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B卷·提高卷)_第1页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B卷·提高卷)_第2页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B卷·提高卷)_第3页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B卷·提高卷)_第4页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B卷·提高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单元测试卷(B卷·提高卷)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1624年,英国政府颁布的《垄断法》规定:任何涉及专利问题的侵权都可以向王室法庭或财政署普通法庭起诉。在专利制度下,法律保障人们对创新成果的独占。作为一种无形资产,专利制度增加了人们创新的热情,英国出现技术创新高潮。英国的专利制度()A.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到来 B.导致英国出现垄断组织C.保护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D.使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2.下图反映的是某同学在历史学习中运用不同史观评价的某一历史事件,我们可以判断该事件应是()革命史观——民众日益分为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唯物史观——以英国为例,确立资本主义制度,为其发展提供政治前提全球史观——逐渐形成全球性交通网络,世界市场开始形成生态史观——使人类面临废水、废气、废渣等一系列问题和挑战A.文艺复兴 B.工业革命 C.新航路开辟 D.马克思主义3.“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但是并不因此就显得缺乏力量的变革。”这句话中的“变革”是指()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光荣革命C.英国组织的“反法同盟” D.工业革命4.查尔斯·辛格在《技术史》中写道:“在英国,工业革命的种子早已潜藏了多年。然后才爆发式出现了惊人的发展,这并非偶然事件,而是若干因素导致的自然结果。”下列不属于“若干因素”的是()①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②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工场,现代工厂制度的建立③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④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A.① B.④ C.② D.③5.一种观点将英国工业革命归因于市场的发展。有学者研究发现:在工业革命前夕,中国和英国的市场发育程度不相上下,而在市场宽度(远距离商品贸易开展情况)和深度(不同地区价格差异的标准差)上,中国似乎更胜一筹。上述论证过程能够说明()A.工业革命应该发生在英国,而不是中国 B.政治制度是工业革命发生的必要条件C.工业革命应该发生在中国,而不是英国 D.英国工业革命由多种复杂的因素促成6.英国是最早产生租地农场的国家,也是租地农场发展最典型的国家。随着租地农场逐渐兴起,与此相对应的便是自耕农的衰落和消失。原来的小自耕农一部分沦为大农场主的雇工或移往国外,而绝大部分流入了大工业所在地的城市,任其命运由大工业支配,成为大工业的劳动力后备军。这段材料主要强调了()A.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根本原因 B.英国农村出现了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C.租地农场的发展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D.租地农场的发展为工业革命准备了劳动力7.《受雇于曼彻斯特棉纺工厂的操作人员的精神和身体状况》(1832年)里说“发动机一开始,人们就必须工作——男人、女人和孩子们……被紧紧地拴在不知痛苦和不知疲劳的钢铁机器上。”这里的“发动机”应该是()A.蒸汽机 B.内燃机 C.电动机 D.计算机8.历史学家高度评价这项发明:“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完成该发明的是()A.凯伊 B.哈格里夫斯 C.斯蒂芬森 D.瓦特9.瓦特在回忆自己产生创造灵感时说:我走过那家老洗衣房,进入到公园。当时,我思考着那台发动机的问题。当走到赫德剧场时,有一个想法浮现在我的脑海里:由于蒸汽是一种具有弹性的物体,因此,凡是有真空的地方,它就无孔不入;如果在气缸和排气室之间有一条通道的话……当这些在我的头脑里考虑成熟的时候,我还没有走到高尔夫球场,瓦特的经历告诉我们()A.公园的面积非常大 B.要抓住稍纵即逝的灵感C.理论和实践要结合 D.瓦特发明了蒸汽机10.早期的工厂基本上都用水作动力,所以工厂一般都设在水流湍急的乡村而不是城市。改变了这一局面的主要是()A.凯伊发明了飞梭 B.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C.瓦特改良蒸汽机 D.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11.下图为英国政府发行的50英镑纸币,头像是瓦特和博尔顿。他们开创一种合作方式,发明家瓦特出技术,企业家博尔顿出资,推动了蒸汽机的不断改进和规模化生产。由此可知此时()A.科学与技术开始紧密结合 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C.政府的激励推动发明创造 D.体制创新促进技术进步12.19世纪上半期,欧洲流行这样的说法:“史蒂姆(Steam,指蒸汽机)是英国人。”对此说法合理的历史解释是()A.当时使用蒸汽机的都是英国人 B.以蒸汽为动力的机器都是英国发明的C.当时的英国已广泛使用蒸汽机 D.蒸汽机的出现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13.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许多生产领域和行业开始使用机器。一些资本家花钱购买机器、原料,雇佣大批工人在一个巨大的工厂里生产,进入19世纪,传统的工场被大工厂替代,一种新的制度诞生了。这里的“新的制度”指的是()A.八小时工作制度 B.纳税制度C.现代工厂制度 D.资本主义制度14.如下图所示,19世纪初的英国,报时自鸣钟(闹钟)从富贵人家的装饰品变成普通家庭的日常生活用品。之所以出现这一变化的最重要的原因应该是

