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4北京初三(上)期末历史汇编: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章节综合_第1页
2022-2024北京初三(上)期末历史汇编: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章节综合_第2页
2022-2024北京初三(上)期末历史汇编: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章节综合_第3页
2022-2024北京初三(上)期末历史汇编: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章节综合_第4页
2022-2024北京初三(上)期末历史汇编: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章节综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2-2024北京初三(上)期末历史汇编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章节综合一、选择题1.(2023北京平谷初三上期末)“到了产业革命时期,过去被人看不起的工匠成为技术发明的主角,得到全社会前所未有的尊敬……吸引了各阶层大批有才智的青年人投入到技术改进和技术发明的队伍里。”这段材料可以用来A.阐述工业革命的过程B.解释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C.说明工业革命的性质D.论证工业革命产生的影响二、综合题2.(2024北京通州初三上期末)科技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材料一时期名称科技成就时期名称科技成就距今1万年左右水稻长江中下游先民开始人工栽培水稻,为人类文明做出重要贡献东汉造纸术蔡伦突破木本韧皮纤维的造纸技术,使得造纸原料更为广泛。其作用①宋朝②它在航海中的应用,把“原始航海时代推至终点,预示计量航海时代的来临”③《本草纲目》此书分类方法严谨,更加接近现代的科学认识,后被翻译成法文、英文等多种文字(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完成表格填写。材料二都江堰大运河修建过程中成功运用自然弯道形成的流体引力,首创“无坝引水”的工程形式,实现了“全自动”分水、分沙、溢洪、灌溉目的,使成都平原变成“天府之国”,支撑起秦国统一霸业的粮草保障。大运河利用了黄河南北水流的自然地形趋势,创造性地建设了梯级船闸系统,使船只能够“翻山越岭”,贯通了不同水系之间的水路交通,成为连接富庶经济地区与国都的纽带。(2)依据材料二,概括两项水利工程的相同点。材料三

人文主义者宣扬的自由、平等的思想使欧洲人变得积极进取。17世纪,培根“知识就是力量”的论断,为人类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植物学、解剖学、化学、数学等领域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一书首次提出了日心说,伽利略自制望远镜证明其学说的正确性,牛顿融会贯通伽利略的研究成果,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天文学和物理学取得非凡成就。——摘编自涂为国《浅谈17世纪欧洲的科学革命》(3)依据材料三,概括17世纪欧洲科技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3.(2024北京东城初三上期末)生态环境·社会发展材料一

①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孟子》②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山林及雍(堵塞)堤水。——(秦)《田律》③(虞部)郎中、员外郎之职,掌京城街巷种植,山泽苑囿,草木薪炭供顿、田猎之事。——(后晋)《旧唐书》材料二

这一时期气候严寒,游牧民族可能会因为水草枯竭而逐渐南下中原,致使中原汉民也逐渐南下。西晋末年北方游牧民族内迁,引起一系列战乱,造成中原农业生产的破坏。东晋政权南迁后,中原人民为了追求物质保障,也随之南迁。当然,江南广阔而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是吸引北方人民南下的又一重要因素。——摘编自柳君君《东晋时期北民南移与江南民族关系》材料三

1801-1851年英国城市和总人口数量统计表城市人口规模1801年1851年城市数量(座)总人口(万)城市数量(座)总人口(万)20000人以上151506362010000-20000人313860805000—10000人604114096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百分比33.8%0乡村人口占总人口百分比66.2%54.0%城市人口的急剧膨胀导致城市公共卫生的恶化。这一时期,经常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英国的城市街道上垃圾遍地,住房和下水道也沉积着含有粪便的脏水。环境危机已经威胁到人们的健康和切身利益,人们开始重视环境保护问题。到19世纪,英国开始自上而下地强调环境的重要性,陆续颁布一些相关立法,并采取了严格的监管措施。——摘编自韩秀《欧洲工业化以来的环境危机与治理研究》(1)依据材料一,将①②③正确填写在下面相应的横线上。A属于环境保护法律的是B属于环境保护观念的是C属于环境保护职官的是(2)依据材料二,归纳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的两种情况,并分析原因。(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1801-1851年英国城市数量及其人口占比的变化,并分析这种变化产生的原因和影响。4.(2024北京石景山初三上期末)某校历史社团开展“人类社会在矛盾运动中不断向前发展”主题探究活动。材料一

