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复习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单元测试卷_第1页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复习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单元测试卷_第2页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复习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单元测试卷_第3页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复习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单元测试卷_第4页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复习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单元测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单元测试卷】

学校:姓名:班级:考号:

(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90分)

第[卷

评卷人得分

-----------------'选择题(20小题,1题2分;共40分)

1.夏启实施王位世袭的故事,虽然是权力的争斗,但是却在无形间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进而产生了“国家”

的雏形,成就了奴隶社会“家天下”的时代。据此可知,世袭制的出现()

A.造成社会公平丧失B.顺应历史的发展

C.开创地方行政模式D.推动文明的出现

2.框内是某同学整理的中国古代史笔记,据此可知,他学习的主题是()

良渚古城遗址

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二里头遗址考古

分封制与宗法制

A.华夏民族的形成B.早期国家的产生

C.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D.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3.分封制是西周时期重要的政治制度。有文字记载:“其怀柔天下也,犹惧有外侮,托御(意思是防御、

抵抗)侮者,莫如亲亲,故以亲屏周。”材料说明分封制()

A.平息了王室内部的权力斗争B.利用诸侯国抵御外族侵扰

C.强化了诸侯国对王室的隶属D.促进了各民族融合的进程

4.制作年代尺,可以更有效地学习历史。下面是小李同学复习夏、商、周朝代更迭时制作的年代尺。其中

“?”部分应填()

约公元约公元公元前公元前

前2070年前1600年1046年770年

禹建熨朝商汤灭夏?东周开始

A.盘庚迁殷B.武王伐纣C.西周灭亡D.平王东迁

5.认真观察下图,你认为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重的青铜器是()

6.“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三星堆遗址考古发现,其青铜铸造技术和礼器制度广泛吸收了黄河流域夏商的

文明成果,而用玉传统和纹样审美则来自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这反映出()

A.古蜀文明领先中原B.夏商直接管理古蜀

C.中华文明多元一体D.中华文化呈现大一统倾向

7.《甲骨文编》收录“家”的甲骨文字形约二十种,其上半部分由房屋之形构成,表明为居住之地;下半部分

的抽象写法也多为一身一耳两足(如下图),在古代能够处于“房屋”之下的动物主要为六畜之中的猪、马、

牛、羊、狗五种。据此可推知()

A.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驯化“六畜”的国家B.“家”观念的形成与农耕生活紧密相关

C.甲骨文是体系完整的文字D.中国农耕文明具有独特性

8.春秋末期,越王勾践发布命令,规定“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此外

还由国家对分娩的妇女进行物质奖励,“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其意在()

A.解决人口缺乏B.维护社会稳定C.移风易俗D.缓和阶级关系

9.下图是某历史兴趣小组同学研学春秋战国社会变革的示意图,其中(1)处最恰当的是()

(1)政治变革招揽人才华夏认同

变法图强百家争鸣相互交融

A.诸侯争霸兼并不断B.铁器牛耕土地私有

C.私学兴起人才辈出D.地主阶层壮大崛起

10.春秋初年有百十个诸侯国,到春秋后期已缩减成几个强大的诸侯国。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社会发展的

总体趋势是()

A.国家日益分裂B.各国纷纷变法C.逐步走向统一D.中央集权强化

11.关于春秋的争霸战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争霸的背景是周王室日渐衰微

②目的是为了维护周天子的威信

③争霸的实质是要获取更大、更多的政治权力和经济资源

④争霸战争具有两面性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12.“春秋一霸谢幕去,战国三雄傲世立。风云际会龙虎斗,华夏进入战国期。”战国时期社会的主要特征是

()

A.王室衰微,诸侯争霸B.百家争鸣,思想繁荣

C.兼并战争,社会变革D.统一中国,中央集权

13.《史记•商君列传》记载:“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鼓励

人民尽力发展农业,而对于从事商业或由于懒惰而贫穷的,全部把他们没为奴隶。这表明商鞅变法重视()

A.商业贸易B.手工业生产C.农业生产D.海外贸易

14.战国时期,强大的诸侯不再打着“尊王壤夷”的旗号,而是各自为政,相互之间展开战争,当时战争规模

很大、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以下属于这类战争的是()