()A.英国市民生活变得富有 B.工厂制的广泛推行C.制造钟表的成本更低 D.市民生活观念的变化15.下图是十八世纪七八十年代输入英国的原棉重量变化示意图,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英国纺织工人数量增加 B.英国殖民地印度棉花产量大大提高C.棉纺织领域的发明创造 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来临16.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英国的许多棉纺织厂陆续从交通不便的河谷搬到了交通便利人口密集的城市附近。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 B.瓦特改良了蒸汽机C.斯蒂芬森发明了蒸汽机车 D.现代工厂制度的确立17.下表数据来自《全球通史》,此时间段英国财富增长的最主要原因是()A.政治制度的革新 B.海外掠夺的暴增C.工业革命的促进 D.对外战争的获胜18.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邦认为,虽然法国政治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载体是法、英两国,但是我们应把这两场革命看成是一座覆盖了更广泛地区的火山的孪生喷发口。他强调的是()A.法国政治革命影响了英国工业革命 B.这两场革命体现了当时世界的发展趋势C.英法革命的目的都是推翻封建统治 D.暴力革命改造社会,也带来流血和动荡19.某历史论文中主要有“火车的发明”“大清帝国的衰落”“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逐渐缩小的世界”等章节。此论文的题目最有可能是()A.清政府的挣扎徘徊 B.东西方处于隔绝状态C.工业文明下的世界 D.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20.对于下面示意图的解读,正确的是()A.表明工业革命推动阶级矛盾的缓和 B.阐明巴黎公社是工业革命的必然产物C.揭示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D.反映了无产阶级政权成功建立的过程21.下表是某校九年级学生制作的历史大事年表(部分),该表格所呈现的内容,可用于阐释()1836年英国宪章运动1848年《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出版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出版1871年巴黎爆发工人武装起义A.科学社会主义产生与发展 B.欧洲社会主义运动走向高涨C.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 D.欧洲无产阶级开展联合斗争22.1852年,普鲁士当局以“图谋叛国”罪对抓捕的共产主义者同盟成员进行审判。1853年,仇视同盟的普鲁士警察在其编写的《十九世纪共产主义者的阴谋》中刊印了《共产党宣言》。这样,《共产党宣言》才得以在德国公开发表。这表明()A.宣言首次公开是非法的 B.真理的传播充满艰辛C.西里西亚织工起义失败 D.马克思主义实践受挫23.《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无意中造成而又无力抵抗的工业进步,使工人通过结社而达到的革命联合代替了他们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散状态。于是,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这强调()A.资本主义社会走向衰亡具有必然性 B.世界上首个无产阶级政党已经形成C.资产阶级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 D.工业革命是摧毁资本主义的导火线24.19世纪中叶,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广泛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工革命引起的社会变化,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这表明马克思主义()A.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个人智慧的结晶 B.指导了国际工人运动C.是长期理论探索与革命实践的产物 D.是唯一的科学理论25.列宁评价道:“这本书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著,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这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著作也因此被称为无产阶级的“圣经”。下面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共产党宣言》()A.肯定了资产阶级在历史上的作用 B.其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C.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D.是指导无产阶级斗争的科学理论二、综合题(每题10分,共50分)26.阅读马戛尔尼使华有关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马戛尔尼使华航行路线示意图和旅途见闻1793年7月1日,正值夏李。我们从六横岛上岸,岸边小平原上种看水稻,耕作得很精细。附近的房子用木头建造,房顶上用稻草搭盖着,房子四周种的是竹子。——摘编自《英使谒见乾隆纪实》(1)写出图中D处所临的大洋和所在的大洲。材料一中“我们”看到的情形最有可能出现在图中A、B、C中的哪一处?理由是什么?材料二英使团进呈的礼物包括天体运行仪、地球仪、望远镜、战舰模型、连珠枪、榴弹炮、钢铁制品等,代表着欧洲现代科学技术水平,却被清政府视为“奇巧”之物,不受重视。——改编自《英使谒见乾隆纪实》(2)请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公元1500年以来推动英国科技进步的主要原因。27.文明交流与碰撞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材料一18世纪6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从英国率先开始,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客观上也影响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材料二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思想解放运动都是社会前进的力量源泉,社会变革的内在动力。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等等)也促进新的思想产生,促进思想解放。总之,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与发展。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英国和人类社会的影响分别是什么?说明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如何影响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2)请从材料二中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对此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28.棉花产业的历史与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密切关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棉花产业在亚洲、美洲和非洲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们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在农民、纺纱工、织工和商人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了棉花产业的繁荣。然而从15世纪末开始,这一切都在发生改变,欧洲人越来越频繁地——往往以暴力的方式——挤入棉花贸易全球网络之中,逐渐形成了一个以欧洲为中心的棉花帝国。——摘编自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材料二英国棉花需求统计表时间原棉进口量1701<100万磅1771476万磅17893257万磅18026050万磅——摘编自杜君立《历史的细节》材料三从18世纪中期开始,英国棉纺织业的发展逐渐铸就了广泛的经济、政治和社会联系。英国依靠殖民与武力征服等方式,发展起工业化—现代化的扩张桥头堡,把世界最边缘、孤立的民族都卷入“发展旋涡”之中。