挖掘教材内容,绘制示意图

材料二

搜集、整理资料,进行研讨。19世纪的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不仅建立在欧洲工业革命和科学革命的基础上,也建立在欧洲政治革命的基础上;政治革命的实质是结束了人类分成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是由神注定的这种观念。民众行动起来,不仅参与了政治,而且把这样做看成是自己固有的权利。政治革命从17世纪的英国革命开始,随后发展到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并在19世纪时影响了整个欧洲,最后在20世纪席卷整个世界。——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

制作资料卡片,说明观点“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同时也造成了新的社会矛盾。马克思主义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资料卡片1资料卡片2工业革命前,人类的生产力每1000年才增长1倍,而英国在19世纪的100年中,国内生产总值就增长了约4倍。——钱乘旦《英国工业革命中人文灾难及其解决》发动机一开始,人们就必须工作——男人、女人和孩子们都一起被套在钢铁和蒸汽的轭具下。动物机器……被紧紧拴在不知痛苦和不知疲劳的钢铁机器上。——《受雇于曼彻斯特棉纺织工厂的操作人员的精神和身体状况》(1832年)资料卡片3资料卡片4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著名的三大工人运动名称纲领或口号斗争方式结果法国里昂工人起义不能劳动而生,就要战斗而死!推翻富人政权,争取民主共和国武装起义失败英国宪章运动要求取得普选权工人参与国家管理罢工起义和平请愿失败德国西里西亚织工起义反对私有制社会武装起义失败

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左图为《共产党宣言》第一版的封面(1)结合所学,补全材料一示意图。归纳中国古代农民起义的主要作用。(2)依据材料和所学,谈谈你对欧洲政治革命的认识。(3)依据资料卡片和所学,对划线句进行解释说明。5.(2023北京东城初三上期末)工业革命不仅是一次技术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材料一

到18世纪,(英国)手工工场内部已经有了比较精细的分工,生产过程被划分为一系列的简单操作,生产工具也实行了专门化,使手工生产过渡到机器生产成为可能。通过分工和工具专门化培养出来的掌握某一专门技艺的工人,成为工业革命中的重要技术力量。另外,到17世纪中叶,伦敦已成为欧洲科学研究的中心。1662年成立的英国皇家学会倡导科学家把兴趣集中于广泛的经济活动领域……这些自然科学成就为英国工业革命向广度和深度发展提供了可能的条件。——刘宗绪《世界近代史》(1)依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前提条件。材料二这套茶具中最与世无争的当数奶罐,但它也是社会与经济巨变的一部分。直到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为了喝上牛奶,城市居民还得在城里养牛……不过,通往城郊的铁路改变了这一状况,奶牛因此可以回归乡野。一八五三年,一篇发表在《英国皇家农业协会期刊》上的文章说道:随着西南铁路竣工,萨里地区开展了新贸易。那里办起了不少有二三十头奶牛的养殖场,将产出的牛奶送往滑铁卢终点站以供应伦敦市场。(2)依据材料二,指出直到19世纪30年代英国城市居民为喝牛奶要在城里养牛的状况得以改变的原因。并结合所学,说说这一原因给社会与经济带来什么巨大变化?材料三材料四

同一个城市往往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工业家的豪宅通常坐落在公园中间,空气清新,环境舒适,交通方便;工人的住宅多位于城市偏远角落,简陋的屋棚茅舍杂乱地拥挤在一起,交通、卫生条件极差。布雷德福是“最肮脏的城市”,“空气中充满着这么多的硫化氢”。谢菲尔德烟灰弥漫,人们不停地“把尘埃吸入体内”。——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二编工业文明的兴盛——16—19世纪的世界史》(3)观察材料三中图1和图2,你分别从中获取了哪些信息?依据材料三和材料四,简析工业革命给城市带来的影响。6.(2022北京通州初三上期末)近代英国初等教育的发展。材料一时期学校种类初等教育的发展状况工业革命以前贵族学校传统英国社会,贵族、高级僧侣和上层社会子女接受贵族学校的教育。慈善学校国教会主办,收留部分贫苦儿童。在教学上向学生传递宗教教义,帮助儿童确立宗教信仰。工业革命以后妇女学校家庭妇女主办,招收女性学生居多,会教授一些缝纫技术。私立学校私人办学,招收更多的男性入学,授以读、写算等文法知识。工厂学校由工厂主办,为童工提供必要的初等教育。主日学校最初由慈善人士或各教派创办,后来工人阶级也加入进来。在星期日传授知识如阅读、写作和算数,同时培养宗教道德。——摘编自殷睦宁《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主日学校研究》(1)依据材料一,概括工业革命前后英国初等教育发生的变化。材料二

