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和平区汉阳道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 (含解析)_第1页
天津市和平区汉阳道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 (含解析)_第2页
天津市和平区汉阳道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 (含解析)_第3页
天津市和平区汉阳道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 (含解析)_第4页
天津市和平区汉阳道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 (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津市和平区汉阳道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共70分。1.下列动物的身体全部呈辐射对称的一组是()A.蚯蚓、日本血吸虫 B.海葵、水螅 C.蛔虫、蝗虫 D.水螅、鱼2.如图是寄生在螳螂体内的铁线虫,铁线虫的身体呈圆柱形,有口有肛门,由此判断铁线虫属于()A.腔肠动物 B.扁形动物 C.线形动物 D.环节动物3.下表中的动物,与其主要特征描述相符合的是()选项动物名称主要特征A涡虫有体节B蛔虫靠刚毛运动C水螅身体呈辐射对称D蚯蚓有外骨骼A.A B.B C.C D.D4.缢蛏和蜗牛都属于软体动物,它们都具有的特征有()①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②具有贝壳③身体和附肢都分节④运动器官是足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下列都属于节肢动物的一组是()A.蝗虫、蜈蚣、蜘蛛、对虾 B.蜜蜂、蚯蚓、蝎子、河蟹 C.乌贼、河蚌、蚂蚁、蜘蛛蟹 D.蜘蛛蟹、蜘蛛、蜂鸟、蚯蚓6.取两只活的蝗虫:甲的头部浸入水中,乙的胸、腹部全部浸没在水中,只露出头部。其结果是()A.甲先死 B.乙先死 C.同时死 D.都不会死7.根据脊椎骨的有无分类正确的是()A.②③④⑥为脊椎动物 B.②③④⑤为脊椎动物 C.①③⑥为无脊椎动物 D.①②⑥为无脊椎动物8.小名的妈妈去菜市场去买鱼,在许多已死的鱼中,她可根据下列哪项迅速判断鱼是新鲜的()A.鳃丝颜色鲜红 B.体表湿润 C.鳃片完整 D.体表无伤9.在生长着许多水生植物的池塘中养鱼,经常可以看到鱼在黎明时浮头,甚至跳起。有下面几种猜测,你认为哪种更合理?()A.鱼喜欢阳光刺激 B.鱼要在水面觅食 C.池水中含氧量较低 D.池塘表面水较温暖10.从鱼口流进的水和从鳃盖后缘流出的水有什么不同()A.后者二氧化碳多,前者氧气多 B.后者二氧化碳多,前者氧气少 C.两者二氧化碳一样多 D.前者二氧化碳多,后者氧气少11.下列关于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属陆生脊椎动物 B.都属变温动物 C.所产的卵都有卵壳 D.发育过程都经过变态发育12.下列动物中属于恒温动物的是()A.鲸鱼和鸵鸟 B.青蛙和蜥蜴 C.扬子鳄和蝉 D.燕子和蚯蚓13.如图为三种濒危保护动物特征比较的示意图,交叉部分为共同特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是卵生 B.②是体表不裸露 C.③是脊椎动物 D.④是恒温动物14.若在清澈且水草茂盛的溪流中仔细寻找,你可能会发现水螅和涡虫,二者的共同特征是()A.背腹扁平 B.身体辐射对称 C.有口无肛门 D.由内外两层细胞构成15.如图为羊和狼的牙齿,对比它们的牙齿,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甲表示羊的牙齿,乙表示狼的牙齿 B.标号①指的是门齿,作用是切断食物 C.标号②指的是臼齿,作用是撕裂食物 D.两者牙齿的分化与它们的食性相适应16.如图描述的是4种不同动物的特征,这4种动物①、②、③、④分别是()A.家兔蝗虫家鸽蚯蚓 B.家兔家鸽蝗虫蚯蚓 C.家鸽蝗虫蚯蚓家兔 D.蚯蚓家鸽蝗虫家兔17.下列动物与人类生活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海蜇会蜇人,有害无益 B.蚯蚓能改善土壤成分,增加土壤肥力 C.养殖的蜈蚣可以入药,治疗疾病 D.蝗虫嚼食农作物,危害农业生产18.下列关于动物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蝗虫有外骨骼,适于在干旱环境中生活 B.青蛙体温恒定,适于水陆两栖生活 C.鲫鱼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适于水中生活 D.家鸽身体呈流线型,前肢变为翼,适于空中飞翔生活19.某患者上臂肌肉损伤,借助气动人工肌肉实现了运动(如图)。气动人工肌肉主要由合成纤维和橡胶软管构成,通过对软管充、放气模拟肌肉收缩和舒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患者受损的肌肉是肱三头肌 B.