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专卷博雅闻道2025届物理高一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山东专卷博雅闻道2025届物理高一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山东专卷博雅闻道2025届物理高一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山东专卷博雅闻道2025届物理高一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山东专卷博雅闻道2025届物理高一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专卷博雅闻道2025届物理高一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1-6题为单选题7-12为多选,每题4分,漏选得2分,错选和不选得零分)1、如图是某跳水运动员最后踏板的过程:设运动员从高处落到处于自然状态的跳板(A位置)上,随跳板一同向下运动到最低点(B位置).对于运动员从A位置运动到B位置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员到达最低点时处于失重状态B.运动员到达最低点时处于超重状态C.在这个过程中,运动员的速度一直在增大D.在这个过程中,运动员的加速度一直在增大2、用恒力F使质量为10kg的物体以2m/s2的加速度沿竖直方向从静止开始匀加速上升,不计空气阻力,那么2s内恒力F做功(g取10m/s2)()A.80J B.200JC.400J D.480J3、大小分别为2N和8N的两个力作用在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上,物体获得的加速度可能正确的是()A.2m/s2 B.4m/s2C.6m/s2 D.8m/s24、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以及加速度的关系,以下的叙述正确的是()A.速度大的物体加速度一定大B.速度的大小不变的物体加速度一定为零C.速度变化大的物体加速度一定大D.相等的时间内,加速度大的物体速度的变化一定大5、一物体受到大小分别为3N和4N两个共点力的作用,则它们的合力()A.可能为3N B.一定为5NC.一定为7N D.可能为8N6、如图所示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民族体育项目“押加”,实际上相当于两个人拔河.如果绳质量不计,且保持水平,甲、乙两人在“押加”比赛中甲获胜.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对乙的拉力始终大于乙对甲的拉力B.甲对乙的拉力大小始终等于乙对甲的拉力大小C.甲把乙加速拉过去时,甲对乙的拉力大于乙对甲的拉力D.只有当甲把乙匀速拉过去时,甲对乙的拉力大小才等于乙对甲的拉力大小7、三角形传送带以1m/s的速度逆时针匀速转动,两边的传送带长都是2m且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均为。现有两个小物块A、B从传送带顶端都以1m/s的初速度沿传送带下滑,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0.5,(g取10m/s2,sin=0.6,cos=0.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块A先到达传送带底端B.物块A、B同时到达传送带底端C.物块A、B到达传送带底端时速度大小相等D.物块A、B在传送带上划痕长度之比为1:38、如图,一个大人单独提起一桶水和两个小孩共同提起同一桶水,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大人的拉力可以看作两个小孩拉力的合力B.大人拉力一定等于两个小孩拉力大小之和C.两个小孩两手臂夹角越大,则小孩拉力越小D.两个小孩两手臂夹角越大,则小孩拉力越大9、如图所示是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的x—t图象,由图象可知()A.乙开始运动时,两物体相距20mB.在0~10s这段时间内,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变大C.在10~25s这段时间内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变小D.两物体在10s时相距最远,在25s时相遇10、小明坐在正在行驶中的火车上,发现桌面上碗中的水面发生倾斜,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出火车正在如何运动()A.向左加速 B.向左减速C.向右加速 D.向右减速11、下列四个图象分别描写甲、乙、丙、丁四个物体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和所受的合外力与时间的关系.关于四个做直线运动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C.丙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D.丁物体做加速度大小先减小后增大的直线运动12、如图,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A一端靠着处于自然长度的弹簧,现对物体施加一个水平恒力F,在弹簧被压缩到最短的这一过程中()A.物体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物体A做匀减速直线运动C.物体A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速度先增大后减小D.当物体A的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二、实验题(本题共16分,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13、(6分)14、(10分)三、计算题要求解题步骤,和必要的文字说明(本题共36分)15、(12分)近年来,全国广泛开展了礼让斑马线专项行动,“文明行车,礼让行人”成为了很多司机的出行共识.