1833年的工厂法规定,禁止雇佣9岁以下的童工,并把9—13岁的儿童的劳动时间限制为8小时,每天在劳动时间内拿出2小时接受义务教育,学习初步的读、写、算和宗教知识。马克思认为,这个工厂法的颁布,是英国资本家对工人阶级第一次吝啬的让步。1844年工厂法补充规定,童工必须交上学证明。1846年的工厂法又进一步明确指出,工厂教育是强制性的,并为劳动条件之一,8—13岁的童工每周必须在学校学习6个半天或3个整天,否则雇主不得使用儿童劳动。——摘编自周德昌主编《简明教育辞典》(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英国颁布童工教育法规的背景及作用。材料三——摘编自陈孝彬主编《外国教育管理史》(3)依据材料三,概括18—19世纪英国初等教育的特点。(4)综合以上所有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工业革命与英国初等教育发展的关系。7.(2022北京海淀初三上期末)教育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发展。材料一

唐代学校教育主要服务于科举,是科举赖以发展的基础(见右图)。学生通过参加科举考试进而成为政府的官员,学校教育往往成为科举考试的准备。贞观年间,唐太宗数次亲临最高学府——国子监以示重视,他还下令增盖学社1200余间以满足学校需求。唐朝周边国家如朝鲜、日本等纷纷派遣子弟入学。——摘编自宋大川、王建军《中国教育制度通史·隋唐卷》材料二

中世纪的欧洲绘画、雕塑和建筑多由画工、雕塑工匠和建筑师承担,行会不仅协调和管理各类技艺行业的生产和交易,还担负着本行业技艺的传承和艺徒的培训职能。随着文艺复兴时代天才和艺术大师的出现,艺术家由一般手艺人转变为文化人和思想家。传统的行会艺徒训练制度已不能承担起培养伟大艺术家的使命。于是,培养艺术家和人文主义理想的新型机构——艺术学院诞生了。——摘编自张道森《美术教育学》材料三

19世纪中叶在英国爆发了教育史上著名的“新大学运动”。这次运动的实质是大学要适应工业革命的发展需要,教育、教学内容和方式要为工业革命和科技发展服务,高等教育要以技术科学为主体,突出高等教育的技术化。如1823年创立的伦敦机械学院,其目的在于向各行业的工人、技师提供学习物理学的经费和机会,让他们接受职业教育。这所学院很快成为全国普及技术培训教育的典范。——摘编自周金玲《现代分阶段教育制度与政府筹资的经济学分析》(1)依据材料一,概括唐初学校教育的特点。结合所学,举两个具体事例说明唐代的文化成就对周边国家产生的影响。(2)依据材料二,说明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时期艺术教育发生的变化。依据所学,列举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及其成就。(3)依据材料三,概括19世纪英国“新大学运动”的特点。8.(2022北京海淀初三上期末)人口迁徙改变了历史。材料一

自西晋末年至刘宋为止,许多少数民族自西、北方徙居中原,与汉族杂居(见上图)。中原地区陷入动荡也造成中原人士离开故土。北来的侨民多集中在长江流域。波澜壮阔的人口大流动,从短时态来看是加剧了社会动乱,但它也为社会的久远进步,开辟了道路。——摘编自曹文柱等《乾坤众生——阅读中国·社会卷》(1)依据材料一,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此阶段的人口迁徙对“社会的久远进步”的作用。材料二

1620—1770年英属北美殖民地部分人口统计(单位:人)

年份项目1620年1680年1720年1750年1770年白人22821445363973469343401688254黑人20697168839236420459822——李剑鸣《美国殖民地时期的人口变动及其意义》(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英属北美殖民地人口的变化并说明原因。分析这种变化给英属北美殖民地带来了哪些影响?材料三

