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2章章末复习建构课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09/16/wKhkGWczpW6AXZDdAAC8b-TuULI957.jpg)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2章章末复习建构课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09/16/wKhkGWczpW6AXZDdAAC8b-TuULI9572.jpg)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2章章末复习建构课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09/16/wKhkGWczpW6AXZDdAAC8b-TuULI9573.jpg)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2章章末复习建构课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09/16/wKhkGWczpW6AXZDdAAC8b-TuULI9574.jpg)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2章章末复习建构课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09/16/wKhkGWczpW6AXZDdAAC8b-TuULI957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章末复习建构课第2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1.化学反应的方向知识体系构建2.化学反应的限度3.化学反应的速率考向一化学反应速率1.(2022·浙江1月卷)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发生反应A(s)+2B(g)⥫⥬3X(g),c(B)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中曲线甲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高考真题体验题号13524687910111213A.从a、c两点坐标可求得从a到c时间间隔内该化学反应的平均速率B.从b点切线的斜率可求得该化学反应在反应开始时的瞬时速率C.在不同时刻都存在关系:2v(B)=3v(X)D.维持温度、容积、反应物起始的量不变,向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c(B)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中曲线乙所示题号13524687910111213√C
[从图像可以得到单位时间内的浓度变化,反应速率由单位时间内物质的浓度变化计算得到,从a、c两点坐标可求得从a到c时间间隔内该化学反应的平均速率,A正确;b点处的切线的斜率是此时刻物质浓度除以此时刻时间,为反应物B的瞬时速率,B正确;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系数之比,得3v(B)=2v(X),C不正确;维持温度、容积不变,向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平衡不移动,反应速率增大,达到新的平衡状态,平衡状态与原来的平衡状态相同,D正确。]题号135246879101112132.(2023·广东卷)催化剂Ⅰ和Ⅱ均能催化反应R(g)⥫⥬P(g)。反应历程(下图)中,M为中间产物。其他条件相同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使用Ⅰ和Ⅱ,反应历程都分4步进行B.反应达平衡时,升高温度,R的浓度增大C.使用Ⅱ时,反应体系更快达到平衡D.使用Ⅰ时,反应过程中M所能达到的最高浓度更大题号135246879101112√13C
[由图可知两种催化剂均出现四个波峰,所以使用Ⅰ和Ⅱ,反应历程都分4步进行,A正确;由图可知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达平衡时,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R的浓度增大,B正确;由图可知Ⅰ的最高活化能小于Ⅱ的最高活化能,所以使用Ⅰ时反应速率更快,反应体系更快达到平衡,C错误;由图可知在前两个历程中使用Ⅰ,活化能较低,反应速率较快,后两个历程中使用Ⅰ活化能较高反应速率较慢,所以使用Ⅰ时,反应过程中M所能达到的最高浓度更大,D正确。]题号13524687910111213
题号135246879101112√13C
