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三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练习卷_第1页
2025届高三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练习卷_第2页
2025届高三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练习卷_第3页
2025届高三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练习卷_第4页
2025届高三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练习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一、选择题

1.[2024•汕头市高三一模]商代甲骨文证实,商王自称“一人”或“余一人”;西周

早期周康王和西周晚期周宣王时期的青铜铭文证实周王自称“余一人”或“我一人”;春秋

中晚期的“叔夷钟”铭文证实齐灵公也自称“余一人”。这表明()

A.商代已出现君主专制的雏形

B.西周延续和继承了商朝政制

C.春秋时期传统礼制遭到破坏

D.中华文明具有统一性连续性

2.[2024•山东卷]西周时期,诸侯国在奉行周礼的同时,多尊重当地原有的风俗;春

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变革礼制、移风易俗,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诸侯国转变做法主要是为了

()

A.重构统治秩序

B.限制贵族特权

C.以德行教化民众

D.打破宗法血缘关系

3.[2024•聊城市高三一模]春秋初年,楚、吴均因文化落后被称为蛮夷之国,但到鲁

宣公十二年(前597年)及鲁定公四年(前506年)却被《春秋》改称为“楚子”“吴子”;杞

君(夏之后裔)朝鲁君时用夷礼被贬称为夷,后改用周礼则又得称为“诸夏”。上述称呼变化

印证了,当时()

A.列国纷争的现实B.华夏认同的观念

C.夷夏关系的对立D.儒家思想的传播

4.[2024•锦州市高三一模]公元前651年,齐、周、宋、许等国诸侯盟于葵丘,其中

两条盟约为“毋忘宾旅”“毋遏汆”。《管子•轻重乙》记载:“为诸侯之商贾立客舍。一

乘者有食,三乘者有刍菽,五乘者有伍养。”战国时期,各大国展开了对定陶(南北水运交

通枢纽)的争夺战。这可用于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A.生产力进步推动了社会观念更新

B.商业在社会变革中具有重要地位

C.关税已成为各诸侯国的主要财源

D.社会结构的变迁受政治强势干预

5.[2024•赣州市高三二模]《商君书》中记载了商鞅“驱以赏”的促农策略,即国家

通过“驱以赏”的方法对力耕者赏以官爵,或利用价格和税收来鼓励农耕,并采取抑末政策

来引导民众从事农业生产,从而在耕战中“使生力与杀力互相转化”。商鞅的这一策略()

A.强化了皇权专制和独裁

B.推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

C.立足于农民阶级的利益

D.反映了儒法思想间相互借鉴

6.[2024•衡阳市高三二模]孔子认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孟子认为

“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据此可知,他们倡导()

A.施行仁政B.教化民众

C.隆礼重法D.敬天保民

7.[2024•临汾市高三一模]下面是“孔子问道”图,反映了公元前518年孔子到洛阳

问道于老子的事迹。临别时,老子赠言孔子,曰:“当今之世……善辩而通达者,其所以招

祸而屡至于身,在于好扬人之恶也。为人之子,勿以己为高;为人之臣,勿以己为上,望汝

切记。”据此可知()

A.思想争鸣现象逐渐平息

B.老子思想蕴含人生哲理

C.儒道治国理念相互借鉴

D.孔子具有经世济民情怀

8.[2024•新课标卷]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纷进行政治变革,争相延揽人才,诸子百

家大都呼吁“选贤与能”。不认同这一理念的学派是()

A.儒家B.墨家

C.道家D.法家

9.[2024•韶关市高三二模]先秦诸子百家在西周“敬天”观念的基础上,形成各具特

色的“敬”观念。儒家主张“敬鬼神而远之”,法家主张“尊君敬法”,道家认为“万物将

自化”。据此可知诸子百家()

A.主动应对社会转型的挑战

B.重塑紧跟时代的道德规范

C.适应兼并战争现实的需要

D.建构内核一致的哲学体系

10.(2023•湖北期中)公元前333年,齐威王与魏惠王会猎于郊,魏惠王夸耀自己的财

宝一一十枚“照车前后各十二乘”的“径寸之珠”,齐威王对曰:“寡人之所以为宝者与王异”,

有了檀子、盼子、黔夫、种首等治国功臣,“将照千里,岂特十二乘哉!”齐威王的这一认

识是基于()