气动人工肌肉的两端固定在同一块骨上 C.气动人工肌肉充气时可实现屈肘运动 D.屈肘运动过程不需要关节参与20.当你做任何一个动作时,都会包括以下步骤:①相应的骨受到牵引;②骨绕关节转动;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④骨骼肌收缩。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②①③④ D.③④①②21.动物行为的产生是复杂的生理过程,主要起调控作用的是()A.激素 B.神经系统 C.运动器官 D.感觉器官22.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①飞蛾扑火②家兔听到饲养员的脚步声跑过来③蜘蛛结网④蝴蝶破蛹后翩翩起舞⑤黑猩猩用树枝从洞穴中钓取白蚁作为食物⑥刚出生的袋鼠爬到母袋鼠的育儿袋中吃奶A.①③④⑥ B.①②③⑥ C.①③④⑤ D.③④⑤⑥23.豹猫是一种哺乳动物,近年来相继在北京松山和野鸭湖地区被监测发现。豹猫的下列行为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A.习惯昼伏夜出,活动比较隐蔽 B.经过多次试探后不再害怕监测设备 C.幼崽一出生就会吮吸乳汁 D.通常在每年的春夏两季进行繁殖24.八年级一班同学进行“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实验探究,相关数据记录如下,你认为不合理的结论是()小鼠找到食物的时间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甲6分10秒4分55秒2分43秒乙5分23秒3分20秒1分52秒丙8分27秒5分43秒3分58秒A.不同个体找到食物的时间有差异 B.同一个体每次找到食物的时间逐步减少 C.小鼠的这种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D.小鼠尝试走迷宫是一种学习行为25.在观察蚯蚓时,应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它的体表保持湿润,目的是()A.有利于观察蚯蚓的运动 B.有利于观察蚯蚓的环状体节 C.有利于蚯蚓进行呼吸 D.有利于观察清楚蚯蚓的刚毛26.下列关于青蛙的叙述错误的是()A.青蛙的体色与周围环境颜色接近 B.青蛙的皮肤裸露且能分泌黏液 C.青蛙的肺发达,能适应陆地生活 D.青蛙的后肢发达,适于跳跃27.鲫鱼游泳时的动力主要来自于()A.各种鳍的摆动 B.躯干部和尾鳍的左右摆动 C.胸鳍和腹鳍的摆动 D.背鳍和臀鳍的摆动28.大鲵俗称“娃娃鱼”,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其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属于()A.鱼类 B.两栖动物 C.爬行动物 D.哺乳动物29.生活中有许多动物的名称带有“鱼”字,但不一定属于鱼类。下列动物中,属于两栖动物的是()A.娃娃鱼 B.鱿鱼 C.甲鱼 D.鳄鱼30.陆地生活的动物体表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以适应陆地干燥气候,下列哪项结构不具有这种功能()A.蚯蚓的刚毛 B.蛇的鳞片 C.蝗虫的外骨骼 D.蜥蜴的细鳞31.参考如图,下列选项中属于鸟适于飞行特点的是()①身体呈流线型②有气囊辅助肺呼吸③前肢变成翼④长骨中空⑤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③④⑤32.2020年全球首对圈养大熊猫在成都繁育研究基地诞生,乳名“热干面”“蛋烘糕”承载着人们希望疫情早日结束的美好祝福。下列关于大熊猫主要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体腔内有膈 B.用肺呼吸 C.体温不恒定 D.胎生、哺乳33.人体运动系统主要由()A.骨、骨骼肌和骨连结(如关节)组成 B.骨和骨骼肌组成 C.骨和骨连结(如关节)组成 D.骨骼肌和骨连结(如关节)组成34.某位老人走路时经常会出现膝盖疼痛的现象,经检查确诊后,医生在他的膝关节腔内注射了玻璃酸钠溶液,症状很快得到缓解。注射的玻璃酸钠溶液的作用相当于关节内的()A.关节软骨 B.滑液 C.韧带 D.关节囊35.端午节赛龙舟是南方地区普遍存在的节日民俗活动之一,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队员在屈肘划桨时,上肢的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B.队员通过反复训练不断提高划船技能,这是一种学习行为 C.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牵动骨绕关节活动,完成划桨动作 D.人的运动所需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二、识图作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36.