[根据题图可知,随着反应的进行,Mn(Ⅲ)的浓度先增大后减小,最后Mn(Ⅲ)全部转化为Mn(Ⅱ),化合价降低,体现氧化性,则Mn(Ⅲ)能氧化H2C2O4,A错误;由“Mn(Ⅱ)起催化作用”可知,该反应过程中,反应物浓度和Mn(Ⅱ)均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反应前期无Mn(Ⅱ),反应物浓度随反应的进行逐渐减小,故反应速率逐渐减小,生成Mn(Ⅱ)后,随Mn(Ⅱ)催化反应的进行,使反应速率增大,但随着反应物浓度的降低,浓度变化起决定作用,反应速率又会减小,所以反应速率会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B错误;根据题图可知,Mn(Ⅶ)和Mn(Ⅱ)不能大量共存,C正确;H2C2O4是弱电解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不能拆开,D错误。]题号135246879101112134.(2022·北京卷)CO2捕获和转化可减少CO2排放并实现资源利用,原理如图1所示。反应①完成之后,以N2为载气,以恒定组成的N2、CH4混合气,以恒定流速通入反应器,单位时间流出气体各组分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如图2所示。反应过程中始终未检测到CO2,在催化剂上有积碳。题号13524687910111213
题号13524687910111213√
题号135246879101112135.(2022·浙江6月卷)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在某催化剂表面上发生氨的分解反应:2NH3(g)⥫⥬N2(g)+3H2(g),测得不同起始浓度和催化剂表面积下氨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题号13524687910111213A.实验①,0~20min,v(N2)=1.00×10-5mol·L-1·min-1B.实验②,60min时处于平衡状态,x≠0.40C.相同条件下,增加氨气的浓度,反应速率增大D.相同条件下,增加催化剂的表面积,反应速率增大题号13524687910111213√考向二化学平衡6.(2023·北京卷)下列事实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A.H2O2溶液中加入少量MnO2固体,促进H2O2分解B.密闭烧瓶内的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受热后颜色加深C.铁钉放入浓硝酸中,待不再变化后,加热能产生大量红棕色气体D.锌片与稀硫酸反应过程中,加入少量CuSO4固体,促进H2的产生题号135246879101112√13B
[MnO2会催化H2O2分解,与平衡移动无关,A项错误;NO2转化为N2O4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升温平衡逆向移动,NO2浓度增大,混合气体颜色加深,B项正确;铁在浓硝酸中钝化,加热会使表面的氧化膜溶解,铁与浓硝酸反应生成大量红棕色气体,与平衡移动无关,C项错误;加入硫酸铜以后,锌置换出铜,锌、铜与稀硫酸构成原电池,从而使反应速率加快,与平衡移动无关,D项错误。]题号135246879101112137.(2023·浙江卷)一定条件下,1-
苯基丙炔(Ph-C≡C-CH3)可与HCl发生催化加成,反应如下:题号13524687910111213反应过程中该炔烃及反应产物的占比随时间的变化如图(已知:反应Ⅰ、Ⅲ为放热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焓变:反应Ⅰ>反应ⅡB.反应活化能:反应Ⅰ<反应ⅡC.增加HCl浓度可增加平衡时产物Ⅱ和产物Ⅰ的比例D.选择相对较短的反应时间,及时分离可获得高产率的产物Ⅰ题号13524687910111213√C
[由盖斯定律得:ΔH(Ⅰ)+ΔH(Ⅲ)=ΔH(Ⅱ),反应Ⅰ、Ⅲ为放热反应,因此反应焓变:反应Ⅰ>反应Ⅱ,故A正确;短时间里反应Ⅰ得到的产物比反应Ⅱ得到的产物多,说明反应Ⅰ的反应速率比反应Ⅱ的反应速率快,反应速率越快,其活化能越小,则反应活化能:反应Ⅰ<反应Ⅱ,故B正确;根据图中信息,选择相对较短的反应时间,及时分离可获得高产率的产物Ⅰ,故D正确。]题号135246879101112138.(2023·江苏卷)金属硫化物(MxSy)催化反应CH4(g)+2H2S(g)⥫⥬CS2(g)+4H2(g),既可以除去天然气中的H2S,又可以获得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题号135246879101112√13
题号13524687910111213
题号135246879101112√13B
[一定条件下,增大水蒸气的浓度,能提高CH4的转化率,即x值越小,CH4的转化率越大,则x1<x2,故A正确;b点和c点温度相同,CH4的起始物质的量都为1mol,b点x值小于c点,则b点加水蒸气多,反应物浓度大,则反应速率:vb正>vc正,故B错误;由图像可知,x一定时,温度升高,CH4的平衡转化率增大,说明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动,K值增大;温度相同,K值不变,则点a、b、c对应的平衡常数:Ka<Kb=Kc,故C正确;该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反应,反应进行时压强发生改变,所以温度一定时,当容器内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D正确。]题号1352468791011121310.(2023·全国甲卷)甲烷选择性氧化制备甲醇是一种原子利用率高的方法。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①3O2(g)===2O3(g)
