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旅游学概论》说课稿第一篇:《旅游学概论》说课稿《旅游学概论》说课稿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下午好,我叫肖妮,来自工商系,我今天说的是《旅游学概论》这门课程,主要从课程设置、课程资源、课程内容、教学手段与方法、考核评价、课程特色、课程不足及努力方向等7个方面来说这门课。一、课程设置1.课程概况旅游学概论是针对刚入大学校园的旅游管理专业新生而开设的,课时安排,48学时校内理论讲授,外加8学时周末认知实习课,旅游学概论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和入门课,在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教育部高校专业目录中旅游管理专业11门必修课程之一;是国内知名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博生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必考科目;这是2015年硕士入学考试专业目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掌握旅游的学科体系、旅游的基本概念与理论,为继续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夯实基础。2.课程目标知识目标:掌握旅游及其相关概念;理解旅游活动的构成要素及其要素之间关系;熟悉旅游活动的本质、内容种类、表现形式及其发展规律;理解旅游活动对旅游地的各种影响。能力目标:能够结合旅游者需求分析旅游市场状况,能够对旅游资源进行正确的评价,能用旅游学基础知识分析某地旅游业的发展状况。素质目标:具备旅游从业人员所需的行业价值观念和认知;养成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产生旅游行业兴趣和愿景。3.同步与后续课程《旅游学概论》是旅游管理专业最早开设的专业课之一,没有先修课程,同步课程有《会展概论》、《中国旅游地理》、《中外民俗》等,后续课程主要有《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旅游规划与开发》等。二、课程资源1.教学课程资源教材,国内外相关的经典优秀教材主要有以下几本:国外教材:由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旅游与休闲管理学院教授克里斯#库伯博士chriscooper(克里斯.库珀)编写的《essentialsoftourism》旅游精要是欧美国家运用最广泛最具权威性的一本教材,它从全球的视角来介绍旅游的发展实践,书中案例来自对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加拿大等地旅游实例的精挑细选,案例精准生动。反映了旅游活动的本质与精髓;《tourism:principles、practices、philosophies》即《旅游业教程:原理、方法与实践》由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查尔斯.r.戈尔德耐等人著,这本书内容新颖,主要从经济、政治、社会和心理学等方面来论述旅游,世界范围内旅游经济的影响、旅游政策、环境问题和生态旅游开发等内容。为一些国家制定宏观旅游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另外国外的权威教材还有《tourism:principlesandpractices》《旅游学:原理与实践》、《旅游学通论》、《论旅游业:二十一世纪旅游教程》等。国内教材:我国旅游业真正起步于改革开放之后,起步较晚,理论基础薄弱,缺乏旅游学相关教材,为了尽快使旅游业发展起来并与国际接轨,国内旅游专家和学者直接将国外权威经典教材翻译过来使用,比如《旅游学:原理与实践》高等教育出版社,《旅游业教程:旅游业原理、方法和实践》大连理工出版社。之后随着研究加深,国内的一些专家和学者发现国外的旅游发展轨迹并不能完全代替我国的旅游的发展轨迹,于是他们在参阅国外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旅游发展实际开始编写国内旅游教材,国内教材中最具影响力的教材是朱华教授等人著《旅游学概论》双语教材、谢艳君教授著的《基础旅游学》及李天元教授著的《旅游学概论》等教材,《旅游学概论》双语教材是我国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第一门国家双语教学示范教材,这本教材案例丰富,既有国际典型案例,也有中国本土旅游案例,使用这本教材有助于我们开展双语教学,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适合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教材,《基础旅游学》主要从概念和理论两个纬度来界定旅游,使学生在头脑当中对旅游及其相关概念形成一套清晰的认识,理论性和学术性较强,比较适合本科重点院校学生学习,而李天元教材编写的《旅游学概论》则集中了以上两本国内教材的优点,既有丰富的实践案例又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理论和实践相当,内容新颖,难易程度适合我校三本学生的认知特点。因此我们选用李天元编写《旅游学概论》及其配套笔记习题作为我们本门课的教材,而将上述其他书籍作为本门课程的参考教材。此外,本门课在备课过程中也参阅国内外著名杂志和网站,国内外杂志主要有:相关网站主要是:2.