(9分)如图是生活在水中或潮湿环境中的动物,请分析回答问题:(1)A是涡虫,属于动物(类群),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2)B是水螅,身体呈,体表有,有口无肛门。(3)C是蚯蚓,图中(填数字1或2)表示它的前端。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系统,呼吸靠能够分泌黏液而湿润的完成。(4)D是蛔虫,属于线虫动物,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包裹着一层,有口有肛门。(5)E是河蚌,属于软体动物,它的贝壳是由分泌的物质形成的。(6)鱼适应水中生活的呼吸器官是,该器官的主要部分中含有丰富的。37.(6分)如图是关节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把两块骨牢固地联系在一起的是[]。(2)运动时若不小心用力过猛,常会造成[]从[]中脱落出来的脱臼现象。(3)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表面都覆盖着一层[]。(4)体操运动员可以完成许多复杂的高难度动作而不会脱臼,是因为他们的关节具有很好的性和性,这是长期锻炼的结果。38.(9分)如图是动物的行为,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1)从行为的获得途径来说,美国红雀喂鱼的行为属于行为,该行为是由其体内的决定的。(2)黑猩猩摘香蕉是行为,该行为是在的基础上,通过的作用,由和学习获得的。(3)动物的行为要通过动物的运动来实现,美国红雀靠(运动方式)来捕食,鱼儿通过(运动方式)浮到水面上来取食。(4)黑猩猩搬箱子、摘香蕉等行为要通过系统来实现。39.(6分)如图是人的胳膊所做的动作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的①叫做,②叫做。(2)图A表示动作,①处于状态,②处于舒张状态。(3)①和②都由两部分构成,两端是白色的,中间是红色的。天津市和平区汉阳道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详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共70分。1.下列动物的身体全部呈辐射对称的一组是()A.蚯蚓、日本血吸虫 B.海葵、水螅 C.蛔虫、蝗虫 D.水螅、鱼【解答】解:A、蚯蚓属于环节动物,日本血吸虫属于扁形动物,身体左右对称,不合题意;B、海葵、水螅属于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符合题意;C、蛔虫属于线形动物,蝗虫属于节肢动物吗,不合题意;D、水螅属于腔肠动物,身体辐射对称,但是鱼不是腔肠动物,不合题意。故选:B。2.如图是寄生在螳螂体内的铁线虫,铁线虫的身体呈圆柱形,有口有肛门,由此判断铁线虫属于()A.腔肠动物 B.扁形动物 C.线形动物 D.环节动物【解答】解:铁线虫是螳螂的寄生虫,具有身体呈圆柱形、有口有肛门等特征,符合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因此该生物属于线形动物。故选:C。3.下表中的动物,与其主要特征描述相符合的是()选项动物名称主要特征A涡虫有体节B蛔虫靠刚毛运动C水螅身体呈辐射对称D蚯蚓有外骨骼A.A B.B C.C D.D【解答】解:A、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梯状神经系统、无体腔,有口无肛门,不符合;B、线形动物门:身体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有原体腔。消化道不弯曲,前端为口,后端为肛门。雌雄异体。自由生活或寄生;前者如醋线虫,后者如钩虫、蛲虫、蛔虫、丝虫、鞭虫、旋毛虫等,不符合。C、腔肠动物的共同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有网状神经系统,符合;D、环节动物的特征为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不符合;故选:C。4.缢蛏和蜗牛都属于软体动物,它们都具有的特征有()①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②具有贝壳③身体和附肢都分节④运动器官是足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解答】解:据分析可见:①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②有贝壳、④运动器官是足,都属于缢蛏和蜗牛等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而③身体和附肢都分节属于节肢动物的特征。故选:B。5.下列都属于节肢动物的一组是()A.蝗虫、蜈蚣、蜘蛛、对虾 B.蜜蜂、蚯蚓、蝎子、河蟹 C.乌贼、河蚌、蚂蚁、蜘蛛蟹 D.蜘蛛蟹、蜘蛛、蜂鸟、蚯蚓【解答】解:昆虫是节肢动物中最多的一类,节肢动物除昆虫外,还包括甲壳类(如虾、蟹)、蛛形纲(如蜘蛛)、多足类(如蜈蚣)等。