工业革命以前,①圈地运动和农业技术革命造成农村剩余大量劳动力,农村就业困难和生活条件恶劣,对剩余人口的向外流动起着推动作用。1801—1841年间,“英国城市人口增长了一倍多,1801年42%的人口居住在城镇,而到了1841年51%的人是城镇居民”。②工业革命带来产业结构巨变,工矿企业生产和服务业规模扩大急需劳动力,对农村人口的流动形成一股强大的拉力。③政府通过《济贫法》《定居法》等法律放松人口流动限制,为人口流动提供了条件。④水陆交通的改善,特别是铁路运输的发展有利于人口的快速流动。——摘编自马丽敏《19世纪英国城市化与人口迁移》(3)依据材料三,补充完成下列19世纪上半期英国人口迁徙分析一览表。(表格填写要求:表格中A、B、C三处填写相应文字,D、E两处填写相应的数字序号。)项目具体内容特点从A流动到B原因和条件社会经济因素①D(写序号)C因素④法制因素E(写序号)(4)人口迁徙是历史和现实中存在的一种常见现象。综上所述,请从人口迁徙的原因、特点、影响中任选一个角度谈谈你对人口迁徙问题的认识。

参考答案1.D【详解】根据“过去被人看不起的工匠成为技术发明的主角。得到全社会前所未有的尊敬”、“吸引了各阶层大批有才智的青年人投入到技术改进和技术发明的队伍里”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工业革命的影响,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2.(1)使纸的质量大大提高,促进了纸的推广,便利了典籍的流传。指南针。明朝。(2)都是中国古人的杰作,都利用自然地形优势,都为中国古代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3)特点:科学人才辈出,新的科研方法产生;科学成就领域广泛,天文学和物理学成就非凡。原因:经济方面:欧洲资本主义的萌芽与发展;西欧早期殖民扩张掠夺获得的资本原始积累。政治方面: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新兴资产阶级夺取了政权。思想文化方面: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详解】(1)填写:根据材料一的“蔡伦突破木本韧皮纤维的造纸技术,使得造纸原料更为广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蔡伦改进造纸术,使纸的质量大大提高,促进了纸的推广,便利了典籍的流传。根据材料一“原始航海时代推至终点,预示计量航海时代的来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开始用人造成磁铁制成指南的工具,后来人们把又磁性的钢针安置在刻有度数的盘中,于是就制成了罗盘。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后来传到欧洲,大大促进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根据材料一“《本草纲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这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2)相同点:根据材料二“修建过程中成功运用自然弯道形成的流体引力”“大运河利用了黄河南北水流的自然地形趋势”可知,都江堰和大运河都利用了自然地形优势;根据材料二“支撑起秦国统一霸业的粮草保障”“成为连接富庶经济地区与国都的纽带”可知,都江堰和大运河水利工程修建有利于经济发展;都江堰和大运河都中国古人的杰作。(3)特点:根据材料三“17世纪,培根“知识就是力量”的论断,为人类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新的发明和科学发现在各条战线上取得可喜进展植物学、解剖学、实验生理学、化学数学、物理学、天文学等等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可知,科学人才辈出,科学成就领域厂泛,根据材料三“尤其是天文学和物理学的非凡成就,最终导致了17世纪令人吃惊的科学革命”可知,天文学和物理学成就。原因: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世纪欧洲科技发展的原因多角度分析,如在经济方面,欧洲资本主义的萌芽与发展;西欧早期殖民扩张掠夺获得的资本原始积累。在政治方面,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新兴资产阶级夺取了政权。在思想文化方面,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3.(1)A:②B:①C:③(2)情况:北方少数民族内迁、中原人口南迁原因:北方少数民族内迁:因气候导致南下追逐水草;中原人口南迁:少数民族内迁导致战乱(3)变化:1801-1851年英国城市数量及其人口占比不断增长,乡村人口占比下降原因:受工业革命影响影响:促进了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城市公共卫生的恶化;造成环境污染;促使英国通过立法保护环境【详解】(1)A:根据材料一②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山林及雍(堵塞)堤水,可知要求不准春二月进山砍树,一面堵塞水流,故②属于环境保护法律,故A填②。B:根据材料一①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可知要求不要过分砍伐和捕捞,故①属于环境保护观念,故B填①。C:根据材料一③(虞部)郎中、员外郎之职,掌京城街巷种植,山泽苑囿,草木薪炭供顿、田猎之事,可知(虞部)郎中、员外郎是环境保护官员,故③属于环境保护职官,故C填③。