它将印度、埃及等国家变成最低端的原料产地和棉织品倾销地,压制其民族工业发展,初步建立起以棉纺织工业为核心的不平等的全球分工体系。——摘编自杨松、马瑞映《内驱与统合:英国棉纺织工业的发展及对全球体系的影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棉花世界的变化,并简述欧洲人“挤入棉花贸易全球网络”的主要方式。(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棉花需求量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变化的原因。(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谈谈你对“不平等的全球分工体系”的认识。29.英国城市的发展带着时代的烙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500年时)英国一个小市镇辐射区域的半径通常以农民在一天内能够往返城市市场为限;地方郡城的影响范围通常是一个郡,即使伦敦的经济影响也气也只是在近畿诸郡,城市市场一般不向外地育人和外地商品开放,只有几个海港城市维持着同国外市场或其他英国港口的松散联系,出口羊毛原料、毛织品和谷物等当地产品。——摘编自刘景华《英国城市现代化的准备阶段》材料二(十六、十七世纪时)英伊丽莎白女王时期,亨廷顿郡的圣内奥茨是一个大麦专业市场,负责将邻近贝德福德郡、剑桥郡和亨廷顿郡所生产的大麦转运至伦敦和其他外地市场……在手工业方面,乡村工业地区的中小城市生产出毛织品、铁钉等特色产品供应国内外市场,它们变成了“单一型”的专业化生产城市,融入了国内生产分工体系。如西部地区的奇平康普款、图克斯伯里,东盎格利亚的拉文翰、沃斯特德,是毛纺业城市;西密德兰的达德利沃尔沙尔和伍尔布汉普顿是制铁工业城市。——摘编自刘景华《英国城市现代化的准备阶段》材料三利物浦是17世纪兴起的商业城市。到18世纪中叶,成为仅次于伦敦的英国第二大港口。居民主要是商人,贸易活动遍及世界,尤其以美洲贸易著称。它是烟草、糖料、棉花的主要输入港,在出口贸易方面,它是兰开夏纺织品的第二大出口中中心,是兰开夏煤和切郡盐的输出港。——刘景华《十六、十七世纪英国城市经济职能的变化及其意义》(1)根据材料一,归纳1500年时英国城市经济的特点。(2)根据材料一和二,指出十六、十七世纪英国城市经济的新气象。从中选取一个方面,用材料中的信息加以说明。(3)根据材料三,指出利物浦的城市经济定位。30.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某中学以“致青春”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历史探究活动。请你完成相关任务。任务一【树理想,勇攀登】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马克思1835年中学毕业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1)马克思在他的中学毕业作文中表达了怎样的理想?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克思在为人类做出了哪些重要贡献。任务二【逐潮流·探新路】以下为杨老师根据《中国共产党简史》等著作,为同学们整理的资料卡。1922年部署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1927年年初,考察湖南农民运动。3月,发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9月,领导发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攻行长沙受挫后,改变计划,率起义部队于10月到达井冈山地区,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28-1930年总结斗争经验,发表《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多部重要著作,从而形成“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2)根据资料卡,归纳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为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作出了哪些努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他探索出的革命新路是什么?

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单元测试卷(B卷·提高卷)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1624年,英国政府颁布的《垄断法》规定:任何涉及专利问题的侵权都可以向王室法庭或财政署普通法庭起诉。在专利制度下,法律保障人们对创新成果的独占。作为一种无形资产,专利制度增加了人们创新的热情,英国出现技术创新高潮。英国的专利制度()A.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到来 B.导致英国出现垄断组织C.保护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D.使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答案】A【详解】根据题干材料“1624年”、“专利制度增加了人们创新的热情,英国出现技术创新高潮。”可知,英国的专利制度为科技创新发明提供了法律保障,从而有利于激发科技创新动力,大大刺激了技术发明和应用。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标志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因此英国的专利制度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到来,A项正确;垄断组织产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保护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C项;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出现在第二次工业工业革命中,排除D项。故选A项。2.下图反映的是某同学在历史学习中运用不同史观评价的某一历史事件,我们可以判断该事件应是()革命史观——民众日益分为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唯物史观——以英国为例,确立资本主义制度,为其发展提供政治前提全球史观——逐渐形成全球性交通网络,世界市场开始形成生态史观——使人类面临废水、废气、废渣等一系列问题和挑战A.文艺复兴 B.工业革命 C.新航路开辟 D.马克思主义【答案】B【详解】根据所学可知,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是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工业革命使民众日益分为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也造成了废水、废气、废渣等环境问题,B项正确;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没有确立资本主义制度,排除AC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人类面临废水、废气、废渣等一系列问题和挑战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3.“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但是并不因此就显得缺乏力量的变革。”这句话中的“变革”是指()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光荣革命C.