教学保障条件除教学课程资源外,旅游管理专业实验室、长春香格里拉饭店、长春文化国旅及长春市主要景区如伪满皇宫、长影世纪城、净月潭、雕塑公园等为本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提供保障,学生通过到这些实训基地观摩或顶岗实习,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了实践能力。三、课程内容1.教学内容选取原则根据高等教育改革要求,结合我院办学宗旨及办学特点,本课程在教学内容安排上以满足岗位需求、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摒弃了一些理论性过强的内容,如旅游业组织管理、旅游发展模式与战略,要求学生课下自学;同时增加了以职业教育为导向的教学内容,如旅游线路设计,旅游资源调查等,另外,为培养学生的旅游行业兴趣,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理论的理解,本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增添了校外实训的学时。2.课程模块与课时分配《旅游学概论》以旅游发展的实践为基础,旨在分析总结旅游活动发生、发展及其所引发的各种共生关系规律的学科,以旅游活动为研究对象,各个模块的展开均围绕着旅游活动,因此,本科程在教学内容设计上也围绕着旅游活动来展开。把教学内容分成五大模块,八大任务。第一个模块是旅游活动概述,包括旅游活动的历史发展和认识旅游活动两大任务,这一模块从研究旅游活动的历史沿革入手,让学生走进旅游,然后认识旅游活动,认识构成旅游活动的三大要素“旅游活动主体、旅游活动客体与旅游活动媒介”。安排学时6学时。接着第二模块、第三模块、第四模块按照第一模块中旅游活动的三大构成要素展开,分别讲述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活动客体及旅游活动的媒介。第二模块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者,教学内容包括旅游者的概念、旅游者的形成条件、旅游者的类型和特征,通过本模块学习让学生掌握理解如何成为一名旅游者,安排学时8学时。第三个模块旅游活动的客体旅游资源,教学内容包括旅游资源概述、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通过本模块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如何对旅游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安排学时6学时,第四个模块是旅游活动的媒介,包括旅游业、旅游市场与旅游组织,通过本模块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有哪些形成和推动旅游活动的条件,安排学时14学时,第五个模块是旅游活动的影响,即旅游活动发生后对旅游地带来的经济、环境、社会文化影响,通过本模块的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旅游活动给旅游地带来的各种消极和积极影响,减少消极影响,引导旅游地可持续旅游发展。3.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教学重点有旅游的基本概念、本质与属性,旅游者的类型与特征,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等,教学难点有旅游现象的辨识,旅游者形成的条件,旅游资源的评价,旅游市场客流规律等。解决办法:结合吉林省旅游业,引入大量贴切案例,通过课堂讨论将生硬的理论生动形象起来,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参与,主动陈述自己的观点,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另外,通过采用模拟教学、实践实训等教学方式,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在特定情境中学习理解枯燥的理论知识。四、教学手段与方法1.学情分析授课对象的层次是统招的三本学生,这类学生的学习特点主要是理论基础差,自主学习的能力差;动手能力较强,好表现,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保持时间短,易疲倦。针对此类学生的学习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学习习惯。2.教学手段与方法本课程在教学中使用的教学手段与方法主要有任务驱动、案例教学、课堂讨论、实地调查、专题讲座等,任务驱动就是问题驱动,下面我通过一个教学实例来说明这些教学手段与方法在我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首先向学生介绍本次课的教学目标,重点掌握旅游资源破坏的原因及保护措施知识点一:旅游资源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任务一】结合以下案例,分析旅游资源遭到破坏的原因有哪些?【导入案例】案例一:四川绵阳李白故居在5.12汶川地震中受损严重,重要文物陇西院照壁、粉竹楼照壁和太白祠偏殿全部垮塌。案例二:山西省大同市的云冈石窟,由于大气中严重的煤尘和降雨中的酸性物质过多,每一尊佛像的表面都披上了一层黑纱,许多佛像风化严重,面目全非。案例三:“水洗三孔”事件2001年12月中旬,曲阜“三孔”管理部门为了以新面貌迎接中国孔子国际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对孔府、孔庙、孔林进行了全面卫生大扫除,买来升降机、水管、水桶等工具,对文物用水管从上至下直接喷冲,或以其它工具直接擦拭,致使“三孔”古建筑彩绘大面积模糊不清。