思主义的工农联盟思想中,工人阶级既是领导者,又是主力军,而农民只能作为工人阶级的同盟军和后备军,配合无产阶级开展斗争。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的方法,从中国实际出发,对农民作了深入、具体的分析,得出结论认为,中国农民是革命的动力和无产阶级同盟军,贫农“是中国革命的最广大的动力,是中国革命队伍的主力军。”——摘编自毛军吉、杨彧《论农民的主力军作用与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关系》(4)依据材料四,指出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和发展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是如何实践这一“创新和发展”的。9.(2024北京房山高三一模)教材的理解与拓展材料一

理清教材的内在逻辑是理解历史的前提。①动荡的春秋时期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王室衰微诸侯称霸②北宋的政治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重文轻武政策王安石变法③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工农武装割据④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新经济政策苏联工业化农业集体化苏联模式材料二

地图识别材料三

下面是古代史学家对汉武帝的评价。①孝武(汉武帝)篡极、四海承平……疲耗中土,事彼变兵……人物聊生。俯观嬴政,几欲齐衡。——司马迁《史记·孝武本纪》②如武帝之雄材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班固《汉书》③孝武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敞起为盗贼,其所以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司马光《资治通鉴》④武帝驾驭……史称雄才大略,固不虚也。——赵翼《廿二史札记》(1)从材料1中选择一课,参照示例,对所反映史事的内在逻辑进行说明。(示例组合除外)示例:①说明:第一子目主要讲述铁器、牛耕的出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进而推动手工业、商业的发展;由此带来的生产力发展,进一步推动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变化。第二、三子目从上层建筑,即政治制度变化出发,突出了春秋时期“王室衰微”和“诸侯争霸”的两大影响。(2)根据材料二,从图一、图二中任选一个,判断它是哪个朝代,说出判断的理由。(3)肯定汉武帝的是________,否定汉武帝的是________。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说一说你眼中的汉武帝。”

参考答案1.D【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区的秋收起义,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D项正确;发动城市暴动,建立工农政权是苏联人的道路,并不是中共开辟的新道路,排除A项;共产国际开展工人运动是1927年之前中共所做的事情,也不是新的革命道路,排除B项;放手发动群众,建立联合政府是国民大革命时期中共的活动特点,不是大革命失败以后的革命道路,排除C项;故选D项。2.B【详解】根据材料“1928年红军战士”“井冈山”“白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到达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地区,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恢复和建立共产党的组织,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为中国革命的中心工作完成从城市到农村的伟大战略转移,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B项正确;北伐的胜利进军始于1926年,排除A项;红军长征的胜利是在1936年,排除C项;敌后抗日根据地存在于1937年至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3.D【详解】依据“20世纪20年代,从进攻大城市转向农村进军”和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新起点是指1927年毛泽东在秋收起义失利后,放弃攻打敌人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转而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山区进军,创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进而探索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革命道路,D项正确;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工人运动,排除A项;1934年红军长征,被迫实行战略转移,但不是由城市转向农村的起点,排除B项;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但属于夺取敌人中心城市的武装起义,排除C项。故选D项。4.C【详解】根据所学知识,1929年,在福建上杭县召开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C项正确;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A项排除;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并决定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排除B项;1927年9月,举行秋收起义,进攻长沙受挫,起义失败,排除D项。故选C项。5.A【详解】根据图片可以看到,主要起义地点有南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端,所以“②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端”可以体现;从图片中还可以看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结合所学知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拉开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的序幕,所以“③拉开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的序幕”可以体现。综上,对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认识正确的是②③,A项正确;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指的是长征途中的遵义会议,所以“④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没有体现,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指的是长征途中的遵义会议,所以“④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没有体现;南昌起义发生于国民大革命失败,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之后,所以“①北伐的胜利进军推动了工农革命运动”没有体现,①④错误,排除BCD项。故选A项。6.D【详解】根据图片一“北伐军进军路线”可知,图片的历史事件为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时期,国民大革命的北伐战争,图片二“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可知,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开始独立领导革命,国共两党进入十年对峙时期,D项正确;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是在中华民国建立后,共产党还未成立,排除A项;北洋军阀的割据纷争在袁世凯死后陷入纷争,不符合图片,排除B项;中共成立后,从1922年初到1923年春,全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不符合图片,排除C项。故选D项。7.A【详解】根据材料“1929-1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形势图”和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到达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地区,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恢复和建立共产党的组织,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到1930年,全国创建了大小十几块革命根据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就是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的著作,A项正确;《论持久战》是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的著作,排除B项;《论联合政府》是毛泽东在1945年中共七大上做的报告,排除C项;《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1956年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排除D项。故选A项。8.(1)创办私学。百家争鸣。(2)洋务运动。太平天国运动发展,威胁清政府的统治;列强的侵略不断加剧。(3)1913年崇拜孔子的人多于孙中山,1924年崇拜孙中山的人远远多于孔子。新文化运动的影响。(4)创新与发展;农民是革命的动力,贫民是革命的主力军。说明:毛泽东向农村进军,发动群众,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解析】(1)根据材料一“孔子开创了民间自由讲学的先河,一个中国学术思想史的黄金时代便开始出现,它光芒四射,灿烂夺目,成为人类文化发展史上最富丽的时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孔子“自由讲学”的途径是创办私学。“黄金时代”是指在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领域出现的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2)根据材料二“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自强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自强运动”指的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是在太平天国运动不断发展,威胁清政府的统治;列强的侵略不断加剧,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开始向西方学习。(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3年崇拜孔子的人多于孙中山,1924年崇拜孙中山的人远远多于孔子。这是由于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倡导打倒袁世凯提出的尊孔复古逆流,主张民主科学产生的影响。(4)根据材料四“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的方法,从中国实际出发,对农民作了深入、具体的分析,得出结论认为,中国农民是革命的动力和无产阶级同盟军,贫农‘是中国革命的最广大的动力,是中国革命队伍的主力军。’”可得出,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和发展之处是农民是革命的动力,贫民是革命的主力军。毛泽东向农村进军,发动群众,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是实践这一“创新和发展”的例子。9.(1)说明:③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秋收起义进攻大城市失败,为了保存革命力量,毛泽东放弃攻打中心城市的计划,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建立了工农红军第四军。在革命根据地,毛泽东开创了工农武装格局的局面。(2)说出朝代名称:图一秦朝、图二元朝。例如:疆域四至、首都、行政名称,特有的标志性史实等。(3)肯定:②④。否定:①③。评价:为巩固皇权,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行推恩令,解决王国势力,并将盐铁和铸币权收归中央。文化上采用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结束先秦以来“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的局面。汉武帝时期攘夷拓土、国威远扬,东并朝鲜、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奠定了汉地范围,首开丝绸之路、首创年号,兴太学。刘彻在各个领域均有建树,但在位后期穷兵黩武,又造成了巫蛊之祸,为其整体正面形象留下负面评价,征和四年,刘彻下罪己诏。结论:综上所述,汉朝在汉武帝时期实现了政治、经济、思想、军事上的大一统,虽然存在一些负面影响,但依然是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帝王。【详解】(1)说明:结合所学可知,③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秋收起义进攻大城市失败,为了保存革命力量,毛泽东放弃攻打中心城市的计划,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建立了工农红军第四军。在革命根据地,毛泽东开创了工农武装格局的局面。(2)朝代及理由:由图一并结合所学可知,秦朝疆域,东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