K1
ΔH1=285kJ·mol-1②2CH4(g)+O2(g)===2CH3OH(l)
K2
ΔH2=-329kJ·mol-1反应③CH4(g)+O3(g)===CH3OH(l)+O2(g)的ΔH3=________kJ·mol-1,平衡常数K3=________(用K1、K2表示)。题号13524687910111213-307
(2)电喷雾电离等方法得到的M+(Fe+、Co+、Ni+等)与O3反应可得MO+。MO+与CH4反应能高选择性地生成甲醇。分别在300K和310K下(其他反应条件相同)进行反应MO++CH4===M++CH3OH,结果如图甲所示。图中300K的曲线是____(填“a”或“b”)。300K、60s时MO+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列出算式)。题号13524687910111213b
(1-10-0.1)×100%(3)MO+分别与CH4、CD4反应,体系的能量随反应进程的变化如图乙所示(两者历程相似,图中以CH4示例)。题号13524687910111213乙(ⅰ)步骤Ⅰ和Ⅱ中涉及氢原子成键变化的是____(填“Ⅰ”或“Ⅱ”)。(ⅱ)直接参与化学键变化的元素被替换为更重的同位素时,反应速率会变慢,则MO+与CD4反应的能量变化应为图中曲线______(填“c”或“d”)。(ⅲ)MO+与CH2D2反应,氘代甲醇的产量CH2DOD________(填“>”“=”或“<”)CHD2OH。若MO+与CHD3反应,生成的氘代甲醇有________种。题号13524687910111213Ⅰc
<
2
题号13524687910111213
题号13524687910111213(3)(ⅰ)根据步骤Ⅰ的变化可知,CH4中的一个C-H键断裂,生成
中的O-H键,涉及氢原子成键变化。(ⅱ)结合题目信息,直接参与化学键变化的元素被替换为更重的同位素时,反应速率会变慢,速率变慢的原因是活化能增大,则MO+与CD4反应的活化能比MO+与CH4反应的活化能大,为曲线c。(ⅲ)根据题意知,直接参与化学键变化的是更重的同位素时,反应的活化能更大,反应速率会变慢,所以MO+与CH2D2反应转化为CH2DOD的速率低于转化为CHD2OH的速率,则氘代甲醇的产量CH2DOD<CHD2OH;MO+与CHD3反应生成的氘代甲醇有2种。题号1352468791011121311.(2023·全国乙卷)硫酸亚铁在工农业生产中有许多用途,如可用作农药防治小麦黑穗病,制造磁性氧化铁、铁催化剂等。回答下列问题:(1)在N2气氛中,FeSO4·7H2O的脱水热分解过程如图甲所示:题号13524687910111213甲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知x=_____,y=_____。4
1
(2)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FeSO4·7H2O(s)===FeSO4(s)+7H2O(g)
ΔH1=akJ·mol-1FeSO4·xH2O(s)===FeSO4(s)+xH2O(g)
ΔH2=bkJ·mol-1FeSO4·yH2O(s)===FeSO4(s)+yH2O(g)
ΔH3=ckJ·mol-1则FeSO4·7H2O(s)+FeSO4·yH2O(s)===2(FeSO4·xH2O)(s)的ΔH=________________kJ·mol-1。题号13524687910111213a+c-2b
题号13524687910111213乙3.02.25增大题号13524687910111213
46.26
题号13524687910111213
题号13524687910111213
题号13524687910111213
题号13524687910111213题号13524687910111213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C40Hx中的碳氢键和碳碳键的键能分别为431.0kJ·mol-1和298.0kJ·mol-1,H-H键能为436.0kJ·mol-1。估算C40H20(g)⥫⥬C40H18(g)+H2(g)的ΔH=________kJ·mol-1。(2)图示历程包含____个基元反应,其中速率最慢的是第____个。题号13524687910111213+1283
3
(3)C40H10纳米碗中五元环和六元环结构的数目分别为_____、_____。(4)1200K时,假定体系内只有反应C40H12(g)⥫⥬C40H10(g)+H2(g)发生,反应过程中压强恒定为p0(即C40H12的初始压强),平衡转化率为α,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p为________(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题号135246879101112136
10