孔府内部分字画也有起皮脱落现象。【学生回答,教师点评】【教师总结归纳】旅游资源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一)自然因素破坏1、重大天灾地震、洪水、泥石流、山火等2、风化作用日照、大气、水及微生物作用等。3、动物性原因如鸟类和白蚁的破坏作用。(二)人为破坏1、旅游者的不当行为2、当地居民的不当行为3、旅游业者的不当行为知识点二:旅游资源的保护措施【任务二】针对上述不同原因所引起的旅游资源破坏,我们应当如何进行保护呢?【学生回答,教师点评】【教师总结归纳】旅游资源保护工作的原则与措施(一)减缓旅游资源自然风化的对策(二)杜绝人为破坏旅游资源的对策(三)已破坏旅游资源的恢复对策【小组作业】:如何对泸沽湖母系社会民族风情进行保护与开发?泸沽湖本是一个较为原始的母系社会,游人对其古朴的民族风情特别关注,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但出现了一个现象:当地土著的着装、生活用品、思维等越来越现代化。请问这种现象是文明的进步还是对旅游资源的破坏,开发者应该怎么做,而游客又该如何做?(作业以PPT的方式提交,并派一名代表在课堂上进行5分钟演讲。)五、考核方法按照目前学院的要求,对本课程的考核主要从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个方面进行,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30分,主要包括(1)课堂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占到总成绩的10%,10分(2)平时作业、调查任务的完成情况占到总成绩的15%,15分,(3)出勤情况占到总成绩的5%,5分。期末理论考试占总成绩的70%,即期末卷面乘以70%。总成绩具体计算公式如下:总成绩=课堂表现×10%+小组作+出勤情况×5%+期末考试×70%。六、课堂特色立足区域实际,将长春旅游业、吉林省旅游业发展中的一些典型案例,以及中国旅游发展中的新问题融入教学中。在课程实践内容的设计上强调“走进行业、走进企业”,鼓励学生自发主动地的进行社会调研。七、课程建设不足及努力方向(一)存在主要问题•教学模块与项目任务的设置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教学资源库需要继续完善;需要进一步加强教师在旅游企业实践锻炼的力度(二)努力方向•加大教师进企业顶岗实践力度,进一步实现教与学与行业要求无缝连接;•建设院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第二篇:《旅游学概论》说课稿《旅游学概论》说课稿一、课程定位二、课程内容与设计三、教学方法与手段四、实训条件五、教学资源六、考核方法与教学效果一、课程定位(一)课程总体定位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是第一门专业基础课,是本专业的导入性课程。它以旅游活动的内容和构成要素为主线,为学生概括旅游者与旅游产业活动的内容及相互关系,旅游学科的整体框架、研究内容与方法。(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就是培育学生的“旅游情结”和“专业思维”,同时,有效把握与后续课程的关联与衔接。二、课程内容与设计旅游学概论课内容主要包括三个组成部分:①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部分;②旅游活动的构成部分;③旅游的影响研究部分。旅游学概论课的三个组成部分中,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部分是基础,旅游活动的构成部分是该课程的主要内容,旅游的影响研究是旅游活动的延伸。我们基于教材的主体内容,针对每一章都增加了相关的课外阅读材料,及时反映了国内外旅游业发展的实践。三个组成部分有机地联系构成了旅游学概论课完整的课程体系。三、教学方法与手段(一)案例分析教学法:保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二)讨论教学法:对部分知识内容以组织学生讨论的方式进行学习,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可以锻炼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语言表达、逻辑思维能力。(三)演示教学法:在部分知识教学中,以多媒体和学生参与表演等方式对知识内容进行演示,从而增进知识学习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对于专业学习的兴趣。(四)活动教学法:以各种各样的活动,模拟行业实际情况,在模拟条件下以活动的方式为理论的学习补充实践的场所,培育学生对旅游魅力与价值的感悟能力,从而锻炼学生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而在竞赛活动的氛围中又可以树立学生的竞争意识。四、实训条件校内:校园内校外:夫子庙景区中山陵景区五、教学资源教材:本书编写组.旅游学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6教学参考书:李天元、王连义,旅游学概论,南开大学出版社。谢彦君,基础旅游学,中国旅游出版社。申葆嘉,旅游学原理,学林出版社六、考核方法与教学效果(一)院级考试改革课题项目1、中期考核(20%)学期过半进行期中考核,内容包括前半学期所学理论与实践知识。