所以,A项中蝗虫、蜈蚣、蜘蛛、对虾都属于节肢动物;蚯蚓属于环节动物,B项不都是节肢动物;乌贼、河蚌属于软体动物,C项不都是节肢动物;蜂鸟属于鸟类、蚯蚓属于环节动物,D项不都是节肢动物。故选:A。6.取两只活的蝗虫:甲的头部浸入水中,乙的胸、腹部全部浸没在水中,只露出头部。其结果是()A.甲先死 B.乙先死 C.同时死 D.都不会死【解答】解:蝗虫的呼吸器官是气管,但外界气体进入蝗虫身体的门户是气门,位于蝗虫的胸腹部,所以蝗虫甲的头部深深浸入水中,呼吸正常进行,不会窒息而死,而蝗虫乙胸、腹部全部浸没在水中,只露出头部,无法进行呼吸而先死。故选:B。7.根据脊椎骨的有无分类正确的是()A.②③④⑥为脊椎动物 B.②③④⑤为脊椎动物 C.①③⑥为无脊椎动物 D.①②⑥为无脊椎动物【解答】解:①蚯蚓属于环节动物、⑥蝗虫属于节肢动物,都是无脊椎动物;②青蛙是两栖动物、③是鱼、④是鸟、⑤是大熊猫是哺乳动物,体内都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故选项B分类正确。故选:B。8.小名的妈妈去菜市场去买鱼,在许多已死的鱼中,她可根据下列哪项迅速判断鱼是新鲜的()A.鳃丝颜色鲜红 B.体表湿润 C.鳃片完整 D.体表无伤【解答】解: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鱼的口和鳃盖后缘有交替闭合的现象,这是鱼在呼吸。鱼用鳃呼吸,鳃上有许多鳃丝,鳃丝里密布毛细血管,当水由口流进,经过鳃丝时,溶解在水里的氧就渗入鳃丝中的毛细血管里,而血里的二氧化碳浸出毛细血管,排到水中,随水从鳃盖后缘的鳃孔排出体外,这样鱼的鳃丝中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转化为鲜红色的动脉血。所以如果鱼新鲜也就能保持正常的呼吸,鳃丝中的毛细血管中就充满了鲜红色的动脉血,鳃丝颜色鲜红。故选:A。9.在生长着许多水生植物的池塘中养鱼,经常可以看到鱼在黎明时浮头,甚至跳起。有下面几种猜测,你认为哪种更合理?()A.鱼喜欢阳光刺激 B.鱼要在水面觅食 C.池水中含氧量较低 D.池塘表面水较温暖【解答】解:绿色植物在白天既进行呼吸作用,又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能够增加所处环境的氧气的含量。夜晚绿色植物就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了。生长在的池塘中的植物白天通过光合作用能增加池塘中的氧气,晚上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水中的氧气,到了黎明时分就是池水中氧气含量最少的时候,其中鱼为了能呼吸到足够的氧气只有浮头或跳出水面从空气中吸取氧气了。所以在生长有较多植物的池塘中,常常看到鱼在黎明时浮头甚至跳出水面的现象。“鱼浮头或跳出水面”是因为池水中含氧量降低,为了从空气中吸取氧气。故选:C。10.从鱼口流进的水和从鳃盖后缘流出的水有什么不同()A.后者二氧化碳多,前者氧气多 B.后者二氧化碳多,前者氧气少 C.两者二氧化碳一样多 D.前者二氧化碳多,后者氧气少【解答】解: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可以看到鱼的口和鳃盖后缘有交替闭合的现象,这是鱼在呼吸。鱼用鳃呼吸,鳃上有许多鳃丝,鳃丝里密布毛细血管,当水由口流进,经过鳃丝时,溶解在水里的氧就渗入鳃丝中的毛细血管里,而血里的二氧化碳浸出毛细血管,排到水中,随水从鳃盖后缘的鳃孔排出体外,所以水由鱼的口进入,经鱼鳃、鳃盖后缘流出时,溶解的气体成分的变化是氧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高。故选:A。11.下列关于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属陆生脊椎动物 B.都属变温动物 C.所产的卵都有卵壳 D.发育过程都经过变态发育【解答】解:A、爬行动物的生殖发育完全脱离了水的限制,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两栖动物是由水生到陆生的过渡类型。A错误。B、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体温都随着周围温度的改变而改变,都属于变温动物,B正确;C、爬行类能产有卵壳的大型受精卵,两栖动物的卵外没有卵壳保护;C错误;D、两栖动物要经过变态发育,而爬行动物的发育无变态现象。D错误。故选:B。12.下列动物中属于恒温动物的是()A.鲸鱼和鸵鸟 B.青蛙和蜥蜴 C.扬子鳄和蝉 D.燕子和蚯蚓【解答】解:恒温动物指体温不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在动物界中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的体表被毛或羽毛,有保温作用,体内具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的结构,为恒温动物,其中鲸鱼为哺乳动物,鸵鸟、燕子为鸟类,它们属于恒温动物,而青蛙为两栖动物,蜥蜴和扬子鳄属于爬行动物,蝉属于节肢动物,蚯蚓为环节动物,它们属于变温动物。故选:A。13.