题号13524687910111213两个反应过程中断键和成键过程相同(6)下列措施既能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又能增大生成C40H10的反应速率的是____(填标号)。a.升高温度b.增大压强c.加入催化剂题号13524687910111213a
题号13524687910111213
题号13524687910111213(5)由题给两个反应过程可知,在反应过程中1个反应物分子断裂1个C-H键、形成1个C-C键,二者具有相同的断键和成键过程,反应历程几乎等效,所以反应限度受温度影响的程度几乎相同。(6)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升温,平衡正向移动,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提高,且升温会使反应速率增大,a符合题意;该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增多的反应,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增大,但平衡逆向移动,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降低,b不符合题意;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但平衡不移动,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不变,c不符合题意。题号13524687910111213
题号13524687910111213-45
题号13524687910111213
题号13524687910111213(ⅱ)
在化学反应中,能垒最大的步骤为决速步骤,N≡N键的键能比H-H键的大
题号13524687910111213
题号13524687910111213p1<p2<p3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少的反应,相同温度下,压强越大,平衡时合成氨氨的摩尔分数越大图433.33%
题号13524687910111213
题号13524687910111213
N2(g)+3H2(g)⥫⥬2NH3(g)起始量/mol
1
3
0转化量/mol
x
3x
2x平衡量/mol
1-x
3-3x
2x题号13524687910111213
题号13524687910111213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内容与结论相对应的是(
)章末综合测评(二)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选项内容结论AH2O(g)变成H2O(l)ΔS>0B硝酸铵溶于水可自发进行该过程的ΔS>0C一个反应的ΔH>0、ΔS>0反应一定不能正向自发进行DH2(g)+F2(g)===2HF(g)的ΔH=-271kJ·mol-1,ΔS=+8J·mol-1·K-1反应在任意温度下都不能正向自发进行√B
[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混乱度减小,即ΔS<0,A错误;硝酸铵溶于水是吸热的熵增加过程,ΔS>0,可正向自发进行,B正确;一个反应的ΔH>0、ΔS>0,根据二者的共同影响可知,高温时ΔH-TΔS<0,即高温条件下,反应能正向自发进行,C错误;由ΔH<0、ΔS>0知,ΔH-TΔS<0,故该反应在任意温度下都能正向自发进行,D错误。]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
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
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
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3.下列产生氢气速率最快的是(
)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选项温度物质酸(足量)A25℃1g锌粒1mol·L-1盐酸B60℃1g锌粉2.5mol·L-1硝酸C60℃1g锌粒2mol·L-1盐酸D60℃1g锌粉1mol·L-1硫酸D
[反应物浓度越大,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反应物间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硝酸和锌反应生成的是氮的氧化物;选项D中温度较高,氢离子浓度较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大,反应速率最快;故选D。]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4.下列实验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工业合成氨反应中加压有利于提高氨的产率B.将装NO2的烧瓶浸泡在冷水和热水中
C.红棕色的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D.