以个人展示为主,除考察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也对比开学初至期中的个人进步程度,以期调整学习状态和方法,提升后半学期的教学效果。3、期末考核(40%)以考试用书为基本,进行笔试。同时,在笔试中,根据学期内所发生的旅游业相关新闻,进行“旅游时政”考核。4、课堂考核(40%)课堂考核是进行“过程式考核”的重要实施形式。本课程每周授课2次,每次2学时,15周教学周,总学时60课时。为充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设置课堂考核。课堂考核内容包括①考勤(出勤率和守时性)、②课堂问答(回答教师检验性提问及互动性提问,若能提出体现思考过程的问题给与该生额外加分)、③课后作业④个人进步分(不仅考核学生对新授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注重观察学生是否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三篇:旅游学概论1.旅游者:旅游者又称游客,是为满足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进行旅游消费活动的主体,是旅游服务活动的需求者和服务对象。2.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是旅游活动的客体。是满足旅游者愿望的客观存在物,是旅游活动的吸引因素,也是发展旅游业的物质基础和重要条件。3.旅游业:旅游业是以旅游资源为凭借,以旅游设施为基础,通过提供旅游服务满足旅游者各种需求的综合性产业。4.旅行社:旅行社是指从事招徕,组织,接待旅游者等活动,为旅游者提供相关旅游服务,开展国内旅游业务,入境旅游业务或者出境旅游业务的企业法人。5.饭店对旅游业的作用:(一)饭店是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的重要基地(二)饭店是创造旅游收入的重要部门(三)饭店为社会提供直接和间接的就业机会(四)饭店是经济交流和社会交往的重要场所(五)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六)饭店是旅游业发展的物质基础。6.旅游交通的作用:(一)旅游交通是实现旅游活动的前提条件(二)旅游交通是旅游目的地发展的重要保障(三)旅游交通是旅游收入的重要来源(四)旅游交通丰富了旅游活动的内容。7.旅游市场的特点:旅游市场的异地性,旅游市场的波动性,旅游市场的季节性,旅游市场的竞争性。8.旅游市场的细分:旅游市场的细分是根据旅游者的需求,偏好,购买行为和购买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性,把一个整体旅游市场划分为若干个消费者群的市场分内过程。9.旅游客流规律:(一)旅游的流向是由近及远,以近距离为主(二)旅游的流量主要源于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三)远程旅游将有更大的发现前景(四)多数旅游者向风景名胜地区和文化特色显著地区流动(五)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必定是旅游中心(六)国际旅游的流向将朝亚太地区转移。10.旅游对经济的积极作用:(一)有助于增加外汇收入,平衡国家收支(二)有助于加快货币回笼(三)有助于调整地区产业结构,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四)有助于增加就业机会(五)有助于旅游扶贫致富,缩小地区差别(六)有助于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国际间的合作11.旅游对经济的消极作用:1、旅游业的国度超前发展导致结构失调,影响消费2过度依赖旅游业致使国民经济更趋脆弱3、旅游的发展可能导致通货膨胀和土地价格上升4、外汇漏损5、管理不善造成人力物力和资源浪费6、引用外资导致资源浪费12.1927年中国第一家旅行社《中国旅行社》。华侨服务社和中国国际旅行社的建立标志着我国现代旅游的诞生。13.旅游体验是:旅游者通过参观、交流、消费等活动与旅游客体相互作用的心理感受。14.旅游业有哪些基本特点:(1)综合型产业(2)劳动密集型的服务性产业(3)政策性较强的产业(4)脆弱性产业15.简述旅游资源开发工作的主要内容1)解决和改善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可进入性2)建设和完善旅游基础设施3)建设和完善旅游上层设施4)旅游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与管理5)培训能够胜任专业水平的旅游服务工作人员4.简述旅游资源开发工作应遵循的原则:1)突出独特性的原则2)力求经济的原则3)注意保护环境的原则16.旅游开发的内容:1规划和设计旅游景区、景点2、建设和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完善各类旅游服务3、增强可进入性4、加强宣传促销,开拓客源市场、5、做好旅游资源的保护工作6、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17.旅游产品是在特定区域内被游客利用的若干旅游设施和服务的总和,它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其内容不仅包括有形的旅游资源、旅游设施备及各类设施等,也包括无形的旅游服务、旅游线路和日程安排与设计、旅游宣传、节事活动等。18.旅游组织:是加强旅游行业的引导和管理,为了旅游业的健康发展而建立起来的具有管理、协调等职能的旅游业专门机构。19.