A.士人阶层的崛起B.治国思想的调整

C.社会经济的发展D.社会变革的现实

11.(2023•江西赣州)春秋时期,从大夫执国命到陪臣执国命,乱象丛生。到战国时期,

各国无一例外都通过变法来削弱世卿大族的权势,选用出身低层的可控人才,培养忠于国君

的官僚群体。这体现的政治变革趋势是()

A.从权力下移到君主集权

B.从诸侯割据到国家统一

C.从世官制度到军功爵制

D.从分封制度到郡县制度

12.(2023•湖北荆州)《韩非子•五蠹》篇指出,“强兵必先富国,而重农则是富国的

根本途径”。道家认为“我无事则民自富”,倡导让百姓休养生息,自由发展社会经济。儒家

则主张顺应农时,在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兼顾民富。各学派的经济思想从本质上反映了春秋

战国时期(C)

A.思想自由和百家争鸣

B.战争频繁与诸侯割据纷争

C.社会变革和经济转型

D.思想融合与统一趋向加强

二、综合题

13.(2023•河北石家庄高一联考开学考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战国时期,学术领域“百家争鸣”的出现绝非偶然,夏商西周时期为之奠定了

两个并重且不可分离的历史基础:人才和思想资源……西周末年礼崩乐坏,士作为低级贵族

从政治结构中游离出来。在生存压力之下,士面临着再就业的选择。士再就业的事实,决定

他们必须在自己原有知识基础之上,根据现实的需要,提出不同的思想观念和解决方案,并

在私学兴起的背景之下不断强化自身独特的思想立场,这些举措推动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促进了轴心时期中国思想的突破。

——摘编自何善蒙《“士”的再就业与百家争鸣》等

材料二就当时而言,百家争鸣在经济上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繁荣,同时封建经济的发展

又反过来促进了文化的进一步繁荣,并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在

文化上,百家争鸣使教育从原来仅限于统治阶级内部进行的“学在官府”发展成为人人都能

够通过不同渠道获取知识的“学在民间”。知识分子对世界观和社会现象进行思考,使文化

传播和文明进步都跨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摘编自谭苏《论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百家争鸣出现的历史条件,并分析材料一中“士”

的再就业的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一、选择题

1.[2024•汕头市高三一模]商代甲骨文证实,商王自称“一人”或“余一人”;西周

早期周康王和西周晚期周宣王时期的青铜铭文证实周王自称“余一人”或“我一人”;春秋

中晚期的“叔夷钟”铭文证实齐灵公也自称“余一人”。这表明()

A.商代已出现君主专制的雏形

B.西周延续和继承了商朝政制

C.春秋时期传统礼制遭到破坏

D.中华文明具有统一性连续性

答案:C

2.[2024•山东卷]西周时期,诸侯国在奉行周礼的同时,多尊重当地原有的风俗;春

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变革礼制、移风易俗,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诸侯国转变做法主要是为了

()

A.重构统治秩序

B.限制贵族特权

C.以德行教化民众

D.打破宗法血缘关系

答案:A

3.[2024•聊城市高三一模]春秋初年,楚、吴均因文化落后被称为蛮夷之国,但到鲁

宣公十二年(前597年)及鲁定公四年(前506年)却被《春秋》改称为“楚子”“吴子”;杞

君(夏之后裔)朝鲁君时用夷礼被贬称为夷,后改用周礼则又得称为“诸夏”。上述称呼变化

印证了,当时()

A.列国纷争的现实B.华夏认同的观念

C.夷夏关系的对立D.儒家思想的传播

答案:B

4.[2024•锦州市高三一模]公元前651年,齐、周、宋、许等国诸侯盟于葵丘,其中

两条盟约为“毋忘宾旅”“毋遏汆”。《管子•轻重乙》记载:“为诸侯之商贾立客舍。一

乘者有食,三乘者有刍菽,五乘者有伍养。”战国时期,各大国展开了对定陶(南北水运交

通枢纽)的争夺战。这可用于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A.生产力进步推动了社会观念更新