如图为三种濒危保护动物特征比较的示意图,交叉部分为共同特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是卵生 B.②是体表不裸露 C.③是脊椎动物 D.④是恒温动物【解答】解:A.中华鲟的生殖方式是卵生,大熊猫是胎生,①不是卵生,错误;B.中华鲟的体表有鳞片,绿孔雀的身体被覆羽毛,②是体表不裸露,正确。C.中华鲟、绿孔雀和大熊猫的体内都有脊柱,都是脊椎动物,正确;D.绿孔雀和大熊猫的体温都不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属于恒温动物,正确。故选:A。14.若在清澈且水草茂盛的溪流中仔细寻找,你可能会发现水螅和涡虫,二者的共同特征是()A.背腹扁平 B.身体辐射对称 C.有口无肛门 D.由内外两层细胞构成【解答】解:A、涡虫的身体背腹扁平,水螅的身体呈圆筒形,A错误;B、水螅的身体呈辐射对称,涡虫的身体左右对称,故B错误;C、水螅属于腔肠动物,涡虫属于扁形动物,二者都有口无肛门;C正确;D、水螅的身体由内外两层细胞构成,涡虫的体壁具有三胚层(三层细胞),故D错误。故选:C。15.如图为羊和狼的牙齿,对比它们的牙齿,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甲表示羊的牙齿,乙表示狼的牙齿 B.标号①指的是门齿,作用是切断食物 C.标号②指的是臼齿,作用是撕裂食物 D.两者牙齿的分化与它们的食性相适应【解答】解:AD、甲图表示羊牙齿示意图,判断理由:羊的牙齿有门齿和臼齿,没有犬齿,这是与吃植物的生活相适应的。乙图表示狼牙齿示意图,判断的理由:有犬齿,尖锐锋利,适于撕裂食物,这是与食肉生活相适应的,AD正确。BC、标号①指的是门齿,作用是切断食物;标号②指的是臼齿,作用是磨碎食物,B正确,C错误。故选:C。16.如图描述的是4种不同动物的特征,这4种动物①、②、③、④分别是()A.家兔蝗虫家鸽蚯蚓 B.家兔家鸽蝗虫蚯蚓 C.家鸽蝗虫蚯蚓家兔 D.蚯蚓家鸽蝗虫家兔【解答】解:家兔和家鸽的身体都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其中家兔属于哺乳动物,体表被毛,胎生哺乳,家鸽属于鸟类,体表被羽毛;蝗虫和蚯蚓的身体内都无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其中蝗虫属于节肢动物,身体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蚯蚓属于环节动物,由许多相似的体节构成,无外骨骼,故B符合题意。故选:B。17.下列动物与人类生活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海蜇会蜇人,有害无益 B.蚯蚓能改善土壤成分,增加土壤肥力 C.养殖的蜈蚣可以入药,治疗疾病 D.蝗虫嚼食农作物,危害农业生产【解答】解:A、海蜇属于腔肠动物,体表有刺细胞,能够放出刺丝,有毒液,有攻击和防御的作用,故会蜇人。但是同时海蜇又可以作为人类的美食。故海蜇有害也有益。错误。B、蚯蚓以腐烂有机物为食,把动植物遗体、遗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供植物利用、有利于农作物生长;蚯蚓的粪便排到土壤中,可提高土壤的肥力。正确。C、养殖的蜈蚣可以入药,治疗某些疾病。正确。D、蝗虫主要以农作物的叶和幼嫩的茎为食,危害农业生产。正确。故选:A。18.下列关于动物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蝗虫有外骨骼,适于在干旱环境中生活 B.青蛙体温恒定,适于水陆两栖生活 C.鲫鱼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适于水中生活 D.家鸽身体呈流线型,前肢变为翼,适于空中飞翔生活【解答】解:A、蝗虫有外骨骼,能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失,适于陆地干燥环境生活,正确。B、青蛙属于变温动物,营水陆两栖生活,错误。C、鲫鱼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适于水中生活,正确。D、家鸽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小飞行的阻力,前肢变为翼,翼是飞行器官,适于空中飞翔生活,正确。故选:B。19.某患者上臂肌肉损伤,借助气动人工肌肉实现了运动(如图)。气动人工肌肉主要由合成纤维和橡胶软管构成,通过对软管充、放气模拟肌肉收缩和舒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患者受损的肌肉是肱三头肌 B.气动人工肌肉的两端固定在同一块骨上 C.气动人工肌肉充气时可实现屈肘运动 D.屈肘运动过程不需要关节参与【解答】解:A、气动人工肌肉替换的是人的肱二头肌,因此该患者受损的肌肉是肱二头肌,A错误。B、气动人工肌肉的两端应固定在不同的两块骨上,B错误。C、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每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屈肘时,肱三头肌舒张,肱二头肌收缩,气动人工肌肉代替的是肱二头肌,其充气时表示肱二头肌收缩,可实现屈肘运动,C正确。