应该如何保护旅游资源1)针对自然作用的危害,对于因自然作用的原因而可能带来的危害,旅游资源管理着应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加以预防2)针对旅游者方面的原因,首先应加强该地的旅游规划工作,充分估计接待能力饱和将会对旅游资源的破坏性影响。3)针对当地居民和旅游业方面的原因,除应加强保护旅游资源的宣传工作外,还应制定必要的法律法规加以约束。20、饭店连锁集团的竞争优势有哪些?1)品牌优势(2)规模经济优势(3)人力资源优势(4)市场营销优势21.论述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和环境的影响?积极影响:(1)有助于提高民族素质,2)有助于增进国际间的相互了解3)有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4)有助于推动科学技术的交流和发展5)有助于促进生活环境的改善消极影响:(1)不良的“示范效应”(2)干扰目的地居民的生活3)当地文化被不正当的商品化。22、应该如何保护旅游资源1)针对自然作用的危害,对于因自然作用的原因而可能带来的危害,旅游资源管理着应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加以预防2)针对旅游者方面的原因,首先应加强该地的旅游规划工作,充分估计接待能力饱和将会对旅游资源的破坏性影响。3)针对当地居民和旅游业方面的原因,除应加强保护旅游资源的宣传工作外,还应制定必要的法律法规加以约束。第四篇:旅游学概论1、被认为是开创了近代旅游及旅游业先河的人是…………………()①威廉·瑟厄波②詹姆斯·恺撒③托马斯·库克④约翰·贝德克2、遵照医嘱或建议作异地疗法、洗温泉以及类似的疗养活动的旅游者一般是出于以下哪种旅游动机?………………()①身体方面的动机②文化方面的动机③社会交往方面的动机④地位和声望方面的动机3、旅游业属于国民经济中的…………()①第一产业②第二产业③第三产业④第四产业4、我国最高旅游行政管理机构是……………………()①国务院②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③国家旅游局④中国旅游协会5、世界旅游组织成立于………………()①1972年10月②1975年1月③1982年8月④1991年5月6、自1978年以来,在来华旅游人次和旅游消费总额上长期名列前茅的国家是…()①俄罗斯②美国③日本④韩国7、国内旅游与国际旅游之间最根本的区别在于……()①是否跨越国界②消费高低不同③便利程度不同④计价方式不同8、将饭店划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饭店所依据的标准是…………()①饭店的等级②饭店的经济类型③饭店的经营管理方式④饭店的规模9、在完成旅游活动的要素结构中,起中介作用的要素是…………()①旅游者②旅游资源③旅游业④旅游区10、当前,国际上最为流行的饭店等级划分和标定方式……………()①皇冠制②星级制③数字制④价格制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1、现代旅游活动的特点包括旅游活动的普及性、规模发展的()、空间分布上的()和时间分布上的()。2、在我国,人们通常将旅行社、()、()称为旅游业“三大支柱”。3、影响一个人能否成为旅游者的最重要的客观因素,也是实现旅游活动的两个最主要的先决条件为()、()。4、世界旅游组织将全世界国际旅游市场划分为六大市场,它们分别是欧洲市场、美洲市场、()、()、()、南亚市场。5、目前世界上国际旅游业最发达的地区是欧洲,其次是()洲。6、我国1996年颁布实施的《旅行社管理条例》中,按照旅行社经营范围的不同,将旅行社划定为()、()两类。7、我国最高旅游行政管理机构是()。三.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20分)1.旅游动机—2.大众旅游——3.总体旅游产品——4.可持续旅游——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1.相对于独立自营的饭店而言,饭店连锁集团的竞争优势主要有哪些?2.如何才能保证和提高旅游产品的质量?3.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的积极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4.旅游业具有哪些特点?五.论述题(每题12分,共24分)1.请你结合实际或具体案例谈谈在旅游资源开发工作中应遵循哪些原则?2.我国旅游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主要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③2、①3、③4、③5、②6、③7、①8、④9、③10、②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1、持续性地理集中性季节性2、住宿业交通运输业3、收入水平闲暇时间4、东亚和太平洋市场非洲市场中东市场5、美6、国际旅行社国内旅行社7、国家旅游局三、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20分)1、旅游动机:动机就是激励人们行动的主观因素。旅游动机是指促发一个人有意于旅游以及到何处去、作何种旅游的内在动力。2、大众旅游:先是指旅游活动参加者的范围已扩展到普通的劳动大众;另外一层含义是指现代旅游活动开始形成以有组织的团体包价旅游为代表的大众开型旅游模式,并且成为广大民众中占支配地位的旅游形式。3、总体旅游产品:从需求角度看,总体旅游产品就是旅游者从离家外出开始直至完成全程旅游活动并返回家中为止这一期间内的全部旅行经历的总和。从供给角度看,是指旅游目的地为满足旅游者的需要而提供的各种旅游活动接待条件和相关服务的总和。