英国组织的“反法同盟” D.工业革命【答案】D【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国大革命的时间是18世纪末;英国工业革命的时间是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上半期。它们是同时进行的。工业革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威力并不比法国大革命小,D项正确;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在17世纪,排除A项;光荣革命是1688年,排除B项;“反法同盟”没有在英国国内进行,排除C项。故选D项。4.查尔斯·辛格在《技术史》中写道:“在英国,工业革命的种子早已潜藏了多年。然后才爆发式出现了惊人的发展,这并非偶然事件,而是若干因素导致的自然结果。”下列不属于“若干因素”的是()①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②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工场,现代工厂制度的建立③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④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A.① B.④ C.② D.③【答案】C【详解】依据题干可知反映了工业革命是若干因素导致的结果,结合所学可知,“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工场,现代工厂制度的建立”是工业革命的成果,而非原因,因此②不属于“若干因素”,C项符合题意;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为英国开展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前提,国内外市场的需求为工业革命开展提供了市场条件,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为工业革命开展提供了资本积累等条件,因此①③④属于“若干因素”,AB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项。5.一种观点将英国工业革命归因于市场的发展。有学者研究发现:在工业革命前夕,中国和英国的市场发育程度不相上下,而在市场宽度(远距离商品贸易开展情况)和深度(不同地区价格差异的标准差)上,中国似乎更胜一筹。上述论证过程能够说明()A.工业革命应该发生在英国,而不是中国 B.政治制度是工业革命发生的必要条件C.工业革命应该发生在中国,而不是英国 D.英国工业革命由多种复杂的因素促成【答案】D【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在市场宽度(远距离商品贸易开展情况)和深度(不同地区价格差异的标准差)上,中国似乎更胜一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为什么发生在英国而不是中国,可以推出其发生是多种因素促成的。选项D符合题意;工业革命应该发生在中国,而不是英国说法过于绝对,另外忽视了促成工业革命的其他因素,A排除;政治制度是工业革命发生的前提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B排除;由“中国和英国的市场发育程度不相上下”所以应该发生英国而不是中国的说法过于绝对,C排除。故选D。6.英国是最早产生租地农场的国家,也是租地农场发展最典型的国家。随着租地农场逐渐兴起,与此相对应的便是自耕农的衰落和消失。原来的小自耕农一部分沦为大农场主的雇工或移往国外,而绝大部分流入了大工业所在地的城市,任其命运由大工业支配,成为大工业的劳动力后备军。这段材料主要强调了()A.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根本原因 B.英国农村出现了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C.租地农场的发展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D.租地农场的发展为工业革命准备了劳动力【答案】D【详解】根据“原来的小自耕农一部分沦为大农场主的雇工或移往国外,而绝大部分流入了大工业所在地的城市,任其命运由大工业支配”可知租地农场的出现使得原来的自耕农破产,被迫以出卖劳动力为生,说明租地农场的发展为工业革命准备了劳动力,故选D;租地农场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出现,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A;租地农场导致原来的农业生产遭到破坏,自耕农阶级破产,BC说法有误,排除。7.《受雇于曼彻斯特棉纺工厂的操作人员的精神和身体状况》(1832年)里说“发动机一开始,人们就必须工作——男人、女人和孩子们……被紧紧地拴在不知痛苦和不知疲劳的钢铁机器上。”这里的“发动机”应该是()A.蒸汽机 B.内燃机 C.电动机 D.计算机【答案】A【详解】根据“1832年”“发动机”“不知痛苦和不知疲劳的钢铁机器”,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机器生产,当时机器生产应用的发动机是蒸汽机,A项正确;内燃机、电动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结果,计算机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排除BCD项。故选A项。8.历史学家高度评价这项发明:“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完成该发明的是()A.凯伊 B.哈格里夫斯 C.斯蒂芬森 D.瓦特【答案】D【详解】根据题干“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并结合所学可知,它指的是瓦特改进的蒸汽机。1785年以后,瓦特改进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随后应用于许多生产部门,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生产,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蒸汽机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热能、为机械提供推动力的手段。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由来已久的依赖,故完成该发明的是瓦特,D正确;凯伊发明的是飞梭,排除A;哈格里夫斯发明的是珍妮机,排除B;斯蒂芬森发明的是蒸汽机车,排除C。故选D。9.瓦特在回忆自己产生创造灵感时说:我走过那家老洗衣房,进入到公园。当时,我思考着那台发动机的问题。当走到赫德剧场时,有一个想法浮现在我的脑海里:由于蒸汽是一种具有弹性的物体,因此,凡是有真空的地方,它就无孔不入;如果在气缸和排气室之间有一条通道的话……当这些在我的头脑里考虑成熟的时候,我还没有走到高尔夫球场,瓦特的经历告诉我们()A.公园的面积非常大 B.要抓住稍纵即逝的灵感C.理论和实践要结合 D.瓦特发明了蒸汽机【答案】B【详解】依据“创造灵感”“考虑成熟……还没有走到高尔夫球场”,说明无意之中,瓦特发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是灵感,它告诉我们要抓住稍纵即逝的灵感,B项正确;材料强调瓦特产生创造灵感的问题,AC两项不符合题干的主旨,排除;瓦特改良了蒸汽机,是在瓦特经历的灵感之后,排除D项。故选B项。10.早期的工厂基本上都用水作动力,所以工厂一般都设在水流湍急的乡村而不是城市。改变了这一局面的主要是()A.凯伊发明了飞梭 B.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C.瓦特改良蒸汽机 D.