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D
[工业合成氨的反应为N2(g)+3H2(g)
2NH3(g),加压,平衡正向移动,有利于提高氨的产率,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A项不符合题意;装NO2的烧瓶中发生反应:2NO2(g)⥫⥬N2O4(g)
ΔH<0,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即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混合气体颜色变深,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即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混合气体颜色变浅,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B项不符合题意;红棕色的NO2气体中存在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平衡2NO2(g)⥫⥬N2O4(g),加压,NO2浓度增大,混合气体颜色变深,但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NO2浓度又减小,则颜色又变浅,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C项不符合题意;由H2(g)、I2(g)、HI(g)气体组成的平衡体系中存在可逆反应H2(g)+I2(g)⥫⥬2HI(g),加压,气体颜色加深,是由于容器容积减小,I2(g)浓度增大造成的,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D项符合题意。]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5.已知在300℃、70MPa下由二氧化碳和氢气合成乙醇(CH3CH2OH)已成为现实:2CO2(g)+6H2(g)⥫⥬CH3CH2OH(g)+3H2O(g)。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使用催化剂可在一定时间内提高生产效率B.升高温度,该反应平衡常数K一定增大C.充入大量CO2气体可提高H2的转化率D.从平衡混合气体中分离出CH3CH2OH(g)和H2O(g),可提高CO2和H2的平衡转化率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B
[因催化剂能提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反应进行,则在一定时间内提高了生产效率,故A正确;反应需在300℃进行是为了获得较快的反应速率,不能说明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所以K不一定增大,故B错误;充入大量CO2气体,能使平衡正向移动,提高H2的转化率,故C正确;从平衡混合气体中及时分离出产物,使平衡正向移动,可提高CO2和H2的转化率,故D正确。]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6.工业常采用氨氧化法制硝酸,主要工艺流程如图所示。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将氨和空气(氧∶氮≈2∶1)混合通过灼热的铂铑合金网,发生的反应为4NH3(g)+5O2(g)===4NO(g)+6H2O(g)
ΔH<0,生成的一氧化氮利用反应后残余的氧气继续氧化为二氧化氮,2NO(g)+O2(g)===2NO2(g)
ΔH=-116.4kJ·mol-1,随后将二氧化氮通入水中制取硝酸;吸收塔排放的尾气中含有少量的NO、NO2等氮氧化物。工业以石灰乳为试剂,采用气-液逆流接触法(尾气从处理设备的底部进入,石灰乳从设备顶部喷淋)处理尾气。下列有关硝酸工业制备说法不正确的是(
)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A.合成塔中使用催化剂,可以提高单位时间内H2的转化率B.升高温度可以提高氧化炉中NH3的平衡转化率C.吸收塔中鼓入过量的空气可以提高硝酸的产率D.采用气-液逆流接触法是为了使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吸收更充分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B
[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单位时间内H2的转化率,A正确;合成氨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会降低氨的平衡转化率,B不正确;鼓入过量空气可以增大NO的转化率,提高NO2的产率,同时也可以增大压强,提高NO2的溶解度,提高硝酸的产率,C正确;采用气-液逆流接触法可以增大氮氧化物与石灰乳的接触的面积,使其被充分吸收,D正确。]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7.可逆反应2SO2(g)+O2(g)⥫⥬2SO3(g)达到平衡状态后,保持温度﹑容器容积不变,向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K为平衡常数,Q为浓度商)(
)A.Q不变,K变大,O2的转化率增大B.Q减小,K不变,O2的转化率减小C.平衡常数越大,表示该反应速率越快D.系数变为两倍,则ΔH的数值和K的数值也变为原来的两倍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B
[当可逆反应2SO2(g)+O2(g)⥫⥬2SO3(g)达到平衡状态后,保持恒温恒容向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O2,氧气的浓度增大,平衡正向移动,其余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O2自身的转化率减小,Q变小,平衡常数是温度的函数,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发生改变,A错误,B正确;平衡常数越大,说明反应正向进行的限度越大,与该反应速率无关,C错误;系数变为两倍,则ΔH的数值变为原来的两倍,但是K的数值变为原来的平方,D错误。]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8.在密闭恒容容器内加入一定量A和B,发生如下反应:2A(s)+3B(g)⥫⥬C(g)+2D(g),下列说法不能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改变B.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发生改变C.c(C)∶c(D)的值不再发生改变D.如果C有颜色,A、B、D无色,容器内颜色不再改变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C