D、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因此屈肘运动过程需要关节参与,D错误。故选:C。20.当你做任何一个动作时,都会包括以下步骤:①相应的骨受到牵引;②骨绕关节转动;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④骨骼肌收缩。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②①③④ D.③④①②【解答】解: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因此当你做任何一个动作时,都会包括以下步骤: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④骨骼肌收缩①相应的骨受到牵引、②骨绕关节转动。所以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③④①②。故选:D。21.动物行为的产生是复杂的生理过程,主要起调控作用的是()A.激素 B.神经系统 C.运动器官 D.感觉器官【解答】解:动物行为是生物进行的从外部可察觉到的有适应意义的活动。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他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行为。不仅包括身体的运动,还包括静止的姿势、体色的改变或身体标志的显示、发声,以及气味的释放等。动物行为是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体内刺激作出的反应,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控,还受激素调节,如繁殖行为。故选:B。22.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①飞蛾扑火②家兔听到饲养员的脚步声跑过来③蜘蛛结网④蝴蝶破蛹后翩翩起舞⑤黑猩猩用树枝从洞穴中钓取白蚁作为食物⑥刚出生的袋鼠爬到母袋鼠的育儿袋中吃奶A.①③④⑥ B.①②③⑥ C.①③④⑤ D.③④⑤⑥【解答】解:①飞蛾扑火、③蜘蛛结网、④蝴蝶破蛹后翩翩起舞、⑥刚出生的袋鼠爬到母袋鼠的育儿袋中吃奶都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②家兔听到饲养员的脚步声跑过来、⑤黑猩猩用树枝从洞穴中钓取白蚁作为食物都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因此A①③④⑥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23.豹猫是一种哺乳动物,近年来相继在北京松山和野鸭湖地区被监测发现。豹猫的下列行为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A.习惯昼伏夜出,活动比较隐蔽 B.经过多次试探后不再害怕监测设备 C.幼崽一出生就会吮吸乳汁 D.通常在每年的春夏两季进行繁殖【解答】解:结合分析可知:“习惯昼伏夜出,活动比较隐蔽”、“幼崽一出生就会吮吸乳汁”、“通常在每年的春夏两季进行繁殖”都是由豹猫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而“经过多次试探后不再害怕监测设备”,是豹猫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故选:B。24.八年级一班同学进行“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实验探究,相关数据记录如下,你认为不合理的结论是()小鼠找到食物的时间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甲6分10秒4分55秒2分43秒乙5分23秒3分20秒1分52秒丙8分27秒5分43秒3分58秒A.不同个体找到食物的时间有差异 B.同一个体每次找到食物的时间逐步减少 C.小鼠的这种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D.小鼠尝试走迷宫是一种学习行为【解答】解:A、三只小鼠找到食物的时间不同,是因为学习行为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也就是说动物学习行为的出现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A正确。B、从表格中可以看到,同一个体每次找到食物的时间逐步减少,B正确。C、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当刺激该行为产生的环境因素去除后,该行为会逐渐消失,C错误。D、鼠走迷宫获取食物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D正确。故选:C。25.