A.阪泉之战B.涿鹿之战C.牧野之战D.长平之战

15.《灌阳竹枝词》诗:“都江堰水沃西川,人到开时涌岸边。喜看樽槎频撤处,欢声雷动说耕田。”这首诗

赞美了都江堰()

A.有利于东北平原的灌溉B,消除了岷江水患

C.有利于农业生产D.有利于发展旅游事业

16.有学者认为:“这一思想学派将法(政令)术(策略)势(权势)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构成诸子百家中最为切

实有效的政治学说。”该思想学派是()

A.法家B.道家C.儒家D.墨家

17.老子认为“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孔子提出“古之为政,爱人为大”。二者都主张()

A.无为而治B.以民为本C.轻徭薄赋D.儒道一家

18.为了落实“双减”政策,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安徽某校要求作业设计要体现个性化特征。这一举措和下列

孔子的哪一主张相一致()

A.“仁者爱人”B.创办私学C.因材施教D.以德治国

19.《汉书・艺文志》在描述诸子百家“其言相殊,辟犹水火”后,不忘加上一句“相灭亦相生”。这说明()

A.道家学派借鉴了儒家的教育思想B.各学派之间相互影响、取长补短

C.各学派思想一致,政治观点不同D.墨家学说对其他学派有深刻影响

20.孔子主张“为政以德”,韩非主张“以法为教”,荀子主张“礼法并用”。战国末年《吕氏春秋》则体现了杂

家“兼儒墨,合名法”的特点,并不追求一个内在的思想系统,而是力图把各家思想融为一炉。这一变化反映

出()

A.统一观念已经孕育B.儒学思想影响扩大

C.各家思想日益趋同D.中央集权观念出现

第n卷

评卷人得分二、综合题(第21题9分,第22题10分,第23题8分,第24题11分,第25题

12分;共50分)

21.某学习小组以“西周分封制”为主题展开学习探究活动。(9分)

材料一

①西周分封诸侯国示意图

②西周等级示意图

IOB

。由G@♦卿大夫

MM血KS1

独自A&自自士

③克盔(he)

④《史记》摘录

召公与周同姓,姓姬氏。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

于北燕。

克秀铭文拓片

—司马迁《史记》卷四《周本纪》

克五铭文译文:周成王命召公的长子做燕的诸侯

进驻燕地。

材料二分封时要举行隆重的册封仪式,天子“授民授疆土”,将某地区的土地连同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封

赐给诸侯,由他们去建立国家,诸侯要为天子镇守疆土、缴纳贡物、朝觐述职、发兵从征等,在自己国内

可以将土地继续向下分封给子弟亲属。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三西周封建(实行分封制)给古代国家与社会结构注入了新的内容,从而对我国早期国家向成熟

国家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它使中央王朝对地方的统治发展到一个新水平。周室将自己家族的子弟派到各

地区做诸侯,改变了过去外服诸侯全为地方土著的格局。他们是周王室的亲属,与周王朝之间的关系,非

夏商外服诸侯可比……在整个西周,这些诸侯未发生过商代土著方国那样时叛时服的情况。

----摘编自沈长云《先秦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完成以下内容。(3分)

根据①地图写出西周分封国家的名称—;—。(写出两个即可)

将材料②补充完整:A:—;B:—。

以上四则材料属于实物史料的是—;能够印证材料③的文献史料是—o(填序号)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写出分封制下诸侯的权力和义务。(4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西周分封制的作用。(2分)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青铜器的最高制作成就全部表现在礼器上(祭器也是一种礼器)。礼器所显示的正是一种神秘