[反应的气体混合物的质量发生改变,气体的体积不变,则当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改变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A不符合题意;气体的质量发生改变,而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当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发生改变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不符合题意;C、D都是反应产物,反应产生的C、D的物质的量之比始终是1∶2,由于容器的容积不变,则c(C)∶c(D)的值始终不改变,因此不能据此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C符合题意;如果C有颜色,A、B、D无色,若反应正向进行,则气体的颜色会加深,若反应逆向进行,则气体的颜色会变浅,因此当容器内气体颜色不再改变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不符合题意。]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9.下列三个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K1、K2、K3)与温度的关系分别如表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化学反应平衡常数温度973K1173K①Fe(s)+CO2(g)⥫⥬FeO(s)+CO(g)
ΔH1K11.472.15②Fe(s)+H2O(g)⥫⥬FeO(s)+H2(g)
ΔH2K22.381.67③CO(g)+H2O(g)⥫⥬CO2(g)+H2(g)
ΔH3K3??A.ΔH1<0,ΔH2>0B.反应①②③的反应热满足关系:ΔH2-ΔH1=ΔH3C.反应①②③的平衡常数满足关系:K1+K3=K2D.要使反应③在一定条件下建立的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采取升温措施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
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10.在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一氧化氮和足量碳发生化学反应:C(s)+2NO(g)⥫⥬CO2(g)+N2(g),平衡时c平(NO)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A.该反应的ΔH>0B.若该反应在T1
℃、T2
℃时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K2C.若B、C、D点的压强分别为pB、pC、pD,则pC=pD>pBD.在T2
℃时,若反应体系处于D点,则此时v正>v逆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D
[升高温度,NO的浓度增大,说明平衡逆向移动,则该反应的ΔH<0,故A错误;ΔH<0,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减小,则K1>K2,故B错误;反应中气体分子数不变,压强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压强越大,则pC>pD=pB,故C错误。]√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1.利用天然气和水蒸气重整制备H2的反应为CH4(g)+H2O(g)⥫⥬CO(g)+3H2(g)
ΔH>0,每次只改变一个条件(X),其他条件不变,CH4的平衡转化率(φ)随X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
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C
[X为温度时,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φ的变化趋势为曲线M,A错误;X为压强时,加压平衡逆向移动,φ的变化趋势为曲线N,B错误;某条件下,若CH4(g)、H2O(g)初始浓度均为0.2mol·L-1,φ=25%,则K=0.0075mol2·L-2,D错误。]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12.一定温度下,在3个体积均为1.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2H2(g)+CO(g)⥫⥬CH3OH(g)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容器温度/K物质的起始浓度/(mol·L-1)物质的平衡浓度/(mol·L-1)c始(H2)c始(CO)c始(CH3OH)c平(CH3OH)Ⅰ4000.200.1000.080Ⅱ4000.400.200
Ⅲ500000.100.025A.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达到平衡时,Ⅰ中反应物的转化率比Ⅱ中的大C.达到平衡时,Ⅱ中c平(H2)大于Ⅲ中c平(H2)的两倍D.达到平衡时,Ⅲ中的反应速率比Ⅰ中的大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AD
[在Ⅲ中,0.10mol·L-1的CH3OH相当于0.20mol·L-1的H2和0.10mol·L-1的CO,若温度相同,则Ⅰ、Ⅲ是等效平衡,但Ⅲ的温度较高,平衡时CH3OH的浓度较低,说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故A项正确;对比Ⅰ、Ⅱ,在相同温度下反应,但Ⅱ的起始浓度是Ⅰ的两倍,容器体积不变,相当于加压,平衡正向移动,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则容器Ⅰ中反应物的转化率比容器Ⅱ中的小,故B项错误;Ⅲ中相当于起始c始(H2)为Ⅱ的一半,Ⅱ浓度较大,Ⅲ温度较高,增大浓度平衡正向移动,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则平衡时Ⅱ中c平(H2)小于Ⅲ中c平(H2)的两倍,故C项错误;对比Ⅰ、Ⅲ,Ⅲ温度较高,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故D项正确。]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
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
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AD