在观察蚯蚓时,应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它的体表保持湿润,目的是()A.有利于观察蚯蚓的运动 B.有利于观察蚯蚓的环状体节 C.有利于蚯蚓进行呼吸 D.有利于观察清楚蚯蚓的刚毛【解答】解:蚯蚓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黏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因此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所以,观察蚯蚓时,要经常用浸水的棉球轻轻擦蚯蚓的体表,使体表保持湿润,其目的是维持蚯蚓的正常呼吸。故选:C。26.下列关于青蛙的叙述错误的是()A.青蛙的体色与周围环境颜色接近 B.青蛙的皮肤裸露且能分泌黏液 C.青蛙的肺发达,能适应陆地生活 D.青蛙的后肢发达,适于跳跃【解答】解:A、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青蛙的体色与其周围环境的颜色极为接近,不容易被敌害发现,有利于防御敌害,保护自己,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故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青蛙的皮肤裸露,能分泌黏液,辅助青蛙呼吸,因此青蛙必须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或离水源较近的环境中。故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青蛙的幼体只可以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既可以在水中生活,也可以在陆地上生活,用肺呼吸,肺不发达,皮肤辅助呼吸功。故C说法错误,符合题意。D、青蛙的后肢发达,适于跳跃,适于陆地活动。故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27.鲫鱼游泳时的动力主要来自于()A.各种鳍的摆动 B.躯干部和尾鳍的左右摆动 C.胸鳍和腹鳍的摆动 D.背鳍和臀鳍的摆动【解答】解:鱼类的胸鳍和腹鳍有保持鱼体左右方向平衡的作用,胸鳍还有转换方向的作用;背鳍有保持竖直方向平衡的作用;尾鳍还能产生前进的动力和控制运动的方向,鱼在游泳时,各种鳍是相互协调的,但是鱼在游泳时,前进的动力主要来自于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故选:B。28.大鲵俗称“娃娃鱼”,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其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属于()A.鱼类 B.两栖动物 C.爬行动物 D.哺乳动物【解答】解:大鲵俗称娃娃鱼,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发育为变态发育,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为两栖动物。故选:B。29.生活中有许多动物的名称带有“鱼”字,但不一定属于鱼类。下列动物中,属于两栖动物的是()A.娃娃鱼 B.鱿鱼 C.甲鱼 D.鳄鱼【解答】解:A、娃娃鱼生活在水中,是我国二级保护动物,并且属于两栖动物。B、鱿鱼身体柔软,有外套膜,属于软体动物,不属于两栖动物;CD、甲鱼、鳄鱼心脏三腔,属于爬行动物;不属于两栖动物;故选:A。30.陆地生活的动物体表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以适应陆地干燥气候,下列哪项结构不具有这种功能()A.蚯蚓的刚毛 B.蛇的鳞片 C.蝗虫的外骨骼 D.蜥蜴的细鳞【解答】解:陆生动物指在陆地生活的动物。其中几乎都是呼吸空气的动物,地下动物中,有些是靠呼吸孔隙水中的溶解氧而生存的微小动物,亦属陆生动物。为了适应陆地生活,而呼吸空气、防止体内水分蒸发、身体的支撑和运动、保护卵等等有关的结构都很发达。为了适应陆地干燥的气候,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蝗虫等昆虫的外骨骼;蛇、蜥蜴等爬行动物的细鳞且有角质层。而蚯蚓的刚毛是用来辅助运动的。故选:A。31.参考如图,下列选项中属于鸟适于飞行特点的是()①身体呈流线型②有气囊辅助肺呼吸③前肢变成翼④长骨中空⑤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③④⑤【解答】解:据分析可见:①鸟类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小飞行时的阻力;②鸟类的气囊与肺相通,主要功能是贮存空气,辅助呼吸,即使吸入的空气两次通过肺,保证肺充分地进行气体交换,协助肺完成双重呼吸,为飞行提供充足的氧气。③前肢变成翼,生有羽毛,展开呈扇面形增加了与空气接触的表面积,有利于扇动空气;胸肌发达,可以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④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可减轻体重,利于飞行;⑤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可更好的保护卵内结构,与飞行无关。