某汽车以12m/s的速度沿倾角为37°的斜坡向上匀速行驶,驾驶员发现正前方15m处的斑马线上有行人,于是刹车礼让,汽车停下来时距离斑马线1.8m.假设驾驶员反应时间为0.5s,汽车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若汽车和人的总质量为m=1500kg,g取10m/s2,sin37°=0.6,cos37°=0.8.求:(1)在驾驶员反应时间内,汽车行驶的位移大小;(2)汽车在刹车过程中所用时间;(3)若认为驾驶员急刹车时车与地面之间是滑动摩擦,求动摩擦因数μ16、(12分)如图所示,粗糙斜面倾角θ=37°,斜面宽a为3m,长b为4m.质量为0.1kg的小木块从斜面A点静止释放,释放同时用与斜面底边BC平行的恒力F推该小木块,小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g取10m/s2,sin37°=0.6,cos37°=0.8)(1)若F大小为0,求木块到达底边所需的时间t1(2)若木块沿斜面对角线从点A运动到点C,求力F的大小及A到C所需时间t217、(12分)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做匀速运动,甲的速度为+2m/s,乙的速度为–4m/s,则A.速度值前面的正、负号与速度大小无关,只表示物体运动的方向B.甲质点的速度大于乙质点的速度C.由于两质点的速度一正一负,故两质点做相向运动D.若甲、乙两质点同时由同一地点出发,则10s后甲、乙两质点相距60m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6题为单选题7-12为多选,每题4分,漏选得2分,错选和不选得零分)1、B【解析】运动员从A位置运动到B位置的过程中,重力不变,跳板形变越来越大,向上的弹力越来越大,加速度先向下减小后向上增大,D错.速度先增大再减小,C错.到达最低点时加速度向上,处于超重状态,A错B对。故选B。2、D【解析】先对物体受力分析,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恒力F;再由位移时间关系求得物体2s内上升的高度;最后据功的公式计算2s内恒力F做功【详解】对物体受力分析,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解得:恒力.物体2s内上升的高度.2s内恒力F做功.故D项正确,ABC三项错误3、B【解析】先求出两力合力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再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详解】两力反向时合力最小,最小值为;两力同向时合力最大,最大值为;两力合力的范围为6N~10N.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加速度的最小值为3m/s2;最大值为5m/s2.故ACD三项错误,B项正确4、D【解析】加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与速度无关.物体速度的大小不变,速度方向可能变化,加速度可能不为零【详解】A.速度大的物体加速度不一定大,比如高速匀速飞行的飞机,速度很大,但加速度为零;故A错误B.物体速度的大小不变,速度方向可能变化,加速度可能不为零.比如匀速圆周运动;故B错误C.速度变化大的物体,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可知,加速度不一定大,还取决于变化所用的时间;故C错误D.由知,相等的时间内,加速度大的物体速度的变化一定大;故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对加速度的理解能力,可从牛顿第二定律理解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根据定义式理解速度变化量与加速度的关系5、A【解析】3N和4N两个共点力的合力的最大值为7N,最小值为1N,则合力可能为3N,不一定为5N,也不一定为7N,也不可能是8N。故选A。6、B【解析】“押加”比赛中两队对绳子的拉力等大反向,之所以甲获胜,原因是地面对甲的摩擦力大于地面对乙的摩擦力.详解】甲对绳的拉力和绳对甲的拉力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而绳对乙的拉力和乙对绳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而绳子上张力是相同的,故甲拉乙的力与乙拉甲的力大小始终相等,与运动状态无关,但二者不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由此题的知识我们可以知道,在拔河比赛中要挑选一些体重大的同学,以增加与地面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7、BCD【解析】AB.对A,因为则A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沿斜面向上,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所受的滑动摩擦力沿斜面向上,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两物体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均为则加速度大小相等,初速度和位移大小均相等,则运动的时间相等,它们同时到达传送带底端,A错误,B正确;C.由v=v0+at知物块A、B到达传送带底端时速度大小相等,C正确;D.对A,划痕的长度等于A的位移减为传送带的位移,以A为研究对象,由运动学公式得则运动时间为所以皮带运动的位移为所以A对皮带的划痕为对B,划痕的长度等于B的位移加上传送带的位移,同理得出B对皮带的划痕为所以划痕之比为1:3,D正确。故选BCD。第II卷(非选择题8、AD【解析】A.大人的拉力作用的效果和两人小孩拉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故A正确B.