(2)情况:根据材料二“西晋末年北方游牧民族内迁,引起一系列战乱,造成中原农业生产的破坏。东晋政权南迁后,中原人民为了追求物质保障,也随之南迁”可知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的两种情况分别是北方少数民族内迁和中原人口南迁。原因:根据材料二“这一时期气候严寒,游牧民族可能会因为水草枯竭而逐渐南下中原,致使中原汉民也逐渐南下”可知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的原因为因气候导致南下追逐水草;根据材料二“西晋末年北方游牧民族内迁,引起一系列战乱,造成中原农业生产的破坏。东晋政权南迁后,中原人民为了追求物质保障,也随之南迁。”可知中原人口南迁的原因为少数民族内迁导致战乱。(3)变化:观察材料三统计表可知1801-1851年英国城市数量及其人口占比不断增长,乡村人口占比下降。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三“1801-1851年”可知原因为受工业革命影响。影响:根据材料三表格可知意义为促进了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根据材料三“城市人口的急剧膨胀导致城市公共卫生的恶化”可知导致城市公共卫生的恶化;根据材料三“英国的城市街道上垃圾遍地,住房和下水道也沉积着含有粪便的脏水。环境危机已经威胁到人们的健康和切身利益”可知造成环境污染;根据材料三“ 到19世纪,英国开始自上而下地强调环境的重要性,陆续颁布一些相关立法,并采取了严格的监管措施”可知促使英国通过立法保护环境。4.(1)补全:①秦的暴政,②贞观之治作用:导致改朝换代,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等(2)认识:欧洲政治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参与政治成为民众固有的权利。(3)说明: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使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资本家攫取了大部分社会财富,他们日益富裕;广大工人每天在恶劣的环境中长时间从事高强度的劳动,获得的收入却难以糊口,他们对不公平的社会现状越来越不满;工人阶级不断起来反抗资产阶级的统治,但由于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最终都失败了;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即共产党,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作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起来。【详解】(1)补全:根据所学知识,秦的暴政导致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作用:根据所学知识,中国古代农民起义的主要作用是导致改朝换代,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等。(2)认识:我对欧洲政治革命的认识是欧洲政治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参与政治成为民众固有的权利。(3)说明:根据所学知识,由资料卡片可知,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使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资本家攫取了大部分社会财富,他们日益富裕;广大工人每天在恶劣的环境中长时间从事高强度的劳动,获得的收入却难以糊口,他们对不公平的社会现状越来越不满;工人阶级不断起来反抗资产阶级的统治,但由于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最终都失败了;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即共产党,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作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起来。5.(1)分工和工具专门化使手工生产过渡到机器生产成为可能;专门技艺的工人成为工业革命中的重要技术力量;自然科学成就为英国工业革命向广度和深度发展提供了可能的条件。(2)城郊铁路的开通;是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促进了经济的发展。(3)工业革命推动了劳动力结构的变化,城市人口超过了农村人口;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导致贫富分化和环境污染等。【详解】(1)根据材料可知,“手工工场内部已经有了比较精细的分工,生产过程被划分为一系列的简单操作,生产工具也实行了专门化,使手工生产过渡到机器生产成为可能。”说明工业革命发生的前提条件是分工细致和工具专门化使使手工生产过渡到机器生产成为可能;“通过分工和工具专门化培养出来的掌握某一专门技艺的工人,成为工业革命中的重要技术力量。”说明工业革命发生的前提条件是专门技艺的工人成为工业革命中的重要技术力量;“这些自然科学成就为英国工业革命向广度和深度发展提供了可能的条件。”说明自然科学成就为英国工业革命向广度和深度发展提供了可能的条件。(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可知,“通往城郊的铁路改变了这一状况,奶牛因此可以回归乡野”说明为喝牛奶要在城里养牛的状况得以改变的原因是城郊铁路的开通。