[ΔH=反应产物相对能量-反应物相对能量,根据图示可知历程CH3OH*―→CO*+2H2(g)的反应产物的能量比反应物的能量高,因此该反应为吸热反应,ΔH>0,故A项正确;根据图示可知过程①:CH3OH*―→CH3O*+H*,断裂H-O键,过程②:CH3O*+H*―→CH2O*+2H*,断裂的是C-H键,故B项错误;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方式Ⅰ的活化能低,说明甲醇裂解过程主要历经的方式应为Ⅰ,故C项错误;将各阶段反应产物的相对能量和反应物的相对能量相减即得相应的反应热,由图可知CHO*和3H*转化为CO*和4H*这一步放出热量最多,化学方程式为CHO*+3H*―→CO*+4H*,故D项正确。]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14.在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CH4与CO2,使其物质的量浓度均为1.0mol·L-1,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CH4(g)⥫⥬2CO(g)+2H2(g)。测得平衡时CH4的体积分数与温度及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ΔH<0B.压强p1、p2、p3由小到大的顺序为p1<p2<p3C.压强为p2时,b点处v正<v逆D.a点时CH4的转化率为70%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B
[压强不变时,升高温度,CH4的体积分数减小,平衡右移,说明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则ΔH>0,A错误;相同温度下,p1、p2、p3条件下对应甲烷的体积分数依次增大,根据反应体系特征,可知体系压强逐渐增大,则p1<p2<p3,B正确;压强为p2时,a点为对应温度下的平衡点,b点→a点需要使CH4的体积分数减小才能建立平衡,故b点处反应正向进行,v正>v逆,C错误;设CO2和CH4的起始物质的量均为1mol,达到平衡时均转化了xmol,列出三段式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
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15.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投入0.5molCO和1molH2,不同条件下发生反应:CO(g)+2H2(g)⥫⥬CH3OH(g)
ΔH。实验测得平衡时H2的转化率随温度、压强的变化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A.Y代表压强,且Y1>Y2;X代表温度,且ΔH<0B.M点反应物转化率之比等于N点C.若M、N两点对应的容器体积均为5L,则N点的平衡常数K=
100mol-2·L2D.图2中曲线AB能正确表示该反应平衡常数的值的负对数pK(pK=
-lgK)与X的关系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D
[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相同温度下,压强越大,H2的转化率越大,所以Y为压强,X为温度,且Y1>Y2;相同压强下,温度越高,氢气的转化率越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即ΔH<0,故A正确;初始投料n(CO)∶n(H2)=1∶2,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过程中CO和H2按照1∶2反应,所以任意时刻二者的转化率之比均为1∶1,故B正确;N点和M点温度相同,则平衡常数相同,容器体积为5L,M点H2的转化率为50%,可根据该点列三段式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
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16.(12分)以下是关于合成氨的有关问题,请回答:(1)若在一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0.2molN2和0.6mol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N2(g)+3H2(g)⥫⥬2NH3(g)
ΔH<0,若在5min时反应达到平衡,此时测得NH3的物质的量为0.2mol。则平衡时c(N2)=_____________。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为________%。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0.05mol·L-150
(2)平衡后,若提高H2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填字母)。A.加入催化剂
B.增大容器体积C.降低反应体系的温度 D.加入一定量N2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CD
(3)若在0.5L的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氮气和氢气进行如下反应:N2(g)+3H2(g)⥫⥬2NH3(g)
ΔH<0,其化学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如表所示: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T/℃200300400K/(mol·L-1)-2K1K20.5请完成下列问题:①写出化学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试比较K1、K2的大小,K1____(填“>”“<”或“=”)K2。③400℃时,反应2NH3(g)⥫⥬N2(g)+3H2(g)的化学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__。当测得NH3、N2和H2物质的量分别为3mol、2mol和1mol时,则该反应的v(N2)正____(填“>”“<”或“=”)v(N2)逆。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
>2(mol·L-1)2
>
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
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17.(12分)Ⅰ.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1)从反应开始到10s时,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_________________,Y的转化率为______。(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0.079mol·L-1·s-10.395mol·L-1
79%X(g)+Y(g)⥫⥬2Z(g)Ⅱ.KI溶液在酸性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现有以下实验记录:回答下列问题: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实验编号①②③④⑤温度/℃3040506070显色时间/s16080402010(1)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试剂除了1mol·L-1KI溶液、0.1mol·L-1H2SO4溶液外,还需要的试剂是____________。(4)上述实验操作中除了需要(3)的条件外,还必须控制不变的是____(填字母)。A.温度 B.试剂的浓度C.试剂的用量(体积) D.试剂添加的顺序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4H++4I-+O2===2I2+2H2O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淀粉溶液CD