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合力的大小可以大于、小于也可以等于分力的大小;故B错误CD.两个力合成时,夹角越大则合力越小,两小孩拉力的合力一定,所以夹角越大则分力越大;故C错误,D正确。故选AD9、BCD【解析】位移时间图像表示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图像上的任意一点表示该时刻的位置,图像的斜率表示该时刻的速度,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详解】A.在t=0时刻,甲、乙车相距20m,当甲运动了10s后,乙才开始运动,由图像可知,当乙开始运动时,两物体距离大于20m;故A错误。B.在0~10s这段时间内,乙在零位置保持静止,甲从20m处逐渐向远离零位置的方向运动,故两物体距离逐渐变大;故B正确。C.位移时间图像的斜率表示瞬时速度,10~25s这段时间内,乙图像的斜率大于甲的斜率,则乙物体速度大于甲物体的速度,则乙物体追击甲物体的距离在逐渐变小;故C正确。D.位移时间图像的纵坐标表示位置,纵坐标之差表示两物体的距离,则由图可得两物体的距离逐渐减小到零,即甲乙两物体在t=10s时相距最远,在t=25s时相遇;故D正确。故选:BCD。【点睛】x—t图像中,图像上的任意一点表示该时刻的位置,图像的斜率表示该时刻的速度,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10、BC【解析】根据题意,本题考查惯性的规律,一切物体总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当两个物体间产生相对运动时,上部的水由于惯性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就会倾斜,本题可以根据选项判断能否发生题干中的现象【详解】水和碗在随车匀速行驶的过程中,水面水平.水面突然向左倾斜,根据惯性的规律可知,碗可能向左减速,由于水存在惯性,还想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立刻向左倾斜;也可能是碗随车向右加速,水中的碗由于惯性,还想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立刻向左倾斜.故AD错误,BC正确故本题BC【点睛】对惯性现象的理解,关键是明确所涉及到的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怎样的改变或将发生什么样的改变,同时根据物体受到的力进行判断11、BD【解析】匀加速运动是指物体的加速度保持不变,即不但加速度的大小保持不变,加速度的方向也要保持不变【详解】由于甲图是位移﹣时间图象,其斜率代表物体的速度,斜率不变,说明甲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由于乙图是速度时间图象,由图可知乙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丙图是加速度时间图象,由图可知物体的加速度随时间减小,故丙的做的是非匀变速运动,故C错误;丁图是合外力F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由图可知F的大小先减小后反向增大,故物体的加速度先减小然后反向增大,故D正确.所以BD正确,AC错误【点睛】本题一定要看清纵横坐标所表示的物理含义;要把握每一个物理概念的确切含义如:匀加速的含义12、CD【解析】AB.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竖直方向物体受力平衡,水平方向受向左的推力F和向右的弹簧的弹力,由于物体向左运动,所以弹力由零逐渐增大,所以物体的合力是变化的,加速度也是变化的,不可能匀变速运动,故AB错误。C.水平方向受向左的推力F和向右的弹簧的弹力,弹力由零逐渐增大,所以合力先减小后增大,合力方向先向左,后向右,故物体A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而速度方向一直向左,所以速度先增大后减小,故C正确;D.当向右的弹簧的弹力等于向左的推力F,加速度为零,刚好是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的转折时刻,所以速度最大,故D正确。故选CD。二、实验题(本题共16分,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13、14、三、计算题要求解题步骤,和必要的文字说明(本题共36分)15、(1)(2)(3)【解析】汽车在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内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匀速运动求反应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刹车后汽车做匀减速运动,根据总位移等于15m列式,求出匀减速直线运动花费的时间,再求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以及摩擦因数等;【详解】(1)由题可知初速度为,在驾驶员反应时间内车辆仍做匀速运动,则该时间内汽车行驶的位移的大小为:;(2)由题可知,汽车减速运动的位移为:根据速度与位移关系可知加速度为:则根据速度与时间关系可知刹车时间为:;(3)由于汽车在斜面上刹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代入数据可以得到:【点睛】本题要求同学们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关系式和位移时间关系式,要知道在驾驶员反应时间内汽车做匀速运动.注意汽车刹车的末速度为016、(1)t1="2"s(2)F=0.45N,t2=s【解析】(1)若F=0,小木块会沿斜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计算可得由运动学公式计算可得(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