B.商业在社会变革中具有重要地位

C.关税已成为各诸侯国的主要财源

D.社会结构的变迁受政治强势干预

答案:B

5.[2024•赣州市高三二模]《商君书》中记载了商鞅“驱以赏”的促农策略,即国家

通过“驱以赏”的方法对力耕者赏以官爵,或利用价格和税收来鼓励农耕,并采取抑末政策

来引导民众从事农业生产,从而在耕战中“使生力与杀力互相转化”。商鞅的这一策略()

A.强化了皇权专制和独裁

B.推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

C.立足于农民阶级的利益

D.反映了儒法思想间相互借鉴

答案:B

6.[2024•衡阳市高三二模]孔子认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孟子认为

“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据此可知,他们倡导()

A.施行仁政B.教化民众

C.隆礼重法D.敬天保民

答案:B

7.[2024•临汾市高三一模]下面是“孔子问道”图,反映了公元前518年孔子到洛阳

问道于老子的事迹。临别时,老子赠言孔子,曰:“当今之世……善辩而通达者,其所以招

祸而屡至于身,在于好扬人之恶也。为人之子,勿以己为高;为人之臣,勿以己为上,望汝

切记。”据此可知()

A.思想争鸣现象逐渐平息

B.老子思想蕴含人生哲理

C.儒道治国理念相互借鉴

D.孔子具有经世济民情怀

答案:B

8.[2024•新课标卷]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纷进行政治变革,争相延揽人才,诸子百

家大都呼吁“选贤与能”。不认同这一理念的学派是()

A.儒家B.墨家

C.道家D.法家

答案:C

9.[2024•韶关市高三二模]先秦诸子百家在西周“敬天”观念的基础上,形成各具特

色的“敬”观念。儒家主张“敬鬼神而远之”,法家主张“尊君敬法”,道家认为“万物将

自化”。据此可知诸子百家()

A.主动应对社会转型的挑战

B.重塑紧跟时代的道德规范

C.适应兼并战争现实的需要

D.建构内核一致的哲学体系

答案:A

10.(2023•湖北期中)公元前333年,齐威王与魏惠王会猎于郊,魏惠王夸耀自己的财

宝一一十枚“照车前后各十二乘”的“径寸之珠”,齐威王对曰:“寡人之所以为宝者与王异”,

有了檀子、盼子、黔夫、种首等治国功臣,“将照千里,岂特十二乘哉!”齐威王的这一认

识是基于()

A.士人阶层的崛起B.治国思想的调整

C.社会经济的发展D.社会变革的现实

答案:D

11.(2023•江西赣州)春秋时期,从大夫执国命到陪臣执国命,乱象丛生。到战国时期,

各国无一例外都通过变法来削弱世卿大族的权势,选用出身低层的可控人才,培养忠于国君

的官僚群体。这体现的政治变革趋势是()

A.从权力下移到君主集权

B.从诸侯割据到国家统一

C.从世官制度到军功爵制

D.从分封制度到郡县制度

答案:A

12.(2023•湖北荆州)《韩非子•五蠹》篇指出,“强兵必先富国,而重农则是富国的

根本途径”。道家认为“我无事则民自富”,倡导让百姓休养生息,自由发展社会经济。儒家

则主张顺应农时,在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兼顾民富。各学派的经济思想从本质上反映了春秋

战国时期(C)

A.思想自由和百家争鸣

B.战争频繁与诸侯割据纷争

C.社会变革和经济转型

D.思想融合与统一趋向加强

答案:C

二、综合题

13.(2023•河北石家庄高一联考开学考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战国时期,学术领域“百家争鸣”的出现绝非偶然,夏商西周时期为之奠定了

两个并重且不可分离的历史基础:人才和思想资源……西周末年礼崩乐坏,士作为低级贵族

从政治结构中游离出来。在生存压力之下,士面临着再就业的选择。士再就业的事实,决定

他们必须在自己原有知识基础之上,根据现实的需要,提出不同的思想观念和解决方案,并

在私学兴起的背景之下不断强化自身独特的思想立场,这些举措推动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促进了轴心时期中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