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2)由图可知X、Y为反应物,Z为反应产物,三者的变化分别为0.79、0.79、1.58,变化量之比为1∶1∶2,可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2Z(g)。Ⅱ.(1)KI具有强的还原性,能被氧气氧化成碘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H++4I-+O2===2I2+2H2O。(2)由表格数据可知,该实验改变的外界条件是温度,测量的是不同温度条件下显色的时间,可知其探究的是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3)为确定显色的时间,需要指示剂与碘单质出现显色,结合碘单质的性质可知应用淀粉溶液作指示剂。(4)设计实验必须保证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一个条件,才能得到准确的结论,而浓度条件在(3)已经控制一致,因此还必须控制不变的是试剂的量和试剂的添加顺序。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18.(12分)氮的氧化物是大气污染物之一,用活性炭或一氧化碳还原氮氧化物,可防止空气污染。回答下列问题:已知:2C(s)+O2(g)===2CO(g)
ΔH=-221kJ·mol-1,C(s)+O2(g)===CO2(g)
ΔH=-393.5kJ·mol-1,N2(g)+O2(g)===2NO(g)
ΔH=
+181kJ·mol-1。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
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2CO(g)+2NO(g)⥫⥬N2(g)+2CO2(g)
ΔH=-747kJ·mol-1
ad(2)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活性炭(足量)和NO,发生反应C(s)+2NO(g)⥫⥬N2(g)+CO2(g),NO和N2的物质的量变化如下表所示: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物质的量/molT1/℃T2/℃05min10min15min20min25min30minNO2.01.160.800.800.500.400.40N200.420.600.600.750.800.80①0~5min内,以CO2表示的该反应速率v(CO2)=_________________,该条件下的平衡常数K=_____。②第15min后,温度调整到T2,数据变化如上表所示,则T1_____(填“>”“<”或“=”)T2。③若30min时,保持T2不变,向该容器中再加入该四种反应物各2mol,则此时反应________(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动;最终达平衡时NO的转化率α=________。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0.042mol·L-1·min-1
>正向60%
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
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②第15min后,温度调整到T2,由表格数据可知NO的物质的量减少,N2的物质的量增加,平衡正向移动,由于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故改变的条件为降温,则T1>T2。③若30min时,保持T2不变,向该容器中再加入该四种反应物各2mol,此时设达到新平衡时,N2转化的浓度为xmol·L-1,各量分析如下:
C(s)+2NO(g)⥫⥬N2(g)+CO2(g)30min时平衡浓度/(mol·L-1)0.20.40.4加入混合物后浓度/(mol·L-1)
1.2
1.41.4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听课评课记录
-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1.2《地球的公转》听课评课记录
-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2.2.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听评课记录1
- 陕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五课第二课时《点滴做起成就不凡》听课评课记录
-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听课评课记录2
-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0.2《分式的基本性质》听评课记录3
- 人教版(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听课评课记录《 辛亥革命》
-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2《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听评课记录
-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4.4《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第2课时)听评课记录
-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1《分式的概念》听评课记录1
- 导演聘用合同正式(2024版)
- 焊接加工成本算表
- 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中考二诊物理试题
- 2024年3月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数据库技术笔试真题及答案
- 无人机飞行原理与性能理论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
- 科研伦理与学术规范(研究生)期末试题库及答案
- GB/T 43803-2024科研机构评估指南
- 场地自行车讲解材料
- 《红楼梦》礼仪研究
- 2024年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英语/数学/语文)笔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热带雨林植被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