的权力,以及强调了人的不平等地位的“贵贱”观念。因而所有的青铜礼器,它的美丽与精致都是狞厉的、恐

怖的,它暗示着战争的酷烈、权力的慑人,象征着力量、控制、压迫、威严。……权力、祭祀和青铜的神

秘结合,创造出一个全新的观念:统治是永恒和合理的。青铜是“永恒”的象征,这种物质材料难以轻易销蚀

的物理特性,用于象征权力与压迫的永恒性,正是再好不过的选择。

・摘自周时奋《中国历史十一讲》

材料二甲骨文属于公元前14至公元前11世纪殷商王都内王室及贵族人群的占卜刻辞与记事刻辞,其

主要内容,涉及3000年前商代的自然生态、气候灾害、王权与神权关系、土地所有制、社会经济构成、外

交征伐以及商王都内权贵阶层的日常生活状况等等,为研究中国灿烂文明史和早期国家与人文社会传承形

态,提供了独特而真实可贵的第一手史料。……甲骨文是汉字的鼻祖,是研究汉字原初构形与汉语言语法

最早形态的重要素材。甲骨文的字体构形和文辞体式,与当今的汉字及现代汉语语法结构一脉相承。

——摘编自宋镇豪《祝贺!甲骨文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

材料三中华民族无论有多少种方言,但是汉字是唯一的,说各种方言的中国人,都认同这个符号系统

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成为整个中华民族共同使用的书写符号。汉字是世界上唯一仅存的、依然活跃的

最古老的文字,汉字记录着我们这个民族延续不断的历史和古往今来的荣耀。汉字繁衍了书法艺术,汉字

书法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字艺术,成为世界人类艺术宝库中的一枝奇葩;只有方形汉字才能派生出篆刻

艺术,把玉玺(xi)视为国家的权力,为中华民族的统一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正由于方块的形式,又派生出

了印刷艺术。所以,只要汉字不消失,中国不会分裂,永远是统一的。

——摘编自张宝明《汉字在世界的威望汉字让中国人自豪》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青铜“礼器”在当时社会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4分)

(2)根据材料二,说明甲骨文为什么能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4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汉字的价值。(2分)

23.古代社会农业是国家的根本。(8分)

材料一夫农天下之本也。

•汉文帝

(1)农业是国家的根本,请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我国最早培植的农作物名称及其培植者。(4分)

图一:长江流域图二:黄河流域

农作物名称:图一、图二__________」培植的远古居民:图一、图二

材料二“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粗,教民农耕。”

(2)材料二中的“神农”是谁?依据材料二写出他对农业做出的贡献。(3分)

材料三“今铁官之数目:一女必有一针一刀,若其事立;耕者必有一耒一耙一跳,若其事立非铁

之重加七,三耗铁一人之籍也。”

—《管子海王》

(3)依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什么?(1分)

24.历史上的变法与改革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11分)

材料一:商鞅颁布变法令规定:废除土地国有制,全面实行土地私有制,土地可以自由买卖。这就破

坏了奴隶制的生产关系,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中国通史》

材料二:为了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商鞅制造了标准的度量衡器一一商鞅方升……此外商鞅还规范了

进位制度,统一了斗、桶、权、衡、丈、尺,规定六尺为一步,二百四十步为一亩,五十亩为一畦。

——维基百科

材料三: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大

治。

——《史记商君列传》

(1)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从材料看,这项法令的实行有什么作用?(4分)

(2)材料二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哪一项重要措施?(1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秦民“勇于公战”和“怯于私斗”的原因。(4分)

(4)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说说商鞅变法取得了怎样的成效?(2分)

25.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既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也极大地影响了亚洲乃至世界文化的

发展,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墨家、法家、纵横家等都开办私学,聚徒讲学,各家在讲学活动中创立了

新的学派,在理论上自成体系,标新立异。其中以儒家和墨家的规模较大。儒家设立的私学,首推孔子。

据史书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摘编自曲士培《中国大学教育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了什么局面。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墨家和法家的代表人物各一

位。(3分)

材料二伏尔泰对孔子的思想极为推崇,“孔子”成为他敢于反抗专制的“守护神”,他把孔子的思想概括为

“德治主义'',坚定地主张法国应该实行“德治主义”。

(2)据材料二,“德治主义”体现了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请你用一句话评价孔子。(3分)

材料三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统治思想和道德准则....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

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当时和日后社

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百家争鸣的出现有什么重要意义?(4分)

材料四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浑

然一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

有大美。

⑷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中国的传统文化?(2分)

第一单元参考答案:

1.B11.D

2.A12.A

3.D13.A

4.A14.A

5.B15.C

6.C16.A

7.C17.C

8.D18.A

9.C19.D

10.B20.C

21.(1)齐鲁A天子B诸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