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随着西南铁路竣工,萨里地区开展了新贸易。那里办起了不少有二三十头奶牛的养殖场,将产出的牛奶送往滑铁卢终点站以供应伦敦市场。”说明铁路的开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促进了经济的发展。(3)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可知,图1中“离开农业的人口总数”呈现出不断上升的状态,说明工业革命推动了劳动力结构的变化;图2表明城市人口超过了农村人口。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可知,城市人口超过农村人口说明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同一个城市往往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工业家的豪宅通常坐落在公园中间,空气清新,环境舒适,交通方便;工人的住宅多位于城市偏远角落,简陋的屋棚茅舍杂乱地拥挤在一起,交通、卫生条件极差。”说明工业革命导致城市中出现了贫富分化;空气中充满着这么多的硫化氢”说明工业革命导致城市环境污染。6.(1)办学形式多样化:逐渐世俗化;教授内容丰富化:受教育群体从贵族逐渐普及到下层群众。(答出任意两点即可)(2)背景:工业革命兴起;英国确立了工厂制度;厂主雇佣和剥削大量童工,使得童工无暇顾及学习知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矛盾加剧。(答出任意两点即可)作用: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提高童工的知识文化水平:提高工厂的生产效率。(答出任意两点即可)(3)发展时间漫长;受工业革命推动:国家干预:法律支持;初等教育与宗教分离;初等教育逐渐成为义务教育。(答出任意两点即可)(4)工业革命促进了英国初等教育的发展,初等教育的发展为工业革命的发展培养人才。【详解】(1)根据材料一表格中的内容可以看出,工业革命后英国的初等教育办学形式多样化,并且逐渐世俗化;在教授内容上丰富化,而且受教育群体从贵族逐渐普及到下层群众。(2)背景:根据“1833年的工厂法规定,禁止雇佣9岁以下的童工,并把9—13岁的儿童的劳动时间限制为8小时,每天在劳动时间内拿出2小时接受义务教育,学习初步的读、写、算和宗教知识。马克思认为,这个工厂法的颁布,是英国资本家对工人阶级第一次吝啬的让步”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英国颁布童工教育法规的背景主要是由于工业革命兴起;英国确立了工厂制度;厂主雇佣和剥削大量童工,使得童工无暇顾及学习知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矛盾加剧。作用:综合材料内容和所学可知,该教育法规颁布的作用主要是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提高童工的知识文化水平:提高工厂的生产效率。(3)根据图示内容中的时间可以看出这一时期英国初等教育的发展时间漫长;而且受工业革命推动;具有国家干预、法律支持等特点;而且初等教育与宗教分离;初等教育逐渐成为义务教育。(4)综合材料内容和所学可知,工业革命促进了英国初等教育的发展,初等教育的发展为工业革命的发展培养人才。7.(1)特点:学校教育与科举相结合;学校教育系统完备;学校教育受到国家重视;周边国家派人到唐朝留学。影响:唐代政治制度、服饰、建筑、宗教为周边国家所学习仿效。举例:日本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大话改新;日本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举具体实例叙述正确亦可)。(2)变化:从行会管理下的师徒技艺传承发展到艺术学院的出现;艺术家及成就:如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3)特点:适应经济和科技发展需求;突出高等教育技术化;普及技术培训教育。【详解】(1)根据材料一“唐代学校教育主要服务于科举,是科举赖以发展的基础(见右图)。学生通过参加科举考试进而成为政府的官员,学校教育往往成为科举考试的准备。贞观年间,唐太宗数次亲临最高学府——国子监以示重视,他还下令增盖学社1200余间以满足学校需求。唐朝周边国家如朝鲜、日本等纷纷派遣子弟入学。”可得出,唐初学校教育的特点有学校教育与科举相结合;学校教育系统完备;学校教育受到国家重视;周边国家派人到唐朝留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代政治制度、服饰、建筑、宗教为周边国家所学习仿效,例如日本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大话改新;日本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2)根据材料二“传统的行会艺徒训练制度已不能承担起培养伟大艺术家的使命。于是,培养艺术家和人文主义理想的新型机构——艺术学院诞生了。”可得出,艺术教育从行会管理下的师徒技艺传承发展到艺术学院的出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代表作有《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等。(3)根据材料三“这次运动的实质是大学要适应工业革命的发展需要,教育、教学内容和方式要为工业革命和科技发展服务,高等教育要以技术科学为主体,突出高等教育的技术化。如1823年创立的伦敦机械学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