故选:A。32.2020年全球首对圈养大熊猫在成都繁育研究基地诞生,乳名“热干面”“蛋烘糕”承载着人们希望疫情早日结束的美好祝福。下列关于大熊猫主要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体腔内有膈 B.用肺呼吸 C.体温不恒定 D.胎生、哺乳【解答】解:大熊猫属于哺乳动物,据分析可知体温不恒定不是大熊猫的特征。故选:C。33.人体运动系统主要由()A.骨、骨骼肌和骨连结(如关节)组成 B.骨和骨骼肌组成 C.骨和骨连结(如关节)组成 D.骨骼肌和骨连结(如关节)组成【解答】解:运动系统主要由骨骼和骨骼肌组成,骨骼包括骨和骨连结,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一块骨骼肌一般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故选:A。34.某位老人走路时经常会出现膝盖疼痛的现象,经检查确诊后,医生在他的膝关节腔内注射了玻璃酸钠溶液,症状很快得到缓解。注射的玻璃酸钠溶液的作用相当于关节内的()A.关节软骨 B.滑液 C.韧带 D.关节囊【解答】解:关节囊的内层可分泌少量透明的滑液,在关节面之间起润滑作用,以减少摩擦,这位老人滑液分泌不足,医生在他的膝关节腔内注射了玻璃酸钠溶液,相当于滑液,所以症状很快得到缓解。故选:B。35.端午节赛龙舟是南方地区普遍存在的节日民俗活动之一,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队员在屈肘划桨时,上肢的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B.队员通过反复训练不断提高划船技能,这是一种学习行为 C.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牵动骨绕关节活动,完成划桨动作 D.人的运动所需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解答】解:A、队员在屈肘划桨时,上肢的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A错误;B、队员通过反复训练不断提高划船技能,这是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B正确;C、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刺激,会收缩,牵引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运动,完成划桨动作,C正确;D、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还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D正确;故选:A。二、识图作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36.(9分)如图是生活在水中或潮湿环境中的动物,请分析回答问题:(1)A是涡虫,属于扁形动物(类群),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2)B是水螅,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3)C是蚯蚓,图中1(填数字1或2)表示它的前端。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系统,呼吸靠能够分泌黏液而湿润的体壁完成。(4)D是蛔虫,属于线虫动物,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包裹着一层角质层,有口有肛门。(5)E是河蚌,属于软体动物,它的贝壳是由外套膜分泌的物质形成的。(6)鱼适应水中生活的呼吸器官是鳃,该器官的主要部分中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解答】解:(1)A是涡虫,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属于扁形动物。(2)B是水螅,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属于腔肠动物。(3)C是蚯蚓,图中1靠近环带,表示它的前端,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属于环节动物。蚯蚓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4)D是蛔虫,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包裹着一层角质层,有口有肛门,属于线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