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答案】C【详解】瓦特改良的蒸汽机使得工业选址不必建在水边,故选C项;飞梭只是提供了织布速度,飞梭仍然属于工具,排除A项;珍妮机时工厂仍然要建在水边,排除B项;蒸汽机车与工厂选址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1.下图为英国政府发行的50英镑纸币,头像是瓦特和博尔顿。他们开创一种合作方式,发明家瓦特出技术,企业家博尔顿出资,推动了蒸汽机的不断改进和规模化生产。由此可知此时()A.科学与技术开始紧密结合 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C.政府的激励推动发明创造 D.体制创新促进技术进步【答案】D【详解】依据题干“发明家瓦特出技术,企业家博尔顿出资,推动了蒸汽机的不断改进和规模化生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反映了工业革命时期技术与资金的结合推动了蒸汽机的改进和应用,这是由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后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体制创新推动了资本家投资技术发明,D正确;题干体现的是技术与资金的结合,而不是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而且科学与技术开始紧密结合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而不是瓦特所处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A排除;题干的主旨不是强调科学技术对于生产力的重大作用,B排除;题干体现的是企业家与发明家的结合,没有体现政府的激励作用,C排除。故选D。12.19世纪上半期,欧洲流行这样的说法:“史蒂姆(Steam,指蒸汽机)是英国人。”对此说法合理的历史解释是()A.当时使用蒸汽机的都是英国人 B.以蒸汽为动力的机器都是英国发明的C.当时的英国已广泛使用蒸汽机 D.蒸汽机的出现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答案】C【详解】依据题干信息“蒸汽机是英国人”并结合所学可知,是由于1785年英国人瓦特改良了蒸汽机,推动了以蒸汽机为动力的机器的发明和使用,当时的英国已广泛使用蒸汽机,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的向纵深发展,人类进入到蒸汽时代,所以C项符合题意;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用蒸汽机为动力,发明了汽船,因此AB项说法不正确,排除;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珍妮机的发明,D项排除。故选C。13.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许多生产领域和行业开始使用机器。一些资本家花钱购买机器、原料,雇佣大批工人在一个巨大的工厂里生产,进入19世纪,传统的工场被大工厂替代,一种新的制度诞生了。这里的“新的制度”指的是()A.八小时工作制度 B.纳税制度C.现代工厂制度 D.资本主义制度【答案】C【详解】依据“进入19世纪,传统的工场被大工厂替代,一种新的制度诞生了”可知“新的制度”指的是工业革命时期产生了现代工厂制度,使用机器生产的大工厂取代了传统的手工工场,C项正确;题干没有体现八小时工作制度或纳税制度,排除AB项;工业革命之前英国已经通过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14.如下图所示,19世纪初的英国,报时自鸣钟(闹钟)从富贵人家的装饰品变成普通家庭的日常生活用品。之所以出现这一变化的最重要的原因应该是

()A.英国市民生活变得富有 B.工厂制的广泛推行C.制造钟表的成本更低 D.市民生活观念的变化【答案】B【详解】由“19世纪初的英国,报时自鸣钟(闹钟)从富贵人家的装饰品变成市民的日常生活用品”,结合所学可知,这是由于工业革命工厂制的广泛推行,要求按时上班下班。所以钟表流行,故B项符合题意;ACD项是闹钟变成普通家庭的日常生活用品的原因之一,但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排除,故选择B。15.下图是十八世纪七八十年代输入英国的原棉重量变化示意图,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英国纺织工人数量增加 B.英国殖民地印度棉花产量大大提高C.棉纺织领域的发明创造 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来临【答案】C【详解】依据题干十八世纪七八十年代输入英国的原棉重量变化示意图,得出从1771年至1789年,输入英国的原棉重量逐年增长。结合所学知识,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1785年,瓦特改进蒸汽机开始应用到更多的行业,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从而得出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棉纺织领域的发明创造,C符合题意;英国纺织工人数量增加在题干中没有体现出来,A不符合题意;英国殖民地印度棉花产量大大提高在题干中没有体现出来,B不符合题意;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D不符合题意;故选C。16.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英国的许多棉纺织厂陆续从交通不便的河谷搬到了交通便利人口密集的城市附近。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 B.瓦特改良了蒸汽机C.斯蒂芬森发明了蒸汽机车 D.现代工厂制度的确立【答案】B【详解】根据所学知识,1785年英国瓦特发明改良蒸汽机,使蒸汽机这一新动力代替了水力,英国人终于可以把棉纺织厂从河谷地带搬到城市附近的开阔地带,B符合题意;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拉开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序幕,A不符合题意;斯蒂芬森发明了蒸汽机车,引起了交通领域的变革,C不符合题意;现代工厂制度的确立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CD都不符合题意,故选B。17.下表数据来自《全球通史》,此时间段英国财富增长的最主要原因是()A.政治制度的革新 B.海外掠夺的暴增C.工业革命的促进 D.对外战争的获胜【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从1750年——1865年间,正是英国工业革命的时间段,蒸汽机诞生开启的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使英国的生产力飞速提升,经济自然高速增长。典型的例子比如纺织业和煤矿在蒸汽机器的帮助下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工业革命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推动了社会进程,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让经济飞速增长。依据以上所述,“此时间段”英国财富增长的最主要原因是工业革命的促进,C项正确;17世纪末,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也为英国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故政治制度的革新只是工业革命产生的背景,排除A项;对海外殖民地的掠夺,为英国工业生产提供了巨大的海外市场,进一步刺激了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工业革命的产生,排除B项;对外战争的获胜,加速了英国对海外殖民地的掠夺,同样,促进了工业革命的产生,排除D项。