4、可持续旅游:确保在从事旅游开发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为满足其旅游需求而进行旅游开发的可能性。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1、答:①资本优势。(1分)②技术经济优势(1分)③市场营销优势(1分)④物资采购优势(1分)⑤管理方面的优势(2分)⑥风险扩散优势(2分)2、答:①要有做好旅游服务工作的愿望。(2分)②要有做好旅游服务工作的本领。(2分)③要有做好旅游服务工作的条件。(2分)④要有严格的保证措施。(2分))3、答:①有助于提高民族素质。(2分)②有助于增进国际间的相互了解。(2分)③有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2分)④有助于推动科学技术的交流和发展。(1分)⑤有助于促进生活环境的改善。(1分)4、答:①综合性(2分)②依赖性(2分)③带动性(2分)④敏感性(2分)五.论述题(每题12分,共24分)、(要适当展开答题,与题意相符的答案都可考虑给分)答:①突出特性的原则。(1分)A.尽可能保持自然和历史形成的原始风貌。(1分)B.尽量选择利用带有“最”字的旅游资源项目。(1分)C.努力反映当地的文化特色。(1分)②力求经济的原则。(2分)③注意保护环境的原则。(2分)④综合开发的原则。(2分)在上述要点的基础上适当展开。(2分)2、(要适当展开答题,与题意相符的答案都可考虑给分)答:①我国的地理位置距大多数主要国际客源产生地较远。(3分)这一因素的不利之处表现在两个方面:从欧美地区前来我国旅游的交通费用昂贵。距离主要客源国较远的旅游目的地最容易遭受经济危机和世界油价上涨的打击。②我国旅游业面临着不少周边国家和地区旅游业的激烈竞争。(2分)③我国旅游产品的开发和质量尚存在问题。(2分)④市场宣传和海外促销工作仍有待进一步改进。(3分)A.营销经费不足。B.营销和促销技术尚需改进和提高第五篇:旅游学概论名词解释旅游: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所产生,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发展的一种综合性社会经济活动。旅游者:是出于就业和移民以外的任何原因暂时离开常住地去异地访问的人。旅游资源:凡能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可能被利用来开展旅游活动的各种自然、人文客体或其他因素,都可称为旅游资源。旅游交通:是指旅游者为了实现从居住地到目的地之间的往返,从空间转移过程中除了徒步以外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12月2025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直属联系单位应届毕业生公开招聘统一笔试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朝天子·咏喇叭》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 《Unit 4 How Are You》(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陕旅版(三起)(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2024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第二批系统内招聘拟录用人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完整
- 2024中铁开投中铁云投紧缺人才招聘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新课标核心素养一站式教与学(部编版)
- 2024下半年合肥滨湖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1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广东省汕头市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附答案
- Unit 1 Science and Scientists Reading and Thinking 语言点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 2025年安徽省安庆市公安警务辅助人员招聘190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7.1力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 光伏电站安全培训课件
- 小学生勤俭节约课件
- 化工行业生产过程安全管理升级策略方案
- 慢性胰腺炎病教学查房
- 中考英语复习阅读理解-主旨大意题、推理判断题
- 电解质溶液的图像分析(原卷版)-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新教材新高考)
- 2025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清单:隋唐时期
- 【生物】蒸腾作用-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册生物(北师大版2024)
- 摩根大通金融科技支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