故选C项。18.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邦认为,虽然法国政治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载体是法、英两国,但是我们应把这两场革命看成是一座覆盖了更广泛地区的火山的孪生喷发口。他强调的是()A.法国政治革命影响了英国工业革命 B.这两场革命体现了当时世界的发展趋势C.英法革命的目的都是推翻封建统治 D.暴力革命改造社会,也带来流血和动荡【答案】B【详解】依据题干“虽然法国政治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载体是法、英两国,但是我们应把这两场革命看成是一座覆盖了更广泛地区的火山的孪生喷发口”,可知作者强调的是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世界意义,即这两场革命对当时世界其他广大地区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因此可以说这两场革命体现了当时世界的发展趋势,B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法国政治革命对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排除A项;英国工业革命之前已经完成了推翻封建统治的资产阶级革命,排除C项;英国工业革命是一场生产力领域的革命,并非用暴力革命改造社会,排除D项。故选B项。19.某历史论文中主要有“火车的发明”“大清帝国的衰落”“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逐渐缩小的世界”等章节。此论文的题目最有可能是()A.清政府的挣扎徘徊 B.东西方处于隔绝状态C.工业文明下的世界 D.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答案】C【详解】材料反映的应该都是工业革命和工业革命产生的影响,火车的发明,清朝受到侵略,用的信息和世界市场初步形成,都是工业革命产生的结果,C项正确;大清帝国的挣扎徘与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没有关系,排除A项;东西方处于隔绝状态与逐渐缩小的世界无关,排除B项;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与大清帝国的衰落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20.对于下面示意图的解读,正确的是()A.表明工业革命推动阶级矛盾的缓和 B.阐明巴黎公社是工业革命的必然产物C.揭示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D.反映了无产阶级政权成功建立的过程【答案】C【详解】由示意图并结合所学可知,工业革命、工人运动为革命理论马克思主义诞生提供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巴黎公社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C项正确;工业革命导致贫富分化,加剧阶级矛盾,排除A项;巴黎公社的发生具有偶然性,不是工业革命的必然产物,排除B项;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最终失败了,排除D项。故选C项。21.下表是某校九年级学生制作的历史大事年表(部分),该表格所呈现的内容,可用于阐释()1836年英国宪章运动1848年《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出版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出版1871年巴黎爆发工人武装起义A.科学社会主义产生与发展 B.欧洲社会主义运动走向高涨C.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 D.欧洲无产阶级开展联合斗争【答案】A【详解】依据题干表格和所学知识可知,可用于阐释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与发展,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英国宪章运动等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标志欧洲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但是工人运动也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在这样的背景下,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著的《共产党宣言》发表,宣告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标志社会主义理论由空想到科学,为国际工人运动提供了科学理论的指导,马克思后来又创作了《资本论》,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1871年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宣告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A项正确;英国宪章运动不属于社会主义运动,排除B项;英国宪章运动主要是争取普选权,并没有明确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排除C项;题干没有体现欧洲无产阶级的联合斗争,排除D项。故选A项。22.1852年,普鲁士当局以“图谋叛国”罪对抓捕的共产主义者同盟成员进行审判。1853年,仇视同盟的普鲁士警察在其编写的《十九世纪共产主义者的阴谋》中刊印了《共产党宣言》。这样,《共产党宣言》才得以在德国公开发表。这表明()A.宣言首次公开是非法的 B.真理的传播充满艰辛C.西里西亚织工起义失败 D.马克思主义实践受挫【答案】B【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共产党宣言》最早在伦敦正式出版,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但材料反映了《共产党宣言》在德国的发行遇到了巨大阻碍,说明了真理的传播充满了艰辛,B项正确;宣言首次公开是在英国,不是德国,1848年在伦敦正式出版,排除A项;题干材料反映了《共产党宣言》在德国的发行遇到了巨大阻碍,与西里西亚织工起义无关,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宣言在德国的发布,与马克思主义实践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23.《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无意中造成而又无力抵抗的工业进步,使工人通过结社而达到的革命联合代替了他们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散状态。于是,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这强调()A.资本主义社会走向衰亡具有必然性 B.世界上首个无产阶级政党已经形成C.资产阶级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 D.工业革命是摧毁资本主义的导火线【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及所学可知,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贫富分化差距越来越大,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工人运动兴起,要求推翻资本主义制度。这与材料中《共产党宣言》阐述的主旨相符,强调了资本主义制度走向衰亡具有必然性,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世界上首个无产阶级政党已经形成的信息,排除B项;“资产主义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只是材料的爆发内容,不符合主旨,排除C项;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不是摧毁资本主义的导火线,排除D项。故选A项。24.19世纪中叶,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广泛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工革命引起的社会变化,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这表明马克思主义()A.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个人智慧的结晶 B.指导了国际工人运动C.是长期理论探索与革命实践的产物 D.是唯一的科学理论【答案】C【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广泛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并结合所学可知,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思想的精华,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因此可得出马克思主义是长期理论探索与革命实践的产物,C项正确;马克思主义并不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个人智慧的结晶,而是以马克思,恩格斯为主的无产阶级集体智慧的结晶,排除A项;指导了国际工人运动是马克思主义的意义,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唯一过于绝对,不符合历史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25.列宁评价道:“这本书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著,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这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著作也因此被称为无产阶级的“圣经”。下面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共产党宣言》()A.肯定了资产阶级在历史上的作用 B.其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C.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D.是指导无产阶级斗争的科学理论【答案】D【详解】根据“被称为无产阶级的‘圣经’”,结合所学可知,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无产阶级斗争的科学理论,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D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肯定了资产阶级在历史上的作用”、“其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排除ABC项。故选D项。二、综合题(每题10分,共50分)26.阅读马戛尔尼使华有关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马戛尔尼使华航行路线示意图和旅途见闻1793年7月1日,正值夏李。我们从六横岛上岸,岸边小平原上种看水稻,耕作得很精细。附近的房子用木头建造,房顶上用稻草搭盖着,房子四周种的是竹子。——摘编自《英使谒见乾隆纪实》(1)写出图中D处所临的大洋和所在的大洲。材料一中“我们”看到的情形最有可能出现在图中A、B、C中的哪一处?理由是什么?材料二英使团进呈的礼物包括天体运行仪、地球仪、望远镜、战舰模型、连珠枪、榴弹炮、钢铁制品等,代表着欧洲现代科学技术水平,却被清政府视为“奇巧”之物,不受重视。——改编自《英使谒见乾隆纪实》(2)请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公元1500年以来推动英国科技进步的主要原因。【答案】(1)大西洋;南美洲;B处;因为7月该地正值夏季,说明该地处于北半球,故可排除C;种植水稻、用稻草搭盖房顶等信息,说明该地更可能是A、B中地处南方的B。(2)科学革命产生近代科学,迎来技术发明的高潮;工业革命时期,大量的技术革新,推动生产力发展,加速科技进步;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新体制,促进科技进步。【详解】(1)哪一处、理由:通过读图可知,D项是非洲与美洲之间的大洋,即大西洋;D处所在的大陆是赤道以南的美洲,即南美洲;根据材料“正值夏李。我们从六横岛上岸,岸边小平原上种看水稻,耕作得很精细。附近的房子用木头建造”可知,这一情形出现在B处;因为7月该地正值夏季,说明该地处于北半球,故可排除C;种植水稻、用稻草搭盖房顶等信息,说明该地更可能是A、B中地处南方的B。(2)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以来英国科技进步的原因包括:科学革命产生近代科学,迎来技术发明的高潮;工业革命时期,大量的技术革新,推动生产力发展,加速科技进步;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新体制,促进科技进步。27.文明交流与碰撞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材料一18世纪6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从英国率先开始,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客观上也影响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材料二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思想解放运动都是社会前进的力量源泉,社会变革的内在动力。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等等)也促进新的思想产生,促进思想解放。总之,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与发展。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英国和人类社会的影响分别是什么?说明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如何影响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2)请从材料二中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对此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答案】(1)英国: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的国家。人类社会: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中国: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开始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清政府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创办军事和民用工业,开展“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2)观点:思想解放促进社会发展。论述:思想解放促进社会发展。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大解放。文艺复兴运动时期涌现了许多文学家、思想家和艺术家,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综上所述,思想解放促进社会发展。【详解】(1)影响:根据材料一“蒸汽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到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的国家。人类社会:根据材料一“蒸汽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中国:根据材料一“签订《南京条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开始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根据材料一“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炮厂”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创办军事和民用工业,开展“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2)根据材料二“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思想解放运动都是社会前进的力量源泉,社会变革的内在动力。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等等)也促进新的思想产生,促进思想解放。总之,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与发展。”,提炼的观点为:思想解放促进社会发展。观点:思想解放促进社会发展。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可知,思想解放促进社会发展。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大解放。文艺复兴运动时期涌现了许多文学家、思想家和艺术家,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综上所述,思想解放促进社会发展。28.棉花产业的历史与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密切关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棉花产业在亚洲、美洲和非洲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们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在农民、纺纱工、织工和商人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了棉花产业的繁荣。然而从15世纪末开始,这一切都在发生改变,欧洲人越来越频繁地——往往以暴力的方式——挤入棉花贸易全球网络之中,逐渐形成了一个以欧洲为中心的棉花帝国。——摘编自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材料二英国棉花需求统计表时间原棉进口量1701<100万磅1771476万磅17893257万磅18026050万磅——摘编自杜君立《历史的细节》材料三从18世纪中期开始,英国棉纺织业的发展逐渐铸就了广泛的经济、政治和社会联系。英国依靠殖民与武力征服等方式,发展起工业化—现代化的扩张桥头堡,把世界最边缘、孤立的民族都卷入“发展旋涡”之中。它将印度、埃及等国家变成最低端的原料产地和棉织品倾销地,压制其民族工业发展,初步建立起以棉纺织工业为核心的不平等的全球分工体系。——摘编自杨松、马瑞映《内驱与统合:英国棉纺织工业的发展及对全球体系的影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棉花世界的变化,并简述欧洲人“挤入棉花贸易全球网络”的主要方式。(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棉花需求量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变化的原因。(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谈谈你对“不平等的全球分工体系”的认识。【答案】(1)变化、方式:棉花产业在亚洲、美洲和非洲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到以欧洲为中心的棉花帝国。暴力。(2)变化、原因:上升;工业革命。(3)认识:依靠殖民与武力征服等方式;以工业化—现代化为模式;以棉纺织工业为核心;以资本主义为主导,具有不平等性。【详解】(1)变化、方式:根据所学和材料一“棉花产业在亚洲、美洲和非洲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们独立发展,自成体系——欧洲人越来越频繁地——往往以暴力的方式——挤入棉花贸易全球网络之中,逐渐形成了一个以欧洲为中心的棉花帝国”可知,这体现的是,棉花产业在亚洲、美洲和非洲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到以欧洲为中心的棉花帝国。根据所学和材料一“欧洲人越来越频繁地——往往以暴力的方式——挤入棉花贸易全球网络之中”可知,这体现的方式是暴力。(2)变化、原因:根据所学和材料二表格可知,逐年上升,这是因为工业革命进行,棉花需求量大增。(3)认识:根据所学和材料三“英国依靠殖民与武力征服等方式,发展起工业化—现代化的扩张桥头堡”可知,这体现的是,依靠殖民与武力征服等方式,以工业化—现代化为模式;根据所学和材料三“它将印度、埃及等国家变成最低端的原料产地和棉织品倾销地,压制其民族工业发展,初步建立起以棉纺织工业为核心的不平等的全球分工体系”可知,这体现的是,以棉纺织工业为核心,以资本主义为主导,具有不平等性。29.英国城市的发展带着时代的烙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500年时)英国一个小市镇辐射区域的半径通常以农民在一天内能够往返城市市场为限;地方郡城的影响范围通常是一个郡,即使伦敦的经济影响也气也只是在近畿诸郡,城市市场一般不向外地育人和外地商品开放,只有几个海港城市维持着同国外市场或其他英国港口的松散联系,出口羊毛原料、毛织品和谷物等当地产品。——摘编自刘景华《英国城市现代化的准备阶段》材料二(十六、十七世纪时)英伊丽莎白女王时期,亨廷顿郡的圣内奥茨是一个大麦专业市场,负责将邻近贝德福德郡、剑桥郡和亨廷顿郡所生产的大麦转运至伦敦和其他外地市场……在手工业方面,乡村工业地区的中小城市生产出毛织品、铁钉等特色产品供应国内外市场,它们变成了“单一型”的专业化生产城市,融入了国内生产分工体系。如西部地区的奇平康普款、图克斯伯里,东盎格利亚的拉文翰、沃斯特德,是毛纺业城市;西密德兰的达德利沃尔沙尔和伍尔布汉普顿是制铁工业城市。——摘编自刘景华《英国城市现代化的准备阶段》材料三利物浦是17世纪兴起的商业城市。到18世纪中叶,成为仅次于伦敦的英国第二大港口。居民主要是商人,贸易活动遍及世界,尤其以美洲贸易著称。它是烟草、糖料、棉花的主要输入港,在出口贸易方面,它是兰开夏纺织品的第二大出口中中心,是兰开夏煤和切郡盐的输出港。——刘景华《十六、十七世纪英国城市经济职能的变化及其意义》(1)根据材料一,归纳1500年时英国城市经济的特点。(2)根据材料一和二,指出十六、十七世纪英国城市经济的新气象。从中选取一个方面,用材料中的信息加以说明。(3)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